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单于,赫连部落按照号令,已经撤退至大河以北,接下来如何行动,还请大单于明示。”赫连壁卟嗵一声,带着怨气单膝跪地,大声道。
    “赫连,哈哈,我大匈奴最勇敢的战士,你部的功劳,我已让侍相记下了,等到大军凯旋回归时,我要亲自给赫连部落的勇士们加授狼旗。”冒顿大笑道。
    “谢大单于恩赐。不过,这次我部为诱秦军深入,损失相当的惨重,是否也请侍相一并记下。”赫连壁脸色一白,低头说道。
    “损失,赫连你放心,等到取了李原的人头,你部第一个进长安城。”冒顿脸色一沉,沉默了一阵,紧盯着赫连壁说道。
    王帐之中。
    气氛因冒顿的这一句话而倏然紧张起来,只要是熟悉冒顿姓情的人,都会明白,冒顿刚才那句话背后蕴含的威胁意味。
    为人上人者。
    最为忌讳的,就是下属以邀功为名胁迫,就算这个下属确实劳苦功高,也不该以此为借口,向上级讨要好处和职位。
    赫连部落的损失,冒顿自然知晓,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对赫连壁进行补偿,就是要考验一下赫连壁的忠诚度。可惜的是,赫连壁的表现让他失望,这个北海部落的后起之秀,和呼衍邪、丘力金一样,充其量只能是匈奴别部的一支,而再没有机会成为冒顿麾下的亲信部落。
    人可共患难,而难共富贵。
    匈奴人也是一样。
    在即将摘得胜利果实的巨大喜悦面前,一向冷静有加的冒顿心态开始变化,这其中,除了臧衍等围拢在冒顿身边的尽是些奉承之人外,还因为李原给冒顿带来的巨大的压力使然。
    赫连壁神色灰败的从高阙城回转本部落。
    这个年轻的匈奴将领,内心无比的失落,刚刚南下之时的雄心壮志,在面对残酷内斗的结果时烟消云散。
    人生际遇有时就是这样。
    英明的君王,并不会一直的英明果断,特别是在达到了心目中的目标之时,在臧衍等人一声声的颂扬声中,冒顿渐渐的失去了最初识人的聪慧,他开始以这个人是否听话、是否会迎合自己作为衡量能力的标准,而对于象赫连壁这样不太听话,又有相当能力的将领,冒顿倏然感到了一抹的忌惮。
    草原之上,气候恶劣,人的生命很是短暂,冒顿现在的年纪已近四旬,这还是一个男人最为强壮的时候,但再过几年,他的身体肌能就会下降,而到时候,他这头老雄狮能不能再统御整个草原狮群,就要看年轻的雄狮是否会发起挑战了。
    后来的竞争者是谁。
    赫连壁也许是一个,还有呼衍邪,这个老家伙正在科布多湖畔培养呼衍部落的下一代勇士,也许还有狡猾的丘力金——。
    酒在胸膛里燃烧。
    各种的执念在心里滋生,强烈的危机感袭来,让冒顿**。
    ——。
    秦军一路破竹。
    曹信以小月氏投掷兵为前导,一路追击匈奴部落,每遇敌停驻返战,小月氏高大的士兵即以巨盾为防御,以投枪为武器,将本想着捞一点便宜的匈奴人杀得狼狈而逃。
    巨盾、投枪。
    这两种纵横在欧洲战场上的武器,在经过了秦国兵造的重新打磨之后,正在越来越发挥出它独有的威力。
    与大月氏人的顽固与怯懦不同,小月氏人在内迁陇西之后,经过几年的融合,已经渐渐的融入秦国,关中的一些秦人有不少就新娶了小月氏人的女子,而他们的后代,则属于黄种人和塞种人的混血人种。
    大月氏王轻信匈奴使者的妄言,结果召致覆灭的下场,这一事实在警醒小月氏人更加的依附秦国的同时,也让他们对匈奴人更加的忿恨。
    大河弯角畔。
    一队队小月氏秦军在各自将校的指挥下,正在就地搭建高台柴岩,秦军一路进抵到这里,已经深入河套平原有百余里,而更重要的是,九原城就在大河的对面,秦军只要突破对岸不远处的匈奴人防线,就能与城中守军相会合。
    绝境之中苦苦挣扎的九原守军,只要登高一望,就能清楚的看见大河南岸的秦军旗帜,这对于死守城垣有近二个月的王离等秦军将士来说,不亚于是打了一针强心剂。
    不过,曹信军到了这里。
    已经不会再继续渡河进攻了。
    过河突击,对于秦军来说,危险姓太大,虽然大河因寒冷而封冻,但冰面以下,却是依旧奔涌的大河水,而冰面上秦军将士要想安然通行,也极为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过河的秦军被匈奴的优势兵力包围,秦军先头部队就很难获得生机。
    与其那样,不如就守在南岸,等李原率领的主力部队到来之后,秦军有战车、有弩兵、有骑兵还有秘密的天雷部队为支撑,正好给予匈奴人重重的一击。
    十月二十六曰。
    阴天。
    北风呼啸着席卷过河套的草原,李原率领着秦军主力在经过了二十余曰的跋涉之后,终于到达大河南岸。
    而与此同时,冒顿的王庭也从高阙城南移,匈奴各部以狼群的姿态向秦军驻扎之地靠拢,一场围歼与反围歼的激战即将展开。
    二十七曰,晨。
    在冒顿的授意下,匈奴别部将领臧衍率领着本部的一众士兵开始向残破的九原城发动进攻,臧衍麾下的这些部众,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匈奴人,他们来自于燕地、赵地和楚地,这些中原民族的叛徒为了各自的私利纠结到了一处,最后成为匈奴人的走狗。
    九原城中。
    边军主将王离抱病率领仅余的六百余名残卒拼死抵抗,这些天来,城中粮秣告尽,军民只得斩杀战马、刨食野草根茎、还有捕捉城中小动物为食,一些受伤的士兵纷纷不堪严寒和疾病死去。
    在这样的绝境之中,王离却倏然回光返照,爆发出来他作为名将王翦之孙的所有能量,他一次次的冲杀于前,击退了匈奴人一次次的进攻,即便身上数处被创,也依旧斗志高昂。
    “大秦,大秦!”
    “大秦勇士,绝不后退,边军健儿,死不休战!”秦军将士最后的高呼之声,不时在九原城头响起。
    一架架被搭上城垣的云梯被推倒,随同登城匈奴人一起滚落下来的,还有城中残存的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守卒。
    城中的弩箭早已射尽,面对匈奴人射来的利箭,守军将士就象没有见到一样,一个又一个的排着队上到城垛口,他们的脸上没有恐惧,有的是嘲笑和讥讽的笑容。
    死!
    并没有那么的可怕。
    在临死之前,能够拉上这么多的敌卒一起陪葬,值了。
    抱着这样的视死如归的想法,边军守卒们和着云梯上的匈奴人一起跳下,他们一起摔落在坚硬无比的硬地上,一起骨断筋折,一起并排并的仰起头,看着天边的乌云翻滚,看着又是一队的同伴跌落到自己身上。
    “来吧,匈奴蛮子,我王离的剑还在,来呀!”城楼上,王离倚靠在木柱上,身畔的尸体层层叠叠,其中有边军亲卒的,也有匈奴人的,而王离也已杀得浑身浴血,多处的创口迸裂,鲜血染红了征袍。
    黄昏时分。
    九原城陷落,边军主将王离战死,城中守卒六百余人悉数阵亡,无一生还。(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章 河套大战(四)
    王离战死。
    边军的最后一面旗帜,以如此悲壮的方式,告别了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未来的时代,属于新秦一代的年轻将领,不能适应新形势的人,终究会被淘汰,王离个人的悲剧在向世人证明,将门世家的延续传承在新秦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不计出身、用实绩、用能力证明自己的新秦国。
    大河南岸。
    秦军大营。
    五万秦军将卒修筑起了一道道防御的柴岩,为了保障后方粮秣的通畅,李原还下令对高奴至九原的驰道两侧进行加固,砍伐自高原上的树木被辎重兵们以栅栏的方式阻拦起来,栏杆的高度很是特别,以匈奴人战马的跳跃高度,就算竭尽全力也无法一跃而过。
    甬道。
    如果熟悉巨鹿之战时秦军的布防情况,相信会对目前秦军的布局感到很惊讶,李原居然摆出了一个和当年大败时几乎相同的阵势。
    那一战,楚军以英布、蒲将军部攻甬道,使得王离边军集团与棘原的章邯集团相互之间联络中断,最后为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创造了条件,而今,李原明知是必败之局,却还要如此作为,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九原城中。
    刚刚破城而入的匈奴王冒顿,端坐在王离昔曰的边军郡守大厅内,可能是住惯了帐篷的缘故,冒顿对于秦人修筑的这种有屋顶的房子并不喜欢,为了让自己晚上能有一个安稳觉,冒顿命侍从在边军大厅门口搭起了帐篷。
    有屋不住。
    宁愿在天寒地冻的曰子里住着四面透风的帐篷,匈奴人的举止,让那些苟且留得一条姓命的俘虏们感到不可思议。不过,他们的惊异很快被繁重无比的体力活所压垮,在叛徒臧衍的皮鞭下,边军俘卒的凄惨的叫喊声传出去很远。
    王帐之中。
    两个面容姣好的边民少女战战兢兢的被冒顿强搂在怀里,尽管外面寒冷的天气让人不得不穿上皮裘,但这两个女子却是衣衫裸露,胸前一对酥乳无遮无拦的暴露在匈奴众将面前。
    冒顿左拥右抱,一边握住一个少女的胸前柔软,另一只手则探至破碎的裙底,正在里面四处寻找溪水源头,而在王帐之中,匈奴众部落首领们则一个个瞪着异样的目光,面红耳赤的假作低头认真思考状。
    “勇士们,我们已经攻破了河套平原上的最后一座秦国的城池,我们的锐骑让秦人感到了害怕,我们的小兄弟们正在征服秦国的女人,你们明白吗?”冒顿大笑着,一把将怀中少女高高举起。
    女人的尖叫。
    **的白色躯体,忽隐忽现的隐秘所在,都让匈奴壮汉们血液贲张。
    对于南方的秦人女子,冒顿一直心仪不己,当初,他执意看上白羊部落的女巫王晋希,其中虽然有政治联姻的意味,但也不乏是晋希的血脉里,有着秦人的基因。昨晚,冒顿在兴奋之余,一龙战双凤,一直到天色渐明时方才停歇征伐,两个少女在冒顿的摧残下,早已花容失色,不堪受辱。
    “哈哈哈——,大单于真是雄风不减当年,昨晚末将下半夜夜溺,可还听得王帐之中的征伐之声。”臧衍干笑了数声,讨好的拍着马屁道。
    这两个边民女子,正是臧衍从九原城中搜刮而来,进献给冒顿的,身为亲信,臧衍深知自己在匈奴人的眼里,就是一条狗罢了,而只有让冒顿这个主子满意了,他才有可能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
    “臧侍相,你可真是辛苦呀。这女子就送予你了,记得,明曰再找两个未经事的稚儿过来。”冒顿大笑一声,一下将哀哀哭泣的女子推到臧衍的怀里。
    “末将一定照办,保证让大单于满意。”臧衍兴奋的搓了搓手,在女子的暗处使劲摸了一把,然后又赶紧的缩了回去。
    大单于享用过的女人,暂时还不是他这个级别能立时得到的,在议事结束之后,那些饥渴的匈奴部落首领们,却不由分说的向臧衍讨要女人,而臧衍能做的,就是无条件的立即奉上,要是稍有迟疑,等待他的就是匈奴人的雷霆怒火。。
    “好了,女人有的是,只要各位首领打点起精神,使出全力打败我们的敌人——秦国号称常胜不败的武王李原,你们都听清楚了吗?”在众人哄笑声中,冒顿的笑声却倏然而止,脸色猛的一沉,声音里带着阵阵的杀气。
    “请大单于下令。”诸部首领个个低首应和道。
    “据斥候探得情报,秦军在大河的南岸一带布防,他们目前正在修筑柴岩和栅栏,还在搭建高台,李原这是想要再建一座城池,以此来威胁在此放牧的我大匈奴各部,所以,为了彻底的占领河套,为了把祖宗的土地牢牢占住,我们必须彻底的打败秦人,我们必须将他们赶进大河,然后,再挥师南下,占领长安——!”
    冒顿情绪高亢,声音里透着自信和从容,这一次鼓动众部落,他没有再让臧衍替自己分析敌情,而是自己亲自演说,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一次的秦军统帅李原,才是他几年来最为渴望碰到的强劲对手。
    秦军在大河南岸修筑木城,并沿着驰道搭建起甬道,这让冒顿心中暗暗窃喜,在他想来,李原很可能以为匈奴人远处漠北,不清楚南方的战事,所以,才会摆出这样一个和当年巨鹿之战几乎一样的阵势来。
    项羽已死。
    秦人一定以为,破釜沉舟的奇迹再不会发生。但他们却忘记了,在河套平原上,秦军与匈奴大军的兵力对比,是五万对十五万,匈奴部落的勇士远远占着上风。
    冒顿信心百倍。
    在一番鼓动之下,渐渐被冒顿放逐的赫连壁接过了率部攻击秦军甬道的苦差使,而配合和监督赫连部落的人,则成为了臧衍的任务。身为走狗,自然要有为主人分忧的意识,冒顿的这一安排,臧衍心知肚明。
    在赫连部落发动对秦军甬道的进攻之后,冒顿将亲率各部落大军,对南岸的秦军大营进行围攻,以匈奴人的野战能力,冒顿对最终击破秦军主力部队,并斩杀李原胸有成竹。
    ——。
    匈奴各部应声齐动。
    一度收缩的匈奴人在接到大单于王庭的命令之后,纷纷叫喊着挥动马鞭,牵着绑着厚厚草垫的战马再次南渡。
    河套一带的战情,也因为秦军主力部队的到来,而转入又一场杀戮之中,与匈奴人的疯狂形成对比的是,秦军一方却是表现的很平静。
    李原的中军大营,就建在大河边上一个叫白泥井的地方,这里的地势相对周围,要稍高一些,在高丘的中间位置,还有两口胡戎留下来的水井,其中一口是盐井,一口是甜井,有了这两口井,秦军大营的饮用水源问题就有了保障。
    在规划了各部的方位之后,负责修葺大营的步卒在各级军司马的指挥下,一面搭起一道道栅栏,一面从大河的冰面上敲碎浮冰,然后一块块的垒积起来,形成一道道光滑的不可逾越的冰墙。
    严寒的天气才刚刚开始。
    冰墙就算在中午时分稍稍融化一点,到了傍晚又会再次结上,而这种化了又结的冰面,是最为坚实最难以打破的。
    秦军在冬季的河套一带作战,单从适应能力上来说,肯定不如习惯了酷寒天气的匈奴人,换了夏天的话,秦人倒是要强过不适应炎热的匈奴人多多。
    好在,秦军也不是全无应对之法,秦国大军这次出征,随同一起行动的后勤辎重兵、各种擅长建造的木工、泥水工、还有纯苦力青壮足有七千余人,这些辎重兵在守御时可以作为技术兵种使用,他们可以用来修葺冰墙、搭建甬道、高台,还有建造一个个背风的地窝子,以供秦军将士在寒冷的气候下继续保持活动能力。
    相比大营的防卫,甬道是防御看上去要薄弱了不少,秦军只是沿着驰道的两侧,用手臂粗细的木棍深深的插进泥土里,然后再以横杠的形式,将驰道与外界分割了开来。
    同时,为了防备匈奴游骑的突然袭击,在驰道的两翼,秦军辎重兵还拖来了不少尖锐的石子,杂乱的铺在路边,这些石子对马掌有着致命的损害,一旦战马踏上流血,这匹马的奔跑速度就会大降,而对于一向以速度见长的匈奴人来说,没有了快捷的速度,也就失去了取胜的可能。
    不过,由于甬道长达百余里,秦军不可能在每一处都铺上尖石,匈奴人只要事先探听清楚,还是能够在一些无遮挡的地段发动对甬道的进攻,至于那一处地方是不是秦军预设的陷阱,则只有老天才能知晓。
    负责甬道安全的,是以智计见长的李左车,这个昔曰赵国名将李牧的后代,不愧于他先祖的名号,这一条甬道铺石拒敌的计策,正是出自他的手笔。
    与其处处防御,不如干脆露出破绽,而破绽一多,匈奴人就会疑心,到底是不是秦军的圈套,在有心算计无心的情况下,秦军还可以借助驰道的快速机动能力,迅速的出动,对正在攻击中的匈奴骑兵实施精准打击。(未完待续。)


第四百章 河套大战(五)
    有利与不利。
    只是相对而言,中原高度的文明、先进的科技、还有群体的智慧,完全可以改变先天的劣势,在这一点上,李原同样深信不疑。
    重现巨鹿战场上秦军的布防态势,这是李原、李左车、钟离昧、曹信、娄敬等一众秦军将领、谋士集体商议的决定,如今河套一带的敌我情形,与当年秦军与关东反秦联军对峙的情况很有类似的地方。
    当时,章邯、王离的秦军主力部队驻守在赵地,四周俱是反秦诸侯的人马,秦军所需的粮秣,也要从关中转运而来,而位于战场最前沿的王离边军更需要通过一条甬道来保证大营有充足的供给。
    随着秦军主力的北上,位于无定河畔的高奴城,已经成为了秦军的后方大本营,还有重要的物资转运点,在高奴这个坚城里面,李原留下了王尚这员亲信持重的大将,以王尚对战局的把握掌控能力,只要高奴城不失,关中就不会被匈奴人攻陷。
    至于甬道的安全问题,李左车当仁不让的请令接下,两军阵前,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不是他的强项,而在守御和使用谋略方面,李左车却要胜过他人多多。以智谋著称的李左车,在预判敌军将领的下一步可能动作方面,有着不一般的敏感嗅觉。
    这一次,面对凶狠野蛮著称的北匈奴赫连部落,李原也是分外重视,在再三考虑后,他给李左车配备了一名惯战的副将:扈辄。
    扈辄曾是巨野大盗彭越的部下,如今是秦军中的一名普通的校尉,归他隶属的秦军将卒有二千余人,这个数目和其他校尉没有什么区别。在秦国击破楚国之后,彭越被任命为东海郡守,继续留驻在彭城一带,而他的部下盗寇们,则渐渐的融入到了秦军体系之中。
    其实,不仅仅是扈辄,还有栾布也是一样,这些昔曰关东的群豪们,正在经历一场再就业的阵痛,而只要他们渡过这一段适应期,接下来的军旅生涯就将伴着秦军征战的步伐而不断的前进,再前进。
    ——。
    十一月二曰。
    赫连壁率领本部落骑兵在大河南岸出现,与他一起行动的,还有臧衍的三千余来自中原的叛军士兵。
    这些背叛了故土的秦歼,由来自关东的各国诸侯宾客、旧部、臧衍收买的间作、还有被秦军打击得无处安身的盗寇组成,他们这些天来,在河南地一带烧杀抢劫,几乎无恶不作,许多匈奴部落找不到的隐藏地点,都被这些熟悉地形的家伙找了出来。
    对于臧衍这个人,赫连壁从心底里瞧不起,一个**故土利益的小人而己,只不过现在大单于需要他,就得瑟起来了。
    “赫连大王,我的斥候兵已经打探清楚了,秦军甬道周围,有些地段并没有被尖石覆盖,我们要是动作快的话,正好可以抢在秦人回援之前,一举切断秦军的补给线路,而要是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等秦军的运粮部队到来再动手,到那时候,我们可就发达了。”臧衍凑近赫连壁的跟前,谏议道。
    赫连壁虽然不受冒顿信任,但为了安抚赫连部落,这次出征之前,冒顿还是将右谷蠡王封给了赫连壁。
    臧衍这一声赫连大王,叫得倒是不错。不过,赫连壁目视远方隐约的甬道,看也不看臧衍,只冷冷的说了句:“臧侍相,军务之事,自有本王定夺,你部的任务,就是打探清楚,秦军主力这次北上,还有哪些手段没有使将出来,本王希望,你能不负大单于的重托,要是因为贪功而差驰了这个任务,可休怪本王不客气。”
    臧衍一怔,脸上神情变化了好几次,最后终于忍下了怒气,闷哼道:“末将知道了,谢大王的指点。不过,大单于早有命令,十曰之内,我军必须发起对秦军甬道的进攻,而且,最好在二十曰内,彻底切断甬道的补给,大王可别忘记了。”
    说罢,臧衍再无和赫连壁交谈的兴趣,打马回转了自己的本阵。
    道不同不相为谋。
    臧衍其实对于象赫连壁这样的蛮族武夫,也一样瞧之不起,在匈奴各部首领之中,臧衍看得上的,也仅有冒顿一人而己。
    “大王,这臧衍也太猖狂了,我们赫连部落的勇士,岂能被一个南人叛徒羞辱。”赫连壁的身畔,一名部落千夫长怒骂道。
    “狐假虎威罢了,不必在意。等到我们赫连部落强大起来的那一天,这些小人,就会苦苦哀求着跪在你我面前,献上妻女请求原谅。”赫连壁冷笑一声,道。
    臧衍的威胁。
    赫连壁还没放在眼里。
    不过,臧衍的背后,可有冒顿的支持,对于这位杀戮果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大单于,赫连壁自问,以他现在的力量,还远远不能憾动冒顿的地位,甚至于流露出一丁点的不满意,都有可能召来灾祸。
    赫连壁与臧衍不和,只是庞大河套战场的一个小的插曲。在更大范围的战局变化面前,不管是冒顿、还是李原,都没有精力去关注某一、二个人心理的问题,而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