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剑圣-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庭晖神情微变,忙道:“末将已经给陛下准备了最好的住所休息,陛下不如就在城中休息吧。”
  “不了不了!”安禄山已经在李猪儿的侍奉下站起了身子,说道:“朕是大燕皇帝,理应更将士们同甘共苦。高将军的好意,我心领了。你也准备好兵马,明日随朕一同北上。”
  “末将领命!”高庭晖恭恭敬敬的作揖,他眼色有些复杂,悔恨交加。
  安禄山回答军营,这一直赶路也觉得疲乏,很快就睡过去了。
  迷迷瞪瞪之间,安禄山让李猪儿叫醒了。
  “混蛋!”
  狠狠的一脚,安禄山将李猪儿踹的翻了一个跟斗,“作死呢!”
  他脾气暴躁,这起床气一发,都有找剑杀人的冲动。
  “陛下,陛下!”
  李猪儿哭叫道:“不好了,不好了,高庭晖反了,不只是他,好像杨务钦也反了,营地到处都是敌人……”
  安禄山瞬间清醒,脸色惨白。
  安禄山大营,十里之外。
  李光弼看着远处的火焰,高举着长枪,笑道:“敌营以乱,将士们,随我直取安禄山首级!”
  马蹄飞溅,万余骑兵化作洪流,奔向了安禄山大营。
  韩游瑰、荔非元礼一左一右分别于李光弼两侧。
  韩游瑰忍不住问道:“将军,你认识高庭晖?”
  李光弼笑道:“我一直在西域哪里认识他。”
  “那?”
  李光弼道:“还记得李秦授?”
  韩游瑰、荔非元礼自然不会忘记。
  李光弼道:“李秦授文不成武不就,我都能如此慎重对待,高庭晖、杨务钦有将才,能力十倍于李秦授,他们见我这般对待李秦授会有什么想法?是他们主动向我投诚的……”


第四十一章 直捣中军,赌命
  高庭晖出身于少室山下,早年家境贫困,上山少林当了十年的和尚。
  对于阿弥陀佛,高庭晖没有多少兴趣,但山中的棍棒技艺却是他的最爱,因故习的一身武艺。后来忍不住山中的寂寞,正逢裴旻严打天下僧尼,顺势下山还俗。
  凭借一身的武艺,高庭晖投效军旅,在老家弘农从军。
  不过中原太平已久,高庭晖并未有表现立军功的机会,只是凭借十年的资历外加一身服众的武艺,混到了一个校尉的身份。直到安禄山南下,王晙、杜暹组织军队抵抗的时候,高庭晖才首次上了战场。
  对于高庭晖这样的人而言,忠君爱国大多都是嘴上说说的。
  他这类人以自己的温饱为上,根本不在意谁当皇帝谁统治天下,只要有他一口饭吃,有钱花便足够。
  这是很实在现实的东西。
  毕竟天下人千千万万,不是所有人都跟蒙恬、诸葛亮、魏征、狄仁杰这类人一样,有着令人心仪的忠贞品德。
  高庭晖就是属于那种先满足了自己,再来考虑天下的那类人,特别的现实实在。
  故而跟随王晙、杜暹的时候,高庭晖舍生忘死的奋战。但王晙、杜暹溃败之后,高庭晖很理性的选择了投降,成为了大燕国的一名将官。
  高庭晖是被俘而降的将军,不像令狐潮这样带兵而降的,受到重用的程度大不相同。
  何况安禄山麾下不缺猛将,他崛起于燕赵之地,手上多是契丹、奚族勇士,高庭晖并不得重用。
  而今唐军已经挽回了劣势,唐王朝的擎天玉柱也来到了长安,安禄山明显陷入被动。
  面对这种情况,如高庭晖这样节操不高的边缘人,早已萌生了另谋出路的念头,只是一直担心自己身上的污点能否为朝廷接受。
  得知李秦授为李光弼重用,高庭晖毫不犹豫的派出了自己的信使联系。
  高庭晖不敢说自己有多厉害,但比李秦授却要厉害的多,连李秦授这样的无能之辈都能收到这般待遇,自己焉能差了?
  高庭晖最初的打算是将安禄山留在卢氏城中,这样安禄山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擒贼首以献,这是何等的功劳。
  只是安禄山居然选择回营休息,高庭晖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夜袭。
  这赌上未来地位前途的一战,高庭晖也豁出去了,手中的金箍棒盘旋飞舞,在毫无防范的安禄山军营中如入无人之境。
  他麾下的兵卒就象发狂的蛮牛,平端着矛枪大步向前突刺。
  灰色帐篷顿时染成酱紫,里面的人连惨叫声音都没发出,三三两两从帐中匆忙钻出抵抗的燕军由于散乱不成阵型,纷纷溅血倒地。
  杨务钦的情况与高庭晖不同,杨务钦是陕州刺史,他是名门之后忠于唐王朝的,只是叛军兵临城下,扬言若不开城投降,破城之日,血洗全城。
  杨务钦为全城百姓考虑,不得不降,也一直在找回归的机会。
  这日在营中休息,杨务钦突然听到高庭晖造反,将心一横,也聚集兵马扯起了大旗。
  杨务钦挺着铁戟冲在叛军中间,高喝道:“挡我者死!讨伐逆贼安禄山!只拿安禄山一人,余党不问!”
  他嘴里喊着,兵锋所到之处,温热粘稠的红色液体四处飞溅,与昏暗的火光相互辉映。
  叛军惊恐之下,完全不知何人是敌,何人是友。
  叛军经过南阳血战,本就神经绷紧,突然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军惊炸营了。
  燕军将士为了保命,开始相互砍杀起来。
  高庭晖、杨务钦他们都不是大燕国的重臣,手中的兵马加起来也不过五千,正面交锋也就是一个照面的事情。
  他们造成的真实伤害,反而比不上燕军的自相残杀。
  不过高庭晖、杨务钦终究兵少,而安禄山麾下却有能人。
  尤其是蔡希德、武令珣、能元皓几人都是能征善战之士,他们反应过来,逐渐的展开反击。
  高庭晖、杨务钦压力大增。
  但就在安禄山的诸将全心全意平叛的时候,李光弼率众杀到。
  他们便如一道洪流涌向了安禄山的大营。
  李光弼用兵向来以奇谋为先,此次奇袭,他为了瞒过安禄山的耳目,真正的兵马只有万人。可他依旧果断的分出了四千人,他们并不正面杀入敌营,而是分散安禄山大营附近,摇旗呐喊,营造出数万大军压境的假象。
  而他自己亲自领着韩游瑰、荔非元礼两位悍将,直冲安禄山的中军帅帐,与高庭晖、杨务钦遥相呼应。
  这一下彻底将燕军打蒙了,他们完全想不到李光弼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个地方。
  根据他们的确切消息,李光弼三万大军应该在弘农才对。
  他们哪里知道,李光弼用兵奇诡,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死守弘农。在攻取弘农的时候,已经做好了主动出击的打算。
  他安排心腹外出游奕,游奕军的数量在三千上下。这三千兵士,白日三千外出,夜间借助夜色两千回归。
  一来一往,瞒天过海,李光弼已经避开了安禄山的眼线,在弘农城外藏了一万兵卒。
  就这一万兵卒,此刻成了插进安禄山胸口的尖刀。
  李光弼一马当先,手中挥舞着马槊,左右摆荡,直接往安禄山的中军突进。
  他身后的士兵们紧紧跟随着自己的统帅“啪叽啪叽”地趟过荡着血沫的水洼,摧枯拉朽般一口气冲近了三十丈。只听惨呼乱叫哭爹叫娘之声不断传来,一时间也分不出有多少人惨叫着倒下去。
  再深入了十丈,阻击的敌人渐渐增加,前面敌阵开始变得密集粘稠,压力大增,突破纵队的前进步伐沉重迟缓了许多。
  李光弼发现已经有敌人超自己后路去了,叛军终究数量众多。
  李光弼绷着脸,叫喝道:“只管向前突破,不管身后之敌!”
  这用五千兵士直冲安禄山的帅营,还是凶险了。
  但他再赌,赌安禄山的胆略。
  身为草寇的安禄山确实胆略非凡,但现在的安禄山是皇帝,高高在上的大燕皇帝。
  李光弼赌安禄山不敢用自己尊贵的性命跟自己这个“莽夫”拼命。


第四十二章 欲取全功
  李光弼这拼上性命的豪赌,显然是赌对了。
  安禄山已经不复当年的豪勇,现在的他,连盔甲都穿不上。
  当上大燕国的皇帝以后,安禄山从原来壮实的胖,转变成了真正的肥胖。
  这漆黑瞎火的,内有高庭晖、杨务钦的背叛,外有李光弼的强攻。
  李光弼麾下有三万兵卒,安禄山哪里知道对方真正杀到近前的只有五千兵士?
  地位权势越高,胆子越小,这话一点也没错。
  安禄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上前线了,即便是南阳之战,也是远远的在后边督战。
  李光弼这一次夜袭是他离前线最近的一次,听着近在咫尺的喊杀声。
  安禄山实在鼓不起勇气跃过去,自己是大燕国的皇帝,犯不着冒险。
  没有过多的犹豫,安禄山选择了撤退。
  在八千曳落河的护卫下,安禄山往南方撤离。
  安禄山是大燕的皇帝主心骨,他这一撤整个军营原本就不高的士气,瞬间跌落。
  所有燕军将领得知安禄山退却之后,都选择了且战且退,以保护自己麾下的曲部为先,开始各自为战。
  两军作战,大规模的伤亡,往往是在追逐战中出现的。
  燕军说是且战且退,但这种近乎挨打的战术根本防不住李光弼的进攻。
  只要将敌阵冲散,剩下慌不择路的燕军兵卒就如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李光弼是一头盯着猎物的恶狼,对着安禄山逃跑的方向穷追不舍,嘶咬着不放。
  越是这样,越给安禄山以压迫感,令其不敢回头应战。
  直至天明时分,李光弼方才撤军罢手。
  安禄山也才发现原来撵着自己一路追逐的唐军居然只有不过五千人,只气得一口老血,险些喷射出来。
  正待他打算回身再战的时候,确发现李光弼早就开始撤退了。
  他们连夜败逃,粮草辎重什么的都拉在营地,这时重新向卢氏进兵,无异于自取灭亡。
  看着自己身旁的垂头丧气的兵卒,安禄山心里拔凉拔凉的。
  这一仗李光弼只出动万名兵士,就算加上高庭晖、杨务钦也不过一万五千人。
  就这点兵马,在李光弼大胆的战术下,硬生生击溃了十万燕军,以少胜多,打的安禄山抱头鼠窜。
  十万燕军阵亡高达两万,还有三万降卒……
  安禄山的大燕军一夜之间,伤亡过半。
  十万燕军,李光弼还会忌惮一二。
  现在燕军只有五万,而他整合了高庭晖、杨务钦的兵士,又就地从投降的降卒中招募了一些精壮的汉人,兵力不减反增加到了四万。
  稍作整备,李光弼与弘农的两万兵卒汇合之后,紧追安禄山的撤退脚步。
  他们绕过伏牛山,进入了颍川地界。
  高庭晖就是颍川人,对于这一代的地形极为熟悉,充当起了向导。
  “将军,我们只要沿着这条路北上,就会到达熊耳山脚,顺着山脚往东北方向走上一日,就是洛水上游的鹿桥驿,我们沿着洛水而行,比正常的官道会缩短两天的路程。不出意外的话将会在安贼之前先一步进入洛阳境内。”
  李光弼眼中闪着一丝异彩:这个贪天之功,自己一人独享了。
  他们根据高庭晖指的路线往北行了半日,忽然李光弼得到了意外的消息。
  安禄山根本没有撤回洛阳的意思,而是直接向东而行,往汝州方向去了。
  “全军止步!”
  李光弼赶忙从怀中取过地图,在马背上研究起来,目光落在汝州方向,先是皱眉沉吟,随即豁然道:“失算了,安贼这根本没有与洛阳史思明汇合的意思,他抛弃史思明了。打算利用史思明来吸引北方郭子仪的部队,自己趁机从东面渡黄河回北地。”
  辛京杲道:“没那么容易吧,东边也有哥舒翰的剑南军,哥舒翰可是战功彪炳的一员老将。”
  李光弼毫不犹豫的道:“但是他的兵力有些不够,他将剑南军分为两部。一部走水路,一部走陆路。现在哥舒节度手上只有一万五的兵力,剩余一万五在途中。而安禄山还有五万人,而且手中有八千曳落河,哥舒将军未必是对手。”
  当然在他心底还有话没说,此次他冒险袭击安禄山,就是奔着全功去的。
  不管哥舒翰、安禄山的胜负如何,只要哥舒翰掺合进来,这功劳就得分他一分。
  李光弼还没有大方到将这天功,拱手相让。
  “追!”
  李光弼将地图合上,立刻传令三军,改变行军路线。
  安禄山路过汝州,但并没有在汝州歇脚,只是搬空了汝州的钱粮库房,继续向东行去。
  没有折回洛阳是安禄山自己的主意。
  面对这种颓废之势,安禄山麾下的大多人都劝说他返回洛阳,重整旗鼓。
  但是卢氏一役,安禄山实力大损,也给这位昔日的枭雄敲响了一个警钟。
  安禄山不在盲目的相信自己的威信,自己有十万大军在手,尚且有高庭晖、杨务钦背叛,现在兵力折损一半,实力大不如前,更是如此。
  安禄山一直将史思明视为自己麾下的第一号战将,但是这位战将自身怀有一定的野心,对于权势不亚于当年的自己。
  易地而处,安禄山暗思如果自己是史思明,面对这种情况,自己会毫不犹豫的向唐军投诚,然后将自己擒住献给朝廷,以将功折罪。
  忠诚是在一定利益基础上的。
  现在的自己,已经给不了史思明任何东西了。
  在这关键时候,安禄山果断的选择了放弃洛阳,任由史思明自生自灭,自己趁着东边哥舒翰的剑南军没有会师之前,破围北上。
  “陛下,我们的左翼出现了敌人!”
  “陛下,我们的右翼也出现了敌人!”
  安禄山发现自己还没有进入哥舒翰负责的区域,已经受到了小股部队的袭扰。
  “混蛋!”
  安禄山骂了一声,很显然哥舒翰看破了自己的想法,先一步派小股部队袭扰自己,干涉自己的行军速度。
  安禄山咆哮着:“不用理会!继续前进,不要为了这百八十号人拖累了我们的速度!”
  就在不远处的山丘上,哥舒翰瞧着安禄山的五万大军,有些饥渴难耐的舔了舔舌头。
  “节度,李光弼似乎正往这边赶,好像要跟我们抢功劳。”
  哥舒翰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第三十九章 悍将难掣
  说话的是哥舒翰的心腹杨景晖。
  杨景晖这一句话说道哥舒翰心底去了。
  行军作战,情报为先。
  《孙子兵法》用间篇中,特别强调了情报的作用,甚至还将情报分为好几个方式: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
  哥舒翰精于军略,自是了解情报的重要。
  在抵达荆襄的时候,他已经安排心腹斥候打探情报了。
  哥舒翰最是有钱,他的这些斥候人人都带着资费,用于收买情报,对于安禄山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原本哥舒翰是依照裴旻的最初计划参与对安禄山的围剿。
  但是张巡、李光弼表现的太出色了。
  前者手中兵力不足万,却力敌安禄山十三万大军的强攻,让贼人折戟沉沙。
  后者在卢氏的这一战打的更加漂亮:李光弼直接以一军之力覆三军之众,打的安禄山抱头鼠窜,十万大军伤亡过半,成了丧家之犬。
  面对此二人的表现,哥舒翰也感觉到了压力,同时也不甘于后。
  自己这一个老前辈,焉能让张巡、李光弼这个后生晚辈比过去?
  正好安禄山放弃撤回长安与史思明汇合,从他所在的方向撤退突围。
  哥舒翰动了将安禄山击破擒拿,把这最后的肥肉独吞的心思。
  只是哥舒翰手中目前只有一万五千兵马,与安禄山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现在安禄山一心突围逃跑意图撤回北地,不会与之正面对决。
  哥舒翰并不认为自己会逊色李光弼,也有用手中兵马以弱胜强的自信。只是想要全歼敌军,生擒活捉安禄山缺不容易。
  哥舒翰派兵袭扰,拖延安禄山行军的速度,正是等待自己的援兵。
  沉吟片刻,哥舒翰道:“张兵马使什么时候到来?”
  杨景晖回道:“我们已经放舟船去接了,大概在两日之后。”
  哥舒翰说的是他麾下的陆军统帅,兵马使张守瑜。
  哥舒翰道:“告诉他,乘舟直抵襄城,襄城以北是颖桥。让他们渡过颖桥之后,直接将颖桥拆毁了。现在水流湍急,没有了颖桥,李光弼他们必须要多绕几天的路才能渡过颖水。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杨景晖脸色微变,带着几分惊恐的道:“这样不太好吧,武威郡王哪里?”
  哥舒翰身子微微一颤,但是想到裴旻远在朔方天边,胆气足了一些,道:“管那么多做什么,我们从川蜀万里远到这中原,是来吃肉的,不是来喝汤吃渣的,更不是给张巡、李光弼来当陪衬的。裴帅,怪罪下来,我哥舒翰一人承担!谁跟老子抢这功劳,老子就跟谁翻脸。”
  颖水!
  颖桥!
  张守瑜正在指挥部队过河。
  他手中有一万五千兵马,而颖桥却只能容纳十人齐过,这加上着粮草辎重,也需好一段时间。
  不过张守瑜已经了解了大概情况,知道哥舒翰急缺他们这里的一万五千兵马,不敢有半点耽搁,亲自指挥安排将士渡河。
  这兵士渡过大半的时候,张守瑜已经着手安排兵卒打算拆毁颖桥。
  突然西边尘土飞扬,居然有兵马袭来的景象。
  剑南兵早年让鲜于仲通败个精光,也正好不破不立。
  全新的剑南军是哥舒翰这些年招募将勇,一手调教出来的兵马,战斗力非常可观,每一个兵卒的战斗意识也极为敏锐。
  遇到这种情况,毫不慌乱,过桥的兵士腾开地方让桥上的兵士有位子过桥。还未过桥的兵卒,做好了战斗准备……
  张守瑜也在第一时间派出斥候调查情况。
  不一会儿,斥候带着一人前来。
  斥候远远的高声道:“兵马使,来人是荔非元礼将军,是李光弼将军麾下的副将。”
  张守瑜脸色微变,想不到李光弼来的竟如此之快,略一思索,有了主意,亲自上前寒暄。
  张守瑜态度客气,同一个阵营的,荔非元礼也显得彬彬有礼。
  张守瑜说道:“元礼将军,我军方刚渡河,还要等一段时间,将军不如往左右绕绕,看看还有没有可渡的桥梁?”
  荔非元礼看了一眼颖水西岸的兵士,笑道:“我家将军事先了解过了,这附近原本有三座桥,只是之前张巡将军中原转战,为了阻敌,拆毁了两座,就剩这一座颖桥了。先来后到,将军先渡。我军随后再过,不急这一时。”
  张守瑜也不好说什么,回颖桥去了。
  他灵机一动,让已经渡桥的兵士先行去找哥舒翰。
  余下未渡河的兵卒缓速过河……
  荔非元礼等得有些不耐烦,催促了几次。
  但是张守瑜哪里会听,一边应付说好,一边反而更加慢了。
  荔非元礼一等就是两个时辰,直到李光弼的后续兵马赶到。
  李光弼惊疑荔非元礼为何还在临颍境内,得详细知情况眼中先是一阵疑惑,随即又让怒火取代。
  辛京杲最通人性,说道:“将军,怕是哥舒节度使不想我们抢他的功劳。”
  荔非元礼早就等得心急火燎,憋着怒火,得辛京杲这一提醒,立刻叫起来了道:“这太欺负人了吧!他哥舒翰凭什么?”
  李光弼抿着嘴巴,双手握得死死的,半晌才道:“我们等吧,再慢,也有过去的时候,耽搁不了多久。”
  这番话是从他牙齿缝里挤出来的。
  虽选择了妥协,但是语气里也充满了对哥舒翰的不满。
  不就是痴长几岁的老将军,有什么了不起的。
  又等了半个时辰,眼瞧着剑南军都要过桥了。
  忽然他们的辎重莫名的翻了,十多辆辎重车一起坏了,堵在了颖桥上。
  李光弼派辛京杲去了解情况。
  辛京杲一脸无奈的回来,说道:“他们说等他们修好辎重车,立刻渡桥。”
  “岂有此理!”
  听了这话的李光弼登时就炸了,怒喝道:“哥舒老贼欺我太甚!”他红着眼睛叫道:“元礼,你现在立刻带着你的兵马上桥。将所有辎重都丢到河里去,谁敢阻挡直接拿下。他们要是先动刀,那也别客气。”
  辛京杲惊呼道:“李将军……”
  李光弼气冲上头,喝道:“安贼现在的劣势是老子用命换来的,到了这一步,老子不介意分老贼点功劳。但他想独吞,是觉得我李光弼的刀不够锋利?”
  辛京杲知道李光弼桀骜不驯,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就服裴旻,苦劝道:“将军,你可想想后果,要是对自己人下手,裴帅那里如何交待?”
  一听“裴帅”,李光弼冷静了一半,可念及裴旻远在朔方,说道:“别拿裴帅压我,他不是不在嘛。现在是哥舒翰欺我,不是我李光弼无理取闹。老东西自己没本事,却来抢我的功劳。这口气,我忍不下来。”


第四十三章 巧治悍将
  “驾!”
  “驾!”
  “驾!”
  ……
  急促的马蹄声在颍川官道响起。
  李泌甩动着手中的马鞭,温文尔雅还带着生嫩的脸上露着几丝焦虑。
  在飞驰中,李泌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裴旻去朔方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