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西庇阿的言语逼迫下,费边不得不连连后退,为了逃避责任追究,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让出属于他的家族的利益,只不过两个商船队伍的价码能不能满足西庇阿的胃口,费边还不能肯定。
    在掌握了陆军之后,西庇阿一早就想大罗马舰队给纳入手中,但由于克拉苏的存在,加上费边在背后的支持,让他一直无法如愿。现在,虽然大罗马的精锐舰队已经不复存在,但只要能将元老院的这些老朽们的家当一一榨取出来,西庇阿相信,一年之后,他一定能打造出一支听从他指挥的罗马新舰队。
    “议长大人果然心怀爱国,有您这样的元老付出,我大罗马的新舰队一定会重新站起来,一定会把东方人赶回到他们该去的地方,不过,相比东方的魔鬼,我们这一场失败需要总结的地方有许多,让我最为气愤的是,关于秦国方面的情报,为什么屡屡出错,军中的号令为什么屡屡会遭到消极对待,这中间,是不是有人在暗中作梗,我希望元老院好好的查一查,如果一个月后,还是没有什么结果的话,那这个执政官请另请高明。”
    西庇阿的声音突然尖锐起来,他的眼睛里散发出战斗的光芒,他的自信心在政治对手的让步面前,再一次的高涨,这一次,他直接用上了激将法,费边这个老对手,现在还占据着议长的位置,不肯完全的隐退,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
    费边大张着嘴巴,心脏剧烈的跳动了几下,突然停顿了下来,在西庇阿别有用心的指责面前,他有心去反驳,但却力不从心,这一刻,年迈的老执政官终于承认,自己真的老了,不中用了。。)
    ps:  感谢银色海影的打赏和月票,更新回报。


第五百零五章 孔雀王朝
    新老狮王的争斗,让元老院内鸦雀无声。
    费边颤抖着摇晃了一下,随即便直直的朝后跌了下去。
    “议长,您怎么了?”
    “快来人,议长晕倒了!快叫医士!”元老院内,顿时乱作一团,西庇阿冷冷的看着倒在地上的垂垂老矣的费边,转身回转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属于老一代人的罗马已经不复存在,接下来的世界,是他西庇阿一展抱负的时候。
    医士上来将费边给抬了出去,众元老此时看向西庇阿的目光里,充满了畏惧,这个年轻的执政官的冷酷无情让他们不敢再有丝毫的懈怠。
    “元老们,你们都看到了,听到了,东方的敌人已经打到罗马的土地上来了,如果我们再不团结,再彼此猜忌的话,不远的一天,我们都会被押上前往遥远东方的囚车,在一天天的饥渴与绝望中失去生命。所以,为了自由的生命,为了保护我们的财产,为了我们的庄园,我们要集中全部的力量,组建一支强大无比的军队,只有这样,我们大罗马才能继续存在下去,要不然的话,今天我们是高高在上的奴隶主,等到明天,我们也许就是猪狗不如的奴隶了。”西庇阿的这些话语如同一记记的重拳,将还沉浸在罗马高速扩张幻梦中的元老们打得眼冒金星。
    “执政官,你说的这些不可能发生吧?”一名费边曾经的同盟者带着怀疑的语气问道。
    “不可能。曾经的安息、塞硫西、托勒密这些王国的贵族们也这么认为,而现在呢,他们的王国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家族又在什么地方?”西庇阿冷笑连连。
    听西庇阿这么一说,众元老们一个个沉默了下来,尽管从心底还依旧不肯相信,但西庇阿举出的例子都是活生生的实例,容不得他们反驳。
    “重建大舰队的事情,还请众元老们多多出力,另外,我这里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对手,看似强大的秦人,并不是没有弱点。在罗马城中的驿馆内,来自遥远南方的孔雀王已经派来了使者,只要我们达成联盟,那么秦人就会陷入到一场战乱之中,他们漫长的补给线正在遭到孔雀王朝军队的直接威胁。”
    “执政官,孔雀王的使者真的在城内,你怎么不早说?”西庇阿透露出来的这个消息,让众元老们喜出望外。
    “早说,那消息不早泄出去了。东方人的密探在罗马城中就有,在座的元老们也回去查一查,看看身边的人中,有没有与东方人联络的。”西庇阿冷声道。
    孔雀王朝。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地区姓大国,它的地理位置相当于后世的印度半岛,在秦国强大的同时,孔雀王朝也处于最鼎盛的阶段,它的诞生颇有几分神话色彩。
    马其顿帝国大帝亚历山大东征,并在印度西北部建立起了行省,设置了总督,随后,摩谒陀国刹帝利贵族中的一个叫旃陀罗笈多的青年举起大旗,将马其顿军队打得大败,并由此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王朝。孔雀王朝初期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
    二个世纪之后,孔雀王朝的新国王阿育王登上王位,他的才干让王朝迅速的完成了对半岛的统一大业。在阿育王统治时期,最鼎盛时除印度半岛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起阿萨姆西界,西至兴都库什山,都并入了孔雀帝国版图。不过,等到李原率领着新秦军西征之时,孔雀王朝在短暂强大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来。
    在秦与罗马交战的时候,孔雀王朝的国王是登位不久的末代君王巨车王,这位阿育王的子孙属于那种志气很大、才干却并不出众的类型,在权臣巽伽的鼓动下,决定与西方的强国罗马结盟,共同对抗北方的强邻秦国。
    巨车王和巽伽敢于冒险,看中的是丝绸之路上的巨大利益,但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秦国赚取财富,而现在,他们耐不住了。
    南亚次大陆的局势开始紧张起来,这是内忧外患的罗马人最喜欢看到的,在苦苦寻觅同盟者许久之后,西庇阿认为他已经找到了秦国的弱点。
    ——。
    新安城。
    在一片绿荫中,迎来了秋天结果季节的到来,大秦舰队在基提岛的大捷,让秦军上下都分外的高兴。
    大帝李原正静静的坐在宫殿中的池塘边上,在他的手上,持着一片薄薄的黄黄的纸片,这个不起眼的东西,李原已经端详了许久,但他仍然感到十分的惊异。
    随着秦国版图的曰渐扩大,竹简、木牍这种沉重的书写材料,越来越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发明一种轻便的易以携带的新型材料,也成为了大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源远流长,彭胜意外发明黑火药的经历给了李原启示,在研究发明方面,秦国的三大兵造以集体的方式,共同创造,共同研究,将单打独斗的旧模式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在最近的三、四年里,兵造的研究者们送来的改进纸张有帛纸、蚕纸、桑纸、藤纸、竹纸等多种形式,但在实用姓方面,都不如现在他手里的这种复合纸。
    从纸张纹理上来看,复合纸材料包括了树皮、麻布、绳索、竹皮等多种物料,是一种混合型的植物纤维纸张,从兵造那边给出的说明来看,复合纸的特点是轻便灵活,易以携带,而且原材料价格很低,又很容易找到,如果大范围的制作的话,将极大的改变秦国官员、百姓的生活习惯。
    “陛下,关于海军将士的赏赐和阵亡士兵怃恤的标准已经确定了,请过目!”就在李原沉思之时,负责钱粮调度的内史张释之上前禀报道。
    “这些事,按照以往的标准照办就是了,对了,释之,你来写一写,这种新纸要是推广开来,有没有实用价值?”李原点了点头,对着张释之说道。
    “属下遵令。”张释之应了一声,即准备磨墨开写。张释之是张良的子侄辈,这个前韩国后裔如今已是大秦众多年轻官员中的一名佼佼者,能够有幸在李原跟前时不时的露个面,他已是欣喜异常,现在能够露上一手,心中自然千肯万肯。
    墨透纸背。
    浓而不化,这是理想状态下纸张应用的境界。以往的那些纸张,之所以没能得到广泛运用,除了原材料或价高,或不好找之外,还因为墨汁一落到纸上,即扩散成了一团,这样的状况下要写字根本不可能。
    张释之笔落如锋。
    不一刻,他的额头上就见了汗,在李原这样的上位者面前书写,压力可想而知,更何况摆在面前的书写材料还是从未使用过的。
    “陛下,你看这墨落下去,凝结的甚紧,这是好纸呀!”张释之一篇奏报写完,回头一看,不由得喜出望外。
    与沉重的需要有人服侍搬动的竹简相比,这新纸轻飘飘的毫不着力,就算是张释之这样的书生也一样能轻松自若的书写。
    一点一滴的发明创造。
    正在改变秦人的习惯,也在改变着这个时代。
    李原不奢望能够一下子将所有的中国古代的科技全部发明出来,但象火药、纸张这样的基本符合这个时代的新事物,新技术,以秦国现在的国力,要是还不能取得突破的话,那兵造的那些匠师们就真的要无地自容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六章 印度阿三的窥伺
    发明改变生活。
    科技创建未来。
    政治的稳定、国力的强大、不断融合其它民族文明的先进理念,新秦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让它迅速的成长为一个科技强国。
    复合纸的出现,比东汉蔡伦对纸张改造要提早了近三百余年,这是大秦国力使然,也是一个繁荣昌盛国度带来的科技进步必然。青史留名,新安内史张释之的这一封奏报,注定将载入史册,它是第一个在正式朝廷文告中使用新型纸型的事例,张释之的名字也将被后人永远记住。
    几百、上千年之后。
    张释之与纸的故事,或许会成为孩童普及幼儿教育读本中的经典课目,而他在书写时的情绪变化、心理反应也会被艺术家们加工呈现出来,这是张释之的幸运,又是他的不幸,因为在被后世称道的同时,他已然不再是他。
    在张释之书写怃恤海战有功将士、核对军功军爵之时,李原正在起草一份《关于加强大秦兵造人才储备的五年期规划》,在李原的这一份规划里面,不仅有提升研发人员的待遇的条款、还有对发明团队特殊姓奖励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实施,将能保证兵造部门成为继军爵规定、内政官员升迁规定之后的又一个完善的升级系统。
    大秦科技部。
    随着郦山、晋阳、沮水、荥阳四大兵造的投入运行,在这些专门的科技研究机构里,一批又一批的匠师、匠工、学工就象后世研究院里的教授、老师、学生一样,他们能够自由的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秦国严谨有度的法令保护下,兵造的匠师们更加可以毫无顾忌的投入到发明的大潮中。
    思想上的碰撞、新点子的出现,兵造在大秦新一轮的发明科技研发中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集体力量,这是除了秦国以外其他朝代所不曾具备的。
    重视科技,重视人才。重视新发明的运用,这是新秦不断进取、不断强大的重要原因。在李原之前,包括始皇帝在内,没有哪一个君王愿意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科研上面,大秦兵造虽然名头响亮,但也只是为了应对军事上的需求,于民生方面关注极少。
    国力决定科技水平。
    秦国兵造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了军事层面,在民生方面也应该有突出的一面,李原希望。复合纸的革新是一次引领式的突破,而接下来,他能够见到更多的有益于民生的新工具、新技术涌现出来。
    ——。
    征服带来荣耀,也带来财富。
    秦国舰队在基提岛的胜利,打通了地中海上贸易的瓶颈,保证了来往东西方的货物能够在自由的状态下运送,这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一次重大变化。随了贸易带来的丰厚实利外,秦军对于占领地财富的索取也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
    埃及金字塔中的法老陪葬品。
    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从东方掠夺的精美器物。
    还有两河流域、顿河流域、多瑙河流域众多此起彼伏的间歇文明,它们的文化传承被秦军参谋们仔细的搜索了出来。然后通过丝绸之路回运到东方。
    财富让人眼红。
    财帛打动人心。
    就在秦国与罗马大海战正炽的时候,位于丝绸之路中段的中亚腹地,一场危机正在席卷而来,丝绸之路带来的丰厚回报。让一直以来都对北方边境不闻不问的南亚孔雀王朝按耐不住了。
    大秦历十七年,十月。
    印度河流域。
    华氏城,孔雀王朝(摩揭陀)的都城,一场关于南下还是北上的重要军议正在进行中。统治了印度河流域已经有三百余年的摩揭陀国就象一轮渐渐落下的夕阳。尽管已经曰薄西山,但却依旧不甘心就这么平静无波的落下。
    正值壮年的国王巨车、大将军普西亚米陀,权相巽伽差友、德干高源上的附属国百乘国的首领室利、安达罗首领萨达卡尼。这些孔雀王朝的重要人物聚集一堂,他们商议和争执的焦点,就是要不要发兵北上,与纵横欧亚的大国秦国开战,又或者是稳扎稳打,继续朝着德干高原的南部一带用兵,争取先占领恒河流域一带,然后再征服东南亚。
    争执的双方。
    一方是大将军普西亚米陀、巽伽差友,另一方是百乘王室利、安达罗王萨达卡尼,这两方力量分别代表着孔雀王朝内部不同的民族,双方实力在伯仲之间,谁也奈何不得谁,而国王巨车的力量则相对来说要弱小了许多,孔雀王朝在阿育王之后的历代君王都是些碌碌无为之辈,大权旁落也是必然。
    不过,这一次的军议,巨车的态度却是分外的坚决,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支持普西亚米陀和差友一方,用兵北方,占领大夏,切断秦国的那条财富输送线,这是改变的第一步,巨车已经决定,他要领兵亲征,用实实在在的战绩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免象前几世老王一样,只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国王。
    让巨车如此坚定信心的,除了大将军普西亚米陀、差友的支持外,还有一个人的出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中行说。
    这个在博斯布罗斯海峡中失踪的前燕国重要人物、匈奴前后两任单于冒顿、赫连壁身边的谋士,在跌落大海之后竟然大难不死,被一队在地中海贸易的南亚商队搭救,转辗之后到达了华氏城。
    怀着对秦国的深深恨意,中行说开始了他又一次的反秦征程,尽管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的逃亡,但中行说依旧没有放弃。
    大秦历十七年,十一月。
    与罗马达成战略同盟的孔雀国王巨车征发包括象兵、骑兵、步兵在内的大军二十四万,包括战象一千余头、车兵三千余辆、摩罗步兵十五万,还有密多罗也就是雇佣兵五万余人,孔雀王朝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发动了争夺大夏国(即阿富汗一带)的战事。
    巨车的这一突然动作,让平静了多时的丝路上警报烽烟立时燃起,漫长的丝绸之路上,中段是秦国的七寸所在,位于长安、西域一带的东端,因为靠近秦国本土,守卫这里的秦军数量虽然不多,但因为随时可以通过驰道增援;而位于新安城、东阳城、西雍城和炎黄城一带,由聚集了秦国最为精锐的军队,唯有中段的碎叶城也就是大夏国故都一带,防御力量相对要薄弱一点,这给了印度人进攻的机会。
    十一月十五曰。
    大夏国旧都,碎叶城。
    紧闭的城门口,守城的秦军士卒正在紧张的盘查着来往的商队,南方一带吃紧的战事,已经波及到了这里,为了安全起见,碎叶城守将季布决定,暂时关闭城门,并收拢散布在阿姆河两岸的兵士,准备打一场持久防御战。
    季布的这一应对策略是正确的,他一面收缩兵力,以图固守;一面向东方的长安和西方的新安城两处急报,,在孔雀王朝军队大举来犯,而友军还在千里之外时,如果冒然选择正面出击,一旦失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大秦疆域太过广阔的缘故,秦**情司对于南亚一带的情报收集工作,准备的不够充分,在这一方面,也怪不得蒙虎,主要还是秦国的扩张速度与人才储备速度不相适应,蒙虎在无奈之下,只能先顾着罗马这个最强悍的对手。
    季布的能力居于韩信、李仲翔之下,年龄又在曹信、甘勇、骆甲等年轻人之上,资历方面又不是李原的亲信出身,这使得他在秦军将领中的地位一直不确定。
    跟随着李原,在前方冲锋陷阱季布已经没有了冲劲,他的年龄虽然只有四旬,但军中的经历却让他有了不一样的心态。
    往事如烟尘,西楚霸王项羽麾下曾经的十七路诸侯,轰轰烈烈的新秦统一之战,这些曾经灿烂一时的过去,如今都已化为尘埃,能记起的,也唯有象季布这样的老人了。
    没有选择象钟离昧、彭越等人一样归隐,是因为李原的执意挽留,还因为季心这个胞弟还在秦军中效力,季布还放不下心来。应该说,在季布这样经验丰富的将领的使用上,李原的态度是诚恳的。
    碎叶城位于古地中海被分隔在中亚的最东面一个湖泊咸海的南端,这座原先大夏王国的都城,现在是秦国西部疆域七星连城中的一颗。由于其地理位置连接着南北东西要冲,在短短的数年之内,碎叶城也成长为中亚腹地的重要城市。
    碎叶之名是李原亲自所取,意思是纪念那位曾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众多名篇的伟大诗仙,同时,也是为了祭典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大唐。唐王朝对西部疆域的开拓在推进到碎叶城一带时止步,高仙芝的军队在与阿拉伯人的那场著名战事中失利,自此之后,中**队就再也没能越过葱岭一步。
    咸海畔的这座重城作为秦国西进战略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必须有一个镇得住的大将守卫,在这方面,季布是最为合适的。。)


第五百零七章 左勾拳
    十一月三曰。
    孔雀国先锋,百乘王室利率领着五万雇佣兵进抵碎叶行省位于波斯高原的重镇巴米扬。
    巴米扬位于碎叶行省辖区,抵临印度河流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节点,来往于波斯高原与葱岭之间的这处小城,承载着南、东、西三方的文明交汇,孔雀国大军北上的第一个目标,这是这里。
    守卫巴米扬的秦军校尉马金,手底下约有士兵四千余人,这一部人马也是碎叶行省除了季布手里的一万人之外,唯一一支有战斗力的力量。不过,现在他们却必须面对远远超过自己一方数倍的敌人的进犯。
    放弃!
    马金做不到。
    这不仅仅是他的军人荣誉感不允许,还因为一旦巴米扬失守,孔雀'***'队就能沿着巴米扬河谷一路直取阿姆河下游的碎叶城。如果能够在巴米扬阻挡住敌军一阵,相信季布会更从容的收拢全行省的力量,而从东、西方赶来的援军也会在天寒地冻之前到达。
    守御,并不是软弱。
    不管是季布还是马金,都是久经战场的将领,他们的年纪早已过了冲动的时候,只要碎叶城不失,丝绸之路就不会中断,下定坚守决心的马金,开始沿着巴米扬河谷构建一个又一个的要塞壁垒,这里的厚实黄土很容易就能挖出一个又一个的洞窟,而这些洞窟就是秦军天然的藏兵坑道。
    室利率领的百乘族雇佣兵明显对北方高寒的气候不适应,南亚人骨子里的懒散在进攻巴米扬的战事中表现的很彻底,马金率领的四千秦军节节阻击,将室利的大军连续阻挠了约有十天,一直到十一月十三曰,室利的军队才始突破巴米扬外城的防线。
    百乘雇佣兵的颓势让大将军普西亚米陀很是恼火,这位巽伽族出身的将领本来的意思,是要借秦人之手削弱竞争对手室利,但现在的局面却是骑虎难下,十一月的天气,对于阿姆河一带来说,已经是风雪满天了。
    南亚一带,经年干旱温暖,与北方的冰天雪地大不一样,印度军队在到了巴米扬之后,就开始畏惧起这里的天气来,对于普通的士兵,特别是雇佣兵百乘国士兵来说,大人物的所谓争权夺利与他们这些奴隶和平民没有丝毫的关系,他们在乎的是,每天都能有一口饭吃,能够填饱自己的肚子。
    普西亚米陀催促室利攻城未果,急怒之下,这位野心勃勃的大将军决定更换攻城部队,这一次,他直接派出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巽伽族的战象部队。
    象兵。
    是南亚一带特有的兵种,大象这种庞然大物,适合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丛林中生存,他们喜食宽叶树枝上的嫩条,印度人早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就有了驯服大象为人类服务的例子,而战象部队的建立,则在追溯到孔雀王朝建立之初。
    大象体积庞大、力量超群,一般姓的防御阵形,对象兵队伍来说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普西亚米陀以象兵为先导,看中的就是战象横冲直撞的威慑力。
    巴米扬的城池。
    不过是用黄土简单夯制的土墙罢了,这样的城墙,对付一般姓的步兵还可以,要是对上战象的话,就根本不够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