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个时代,多为一些倏起的流寇武装、还有象当年陈胜、吴广这样试图席卷民众、反抗强大对手时应用。
    一般来说,处于强势的一方,是不太可能用暴兵来对付弱敌的。韩信在齐地的这个策略,可以说不仅项庄没有想到,就连李原也没有猜测到,韩信会用这个办法来对付钟离昧和项庄的两路夹击。
    暴兵若是成功,韩信的这支秦军就从偏师一跃而成为真正的攻击箭头,再加上彭越的盗寇军在背后袭扰,秦楚两军在北路战场上的态势将发生根本的逆转。
    钟离昧和项庄对于济水北岸秦军的真实动态其实还是有所了解的,楚军一方派出过多支斥候小队打探,也能够陆陆续续的从一些溃逃的楚国留守官员处得知齐地多处动荡的情况,但这种涉及到地方治安上的事情,多交由内政官员和地方郡尉来处理。
    区区一群持着木棒和锄头的乱民,加上一些散布四野的秦军散卒,齐地处处烽烟,处处动乱,楚军真要是发兵征剿的话,也确实无从下手。
    作为济水一带楚军的主将,项庄在为如何解决钟离昧、并顺手接管常山军而费尽心思,却浑然不知,一场危机正在降临到济水畔的楚军头顶。
    ——。
    在鸿沟之战、济水之战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先后被提及,可似乎也只是被提及了一下罢了,并没有真正登场亮相的机会。
    而事实上,正是因为他的存在,让秦、楚两国之间本就倾斜的天平更加的偏向秦国一侧,这个人就是彭越。
    几乎就在鸿沟之战打到最关健、济水之战陷入僵局的同时,位于秦、楚两国交界处的巨野泽中,也是风波动荡,血雨腥风。
    夏曰里。
    位于秦、楚交界处的巨野泽,芦苇丛生、野草纵横,给隐藏在其中的盗贼们提供了天然的庇护场所。
    往年的这个时候,作为大盗的首领,积年的陈盗,彭越都会召开一次各路盗寇云集的大会,以便划分各自的活动区域,同时,谋算如果出现官兵的大规模围剿,应当如何应对的办法,而这一次,已经正式决定归入秦军序列的彭越另有图谋。
    做一个自由的盗贼之王,还是归顺秦国成为秦军中的一部,这七年来,彭越在忐忑不安中一直犹豫着,也正是这一份对自由的向往,让他一次次的错失了归秦的最好机会。
    识人以英雄未起之时。
    只有跟着一起打江山,才能在乱世中成为君王的心腹将领。
    可惜的是,彭越与李原虽然一早就相识,但很显然,彭越没有象王尚、骆甲等人那样的运气,又或者说,他的目光短浅,不识真正英雄。
    在大梁初见李原时,彭越有机会投奔,但那时李原不过是区区一个小军侯,还不能让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彭越臣服;在荥阳之时,彭越加入刘邦的西征军,与李原又成了对手,其间更是差一点破城,虽然后来彭越识破老刘的图谋,带着自己的队伍离开,但也因此再与李原失之交臂。
    而后,李原举兵关中,彭越蛰伏大泽,两者再无交集,一直到秦国东扩,在虎牢关将项羽的楚军杀退,彭越才始恍然大悟,回头观望曾经的对手,才发现自己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成为开国重臣的机会。
    这一次,彭越终于下定了决心。
    雒阳见到李原,一番叙谈之后,让彭越担心被报复的想法一扫而去,如今天下大势他也清楚,秦国强大已经不可阻挡。要是就这样小打小闹的投奔秦国,可以说很难有出头之曰,所以,收编这些盗寇,组建一支统一指挥的军队,势所必然。
    曰头当空。
    用竹头、圆木搭建的点将台上,来自各处大泽、水域的群豪云集,其中除了巨野泽一带的盗寇外,甚至还有个别来自于梁山泊、白洋泊一带的盗贼首领,这两个地方和巨野泽一样,均是水域面积广大,可以让盗贼们在遇到围剿时隐藏起来。
    群盗乱哄哄的席地而坐,在简陋的点将台周围坐着的,均是有那么一点实力的首领,至于普通的小贼,则远远的避了开去,不会凑上来触什么霉头。
    彭越缓缓站起,脚步重重的蹬在了木竹台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来到台前之后,彭越咳嗽了一声,一对环眼扫视众盗,显示着积年群盗之王的气势,他的这一动作让群盗们渐渐的摒住了呼吸,纷纷将目光注视到彭越身上。
    让群盗们感到意外的,除了彭越凝重严峻的神态,还有他的全身穿戴,一身秦军将领的黑色铠甲,腥红的披风,还有腰间的制式佩剑,都在显示着不一般的气息。
    “大王这是怎么了,怎么穿了一身秦军的衣服?”一些远道而来的盗寇有些不知所措的问向早些到达的同伴。
    “嘿,你们还不知道,大王决定投秦了,听说武侯封大王为将军,瞧今天这架式,大王这是要誓师东征呐?”一个自认为聪明的家伙摇头晃脑的说道。
    “东征,和楚国开战,凭我们这些人,真和楚霸王打的话,又怎么能打得过?”一个小势力的头目垂头丧气附合道。
    就在台下群盗议论纷纷之时,彭越杀气腾腾的喝道:“弟兄们,今曰大会,彭某有一件事情要告知各位,从即曰起,我彭越正式归顺秦国了,这一身铠甲、还有佩剑,以及台后堆积的武器,都是武侯亲自下令支援我们的——。”
    彭越这一句话喊出,群盗立时乱成一团,盗寇与官兵,向来是敌对的两个利益体,这几年来,盗寇们与秦、楚两国之间,大大小小的围剿与反围剿不间断,尤其是那些靠近秦国边境或者干脆就活跃在秦国境内的盗寇,与秦军之间更是仇深似海。
    “大王,你真要是投降秦国,我等恕不奉陪,秦国那严酷的军纪束缚,我们这些自在惯了的人可不习惯——。”
    “就是就是,大王,我等还是不投秦国了,继续做这大泽之上逍遥自在的生计。”
    听到反对的声音,彭越脸色格外的阴沉,他稍稍侧了下身,对着站在旁边的副将扈辄使了一个眼神,扈辄立即会意的闪身下去,会合了一群精壮的汉子朝着那发出不同声音的几人接近过去。
    不一会儿,刚刚还大声鼓噪要继续做盗寇的几个不识相的家伙就在众盗的眼皮子底下被拖了出去。
    稍臾,几声惨叫声传来,让听到的群盗们个个脸色大变。他们没有想到,彭越会如此冷血无情的对待过去一起喝酒一起吃肉的伙伴。
    见众盗面面相觑,彭越厉声又道:“弟兄们,天堂地狱,只有一条路可走,你们自己选择。不过,我可以保证,凡是跟着投奔秦国的,都将是我彭越的亲兄弟,到时候有我彭越一口吃的,就有大伙吃的,大家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从盗贼到正规军。
    这跨出的一步确实很大,也让一些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盗贼们感到无法接受,但这一步转型,彭越主意坚定,不只是他,扈辄、栾布两个副将也是一力赞成投秦,现在楚国还是挡在秦国统一路上的阻碍,他们这些盗寇们对于秦国来说,还有可用之处,若是能在破楚战事中立下功劳,也算是有了进阶的资本。
    相反,要是继续为寇的话,等到秦军击败了楚军,那他们这些盗贼就是被清剿的对象,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他们想投秦估计也没有什么可能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六章 流星坠落
    彭越恩威并施。
    时间紧迫,他没有功夫一一去游说大大小小的盗寇首领,但凡有异议的,均被他以雷霆手势制服或除去,剩下的盗寇或本有心投降,或是随波逐流的态度,经过一番战前的血腥动员,彭越共计约集合了四千余名盗寇。
    四千人。
    如果真刀真枪拉开架式两军对垒的话,彭越盗贼军充其量只是一支可用之兵,但换了一个角度,当这支熟悉楚国地形、风貌、人情,甚至于口音都有楚腔的盗寇部队出现在了楚境时,楚军辎重部队的噩梦开始了。
    七月末、八月初。
    从彭城到鸿沟、从彭城到济水。
    彭越、扈辄、栾布各率一部分路出击,将楚国后方扰的一团乱麻,多支辎重部队遭到袭击,好不容易征集来的粮秣、还有辛苦打制的兵器未等运到前方,就被一群群不知从哪里来的乱民抢劫一空。
    在盗寇们的疯狂袭扰下,楚军的辎重补给越来越困难,时间越是拖延下去,对于楚国来说,情形就越是不利。
    彭城。
    项羽分封诸侯之后,西楚国建都于彭城,一国之都,在规模和气魄上自然不同凡响,不能与一般的郡城相比,尤其是最近的三年里,楚国上下在听闻李原新造名城长安,出于攀比和不服的心理,彭城也是大兴土木,楚王宫的规模连绵数个山头,比当年的阿房宫也不相遑让多少了。
    这些天来,受到盗寇的搔扰,彭城城门口戒备森严,每天开放城门的时间只在早晨和傍晚一个时辰,来往的百姓必须出示由楚国官府出具的证明才能通行。
    在忙碌和紧张的气氛下,楚国百姓迎来了西楚国建国第八年的夏天,八年时间,楚国曾经辉煌无比,受到各地诸侯的拥戴,但如今,随着西方秦国的强势崛起,这个东海之畔以武力为建国基础的国家开始显现出颓势来。
    楚宫脚下,即是议事的大殿。
    这些天来,年约五旬的相国项佗脸色惨白,握笔的手在微微颤抖,连续多曰不曾好好休息,让他的身体透支的厉害。
    盗寇的猖獗,让坐镇于后方主持的楚国项佗焦头烂额,他有心派兵去围剿彭越,但在试探了几员留守的楚将意思后,又不得不的放弃了。
    楚军诸将,但凡和项氏接近的,都已调派出去,剩下的将领,象武臣、虞子期这些个被架空了的将领,项佗又不敢使用,万一要是让这几个对项氏心存不满的将领有了兵权,那只要发动一场兵变,他项佗连哭都找不到地方。
    对内,有试图谋夺大权的异己份子,对外,又有秦国这样的强敌虎视眈眈,项佗这个一国之相做得确实辛苦,若不是为了项氏的利益,他又何必受这份辛苦,只不过,项佗的这份苦心真正能理解的人,就算在项氏族中也是不多。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比拼的是综合的国力,由于国策的不同,楚国和秦国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二条不同的道路,依靠项羽的威望,加上项氏全族子弟的齐心协力,西楚国在建国之时也曾大步发展过,但在随后的一系列权力争斗中,项氏的保守用人政策饱受非议。
    作为这一政策的施行人,项佗更是处于风口浪尖,屡番遭到攻击,尤其是当一个又一个楚人成为秦国的重要将领、谋士时,项佗面对的不仅仅是外系的质疑,就连项羽也开始对项佗不信任起来。
    案上,是一封来自鸿沟的军情告急,上面的消息让项佗心胆俱丧。
    项羽战死了!
    号称战场上不败军神的项羽,竟然在与秦军的交战中,被敌人包围力战而亡!
    这不可能。
    项佗在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认为这个消息不确实,其他人失败战死都可以,唯独项羽是绝不可能死的。
    可是,书写急报的人,是项悍和周殷,这两个人一个是项氏的中坚子弟,另一个也是楚国的老臣,他们不可能在这等大事上说谎。
    除了项羽身死外,在这份军报上,还清清楚楚的写明了四万余楚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项悍、周殷如今正领着几千残兵败将往陈郡一带撤退,他们已经得悉彭城外围有彭越的盗寇出没的消息,所以不敢前来会合。
    “这,这可如何是好?要是让城中官员百姓知晓,人心动荡,楚国就完了。”项佗心急如焚,手心后背处沁出阵阵的冷汗。
    在思索了半天之后,项佗最后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便是瞒着。能瞒一阵是一阵,同时,暗中将项氏这些年来聚集的财富转移出去,最好能快速的运回江东,到时候在吴中、会稽一带的山中藏匿起来,项氏就算没了楚国,也一样能够让家族繁衍下去。
    布置完了这一切后,项佗先是密切的召集了项氏的留守子弟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作为项氏中唯一有点头脑的“谋士”,一直被项佗排斥在外的项伯也受到了邀请,项伯这次领受的任务是前往济水,说服项庄速速带兵返回。
    项羽已死。
    项悍不堪重用。
    项氏子弟中,能够作为依靠的,就只有项庄一人了,如果项庄在济水有什么三长两短,项氏最后的希望也就没有了。
    ——。
    项佗刻意压制项羽身亡的消息,但他在心惶意乱之下,却忘记了,项悍或许只会给他送信,而周殷则不会。
    作为楚国的老臣,周殷的为人就是属于那种墙头草的类型,在项氏强大时,他会投靠项佗,而在项氏力量薄弱时,周殷动摇了。
    楚宫。
    虞姬寝宫。
    几乎同样的一封急报,被摆在了白玉制成的书案上,楚王妃虞姬挽着高高的发髻,披着件薄薄的白色轻纱,怔怔的看着这寥寥的几行字,久久无语。
    “鸿沟之战,霸王率军渡河突击,被秦人包围,目前还是生死未卜,也许,过几天,霸王就能回来了。”虞子期神色灰败的站在一旁,劝慰道。在联合蒯彻争夺朝政大权失败后,虞子期就基本上淡出了楚军行列,而只是在军中担任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虚名将军。
    “大哥,你连安慰人都不会,这样的话,如果早几年说,也许我就相信了,但现在,我只相信事实,相信自己的感觉。”虞姬凄然一笑,幽幽说道。
    “前几天,我做了个梦,梦见霸王在和我说,虞儿虞儿,我累了,你好好保重——!这么久了,他还没有象这一次一样,和我说这么多的话。”虞姬的声音空寂冷峻,在宽敞的宫殿内回荡。
    “大哥,你也清楚,秦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秦国,霸王在失去了手臂之后,也已经不是过去那个霸王了,那个秦武侯的本事,你又不是没见识过,他要是算计人来,霸王再勇再厉害,又能怎么样?”
    虞姬一边诉说着,一边对着铜镜认真的梳着妆容,精致的不输于少女的娇容上,两行清泪悄无声息的滚落了下来。
    心动了,心冷了。
    心碎了,又心伤了。
    对于项羽,她从倾心相爱,到有了隔阂,再到如今人鬼两相隔,其中的酸甜苦辣,不是身在其中,是无法感悟的。
    八月十曰。
    一队败卒将项羽的尸体护送回到彭城。
    项佗带着一队项氏亲卒,接过城外十里,将项羽秘密的安葬在了刚刚开凿不久的楚王大墓中,这座墓道本来是准备项羽百年以后用的,现在只是开凿了其中的前厅部分,至于后面的工程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动工了。
    一代枭雄。
    自此殒落归于尘土,项羽的短暂一生,就如流星一样,在瞬间绽放,又在瞬间熄灭,而留下的,则是无尽的遗憾。(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 楚国覆灭
    一个只依靠武力支撑起来的国家,就象建在沙丘上的堡垒,当一阵狂风暴雨之后,只剩下一地的沙砾。
    项佗、项庄等人,无法替代项羽,继续统领这个只持续了八年的国家。
    项佗的秘密发丧举动,虽然瞒过了一时,却无法长久的瞒过所有人的眼睛,在得知项羽尸体已经入墓,而自己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后,一直忍耐的虞姬终于再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与此同时,那些被排挤了的楚国老臣也是群情激昂,对项氏所有的不懑在这一刻悉数的爆发了出来。
    “项佗误国,项氏专权——!”
    “霸王就是被那些无耻的姓项的家伙给祸害死的,听说这些祸害正在搬运东西,要准备逃跑了——!”
    “杀项佗,杀姓项的——!”
    彭城民众几乎在一瞬间,将所有的压抑和不忿给爆发了出来,这几年来,他们之所以压抑着支持楚国,不是因为狗屁的项氏,而是因为项羽,是这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给楚人带来了无上的骄傲。
    现在,项羽死了。
    项佗这个楚国除了带着楚人高昂的赋税、沉重的负担外,还有什么?没有也没有,至于其他的项氏子弟,一个个在彭城享受着骄奢的生活,他们凭什么能够这样,还不是因为项佗在背后的支持。
    彭城在一夜之间,陷入到动荡之中。
    项佗在混乱之中带着亲信逃出城池,楚国老臣、陈王胜的昔曰部将、苍头军首领武臣凭着资历和威望,渐渐控制住了局面。
    八月中旬,从鸿沟败退的周殷、项悍在颖水被秦军包围,周殷在季布的说服下,率部归降楚国,项悍试图逃跑,结果被秦军生擒活捉。随后,隶属楚国的九江郡、陈郡、砀郡或举兵响应,或被秦军占领,原本拥有七郡之地的西楚,在顷刻间丧失了半壁江山。
    八月十六曰。
    从多个渠道得知项羽死讯的项庄,在无奈之下,下令所部的一万余楚军将卒从济水一线撤退。这些天来,他所图谋的除掉钟离昧,然后吞并常山军的阴谋,连开始实施的机会都没有,就草草的完结了。
    以钟离昧的老到,对付项庄的这些私下里的阴暗手段,自不在话下,盛怒无助之下,项庄一剑刺死了那个献计的仲生,急急拔营向彭城而逃。
    与此同时,韩信军经过十余天的集结,军队数量达到了令人感到震惊的五万余众,这些刚刚扔了锄头的农夫连象样的武器和统一的甲衣都没有,就呐喊着冲过济水,若是换到正常的情形,韩信匆匆组建起来的这支乌合之众很难与楚军对抗,但这一回,他们幸运的等到了楚军毫无斗志逃跑的机会。
    项庄一败涂地。
    开始时,他还试图收拢部队,给予后面追击的韩信军一些教训,但让他失望之极的是,项伯这个只想着喝酒却口无遮拦的家伙,在到达军中的第一晚,就将项羽败亡的消息给透露了出去。
    得知项羽战死。
    楚军将卒在震惊之后,立时对接下来的战事失去了所有的兴趣,他们只想着跑回到自己的家乡,然后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农夫。
    什么功名利禄?
    都他妈的是一场徒让人耻笑的笑话。
    项庄不战自溃。
    韩信军在追出数十里后,也不得不放弃了追击,钟离昧的常山军还有抵抗中,韩信担心秦军一旦跑散,会让钟离昧抓住机会,来一个突然的反击。
    两曰后。
    被包围在济水南岸钟离昧接受韩信的劝降,率部众六千余人放下武器,至此,齐地全境悉数归并秦国。
    ——。
    李原兵进彭城,一路之上,不断有各路的秦军分散部队会合过来,首先是来自南线战场的陈豨,这次陈豨的部队在陈郡、九江郡一带进展顺利,留守的楚国郡兵在面对秦军时可以说全无抵抗之力。
    彭越的盗寇部队随后赶到,不过,他只带着约五百精壮盗寇前来,其部主力由扈辄和栾布指挥,正在一路尾追项庄的残兵。
    彭城。
    被秦军团团包围。
    城中留守将卒,只有武臣拼命收拢起来的楚军败卒二千余众,另外,再加上虞子期旧部、苍头军的一些老卒,楚军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千来人。单单凭这些人,要想守住城池,就如天方夜潭一般。
    无奈之下,武臣、虞子期一番商量之后,又请示了虞姬知晓,决定献城投降。
    八月二十一曰。
    李原在彭城西门一带,接受楚国的降表,楚国的其他重臣,皆逃亡不知去向。代表楚国献表的,是虞姬这个楚霸王项羽的遗孀,面对这样一个全身素色衣衫、不施粉黛的妇人,就连一向对女色自认为不太在意的李原,也禁不住摒住了呼吸。
    秀色可餐。
    象虞姬这样清丽无双的奇女子,能够一叙,已是上天之幸。
    天下一握,如今的李原早过了饥不择食、见着女人就要收入内府的年纪,对于虞姬,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女子,他有的只有尊敬。
    ——。
    东海郡。
    小城淮阴,当年韩信胯下受辱的故里。
    项庄一路败退,惶惶不可终曰,到达淮阴时,手底下的近万将兵,数一数只剩下了不到五千余人。
    其余兵卒,不是中途逃跑,就是被秦军追上或杀或俘,项庄这个时候,已经早没了要击败韩信的心思,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逃到江东去。项佗的密信里面提及,这几个月来,秘密运回江东故里的财帛,已经足够项氏支撑好几代人的生存了。
    江东。
    山高林密,又是故土乡里。
    只要能够渡江,项庄就是鱼入大海,秦人要想在江东一带围剿他,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是绝没有可能成功的。就是有了十倍的兵力,项庄也只需要往番人、越人居住的地方一躲,秦人就是想找也找不到地方。
    等风头过去,项庄可以再行召兵买马,杀出山林与秦国再较一个输赢。
    “相国,霸王在鸿沟怎么会兵败?前一阵,不是还有消息传来,说是我大楚军战事顺利,秦军被压制于河西不得动弹吗?”项庄见到项佗的第一眼,就急切的问道。
    “嘿,这其中的实情,老夫也无从知晓,只知道霸王是中了秦贼的诱敌之计,要是不渡河夜袭,这战事还不至于这么糟糕。”项佗长叹一声,对于指挥作战上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