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纪元1912(无语)-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开价,他李连云是不会来连云港的,陆军部,袁项城肯定是不会交出来的,这一点,李连云也知道,可这个讨价还价在什么地方?就为这件事。袁项城才把我喊过去,给我透了个底,以表示对咱们真诚,现在袁项城手里头,值得让李连云一争的,也就是海军部。”

    说到这里,段祺瑞不再往下说,他眨一眨浓大而有些疲惫的眼睛,想从徐树铮面窥视出一点什么。

    老总的话却让徐树铮沉默着,一语不发的面对墙壁,只是在那静坐着。

    见他这副模样,段祺瑞焦急着:

    “又铮,难题摆在面前,何去何从?你还得拿出主意啊!虽说李连云人是不错,可咱们北洋一系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李连云若是掌了中央大权,到时……”

    徐树铮依然沉默着……袁世凯让权,袁氏不甘心。袁世凯不让权,李连云不来京,他不来京,不为大总统正名,国人也是不会答应的。这是徐树铮预料中事。

    现在“刺李案”弄的全国风起云涌,徐树铮心中也明白;他还预测到由于袁世凯不得人心,这件事,即便不是袁世凯干的,革命党、各方势力也会想到他,然后把帽子扣给他,而李连云的人为什么在第一时间把刺客带到连云,保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保密调查结果,用此事谋求利益。

    现在,袁世凯感到形势严峻了,他不得不向李连云“暗送秋波”,可这个“秋波”眼瞧着可能会多了起来,这一点,徐树铮还真没想到。

    在李连云遇刺受伤的消息传到徐树铮耳中,他有过认真的思索,对江苏陆军战斗力有充分体会的他立即断定。李连云纵有壮志雄心,掌二十万强军,但中国之大不是二十万之军可夺,这次只恐空悲切一场。但徐树铮也看到了江苏陆军这股潮流势不可挡!将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垮一切阻挡于前的军队。

    人打不过大炮、打不过飞机!

    如果说岚山之战给徐树铮留下了什么印象,恐怕也就是这个印象了,一回到北京,他立即命令德县兵工厂仿制迫击炮,又往南苑飞机场派出更多的人员去学习飞行,同时还同连云港方面商量购买飞机。

    可即便如此,如果对手是江苏陆军,他还是没有多少信心,对在战场依靠师属火力一分钟向战场倾倒一万五千发炮弹的对手,任何人都没什么信心,尽管那些炮弹大都是60毫米、2毫米迫击炮弹,但却足以摧毁绝大多数军队的抵抗意志。

    “如其别人扛起大旗推翻袁世凯,自己先下手,岂不更好。”

    也正因如此,他才想去动员段祺瑞,这个大旗由段祺瑞来扛。将来,他和段祺瑞都会成为“反独裁的英雄。”徐树铮毕竟是顺着段祺瑞、袁世凯这条“竿”爬来的。反袁等于反对他的“祖宗”,反对祖宗是中国人不愿做的事;或者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做的事。

    也正因如此,徐树铮一直以静观着局势,同时枕戈待旦的等待着李连云出兵,一但李连云出兵,在江苏陆军渡过黄河的时候,驻于天津、保定一带的第一军就会立即倒戈,以“独裁、乱政”为由转向北京,逼袁世凯下野,随后,李连云失去了讨伐的理由之后,老总即可掌握中央大权,当然这中央大权中也有他徐树铮的一份。

    可这么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在一方面关注李连云伤势的消息时,他同样也关注着全国的舆论,以此来决定是否应该首先反袁,就在徐树铮犹豫不决的时候,段祺瑞门来了,带来的是袁世凯要作出让步的消息,并且不惜让出财政部,那一关键部门,而且那还只是开价。

    徐树铮忽然间觉得袁世凯那么可怜。他这么一让,等于将中央权力分割为二,袁一、李一。这却让徐树铮感到为难了:是可怜袁世凯,感激他的往日提携和今日的真诚,再助他一臂之力?还是顺着潮流起来反对他,打倒他?

    希望太渺小了,在岚山前后,徐树铮曾于李连云有过多次谈话,两人谈了很多,李连云对内战的态度极为厌恶,甚至可以说厌恶到极点,那是一种本能的抵触。或许,正因如此,李连云才会甘愿,以至以放弃军队作为代价,来京任那个国务总理。

    如果没有现在的“刺李案”恐怕他都已经抵京了。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徐树铮主动讨袁的话,李连云一旦伤愈势必会以“维护法统”为由讨伐他徐树铮,他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他徐树铮“开以武力决争端之河”,二是他徐树铮“叛乱”,大总统有罪,自应由国会罢免之,以李连云的为人,他会这么干!

    如果助袁呢?

    这场府院分权,到最后究竟会在中结出怎样一个结果?万一成功了,这华夏之沉浮又由谁来主?这仍是一个谜。何去何从?这个被人称之为“怪杰”式的人物,一时也六神无主了。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混战能显现英雄本色的。而所有的“乱世英雄”。几乎都有一共同的“真经”,那就是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凭拳头去独霸天下!

    徐树铮自命是中国“英雄中的英雄”,他要像张良一样助主公,一统天下。从他有机会抓住第一军的那天起,他就开始盘算扩大自己的势力,硬化自己的拳头。他像一个精明的钓翁,时刻窥视着水面巨巨细细的波纹,他在等待挑起钓竿。

    天津。不是他久居之地。“天津只有灯红酒绿,天津只有巨贾大亨。天津不是帝王之邦!”

    徐树铮身在天津心却在北京。按说,段祺瑞的到来,带来了袁世凯的让步,都给徐树铮带来一个全新的消息。

    无论是助袁还是反袁,段棋瑞都会“唯命是从”的……段祺瑞相信徐树铮。段祺瑞常把徐树铮看成是“天赐的人才”,苍天怜他“忧国忧民”心切,为他差派能人。可是,这一次,徐树铮却反常得很,他既不想助袁,也不想反袁。

    在沉默良久之后,徐树铮缓缓开口说道:

    “在目前,我们还是抱定自己的原则,掌握第一军,状大老总在军队的直接力量。现在不能表态。表什么态?怎样表态?如何表态?走下去,不,稳下去再说。”

    段祺瑞沉默了,他自言自语又似自忧自怨地说:

    “不表态吗?这是不是有些儿落井下石吗?如果李连云在京中真的同大总统争了起来……”

    徐树铮摇头,笑了。

    “只管稳坐钓鱼台,死不了袁项城,他李连云也不会马成功。”

    略加沉吟,段祺瑞说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

    可以说,打从大总统设那个将军府开始,段祺瑞对袁世凯便牢骚满腹,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同意徐树铮主持第一军,趁机建立属于自己的力量的建议,而徐树铮也没让他失望,不到一年的功夫,他就把的第一军编成了一只强军。

    别的不说,第一军所属军炮兵师,150毫米榴弹炮便有36门之多,加105毫米榴弹炮全旅装备火炮多达72门,当然,这是连云港的功劳,若不是岚山战役时第一军补充了大量火炮,第一军根本无法装备如此多的火炮,这其中的半数皆为连云港补充,而最让人佩服的战役结束后,李连云根本就没提归还火炮之事。

    虽说佩服李连云的大方,但袁世凯危难之时,派人去请他,并语意真诚的告诉他,他准备作出让步,除了陆军部,还有掌握部分财权的交通部之外,其它几个部,让李连云挑其中之五!

    袁世凯的话让段祺瑞动摇了:他毕竟是受过袁世凯恩典的,有过一段荣辱与共、兴衰同当的旧情。他想还得对袁相扶到底。徐树铮一番话,又勾起他“保存实力”之念:

    “不错,鹿死谁手,尚无定局,还是坐待时机为好。”

    “不表态倒是可以。”

    段祺瑞说:

    “怎么去见项城,对他说什么呢?”

    “你不是有病么,”

    徐树铮随口说道:

    “闭门养病,见他干什么。”

    “不见固佳,但不能养病到底呀!再说,这底……”

    徐树铮也觉得这底难测,突如其来拒不相见,也无道理。何况段祺瑞还顶着“陆军部总长”的头衔,总得有个名正言顺的退策。徐树铮思索良久,便说:

    “你也不必为难,袁项城要你表态,虽属形势所迫,却也只是趁机向外界表态,老总您桃李满天下,可以说在中央陆军中,威望最高的也就是您,如果老总您站在袁项城这边,估计,李连云也就会消了渗透陆军的事情。我思虑着,我们不防做做小动作,先称项城之心,然后再派兵欧洲的事情,做点动作,让李连云知道咱们的善意,这样岂不两全了。

    “什么动作?”

    段祺瑞不相信有什么动作可以应酬这件事。

    “这一边让项城满意,一边让李连云意会,这事可就难了。”

    “容易!”

    徐树铮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大总统为何自信满满,认为能不费一枪一弹拿下李连云?”

    “李子诚,此子待人以诚!那小子,这几年,若说别的没有,这个名声,他算是捞足了,逢灾少则数十万,多则百万捐款,陇海一带无饿殍,无寒丐,名声这东西是好,可好足了,也就成负累了,若是没有刺李案为借口,他李连云除非当真是伤重,否则,除非他自毁其名,要不然,就只能来京任职,这人那……”

    摇着头,段祺瑞却又继续说道。

    “李连云负天下之名年余,这回算那三枪啊……”

    三枪之利!

    现在举国下谁人不知,袁世凯要恨,也只能恨那开枪的人为啥不朝头开枪了,若非当时当真有人死伤,恐怕段祺瑞还真怀疑,他是不是中枪了,那刺客是不是真的刺客。

    “算是帮了他的大忙,这一下子,那怕就是项城再不愿意,也只能把权让一部分给李连云,这一下,那连云怕是要变成国务了!”

    连云港,现在中国最出名的城市,而那座城却是因李子诚而建,而李子诚又因其而成,人们自然而然的称李子诚为李连云,这个称呼还没喊开,没准李国务又出现于世人面前,而这却是得益于“三枪之利!”

    “管他李连云也好,李国务也罢,都是可作之事!”

    冷不防的徐树铮便哼了一声。

    “我们派人在梁士诒、杨度等人面前去造舆论,就说只要连云愿见项城,项城便可答应连云的一切要求。到时候,项城的一切人事、财务、决策都归连云了。这些人都是项城的心腹,如项城大让于连云,他们必然从中作梗,阻挠项城与连云会谈,至少可以为李连云添一些阻力,我们不是可以坐观其变了么!”

    “好!”

    段祺瑞又拍起了桌子。

    “好极了!我们就看他鹬蚌相争!”

    “啊!”

    徐树铮一反沉默,坚定地说:

    “不仅不见他,还得对他主动进攻!”

    “进攻?”

    他的话到是让段祺瑞莫名其妙了。

    “是的。是进攻!”

    抬眼看着段祺瑞,徐树铮进一步解释道。

    “项城为何愿意大让连云,无非是借此抽连云之兵,这派兵欧洲看样子是挡不住了,他李连云忠于国事是不假!”

    提到忠于国事时,徐树铮却未露任何嘲讽之意,无论如何,至少在这方面,一直以来李子诚所做却是让人无可挑剔。

    “可再忠于国事,他总会想留些自保之力,在这方面,咱们到是要和李连云配合一下!”

    这时,徐树铮却是为了自己打算,准确的来说是为了第一军考虑,他知道袁世凯对他的偏见以及对段祺瑞的防范之心。

    “固然,项城想借派兵欧洲,尽调江苏之兵,可他又岂没动咱们的第一军的心思,咱们要在这方面和李连云保持一致,江苏调一个师,咱们出一个旅,全国再抽三旅,至于新建军那边,也要调走至两个师,这样一样,他李连云也就留下了自保之力,自然也就会明白老总的意思,至于项城那边……”

    接下来,徐树铮却是没有继续说下去,项城那边会怎么样?调不走那些军队,他袁项城想收军权为已有的算盘自然也就没影了,到那时,再加项城身边人的添油加醋,一切自然……

    冷笑着,徐树铮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只是静静的看着窗外,在心中哼起了小调来!

第369章 谋变 (求月票!)

    第369章谋变求月票!

    几乎是一得到梁启超前往连云港、财政部归李连云的消息,刚刚重新出新出任总统府秘长的梁士诒顿时也就六神无主了,虽说在大总统府最重要的组织是秘厅与将军府,被称为总统府的“左右手”。秘长是梁士诒,陆军总长段祺瑞兼理将军府事务。可以说梁大秘长,再一次呈民初的权倾朝野。

    不过对于梁士诒来说,他清楚的知道,他好不容易才通过帮助袁世凯解决李连云之事,方才使其颇为满意,进而重新得到了信任,而在“刺李案”之后,梁士诒第一个本能反应就是,是袁世凯派人企图刺杀李子诚。'shuhaige。'

    本能的恐惧让梁士诒选择以称病明哲保身,在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中,树大招风,高官显位的梁士诒也不可能没有对立面,也正因如此,自“刺李案”后,称病保身的他一直小心翼翼的避免任何麻烦,不再见任何进京的将军、师旅长的亲信,以避免再次为袁世凯所忌。同时多次想同连云港方面取得联系,以确定李子诚的伤势。

    可在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的时候,却得到这么一个让他半晌说不出话来的消息。

    交通银行送到他面前的报道。他眼角儿也不想看;仆人送到的午餐,他也是不耐烦恼地摇摇首表示不吃。他从早到晚,闷闷地坐在寝室里,垂头苦思,百思不解:

    “为什么到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越思越想梁士诒却越是恼怒。

    “怎么就让梁卓如抢了先机!”

    他想起了当初刺李案发时,袁世凯曾询问过他是否愿意前往海。当时他的心下却是惊恐异常,那根本就是死路一条,万一要是他刚一去到,李子诚就死在医院中,那些人还不拿他正法,给李氏报仇!

    可后来,他才想通,他和李连云之间有联系,有合作,即便是李连云死了,他的下属不仅不会杀他,而且还会更需要他,所以他去海没什么危险。再则。袁世凯为什么甘愿分权于李,还不是因为李连云的二十万军队。

    “李连云据有雄厚兵力,只要他主动,我便无事了。”

    虽说这么想,但梁士诒在苦思冥想之后,还是决定“称病”,只有如此,才能避免这个风波,可他却没想到,他这一“称病”,再加没人愿意去见李子诚,却让梁启超得到了机会,而而对眼前这一困境的袁世凯甚至还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财政部!

    原本梁士诒还寻思着利用总统府秘长的身份,通过影响交通部,控制财政部的方式,在李和袁之间,建立自己的势力,然后利用李袁之争,确保自己的利益,可现在,财政部却变成李连云的了。

    财政部归李连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李连云的国务院有了制衡总统府的力量,除非李袁撕破脸,否则他梁士诒,就别想再插手财政部之事,毕竟到那时财政部对国务院而言,是其最重要的一个机关,李连云岂能容他人插手?

    袁项城糊涂了是不是?

    在心下冒出这一念头的同时,梁士诒却是把眉头一皱,他意味到这那里是什么袁项城糊涂,分明就是他病急乱投医所致!

    不行,我要去见袁项城!

    还好,还好!

    想着之前同段祺瑞的谈话,袁世凯整个人都长松了一口气,段祺瑞虽说对他多少有一些意见,但在一些问题,还是倾向于他的,也不怪,李连云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参谋部,如果让他插手陆军部的事情,到时他重设个参谋部,到那时,北洋一系,岂不就得沦陇海系之下,心高气傲的段祺瑞又岂会甘愿如此。

    所以,对段祺瑞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一门心思的跟在他袁世凯身边,而不是那个毛头后生身旁。

    对于袁世凯来说,他清楚的意识到,这次梁启超到连云之后,只要李子诚没受重伤,他很快就会作出回应,只要他一来京,他那国务院就会和总统府对立起来,到那时,对袁世凯而言,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劳劳的抓住军权。

    至于之前对段祺瑞说什么,可能还会做出让步,那根本就是在套段祺瑞的话,让步,还能再让什么步?再让步,也不能把军权让出去,把军权让出去,就是把脖子伸到别人的刀下面,什么都能让,唯独军权不能让!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通报。

    “秘长梁士诒求见!”

    梁燕孙?

    想到这个“刺李案”后,吓得“称病”的梁大秘长,袁世凯的眉头却是一皱,梁燕孙在想什么,他当然知道,他害怕,他害怕那件事真的是自己做的,所以他选择“称病”,虽说因此对其有所不满,但想到自己过去几日可不也是疲于应对,心下的火气便缓了一缓,而且以后还对梁燕孙多有依赖,脸色更缓了下来。

    “请他进来!”

    分钟后,立在袁世凯面前,梁士诒却是铁青着脸膛,慢吞吞地拿出一封信,双手捧到袁世凯面前,闷声闷气地说:

    “请大总统过目。”

    瞧着梁士诒的脸色,袁世凯到是一愣,这梁燕孙是怎么了?我这还没露出怒容,他到是显出了怒了,这事弄翻了!

    匆匆展开。一眼便认出是梁士诒的墨迹。再一瞧面的字,他面的好不容易展出的笑色,这会立即消失了。

    “辞职信!”

    瞧着那几字,袁世凯心里凉了

    “这梁燕孙在想什么!”

    心下升起一团怒火的袁世凯想把信扔下不看。也许是想表现出大总统肚量的关系,袁世凯还是强忍着这种冲动。

    “燕孙,这……”

    “大总统,听闻大总统已决定让步于李,士诒实不敢再任秘长一职,还请大总统另选贤能!”

    让步于李?

    哟?梁燕孙这是,心下寻思着,袁世凯却是不露声色的深思着。

    “大总统,有些东西,可以让,有些东西不能让,这财政是万政之源,大总统还记得民国初定时,中央财政窘迫之境吗?若是没有当日财政窘态,又岂会有今日陇海之权?若是将财政部、将国库交由李连云,大总统岂不将让总统府陷当年之困境!”

    梁士诒这会尽是一副为国为公的模样,甚至就是在说话时,面同样尽是激昂之色。

    “大总统,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您以让出财政部,那李连云就会知足,这一让,也就让其知道大总统的底线了,到那时,李连云所做之事,也就是躺于连云,逼大总统一点点的让权!”

    “混帐!我袁慰亭是三岁的孩子,被你几句话就吓昏了?”

    虽说对梁士诒这不客气的言语气得心脏都颤抖了,可袁世凯却还是一副语重心长的说道:

    “燕孙啊,这事可不能这么看,现在,现在要国事为重!”

    接着,袁世凯又摆出一副为国为公的模样来。

    “如今李连云遭刺受伤,其伤势至今未知,若是中央不适当做出让步啊,这国可就将不国了!”

    “大总统是担心李连云以伤为借,拒绝来京任职是吗?”

    梁士诒毫不客气的打消了袁世凯的伪装,了解其中内幕的他自然知道,袁世凯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可大总统,又可曾想过,李连云会不会趁机勒索?若是李连云又索要陆军部、海军部,那大总统是否要为安抚李连云,将两部让予李连云!”

    梁士诒的这一番话,却是让袁世凯只觉得头昏沉沉的,于是躺到坐椅,闭着眼睛,只管喘粗气。

    是啊!

    要是李连云要掌军权,那时自己应该怎么办?难道……到那时,怕也就只能靠段芝泉了!

    可若是段芝泉都……朝下,袁世凯再也不敢想下去了,突然,他心中闪过一道恐惧之意,现在,现在该什么办!

    沉思着,袁世凯看着梁士诒说道。

    “卓如,昨天就已经去连云了!”

    “大总统,你确定李连云真的受伤了吗?”

    提及李连云的伤势,梁士诒的心下却闪过些许冷笑,无论如何,一定要阻止他得到财政部,财政部是他梁士诒的,绝不容他人染指。

    真的受伤了吗?

    梁士诒的问题只让袁世凯把眉头一皱,他的脸色随着这个越显难看起来,这正是他一直以来最担心的的问题,李连云那小子真的受伤了吗?

    或者说,他真的遭遇刺客袭击了吗?

    现在谁是“刺李案”最大的受益者?

    不是他袁世凯!

    更不是所谓的革命党!

    而是他李连云!

    经此一案之后,无论他袁世凯是否愿意让权,可为了安抚李连云,也只能像梁启超建议的那样,用一两个实权部门去安抚他,如此一来,李连云便成为整个事件中最大的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