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剑圣-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点裴旻认同,却不赞同,就如高句丽一样,高句丽地处偏远,穷山恶水,征伐确实伤损国家经济,得利不大。但是后方不稳,前面如何发展?就算是亏,高句丽也不得不打。
  吐蕃亦是一样,从经济民生考虑,文臣顾虑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该打的还是要打。
  “无妨!”裴旻眯眼道:“明日早朝,陛下召见臣入殿。不过三言两语,保证满朝文武瞬间达成一致。”


第三十五章 武婕妤老套的搭讪
  李隆基拍腿道:“有静远这话,朕就放心了。唉,朕虽是皇帝,可有些事情也不能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要顾及群臣的意见,他们也是为大唐的经济考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所以臣打算跟他们算一笔账,堵住他们的嘴。”裴旻成竹在胸的说着。
  “好!”李隆基万分期待道:“朕明日拭目以待!朕知你顾家,也不多留你了。快些回去,等会朕有事吩咐力士去办,就不劳烦他送你了。”
  裴旻忙堆着笑脸,告辞离去。
  从武德殿后院至前院,要经过一个弯弯曲曲的湖心回廊。
  裴旻带着几分急不可耐的心情走在回廊上,对面却迎来三人。
  前后皆是打着灯笼的丫鬟,中间是一位身材婀娜多姿的女子,衣着华丽,轻摇玉步往对面走来。
  裴旻没有多看,低着脑袋,在一旁让开道路。
  武德殿是李隆基的私人后院,外人是不得入内的,李隆基邀裴旻至武德殿议事是没将他视为外人。
  这入夜能够出入武德殿后院的,必定是李隆基的内眷无疑。
  便在两人相会的时候,那女子突然“哎呦”了一声,身子竟然向裴旻倒来。
  瞬息间,裴旻已经做出决定,他并未用手搀扶,而是用手前臂轻轻的一顶,稳住了女子的身子,给了她搀扶的“扶手”。
  两人靠近,一股独特的芳香传入裴旻鼻中,味道清幽直入心肺,竟让他心中莫名一荡。
  女子瞬间离开了裴旻,小退了三步微微万福道:“武嫔见过裴国公,夜色昏暗,一时不慎,失礼了。”
  她一言一行表现的极为大体,并未因为崴脚而失礼人前。
  武嫔?
  裴旻心念电转,以知来人身份。
  唐朝因为出了一个长孙皇后,在后妃的管理上特别严苛,是中国封建王朝之最。
  正三品以上如皇后、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等妃子称宫,从五品下如婕妤、容华、婉仪等称嫔,在以下称主。
  李隆基的后宫能称“武嫔”的唯有武婕妤,也就是日后的武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
  “见过武婕妤!”
  虽然裴旻的官爵在武婕妤之上,但面对皇帝的女人,他还是行了一礼。微微用余光打量着武婕妤,她打扮的极为精美,云鬓微松,薄纱之间,香肩隐犹。象牙般润泽的肤色,慵懒而妩媚的眸子眉眼细长,在烛火的照映下,显得格外迷人,也不由暗赞一声。
  武婕妤抿嘴轻笑:“多次听陛下私下提到国公,说国公是国之栋梁,少年英杰!可与古之甘罗、霍去病相比,今日得见,果不其然。记得还有一次,陛下逗清儿玩耍,还说清儿乖巧聪慧,有心将他培养成国公一样的优秀人物呢!”
  裴旻道:“婕妤谬赞,愧不敢当!”
  武婕妤也没有多聊,道:“夜路难行,国公但需谨慎……翠儿,将灯笼赠给国公照明。”说着万福之后,向武德殿后院走去了。
  裴旻捏了捏鼻子,回味了一会儿武婕妤身上的那股香味,嘴角微微翘起:果然好手段。
  武婕妤身上的味道,他曾经闻过,而且记忆犹新。
  那还是在当年金城攻防战的时候,天竺的商人为了讨好他,送给了他几瓶“佛的香精”。这佛的香精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印度神油,有着催情的效果。
  武婕妤身上的味道更加清香,应当是质量更优的产品。
  武婕妤本就是美人胚子,又用上这种催情之物,想必晚上少不了胡天胡地。
  武婕妤之前的崴脚虽表演的极像,然而当时的裴旻正低着头看的清楚,对方是有意向他这边倒来的。
  武婕妤显然想借此机会与他认识,从她的话也能听出一二:一方面是告诉他,李隆基与之无话不谈,可以帮他美言,另一方面却牵扯到她的儿子李清,用意也是显然。
  同时武婕妤分寸拿捏的极好,没有跟他这个外臣多做一点接触,留下把柄。
  武婕妤身为李隆基的妃子,邀宠君前可以理解,但是有意与重臣往来,所谋甚大。
  裴旻想到了今日的太子李瑛,以李瑛目前的表现来分析,确实不太适合担任太子。不过历史上的肃宗李亨也没有什么大作为,却不知日后让自己改变了一塌糊涂的历史,将会由谁来继承。
  看着手上的灯笼,也想到了武婕妤口中的李清。
  这个李清就是日后的寿王李瑁,那个娶了第一美人杨玉环,又给李隆基强抢去的怂蛋。
  这种连自己老婆都保不住的人,裴旻就是脑子让驴踢了也不会支持他。
  武婕妤不知裴旻心中所想,走至内堂屋外,回头看了一眼裴旻远去的背影,露出了一抹笑意,还有一些羞红,忍不住想道:“国公年少英俊,竟比陛下更有男人味儿!”
  一路胡思乱想,裴旻出了皇宫,上了小栗毛的马背,立刻归心似箭,扫去一切思量,快马加鞭的返回了裴府。
  裴旻一如既往的先拜会了自己的母亲。
  原本裴母这个时候皆会留裴旻聊上几句。
  这一次还没等他坐下喘口气,裴母已经将他赶回房去了,说道:“快去快去,都要当爹了,也不知轻重,娇陈可不适合熬夜!”
  带着略显紧张的心,裴旻推开了自己的房间,说了声:“我回来了。”
  娇陈坐着桌前看书,听到裴旻的“我回来了”带着几分自豪的道:“妾身就知道,裴郎一言九鼎,不管长安这边怎么说,始终相信裴郎能够做到。”她说着轻扶着桌子,意图上来给裴旻宽衣。
  裴旻赶忙快步上前搀扶道:“什么也别管,什么也别动。这些日子辛苦了,一切交由我来。”说着,情不自禁的去抚摸那尖尖的小腹,道:“快九个月了,应该有些反应了吧。”
  娇陈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道:“可调皮了,一个劲的踢闹,定是个健康的小家伙。”
  “那是自然!”裴旻说着,似乎抚摸以不满足他的心情,半跪在娇陈的面前附耳在肚子倾听着。不知是错觉还是什么,竟然依稀能听得心脏跳动的声音,大是高兴,低呼道:“听到了,听到了……”便如孩子一样兴奋。
  娇陈含笑的看着爱郎,洋溢着幸福的满足!


第三十六章 文武齐心
  裴旻念及裴母的不能熬夜,也没有跟娇陈肚子里的宝宝多互动,乐滋滋的搂着娇陈一觉睡到了天亮。
  便是睡着了,他那手掌依旧搭着娇陈的小腹,似乎在守护着他。
  次日天明,如李隆基预料的一样。
  与吐蕃的盟约拖太久了,文武皆有了不耐其烦的感觉。
  细节可以慢慢商议,但大局总该定下来。
  停战协议的可靠性,远不及盟约有效果。
  不可避免,朝堂上又在商议起了此事。
  这一次冲在最前面的依旧是户部尚书王琚,王琚也是先天政变的功臣,与李隆基交好,立有从龙之功,拜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晋封赵国公。
  只是之前受到了姚崇的排挤,给贬罚地方去担任刺史了。
  并非人人皆有裴旻那般觉悟,这姚崇一倒台,王琚就发动关系,削尖了脑袋重新挤回庙堂,充任户部尚书一雄职。
  户部尚书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说句大唐的财神爷毫不为过。但这也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职位,前任户部尚书便是因为渎职给新晋首相宋璟给罢免了。
  宋璟为官严厉,别说是贪污受贿,便是尸位素餐无作为的官员让他抓到一个也是重罚一个。
  王琚新官上任,也想干出一番成绩,意图将国库填满,以证明自己的能力。
  官到了他这个地步,在上一位就是宰相。
  身为文臣,所需所求,不就是一个相位?
  想法是美好的,王琚发现现实却极为残酷。
  大唐刚刚发动对吐蕃的战争,这一仗唐军动用兵马六万余,战马四万匹,耗时七个月余,期间消耗的粮草军饷,还有胜利后的犒赏以及阵亡将士的抚恤,零零总总都需要从户部拿钱。
  这是无可避免的花费,王琚也只能认了:将士出征在外,刀头舔血,这因有的奖励抚恤,就算敲碎了牙,户部也要拿出来。
  然而不只是奖励抚恤那么简单,大唐新取了河西九曲地,需要发展。
  在草原上养牛羊训军马都需要极大的投资,还需要他们户部调派流民支持,又是一笔巨款,超大的投资。
  这没有个七八年,这笔投资休想收回。
  然后还有石堡城的修葺,金天桥、大莫门城、树墩城这些地方也需要打理。
  这花钱就跟流水一样,不住的往外出,看不到半点的回收希望。
  王琚颇有才略,也知这些都是必须支付的,再一次忍了。
  但是修葺莫离驿,新建莫离城,派兵常驻青海湖,这让王琚忍无可忍。
  真当户部是钱袋子,有花费不完的钱?
  莫离驿位于青海湖附近,周边皆是吐蕃的势力,维持莫离驿需要大队兵卒常驻,需要朝堂不断的往其中塞钱粮。至关重要的还未必就能守得住,万一他们费劲千辛万苦,调遣工匠运送建材将莫离城建好。吐蕃出兵,将之夺去,岂非做他人嫁衣?
  有此思量,王琚是同意撤兵莫离驿,接受吐蕃称臣的开路先锋。
  “陛下!死守莫离驿,对我军无大利可言。以一无大用之地,却能换得吐蕃称臣,每年能得双倍贡品,何乐不为?比无止境的向莫离驿输送钱粮,不如坐等吐蕃送钱粮上门。”依照规矩,他国贡品,除了个别稀有的为皇室享用,其他寻常之物,皆归户部收入国库。
  掏钱,收钱之别,让王琚争的面红耳赤,寸步不让。
  文臣皆重视发展,轻于开疆扩土,当即有人附和道:“王尚书说的极是,吐蕃与我大唐相交百年,还是首次愿意向我大唐臣服。岂能因一无大用之地拒之?”
  “天下现今百废待兴,许多地方发展皆需投入大笔钱物,时无必要为了莫离驿而多耗费钱粮军饷,增加百姓负担。”
  文臣无一例外皆围绕钱财来说。
  不只是文官,武将也站在了文臣这一边,开始了夸夸其谈。
  左领军大将军耿国公葛福顺道:“这狗急跳墙,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凡事适可而止最为重要。吐蕃虽败,国力犹在。强占着他一地,只会令两国之间的关系闹得无法收场。以我们的情况,和平共处才是最好选择,何必为了一地引发争端?”
  左监门将军唐地文也道:“这好比三国时期吴蜀之争,吴蜀抗曹,大势所趋。而蜀却占南郡不还,徒惹战祸,致使大将关羽阵亡,莫离驿有不如无!”
  随后右监门将军卢龙子、右武卫将军成纪侯李守、右威卫将军王景耀、右威卫将军高广济纷纷站了出来,也说的头头是道,立表放弃莫离驿的看法。
  这一下轮到李隆傻眼了。
  原本只是文臣出于财务经济上的考虑,仗义执言,立表退出莫离驿接受吐蕃称臣。
  文臣所请,合乎情理。
  武将原本一直处于中立地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参合进来。
  怎么才一日功夫,他们的态度就变了?
  其实一切缘由在于昨日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的病倒。
  郭知运这一生病,立刻牵动了许多将官的心。
  他们也不是关心郭知运的安危,而是在意他身上陇右节度使的雄职。
  得知郭知运此番大胜吐蕃,余愿以了,有去职休养的意思,立刻有人心动了。
  好比王毛仲!
  王毛仲是李隆基的心腹,而且是最亲近的近臣之一。
  在李隆基为诛杀韦后、安乐公主以及太平公主而发动的唐隆、先天两次政变过程中,王毛仲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屈指可数的唐元功臣。
  王毛仲也因此特别自傲跋扈,尤其是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左领军大将军葛福顺,在长安军方拉拢了一匹王党势力后,更了不得。
  王毛仲跋扈到什么程度?
  他最看不起阉人宦官,对于阉人宦官动辄打骂,毫无顾忌。
  李隆基面前的第一红人高力士也受王毛仲羞辱过,见到王毛仲都要绕着走,免得与他对上。
  王毛仲现在是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霍国公可谓位高权重。
  可这官哪有嫌弃小的,他的目标是兵部尚书,以兵部尚书晋封相位,成为一国之相。
  但是以他现在的功绩资历还不够升任兵部尚书,陇右节度使正是镀金的好职位!
  一瞬间文武齐心……


第三十七章 倒戈的户部尚书
  自古文武殊途,文臣武将的意见,向来难以达成一致。
  李隆基当皇帝从先天年间算起,以有七年时间。
  这文武意见相左,由他这位皇帝下最后的决断,屡见不鲜。
  如今文武一心,让李隆基讶异之余,一时也看不透武将的心思,对于裴旻能否扛得住文武夹击,不免为之担忧。
  这众口一致,他这个做皇帝的也不好拒绝,只能道:“莫离驿是裴卿千辛万苦取得的,想我大唐兵威赫赫,贞观、永徽战功何其彪炳,开疆扩土十数万里。经数十年发展却疆土沦丧,战功不显。如今好不容易收复疆域,还夺取了吐蕃的战略要地,就这样送回去,怕是不妥,也会寒了将士的心,先听听裴卿的意见再来定夺。”
  文武听李隆基如此说来,也未拒绝。
  裴旻虽不是这次动兵的主帅,却是总指挥,只要说服他,大事可定。
  李隆基让高力士去叫裴旻。
  百官也未干等,而是针对如何开发河西九曲地相互商议起来。
  直至裴旻的到来。
  面对裴旻,王琚倒没有显得咄咄逼人,毕竟裴旻凶名在外!这厮上的了战场,下的了江湖,提笔能写诗作文,张口能编句骂人,实在不好对付。
  不到逼不得已,王琚不想得罪于他,带着几分诚恳的道:“裴国公,我大唐经二张乱国、韦后乱政、太平专权好不容易有了今日局面。陛下雄才大略,有太宗之气,立志发展。为天下百姓能够安定,开垦荒地,修建河渠。又推行军制马政,每一样皆是利国利民之举!”
  “但是,国力有限,人力有限!就如隋时杨广。平心而论,杨广开运河、建东都当真是无义之举?其实并不尽然,开运河连接江南漕运,建东都以定两京地位。本无可厚非,但是他无视劳力,无视百姓生计,无视国家负担。以至于百姓为了逃避徭役,将自己的手脚打断,笑称福手福足。直接导致短短十数年,天下百姓起义百起,隋朝崩奔离析以致灭亡。无视百姓,无视民生,滥用民力,即是民贼。”
  “当然……陛下英明神武,岂非杨广可比?只是而今国库并不富裕,募兵马政自不用说,还有河西九曲地的开发,大运河的疏通,这一切都需由户部拨款。不怕国公笑话,户部国库余钱不足。派遣军马固守莫离驿,军饷粮草器械设备等等皆是不小的数额,在下以为,能省则省吧。”
  这伸手不打笑脸人,王琚如此态度,裴旻也不好扇他耳光,笑道:“王尚书言之有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前人的经验,我们身为后人自当多需注意。只是……”
  王琚正想松口气,听到“只是”一颗心又吊在口腔里了。
  裴旻道:“尚书是给吐蕃忽悠了!不了解情况,您以为吐蕃位于高处,那里环境恶劣,荒芜凋敝、破败不堪?”
  “大错特错!”
  他重重的说了这四个字,道:“吐蕃这是关着门闷声发大财,不亲眼所见,不亲眼所望,常人根本想象不到青海湖的富饶。”
  王琚莫名的看着裴旻。
  裴旻道:“打个比方来说,我大唐关中八百里平原号称天府之国,江南号称鱼米之乡,而青海湖的资源绝不逊于关中、江南半点。”
  听了裴旻的话有人动容,有人不可置信。
  裴旻续道:“吐蕃产盐,人尽皆知!但你们不知道他们盐资源富裕到何等地步!一个盐田,便能满足我大唐天下所有百姓千年的用盐所需,远远超乎你们所有人的想象……”
  他这话一出口,满朝文武都直了眼。
  裴旻当年去青海旅游的时候,导游跟他说过青海有大大小小的盐湖一百多个,其中一个大一点儿的盐湖的食盐蓄藏量,便够全世界使用数十年、上百年。
  若算上青海柴达木盆地南部的察尔汗盐湖,够全世界七十亿人吃上千年,而且还吃不完……
  所以非典时期所谓的断盐,其实就是一个笑话!
  因为青海盐湖的盐,几乎是吃不完的,吃的还没有它再生的多。
  裴旻不理会文武百官的表情,自顾自的道:“在莫离驿的西面,有一个小盐湖,应该够我大唐全国百姓吃五十年。在西面过了大非川有一个茶卡盐湖。是四大盐湖最小的一个,不多,也就够我大唐吃个千八百年。跟腹地的察尔汗盐湖没得比。”
  文武百官脑子有些跟不上节奏了,盐是战略物资,天下人没有一日离得开盐,可是暴利中的暴利。
  也因如此汉武帝才会颁发盐铁官营的任命,并且沿用至今。
  盐税是唐朝经济的一大来源,用不完的盐,那可是用不完的金子铜钱!
  “所以!”裴旻提高了声音道:“我取莫离驿,即有长远的思量,也有近处考虑。我大唐几大产盐基地皆在海边,离我们最近的也在东海,东海之盐,补给北方,由是不足。我关中、陇右、凉州所用之盐来至于江南,万里迢迢,运输费用,可想而知。而且西域缺盐,吐蕃掌握了盐资源,高价卖于西域,牟取暴利。我西域都护府为了省事,也不得不向之求购。如今莫离驿之盐可以用于关中、陇右、凉州,甚至西域。将节省多少运费,赚取多少银钱?不知诸位想过没有?”
  “为了吐蕃那一点点双倍贡品,退出莫离驿?”裴旻带着几分嘲讽的道:“那就是最大的蠢蛋,为了胡麻而丢西瓜的愚蠢之举。”
  胡麻也就是芝麻!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户部尚书王琚,这位反对驻军莫离驿的先锋,急着眼道:“陛下,微臣愚昧,竟不知青海湖富饶至此。臣提议,应当立刻增兵莫离驿,户部愿意召集工匠出资修建莫离城。”
  这位户部尚书态度立刻来了大转变。
  这一下武官傻眼了,葛福顺道:“如此只怕会引起吐蕃恐慌,再起战事!”
  裴旻正想说话,王琚先一步厉声道:“身为武官,葛大将军竟说如此惧战之言,不觉羞愧!身为朝中大将,敌人来袭,自当领兵去战,哪有退缩的道理!”
  葛福顺一口老血,险些喷出来。
  李隆基呆呆的看着这一变故,有些无言以对。


第三十八章 鹰鸽之谈
  李隆基怎么也想不到裴旻三言两语,直接让撤军接受吐蕃称臣的开路先锋王琚倒戈相向。
  不只是王琚,那些先前立志于撤军的文臣,一个个也改了口帮着说话了。
  文武再次对立起来。
  这份逆转乾坤的本事,李隆基不得不服。
  裴旻瞧着一个个临阵倒戈的文臣,也笑了起来。
  这文臣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
  文臣所思所虑,不过是经济发展,民心安定。
  他们认为驻兵莫离驿意义不大,除了加重朝廷的经济负担,没有别的利处。
  裴旻的话却让他们瞬间明白,莫离驿的价值,那取之不尽的盐资源,能给朝堂带来无法想象的经济效应,能够弥补国库的吃紧。
  有这等好事,哪里还顾及什么颜面,二话不说的改旗易帜。
  文人!
  那就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平时温顺可亲,一旦触及他们的利益,露出的獠牙的时候比猛虎还可怕。
  什么死谏逼宫,样样干得出来。
  三言两语,将葛福顺嘲讽的几乎想挖个地钻进去。
  见亲家落难,幕后的王毛仲不得不站出来道:“葛将军也是从大局着想,以避免无意义之争。尤其是方刚收复河西九曲之地,需要好好的休养,莫名与吐蕃有了隔阂,不利于长远发展。”
  其实他就是想当陇右节度使,但是他又知道自己的斤两,在长安依仗着李隆基的势,耀武扬威那是拿手本事。真要到前线跟吐蕃、突厥什么的硬刚,那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而陇右节度使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抵御吐蕃,唐军退出莫离驿,能够避免与吐蕃的正面接触。
  只要三五年,唐蕃之间,太平无事,他便有守土之功。到时候升任兵部尚书,那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王毛仲嚣张跋扈,算是人尽皆知!
  但是文臣最不怕的就是嚣张跋扈,比起嚣张,谁又比的过他们?只不过他们不将自己的作法称作嚣张而是铮铮傲骨,忠言直谏。
  “王大将军此言差矣!守御我大唐疆土,怎会无意义?莫离驿是我大唐将士用自己的血肉寸土寸地换回来的。上面有着忠义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