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匈奴皇帝-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卓顿时慌了,指着王允大骂:“狗贼,枉孤如此信任于你,竟是如此狼心狗肺之徒!”
立刻就想到了吕布的不对劲,董卓随即戒备得看着他,果然,其已经拔出长剑,对准了他,董卓迅速躲到随他入宫的卫士身后。
“杀!”吕布一声令下,麾下士卒便朝董卓猛扑而去。
董卓身边就三十余名亲信卫士,其余都被宫门层层挡住。被吕布亲自带人,围杀,一场不过百多人的小规模厮杀,就决定了今后大汉江山的走向。
王允在御阶之上,死死盯着未央宫前的战斗,呼吸急促,董卓身边卫士,每倒下一人,他就捏一下拳头。
短暂而有残酷的厮杀,很快就结束,卫士被剿杀殆尽,只剩下董卓一人,惊惶地看着脸上溅着鲜血的吕布:“奉先,为何要背叛孤,只要你回头,护卫孤出宫,大汉上下,你想要什么,孤就给你什么!”
董卓试图做着最后的努力,吕布根本不顾,上前一剑刺入董卓胸膛。董卓惨嚎一声,随即被枭首。
王允在后亲眼见着董卓人头落地,不由跪倒在地,兴奋高呼:“苍天有眼,董贼伏诛!苍天有眼,董卓伏诛!”
………………………………
第225章 余波
董卓之死,只是长安事变的开始,但董卓授首,对于王允等人来说,最大的难题解决了,余者皆是小事。一干苟延于董卓淫威之下的士大夫,一朝翻身,就在未央宫前弹冠相庆,放浪形骸,有不少“恨极”董卓者,争相下阶来,踩踏侮辱董卓尸身。
吕布在旁不语,不知怎地,对这帮人,心生不屑。“诸公!董贼既已伏诛,吾等入殿,为陛下贺!”
言罢,带头入未央宫大殿,刘协一个人坐在御座之上,已经得知董卓之死的消息,少年天子多受董卓欺凌,骤闻其亡,喜不自禁,竟然落下泪来。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年!”一干公卿大臣再次齐聚大殿,对刘协叩拜。刘协赶紧抹掉眼泪,有些颤声道:“众卿免礼平身!”见着满堂跪伏于自己脚下的大臣们,而在侧没有董卓的肥躯,刘协似乎重新拾起了天子的威严。
“陛下,董贼既亡,然长安内外,仍有董氏余孽尚存,还请陛下降诏,招抚众军,诛除董氏余孽!”王允满脸喜色禀道。
刘协当即道:“一切交由王司徒,处理善后事宜!朕……”
“臣遵诏!”也许是太过兴奋,刘协还未说完,王允便起身答道,而后径直步上丹墀,在原先董卓的位置上坐下,开始发号施令起来。
底下的一些臣子,见王允的动作,不少人眉头稍蹙,但诛杀董卓,上下皆喜,王允居功甚大,此刻也不好说些什么。
而背后的少年天子,声音戛然而止,御案遮住的双手紧握,帝冠的十二旒珠帘下,两眼微眯,盯着王允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才去董卓,又来王允?
“国贼”既除,当日,汉帝下诏,以司徒王允录尚书事,全权处理朝政,善后诸事。凭着天子诏书,奋威将军吕布快速接管禁军,又复皇甫嵩为车骑将军,与吕布合力掌控长安周边驻军。
董旻已经被李肃杀了,董璜闻宫中变,想要举兵作乱,于军中被吕布部将高顺带人袭杀。全缴长安兵权,紧接着,对董氏族人的大规模清洗开始了。董氏一门上下,数百口,尽皆被屠杀,连董卓年近百岁的老母也未放过,只董卓孙女董白失踪得存。
长安既定,其后,王允请天子诏,传檄司隶诸郡,董军旧将,首恶既除,余者只要向朝廷纳诚,一概免罪。消息由长安不断向周边扩散,闻太师被诛,大部分董军将士军心涣散,失去了董卓这根主心骨,不少将领存着降服朝廷的心思。屯驻于京兆尹的胡轸,直接上表,愿率麾下将士降服,只是依旧手握兵权,待在蓝田观望朝廷态度。
徐荣,自长安出发向东,未及三日,刚入陕县境内,董卓的死讯便传了过来。沉重地叹了一口气,徐荣怎么也没想到,势力滔天的董卓,就如此轻易地被杀了。一时间,有些发愣。
大河岸边,徐荣下车朝西跪倒,狠狠磕了几个头。不管他人如何看董卓,董卓对他却是恩重如山,有知遇之恩。
“将军,我们现在何去何从?”亲卫见徐荣跪在地上,许久也不起身,上前扶起他问道。
“回长安吧!”徐荣淡淡道。
“那陕县那边?”
徐荣闻言朝东望了望,牛辅驻军之所,就在几十里外,摇了摇头:“那边情况只怕也不会好。太师既去,仅凭我们是压不住那帮骄兵悍将的!”
如徐荣所料,陕县的牛辅大营,却是乱了,两万多大军,无所适从。朝廷宣诏使者已经归去,望着手中的诏书,牛辅心烦意乱,不知如何应对。
日日召集军中将领商议,却商量不出什么来。“长安那边局势何如?”牛辅问道。
军中主簿答:“将军,太师一门,已经被尽数屠杀。西边的胡轸、段煨等人,已经向长安献诚!”
闻言,牛辅身体佝偻了下来,不由叹道:“朝廷如此狠毒,竟杀太师满门,能放过我们这些董氏遗卒吗?”
听其语气,似乎并不想接受长安的“好意”。帅帐中的李傕、郭汜等人互相望了几眼,倒不似牛辅那般忧虑,他们和牛辅不同,牛辅毕竟是董卓女婿,属董氏亲族,他们只是部将,朝廷对他们,该可网开一面。
观帐中诸将的反应,牛辅表情微沉,这些莽夫能想到了,他自然也想到了。露出些不自然,心生警惕:“你们先退下,此事容本将再想想!”
还未散帐,有兵士紧张通禀:“将军,董将军领军西至!”
董将军,此事西军诸将中,也只有董越了,在渑池闻长安事变,董氏被屠,没有丝毫犹豫,果断领军西来,想要复仇。
“牛辅,你还待在这陕地干什么,快领军,随本将西进长安,将那干谋害太师的乱臣贼子,尽数斩杀,为太师复仇!”人还未至,便闻董越“猖狂”声音传来。
董越挎刀入内,浑身缟素,眼神锐利,直视牛辅,有些颐指气使的味道。
牛辅面色一滞,指着帐中麾下道:“本将正与诸位商议!”
“商议!商议什么!”董越环视周围一圈:“有谁不同意吗?太师对尔等天高地厚之恩,其不幸遇难,你们不思为太师复仇,想要造反吗?”
“末将不敢!”李傕等人脸色一沉,还是拱手答道。
“那就好!”又看向牛辅,董越冷冷道:“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牛辅咬咬牙,当即下令道:“命令全军缟素,与董将军合军,向长安进军!”
三万大军,自陕县缓缓开拔,行不过百七十里,便在弘农西部的湖县停了下来。董越鼓动西进,除了为董卓复仇之外,明显是存了要接收董军遗产的心思。董氏只余他一人,继承权,舍他何人,这当然是董越自己的想法。
牛辅等人明显不这么看,董越自以为大军统帅,行事猖狂,惹恼了牛辅等人。就在湖县,双反发生火并,在牛辅麾下众将的攻杀下,董越哪是对手,被乱刀分尸,麾下被吞并。
再次往西行进,至华阴境内,牛辅大军再也走不动了。朝廷宣抚诏再至,同样的说辞,上下将校离心,没有多少人愿意跟随牛辅西进了。华阴的段煨似乎有堵在前路的迹象,牛辅进退失据了。
随着长安的攻心之计的不断发酵,牛辅军开始有士卒逃亡了,李傕郭汜等人,也开始掌着麾下士卒,对牛辅的军令,开始不服从了。他们对牛辅本就不甚服气,董卓在时还好,董卓既去,凭他牛辅,可压制不住。
很快,牛辅就失去了对大军的掌控权。终日忧虑,唯恐被他人夺了性命送往长安报功。忧惧之下,率领亲信遁逃出营,但还是没有逃脱身亡的结局。为亲信胡赤儿所杀,献首级于长安。
刘渊方至晋阳,还未安顿完毕,便得到了董卓身亡的消息。刘渊对此早有心理准备,闻讯也不由叹道:“董仲颖,一代枭雄啊,可惜了!”
董卓之死,关中不会太平,而他筹谋已久的关中攻略,要彻底启动了,接下来,夏军将全力西向,攻略雍凉州。
悄悄地,夏王刘渊,领军,暗至河东。
………………………………
第226章 李郭起兵
牛辅遁逃亡命,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再没有多少犹豫,立刻上表长安,愿意臣服。快马飞骑往长安,李傕等人则继续屯兵于外,等待朝廷反应。
长安的王司徒,最近可是春风得意,折节屈从于董卓数年,如今除掉这个乱臣贼子,上下既安,自觉诸事已定,再无祸难,有些飘了。天子以诸事尽付之于其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群臣附之者众。
也许是压抑久了,诛灭董卓后,王允亦变得骄傲自矜起来。威风八面,大权在握,行事“张狂”,多摆威严,渐与众臣离心。
府上,王允志得意满,听着吕布奏事。
“司徒,末将率兵查抄郿坞,得金三万斤,银十万斤,珍宝无数,另有粮食三十余万石,所获颇丰啊!”吕布带着些喜色,对王允建议道:“诛杀董卓,士卒冒险用命,立功不小。如今长安军初归附,是否拿出些赏赐将校,以安军心?”
“不可!”王允初闻言,喜不自禁,听吕布建议,果断摇头:“董贼所屯,皆乃其搜刮士族、百姓所得,理应收缴国库,以为朝廷用。将士们跟随诛贼,乃其尽人臣本分,前番附贼,不加以追责,已是朝廷宽宏!”
吕布闻言,眉头一皱,还待劝说,被王允打断道:“牛辅死了,吾收到了西军李傕、郭汜等人上书,乞求朝廷赦免。看来这干董军余孽,还是畏服朝廷威严啊!”
王允乐呵呵道,在侧新任执金吾士孙瑞道:“司徒,如此甚好。如今我们只掌握了长安驻军,但西军在外,仍有数万虎狼之士,遍布雍凉之地。西军将领既然上表臣服,当从速正诏赦免,召其还朝,另派人接管诸军,如此,大势方定啊!”
王允没有接士孙瑞的话,反而目光闪烁,悠悠道:“吾近日常思,董卓麾下将校部曲,从贼多年。朝廷屡次降下诏书,全免除其罪责,是否有些不妥?”
士孙瑞带着疑惑看向王允,静听其下文。
“吾只恐朝廷此举,反倒使其心难安,疑虑朝廷是为了表面安抚其,实则准备秋后算账。”王允道出心中想法:“莫若传檄天下,董贼诸部将,朝廷派专人调查甄询,上下以从贼为恶程度予以定罪,当然,皆罪减一等,保全其性命。如此,群贼可安!”
“司徒!”士孙瑞闻言蹭起了身子,语气很是严厉道:“既然要赦免,何必多此一举。何况此举,只怕会激起群贼反弹作乱,到时候关中恐有大患呐!此举,万万不可行,还请司徒三思!”
“哼!”王允冷哼一声,很是骄矜道:“天子威严,朝廷威慑,群贼焉敢造次。况群龙无首,那帮余孽,若敢作乱,必是乌合之众,吕将军可率大军讨伐。此事就这么定了!”
吕布对王允的想法,倒没有反对意见。斩草除根,之前他就建议董卓部将不可放过,只是当时长安未定,王允没有同意。如今王允自觉局势尽掌握于手,变了想法。
踏出王允府门,士孙瑞大叹道:“未曾料到,王子师竟如此志大才疏。其一意孤行,必没有好下场。大汉国势方有所起色,又将一去不复返了!”
……
李、郭等人,还在弘农境内等着朝廷的回复,很快,王允变卦诏书便到了,众人皆惊。
“朝廷,这是要将我等往死路上逼啊!”踹翻桌案,李傕怒声道:“诸位,如今,我等该怎么办?”
帐中诸人,自然也得知了朝廷的意思,脸色都不太好看。“要不要我们再上书求赦?”有人建议道。
一干莽汉,想不出什么办法,前路渺茫,再次上表。
长安的王允一收到,更是骄狂,大笔一挥,题下二字:“不赦!”
“罢了,我等还是遣散部卒,逃亡乡里吧!”一群人郁郁寡欢,情绪低沉。
“讨虏校尉贾校尉到!”有小卒禀道。
李傕等人眼前一亮,贾诩可不比他们,那是智者,李傕当即道:“贾文和,定有办法!”
贾诩此前在段颖那儿,长安之变后,一直默默关注着关中局势,段颖上表臣服,其也未多言。如今王允出“昏招”了,他也坐不住了,他贾诩在董军之中,可也是挂了号了,真老实地臣服长安,看那王允的意思,只怕讨不了好。
“各位何故如此颓丧呢?”贾诩一袭儒袍,慢悠悠入帐,含笑道。
“文和,何必明知故问呢?”李傕起身,将贾诩迎上位道:“太师被害,朝廷朝令夕改,不肯放过我等。我等无法,欲遣散部众,逃亡乡里,你看如何?”
“哈哈!”贾诩闻言摇摇头:“如此,只怕朝廷一纸诏书至,凉州一小吏便可取尔等首级报功!”
“此举不可,依文和之见,我等当如何?”
贾诩目光稍冷:“诸位怕是陷入误圈之中了,如今各位坐拥强军,军队就是各位的护身符,天下大乱,各地诸多唯恐自己手下兵卒不众,诸位反而想要弃军而逃?王允不肯放过我等,诸位莫不如领军西进长安,为太师复仇,掌控朝廷。到时候封侯拜将,与凄惶逃亡乡里相比,如何选择,还用在下赘述吗?”
“文和言之有理!想太师在世之时,我等何等强悍肆意,连那天子也不过太师掌中玩物罢了。如今我们却在此处,畏惧朝廷罪责,真是可笑之极!”郭汜闻言当即高声道。
“长安如今兵不过上万,且军心不定。我等可并力西向,联络三辅我西军诸将,一同进发。大家都受太师恩德,正可为太师复仇,讨还个公道!”贾诩冷声道。
“好!就听文和的,我等歃血为盟,兵进长安,为太师复仇!”李傕也出声支持。
当日,弘农董卓部将便于军中筑高台,激励士卒。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王方等人当中歃血立誓出兵。原本被藏起来素衣,全军再次披上,缟素一片,看起来极其壮观。
一路西进,“复仇”高呼声不断,再至华阴,段颖果断放行,还派遣麾下助战,贼势不断扩大,周边的董军势力闻讯加入,一些逃散的士卒也不断归建。
在长安的王允得知李傕等人起兵,拥兵数万,终于慌了神,这个时候,他心中有些悔意了。
………………………………
第227章 河东将校
刘渊回美稷的这段时间,并州诸事,听常林的汇报,一切似都已步上正轨。夏粮已收,赋税入库,虽然因战乱之故,没有多少,但聊胜于无。哪怕从民间收取一粒米,那也预示着夏国对并州的统治初有成效。
屯田之事,为刘渊叮嘱重中之重,汾河流域,土地肥沃,大大小小的夏国屯部遍布其中。除却军屯,黑山几十万人口,尽皆安置于其中以为民屯。刘渊所议,太原境内无荒废之沃土,在常林的苦心经营下,将将做到。
雁门那边,郭缊到任后,以其威望,安定黎庶,做得倒也不错。如今半岁多过去,雁门业已恢复生产。只是雁门不似太原,刘渊未对世家做太多清理,竟有抗税之事。镇守郡内的万俟槿与达奚伶替刘渊做了未竟之事,尤其万俟槿,杀起人来,毫不手软,在其亲自领军征赋下,一郡“皆安”。
至于上党,偌大的地方,全郡人口不过十万,袁军撤离时又被大肆破环。闵纯在任上,颇为辛苦,修补城池,安定生民,于郡内四处奔走,十分用心。
军队方面,有轲比能、刘仇、独孤盛、素利等人掌军,镇守地方,倒无意外。黑山中郎将阎柔,则于太行群山中各处隘口大修山寨,以为据点,时不时地东出太行,抄掠冀州,战果虽然不大,但令袁绍十分头疼。逼得袁绍竟也针锋相对,派人西进山中,亦修寨子把守要道,方使阎柔收敛。
“阎柔不错,没令孤失望!”听完汇报,刘渊满意笑道。
“董卓死了,三辅必定大乱,我们西进关中的机会来了。孤不日将领军入河东,配合须卜赤弇先将河东拿下,而后兵入关中!”刘渊将话转入正题,看向常林:“伯槐,这大军粮草筹备之事就交由你了,李历,你辅助伯槐!”
“回大王,太原无粮!”常林眉头一扬,果断对刘渊道。
如今太原境内,夏军要养,几十万人口要养,纵使刘渊苦心搜刮了不少粮食,依旧入不敷出,这个时候,常林哪里还有粮食供刘渊征伐。
“大王,能不能再等等!”
刘渊也能体会这难处,粮食啊,真是个问题!但还是坚定地对常林道:“机不可失,孤必南下。这样,伯槐你再召集郡中望族,筹措筹措!”
常林闻言露出些蛋疼的表情,刘渊真将郡内世家当成“提款机”了!看着刘渊,缓缓道:“大王,经过几次‘进献’,太原郡望,家中只怕也无多少余粮了。”
“过了这么久,他们的土地也产出了不少吧!”刘渊犹不罢休。
常林沉默了,见状,刘渊呵呵道:“孤只要大军开拔行军之粮,如此,伯槐可还有难题?”
疑惑地看着刘渊:“那大军作战?”
刘渊眼神闪烁,悠悠道:“河东,可是个富庶大郡,那里世家豪强众多……”
“臣,会尽力筹措的!”常林脸皮抽动一下,拱手应承。他能想象得到,河东那干累世豪族,怕是要遭难了。面对夏国大军,要么逃亡,要么臣服,要么死。
刘渊暗暗调动兵马,未两日,留下独孤盛守晋阳,轲比能驻上党,悄悄地统领万骑,出太原,往河东而去。
从晋阳到闻喜县,七百多里的路程,纵使刘渊急行军,也耗费了差不多四日的时间。刘渊到达时,须卜赤弇早已经领军渡过涑水,兵进安邑。
“须卜赤弇动作不慢!”刘渊赞一声,在闻喜休整半日,便又统军南下。到安邑时,须卜赤弇大军安营于城北,闻刘渊亲至,亲自带人列阵迎接。
“赤弇,你我君臣,也是多年未见了!这些年让你龟缩在河东,委屈你了!”刘渊下马亲自扶起须卜赤弇。
“臣不敢!”须卜赤弇,恭敬一礼,很尽人臣本分:“请大王入中军检阅!”
白波在须卜赤弇的强硬手段下彻底降服,归附其麾下,除掉分守北面县邑者,近两万大军尽在此处。以身着黑甲的夏国精锐为中心,静候刘渊的检阅。
“河东是个好地方啊,安邑更是块宝地!孤此来,必定拿下!”入中军帐坐下,刘渊含笑道。安邑有盐池之利,安邑盐更是天下闻名,供养周边诸郡,仅凭此,安邑每岁产出财富,就惊人地很。
“大王,董卓之死传至河东,河东董军军心涣散,以臣之见,拿下安邑,全据河东并非难事。”须卜赤弇直接谈起军事。
刘渊摆手止住须卜赤弇:“河东之事,结局已定。在这之前,孤还有一事要做!”
带着些疑惑看向刘渊,刘渊轻笑道:“传孤口谕,须卜赤弇忠于国事,功勋卓著,特晋封为一等汾阴侯,加汾阴食邑三百户!”
须卜赤弇微愣,也不矫情,随即拜倒:“臣谢恩!”
“恭喜大司马!”帐中诸将,都眼含羡慕祝贺须卜赤弇。
趁此功夫,刘渊扫视帐内,刘仇、檀柘、秃瑰来、曹性、成廉、杨奉都在座。刘珩三王子头一次进军机大帐,老老实实地跪坐在下边。
“拜见大王!”这时,杨奉与李乐出列拜倒,这是二人亲自向着刘渊纳诚了。
“免礼!”刘渊右手轻抬:“二位愿归顺于孤,孤不甚欣喜,必厚待汝等!”
“谢大王!”得到刘渊亲口允诺,二人脸上喜色一闪,心下也松了口气。
眼睛一瞟,刘渊注意到,在大帐末座上,坐着一年轻汉子,面目冷峻。刘渊不会望气观人,但也能感受到此人的不凡,不由发问:“此何人哉?”
“回大王!”这时须卜赤弇起身亲自为刘渊引荐,语气中带着赞许:“此人名叫徐晃,原为杨奉帐下,臣观其有勇力,知将略。我夏军正处用人之际,臣特让杨将军割爱,调入麾下为校尉。”
“公明,还不拜见大王!”须卜赤弇示意一下。
徐晃在座,没有动身,杨奉在其旁,用手轻轻戳了他一下。过了几个呼吸的功夫,徐晃方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帐中,眉头稍皱,眼中挣扎之色一闪,对刘渊拜倒。
似是有些难以启齿,沉默一阵,方道:“徐晃,拜见大王!”
刘渊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徐晃,心中有些感慨,这就是“五子良将”。头一次有“名将”入縠,刘渊心中也不禁涌起些波澜。
颇为亲切唤道:“公明免礼!”
“谢大王!”
徐晃起身,看着其高大的身躯,面容严肃,心中暗赞,对其勉励道:“孤相信须卜赤弇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眼光,公明,可为我夏国之大将!”
见刘渊颇为礼遇,徐晃心中的戒虑消散了一些。
………………………………
第228章 安邑内外
这两章写得很烂,不建议大家订阅。
。。。。。。
“赤弇,安邑,你打算如何破城?”谈到正事,刘渊看向须卜赤弇。
“安邑坚城,守军数千,战力不俗,纵使我军数倍于其,亦不可骤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