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九十一章 参知政事
到那危险的前线去做一个留守,真是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这样的勇气,要知道汴京可是跟伪齐国紧紧挨着的。
大宋虽说跟金国已经议和了,但是大宋跟伪齐可是敌对的关系,伪齐国无时无刻不想着对大宋进行进攻,以蚕食大宋的土地,增加自己的力量,所以作为最前线的汴京,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
秦桧这个时候也是在向朱胜飞进行试压,既然你说汴京非常的危险,现在我都已经把汴京留守的任务主动揽下来了,那你敢不敢去福建进行平叛呢,这是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秦桧实际上还点出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之前朱胜非提出来的月椿钱事件,月椿钱本来是为了解决北面前线士卒军饷不足,所提出来的一个解决办法。
如果说是为了解决粮饷不足,那么这本来应该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但是其实际的解决方式仅仅只是增加了福建以及江西等地百姓的税收,以此来填补前线的不足。
这是因为有这样粗暴的月椿钱计划,所以才造成之前的诸多叛乱,现在他将这些点出来,实际上是故意的提醒朱胜非,你自己之前在那边做的好事,就要由你自己去进行解决。
但是朱胜非真的敢去吗,因为几乎那一带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几乎让他们家破人亡的月椿钱,乃是朱胜非提出来的,一旦他要是明目张胆的去了福建的话,只怕连当地的官军都会想办法将他给暗杀掉的。
那么现在他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既然你口口声声的说自己是忠臣,那么为朝廷做些事情肯定是可以的吧,不愿意去汴京的前线,你说那里很危险,那么去福建总还是能够做到的。
如果说朱胜非去了福建,很有可能会被当地人所暗杀,他本身的安全根本就无法得到保障,但是如果说他这个时候还坚称自己不去福建的话,那么他之前所谓的忠臣的形象就完全崩塌了。
如果说两个地方他都坚决不愿意去的话,这间接的表示他自己根本就不愿意为国分担,只不过是想到中央来谋取权力罢了,到时候支持他的那些人又该怎么看呢!
而且秦桧这么做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以自己作为兑子,将朱胜非牢牢的压在地方,先将范宗尹给保证在中央再说,只要他们派系的其他人都还在,他迟早也还是可以回来的。
而且前去汴京虽说看起来非常的危险,但是也并非危险到无药可救的地步,到时候只要他把岳飞、王德、杨沂中三个人全部安排在自己的身边,他根本就不害怕伪齐的进攻,哪怕他面对伪齐的三十万大军,他都不害怕。
有这三位名将在他身边,打野战就算不能够赢,至少到了最后守城战也应该没问题的,这就是他自信的来源。
“臣下还有诸多不足,所以希望能够留在圣上身边,时时聆听圣贤的教诲,无论是汴京,还是建州,臣下都没有那个能力情况。”
在秦桧强大压力之下,这朱胜非竟然直接认怂了,他此言一出,不但是所有人都对他是另眼相看,包括赵构在内,没有想到他的脸皮能够厚到这样的地步。还说什么希望能够留在圣上的身边聆听教诲,这摆明着就是只想争权夺利,不想为国办事。
“无论是在朕的身边,还是在地方,都是为国出力,既然这样的话,那么朱爱卿还是先回家待命吧,如果说地方上有了空缺,我再给爱卿想办法,朱爱卿乃是大能,留在家中也多少有些浪费,但是现在各个职位确实都有人,也不方便腾出来,因为那样对于其他的官员来说是不公平的,不知道朱爱卿以为如何呢,虽说让你委屈了一些,但也是无奈之举。”
赵构这个时候的一番话,实际上已经是死死地把朱胜非压在了朝堂之外,上一次朱胜非和秦桧之间的冲突,就使得赵构非常的不喜欢朱胜非了,这一次两个人之间的言语交锋,更是使得赵构对朱胜飞极为厌恶。
也看清楚朱胜非只是一个想要争权夺利,却不愿意真正为朝廷出力的,再加上他主政的时候提出的一些东西,真的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反倒是让国家的,无论是军队,还是财政,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如果再让他上台的话,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样的乱子。
他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再次进入中枢,去执掌权利的可能性了,这也算是秦桧这一次赌博的胜利。
“诸位爱卿,今天还有一件事情,朕要在朝堂之上向你们宣布,那就是这一次的议和,秦爱卿贡献颇多,所以进秦爱卿为参知政事。”
“什么……”
“参知政事……”
“副相……”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恭喜秦尚书……”
“恭喜秦尚书……”
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大片的贺喜之时,甚至包括刚刚还跪在地上的那些人。朱胜非听着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
“谢圣上恩典,臣下虽说能力上还有欠缺,但一定会像各位同僚多多的请教,熟悉各种施政之法,努力能够让自己适应高位,为了圣上,为了这大宋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秦桧赶快对着赵构跪了下去,并且表决心,谈想法,不可以不说动了感情,也不可以不说言辞恳切,到了最后的时候,还不忘偷偷对着朱胜非看了一下。
他的这个动作,让朱胜非恨得牙痒痒,明明是一次他进京,准备靠着和金国议和作为契机,发动各种力量,让议和派这边吃一个大亏的。
没有想到到了最后吃亏的却是自己,或许他一直沉迷在自己所认为的,能够得到更多权力的幻想之中,但是幻想终究只是幻想。
朱胜非有些忽略了,他自己背地里搞小动作,别人在背地里也同样会做一些事情。
第九十二章 给天下一个交代
因为范宗尹和秦桧早就已经进宫了一次,朱胜非之前密谋之下发生的所有事,他们都是商议过的。
之后对于朱胜非的处理,却全部都是类似于一种暗箱操作的方式在进行,秦桧他们早就已经进宫跟赵构说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胜非还想着在下面私下里搞小动作,怎么能够逃得过赵构的眼睛,实际上到了最后,胜利的就只可能是范宗尹这一群人。
朱胜非从一开始就已经落了下风,根本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情况下的胜利,所以才使得他到了最后,失去了重新进入草堂的机会。
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朱胜非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他只想到了在朝堂之外,用更多的压力了进行逼宫,却没有想到,到了最后真正能够起决定作用的,实际上还是作为皇帝的赵构。
赵构可不会将权力如此轻易的划分出去,他的每一个大臣的选择,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所做的决定,赵构虽说在对外作战上慌的一逼,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
毕竟赵构作为最高的权利者,现在的害怕的也就是底下的人不能够服从自己,从这一点上来说,秦桧他们做的事情,从一开始就已经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
或许对于这一切,朱胜非之后或许可以想明白,又或许是他这一辈子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对于范宗尹和秦桧,他的恨也是十足的,甚至是永远无法消退的。
之前赵构所说的那一番话,他全部都算在了秦桧他们的头上,只是不知道之后他还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对于像他这样曾经上位过的人来说,权力是他最为渴望,现在秦桧已经几乎断了他向上的通路,这可以说跟杀了他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看到朱胜非咬牙切齿的样子,秦桧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他也没有将他当做一回事,已经失败了的对手,干嘛还要放在眼中,那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找没趣。
只是赵构并不是一个傻子,他知道现在因为这一次议和的事情,实在是闹得太大,必须还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这里所说的天下人指的是天下的读书人,是士子,是那些文官,是那些并不能够对局势看得特别透彻,但又能够对周围的人产生非常大影响的这一群。
作为一个上位者,很多东西都是要考虑的,甚至要作出违心的决定,就算这些人不能够及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也同样需要对他们进行安抚,不对他们做任何事情的话,很有可能最后这些读书人,会在民间闹出非常大的乱子。
只是要怎么交代呢,最好能够将所有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这对于赵构来说是最好的事情,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
赵构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对作为议和派首领的范宗尹进行一些惩罚,对于其他人却既往不咎,对于范宗尹和秦桧他们这边来说,这是现在能够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
虽说对于范宗尹来说会有很大的损失,但是其他人都能够保住,那么这一派的势力也得以延续,他们就不算有多大的损失。
范宗尹现在的官职是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只要能够成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宋朝就能够被称为是宰相,对于那些读书的人来说,最为诟病的就是他作为宰相竟然会主动提出跟金国人议和。
其实议和还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范宗尹上台之后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让这些读书人非常的反对,那就是整顿吏治。
什么是整顿吏治,说简单一点,就跟我们现在的清理干部队伍差不多的意思,只要有不太好的犯罪前科的官员,或者是各种贪赃枉法之人,都将会从官员的位置上给拿下来。
或许你会说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嘛,这些读书人为什么会反对,诸位可以试想一下,古代的读书人,寒窗苦读十余载,所谓的是什么,为的是他们自己所说的利国利民,别傻了,他们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光耀门楣。
越是那些穷困的读书人,越是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还会使得他们在之后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偏。
既然他们当了官儿,那么想起之前的穷日子,他们会怎么办,谁都不想再过穷日子,尤其是你有能力去改变现状的时候。
那么对于这些士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贪赃枉法,这是使得他们能够快速的得到财富,并且永远跟穷困潦倒这个词说再见的办法。
并不是说没有那种清正廉洁的人,能够保持自己的品行,而且还为国为民的人不但存在,而且还很多,但是在那个时代,好官可不在多数。
既然他们在之后有可能会走上与那些被惩治的官员,同样的道理,那么他们自然会考虑,如果说真的这样整顿吏治的事情,一直固定的延续下去,会不会到时候也栽在自己的头上。
所以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实际上是很矛盾的,他们一方面希望朝廷能够通过整顿吏治的办法,将现在更多的官员给拿下来,只有这样,等他们考中进士之后,才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进入到朝廷之中做官,但是他们同样厌恶整顿吏治。
前有整顿吏治,后有议和,现在这些学生们都有着更多的理由去攻击范宗尹了,既然如此,将范宗尹从宰相的位置上拉下来,就是赵构想得最好的办法。
第二天就传出消息,范宗尹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被革除了,但是仍保留尚书右仆射之职,这就使得他仍然能够留在权力中枢,这就是秦桧他们之前所设想的最好的结果。
赵构自己也知道这么做,让范宗尹成为了自己的替罪羊,受了委屈,议和本来就是他想促成的事情既然已经打了一棒子,自然要给一颗糖吃。
第九十三章 李纲出山
于是赵构暗地里他给了范宗尹许诺,之后只要有机会,会再次把他提到之前宰相的位置,而且他现在才只有三十岁,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以陪着这帮了头子们一起消磨。
虽说从宰相的位置上退下来,范宗尹多少会有些意志消沉,但是得到了赵构的许诺之后,他也再次恢复到了往日那个神采飞扬的年轻人的形象。
范宗尹既然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位置上退了下来,那么这个位置空出来之后,自然需要有人去继续坐着,一个坑就必须要有一个萝卜。
当所有人都在观望,谁会得到这个位置的时候,再次从大内传出消息,之前的宰相李纲,重新得到了这个位置,并再次进入了中央。
这个消息一出来,天下皆惊,许多本来是在一旁观望的人,这个时候都在惊讶,为什么会是他呢?赵构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
首先来说议和成功之后,以范宗尹和秦桧为首的议和派的实力进一步增长。范宗尹当了罪魁祸首,却没有离开中央,秦桧顺利的登上了副相的位置,这都已经说明了一切。
而且要知道这个派系之中,还有着诸多的从御史台出来的其他的官员,就比如同知枢密院使李回,那可是掌管着天下军事的大官。
赵构也必须要考虑自己手下各个派系的平衡问题,自然要找出一个强力的人物,能够和议和派进行抗衡,想来想去,就只有资历老的李纲能够担得起这样的重任,别的人要不然就是年纪不够,资历不够,要不然就是实力不够,从这一点上来说,李纲还真的是唯一的人选。
这个时候许多人在来回想之前,李纲为什么对整件事情从头到尾都不进行发声了,原来他一直躲在幕后,或许他早就已经知道了有可能会发生的结果,到了最后坐收渔人之利,而且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这不是最好的结果吗,许多人终于暗骂了一句老狐狸。
李纲是不是老狐狸不知道,但是以他为首的主战派的一批人,和以范宗尹和秦桧为首的一系的议和派之间,现在确实是属于利益同盟的关系,而这个关系他并不准备因为自己的上位而打破,反倒是准备继续延续下去,甚至如果有合作的可能性,还想要继续合作。
李纲这个人虽说并不是非常的纯粹,他有的时候也会做一些政治投机的事情,但是秦桧知道,他还算是一个真正的为这大宋着想的大臣,在政治上的投机并不能够掩盖这些。
每一个青史留名之人,都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李纲至少在施政上面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非常的老道,在这一点上来说,范宗尹跟他相比确实还是嫩了很多,对于他能够上台,秦桧也表示了自己的欢迎。
在李纲来到京城的那一天,范宗尹、秦桧、李光、赵鼎、李回、何铸、罗汝楫、万俟卨等人全部都来到了建康城的南门专程恭候,这让李纲非常的有面子。
李纲也觉得找的这个侄女婿真的是不错,至少没有赔了一个侄女出去,看来自己眼光还是对的,他甚至都在想,这个时候要不要给李维换一个位置,或许有着这个女婿帮衬,自己的这个弟弟也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之前他跟李维所说的,什么所谓的百里之才,千里之才,说白了也还是位置决定,如果逼迫一下,李维也许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且不说李纲,这个时候秦桧得到一个消息,这让他眼前一亮,那就是之前自己组织人马在北面抗金的一个人,回归了大宋的麾下,并且带来了五千人马,这个人名字叫做牛皋。
在说岳全传之中,牛皋是岳飞的结义兄弟,陪着他一起参与了娶李家小姐的过程,也陪着岳飞得到了沥泉盘龙枪,是岳飞身边的福星。
岳飞死了之后,牛皋本来是准备帮他报仇的,最后却因为家国大义没有动手,随着岳雷北伐,最后还气死了金兀术,自己也是死在了那一场战斗中,不过总算是为了自己的兄弟报了仇,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不过以上的所有的这些都只不过是,各种演义之中的艺术加工而已,历史上牛高却绝非如此,甚至可以说除了抗金之外,其他所有的故事都有出入。
牛皋怎是汝州鲁山人,出身农民家庭,生长的石碑沟村处于深山老林,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绝对可以被称为是一个穷山恶水之地,想要靠种田养活自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牛皋入伍前以卖柴为生,与老母和妻儿相依为命,据说牛皋力大如牛,挑五百多斤重的担子还健步如飞,每次砍完柴,他都去砍一棵结实的树做扁担,然后挑着柴火进鲁山县城去卖。
光卖柴火很难满足家庭的日常开支,好在牛皋从小就喜欢弹弓、射箭之类,随着不断练习,他的射猎技艺有了很大长进,几乎是百发百中,箭无虚发。
更重要的是,在日复一日的艰苦劳作中,牛皋不仅练就了强壮的身体,同时还将射猎技艺也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无形中为他以后的抗金斗争做了一些准备。
金军入侵大宋,牛皋决定加入抗金队伍,保卫家乡,由于擅长射猎,于是他到鲁山县衙当了一名射士,主要负责日常治安,同时也协助训练民兵,为抗金做准备。鲁山被金军攻陷之后,牛皋自行组织力量抗击金兵。
牛皋武艺高强,并且为人豪爽耿直,一声号令,应者云集,很快就拉起来一只数量庞大的队伍,他组织民众在现在的平顶山一带多次阻击敌人,对金兵进行了有力的打击。
历史上的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军侵及江南,途经荆襄北归,完颜拔离速蜀王银术可的弟弟率领金军重新渡江,途经荆门北上,在四月初方进入平顶山一带。
第九十四章 牛皋
牛皋趁着对方做饭的时候进行偷袭,饥疲的金军被杀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四散逃窜,完颜拔离速和完颜彀英只大败,率领近百名金兵逃命,逃回了太原。
由于在家乡组织的两次抗金战役有功,牛皋被晋升为西道招抚使及蔡、唐、信军镇抚使。
只不过以上的官职,都是在当时南宋对河南一带,没有任何管控的情况下所册封的,最多只能够算作是一个,象征性的意义。
实际上给出的这些官职看着非常大,但是牛皋却没有那么多的实际权力,他手下所有的也仍然只有那五千自行招募的普通的士卒而已,说白了也还是一群乌合之众,牛皋也仍然只是他的义军首领而已。
所以绍兴三年的时候,牛皋最后也还是识相的,将所有的所谓的权力都交了出来,并且成为了京西北路镇抚使岳飞的麾下,成为了他的一个部将。
牛皋参加了之后,岳家军几乎所有的比较大的战役,在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之后,他也被秦桧所害,因为在张宪、岳云死了,王贵投敌之后,他算是岳家军之中唯一被秦桧忌惮的一个人。
从历史上的只言片语来看,牛皋这个人不但有着非常强大的武力,而且有着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同时在政治上也相对比较有眼光,至少不会像岳飞在政治上是一黑到底。
知道这么一个人归顺了朝廷,秦桧自然希望能够将其收为己用,就算不能够收为己用,也至少应该让他能够起到应有作用,至少要想办法,使得他比历史上的那个牛皋更加的有用才行,这是符合大众利益的。
秦桧的设想就是让他能够独立成军,如果说他能够自己统领一军,而不是跟在岳飞的身后,或许他一切的才能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
与此同时,如果说他能够自己有自己的军队,也相当于削弱了以后岳家军的实力,不只是牛皋,像岳飞麾下的王贵,也是非常有统兵智能的,虽说在人品上多少有些值得诟病的地方,但是并不能够否认他的能力。
还有一个秦桧能够想到的就是张宪,不但是岳飞的女婿,同时也是岳飞的左膀右臂,甚至一度成为了岳家军的二把手,这是一个可以被称为是帅才的人。
只要知道他的踪迹,秦桧也一样会让他得到重用,想尽办法使得他的才能完全展现出来,相信到时候他也能够成为大宋的支柱之一。
岳家军最后受到赵构的忌惮,主要也是因为岳飞手下的士卒人数实在是太多,岳飞掌控荆湘一带,手中握有十万大军,地方的军政大权俱在其一人之上,地方官员的任命都可以由他自行进任免,俨然已经是个国中之国了。
当时他已经攻下了朱仙镇,一时之间在大宋的声望无二,甚至在普通百姓的眼中,只有岳飞,而无赵构,这让高高在上的赵构应该如何去想?
岳飞的部队不但非常的有战斗力,而且几乎全部都是满员编制,没有什么人员吃空饷的情况,一旦他有任何的顾城之心,以当时大宋朝廷的实力,还真的会非常的危险。
如果说在秦桧的主导之下,能够将未来实力会非常强大的岳家军,在没有完全成型之前,就先行进行适当的拆分,使得岳家军虽说仍然拥有非常强的实力,却不足以成为一家独大的势力,那么对于赵构的威胁,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大了。
虽说在拆分的岳家军之后,不知道赵构会不会还对岳家军,还有如此大的忌惮,但是至少对赵构的威胁变小了,让岳飞保命的机会也就变大了。
在知道牛皋进京之后,秦桧马上命人去监督他的行程,并且在牛皋来到京城的时候,亲自在西城门口等候。
他站在路边一直翘首以盼,在等着牛皋的到来,也不知道等了多久,他忽然看到在西面的位置,扬起了一阵不小的尘土,一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