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懒散初唐-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敬宗的话也引得周围的读书人一片叫好,当下纷纷当着众人吃起蝗虫,场面颇为壮观,只不过围观的人虽然多,有些年轻人也露出意动的表情,不过大部分依然没有什么行动,毕竟蝗神的传说实在太可怕了,一时间也很难改变他们的观念。
看到周围人的反应,李休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当下迈步上前,直接来到许敬宗的身边,而当对方看到他时,也不由得露出惊喜的神色,当即行礼道:“参见国公!”
许敬宗说到“国公”二字时,故意提高了声音,这也让周围所有人都露出惊讶的神情,虽然长安权贵多如牛毛,但是能被封为国公的还是十分少见,更何况对方还这么年轻,看起来和许敬宗周围的那些读书人没什么两样。
“不必多礼,刚才本国公听到你们的宣讲,心中也颇为赞同,今年蝗灾肆虐,这小小的蝗虫几乎食尽了关中的粮食,实在是可恨,今日本国公就带头吃掉这些蝗虫,希望各位乡亲也能体谅这些士子的苦心,大家每吃掉一只蝗虫,日后就能保住一粒粮食!”李休这时也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道,说完也同样抓起一把蝗虫塞到嘴里。
李休在说话时一口一句“本国公”,为的就是让周围的人明白自己的身份,毕竟连他这个国公都吃了,估计也能带动不少人。
李休吃完蝗虫之后,也没和许敬宗寒暄,实际上这时他与许敬宗越少交流越好,免得被人认为他们事先串通,虽然这是事实,但隐瞒这个事实却能增加他这些举动的说服力,所以只见他当即告辞离开,而且在走的时候,还特意向那些读书人行了一礼,以此显示自己对他们的支持与敬意。
眼看着李休这位年轻的国公离开,所有人也都露出好奇的神色,这时只见许敬宗背后的一个读书人终于开口问道:“延族兄,不知这位国公是什么人?”
许敬宗等的就是别人这句话,当下也不由得露出一个淡淡微笑,随后这才面向所有人再次大声道:“各位,刚才那位国公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位国公可不是普通人,他正是平阳长公主殿下的驸马,也是咱们大唐的燕国公李休,说起这位燕国公,恐怕就不用在下多嘴了吧?”
许敬宗报出李休的身份,当下所有人全都是一片哗然,特别是那些读书人,一个个更是露出激动的神色,今年李休的一首词再次名动长安,他们不少人都把李休当成心中的偶像,周围的人也是议论纷纷,脸上也都是震惊的表情,谁也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见到传说中的燕国公,再想到刚才连李休这种身份的人都吃了蝗虫,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第545章 两仪殿的怒吼
当着众人的面吃过蝗虫之后,李休也没有在城门停留,直接就往皇宫的方向赶去,毕竟他能做的也都做了,至于推广吃蝗虫的事能做到什么地步,就要看许敬宗的本事了。
马车穿过繁华的朱雀大街,虽然因为蝗灾的影响,街上的行人少了一些,但依然十分的热闹,不过李休却发现今天进出的商队中,许多车上拉的都是粮食,这也让李休心中一沉,受这场蝗灾的影响,恐怕过几天粮价就要飞涨了,甚至这时有些眼力的人,恐怕都要开始囤积粮食了。
不一会的功夫,李休的马车就进到皇城,随后来到两仪殿见李世民,不过刚来到殿外,就听到里面传出一阵剧烈的争吵声,这让李休也是一愣,他还是第一次在两仪殿听到有人敢这么大声的争吵。
因为两仪殿太大,李休站在门口也听不清里面在吵什么,只是听到里面的争吵声越来越激烈,而且李休还听出争吵声音中,其中一个就是李世民,不过让他惊讶的是,还有一个争吵的声音竟然比李世民叫的还要响,这让李休也不由得佩服对方的勇气,毕竟敢和李世民当面叫板的人可不多。
“咦?这个……这个声音好像有些耳熟?”不过也就在这时,李休却忽然低语一声道,因为他感觉那个吵得最响的声音十分耳熟,应该是他的熟人,但他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对方的身份?
“滚~全都给朕滚出去!”就在李休沉思之时,忽然只听里面的李世民终于爆发出一声怒吼,连门外的人都听得十分清楚,这也让李休吓了一跳,能把李世民气成这样还不杀他,里面的人绝对算是大唐的一号人物了。
随着李世民的怒吼,里面的人似乎并没有立刻出来,而是言辞激烈的又说了几句,结果把李世民气的怒吼连连,最后这才听到一阵脚步声,李休对这位“牛人”也是十分的好奇,当下躲在门边的柱子后面观看,结果不一会的功夫,就只见里面有几个人走出来,为首一人方面长须,虽然身材干瘦,但却站得笔直,看起来十分的硬朗。
“原来是他!”李世民看到为首的那个方脸中年人也是一愣,随后就苦笑一声低声自语道,这个人正是他的老熟人魏征。
说起来魏征还是李休的老上司,刚开始的时候,魏征才是农部衙门里的一把手,只不过他还有其它的职责,所以农部一向都由杨农负责,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魏征本来就是李建成的心腹,结果被李世民的军队堵在家里,不过李世民爱惜他的才能,因此只是暂时解除了他的官职,农部也交给杨农打理。
李休也好长时间没有见过魏征了,却没想到在这里再次见到他,看他身穿紫袍样子,应该已经被李世民再次启用,不过魏征的犟脾气却丝毫没改,否则也不会把李世民给气成那个样子。
眼看着魏征带着几个官员气呼呼的离开,李休也没有出来与对方相见,他主要是怕魏征拉着他一起和李世民吵架,这种事以魏征的脾气绝对做得出来,李休又说不过他,更不想和李世民吵架,所以还是躲起来为妙。
等到魏征等人离开后,李休这才松了口气,不过这时他却又有些为难,因为大殿里的李世民也正在气头上,他这时如果进去的话,说不定会撞到松口上,可是自己又是被李世民召过来的,不进还不行,最后只能一咬牙,硬着头皮还是走进大殿。
大殿中的气氛十分压抑,殿中的宫女和内侍一个个都是缩着脖子夹着脑袋,连大气都不敢出,直到看到李休进来时,这些宫女和内侍这才松了口气,他们都认识李休,知道这位国公应该可以平息陛下的怒火,他们也终于可以解脱了。
看到这些宫女和内侍一个个放松的模样,李休却不禁心中暗自吐槽,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真想向这些宫女和内侍收个解压费之类的,毕竟他一来,这些宫女和内侍的压力全都被他顶上了。
当李休见到李世民时,只见对方怒火万丈的坐在龙案后,胸口剧烈的起伏着,似乎正努力压抑着自己胸中的怒火,桌子上的奏折已经被他扫落了一地,到处都是散落的奏折,周围的内侍也不敢捡,只能任由这些各官员千辛万苦送来的奏折如同废纸般躺在地上。
看到这种情况,李休也是暗叹一声,也没开口劝说,而是默默的走过去,然后把地面上的奏折慢慢的捡起来放好,而这时李世民也看到了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开口,但却又不知道说什么,不过看到李休将奏折一份的又捡起来,他的怒火倒也慢慢的平息下来了。
等到李休将奏折全都放回了龙案上,然后这才一笑道:“陛下怎么生这么大的气,刚才我看到魏征也是气呼呼的离开,不知道你们在吵些什么?”
“还能是什么,不就是因为罪己诏的事!”一听李休提到魏征,李世民也不由得再次气呼呼的道。
一听到罪己诏,李休也不由得再次佩服魏征的胆子真大,这才刚被启用就参与到这件事中,要知道罪己诏如果下了,很可能坐实李世民杀兄囚父的罪名,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搞不好李世民一怒之下可是会杀人的,更何况魏征还是李建成的旧臣,身份更是十分敏感,如果换做是李休的话,肯定是有多远躲多远。
“陛下,现在蝗灾都已经发生了,罪己诏其实也已经不太重要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救灾,以及灾后如何安置灾民的问题!”李休沉思了片刻再次开口道。
“是啊,朕刚才也是这么说的,可是魏征这些老顽固就是抓着这个问题不放,非要吵着让朕下这个罪己诏,难道在他们眼中,灾民的性命还不如一道诏书重要吗?”听到李休支持自己,李世民也再次怒气勃发的道。
“陛下说的极是,魏征此人也着实可恶,不如就把他革职查办,甚至找个由头一刀砍了算了,这样陛下日后也就清静了!”李休看到李世民一脸怒火的样子,当下笑着顺着他的意思道。
第546章 李世民的牌坊
听到李休建议干脆杀掉魏征,正在气头上的李世民也有些意动,不过随即就冷静了下来,再抬头看看李休似笑非笑的表情,哪里还不知道他是在说反话?
“行了,你就不要正话反说了,我虽然气恼魏征不识大体,但他与另外那些逼我下罪己诏的人还是有些区别的,至少我知道他不像某些人一样有私心,喊打喊杀就有些过了。”李世民当下白了李休一眼道,不过经过李休这么一打岔,他心中的气倒是消了不少。
“呵呵,陛下英明!”听到李世民的回答,李休当即行礼称赞道。
不过在低头的那一瞬间,他却是暗中撇了撇嘴,李世民的话倒是说的好听,不过他之所以留下魏征,除了看重魏征的才能外,其实也是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宽宏大量,毕竟连魏征这种前太子的心腹他都敢重用,其它的人才还不是求之若渴?可以说魏征就是李世民给自己树立一道牌坊,他自然不会轻易的把这道牌坊推倒。
当下李世民请李休坐下,也不再提魏征的事,而是开口向他询问起城外蝗灾的情况,他现在难得出宫,虽然可以派人到城外查看,但是相比之下,他还是更相信李休的话。
李休也知道李世民对这场蝗灾十分的关注,因此就将自己昨天亲眼看到的景象详细的向他讲了一遍,而当李世民听到蝗虫如同乌云一般席卷大地,所过之处绿色尽失之时,眼中也露出沉痛的神色。
“没想到这场蝗灾竟然这么可怕,估计这也是我大唐建国以来的最大的蝗灾,其实昨天朕在御花园里就看到遍地都是蝗虫,当时就想连皇宫中都有如此多的蝗虫,更别说城外了!”李世民最后更加沉痛的自语道。
他好不容易才坐稳了江山,正准备大展宏图,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却没想到竟然又遇到这场蝗灾,而且还发生在大唐核心的关中地区,这简直就像是在他心上捅了一刀似的,之前的计划也被完全打乱了。
“陛下,其实蝗虫也并非不可治,今天臣在来的路上,就见到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看到李世民的心情如此低落,于是李休就把今天在城门遇到许敬宗,以及那些读书人向众人展示吃蝗虫的事讲了一遍。
李世民也是越听越惊讶,最后不由得瞪大眼睛向着李休道:“蝗虫竟然也能吃?”
“的确能吃,而且味道相当不错,我和农部里的人都已经吃过了,现在蝗虫已经成为农部里的一道美食了!”李休笑呵呵的点头道。
“太好了,若是天下百姓都能将蝗虫视为美食,恐怕再发生蝗灾时,也能消灭掉相当一部分蝗虫了!”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十分振奋的道,这恐怕是他这几天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了。
不过兴奋过后,李世民却又露出为难的表情,因为他也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光是一个罪己诏就已经吵翻了天,如果再由朝廷出面推广吃蝗虫的话,肯定会让一些人找到借口攻击他,虽然这种攻击并不会动摇他对大唐的统治,但却会影响到他的声誉,甚至被人冠上“不敬天地、一意孤行”之类的恶名。
“陛下,百姓对蝗灾畏之如神,如果由朝廷出面推广,恐怕会引起民间的不满,而且想要改变百姓们的观念,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这件事不如就交给那些年轻的士子,他们有见识、有胆识,对蝗神之类的怪力乱神并不怎么相信,而且他们在民间也有影响力,随着他们的宣扬,相信很快就会有开始吃蝗虫,只要这件事形成一股风潮,那么就可能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李休也看出李世民的为难,当下也出言开解道。
“唉,别人都以为我这个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是也只有你和无忌等人知道,朕的顾虑实在太多了,有时明明知道这件事有利于天下百姓,却被人束缚住了手脚,根本无法去做!”李世民听完李休这些话,当下也不由得恨声道,不用问也知道,他肯定十分渴望把这些束缚他的东西给彻底砍断,这样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个大唐盛世了。
对于李世民的这些话,李休也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其实他并不觉得皇权受到限制是一件坏事,其实不加约束的权力才更加的可怕,只不过现在约束皇权的方式很有问题,比如那些大世家,他们是皇权最大的约束力,只是这些世家却只顾着自己家族的利益,当自身的利益与天下百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只会舍弃天下的百姓,所以李休对世家也没有任何的好感。
感慨了几句之后,李世民再次问起蝗虫可以食用的事,李休干脆让人去捉了些蝗虫回来,然后吩咐御膳房的人炸了一下,端上来请李世民品尝,结果李世民吃过之后也是大为赞叹,不过随后他却又皱起眉头道:“李休,这个炸蝗虫的味道的确不错,不过用油炸是不是有些太奢侈了,毕竟普通百姓可用不起这么多的油啊?”
看到李世民连这种小事都考虑到了,李休也不由得再次一笑解释道:“还是陛下考虑周到,不过蝗虫并不仅仅可以油炸,爆炒的味道也不错,当然也可以水煮,加点盐也可以吃,不过相比之下,油炸的蝗虫更容易让人接受!”
李休前世时曾经吃过蚕蛹,就是那种油炸的蚕蛹,虽然他不喜欢这个味道,但是勉强也能吃几个,吃多了也感觉恶心,后来有一次吃饭时,有人点了一道核桃炖蚕蛹,结果李休看到这个炖过的蚕蛹就吐了,那种视觉上的冲击简直太强烈了。
品尝过蝗虫后,李休又陪着李世民聊了好一会儿,等到天快黑时,他这才告辞离开,而在路过城门的时候,发现许敬宗虽然不在那里了,但是那些激情澎湃的年轻士子们却都还在,而且已经有人敢于品尝蝗虫,结果不少人都夸味道不错,毕竟这个时代大部分普通人的肚子里都缺少油水,蝗虫本来味道就不错,再经过油炸之后,自然更容易让人接受。
看到士子们都这么积极,而且也已经打开了局面,这让李休也露出欣慰的表情,不过他也没有再下车,看了片刻之后就吩咐车夫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李休吃过早饭就再次出了门,然后径直来到农部,昨天他就想来农部看看,毕竟蝗灾这么严重,农部也肯定十分的繁忙,别的不说,光是记录灾情的详细情况就是个大工程。
这场蝗灾的影响还在继续,受到影响的并不仅仅是田间的庄稼,比如农部门前往日有个十分繁华的小集市,李休最喜欢吃集市上卖的胡饼,可是这两天集市上却是连个人都没有,无论是买东西的还是卖东西的,他们大部分其实还是以务农为主,所以从蝗灾爆发之后,所有人都回去驱赶蝗虫了,就算不务农的,这时也忙着抢购粮食,准备应对接下来可能到来的饥荒,自然没有人再做生意!
看着空荡荡的集市,李休也不由得摇了摇头,随后迈步来到农部,他今天来得比较早,农部里正在吃畅销,结果他刚一进衙门,就闻到空气里飘荡着一股炸蝗虫的香味,看来那个刘大厨还真是会省钱,连早餐都供应蝗虫,毕竟蝗虫这东西可不要钱,随便拿几个网兜子捉就是了。
李休本以为杨农肯定也在吃早饭,所以就准备去他的房间等一下,却没想到刚来到杨农的房间门口,就听到里面传出一阵咳嗽声,这让他也不由得一愣,随后就推门走了进去。
只见杨农这时坐在桌子后面,一手捂着嘴巴正在剧烈的咳嗽,脸色也涨得通红,看到李休进来也说不了许,只是伸手示意他坐下,然后他又一连嘛了十几声,好不容易才停下,然后端起桌子上的水猛喝了几口,这才长长的舒了口气。
“杨公,您这是怎么了,要不回去休息一下吧?”李休这时也露出担心的表情道,上次他来见杨农时,对方就有些咳嗽,这才隔了一天,杨农的病好像变得更重了。
“没事,只不过是风寒加重了些,而且我也已经找大夫看过了,现在正吃着药,只不过年纪大了,不如年轻人恢复的那么快。”杨农这时却是摆了摆手笑道,人一上年纪,很多身体上的毛病就会出现,对此他也早就习惯了。
“对了,听说城门口有士子向百姓宣扬吃蝗虫的好处,这件事肯定也与国公有关吧?”杨农这时忽然笑着开口询问道,他也是听衙门里的官员提到这件事,于是立刻就想到了李休。
“哈哈~果然瞒不过杨公,这件事我交给了别人,没想到他竟然想到借助士子们的影响推动这件事,昨天我进城的时候,也是十分的意外,不过效果却是相当的不错。”李休也是笑着解释道。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与其让那些年轻的士子们每天吃饱了吟诗作对,还不如干点正事。”杨农这时也是笑了笑,随后就站起来又道,“国公你来的正好,我正准备去看看蝗灾对红薯的影响,咱们不如一起去吧,不知道这些红薯能不能真的扛过蝗灾?”
第547章 蝗灾下的红薯
从理论上来说,地下的红薯应该不会被蝗虫吃掉,顶多是损失上面的藤蔓,但只要根还在,日后红薯还可以长出来,只不过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实际情况如何谁也不敢肯定,必须实地去考察一下才行。
李休也在担心这一点,于是就和杨农一起出了房间,又叫上杨兑等几个农部里的主官,这才一起出了衙门,衙门里虽然也种有红薯,但是这两天他们一直驱赶捕捉蝗虫,因此衙门里的蝗虫数量太少,不足以看出红薯在蝗灾下的情况。
其实也不用走远,农部衙门离李家庄子很近,周围的农田也都是李家庄子的,里面大部分都种着红薯,因此他们随意的挑了块田地就走了进去,以前的红薯田全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哪怕是天气干旱,但红薯却十分耐旱,因此长得远比麦子要强,地里的藤蔓几乎都快要漫出来了。
但是蝗灾到来仅仅三天时间,满地的绿色却已经失去了大半,特别是那些鲜嫩的叶子,几乎全都被蝗虫吞噬一空,哪怕是比较坚韧的藤蔓上,现在也是爬满了蝗虫,当李休他们到来时,每走一步就会惊起一片蝗虫。
“叶子已经被吃光了,它们却连藤蔓都不放过,看来不把能吃的东西全都吃光,它们是不会离开的!”杨农这时从地面上捡起一根已经被咬得坑坑洼洼的藤蔓,一脸痛心的开口道。
李休这时也蹲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下剩下的藤蔓,结果发现很多藤蔓都已经被咬断,再加上天气太旱,因此这些藤蔓也都枯萎了许多,只有一些与根部相连的藤蔓看起来还有些生机,只不过蝗虫也最喜欢吃这种藤蔓,因为有水分能够补充它们的需要。
“杨兑,挖出一棵看看!”李休这时抬头向拿着工具的杨兑吩咐道,当下杨兑也立刻答应一声,挥起锄头就照着一棵红薯挖了下去,结果不一会的功夫,就见几块拳头大小的红薯块茎被挖了出来。
“总算是我们没有猜错,红薯的根茎并没有受损,只要等到蝗虫离开,它们就可以再长出藤蔓!”杨农这时也弯腰将几块红薯捡起来,脸上也露出欣喜的神色道,无论蝗虫再怎么肆虐,但却还是吃不到地下的红薯,而且这些红薯已经长了小半年,已经算是可以果腹了。
李休这时也拿起一块红薯看了看,随后也是微笑道:“这些红薯还是小了点,不过也没关系,比如这块地就可以吃一半留一半,剩下的红薯再次长出藤蔓后,可以等到入了秋再收,到时红薯会长得更大,晒成红薯干也能挨到明年!”
红薯这东西没什么固定的收获季节,只要长出根茎都可以吃,不过按照关中的习惯,一般都是半年一收,也有人喜欢让红薯长够一年,在秋天收获,这样长出来的红薯才够大,而且在秋天收获的红薯也可以放进地窖里,借助低温和缺氧的环境,可以保存一冬天,甚至在过年的时候拿出新鲜的红薯卖,也能赚上一笔。
既然是考察红薯在蝗灾下的情况,自然不能只看一块地,事实上李休和杨农准备在整个新筑县都转一转,收集各地的红薯情况,所以在这里看过几块地后,就准备骑着马又去了其它地方取样,这种事十分的辛苦,李休和杨兑这些年轻人倒也罢了,可是杨农这么大的年纪了,肯定会吃不消。
“杨公,不如你先回去休息吧,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吧!”看完了附近的几块地,李休当下向杨农劝道,天气这么热,杨农的年纪又大,而且还生着病,刚才就一直在咳嗽,接下又要骑马,李休实在担心他的身体,所以这才开口劝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