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医(沐轶)-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庞雨琴道:“不能这么说,为官清廉是好事啊,为百姓好嘛。”

柯尧道:“我看不见得,昨天我和哥出去的时候,还见到卖儿卖女的呢。”

雪霏儿奇道:“不会吧?我们昨天进城,怎么一个都看不见?连乞丐都没有。”

“那有什么稀奇!都叫官府抓起来送进大牢里了!”

“为什么?”

林青黛插话道:“那还用问,粉饰太平宣扬政绩呗!这廖知府不简单啊!”

庞雨琴对廖知府的印象挺不错,摇头道:“不会是他的主意吧?我瞧这人挺不错的,廉洁奉公,一心为民。”

“装样子谁不会啊!”

杜文浩对官场上这种事并不奇怪,也不难理解,摆手道:“行了,别乱猜了,那老汉的话也只是一面之词。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没有调查清楚先别乱说。再说了,卖儿卖女,乞丐行乞,京城都是随处可见,有什么稀奇的。就算他为了宣扬政绩,暂时不让卖儿卖女,把乞丐暂时收容,等我们走了再放开。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谁都想表现好一点,给领导一个好印象。”

林青黛道:“这倒也是。那咱们还是早点办完事早点走吧。别因为咱们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再忙也得把漓江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到了这都不好好游览一番,岂不可惜了。走吧!”

……

如果说桂林是一个生命体,那么漓江绝对是桂林的灵魂。到底还是桂林的山水美啊,漓江像蜿蜒的玉带,缠绕在苍翠的奇峰中。

漓江上,廖贵兵安排了四个竹排,除了杜文浩随行的人之外,廖贵兵谁也没有让跟着。

从静江府出发,早晨的时候还是暮霭沉沉,顺江而下,乘舟泛游漓江,可观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渔翁闲吊、古朴的田园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诗情画意。

竹筏上有小的竹椅,筏水的水都是当地的渔民,有着非常丰富经验的老汉,竹筏很稳,像是坐在平坦的土地上一般。

杜文浩的竹筏上,只有廖贵兵和柯尧两人,本来廖贵兵有心让自己和杜文浩两人一个竹筏,谁想柯尧执意要跟着,廖贵兵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柯尧这个丫头,第一次坐竹筏,好像有些晕,一路上几乎很少睁眼观赏一路的美景,双手紧紧地抓着竹椅,生怕摔下江去似的。

杜文浩站在船头,廖贵兵则小心地在一旁陪着,两个人一路很少说话,偶尔几句说的也是漓江的美景。

“两位大老爷,马上要经过一个急流,还是坐下吧。”老汉回头轻声地说道。

柯尧听罢,顿时睁开一双大眼,惶恐道:“哥,赶紧过来。”

杜文浩转身见柯尧十分害怕的样子,便笑着过去:“才离开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又要我坐下?”

柯尧一把拽住杜文浩的衣袖:“你没有听刚才这个老伯说吗,马上要经过一个急流,万一不小心摔下去怎么办?”

廖贵兵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宽慰道:“小姐不必害怕,不过就是有些颠簸罢了。这几个划竹排的,都是精挑细选的,都是划了几十年竹筏的老渔翁了,能在水底抓鱼,一顿饭的时间不冒出来换气都没问题。所以放心好了,绝对没危险。——老渔翁,咱们可说好了,等会真要翻了船,你可得第一个救小姐,然后救杜大人,最后救我!”

那老翁回头恭敬地微笑答应:“是!”

杜文浩哈哈大笑,拍了拍柯尧的肩膀:“这下你放心了吧?”

柯尧有些不好意思,放开杜文浩的手,讪讪笑道:“漓江什么都好,就是这个竹筏有些让人害怕。”

第360章 小姑娘

柯尧转身看了看身后不远处庞雨琴、林青黛、雪霏儿、怜儿他们四个的竹筏,见她们四个正和自己挥手,全无畏惧的样子,更是脸红了,于是也给她们挥了挥手,突然竹筏在激浪中剧烈地晃动了一下,柯尧顿时花容失色,啊了一声,整个人都倒在了杜文浩的怀里。

杜文浩大笑,扶着她坐直了:“我现在才知道水才是你的克星。”

柯尧撅了撅嘴,不满道:“谁说的,我只是不会游水,换做是谁都有些害怕的,对吧,廖大人?”

廖贵兵点头:“其实我也是害怕的,呵呵,不过小姐在这里,我哪里还敢说害怕二字,岂不是要小姐笑话在下了。”

杜文浩道:“廖大人,在静江也已经很多年了吧?”

廖贵兵:“十年了,吏部觉得卑职治理静江倒还有点成绩,所以每次期满又让卑职续任,所以连着干了三届了,这是第四届了。”

“大人真是劳苦功高,这静江府也治理得井井有条啊。”

“多谢提刑大人夸奖。”

柯尧回头再看庞雨琴他们的竹筏,只见她们稳稳地坐在那里谈笑着什么,心想,怎么就自己一个人害怕呢,真是丢人死了。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后,看见了一个码头,码头上停靠着不少的竹筏和小船,码头上还站着一些人正朝着杜文浩他们的竹筏挥手。

廖贵兵起身看了看,然后对杜文浩说道:“杜大人,是本县张知县来接您来了。他们准备了午餐。”

杜文浩道:“不必麻烦了吧,随便吃点什么就行。”

廖贵兵道:“卑职也说不用,但正好是正午用饭的时间,卑职也想既然路过反正都是要吃饭的,不过您放心,卑职已经交代了,今年老百姓的收成不好,不能铺张浪费。”

杜文浩点头:“一切都听大人的安排。”

“呵呵,从这往下不要二十公里有一个叫鸳鸯滩的小镇,虽说是个小镇,但是风光更是不错,那里有我们漓江著名的一个景观,叫杨堤烟雨,卑职问了一下乐坪县的张大人,他说这个时候在他这里吃饭,稍晚一些坐着竹筏过去,正好可以看见暮色中的杨堤。”

杜文浩道:“如此甚好。”

竹筏平稳地停靠在了码头,杜文浩见柯尧一脸畏惧地站在原地动也不敢动,这时林青黛她们的竹筏也靠了过来,杜文浩朝着林青黛指了指柯尧,林青黛会意,一个飞身落在他们的竹筏上,然后将柯尧的纤腰搂紧,不等柯尧回过神来,林青黛已经夹着她轻身一跃,上了码头。

廖贵兵赞道:“好身手!”

这时,乐坪县县令张天宁迎了上来,他是个矮瘦的小老头,留着一撮山羊胡子,弓着身子笑眯眯的。身后还跟着知县衙门的佐官。

“杜大人,卑职在此恭候多时了,还真怕您一路往下不肯在此小地停留呢。”张天宁躬身施礼,一双三角眼眯成一条小缝了。

杜文浩淡然一笑:“廖大人说张大人已经在这里等了很长时间,本官哪里有不来之理?”

张天宁躬身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杜文浩朝前走了几步,和前来迎接的乐坪县的官员一一打招呼,张天宁则赶紧走到边上去帮着庞雨琴她们提拉东西,因为之前廖贵兵说了,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歇息,所以她们还是带了一些必需的东西,而李浦等护卫和钱不收还有阎妙手的竹筏还不紧不慢地在朝这边划着。

乐坪位于漓江东岸,古时一直为水路驿站。这里群峰屏立,沿着西岸如屏似障的削崖绕坞而行,而杨堤风光则在漓江西岸的鸳鸯滩下。

一行人从码头步行沿着道路两旁的竹林一路悠闲地往前走,路上几乎不见行人,柯尧跑到廖贵兵身边,指着清净的道路,戏谑道:“廖大人,怎么路上不见一个行人,莫非是你让张大人让老百姓都躲在家里,生怕我们看见?”

廖贵兵摆了摆手,笑道:“小姐是在笑话我们静江府无人啊,哈哈哈,其实我也正觉得奇怪呢,天宁啊,你这个县城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张天宁听见廖贵兵喊自己,快走几步:“现在是正午,好多老百姓应该都回家吃饭了。”

走出码头,杜文浩见不远处的田地也大都荒废着,田地里也不见一个人在劳作,便道:“怎么,今年静江府的田地都荒着没有耕种呢?”

张天宁解释道:“开春的时候谁也不曾想会这样,当时廖大人还每个县城都亲自监督下种了的,可谁想这个天气,真到了拔苗的时候,却天天不见下雨,老百姓这么多的田地,光靠着雨季的时候储存在堰塘的那点儿水哪里够用呢,我们也着急啊,这廖大人可是什么招儿都使了,甚至找了法师做法求雨都没有用。”

雪霏儿听见张天宁这么说,戏谑道:“张大人这个马屁拍的还真是响啊,我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呢,我们一路过来一直在下雨呢。”

张天宁有些尴尬干笑两声:“二夫人是不知道,俗话说的好十里不同天,就在我们静江府也是这样,东边日出西边雨也是常有的事情。”

突然听见前面有争吵的声音,几个差役正推搡着几个老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廖贵兵给张天宁使了一个眼色,然后笑着对杜文浩说道:“杜大人,要不我们就在这里先歇息一会儿?”

林青黛:“这前面是怎么回事?”

张天宁:“杜大人和几位夫人小姐先在这里歇息一下,卑职这就去看看。”

杜文浩:“不用,坐了这么长时间,也想走走,我们一起去。”

但张天宁还是快走了几步,赶在杜文浩他们之前走到人群中间,方才微笑的脸已经阴沉下来,一个差役见张天宁不高兴的样子,赶紧小声说道:“让他们走,可是他们就是不走,按照您的吩咐,也不敢当着杜大人的面赶他们。”

张天宁见是几个老百姓手里提着竹筐和竹篓,里面装了一些野果子,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尽量轻声说道:“不是前几天已经告诉过各村了,在十五之前不允许出来卖东西,你们没有接到乡里的通知?”

那差役冲着那几个老百姓吼道:“见到我们县大老爷还不赶紧跪下回话?”

这时,杜文浩他们已经走上前来,廖贵兵上前微笑着说道:“什么事情啊?”

因为他们穿的都是便服,再说古代也不像现代还有什么电视网络的,谁知道面前这个人是何许人也,其中一个老汉没有好气地说道:“这田地里颗粒无收,难道还不让我们上山摘些果子出来给码头上停靠的客商人卖了换些粮食吗?”

差役大怒:“大胆,竟然敢给……”

廖贵兵伸手扯了差役的衣衫一把,示意他不许再说下去,然后和蔼地对那老汉说道:“你们采得都是一些什么果子啊,给我看看,正好我们都有些渴了,若是好吃,我们买些解渴也好。”说完,蹲下身去在竹篓里仔细地翻找着。

廖贵兵从竹篓里提起一串象葡萄一样的红色的果子,笑着递给一旁的雪霏儿,道:“您尝尝这个果子很不错,我吃过的,天宁啊,这个果子叫什么来着?”

张天宁赶紧弓下身去,轻声答道:“我们这里的人叫夏红,还可以酿酒呢。”

旁边几个老百姓见不再阻拦他们卖东西也都小心翼翼地蹭上前来,其中一个背着竹筐大概十三四岁的一个小姑娘怯生生地饶过廖贵兵和张天宁,走到杜文浩面前,小声问了一句:“客官,买我的吧,我摘的野果子也很好吃的。”

柯尧上前,示意小姑娘将背篓放下,见里面果然有许多的野果子,便伸手随便拿了一个放在嘴里,突然哎哟一声,廖贵兵赶紧起身,一把将那小姑娘扯开,柯尧眉头紧皱,捂着小嘴,连忙说道:“廖大人,您误会了,我只是吃到一个好酸的果子。”

杜文浩大笑:“廖大人,不用担心,不过就是一个小姑娘而已。”

小姑娘壮着胆子走到柯尧面前,道:“您吃的叫做酸溜溜,我们这里有了身孕的女人都喜欢吃这个。”

柯尧一听,脸刷地就红了,张天宁听罢上前正要揪扯那小姑娘,杜文浩冷眼盯了他一眼,他这才住手后退了两步。

庞雨琴笑着上前,见那小姑娘瘦小的身材,显得有些营养不良,便道:“小妹妹,你们一天摘了这些野果可以卖多少钱啊?”

小姑娘:“一家人都出来摘的话,一天可以换一碗粥钱。”

雪霏儿惊愕:“这么少啊,难怪看你瘦成这样了,你这一筐卖多少钱啊?”

小姑娘沉吟了一下,伸出四个手指,张天宁见状,顿时忿然,大喝道:“你宰人啊,不就是一筐烂果子吗,怎么要四十纹?”

小姑娘赶紧说道:“那二十文也行,真的。”

廖贵兵上前,微笑着对雪霏儿说道:“二夫人,你若是想吃,各种果子都少买些尝尝,全部买下一来是吃不完,二来您帮了这个小姑娘一天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小姑娘急了:“这位好心的姐姐,求您全部都买了吧,大不了……大不了,我卖给您十五文就好。”

一旁另外一个卖果子的人也都凑上前来,争着让雪霏儿买自己的果子。

廖贵兵见状,大声说道:“乡亲们,这样吧,你们一共是六个人,每个人框里的果子我都要了,一个筐子给你们二十文钱你们看行不行啊?”

大家一听顿时高兴了起来,廖贵兵掏出一串铜钱,庞雨琴见了,道:“廖大人,不用您来破费,反正我们几个都喜欢吃,我看你家也不富裕,你买回去也没有什么用,怜儿,给他们几个每个人三十文钱,这些野果子我们要了。”

廖贵兵赶紧说道:“夫人千万不要这样,不过就是几筐果子,您要和我争,那就是看不起在下了。”

杜文浩:“琴儿,算了,既然廖大人坚持,那我们就笑纳就是。”

廖贵兵笑着将钱递给那小姑娘,小姑娘感激地朝廖贵兵点了点头,然后将钱一一分给大家。

张天宁:“好了,好了,今天你们是碰到好心人了,就不要在这里站着了,赶紧回去给家里人做饭吧。”

几个人正要走,杜文浩突然喊住他们,道:“你们家里的田地为何都不种了啊?”

几个人闷声不语,杜文浩走到那小姑娘面前,亲切地问道:“小妹妹,你们家几口人啊?”

小姑娘嗫嚅着:“七口人。”

杜文浩再问:“家里的田地再种吗?”

小姑娘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廖贵兵则上前来说道:“大人问你话,你不要总是摇头,为什么不种告诉大人。”

杜文浩指着廖贵兵对那小姑娘说道:“认识他吗?”

小姑娘看了看廖贵兵正微笑着看着自己,摇摇头:“不认得。”

杜文浩:“那你知道你们静江府的知府是谁吗?”

小姑娘天真地笑了笑:“不知道,我为啥要知道?是你吗,刚才这个人叫你大人呢。”

杜文浩笑了:“如果是我,你觉得我好不好?”

小姑娘也笑了:“我听我爹说,我们知府大人是个大好人呢。”

杜文浩看了看廖贵兵,廖贵兵有些不好意思了,杜文浩:“我看也是,好吧,你们回去吧。”

小姑娘给杜文浩鞠了一躬,背着背篓跟着大家一起走了。

廖贵兵对张天宁说道:“张大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对待自己的百姓怎么可以用这样的态度,他们总要生活,你这也限制,那也不许的,你让他们怎么过日子呢?”

张天宁汗颜道:“廖大人批评的是,卑职以后一定改。”

廖贵兵再说:“为人父母者,该处处为他们多一些考虑。”

张天宁连连点头说是,汗水都从额头上冒了出来。

“杨堤烟雨”果然是名不虚传,因为这个地方也算是静江府的一个观光圣地,在此游览的人很多,所以这里也修建了不少的客栈。

第361章 宰相师爷

黄昏的杨堤更别有一种景致,从乐坪县吃过午饭出来,一向喜欢在席间要喝些小酒的杜文浩却一改习惯,只是简单地吃了一些饭菜,说是有些累了,廖贵兵和张天宁自然也不敢劝,吃过饭后杜文浩建议先是步行一段,再乘坐竹筏上路。

知县张天宁以为杜文浩不满意中午简单的安排,便决定先行一步,到杨堤去做安排。杜文浩当即同意了,还让廖贵兵跟着一起去。

廖贵兵有些不太情愿,但这是提刑大人的指示,他也不好多说什么,留了几个差役给陪同杜文浩保护他们,然后告辞带着张天宁他们先走了。

杜文浩一行人等不急不慢地跟着两个差役往西走,天气很凉爽,河风吹着很是惬意。

杜文浩见怜儿一个人在后面走着,也不说话,像是有心事的样子,便刻意地走慢了一些等着她:“怜儿,你一个人走在后面想什么呢?”

怜儿似乎被吓了一跳,张皇地支吾道:“没……,没有想什么啊,老爷。”

杜文浩:“我见你好像闷闷不乐的样子,怎么了?”

在杜文浩看来,五个女人中,最是没有性格和主见的人就是怜儿了,大概一直生活在宫廷里,什么都是主子说了算,已经成了习惯,嫁给自己以后,也是什么都是老爷和夫人说了算,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都是好的,可以,行,一行都是轻言细语和颜悦色,就连最是难伺候的柯尧都挑不出她的毛病来,今天这个女人有些反常。

怜儿勉强一笑,见庞雨琴正回头看着自己,便轻声说道:“多谢老爷关心,妾没有什么事情,真的。”

雪霏儿听见他们的谈话,道:“哥,你要想从她嘴里问出个话来,除非将她灌醉了。”

大家大笑。

柯尧嘴里嚼着之前廖贵兵给她们买的野果子,嘟囔道:“既然是这样,今天晚上我们就把怜儿姐姐给灌醉了,我倒是很想听听她的肺腑之言呢。”

怜儿见大家七嘴八舌地讲着自己,俏脸红得火烧云一般,低着头道:“我……,我真的没想什么……”

林青黛笑道:“你们别为难她了。她不肯说,就算喝醉了也不会说的。”

杜文浩笑道:“这话对,怜儿有事总喜欢藏在心里。让我猜猜看,——你是担心你们娘娘了吧?”

怜儿听到杜文浩猜出了她的心思,脸上闪过一抹感激,轻轻点点头。

杜文浩轻叹道:“怜儿自小跟着她们娘娘,情同姐妹,担忧是应该的。”

怜儿神情忧伤:“是,以前娘娘曾带我陪同皇上去巡游,见到山水秀美之处,便会想起娘娘的欢笑,只是,她现在眼睛也瞎了一只眼,脸也花了,又身染重病,也不知道她……”

说到后面,怜儿话语哽咽,说不下去了。

庞雨琴道:“没事的,别担心,走之前相公不是已经给你们娘娘开药了吗,又送她回老家了,有家人照料,应该没事的。”

怜儿忙眨了眨眼睛,把眼泪逼了回去,勉力一笑,转开话题:“对了,听廖知府先前对吴知县说,要到前面给我们安排一些有特色的野味呢。”

柯尧马上说道:“那好啊,我最喜欢吃好吃的了。”

雪霏儿冷冷道:“这里的老百姓连粥都喝不起了,他们还带我们吃什么野味,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怜儿道:“他们……,他们也是为了照顾好老爷我们啊。”

“拜托!多花点心思在百姓身上好不好?这一路上你们没注意到吗?千倾良田都荒芜着,田里都是青草!何曾见过一颗水稻?这一年颗粒无收,老百姓吃什么?不是个大灾之年才怪了!不卖儿卖女卖良田又能怎么办?”

杜文浩站住了,遥望一片片荒芜的水田,长叹一声:“是啊,我想游览漓江不仅仅是欣赏美景,更主要的,就是看看灾情到底波及多大,沿江而下这一路上,见到的都是荒芜的良田,除了野草,就没见到庄稼!唉!大灾啊!”

庞雨琴勉强笑了笑,对杜文浩道:“相公你也别太着急了,廖知府他们应该已经报请朝廷拨发赈灾钱谷,不会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的。”

雪霏儿插话道:“雨琴姐,你是从四品诰命夫人,朝廷那些官做事你不会不知道吧?等他们把钱谷拨下来,等多久暂且不说,能不能到百姓饥民手里还不一定呢!”

柯尧也道:“是啊,刚才在吃饭的时候,我看见小巷里有几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子蹲在墙角,我趁着廖大人和张大人不注意,让英子给他们端了一些饭菜出去,后来英子进来给我说,那些孩子吃的都翻白眼了,英子让他们不要着急慢慢吃,但是他们说若是让官府的人见了定然将他们活活给打死。”

英子道:“是啊,那些孩子见到那米饭的眼神你们是没见到,瞪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也不知道多少天没吃饭了。抱着饭碗就跑,连谢都来不及说。就怕会被抓着。”

柯尧道:“衙门不是有青苗贷吗,可以从衙门贷钱谷,来年有了收成再还啊。”

杜文浩叹了口气:“青苗贷不是救济粮,是救急不救穷,是要看收成的,要确保能还上才能放贷,而且还要五家联保,三分到四分利呢!可是你们看,这地里颗粒无收,秋收是绝对还不上的,青苗贷收不回来,官吏是要撤职查办的!所以衙门谁敢放贷给这些灾民?”

“可以用田地抵押啊,有抵押就能借贷的,我听说。”

杜文浩苦笑:“田地抵押能接到粮食,没错,地里绝收,肯定还不了借贷,那时田地都折抵青苗贷了,还种什么地?农民没地还吃什么?再说了,没地的佃农怎么办?用什么抵押?而且青苗贷借贷是有上限的,能贷到的钱谷,一家五口再怎么省着吃都支持不了三个月,可这一灾便是一年,青苗贷吃光了又吃什么?”

柯尧傻眼了:“那……那这一府百姓不是……,不是死定了吗?”

杜文浩长叹一声,背着手望着绝收的良田,心情十分沉重。

整个静江府地界一带的良田都绝收了,受灾百姓人数众多,单靠朝廷赈灾钱谷,不说逐层克扣问题,就算全部到位,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坚持多久的。现在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