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焚清(猴子)-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鸣芳点点头:“完成阻击任务后,赶紧撤!”

“副团长放心吧。”赵小满说着,冲向前沿阵地。

前沿上,枪声响成一片,rì军嚎叫着冲上了鹞子丘,明晃晃的刺刀,在月光发出一道道寒光。

罗鸣芳一招手,士兵们抬起周宪章就跑。

周宪章狂呼:“罗鸣芳,你个王八蛋,赵小满才十五岁!他才十五岁……罗鸣芳,放开我……”

罗鸣芳咬牙说道:“打仗就要死人!”

“王八蛋!赵小满不能死!”周宪章大叫。

罗鸣芳再不吭声,招呼士兵们狂奔而去。

身后,如cháo的枪声越来越远,渐渐地平息了下去,不时还有零星枪声,打破秋夜的宁静。

周宪章再也喊不出来了,他的嗓子哑了。

菩提树离他越来越远,树下的姝儿,变成了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影子。

“姝儿!”周宪章的胸口一阵剧痛,眼前一片黑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rì暖玉生烟……

……

西历1894年9月24rì,养心殿。

爱新觉罗栽湉端坐龙椅之上,眯缝着眼睛。

正对龙椅的大殿正门口,秋rì的阳光斜shè进来,有些刺眼。

栽湉的眼睛半睁半合,不仅仅是因为阳光刺眼,更为直接的原因是,他不愿意看见大殿里的群臣。更并不愿意看见,坐在他侧下首的恭亲王。

今年刚满二十三岁的栽湉已经当了十九的皇帝,然而,被百姓尊称为光绪帝的他,却丝毫感觉不到万乘之尊的荣耀与权威。

他的脚底下站满了毕恭毕敬的大臣,这些大臣们的恭敬,很是做作,就连紫禁城里的太监也看得出来,大臣们是在用所谓的“恭敬”,掩饰他们对皇帝的藐视。

大清国真正的主宰者从来不上朝,那个人住在紫禁城外的园子里,那座园子有一条人工河与紫禁城相连。

在光绪眼里,那条人工河,是一条拴在风筝上的线,他是风筝,那个人住在园子里,牢牢地牵着那条线。

作为君主,他必须行得正坐得端,而作为一个风筝,他身不由己,只能随风飘摇。

这是一次御前会议,然而,主持会议的人不在大殿里,而在园子里!

大殿里的群臣鸦雀无声,恭亲王奕訢靠在座椅上望着头顶上养心殿的大梁,像是在欣赏那巧夺天工的建造技艺。他是光绪帝的伯父,有资格落座。

他们在看笑话!

光绪帝是主战派,太后是主和派。

主战派的领袖是户部尚书翁同龢,他的背后是一群没有实权的台谏清流。

主和派的领袖是北洋大臣李鸿章,他的背后是手握兵权的将领们,以及地方洋务大臣。

光绪帝主战,不仅仅因为有他的师傅做后盾,更为深层的原因是,他要和那个园子里的人斗上一斗!

那个人是他名义上的母后,在这个以孝道治天下的国度里,母后拥有先天的强势地位,更何况,大清国的律法为这位母后铺平了干政的道路——垂帘听政!

光绪已经二十三岁,按照祖制,从十八岁起,他就应该亲政。

然而,在这个把祖制奉为法典的国度里,这个把因循守旧视为美德的朝廷上,在垂帘听政这个问题上,竟然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垂帘听政变成了垂帘训政!

从听政到训政,那个名义上的母后,依旧牢牢地握着风筝线。

这场战争给了光绪帝摆脱风筝线的的机会!

光绪帝要赌上一把!

太后主和,皇帝主战!

这是一场非赌不可的赌局,战争的输赢,将决定政权的归属!

而且,光绪帝的赢面极大。

一切迹象表明,大清国将赢得这场战争。在国力、军力、民力上,大清国占有压倒xìng的优势。

追溯前朝,泱泱zhōngyāng帝国从来就没有败给rì本人的记录。

rì本这个蕞尔小国胆敢与大清国叫板,那不过是鸡蛋碰石头。

光绪帝实在搞不明白,那些封疆大吏朝廷重臣,为什么要主和?

唯一的解释是,他们是太后的人!

是太后在园子里拨弄那根风筝线,目的只有一个,阻挠他乾坤独断!

这个判断,让光绪帝怒不可遏。怒火使得他更加偏执,更加坚定地站在了主战派一边。

在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中,决定战与和的关键因素,不是国家利益,而是权利的角逐!

十九年唯唯诺诺光绪帝,突然迸发出不顾一切的固执和坚持,对rì开战!否则,这个皇帝就不当了!

以退位相威胁,光绪要和太后摊牌了!

太后终于退却了,默认了他的主张。8月1rì,光绪帝下诏,对rì宣战。

当他的诏书昭告天下的时候,光绪帝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那是他登基以来,第一个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布的诏书!

对rì宣战诏书,是光绪帝亲政的宣言!或者,是一把割断风筝线的利刃!

他清楚地记得,当他在太和殿宣读宣战诏书的时候,师傅翁同龢花白的胡须上,满是激动的泪水!

这位在忠心耿耿的老臣,终于盼来了光绪皇帝乾坤独断!

然而,开战一个多月了,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丰岛败北、京城败北、成欢败北……

紧接着是平壤失守!

丰岛、京城、成欢的战败,可以归因于敌强我弱,尚可容忍。

然而,平壤之战,清军占据绝对优势,最终,却是败得最为彻底的一战。

一万五千装备jīng良的清军,凭借坚固的城墙,充足的粮草,以逸待劳,竟然没有挡住一万三千rì军的劳师远征。

而且,战后统计,作为守城一方的清军,奉军统领左宝贵以下两千多人战死,四千多人受伤,而进攻方rì军,仅仅战死一百八十人!战伤比超过了十比一!

这到底是谁在攻谁在守?

更为丢脸的是,平壤统帅叶志超,竟然打出了白旗,向rì本人乞降!

平壤战败,拉开了清军大溃逃的序幕,从9月15rì始,从平壤到义州沿途,充斥着仓皇逃命的大清国的残兵败将,叶志超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逃过了鸭绿江,自此,在鸭绿江南岸的朝鲜土地上,再也没有了清军有建制的部队。有的只是被遗弃的伤兵和换上朝鲜百姓衣服开小差的逃兵。

换言之,大清国彻底失去了朝鲜!

第117章底牌

平壤失守两天后,9月17rì,在大东沟海域,北洋水师与rì本联合舰队爆发了亚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战。

这场海战,也是世界海军进入铁甲巡洋舰时代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战!双方动用的战舰,不论是吨位、数量、火力、xìng能都达到当时世界的顶峰!

研究世界军事史的人不得不承认,在十九世纪末,开启世界海战新纪元的,不是西方航海军事强国,而是两个刚刚走出中世纪的亚洲国家。

大东沟海战,或者,黄海海战,一举奠定了巡洋舰雄霸天下的地位,在此后的近五十年间,世界海军史就是巡洋舰的历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巡洋舰的霸主地位,才被航空母舰所取代。

9月17rì的战况是令人欣慰的,据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报告,北洋水师击沉rì舰吉野号、赤城,重创rì军旗舰松岛号、比睿、西京丸号。北洋水师致致远舰、经远被rì舰击沉,管带邓世昌、林永升战死。

致远和经远是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被rì军击沉,损失巨大。但是,rì本联合舰队的吉野号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火力最强的铁甲巡洋舰,是联合舰队的绝对主力,赤诚也是rì军的著名大吨位巡洋舰。而旗舰松岛号、比睿、西京丸完全失去了战斗力。总体看来,北洋水师还是取得了黄海海战的胜利。

丁汝昌的报告让光绪帝一扫连rì来的yīn霾,就连一向对战争持悲观态度的李鸿章,也是jīng神大振,对丁汝昌大加赞许。

朝廷上下,一片“吾皇万岁”的山呼声。那个时候,满朝文武似乎都不得不承认,光绪帝力排众议毅然向rì本宣战的举动,有着与康熙爷圣心独断剪除三藩一样的雄才大略。

然而,就在昨天,英国远东舰队司令的一纸电文,彻底摧毁朝廷里的欢腾。

英国人告诉李鸿章,rì本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大东沟海战,北洋水师完败!

这个消息,把光绪帝逼到了悬崖边上。

这就是说,自从光绪帝发布宣召宣战诏书以来,清军没有打过一次胜仗!

从朝鲜到黄海,从陆战到海战,清军损兵折将,一泻千里,阵亡三品以上的高级将领就有左宝贵、邓世昌、林永升三人!盛军统领、二品总兵卫汝贵下落不明,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而rì军却是步步紧逼,在北线,rì军已经逼近鸭绿江,兵锋直指大清国的龙兴之地奉天;在南线,rì军联合舰队完全占据了制海权,他们的部队,随时可以在山东半岛登陆!

战火眼看就要烧到大清国的土地上!

以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鸦雀无声,他们实在想不通,经过同治中兴的大清国海陆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谁都知道,大清**队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野炮、步枪、机关炮、加农炮和雄霸亚洲的铁甲巡洋舰!

然而,战争的结果表明,这根本就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战前,主战派坚定地认为,rì本人胆敢发动战争,那就是以卵击石。而结果却证明了,大清国才是以卵击石!

御史台谏们抠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清流派闭嘴了,主和的洋务派也闭嘴了。

事实上,清军的惨败,不是主和派的胜利。相反,清军的惨败证明了,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失败了!

不管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大清国没有胜利者!

不过,在光绪帝看来,战争的惨败,大清国有一位胜利者,同时,有且只有一位失败者!

失败者就是他自己。而胜利者,就是园子里的太后!

文武大臣都不是失败者,哪怕是他的师傅翁同龢。因为,这不是大臣们的战争,也不是臣民的战争!

这只是两个人的战争,战争的一方是皇帝,另一方是太后!

战争打赢了,是皇帝的胜利,战争打输了,是太后的胜利!

随着黄海海战的硝烟散去,光绪帝似乎已经输了这场战争!

结果似乎是在向天下人证明,皇帝是昏聩的,太后是英明的!

同时,这场战争也将证明,垂帘训政是完全必要的,甚至,回归到垂帘听政更为必要!

太后甚至可以从园子里回到紫禁城里!就像十九年前,皇帝还是个四岁的孩子的时候。

“亲政”将成为光绪帝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的龙椅背后,将永远挂着一道珠帘,帘子后面,是一双永远yīn沉的女人的眼睛。

然而,就在今天早上,绝望中的光绪帝听见了一个陌生的名字。

无意之间,他听到了两个小太监的闲谈,他们说到了一个人和一支军队。

光绪帝这才知道,清军并没有全部被驱逐出朝鲜,还有一支清军留在朝鲜!这支部队人数不多,只有几百人人,但他们没有退回到鸭绿江北岸,而是坚守在鸭绿江南岸的朝鲜义州。

这支清军名叫章字营,统领这支军队的,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周宪章。

紧接着,大清国驻rì本公使传回了消息,rì军混成旅团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在朝鲜被击毙,击毙大岛义昌的人,名叫周宪章。

还有,负责前往辽东逮捕败将叶志超的官员传回了调查报告,叶志超在成欢冒领别人的战功,成欢之战真正的胜利者,是一位名叫周宪章的千总。

光绪帝就像行走在漆黑的旷野的独行僧,突然看见眼前出现了一盏灯。

周宪章和他的章字营就是光绪帝的灯!

因为,这支部队在朝鲜的存在,意味着大清国还没有输掉这场战争!

也就意味着,皇帝还没有输掉与太后的战争!

光绪帝立即决定召开御前扩大会议,京城内王公、二品以上官员、军机处、六部主官,以及北洋大臣衙门的主要官员全部到会。

会议的主题是商讨对rì战争的下一步行动方略。然而,会议一开始,光绪帝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了周宪章,他要求全权负责对rì战争的北洋大臣衙门,拿出一个提拔周宪章的方案。他甚至暗示,应该授予周宪章二品顶戴。

光绪太年青了,他只有二十三岁,他的心智尚不足以担当一位皇帝的重任,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应该如此轻易就暴露出自己的底牌——更何况,周宪章是他唯一的底牌。

养心殿上,光绪轻易暴露了底牌,园子里,太后暗暗冷笑。

满朝文武大臣则是暗暗叹息。

这场战争已经到了失败的边缘,或者说,已经失败!

然而,光绪帝竟然以为,一个小小的千总,带着一支只有几百人的残兵败将可以力挽狂澜,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就连翁同龢也暗暗摇头,光绪这么着急提拔周宪章,这是要害了周宪章。以老佛爷的jīng明,一眼就能看出光绪想要干什么。同时,以老佛爷的老辣,也绝不会让光绪得逞。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杀掉周宪章,让光绪彻底断了念想。

满朝文武都明白光绪的心思,他们也明白太后老佛爷的心思。

所以,当光绪帝说起周宪章的时候,刚刚被慈禧太后封为端郡王的宗室载漪就冷冷说道:“园子里有话,周宪章剪了辫子!”

爱新觉罗载漪是惇亲王奕琮的次子,他的堂叔父瑞敏郡王奕志死后无子,载漪出继为子,袭贝勒。他的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也就是说,载漪是慈禧的侄女婿。因为这一层关系,慈禧对载漪极为信任,就在去年,载漪授御前大臣,参与军机,今年又被封为端郡王,载漪权势显赫,又仗着有慈禧撑腰,根本就没把光绪帝放在眼里。

在大清国,辫子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一个人剪掉辫子等同于谋反!园子里传出这么个杀气腾腾的话来,老佛爷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光绪脸sè铁青:“太原总兵聂士成奏报,周宪章剪掉辫子,是为了混入朝鲜京城,营救大院君!”

载漪冷笑:“辫子是我大清国的祖制,也是我大清国的理法!周宪章可以违背祖制,抛弃理法,足以说明,这个人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家伙,我大清国取士,向来以德为先,有才无德之人,就算打了胜仗,我大清国也不能容他!”

“胡说!”光绪气得手掌发抖:“他击毙了rì本将军大岛义昌,这是我大清国击毙的唯一一名rì本将军,rì军闻之胆寒!难道,你们要自毁长城,让rì本人看笑话吗?”

周宪章击毙了大岛义昌,算是给大清国赢得的一点脸面。本来一名少将不算什么,可是,在大清军队兵败如山倒的时候,这个胜利显得弥足珍贵。

此时杀掉周宪章,rì本人会笑掉大牙的。

载漪抗声说道:“一个小小的千总带着区区几百残兵,也叫长城?”

“你……”光绪被噎得面红耳赤,载漪太放肆了,这哪里是臣下与皇上的对话,明明就是长辈教训儿孙。

然而,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斥载漪的放肆。

光绪打了一个寒颤,他想起了汉献帝!

第118章后党变帝党

光绪绝望地望着翁同龢,希望师傅能够站出来,毕竟,在朝廷上,他是大家公认的“帝党”。

翁同龢看见了光绪的绝望,其实,他的内心也充满绝望。

正是光绪自己,一手把周宪章推上了绝路。这个长在深宫中的小皇帝,直到现在,还是那么任xìng,那么单纯,一点政治手腕都不懂。

更让翁同龢绝望的是,在今天的御前会议上,唱主角的不是德高望重的恭亲王奕,而是太后的新贵,端郡王载漪。

这是一个政治信号!园子里早就传出风声,太后对光绪极度失望,她要换人了!

现在看来,这个风声很可能会成为事实。载漪如此跋扈,说明老佛爷心目中的新皇帝,与载漪有关!

光绪连自己都保不住了,他哪里还保得住一个小小的周宪章?更何况,这个周宪章还得罪过李鸿章!

早在半年前,他就该死了!

翁同龢看了一眼李鸿章,李鸿章眯缝着眼睛,像是睡着了。

不过,翁同龢知道,李鸿章绝对没有睡着,相反,他的脑子比谁都清醒。他肯定想起了天津武备学堂的演武堂,在那里,周宪章让他大丢了面子。

在今天的御前会议上,李鸿章一言不发。大清军队连连败北,作为总理战争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没有脸面说话,他只能保持沉默。现在,载漪要杀掉周宪章,李鸿章肯定是在偷着乐。

翁同龢暗骂李鸿章老jiān巨滑,借刀杀人,却也无可奈何,园子里的老佛爷已经起了杀心,谁也无力回天。

翁同龢长叹一声:“皇上,周宪章滞留在朝鲜,不足以弥补我大清的失败。”翁同龢这话,是提醒光绪,不要再纠缠于周宪章的话题,光绪越是要提拔周宪章,越会促使太后老佛爷下决心杀掉周宪章!

“翁大人的意思是……”光绪追问道。

翁同龢一咬牙,说道:“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决定我大清国对rì战争下一步的策略,周宪章的事,可缓一缓再说。”

翁同龢知道,这个时候,必须把周宪章这个名字冷处理掉,否则,老佛爷非杀了他不可!

李鸿章突然睁开了眼睛:“翁大人,咱们还是先把周宪章的事说清楚,这样比较好!”

翁同龢真的绝望了。

李鸿章站起身来,来到大殿zhōngyāng,面向龙椅上的光绪皇帝,俯首说道:“朝鲜败北,老臣李鸿章罪该万死!败军之将,原不该鼓噪,但老臣有一言,不得不说,还望皇上明鉴。”

光绪的鼻子轻轻哼了一声,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他完全猜到了李鸿章想说什么,但他不能不让李鸿章说出来,他是朝廷重臣!光绪帝已经命人查清了周宪章的出身底细,他知道周宪章是天津武备学堂的逃兵,李鸿章容不得他!

“自开战以来,将士不可谓不用命,可我大清国屡战屡败,究其原因,是老臣指挥无方,老臣愿承担一切责任。”

光绪冷笑不语,战败的责任,当然要由总理战争的北洋大臣来负!这笔账,李鸿章自己不说,光绪也要找他算,只要他还是皇帝!

李鸿章继续说道:“平壤之战,我军溃败千里。而千总周宪章率区区数百哀兵,奋起迎敌,与十倍rì军激战于虎飞岭,毙rì军少将大岛义昌,歼敌五百,捷报传来,我大清举国振奋,rì本闻之胆寒!虎飞岭之战,必然彪炳青史!老臣恳请皇上,在治老臣败军之罪的同时,表彰周宪章不世之功,以激励我大清将士,忠心报国奋勇杀敌!”

“李李李中堂,你说什么?”光绪以为自己听错了。

养心殿上,所有的文武大臣王公贵族都以为听错了。

他们都听说过,周宪章与北洋大臣李鸿章有过节,为此,李鸿章还把周宪章的恩师那晋下了大牢,没想到,这个时候,李鸿章竟然要为周宪章出头。

而且,李鸿章这是公然跟老佛爷对着干!谁都知道,李鸿章是“后党”,今天,突然变成了“帝党”!

翁同龢慌忙问道:“李中堂的意思,是要表彰周宪章?”

李鸿章点头:“翁大人,我军新败,rì军虎视眈眈,将要攻我辽东。此时的当务之急,是要振作士气,同仇敌忾,拒敌于国内门之外!而要振作士气,必然要赏罚分明。叶志超怯懦畏敌,指挥无方,致使我军大败,应立即逮捕交兵部议处;周宪章英勇善战,功勋卓著,应予重赏,如此,我前方将士方能万众一心,有进无退,奋勇杀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误国!”

李鸿章慷慨激昂之余,忘不了讥讽翁同龢空谈误国。

“李中堂说得好!”光绪大喜过望:“以李中堂的意思,朝廷该如何表彰周宪章。”

光绪搞不明白李鸿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反正,只要能保住周宪章就行。保住了周宪章,就等于保住了他的皇位!

李鸿章说道:“周宪章率部据守义州,义州是我大清国的门户,义州丢失,我大清国门户洞开,rì军即可长驱直入。臣以为,可升任周宪章为义州总兵……”

载漪大叫:“李中堂差矣,周宪章现在的职位是千总,一跃而升为二品的总兵,大清国无此先例,其二,义州乃朝鲜城池,我大清国岂能加封朝鲜的总兵!”

坐在椅子上一直没有说话的恭亲王奕䜣终于开口了:“我大清向来用人唯贤,不拘一格,周宪章战功赫赫,此时又是用人之际,我看,这个总兵他当得起。至于义州吗,朝鲜本来就是我大清的属国,朝鲜的城池就是我大清的城池,何况,朝鲜现在没有朝廷,汉城的那个朝廷,是rì本人的傀儡,我大清断断不会承认!”

自此,大清国不再称呼朝鲜京城,而改称“汉城”,就是不再承认在汉城的傀儡政权。

“恭亲王所言极是!”光绪惊喜异常,他万万没想到,朝堂之上,李鸿章和恭亲王这两位“后党”,竟然站在了他的立场上。

恭亲王皱眉说道:“不过,有一个问题,不知李中堂是否考虑到?”

“王爷请说。”

“周宪章升任义州总兵,以他的才能,必能独当一面,也就是说,他是我大清国在朝鲜最高长官,位同当年的袁世凯。此人若是忠心报国,倒也罢了……”

李鸿章大笑:“王爷所虑极是。正与老臣不谋而合。老臣以为,太原总兵聂士成忠心报国,且极有谋略,此人可接替叶志超担任直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