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一名)-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面开路的是二十九旅的那个营,这个营不愧为主力部队的营,比襄河纵队的几个营都要能打得多,在冲下山后不久,便进入了北面王家冲地区,这里有整编二十师的一个营的阵地,但是这也正是与整编十一旅交接的地方,所以兵力的部置上并不是那么充分。
战斗很快就打响了起来,杨营长知道这个时候,必须要一鼓作气地夺下敌人的这个阵地,如果时间拖得很多,那么敌人的后继部队就会很快包抄上来,那样对于整个突围的过程来说,又将是难上加难了。
川军的这个营显然有些大意,那个营长还在阵地上观望着骆驼山,听着那边的枪炮之声,正与手下的人说笑,取笑张贤的十一旅抢功心切,不顾这黑灯瞎火的,又是浓雾迷漫,强行进攻。可是他的笑容还没有合拢来,夜雾里便冲出了一队解放军来,端着枪猛然开火。这个时候,川军阵地上的马灯倒是成了解放军战士们的指路牌,子弹纷纷向这边射来,一些士兵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惨叫着倒在了冰冷的地上,等这个营长反应过来,解放军已经冲上了阵地。
随后的战斗也就简单了许多,杨营长也只用了半个时辰的工夫,便扫清了拦路的障碍,被打得晕头转向的川军这个营向两边散去,胡乱地放着枪。解放军也不追赶,他们的目的是打开一个口子,让后继的部队过去。
又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工夫,后面的部队顺利地通过了这个关口,向着东北面的堰弯而去,为了防止大家在夜晚的迷雾中走失走散,刘兴华让大家排着几列长队,每班每排后面人的手搭在前面人的肩头上,齐步行进。在这种特殊的时候,大家的步伐竟然出奇得一致,没有人喧哗,也没有人说笑,只听到脚步的声音在夜雾里齐扎扎地响起,由远而近,由近到远,渐渐不闻。
等那些川军的后援部队赶将过来,这支部队已经走得无影无踪,马灯下,也只有缕缕的雾气在四周旋转、荡漾着!
第十一章 脱险(三)
在刘兴华带着人向山下突围的时候,白京生已经指挥着三十一团再一次悄悄地攻上了骆驼岭,在接近到解放军阵地的时候,还是被阵地上那些警惕的解放军发现了,首先开起枪来。
夜雾里,双方都无法判断对方的情况,尹剑命令熄灭阵地上所有的马灯,四周立时一片得黑暗。为了分清敌我,第一营的人都在战前有了一个约定,在混战的时候,如果相遇,立即喊上一声:“嘿!”对面的人要是自己人,也要答一声“哎哟!”这是两个叹词,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
国军三十一团的士兵已经冲上了阵地,同样面对的是漆漆的夜雾,他们也有自己相识的口令,却没有尹剑定的口令如此隐蔽。
这样的战斗就好象是瞎子在猜拳,虽然枪声还在不断地响起来,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已经失去了作用,只有近身的搏杀才可能取得战果,所以刺刀成了这片阵地上的主角。
三十一团的士兵们源源不断的冲上山岭,随着人数的占优,他们的口令也就越来越多的响在了阵地之上,而尹剑所带的第一营的人却是越来越少。
冲杀中,尹剑与对面一个人撞在了一起,马上如触电一样地反弹回去,当先地喝了一声“嘿!”那个人也是十分惊骇,听到这一声喝令,这才放下心来,当下马上回了一句:“哎哟!”
“是自己人!”尹剑也是一身得冷汗。
“是营长吗?”对面的人问道:“我是张义!”
“原来是你呀!”尹剑激动起来,连忙问着:“张义,你们连的情况怎么样?”
张义道:“大家都冲散了,我身边还有十几个人!”
“嗯!”尹剑点了点头,同时告诉他:“我们已经坚守了一个时辰了,北面的枪声已经停了,我想我们的大部队这个时候肯定已经突围出去了,我们也要马上做好准备,向西突围!”
张义有些为难地道:“只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人都组织不起来,也不知道还有几个人!”
尹剑想了一下,道:“没办法了,只好按原先的预定,我让号手吹响集结号,在东边的松树下集合,能到几个人就是几个人吧!”
“是!”张义也点着头,知道这时候也只能这么办了。
正说之间,三四个人影从迷雾中显露出来,已然到了他们的身边,不等尹剑和张义问话,那些人中有人已经在喊了:“弃我昔时笔!”这是国军三十一团的联络词,是当年十八军军歌里的一句。
张义愣了一下,却听到尹剑随口接道:“着我战时衿!”
“是自己人!”这三四个人转身扑向另一边而去。
尹剑与张义面面相觑,无意中已然探得了敌人相认的口令,这才他们来说就仿佛是得到了一面可以过关的令牌。
集结号吹响了起来,凄历的声音在这寒冷的冬夜里传出了老远,虽然在这并不太大的骆驼岭上,东边的大松树非常显眼,可是在这个夜雾里,许多的人都无法辩明方向,就算是有存活下来的人,也没有几个可以找到这棵作为标志的树。
厮杀还在大雾里进行着,喊杀、呼喝、惨叫、呻吟之声不绝于耳,时不时的枪声也惊碎了原来可以详和的夜。真正能够赶到大松树下的人寥寥无几,尹剑让张义数了数,不过四十多人,他们原本可是两百多人的一个营呀。
“还等吗?”张义问着尹剑。
尹剑犹豫了一下,看了看自己的夜光表,此时指针已经到了凌晨的两点多钟了,再等下去,可能真得无法在天亮之前,冲过敌人封锁的信阳到平靖关的公路。
“不等了!”尹剑终于下定了决心,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有几个人就带走几个人了。
张义点了点头,取出了一块带着夜光的指南针,这个指南针还是当初在武汉的时候,他二哥张仁送给他的,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可以派上用场。
一行人在以张义为前锋,从迷雾的战场上穿过,一路上还时不时地遇到从山下冲将下来的国军士兵,这些国军士兵们的口令竟然全是十八军的军歌歌词。在这个时候,这首当年豪情万丈的十八军从军歌,已经成了整编十一师的军歌,是每一个进入整编十一师的人必须要学会唱的一首歌。尹剑不由得赞叹张贤的睿智,能够想到以这么一首军歌歌词作为互认的标尺,随口念上一句词,能对上下一句的就是自己人,虽然简单,却很有效。这首歌的歌词很长,不是整编十一师的人很难记住,对手就算是偶尔答出了一句,也不可能句句答得上来。
可是,千算万算的张贤却忘记了,尹剑也在十八军当过兵,这首军歌也是他非常熟悉的。
“齐从军!”前面又有人在大声地喊喝着。
“净胡尘!”尹剑应声对答。
“咦,这是自己人!”对面有人说着,却又非常奇怪地问道:“你们怎么不往山上去,而往山下来了?”
“哦?是吗?”尹剑随口敷衍着,同时向他们解释着:“我们也不知道方向,走着走着就到了这里!”
“呵呵,好多人都找不到方向!”前面的人也笑了,同时告诉他:“团长为了防止敌人从山上逃跑下来,在这里设立的阵地,你们走错了方向!”
“哦!是这样呀!”尹剑答着,脑子却在不停地转着,要想顺利地闯过面前的这道关口,显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我们怎么办?”张义来到尹剑的身边,焦急地问着。
“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硬闯!”尹剑道:“趁着他们还没有发现我们的身份,我们两个带人分头从两边转过去,把敌人的这个阵地端掉!”
“嗯!”张义点着头。
当下,两个人各带着人向两边散开,给对面的人一个错觉,好象是要往回而去,却在这个时候,迅速地转入了山岭的侧面,在这个大雾里,其实只要迈上一脚就可能让对方看不到身影,根据刚才话音的判断,敌人应该在五到十步开外。果然,在悄悄接近后,也就十步的距离,张义看到了一挺架起的机枪,他与身边的战士们示意了一下,一个健步已然飞身抢了上去。那个手握机枪的机枪手,正是刚才与尹剑一对一答的人,被这突然而至的敌人吓了一跳,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然倒在了张义的刺刀之下。在张义之后,几个战士也一拥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便制住了这个机枪壕里的其他敌人。这个时候,尹剑也从另一边出现,两部分的人汇合在了一起。
“老李,你那边出什么事了?”在这个机枪壕不远处,显然还有敌人的另一个火力点,那边已经听到了这边的动静,大声询问着。
张义把刺刀架到了那个被制住的副机枪手的脖子上,这个副机枪手不得不按照他的命令答话:“没……没什么,只是这里跑出来了一只地鼠!”
“哦,是这样呀!”那边的人没有再问下去。
张义与尹剑对视了一眼,将这几个被制住的敌人捆了起来,然后堵上了嘴,这才从这个间隙里悄然离去。
※※※
天亮的时候,白京生的三十一团已经完全控制了整个骆驼岭,等到雾气散去之后,张贤才知道这个骆驼岭上的解放军原来是刘兴华所部的一个团,在昨天夜里已经趁着夜雾弥漫的时候,向北突围而去。
但是,三十一团还是有不少的斩获,抓获了一百多名解放军的俘虏。
也就在张贤的十一旅控制骆驼岭的同时,在整个战场的西南方向,从汉口赶来的整编第九旅经过艰难的行军,总算在这天早上封堵住了西南面的那个缺口,但是比预定的时候却整整晚了一天。也就是在这短短的十二小时之内,第十纵队的纵直机关已经在司令员王坤的带领之下,从容地从这个缺口中跳了出去。
到十二月八日的时候,整个战场上的战事基本结束,便是还有一些散布的解放军小股部队也在整编二十师与整编十一旅的收网中无所幸免,全部成了国军的俘虏。
这一役,从十二月五日第十纵队越过平汉铁路开始,到十二月九日凌晨襄河纵队的第一营四十多人脱险,打了四夜三天,解放军损失惨重,而国军却收获颇丰。整编二十师与整编十一师总共俘虏了解放军四千一百二十余人,这相当于是近两个团的兵力,而其中还不包括打扫战场时的两千多具解放军的尸体。
这么多的解放军俘虏被集中关押到了信阳第二中学,半个月后,被转往了武汉处理。
第十纵队的司令员王坤在战后向刘伯承、邓小平汇报了自己的伤亡情况,只言及损失了两千余人。仅仅只隔了半个时辰,刘伯承的电报便拍了过来,对王坤却是安慰的话语:“损失由我们负责,你们能够突围就是胜利!”
也就在柳林西面的战斗结束之后的第一天,十二月十日晚间,熊卓然带领着襄河纵队,会同第十纵队后续的第二十九旅、第三十旅及张团长带队的地方干部团,绕过了鸡公山,从鸡公山以南、湖北广水以北附近越过平汉铁路,他们通过的时候,没有破坏铁路,也没有破坏电话电线,直到全部通过之后,汉口指挥所才知道。
相比之下,襄河纵队比王坤的第十纵队在过铁路的时候,有经验得多了。
就在第十纵队的各部队基本结束战斗的同时,刘兴华带着从骆驼岭突围出来的这个团,从堰弯附近巧妙地绕出了整编二十师的包围圈,沿着铁路向北疾进,在到达信阳城外的时候,却又虚晃一枪,将信阳城的张轸主任吓了一跳,连忙从东双河附近抽调部队进行阻击,但是这个时候,这支部队已经绕着信阳城转了一圈,从信阳的西北面突入了桐柏山区。
第十二章 探亲(一)
一九四七年年底的时候,这段时间里其实在中国的大地上,战火虽然还在持续地燃烧着,但是在国民党与共产党的角逐中,国民党军队的强势正在一点点地被瓦解,而共产党军队的弱势却是在一点点地扭转,反而越大越强了起来。
这个时间点就是一个分水岭,虽然在中原大地上,国民党军还占着明显得优势,而山东与陕西的战场上看似将共产党的部队压缩到了极致,就如同中央社在收音机里所说得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其实对于熟悉局势的人来说,这也就是一种宣传,一种自我安慰。
东北战场的发展,成为了国共角逐的一个缩影,或许也预示着全国局势的最终演变。
在抗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国共双方谁也不会把东北地区这个中国唯一的重工业基地放弃,所以各自施展本事,极积往那里调兵。
东北原本是日占区,后被苏联出兵进占,当年日本人扶持伪满洲国在这里建国,其实是将东北当成了自己的后院,潜心经营起来,许多的工业设施也都是在日本人统治时期建立的。苏联出兵东北之后,这个庞然大物实际上却是另一个恶魔,名义上以盟国的身份来帮助中国打败日本,而其实还是因为这里有他们巨大的利益所在,当年日俄战争时期,俄国败给了日本,这个时候对于苏联来说正是一血前耻之机。苏联占领东北之后,却把这里当成了与国民政府讨价还价的资本,要求国民政府同意此时实际上处于苏联控制之下的外蒙古的独立。也在与此同时,苏联人又派出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将东北工厂的设备机器大量拆走,留下来的工厂不过是一座座的空壳。而对于苏联来说,更乐意看到中国人之间互相的攻斗,他们便可以从中渔利!所以,苏联在明面里与国民政府谈判的同时,暗地里又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快速的进入;而在国民政府最终被迫出卖了对外蒙古的统治权,换来接收东北的承诺后,实际上东北大部分地区已经处在了共产党的控制之下。
在初期的时候,由于国民党军占有明显得优势。一九四五年九月,熊式辉被任命为东北行营的主任,与身为东北保安司令的杜聿明共同主持东北地区的接收和战局。杜聿明到达东北后,立即率领第十三军和第五十二军攻下了被共产党军占领的山海关与锦州,随后挥师北进,将林彪率领的共产党的东北民主联军赶过了松花江,占领长春、永吉、沈阳等东北的大部分地区,但是随着国共和谈,停战协议的生效,国共双方沿着松花江军事对峙。不久,国共和谈破裂,停战期限界满,而这个时候的东北民主联军也缓和了过来,杜聿明不得不采取北守南攻的策略,先是派郑洞国率部扫荡了热河省,继而又派五十军向安东、通化方向发起进攻,但是却在这个方向上惨遭失败。
一九四七年五月开始,林彪率领着东北民主联军渡过了松花江,向南展开了反攻。一路所向披靡,但是在攻打四平街的时候,却遇到了非常擅打城防战的陈明仁,这一仗的结果是陈明仁守城的三万人死伤一万六,而攻坚的东北民主联军伤亡却有四万。在杜聿明的援军赶到之后,林彪不得不撤围而去。
随后,杜聿明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不得不离开东北到上海治疗;接替杜聿明总揽东北大局的是蒋介石最信任的陈诚长官,但是这个陈长官虽然为人清廉能干,而在军事指挥上却并非林彪的对手,再加上相信自己同学刘翰东的告发,将拥有干将之才的陈明仁将军撤职查办,无疑是自断臂膊。几个月打下来的结果是丢地损兵又折将,将东北原本大好的局面殆失怠尽。
其实,对于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局的失败,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东北地区,共产党占领区的土地改革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对于大多数分得土地的贫苦农民来说,拥护共产党也就是情理之中了,所以尽管东北民主联军的战斗异常惨烈,但是参军的人却非常踊跃,林彪的军事实力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已经超越了陈诚所领导的国民党军。
面对陈诚在东北的惨败,国府里已经传出来“杀陈诚以谢天下”的呼声,无奈之下,蒋介石不得不将陈诚撤职,调派老将卫立煌出任东北的军政最高指挥官,这已然是一九四八年二月份的事了。
而在华北战场之上,国军也不得不采取了守势,秋天的时候,晋察冀野战军在司令员聂荣臻的领导之下,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取得了清风店战役的胜利,歼灭了国军第三军的一个师和一个团共一万七千余人,俘虏其军长罗历戎。此战之后,华北的局面马上被晋察冀野战军打开了来,他们很快将目标盯在了铁路枢纽的石门,并于十一月发动攻城战,到十一月十二日,全歼守军第三十二师,攻下了石门市。攻克石门,是解放军第一次夺取重要城市,也是真正意义上攻城战的开始,在夺下石门市后,共产党把这座城市改名为石家庄。
而在中原战场之上,实质上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十一月底的时候,挂名在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下的陈庚、谢富治兵团发展迅速,经过三个月的作战,歼敌五万余,在豫西地区建立了二十九个县的政权和八个军分区,已经在伏牛山地区站稳了脚跟。东面的陈毅、粟裕兵团在九月下旬挺进到了豫皖苏之后,一个月内解放县城二十四座,重建了豫皖苏根据地。此后,陈粟、陈谢两个兵团为了配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的行动,联合着在一九四七年十二月的时候,对平汉铁路进行了二十二天的破击战,歼敌四万五千多人,解放县城五十座,不得不迫使国民党军从围剿大别山的部队中抽调出十三个旅回防平汉路,胡从俊的整编十一师也就在这十三个旅当中。
一九四七月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的杨家沟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此时全国的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的作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大会上,毛泽东作了主题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说:“从战争第二年的第一季,即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间,人民解放军即已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破坏蒋介石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企图彻底破坏解放区的反革命计划。现在,战争主要地已经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说得不错,在这个时候,中国的历史的确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上。
在这篇报告中,毛泽东还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这些原则是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精华,也是指导共产党军队取得战争胜利的军事法典,其核心的指导思想还是以歼灭战为主,也就是伤其全身,不如断其一指!
主要内容如下:
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二,先打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三,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四,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五,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六,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七,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八,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九,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十,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另外,在这份报告中,毛泽东还对解放区的土改工作、工商业恢复工作作了指示,这些工作其实就是为了巩固解放区的成果,安定民心,以维护解放军的大后方。
这份报告全文被发表在了一九四八年一月一日的《晋绥日报》和晋冀鲁豫的《人民日报》上,公开出去。这令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读后,感到十分诧异,不理解此时在国共战争正处在决定性的时候,共产党人竟然把自己的战略战术公开给对手,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不过,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看出来,共产党人对于国民党军的作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