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剑圣-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忍不住心念道:“这小诗仙也是诗仙,还真不能小觑,天晓得他什么时候灵感一来,创出千古名作出来。”
  “不错!”裴旻感慨的笑赞道:“有这首《把酒问月》,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足以打动贺老哥了!”
  “《把酒问月》”李白眼前一亮,笑道:“简单明了的诗名,直中全诗意境,谢师傅赐名!”
  裴旻想不到《把酒问月》还是自己提出来的,不免哑然失笑。
  一路来到贺府,贺知章早已等候多时。
  “贺老哥!”裴旻叫了一声,道:“今日我可将张老哥赞不绝口的小酒鬼带来了,美酒可备好了?”
  贺知章笑道:“足够让旻弟大醉三日不止!”
  李白也上前问好,送上了自己的礼物《把酒问月》。
  贺知章岂能不识货,动容的看着《把酒问月》,惊呼道:“公乃谪仙人也!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这篇《把酒问月》飘逸浪漫,莫非仙人,焉有如此佳作?”


第十八章 新春活动大使
  裴旻看着四明狂客贺知章看着李白那激动的神情,知道历史再一次转回了些许轨迹。
  便是因为《蜀道难》这首乐府诗,历史上的贺知章激动的称呼李白为谪仙人,认为只有神仙才能写出如此诗文。
  裴旻也想不到,这历史大改之后,谪仙人的称呼,再一次落到了李白的头上,只是这一次不是《蜀道难》,而是一篇质量相等的《把酒问月》。
  细细一想,裴旻又觉得理所当然,除了李白,当世之上,还真无人当得上“谪仙人”这个称谓。
  两人在贺知章的邀请下,进了贺府。
  贺知章、裴旻、李白皆是健谈之人,几杯黄汤下肚,那就是天南地北的一套胡吹。
  想到什么说什么,或是谈古论今,或是细说未来,不论对错,无不可谈。
  即便说到诗句,裴旻也毫不忌惮。
  他本人并无诗才,好歹也是文科生,胸中藏有数千年的名言名句,对于古诗的鉴赏能力并不逊于贺知章、李白两大诗人,也能夸夸其谈,不落下风。
  这喝到兴头上,李白又是诗兴大发,随意作了一首激昂的报国诗句。
  说道大唐未来的时候,这位未来的诗仙是一脸的自豪,道:“如今朝廷内有明君,贤相,外有大帅良将,盛世再现。此次万邦来贺,便是前兆。重现昔年太宗、高宗时期的盛景,指日可待。”他不吝啬对祖国的赞美,对大唐前景的看好。放荡不羁,蔑视礼法的情怀下,有着满腔爱国热忱。
  贺知章道:“谪仙人此话不假,如今我大唐局势大好。有这番局面,旻弟功不可没,不能不敬旻弟三杯。”
  李白也毫不犹豫的举起了酒杯。
  在以前还有一个姚崇能跟裴旻一比,但随着姚崇下台,功绩停滞,而裴旻接连立下抗灾、定六胡州、开陇山修乌鞘岭三大奇功,有笔在案的功绩,已经超越姚崇,成为开元朝第一人。
  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裴旻却认真的回应道:“其实有很多并非我一人之功,是我运气好,得到了诸多贵人的支持,以及能人异士的帮助。陛下、太公、两位郭公,还有最前线的封常清、江岳、李翼德、李嗣业、孙周,张九龄、袁履谦这些能人,没有他们,也没有我的今日……我这里带着他们,一起一并喝了!”
  世人皆赞他裴旻是大唐的擎天玉柱,大唐的卫青、霍去病。但他自己却是知道,有今日成就,离不开诸多人的支持,不敢亦不愿独称功劳。
  贺知章竖指大赞道:“旻弟居功不自傲,大有大树将军的风范……礼部最近遇到一件难事,一直不知如何抉择。旻弟实干才略远胜为兄,还请指点。”
  裴旻笑道:“老哥哥但说无妨。”
  贺知章肃然道:“此事事关今年的新年庆典,以往我朝的新年庆典以庄重为主,追溯周礼,祭天祭祖,以求国泰民安。今年却是不同,诸多他族使者一并参加,陛下希望展现我大唐的威势,让他国能够感受到我大唐的实力。尤其是昭武九国,现在西域暗流涌动,昭武九国不乱,西域乱不起来。一旦昭武九国出了问题,西域可就不稳了。这说实在的,祭天祭祖追求的庄重。唯有我们自己人,才能领会其意义所在。他国人不知我先贤流传下来的规矩,繁琐的仪式,只会让他们无聊,心生反感。”
  “嘿!”裴旻感同身受的道:“不只是他们,连我自己都不太受得了。郭公献俘仪式直接累的晕阙,可见一斑。真要让他们全程参加,没有一点变革,只怕不行。”
  贺知章愁道:“这点也在我们的顾虑之中,只是不知从何入手。”
  裴旻沉吟片刻,道:“以军阵壮声势,以炮火助威,宴会时用烟火助兴。删除先辈的仪式,对先人不敬,大不妥当。我们可以在保留仪式的情况下,添加一个开幕式……”
  开幕式?
  炮火?
  烟火?
  各种新鲜的词语让贺知章一脸的懵懂。
  裴旻却是脑洞思绪大开,中国古往今来都是一个重视面子的国家,这各种活动的开幕式,在他那个时代,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办的更好,更出色,更豪华。
  有无数例子可以参照,各种仪式流程,逐一在他脑海中闪现。
  以现在的科技固然做不到后世那么华丽,可是烟火、炮火这些神物,是李持盈根据火药最新研发出来的。实是古往今来头一回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一群土包子焉能把持的住?
  “旻弟,兄长实是孤弱寡闻,不知你说些什么?”贺知章有着几分哀怨。
  李白亦道:“烟火,师傅说的可是昨晚那闪亮的玩意?”
  他虽住在裴府,但是裴府的内院是禁止随意出入的。
  不过烟火绚丽的效果早已通过府中侍婢口中传遍了裴府,李白也有所耳闻。
  裴旻解释道:“炮火、烟火是黑火药衍生出来的产物,威力要小上许多,不过壮声势却是绰绰有余。”
  说着他将自己的想法逐一说出,各种活动环节,事无巨细。
  贺知章听得不住点头,听到最后更是拍案叫绝,道:“如此一来,从开始的军阵添威,至其后的礼炮鼓声齐鸣,再到最后宴会结束,深夜时分的烟火齐放,论之精彩,可比我们礼部准备环节要高明的多!旻弟之才,惊世骇俗。这世间,岂有难倒你的事情?这样吧,旻弟,你将你的想法写出来,交给为兄,为兄上报尚书大人,再由他与陛下商议,看看是否需要大改。若是征得陛下同意,还望旻弟鼎力相助了。当然陛下若是将此事交给旻弟负责,那就更好没有了。”
  “也好!”裴旻也知此次面子工程的重要,昭武九国,若动太多,西域不稳,震慑两面三刀的,拔除已经投敌的,安抚真心愿意跟大唐占同一阵线的,三管齐下,方是上策。
  要来纸笔,裴旻将心中所思所想尽书于册,整理起来,交给了贺知章。
  几乎没有多余的考虑,李隆基看了裴旻设计的流程,直接下达了任命,命裴旻为新春活动大使,全权负责新年一切活动,在此期间,礼部上下皆听之调配……


第十九章 各怀鬼胎
  离新年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裴旻也算是临危受命。
  这时日无多,裴旻雷厉风行的安排着礼部负责开幕式的准备工作。
  裴旻并不指望能够做到后世各种奥运会那么盛大,也不符合实际。
  奥运会的开幕式那是举国之力,以现代科学科技耗费四五年精心策划准备,方才有的盛况。
  裴旻就算在自大也不觉得自己能够凭借一个月时间,弄得更后世奥运会一样。
  但是只要能做到万分之一,合理的利用李持盈发明的炮竹、烟火、冲天炮等超前的科技,做出一场视觉听觉盛宴,足够唬弄天下人了。
  这就好比七十年代的爆破电影一样,在那个年代,简单的飞车爆破就是所谓的视觉盛宴,令人震撼的热血沸腾了。
  时代不一样,对事物接受的感觉亦是不同。
  炮竹、烟火、冲天炮在后世小孩子都会玩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足以令人震撼。
  裴旻敢接下此重担,正是因为他手握着玉真公主李持盈这个杀手锏。
  是以在接到任命的那一刻,裴旻第一件事就是拜访住在隔壁的李持盈。
  李持盈那夜给公孙曦比了下去,心底大是不服,想着定要找回场子颜面。她没有公孙曦那一手惊艳的剑术,能够倚仗的唯有烟火。从初步效果来看,烟火的效果还是极好的。两个小孩子对于烟火非常感兴趣,远远超过那华丽的剑术。
  只是烟火续航能力太差,只是那美好的一瞬就没有了。
  远比不上公孙曦的剑术随时随地都能施展出来耍帅。
  为此李持盈在烟火的续航上动脑子,在自己修道的静室做着各种研究实验。
  忽听玲珑传来裴旻求见的消息,李持盈忙放下手中的东西,道:“我这就过去……”
  玲珑一把拉住了她,嫌弃的道:“公主,你就这么去?”
  李持盈看了看手上残留的硝石,脸上似乎还有一些烟熏的痕迹,忙道:“对对对,我去梳洗一下,换套衣服。你帮我好生招待,不可怠慢了。”
  玲珑看着匆匆而走李持盈,以手扶额,她自小就陪着李持盈,自己这位公主到底是为了跟公孙曦争口气,还是为了讨好小七小八,利用小七小八这两个裴家的宝贝,讨得裴家的欢心,她还能不清楚?
  喝着最爱的薄荷味绿茶,裴旻跟着玲珑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他为人健谈,向来生熟不忌,见识又广博,逗得没什么见识的小姑娘笑个不停。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李持盈依旧没有踪影。
  玲珑有些心急的道:“国公稍等片刻,奴婢去催催公主。”
  “不用!”裴旻本就是摆着求人的心思,耐心的道:“我都不急,你急什么。还是不愿在这里陪我瞎聊?”
  “不是不是!”玲珑忙将脑袋摇得更拨浪鼓一样,微红着小脸蛋,也不去催了。
  又过了大约一刻钟,李持盈方才姗姗来迟。
  她的容貌发型装束显然经过精心打扮,李持盈原本清丽秀雅,容色极美,再经过这番修饰,更显得优雅飘逸,容光照人,即有公主的高贵,也有一丝邻家小妹的小家碧玉。
  纵然见多了美女,裴旻眼中亦有小小的惊艳。
  “见过公主!”
  裴旻行礼问好,他也直言不讳的将他的构想构思告诉了这位喜欢玩火摆弄炸药的公主。
  李持盈见裴旻竟是有求于她,她研究出来的小巧玩意,还能用在国家大事之上,脸上笑开了花,道:“持盈身为李家女,自然愿为我大唐出力。”
  裴旻大喜过望:“太好了,有公主相助,此次定能让各国土著知道,他们与我天朝上国的差距。那炮竹、烟火、冲天炮这方面的支持全看公主的了,我已经安排陇右的工匠马不停蹄的赶来长安,到时候他们都是公主的下手,任凭公主差遣。这时日还有剩余,我希望公主在这些日子里,能够稍微提升炮竹的威响,提升烟火持续的时间。”
  说着,他将后世的一些炮仗、烟火简略细说。
  李持盈一提到这方面的知识,听的格外认真,眼中也放着光,一脸的兴奋,道:“国公的想法太独特了,持盈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一定竭尽所能!”
  美眸瞄着裴旻,那是一脸的认真。
  裴旻也鼓励道:“在下相信,公主一定能够做到。不过,公主也别勉强自己,以现在的炮竹、烟火、冲天炮,足以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累了自己,反而不美。”
  李持盈听他语气中有着关怀之意,甜甜笑道:“持盈明白的。”
  ……
  四夷馆!
  顾名思义是朝廷特别用来接待四邻各国的使者有人!
  长安四夷馆位于皇城附近,亦是繁华富丽之所。
  大食国、吐蕃国、拜占庭、突骑施等国的使者皆入主其中不同的别院。
  大食国作为唯一能在国力军事力量上与大唐抗衡的存在,受到的待遇,自然是最好的。
  大食国的狮王莫斯雷马萨负手而立,在他身后是一个魁梧的巨人。
  莫斯雷马萨本身上有着西方蛮人血统,魁梧壮硕,但是在巨人面前他的身形竟有种相形见拙的感觉。
  若形容莫斯雷马萨是头猛狮,那么巨人就是一头大象,身上散发着野兽的气息。
  “唐皇已经同意了我们的提议,同意我们在宴会的时候,给他们献上表演。亚汉,就看你的了!要让大唐,让宴会里所有的国家知道,我阿拉伯才是这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我阿拉伯的勇士,无人可敌。”
  巨人亚汉用拳头敲着胸口,就跟打鼓一样,道:“就东方人那瘦小的身板,那大腿还没有我胳膊粗。我一锤下去,保管让他们晕头转向,分辨不清南北东西。”
  莫斯雷马萨大赞:“只要你能在宴会上慑服昭武九国,我便让哈里发册封你为阿拉伯第一力士的称号!”
  亚汉眼中竟是狂热。
  不远处的吐蕃馆!
  隆朗赤也跟左右商议着,“我们不急着动手,大食国定不会让大唐坐稳霸主之名,只要看戏就好!大食国人才辈出,不亚于大唐,未必不能胜过大唐。只要大唐在昭武九国面前,失了颜面,他们对于西域的掌控就会弱上一分。我们也不必当这个出头鸟……但若大食国败了,我们吐蕃踩着大食国,赢了唐廷,谁还敢小觑我们?”


第二十章 新年的震撼
  除夕夜!
  “挂灯笼喽!”
  小七骑着裴旻的肩膀,手里吃力的提着大红的灯笼,绷着脸将一个跟她半个身子般大小的灯笼,挂在了屋前。
  “挂上了,挂上了!”小七高兴的拍手大笑,原本吃力的表情一脸的欢愉。
  “一边一个,小八,你也要不要试试?”裴旻看着自己的爱子,眼中全是鼓励之色。
  “要,小八也要!”小八跃跃欲试,鼓着勇气高声说着。
  “这才是我的好儿子!”裴旻大笑着,下了楼梯,将小七放下,从娇陈的手上接过大红的灯笼,递给了小八。
  小八身为男孩,在气力上要比小七更胜一筹,显得尤有余力。
  裴旻将小八扛在肩上,扶着他爬上了梯子。
  在适当的位子停下,任由小八随着他的喜好,将大红的灯笼挂上。
  除夕是辞旧迎新的节日。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点一家人大多都聚在一起,打牌聊天看春晚。尽管春晚大有一年不如一年的势头,但是出于习惯出于怀旧,春晚始终是他们家里大年夜的唯一节目。
  只是如今身在唐朝,春晚是没有机会再看了,裴旻入乡随俗,以唐朝的礼节过着独特的大年夜。
  唐朝对于除夕远不如后世重视,依照习俗,家家户户皆会在这一日,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守岁、放爆竹、贴门神、挂灯笼是家家户户必做的四个节目。
  裴旻为了培养小七、小八的动手能力,将府中挂灯笼的活都交给小七、小八来干。
  两个小家伙通灵智以后,还是第一次过除夕,也显得特别兴奋,有干劲。
  这个时代的门神还不是秦琼、尉迟恭,这两位初唐大佬,是因为《西游记》、《隋唐演义》两部小说的诞生,才成为门神的。
  唐朝的门神叫做神荼、郁垒,专门管鬼怪、邪物,能够驱邪避凶,故而得到世人的敬重。
  所谓的贴门神,也不是如后世的门神画像,而是用模板雕刻而成的人形,把模板置于门上。模板又以桃木制成,桃木被视为驱邪植物,二者相配,力量强大。
  对于鬼神之说,穿越而来的裴旻也带着几分敬畏之心,在这种习俗上不敢怠慢。
  做好了这一切,祭拜了祖先,一家人方才聚在一起,聊天守岁。
  由于没有余兴节目,唐朝的守岁算得上的一种煎熬。
  小七、小八在玩过烟火之后就熬不住了,分别靠着裴旻、娇陈沉睡过去。
  裴旻、裴母、娇陈一并说着话儿。
  三人聊到明天孟春的事情,裴母道:“明日一早为娘也要进宫,皇后邀请命妇一并参加祭祀。听说此次庆典格外盛大,周边所有他国使者均在邀请的行列之中。此次盛举,是你负责,可不要出了什么差错。”
  娇陈笑道:“母亲放心,郎君什么时候出过岔子?”
  “还是夫人懂我!娘亲放心好了,明日,必然让您老大吃一惊,别给吓着就好。”
  孟春,是唐朝的春节,春季的首月。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在中国春节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这历朝历代春节的过法,时间多不一样,夏朝用孟春,商朝却是腊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唐朝沿用的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以孟春为首。
  经过漫长的发展,唐朝的春节与后世的春节已经大同小异了。
  从元旦至上元节,这十五天都属于新年狂欢。
  尤其是上元节,新年结束的最后三天,整个长安、洛阳,将会取消宵禁,任由全城百姓以及周边赶来的游客,通宵达旦的狂欢。
  上元节毫无疑问是一年之中最盛大最欢庆的节日。
  但说重要还属于元旦,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是祭天祈年的最佳时日。
  古人将四季变化,风雨干旱视为上天的指示。
  为了得到上苍的垂怜,祭天祈年必不可少。
  上到李隆基这位天子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莫不祭天,乞求风调雨顺。
  今年的孟春祭天,显然更加隆重!
  天气似乎也不怎么作美,昨夜已然下起了小雪,今日一早又起了大风。
  风雪交加!
  但是如此时日,不减百姓热忱。
  长安上下的百姓无人不知,今日是百官朝见之日。实是太宗、高宗之后,首次出现的盛况。
  无人不为之感到自豪!
  这日一大早!
  李隆基穿着华贵的衮服,登上了承天门。
  大食国的亲王莫斯雷马萨、拜占庭的总督查士丁尼、突骑施的少主韦比加,吐蕃副相隆朗赤,葛逻禄的族长阿史那施为,回鹘的族长承宗,南诏的大相还有昭武九国的国王,以及新罗、倭国等国家的使者,分别位于李隆基的左近,从使者的身份亦可看出,诸国对于此次与大唐的接触是何等重视。
  上至宗室诸王公,诸世子郡主,宋璟、苏颋、张嘉贞、张说、卢怀慎、裴旻等宰相重臣位于右近。国朝所有在京的武勋亲贵,六部尚书、侍郎、员外郎、主事还有三寺九卿诸衙官员,京中凡有品阶的文武大臣,也全部莅临。
  最后,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不在宗室、文臣、武勋行列,但地位之高,即便李隆基也要敬之一二,正是孔子的后裔,当世的士林之首孔德伦、孔惠元。
  他们皆等着大军的到来。
  依照最初的惯例,只要文武百官集结,李隆基便在万骑、龙武军的率领下赶往天坛祭天。
  裴旻在这里加了一项类似于阅兵的仪式,就如开幕式的进场一般,由军队至远处赶来承天门下,与李隆基汇合,三军再护送李隆基前往天坛。
  “轰!”
  “轰!”
  “轰!”
  人未至,地先震!
  大地似乎在颤抖,前所未有的震撼。
  李隆基眼中一阵狂热,宋璟、苏颋、张嘉贞一脸的震撼。
  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韦比加、隆朗赤、阿史那施为、承宗等人皆直愣愣的看着风雪中若有若无的影子,表情渐渐的吃重。
  尤其是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两人,他们皆是军中宿将,看出了远处那股若有似无的铁血气息,只有百战劲旅,方有这种气概。
  裴旻带着几分自豪的看着:眼前的兵马不是什么天子禁军,而是他的兵……镇边第一军:神策军!


第二十一章 神策天威
  依照道理而言,这种护卫皇帝安全的任务,理当由天子禁军负责。
  就算不是左右龙武、羽林军,也应该是十六卫的兵士,长安本土守兵才是正理。
  哪有从边境调兵来长安负责皇帝安危的?
  万一边兵统帅心怀不轨,趁机挟天子以令不臣。
  那岂非天下大乱?
  裴旻也没有这个心思,他还记得多年前曾给李隆基提过此事。
  强烈指责中央军存在的问题,再三怀疑天子禁军的战斗力,希望李隆基能够重视起来。
  李隆基也确实重视了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李隆基采取的方法治标不治本。
  中央军疲软的原因并非是兵,而是将!
  天子禁军的武器装备是最好的,兵源的素质获取途径也是最好的,实力本应该最强才是。
  可正应了一句话,狮率羊群,羊亦狮;羊率狮群,狮如羊。
  现如今朝堂上的将军就没有几个见过世面的,扫除了一批,又来了一批。
  新来的这批人,以王毛仲为首。
  王毛仲此人不能说他没有能力,本事还是有的,就是干不得大事。性识明悟,骁勇善骑射是他的优点,同样的胆小惧事,嚣张狂妄,目中无人是他最大的缺点。
  王毛仲是李隆基的家奴,是李隆基一手提拔出来的心腹。
  当年李隆基为了诛杀韦后、宗楚客、安乐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