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剑圣-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散会!”
从会议的开始,到会议的结束!
都是裴旻一人说,没有一人插话,也没有一人问原因。
有的只是一个字“诺!”
只是短短的盏茶时间,偌大的中军帅帐空无一人。
“去,将李林甫叫来!”
第五十八章 新过旧过
李光弼跟着李嗣业一并到了他的帅帐。
看着年轻的少年将军,李嗣业大大方方的指着一旁的位子说道:“坐,别客气,就当自己的营帐一样!”
李光弼却有些忐忑,带着几分拘束的在一旁坐下。其实以他的倔脾气,不说天不怕地不怕,也是初生的牛犊,敢于万兽之王硬抗。李嗣业这个粗人,却也未必能够入得他眼。
只是裴旻此次突然决定于阿拉伯决死战,必有因由。而且阿拉伯实力也是有目共睹,他们未必就稳操胜券。
李光弼向来自视极高,理所当然的以为自己有能力成为左右战局走势的存在。
只是自己身份地位远不足以独自指挥一支军队,裴旻这才以更具有资格的李嗣业为主将,自己为副,而且特别吩咐万事与自己商讨,显是以打着自己为主的意思。
这种情况史上屡见不鲜,便如杨广南征,李孝恭灭萧铣,皆是此列。
杨广是南征统帅,但他只是挂名,真正的决策人是高熲,李孝恭灭萧铣,决策者是李靖。
话是如此说的,但李嗣业的大名,唐王朝谁能不知?
所向披靡的陌刀将,唐朝第一大力士,战功赫赫,尤其是莫离驿一战,他以三千陌刀军力克吐蕃重甲骑兵,名动天下,吐蕃人畏惧他如虎,称他为神通大将。
他是最早跟随裴旻的那一批将军之一,不论战功还是资历,都不是自己这个毛头小子可以相比的。
如果面前这位神通大将觉得听自己这一个小辈指挥,丢了颜面,不愿意听,那自己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军营中最重要的两点:一、功绩,二、资历。
李嗣业不论那一点都将李光弼远远的甩在后头。
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李光弼也只能收起自己的倔脾气,粗糙的大脸上挤出了一丝笑意。
李嗣业看着李光弼这幅模样,笑道:“李将军不必如此,你我都姓李。指不定百年前我两还是本家呢。裴帅什么意思,我懂。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自己也知道。让我上阵杀敌,某这陌刀之下,找不到几个对手。可要我统帅军队,那就跟让书生打架,屠夫绣花一样,实在不是那块料。这仗,怎么打,我听你的。但有一点你要给我做到了,我老李这辈子跟着裴帅走南闯北的就没输过。我们丑话说在前头,某的一世英名要是毁在你小子手上,甭管裴帅对你多器重,我都饶不得你。”
李光弼闻言大喜,斩钉截铁的道:“李都督放心,在下不敢自比裴帅,战无不胜。却也不敢辜负他的器重,要是真丢了都督的脸,不用都督动手,我李光弼自己抹脖子谢罪!免得脏了都督的刀……”
李嗣业很欣赏这份直爽豪气,挥着大手道:“那就准备去吧,养足了精神,准备三日后的决战。”
李光弼却道:“决战是定在三日后不假,但裴帅并没有约束我们一定要三日后出击吧。他将军队的自主权交由我们,显然不是虚言。都督,我觉得今夜出击最佳!先来一个开门红,给决战助助兴。”
李嗣业本性大胆好战,忙道:“你说怎么打,我听你的!”
“奇袭!”李光弼眼中闪着睿智的光芒,道:“我们大军的动向瞒不过阿拉伯,相信要不了多久,对方就会打探到我军的异动。就算他们不知我们决定决战的具体时间,也能推算个大概。任谁也想不到我们会今夜发动袭击……”
李嗣业虽无大的军略,却也是身经百战。
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用在军事上也一样,最基本的军事道理,李嗣业还是精通的,见李光弼将胜负说的如此简单,质疑道:“能行吗?”
李光弼自信满满地说道:“他人不行,我却行。我的奇袭,并非为了打赢,是打输。以阿拉伯的实力,就算奇袭成功,也占不了多少便宜。将敌人诱出来,让都督麾下的陌刀军试试刀,那就不一样了……”
这一听奇袭,李嗣业本能的以为跟他没关系了。
陌刀军最大的弊端移动速度慢,奇袭哪有他们的事?
现在发现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瞬间心动了,李嗣业迫不及待地问道:“你细细说来!”
……
李林甫协助颜杲卿处理西域事物,接到裴旻的召见,不敢怠慢。他并不擅骑,却也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前线军营。
“见过裴帅!”
李林甫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好。
裴旻看着李林甫,看了许久。
李林甫心底有些打鼓,做贼心虚之下,面对这种情况,也不由得在心底给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好一会儿,裴旻开口问道:“吐火罗的情况如何?”
李林甫松了口气,说道:“进展很是顺利,阿拉伯二十万大军的辎重皆从吐火罗的境内经过。运送辎重的兵士、劳力,他们不太受莫斯雷马萨的管制,也给吐火罗造成了巨大的负担,现在吐火罗上下都对阿拉伯生出了不满,只是让乌莫甘这个国王强压着。某能感受的出来,乌莫甘的心底的不满更在百姓之上。现在只是缺一个契机,契机一到,吐火罗必将为裴帅所用。”
裴旻直接道:“我等不了那么久,三天之后,我将与阿拉伯决战。这一仗要打多久,我不知道,在我军取胜或是即败之前,我必须得到吐火罗的投效。”
“这……”李林甫为难道:“已经很快了,裴帅,此事急不得。过于逼得极了,容易让乌莫甘察觉出问题来,也可能让莫斯雷马萨注意。一旦莫斯雷马萨察觉我们的行动,将功亏一篑。”
裴旻道:“你放心,三日之后,那头狮子不会有一个安稳的觉睡,他没有那个精力顾念身后的事情。至于乌莫甘那里,你来解决。我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一定给我办成此事。”他顿了一顿,一字一句的说:“办成此事,我记你一大功。办不成,新过旧过一起算……”
饶是李林甫城府无双,听到这句话,也忍不住大汗淋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作揖领命。
第五十九章 算无遗漏
唐军大举进攻的动向自然瞒不过阿拉伯的眼线。
针对唐军的异动,莫斯雷马萨也在第一时间里集结了麾下诸将开了一个临时会议,探讨着他们下一步行动。
阿卜杜拉回到西北营盘的时候,已经入夜了。
这位阿拉伯阵营中实力均衡的万金油将军,就如一个任劳任怨的耕牛,勤勤恳恳的干着自己权值内的工作。
或许他没有超凡的才智,过人的武艺,但凭借磐石一样的韧性与耐心,在偌大的阿拉伯军营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一如既往的巡视了军营,确定万全之后,阿卜杜拉方才回到自己的军帐,和衣睡下。
这穿着衣甲睡觉,肯定不舒服,但阿卜杜拉早已养成了习惯,但凡有战事,衣甲几乎不离身,以免出现不可预算的危机。
懵懵懂懂间,听到有人袭营,阿卜杜拉瞬间警觉,立马冲出了营帐。
什么样的将军,什么样的兵。
阿卜杜拉自律如此,他麾下的兵卒在纪律上自也不差,在阿拉伯所有军队中是数一数二的。
阿卜杜拉还未指挥,久经训练的兵士已经组织好了防御。
阿卜杜拉并不急着上战场,让人去知会阿拉伯其他军营,小心夜袭。
这阿拉伯也有近乎二十万兵马,二十万兵马数额巨大,自然不可能拥挤在一处,跟蚂蚁一样,而是在这西北大地上分别立营,各有统属。
阿卜杜拉安排兵士提醒了其他军营,亲自上前线指挥御敌。
唐军攻打的尤为猛烈,毕竟是奇袭,占据着一定的上风。
借助着漫天火光,阿卜杜拉眺望着纷乱的战场:唐军骁勇无匹,借助着奇袭的优势,左右突击。
表面上看是占尽了优势,阿卜杜拉却看得出来,唐军这只是强弩之末。
奇袭兵数量不多,若不能初战取得碾压性的优势,待守营兵卒反应过来,胜负立变。
突然,阿卜杜拉注意到了战场中的一位唐将:他年岁不大,尤其是那张四方的国字脸,让他记忆犹新,眉头忍不住挑起,怒火渐渐涌现。
终日打雁,却让大雁啄了眼睛。
阿卜杜拉不会忘记这个将他们大好局势葬送的唐将,若不是这个少年断了他们粮草,拓折城早就是他们囊中之物了;若不是这个少年,程千里将会是自己的刀下亡魂,哪能占据渴塞城与他们对峙?
造成今日局面,这个少年将军是主要人物之一。
阿拉伯那么多营盘不攻,选择攻打自己的?
难道是因为自己是他的手下败将,好欺负?
阿卜杜拉性本稳重,但遇到李光弼却有些把持不住心境,他从军二十多年,军龄比李光弼的年岁都大,让这样一个少年玩弄于掌骨之间,任谁也受不了,缕着长长的胡子,喝道:“胡安,你我左右一并出去,让这毛头小子知道小屁孩就应该在家里玩泥巴,不是上战场!”
李光弼是何等机警,见左右翼情况不对,见好就收,呼哨一声,领着兵马开始向后撤。
见右翼是阿卜杜拉亲自领队,李光弼诡异一笑,毫不犹豫的取过弓箭,对着阿卜杜拉张弓射了过去。
李光弼弓马娴熟,这一箭速度威力俱全。
漆黑之中,阿卜杜拉直到箭矢逼近身前才察觉,慌忙闪身避开。
李光弼大笑道:“老东西,一大把年纪了,还来丢人现眼?”
他让兵卒齐声呼喝,即便是纷杂的战场,也清晰的传到阿卜杜拉的耳中。
阿卜杜拉并不懂华夏语,听不懂全句的深意,但“老东西”这三个字的意思却是明白的,想来也不会有好话。
看着已经撤出去的唐军,看着自己给搅乱的前营,咬牙道:“追!”
“将军!”胡安叫了一声,他有着华夏人的名字,但其实是一个地道的突厥人。
“我懂得!”阿卜杜拉心头虽怒,却也没有迷失本心,说道:“这里的地形我早已巡视过百遍,周边二十里一马平川,并没有可以埋伏的地形,没有中伏之险。可以适当的追击,就这样让这小畜生安逸离开,咽不下这口气!”
胡安也不在劝。
两人一并领着麾下的骑兵追击了。
比速度李光弼带领的骑兵自然是比不上阿卜杜拉麾下的骑兵,他一路远来奇袭,消耗了不少的马力,加上一番战斗,军马的气力自无法与阿拉伯军相比。
不过五里即给追了上,李光弼且战且退。
阿卜杜拉自是出了一口恶气,只是唐军当真骁勇,在这种情况下,依旧未露败势。
追追打打又过了十里,阿卜杜拉突然制止了兵卒的追击,在月光之下远处隐隐有寒光闪现,显然有兵卒的痕迹。
“去,去调查!”
阿卜杜拉机警的停下了脚步,派出了斥候调查,心底已经有了见好就收的意思。
虽有些遗憾未能将李光弼这个小畜生擒下,却也不敢再冒风险。
冒险,与他的性格亦不符合。
“将军,前边是一队唐军步卒,人数在五千上下,败逃的唐军已经退回了步卒的身后……”
听到这话,阿卜杜拉有些呆住了:“步卒?确定?”
只要略通兵事之人都知道,骑兵打步卒,就如老子打儿子。
五千步卒,面对同等人数的骑兵,没有半点胜利可言。
探马回答自然是非常肯定。
一瞬间,阿卜杜拉心动了,只是这天上掉下的馅饼,让他有些不敢下口,迟疑了半晌,道:“胡安,你去冲阵,情况不对,立刻后撤,我在后方支援。”
另一边李光弼已经跟李嗣业汇合了。
看着对面按兵不动的阿拉伯军,李嗣业焦急的道:“怎么还不来,是不是怕了?”
李光弼自信满满地说道:“不会,这个阿卜杜拉末将研究过,他天性不喜冒险,故而不会大军压上,他会派一支部队试探……他以为骑兵有着优势,就算有诈也能从容退却。但他想不到对上的是陌刀军,让陌刀军缠上的骑兵,那就是刀板上的肉,根本逃不了。阿卜杜拉不会丢下陷入险境的部队不闻不问,他会亲自营救……到时末将在迂回杀出。从他出营的那一刻,这败仗,他吃定了!”
毫无疑问,战局一切皆如李光弼所言。
这位史上挽狂澜于既倒的武穆王,正式开始闪现耀眼的光辉!
第六十章 大战将至,相互博弈
李嗣业、李光弼星夜出击,诱敌而战,陌刀阵再次大展神威,力克阿拉伯骑兵队,斩首四千余众。
唯一让李嗣业、李光弼感到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留下阿卜杜拉。
在胡安的拼死护卫下,阿卜杜拉领着不到千余的残兵逃回了军营。
捷报传入后方帅帐,裴旻拍案叫好。
这一仗裴旻看中的不是胜负,也不是李光弼的出众表现,而是李嗣业、李光弼这一对组合。
没有人比裴旻了解李光弼的才华,如何将部下所有的力量发挥出来是身为一个上位者必须考虑的事情。
李光弼有统帅三军之才,却无相同的履历、战功以及威望,李嗣业固然会因自己的意思听李光弼调遣,并非真心心服。
这一仗李嗣业必然见识到李光弼的才华,日后对他的战术调派,不再有任何异议。
这点于裴旻而言,远比一次胜战,更有价值,也坚信一点,此战对三日后的大决战,有重要影响。
李嗣业、李光弼打了一个开门红,王忠嗣、封常清、高仙芝、仆固怀恩等大将皆瞧着眼红了。
不等裴旻的三日期限,也自主的针对阿拉伯的各营发动小规模的进攻。
不过阿拉伯并非等闲,吃过一次大亏的他们,行事更加的谨慎,并没有留下多少破绽可寻。
几番试探性的交锋,皆未取得很好的效果。
当然,裴旻给予自主权的将帅,皆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即便未能取胜,也不至于失败。
双方打得热火朝天,为即将到来的大决战酝酿出了浓厚的气氛。
三天,在战时只是一瞬之事。
原本二十万大军不能全部投入战斗,可是裴旻直接将二十万大军分成了八部,由他自己与王忠嗣、封常清、高仙芝、仆固怀恩、张孝嵩、崔希逸、李嗣业同李光弼分别统属,直接开辟了八个不同的战场。
西域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域广阔,地广人稀,有足够大的空间同时容纳的下八个战场。
八支队伍齐头并进。
不同的统帅,他的作战风格是不同的。
裴旻的风格是战术配合,其实他真正的长处在于战略布局,临阵指挥反而不是他的强项,不过他战术得李靖、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几位大佬真传,与战术运用一道,即便不如自身的战略,却也是天下无对。
王忠嗣用兵攻守兼之,侵略如火,不动如山,在战场上对战机的把握,无人可与之相背,这一点裴旻都自愧不如。
封常清行事果断,治军严谨,有磐石之重,用兵沉稳,犹如泰山。
高仙芝擅于用奇,喜欢避开敌人正面,利用地形的优势,迂回敌人要害克敌。
仆固怀恩则擅打硬战,骁勇刚毅,摧凶克敌,无往不前……
张孝嵩、崔希逸也有各自特点,至于李光弼更不用说,足智多谋,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而且治军威严而有方,正奇结合,故而留有“料敌行师妙若神”的美名。
特点不同,打法自然不一样。
裴旻给他们绝对的统帅自主权,就是要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而不是单纯的成为他麾下的一将接受调派。
阿拉伯,莫斯雷马萨帅营。
自从知道唐军的分布后,这位西方的狮子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可谓寝食难安。
唐军一口气开辟了八个战场,投入了八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指挥。
不论是最出名的裴旻,还是名望次之的崔希逸皆不是易于之辈,放任谁都会造成巨大的麻烦。
他不得不同时开辟八个战场应对。
但是……
在调派兵马的时候,莫斯雷马萨体会到了裴旻这一招的高明之处。
八个独当一面的将帅,阿拉伯又从哪里筹齐八个应对的将官?
莫斯雷马萨发现自己费尽心思,人手相形见绌。
勉强找出八个,又有几个是裴旻、王忠嗣、封常清、高仙芝、仆固怀恩这些人的对手?
“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家伙……”
莫斯雷马萨看着地图上唐军的分布,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原以为可以等来胜利,现在是不得不进攻了。”
唐军为何异动,莫斯雷马萨已经猜到了原因,知道东方的局面有了全新的变故。
在这种情况下,按兵不动是最好的战术。
只要拖住裴旻,唐王朝就会受到重创,唐王朝大变,裴旻这里自会军心不稳,西域也会跟着动荡。
到那时便是裴旻在如何厉害,也抵挡不住自己的雷霆攻势。
这种胜利,从某种角度来说,有些胜之不武,但莫斯雷马萨吃过一次大亏,行事愈加谨慎,不敢再率性而为了。
但裴旻这一手直接扭转了自己不利的局面,再一次化腐朽为神奇。
只是明明陷入困局的不是自己,却打得却如此难受,莫斯雷马萨心底憋屈的慌。
阿布·穆斯里姆也是同一个意思,守是守不住的。
他们或许挡的了裴旻、王忠嗣、封常清、高仙芝,又如何挡得了仆固怀恩、张孝嵩、崔希逸、李嗣业?
既然挡不住,索性就死守放任,不求八军皆胜,将优势力量进攻一两点,在唐军攻破他们分军之前,强行摧毁一两路唐军,抵定胜果。
“狮王,我建议攻打崔希逸与仆固怀恩所部,您看这崔希逸的部队离裴旻的中军最近。裴旻的军略,中军不好撼动。但只要我们能够撼动崔希逸部,就能威胁撼动他们的中军。只要撼动了裴旻的中军,这仗我们就十拿九稳了。至于仆固怀恩,他的部队位于药杀水附近。根据我的探知,唐军的日常用水,皆取之于药杀水,我们若能将之攻灭,就能控制唐军的水源。这一招,无疑是打在了他们的七寸上。”
莫斯雷马萨决然道:“裴旻自然是我亲自应对,阿布,仆固怀恩就交给你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战胜仆固怀恩。”
阿布·穆斯里姆肃然领命。
“布拉班特!”
莫斯雷马萨又叫来了一人的名字,说道:“都说你是我的利爪,此次就用你的利爪,给我撕裂敌人,将崔希逸的脑袋给我取来……”
一个沉默寡言,脸上长着青胎的纤细将军站了出来,用力的锤了自己的胸口。
第六十一章 阵前斩子
大战,毫无征兆的在西北大地展开。
数以万记劲卒以气吞山河之势,向阿拉伯发动了攻势。
八路大军,便如八仙过海一般,各显神通。
王忠嗣摧枯拉朽的霸道,高仙芝剑走偏锋的诡道,封常清的沉稳有序,李光弼的正奇结合……
他们各用自己的战术打法,在八个不同的主战场展开搏杀。
裴旻统帅的前部中军,理所当然的跟莫斯雷马萨硬刚了起来。
裴旻立于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看着远处的战场面容有些不忍:远处英勇的唐军正在舍生忘死的奋战着,他们高举着自己的兵器搏,每走一步,每一次举刀,都是在杀人或者被杀之间。
这也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莫斯雷马萨作战经验丰富,他十六从军,至今四十有六,加上西方特有的战斗风气,三十年的征战生涯,平均每年都要经历一场大战,至于小战更是无数,身经百战这四个字,套在他的身上,百战并非夸大。
裴旻自诩也有十数年的征战经验,可他用兵精准,从不打无意义的战,但在大环境的约束下,他真正指挥的战役远不及莫斯雷马萨。
在经验上,莫斯雷马萨远胜裴旻不止一筹。
不过裴旻自有他自己的优势。
冷兵器时代,东方的战术理念思想远胜西方,这是毫无疑问的。
裴旻又得李靖、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真传,于战术水平,稳胜莫斯雷马萨无疑。
双方一个胜在经验,一个强在战术。
正是针尖对麦芒,双方的兵士在一次又一次的拼杀中倒地,为了一点点微小的战机,往往要付出千余生命。
裴旻心底清楚与莫斯雷马萨的对决,不在最后关头是不可能分出胜负的。
他不在看着战场,而是凝望着天空,看着天空的云彩以及骄阳,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看了半天的天,裴旻回过神来,想的居然不是如何击败眼前的劲敌,而是阿拉伯的动向,心底念道:“将主要力量聚于两部,那就意味着王忠嗣、封常清、高仙芝、张孝嵩、李光弼他们进展的会很顺利,占据优势是毋庸置疑的。最难的还是仆固怀恩吧,阿布·穆斯里姆不好对付,不知他是否扛得住。”
裴旻似乎并不担心阿拉伯的另一路军,而是带着几分凝重的看着药杀水方向。
药杀水河畔。
阿布·穆斯里姆站在山丘上,闻着周边的血腥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