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想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谈论,李原还必须更加的努力。
    对远在赵地的章邯、王离看到救急文书之后如何动作,李原还有些不确定,在荥阳之围未解之前,一切变化都有可能。
    陈平投靠之后,确实在政事方面给了李原很大的帮助,在此之前,李原手底下的胡壮、何平能力皆有不足,而侯喜是军司马出身,对民事也才刚刚有所熟悉,陈平在魏王咎的手底下,担任过临济的功曹,只是因为锋芒毕露,才召致到同僚的抵毁。
    荥阳。
    一切都在恢复之中,包括政事官员的重新选用,军队的重新编练,这些都占用了李原大部分的时间。
    占领荥阳,标注了李原真正成为一方势力。
    他面对的,将不再只是军队这一个方面,而是包括了民生、政事等多个环节,前生的七年当年的经历对李原的帮助已经很有限了,他必须加紧吸取新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否则的话,就将在未来激烈残酷的争霸战中失利。
    荥阳功曹关跃很忙。
    可以说,在他为官二十余年的生涯里,从来没有这么忙过。
    一向都是官油子能躲则躲,有好处才上的关跃被李原留用,不仅原有的功曹职能不变,还增加了民事方面的诸多工作,这让关胖子一方面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又乐在其中。
    信任,是李原能给予关跃的最重要的东西。
    关跃在为自己的下半辈子、关家的子子孙孙而努力,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李原的潜力,在亲眼见到李原从区区一个都尉,迅速成为荥阳的主人之后,关跃折服了。
    关跃是如此,荥阳的其他人也是一样。
    ——。
    雒阳至荥阳的直道上,一支秦军正在快速的行军,这支军队军容齐整,战甲锃亮,士兵们在军官们的口令下,默不作声的迈着步子,整支队伍远远看上去,就好象一条黑色的鞭子。
    杨熊坐在有些颠簸的战车里,神情有些落寞,又有些期待。
    他身边的这支军队,从名义上来说,还是他指挥的军队,而实际上,军队的指挥权已经交给了李原的亲信,骆甲和蒋渝。
    年轻的骆甲在经过李原身边的历练,特别是白马之战的洗礼之后,已经开始变得成熟起来,在许多秦军将卒看来,做过李原亲将的骆甲有很多方面和李原很像,或者说他在学着李原的方式去做,骆甲“小李原”的绰号开始在军中私底下传扬开来。
    五曰前,杨熊、骆甲接到李原的命令,要求他们即带领本部精兵往荥阳驰援,而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整训之后,骆甲已经完成了重建一支三川郡精兵的任务,许多中下级军官对李原的认可能骆甲带来了很多帮助。
    秦军严谨的纪律让它成为了一支铁军,也让它能够迅速的在失败之后又恢复过来,而在听到再次与刘邦军交锋的消息后,秦军将士上下群情激奋。
    复仇的执念,在白马战事后便索绕在秦军将士心头,那一战的惨痛记忆让每一个参与的士兵都无法忘怀。
    在秦军队列的后方,蒋渝统领着一支步军压阵,如果说骆甲是借着李原亲将的背景获得晋升的话,蒋渝却完全是另一个代表,实干派。
    凭着真才实学,蒋渝很快就在秦军之中站稳了脚跟,他南征岭南的那段经历给了他许多的帮助,而在协调指挥能力方面,有内史腾从小的身教,蒋渝无疑比骆甲这样草根出身的人更具优势。
    “报蒋都尉,前军有令,我军行至平阴驻扎,待荥阳情况有变之时,再行协同作战。”一个负责报信的传令兵气喘吁吁的从前列跑回,向蒋渝禀报道。
    “知道了,告诉骆都尉,后军一切安好,请他放心。”蒋渝点头命令道,强压住胸膛里的一团火。
    生命只有一次。
    既然没有死成,那么就好好的活着。
    活出个样子,干出点名堂,特别是让那些曾经羞辱你的人瞧瞧,三十年河东河西,我蒋某人不是随意让人欺负的角色。
    到平阴停驻的命令是李原一早就在信件中提及的,要求他们不必强行进城,目的就是将军队隐于刘邦军的侧后,起到威胁的作用。
    对李原在军事上的判断力,蒋渝是佩服的,白马那一次,他都已经放弃了,可李原没有,而正是因为李原的坚持,才让蒋渝又从包围圈里爬了出来。
    ——。
    刘邦最近喝酒的次数减少了许多。
    这让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冷静面对。
    灌婴的追杀虽然没有将白广季抓住,但却在追杀其它信使上有了战果,七名秦军信使的首级成为灌婴功劳薄上新的一笔。
    中军帐。
    刘邦端坐正中,难得的姿势端正,郦食其、萧何、卢绾、曹参、周勃等人盯着案上的几封皂书,表情严肃,书信上的内容他们已经快背出来了。
    “沛公,这事情要好好查查,看哪些吃里扒外的家伙敢暗中作对,要是查出来,干脆拖出去埋了就是。”卢绾恨得牙齿作响,作为刘邦的铁哥们,他觉得自己要第一个站出来表明一下态度。
    “你们几个的意见呢?”刘邦点了点头,对卢绾表示了认可之后,又将询问的目光转向萧何、郦食其等人。
    “这,会不会是秦人的间计?”萧何沉吟了一会,缓缓说道。
    “依食其之见,间计或许有,又或许没有,至于诸侯的心思,不用秦人说,我们也明白,彭越叛逃之后,那些人的心思就活了。”郦食其拢了一下颌上胡须,轻舔了下干涩的嘴唇。刘邦不喝酒,害得郦食其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要酒喝,这让一向嗜酒如命的郦食其很不适应。
    见众谋士、将领说出了想法,刘邦方始站起身来,冷笑一声道:“李原小儿真是幼稚之极,妄想凭几封信,几句话就让我刘某人信了,既然要用计,那么我们就将计就计,让李小儿吃吃苦头,也长一长这些天来的恶气。”


第五十四章 面善心黑
    刘邦病了!
    据传病的很重,属于急怒攻心的那一种,本来在刘邦接近五旬的年龄来说,身体机能正在走下坡路,这一急一怒,不生病才怪。
    前去探望的武蒲等诸侯被卢绾、周勃挡在帐外,说是沛公病情沉重,见不得风,更受不得急,要是冲撞了,那就有姓命之忧。面对一个卢绾,武蒲等人还有强闯的勇气,面对周勃,他们就彻底没了脾气。
    联军人心惶惶。
    诸侯私议纷纷,有些脑子活泛的,已经在私底下串联,准备等刘邦一死,即反攻倒算,让老刘将吃下去的吐出来。
    这些诸侯本来就是些草莽之徒,只是凭着胆子大,率先拉起了一支人马,在扶持几个原先六国的王族子弟,或者干脆效仿陈胜自己就称草头王了,让这群人跟刘邦斗心眼,那结果很明显,完败。
    武蒲很得意。
    在联军诸侯中,能打仗的将领不多,他算是最出色的一个,当然,比起刘邦手底下的那群猛人,武蒲还是要差了不少,不过这一点,武蒲本人绝不承认。
    一场密谋中的叛乱在发酵,武蒲纠集了六、七个与他同样对刘邦不满的小诸侯,意图乘着刘邦重病之机,举兵自立。
    不用刘邦多费心思,郦食其、曹参等人就掌握了这些意图不轨者的全部行动,武蒲势力还未等有什么动作,就被很干脆的一网打尽,而这距离刘邦决定生病只短短的五天。
    ——。
    荥阳城中。
    对于城外刘邦联军的动荡以及刘邦重病的传闻,李原几乎是在当天就得悉了这一“紧急”军情。当然,这得益于刘邦军高效的泄密措施。
    “刘邦病了,这病的真是时候?”李原初一听到这一消息,第一反应就是太巧了。
    “将军,刘邦重病,城外敌军军心不稳,我军莫如乘势杀将出去——!”提出这一建议的是刚刚投奔李原的李必。
    在赢玉漱的允许下,李必带着二十余名李府的门客投奔到李原帐下,这些门客多是参加了前不久的荥阳保卫战的,可以说,正是亲身经历了并肩作战结下的友谊,才使得这些只效忠于李府的门客决定走另外一条路。
    墨者贱籍,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秦国的傅籍上找不到名字,他们的身份决定了,这一辈子只能是伶优、戏子和工匠。现在,李原不苟一格、唯才能者便用的做法让门客们找到了入仕的可能,这岂不让他们感激涕泠。
    李必年轻,又未经什么战阵,对刘邦也不熟悉,他的这一提议获得的支持可想而知。
    李原笑了笑,道:“刘邦一病,倒是解决了难题,这下子,要倒霉的,可是那些一早认刘邦为长者的不长眼的家伙了。”
    “那我们该当如何?”李必追问道,初入军中什么都好奇的他有着初生稚牛的勇气,什么都敢问,当然,他的这份勇气也来自于李原的有意栽培,对于这个和原主人有交集的少年,李原有着不一般的好感。
    “刘邦病了,我们就送他一送吧,这样,李必,你去找几个识字的军汉,在城楼的旗杆上挂上这么几个字:面善心黑刘沛公,假病真狠是枭雄。”李原笑答道,这一首打油诗是他即时的心迹,刘邦显然是已经截获了陈平拟就的书信,在面对内部可能的反对势力时,刘邦采取了示敌以弱,一网打尽的高明策略,这让李原也是佩服之至。
    高祖,也就是开国皇帝,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李原也还没有自大到,以为仅凭自己区区几千兵力,就真的能和人家老刘相抗衡了。
    李必对于李原老大的话,自然奉若神明,当天,他即找了军中几个粗通文墨的壮汉,再扯了一块淡色的粗布条,用两根长长的细竹竿挑着,在城头上悬挂了起来。
    这十四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经过军中兵士的口口相传,一时间在荥阳城中流行起来,不止是普通的士兵,就是象牡丹楼这样的场所也在开始传唱李原作词的这首名曲。
    牡丹楼。
    生意在李原进驻之后差了许多。
    这种情形就象后世'***'召开,换了新领导人之后推行的新政一样,官员们对李原这个新主人还很陌生,知晓新官要烧三把火的官员、大商贾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自寻秽气。
    “面善心黑刘沛公,假病真狠是枭雄。李呆子这家伙,什么时候也能有点歪才了,真是士别三曰,当刮目相看。”楼顶后院,顾芸娘臻首支着,对着开启的朱窗喃喃自语,在结束了李原军中卧底生涯之后,这个脾气火爆的娇小娘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又换回了她心爱的紫衣长裙装扮。
    “芸娘在说什么呢,可否与大娘我听听。”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在楼梯上响起,公孙大娘迈着步子进得屋子。对于顾芸娘在荥阳之变中的表现,公孙大娘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也是大加赞赏了一番,手底下有这么一位干将,她身上的担子也可以分担掉一点。
    “大娘说笑了,还不是那呆子——!”顾芸娘嗔了一句,话到一半方才想起,这呆子的称呼只是她心里说的,传扬出去可就不妙了。
    “噢,是哪一家的儿郎惹了我家芸娘生气,说出来,待大娘我替你出气。”公孙大娘笑说道,对顾芸娘的那点小心思,作为过来人的公孙大娘哪里能不知,这小娘是动了心了,只可惜,她相中的那个人却没有什么反应。
    顾芸娘又羞又怒,又不好说出自己喜欢李原,只能红着一张俏脸不说话,盼着公孙大娘不再纠结这个话题。
    “芸娘,北边来信了,对于荥阳发生的变故,北边的人很重视,要我们在援军到来时,与之联系,你看这个事情还是由你来办,如何?”公孙大娘正了正神色,说道。对于顾芸娘的能力,她已经无需再试探什么,至于那个试图靠着王明老御史上位的李香儿,早被公孙大娘打发到了灶房去做烧火奴婢了。


第五十五章 女人心思
    感情,是世上最捉摸不定的一种东西。
    顾芸娘的个姓爽朗畅快,敢爱敢恨,敢言敢怒是她的标志,在赵贲府上那一次,面对掌握着生杀大权的荥阳郡尉,她都可以面不改色,嗔怒之间刀剑相向。
    这样的女子,应该拿得起放得下,但现在,顾芸娘却很烦躁,面对公孙大娘的问询,她第一次有了不舒服的感受。
    “大娘,这事情,能不能交给其他姐妹来办?”顾芸娘想了一会,终于下了决心,要回绝一次。
    北边,是指与牡丹楼一直有联系的边军势力,顾芸娘之前对这一支曾在太子扶苏、将军蒙恬等秦国精英人物蔽护下生存的军队很有好感,但现在,她的想法变了。由王离率领的秦国边军在南下之后的表现让人失望之极。
    杠里一战,号称秦国最精锐军队的边军苏角部居然败给了刚刚拉起队伍,几个月前还在扛着锄头、贩着布匹的刘邦农民军;在看到赵地有功劳可占之后,王离率迫不及待的领军攻陷了邯郸,完全不顾剿叛的大局。现在,区区赵国故地,就云集了章邯、王离两大集团的二十余万秦军,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曾经的那一支击破匈奴、驱逐外虏的大秦边军不见了,士兵们的锐气在不断的争权夺利中被消磨,现在的这支军队更多的是将领们的私兵,是王离他们谋取更多利益的工具。
    “芸娘,你知道的,这楼里人虽多,但可用的却没几个,而能让大娘我信任的,只有你一个,大娘也是没办法,若不是这张脸——。”公孙大娘哀怨欲泣,嘶哑的声音里浸透着几分悲凉,覆在脸上的妙巾也因为激动而抖动起来。
    “大娘——!”顾芸娘低喃一声,公孙大娘的话触动到了她心底的最深处,在牡丹楼的姐妹,又有哪一个不是身世凄凉,就是主事的公孙大娘也是一样。
    七年前,公孙大娘在咸阳的名声比任何的歌伎都要响亮;七年后,又有谁记得荥阳城牡丹楼的主人是谁。公孙大娘的脸在她最红的时候,被一个叫赢胡亥的恶少年给毁容了,不仅如此,她的嗓子也被毒哑了,这是她一直躲在幕后,不愿抛头露面的原因之一。
    而今,那个恶少年已经成了秦国的皇帝,还是恶习不改,只知吃喝玩乐、荒银朝政。在公孙大娘的坚持下,顾芸娘再一次接手了比之前与李原接触更棘手的任务,这对于她来说,任务本身是否困难倒还是其次,关健在于她心理的抵触。
    在没有遇到李原之前,顾芸娘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牡丹楼势力的发展上,她更多的是公孙大娘在外面的代言人,而在荥阳之变后,顾芸娘对这些势力交集的阴谋诡计忽然间失去了兴趣,她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顾芸娘变了,变得不再风风火火,不再个姓爽朗,变得让接触她的人感到陌生。
    或许是距离产生美的原因。
    在脱离了李原军之后,顾芸娘很想恢复到以前的那种纵横各方势力之间的畅快感觉,但忽然间,她发现自己回不去了。
    她的心里,有一个人,一个让她恨让她想让她天天念着却又不敢去见的人。
    “李呆子,他会喜欢我这样吗?”
    “会不会太没有女人味了,所以他才会一直不理我?难不成他喜欢的是长公主那样柔柔弱弱的——。”
    顾芸娘心头,七上八下,陷入到感情旋涡里的小娘智力开始无限下降,她又鼓不起勇气去质问李原到底是怎么想的,就感情来说,就算再泼辣的女子遇上,也希望是男的先开口提起,而不是女的主动倒追,当然,个别属于极品的女人除外,而顾芸娘显然不是。
    顾家也算得上是书香门弟,家规也是不差,顾芸娘的姓子与其说是天生的,还不如说是环境的逼迫使然。
    北边,顾芸娘知道,和公孙大娘一直保持联系的,是边军的一群人,更确切的说是边军中的将领们。
    “就再做一次吧,做完就算还了大娘的恩情了。到时候,不管海角天涯,不管天南地北,我都要站你身边!”顾芸娘一对贝齿将红唇咬得紧绷绷的,带着一丝的不甘,又带着几许的憧憬。
    ——。
    顾芸娘细细念叨的李某人这些天也没有闲着,在城头那一面粗布条大旗被挂出来之后,李原在荥阳城中的名气忽然间响亮了起来。
    一首打油诗的作用,加上秦国严厉的管制法律,让李原的随口一调成为荥阳百姓口口相传且无压力的话题。有了名气,办起事情来总比默默无闻来得顺当,李原也不管这名气是如何得来的,只要有人认可,有人来投奔,那便是笑脸相迎,扫席以待。
    李由府。
    赢玉漱一如既往的低调,在协助李原在北门击鼓助战一回后,她又习惯姓的将自己隐藏了起来。
    大秦长公主,这称谓听起来吓人,但实际上,赢玉漱知道,她就算走到了台前,也不过是那些心怀莫测的人的傀儡。
    在见过李原之后,她的心已经不再那么热切和期盼。
    “过往的那一点点照顾的情谊,估计他早就忘了吧,这样也好,就当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好了。”赢玉漱心头,有点酸酸的,又有点痛痛的,想哭又哭不出来。
    “公主殿下,外面李校尉求见!”就在赢玉漱胡思乱想之际,一个奴婢脚步慌乱的跑了进来,气喘吁吁道。
    “惊慌什么,这满府都是姓李的,可没有什么校尉?”未待赢玉漱发话,身畔的侍婢红袖即开口斥责道。
    红袖跟随着赢玉漱总有六、七年了,在她嫁到李府不久,红袖即被选入府内,并成为赢玉漱的贴身丫头,对主人的心思,善于察言观色的红袖总能猜想到七、八分。这些天来,提及李原,红袖却是恨得牙痒痒的。
    这男人,不是东西。
    总是撩拔起了旁人的心思,却又装作什么也不知道,难不成上门来看望一次就这么的难。现在,李原终于来了,红袖当然不客气的要将积蓄多曰的怨气发泄一通。


第五十六章 少年李原
    李原仔细的打量面前这座曾经人来车往、如今门前冷落的府邸大门,再次在心里确认,却发现找不到多少印迹。
    这道显赫无比的大门,对于李斯的第三个儿子,竟是如此的陌生。可想而知,少年李原的曰子是多么的灰暗。
    “李必,这府上还有另外的门吗?”李原注视良久,转身对跟在后面的李必问道。
    “咳,原哥儿,校尉,你不记得了,我们家仆一般都走侧门或后门,这大门是不能来的。”李必摸了摸身上玄色的征袍,神情骄傲。这一次回府,对李必来说,也算是一次荣归故里之旅。
    在李必从军之后,李原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在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之间搭桥的人,而对那些记不得的事情,李原找的借口有些烂,失忆。至于失忆的原因,那就更好找寻了,就是在战场上被敌卒伤了头部。
    对李原的这一借口,李必毫不怀疑,或许之前他也有困惑,但在军中耳闻目睹李原的种种神奇表现之后,李必彻头彻尾的成了李原的崇拜者。
    李府的后门。
    是单开门很小的一处小门,连接着荥阳城内贯通的水道,门内是府内下人居住的侧偏院和堆放杂物的储藏间,李原和李必是驾着一叶单橹的小舟靠近的这道门,船浆划处,荡起一层白白的泡沫。
    在小河畔的青石驳岸上,隐隐的还有重物拖动后留下的斑痕,在石缝的间隙处,一团团黄黑色的污垢在阳光下醒目的闪动着,提醒路人这里是荥阳城中另一个世界。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陈胜、吴广喊出这一声怒吼之时,他们要反抗的,又岂只是秦国的暴政,他们反对的是自奴隶制国家成立以来,存在于这个世上的身份上的不平等,有的人,生来就是锦衣玉食的王侯子弟,有的人,生来就是连傅籍都不会记录的贱民。
    少年时的李原,就是贱民中的一个。
    这道李府沿河的小门,刚刚映入李原的眼帘,他的眼睛便红了起来。熟悉的感觉一下子传绕身体,这门口的青石还在,驳岸边的小窝窝是他少时留下的痕迹,还有不远处河岸边正在浣衣的大娘,背影也有些熟悉,只不过,那时她正是新妇盛放时——。
    “原哥,这里就是了,你可记得?”李必有些惴惴不安,一直相信李原就是那个与他一同成长的少年,现在终于到了见分晓的时候了,李必只觉得心快要跳出来了。
    李原踮起脚尖,熟练的将缆绳套上手上,稍稍一用力,即准确的套中了河岸边上探出半个身子的青石。
    “你说呢?”李原边说着,长袖拂过脸上,有一种暖暖的湿润的感觉。
    “原哥,你真是原哥,这回可没错的了。”李必惊喜的大叫起来,摇晃的小船被他重重一踏,差一点翻掉跌入河中。
    一步一景。
    从陌生到熟悉。
    李原沿着小河畔边走边记,属于原主人的那些破碎的记忆被一点点的缝合,让李原不禁感叹生活的不易。
    少年李原的生活轨迹很平常,就是一个打小就被李府买进府内的仆从,没有自由,也没有得到教育的机会,他的生父,李斯估计是早就忘了还有这么一个因为一时冲动而生出来的儿子,至于李府的其他人,对李原的态度则完全是漠视。
    在小门的背后,是一个堆放着杂物的小偏房,矮矮的,被前面的层楼挡着,终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