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剑圣-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呸!”张康粗鲁的吐了口唾沫道:“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立刻出兵,给我攻打潼关。”


第四章 萧关兵变
  萧关,是关中四隘之一,位于六盘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萧关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
  唐皇李琰与李亨一行人西逃,经过艰难的三日行程,即将抵达了关中西北关隘。
  李琰一连狼狈,哪里还有半点皇帝的模样。
  “静忠,朕饿了!”
  这三天里,李琰几乎每日都要重复这样的话。
  西逃之路,并不顺畅,倒不是有敌人,而是李琰这一逃,丢了唐王朝的颜面,让关中上下闻风胆寒。
  李琰西逃的第一站是咸阳县醴泉宫,但是醴泉宫里的官吏听说李琰逃跑,早已跑得一干二净,还顺带将存储在宫里的值钱物品都捎带走了。
  无人迎接,也无人准备饭食,李琰也只能向周边的百姓讨要。
  这京畿内的百姓还是相对富裕的,贡献出来一些混杂着麦豆的米饭。
  这种米饭对于百姓来说,确实是美食,可是李琰出身娇贵,以大鱼大肉为食,就算是米饭,也是精挑细选的细密精粮,哪里吃过百姓吃的糙米?
  李琰当场就表露了不满,但随着离长安越远,他们的补给问题越是严重。
  李琰这才发现,原来糙米饭是这般好吃。
  李琰没有在意一点,连他这个皇帝都饿着,随行的兵卒的情况如何?
  一路北逃,随行禁军又累又饿,情绪异常糟糕。
  李静忠心里骂娘,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哪里找吃的去,忍着腹中的饿意,说道:“陛下,在忍一忍,面前不远就是萧关了。已经派人去通知朔方军接驾,只要与朔方军汇合,一切都会好的。”
  李琰精神一振,忙道:“快,那就加快脚步,早些到萧关。”
  这命令下达,本就不满了禁卫军情绪更加的不满。
  抵达了萧关,李琰一行人与朔方张元轨汇合。
  张元轨热心的安排了膳食。
  李琰感动的几欲流泪,直接提拔他为朔方节度使。
  这一路奔逃,受到了饥饿疲累双重压力。饭饱之后,李琰受不住困意睡去了。
  当他为喧闹声惊醒的时候,骇然发现周边居然喊杀震天。
  黎敬仁哭爹喊娘的冲到了近处,大叫道:“不好了,陛下,不好了,朔方军,反了!”
  李琰登时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河西姑臧。
  不管中原、关中如何混乱,河西、陇右依旧稳若磐石。
  裴旻在河陇之地可谓根深蒂固,一手遮天。
  在他的治理下,河陇之地很多荒地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尽管经济上依旧需要丝绸之路的支持,但生活却能维持自给自足的局面,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裴旻悄无声息的回到了裴府,他此次回来只见了三个人:裴母、娇陈与公孙幽,连他最疼爱的儿子、女儿都不曾相见。
  小七、小八虽然懂事,终究还小,没有什么城府,至于裴家小三更是了。
  现在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东方还不知道西域战场已经结束,他抽调的陇右军的就是一支奇兵,而且是一支所向无敌的奇兵。
  裴旻为了西方战局的胜利,阻断了自己与东方的联系,但他在断截之前,将所有消息都集中到了姑臧的武威郡王府。
  随着地位越高,手中管的事情就越多,裴旻对于细节的控制就大不如前了。很多事情,都是交给自己信任的人干,然后听一个结果。
  毕竟裴旻自问做不到诸葛亮那样事无巨细,也不想成为他这样眼中只有理想、梦想,而忽视其他的伟人。
  原本的情报主管是孙周,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过于忠心,反而让李林甫利用。
  裴旻不忍心对之下手,也念及这些年的功劳,将之调往西方。
  他手中情报网,裴旻重新还给了娇陈、公孙幽。
  她们两人本就是情报网的创建者:娇陈是用阿朱的身份,在长安开设酒肆茶楼,而公孙幽的消息源于青羽盟。
  只是她们是做母亲的人,想用更多的心思照顾儿女。裴旻也不愿自己的女人过于劳累,便将两路情报综合,一并给了孙周。
  现在特殊之际,将情报网交还给她们。
  两人一个自小混迹于青楼,见多了尔虞我诈,一个自小游历江湖,经验丰富,配合默契,将情报整理的井井有条。
  裴旻看着他离开长安西征之后发生的事情,也颇为无奈。
  很多事情,真怪不得李祎、张九龄、宋璟他们,在这个君臣父子为尊的时代,李琰真要一心提拔吉温这样的逆臣,他们也没有办法。
  怪只能怪李琰太不争气了,只是……
  裴旻有些奇怪,李琰对自己还是很依赖的,自己明明多次修书劝说,李琰就算不全听全信,也不至于无动于衷吧。
  他认真的看下去,看到了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居然让吉温给拷打至残,无名怒火徒然上窜,怒道:“此贼不除,天理难容。”
  耐着性子看下去,看到了李祎战败的详细原因,看到了王晙战败的原因,又看到了潼关失陷的原因,居然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大明战神李景隆。
  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以明朝的大局大势而言,朱棣就是一反贼,朱允炆才是正朔。
  燕军民心不在,实力也为建文碾压,但是朱棣成功了。
  后人戏说朱棣成功的最大功臣不是骁勇善战的张玉、朱能。也不是智比张良、诸葛的黑衣宰相姚广孝,而是大明战神李景隆。
  李景隆两次为帅,指挥大军共计一百一十万,实力完全碾压朱棣,结果连战连败丧师数十万,直接将建文一朝的大好局势葬送。
  此次唐朝面临的情况居然相差无几,大好的局面,偏偏给葬送了。
  裴旻苦笑,想着如何破局。
  正在这时,公孙幽一脸凝重的走进了书房,说道:“郎君,萧关传来消息。朔方军为安思顺报仇,发动兵变,斩杀了吉温,逼迫陛下退位,并且推举忠王李亨登基,现今李亨以于灵武即位!”
  听到这则消息,裴旻直接气笑了,说道:“想当皇帝,问过我这个托孤大臣没有!”


第五章 耻辱定约
  裴旻从公孙幽的手里接过情报,细细的观看。
  看了一遍,又看一遍!
  这连看两遍,裴旻都没有发现明显的纰漏。
  不得不说李亨面对李林甫、杨国忠的阻击,还能够当上皇帝,并且成功架空软禁李隆基,还是极有能力的。
  从这一连串的事态发展来看,李亨这个最大受益者几乎处在一个被动状态。
  蠢事,杀头的事情他压根不沾边。
  跑,是李琰这个皇帝自己胆小;造反是因为吉温残害安思顺;兵变的也是朔方军,怎么看都跟李亨这个最大受益人没有关系。
  李亨登基为帝,完全是处于一个被迫被动的情况。
  要是没有历史上李亨发动马嵬驿政变这个例子,裴旻都觉得自己有给他骗过去的可能。
  但因历史上的前车之鉴,裴旻本能的认定此事必然与李亨有关系,带着有色眼镜来找问题,还是察觉出一点点的猫腻。
  李亨官拜忠王,领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当然他这个朔方大使跟裴旻的不一样。
  李亨是属于遥领性质的,对于朔方没有统属的权力。但就算走个章程,李亨手上也有朔方将官的名单。
  安思顺在朔方深得人心,李亨野心十足,指不定在他被害事发的时候,李亨已经暗中与朔方军联系上了。
  裴旻没有在此事上深究,不管李亨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自己这个辅政大臣不承认,他就不具有合法地位,自己随时随地都能给他拉下马来。
  东方的叛军才是真正的对手……
  裴旻突然连想到,这个道理自己明白,李亨想必也清楚。
  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他必须在短时间内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比李琰更强,比李琰更适合。
  怎么证明?
  还有比平定内乱更好的方式嘛?
  这皇位在李琰手上,天下大乱,叛军长驱直入,直抵长安,而他李亨即位之后,整顿兵马,剿灭叛军,收复失地。
  孰强孰弱,一眼可见。
  真要到那个时候,李亨将会民心所向。
  那个时候,即便是自己这个辅政大臣有权力置疑李亨来路不正,也未必能够得到文武官员与百姓的支持。
  念及于此,裴旻知道自己必须尽快的抵定局势,不能让李亨抢这个先。
  谁先打响平叛的第一战,谁就握有大局的走向。
  裴旻笑着看着自己的贤内助:“将叛军的最近动向拿给我看看!”
  公孙幽将资料递上。
  裴旻细细看完,若有所思的道:“看来叛军并不重视长安嘛,相比长安,他们似乎更加在乎潼关,是想用潼关抵挡我的大军?还是阿拉伯的?要是我没有猜错,那个张康应该是用关中、陇右、河西三地为代价,劝说那头狮子出兵!”
  ……
  朔方、灵武!
  李亨身披着龙袍,接受着朔方军与部分官员的参拜。
  终于坐上这个位置,李亨志得意满,意气风发,高声道:“诸公,我大唐建国百余年,征伐无数,自太宗皇帝起,至先皇至,屡创辉煌,威震四夷。而今宵小为祸,朕临危受命,不求成就伟业,只愿以此身躯,与叛贼决一死战,决不妥协。”
  他说的是意气风发,虽是陈词滥调,但与李琰闻风而逃,显然有一个鲜明的对比。
  “为了与叛军一战,朕特命京兆牧、荣王琬为兵马大元帅,指挥三军,以战叛军。”
  李琬大步站出来领命,他是李隆基的第六子,温文尔雅,文采不凡,此刻受命为兵马大元帅,也是神采飞扬,风姿非凡。
  “另外南方南诏一直有死灰复燃的痕迹,为防他们趁我朝全心抵御叛军之际起兵反叛,特命剑南节度使哥舒翰为六诏大都督,统御六诏军政要务,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特赐蜀国公。”
  他说着又看了自己的心腹皇甫惟明一眼,道:“皇甫忠勇持重,可担当大任,任命你为剑南节度副使,与哥舒翰处理六诏事物期间,负责剑南军务!”
  哥舒翰虽不是裴旻的人,但却是裴旻一手提拔的。
  李亨最不信任手握重兵的将军,对于他这个外人,自是想方设法的夺他权。
  何况剑南有兵四万,若能握在手中,朔方军、剑南军,再加上从长安逃散过来的中央军,已经拥有不小的力量了。
  不过李亨对于局势还是看的很清楚的,目前为止,他麾下真正能战的只有朔方一军,从长安跟随皇驾溃逃而来的兵卒,士气低下,很难形成有效战斗力。
  仅靠朔方一军,显不足以对付强盛叛军。
  顿了一顿,李亨继续道:“韦卿,你立刻出使回纥,邀请他们出兵一并阻击叛军……”
  他口中的韦卿是韦坚,兖州刺史,长安令,以干济闻,同时他还是李亨正室韦妃的堂兄。
  有了这层关系,李亨自是将最关键的任务交由他去处理。
  李亨让韦坚带了大批的珠宝随行,想着裴旻多次借助回纥、葛逻禄的力量破敌,自己以大唐皇帝的身份邀请回纥出兵,应该无大问题。
  回纥在北方建立汗国,实力强盛,拥有十万精骑,得回纥相助,区区叛军又算得了什么?
  他想法很好,但结果显而易见。
  回纥可汗承宗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李亨出兵的要求,借口用的很直白:去年风雪漫天,草原牛羊冻死无数,无力相助。
  话外之意,也就是说只要给足好处,还是可以考虑出兵的。
  李亨得到了韦坚的回报,气得面红耳赤:“朕听说裴旻当年一纸书信,吓的承宗寝食难安,退避三舍。朕是大唐天子,所说言语还比不上他一个大臣?”
  韦坚也是一脸无奈道:“回纥可汗的态度很是坚决,我们送过去的大礼,他们丢垃圾似的退了回来,根本就看不上。”他长叹道:“陛下,回纥是狼,不喂饱他们,怕是很难叫动他们。”
  李亨胸口起伏不定,自己这个皇帝的位子来路不正,想要坐稳,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干出成绩,仅靠朔方军根本做不到,回纥援兵,必不可少。
  铁青着脸,李亨一字一句的道:“你再去一趟,就说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第六章 傲慢
  灵武城外,朔方军营。
  回纥未来的族长骨力裴罗应约领着三万回纥军队南下。
  抵达朔方境内之后,见朔方乱象:长安方面奔逃出来的官员还有兵卒都在往朔方汇聚,官员还好说,自有妥善安排,兵卒则松散了,更有一些为了躲避兵祸随大流逃难的人,为了混口饭吃,冒充兵士的。
  败卒、混子聚在一起,那士气几乎到了谷底。
  骨力裴罗骑着高大的战马,带着雄赳赳气昂昂的精兵,见此情况,自是觉得高人一等,神色也颇为倨傲。
  就现在的唐王朝,自己一不高兴,就凭麾下这三万精骑,就能将之灭了。
  来到朔方军营外。
  骨力裴罗再次见到了那个两次来他们回纥的文士。
  韦坚很热情的作揖问好,“二王子一路远来辛苦,陛下早已筹备好酒食,等候许久了。”
  骨力裴罗脸露不悦之色,这明明是有求自己,居然还将姿态摆的高高在上得,不亲自来迎接也就算了,还让一个无名小卒迎接,欺我大回纥没有脾气嘛?
  “一路远来,确实辛苦。我先安排我部勇士休息,至于酒食,稍后再说!”
  骨力裴罗直接甩了脸色,放了李亨的鸽子。
  骨力裴罗是承宗钦定的回纥下任可汗,自不是单纯的无谋之辈。
  他在试探李亨的底线,试探现在唐王朝的境地。
  情况越糟糕,唐王朝对他的容忍就越大,他也能根据相应的情况获取因有的利益。
  至于过了,出格了,陪个罪就是了。
  这种事情他们当年经常干……
  骨力裴罗傲慢的离去了。
  李亨闻讯气急败坏,但却又无可奈何。
  实力是硬道理,现在的他,根本缺不了骨力裴罗带来的三万精兵。
  李亨再次以派人去请,这一次派的人正是新任的兵马大元帅,荣王李琬。
  骨力裴罗这才磨磨唧唧的跟着李琬一并到了宴会大厅。
  看着面前这位年轻的大唐新皇帝,骨力裴罗微微的低了头身子都不怎么弯的,粗声说道:“见过陛下!”
  简单的行礼,与昔年那个“伟大英明的天可汗皇帝陛下”相比起来,相差何止千里?
  李亨心中骂了一声“蛮夷,不懂礼数”,堆起笑脸,让骨力裴罗入席。
  骨力裴罗作为未来的回纥可汗,哪能不懂礼数,只是见李亨这般放纵,也乐意当一个不尊皇帝的莽夫,大大咧咧的没有半点的敬意。
  骨力裴罗与他的兵马抵达,李亨立刻启动夺回长安的战役。
  整合了从长安逃出来了二万兵卒,兼之三万朔方军、周边奔来勤王的兵卒三万,以及三万回纥军,号称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长安。
  骨力裴罗的三万轻骑速度最快,也最不听调派。
  骨力裴罗是战场老油条,而唐王朝的兵马大元帅李琬却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
  骨力裴罗根本看他不起,压根不理会他的安排,我行我素。
  这关中受到兵祸,乱象以生。
  溃散的兵卒无以为继,便以抢劫为生。
  张康麾下的兵卒大部分都是胡人,将劫掠当做家常便饭,经常分兵抢掠,盗匪横行。
  骨力裴罗来去如风,麾下骑兵实力又强劲,遇到的劫匪、散兵都让他击溃了。
  有这么强力的先锋军,李琬率领的大军居然长驱直入一口气杀到了长安附近。
  李琬在奉天军营驻扎,军中气氛激昂。
  李琬饱读诗书,此次带兵取得这般战果,自是意气风发,居然在军中设下了酒宴庆贺。
  酒席上各种阿谀奉承之言,接连而至,各种夸赞不绝于耳。
  李琬几乎真的以为自己是孙武附身,诸葛在世了。
  李琬的行军司马是房琯弘文生出身,历任校书郎、冯翊县尉、卢氏县令、监察御史、睦州司户、主客员外郎、主客郎中、给事中、宜春太守、太子左庶子、刑部侍郎,可谓政绩斐然。
  但是房琯脾性自傲,重文轻武,觉得行军作战,不外如是,只要读几本兵书,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此刻见敌人望风而溃,忍不住赞美道:“荣王风姿飞扬,令得敌人望风而溃,大有昔年江东周郎之风也!所谓今世周郎荣王琬也……”
  李琬轻笑道:“周郎弹指间让曹操百万大军灰飞烟灭,某不过击溃几处盗匪,焉能与之相比。待我攻破长安,才不负此号。”
  文人最喜欢胡吹,李琬也不吝啬的应诺下来。
  便在这时,金城太守王思礼大步走了进来,看着这宴会皱了皱眉,粗声道:“回禀荣王,刚刚得到消息,镇守长安的张通儒、田乾真、安守忠已经弃城逃了。”
  李琬还未反应过来。
  房琯却大喜过望,说道:“恭喜荣王,贺喜荣王,叛军再次望风而溃,长安以是我军的囊中之物。”
  李琬忽然警觉过来,激动的叫呼道:“不好,骨力裴罗的回纥兵在什么地方?”
  王思礼不明所以,说道:“已经向长安进发了。”
  李亨许下那近乎耻辱的承诺,自是不敢告诉天下人。
  李琬却是知道内幕的,此行李亨也特别叮嘱过他,若真夺回了长安,尽可能的将损失减至最小。
  叛军跑了,回纥兵马一旦入城,依照约定,他们能够肆无忌惮的劫掠。
  本来长安为叛军攻破,已经是千疮百孔,再受一次洗劫,那还了得?
  “快,立刻起兵动身,快,快赶往长安!”
  李琬气急败坏的大叫。
  他人还以为李琬这是要跟回纥抢功,也不愿意见这送上门来的功绩,让回纥抢了去。
  大军立刻开播,赶往长安。
  李琬担心局面不可收拾,将军中所有骑兵都调拨出来,轻骑而行。
  一路风驰电掣,李琬用了半日时间抵达长安近郊。
  得知回纥军已经先一步进城,李琬心若死灰,险些晕阙过去,他恼羞成怒的甩着马鞭,往城门赶去。
  来到城外,面前的一幕却让李琬惊讶莫名。
  三万回纥军居然大半部分都在城外,不知什么原因,他们一个个的都跪伏在地上,一动不动,便如求神拜佛一样。
  李琬让军队止步,自己领着一干将领,穿过跪伏的回纥兵往朱雀大街行去。
  走进城门,李琬闻得了一股血腥味,在正前方朱雀大街上的中央寥寥几人,仗剑而立。


第七章 气焰不再
  李琬正惊疑间却见不可一世的骨力裴罗居然跪伏在地,不住的磕头,哪里还有半点的傲气可言。
  什么情况?
  李琬只觉得莫名其妙。
  李琬身侧的王思礼却忍不住大叫起来,“郡王,那是郡王……”
  唐朝皇族身兼郡王爵位的不少,但是真正能够让一个武臣这般激动大叫的唯有一人,武威郡王:裴旻。
  李琬眼中瞳孔一缩:李隆基将他们兄弟当做猪一样的圈养着,不让他们与朝中文武大臣有密切往来。
  裴旻又常年不在京中,李琬还真未与裴旻接触往来过,故而并不认得他。但只要身在大唐,就不可能没有听过裴旻的事迹,他居然回来了。
  对面确实是裴旻,他本不愿意这么早的现身,但回纥军的异动,逼得他不得不出现。
  长安是唐王朝的核心,天下最富有名望的巨城坚城。是古代史上第一个人口破百万的城市,占地面积是汉长安城的两倍,明清北京城的一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七倍,较巴格达城大六倍,古罗马城也只是他的五分之一,此后几千年间,长安一直是人类建造的最大都城。
  回纥王子骨力裴罗多次随着他的父亲回纥可汗来长安朝见他们的天可汗,对于长安的繁华,那是垂涎三尺。
  骨力裴罗智勇兼备,是草原上的英杰,他不听李琬调派自己充当先锋军,目的就是不想李琬干涉自己劫掠长安。
  一路逼近长安,骨力裴罗都在思索着如何克城得胜,是将敌人诱出城来,而是出其不意的奇袭城池,在他们没有来得及闭上城门之前,杀入其中,霍然得知叛军居然直接弃城而走。
  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骨力裴罗哪有不收的道理。
  而且骨力裴罗一直认为是因为他们回纥展现出来的实力过于强劲,叛军心生胆怯,才不战而退的。
  总之依照约定,克城之日,长安城里的财富女人都是他们的。
  骨力裴罗招呼着兵士呼啸的向长安进发。
  三万精骑一口气杀到长安城下,骨力裴罗意外发现长安城已经让唐军重新控制住了。
  在叛军撤出长安的时候,城里的韩休、贺知章、萧嵩这一干退休的老臣号召了城中的一些散兵游勇以及自己的门生故吏重新控制了长安城。
  他们得知朝廷的兵马已经在杀来的路上,准备好了迎接仪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