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懒散初唐-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表兄,虽然我不懂你们这些大人间的事,不过我也觉得这位汉王的做法有些不妥,毕竟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怎可因他一人而废?”正在这时,只见一直没有开口的李晋这时竟然说道。
  李休也没想到年纪的李晋竟然能有这样的见识,当下也不由得露出赞许的表情。如果换成别说这上面这些话,李承乾可能还会不以为,但是听到这些话从比自己还小的表弟口中讲出来,使得他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
  李承乾能被选为太子,自然不是蠢笨之人,事实上他十分聪明,甚至不比李承道差,只不过他的性格上还是有些问题,这点是他远比不上李承道的地方,比如在李元昌这件事上,他就表现的太过天真,从一开始只考虑李元昌是他的叔父加好友,根本没有考虑到人心的险恶。
  不过现在经过李休的提醒,李承乾这时也慢慢的感觉到有些不对,毕竟李元昌早不来晚不来,偏偏选在头七那天闯进皇宫,使得之前亲王不得回京的命令变成了虚设,听说许多在外的亲王已经准备回京参加太上皇的葬礼了,虽然大唐并不怕这些亲王回来闹事,但这件事却让朝廷的颜面扫地,特别是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帝王的威严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可以说李元昌违抗皇命回京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他个人的事,顶多也就是他自己受罚,但其实却关系到朝廷的颜面和皇帝的威望,偏偏李元昌回来的理由十足,连李世民也不好责罚,最后只能口头训斥几句,而有了李元昌这个例子,其它亲王的胆子自然也就大起来了。
  “我明白了,七叔他……他这件事的确做错了!”过了好一会儿,只见李承乾终于脸色纠结的道,这时的他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父亲的难处,站在他父亲李世民的角度,恐怕真的恨不得杀了李元昌。
  “汉王何止是做错了,我看他就是居心不良,陛下之所以命令亲王不得回京,其实就是为了给皇位传承立下规矩,免得日后出乱子,换句话说,陛下的这个命令其实是为你下的,毕竟你是我大唐的太子,日后皇位的继承人,可惜全都被李元昌给搅了,而你还偏偏和他走在一起,这让你父皇如何看你,朝中的大臣如何看你?”李休这时气的再次训斥道。
  听到李休上面的这些话,李承乾也不由得一惊,特别是李休最后的两句话,更让他感到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脑子中也一下子清醒过来,不过紧接着他就感到一阵后怕,全身的冷汗都冒出来了,毕竟若是因此而让父亲对他感到失望,朝中大臣觉得他这个太子愚蠢的话,那他这个太子之位还能坐的稳吗?
  “先生,学生一时不察铸下大错,还请先生教我如何补救!”李承乾的反应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立刻就向李休求救道,毕竟在他看来,这时能帮他补救的人也只有李休了。


第811章 薛仁贵回来了
  李承乾终于知道自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他与李元昌交好,简直就是把李世民的一片好意当成烂泥踩在脚下,毕竟他是太子,大唐未来的皇帝,可以说谁都可以和李元昌交好,唯独他不行,可惜他之前却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也许其它人懂这个道理,但却还没来得及告诉他,或者说他根本听不进去,到了现在才被李休给点醒,这让他也是后悔莫及。
  “现在还能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只能你自己疏远汉王,让陛下和朝臣们看到你的态度就是了,这次就当是吸取个教训吧!”李休这时却是无奈的道,李承乾和李元昌交好的事肯定已经传遍长安了,再怎么补救也都晚了,对此他也没有办法。
  李承乾看到连李休都没有办法,当下也后悔的一拍大腿,为了这个教训,他付出的代价实在有点大了,虽然这件事不会直接动摇他的太子之位,但却让他之前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贤良太子形象受到打击,一次两次可能没事,但次数多了,恐怕他的太子之位可就真的危险了。
  “多谢先生指点,我日后定会与七王叔保持距离!”李承乾在后悔过后,当即就向李休表示道。
  “不仅仅是汉王,你身为大唐太子,以前你年纪小,倒还好一些,可是随着你年纪渐长,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将目光放在你身上,甚至刻意接近你,这是谁也拦不住的,不过你也要能分辨出这些人接近你的目的,千万不可受人蒙蔽,否则可能会有滔天之祸!”李休看到李承乾后悔的模样,当下也是语重心长的再次告诫道。
  李承乾是李休的学生,而李休也尽心尽力的教他,只不过现在李承乾今年都已经十五岁了,按照大唐的习俗,也已经算是成年了,李休也不可能事事都帮他,所以接下来的路,也需要他自己来走,李休顶多也就是在一些事情上提点一下他,至于李承乾听不听,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多谢先生,学生定当铭记在心!”李承乾听到这里也郑重的向李休行了一礼道。
  对于李承乾的话,李休表面上称赞了几句,不过心中却还是有些担忧,毕竟李承乾的性格是他的一大弱点,虽然李休从他小时候就开始刻意的想要改变李承乾的性格,而现在李承乾也的确不像历史那么偏激,但正所谓本性难移,李休也不敢保证李承乾的命运会因自己而彻底改变。
  时间过的很快,百日守灵的期限很快就要到了,皇陵也在期满之前修建完成,而裴寂也已经将葬礼的准备事宜做好了,就等着到了正日子,为李渊举行一个盛大的葬礼。
  不过也就在这天下午,李休家中却来了一对新人,正是薛仁贵和他的那位新婚妻子柳氏,李休得知这个消息时,也急忙亲自迎接,柳氏自然有衣娘她们招待,他和薛仁贵则去了客厅喝茶聊天。
  “仁贵,这次你在洪州可是立了大功,连陛下都听说了你的名字,还怪我藏着贤才不举荐给朝廷呢!”李休看到薛仁贵回来,这时也十分高兴的道,对于薛仁贵在洪州立下大功这件事,他也并不意外,毕竟薛仁贵可是大唐有名的猛将,整个大唐恐怕也只有秦琼能和他相比,当然现在秦琼年纪大了,恐怕也很难有当初之勇了。
  “说起来我在洪州时,刚开始也只是想要自保,毕竟突厥人都已经杀到我住的店里了,后来我看到突厥人势大,这才加入朝廷的大军平叛,却没想到竟然连累国公被陛下误会!”薛仁贵这时也急忙赔礼道。
  “哈哈~仁贵你也不要客气,陛下也只是和我开个玩笑,不过说起来你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在军中也打出了名气,这段时间可有不少将军向我打听你,想要把你调到他们的军中效力啊!”李休这时却是再次大笑一声道,薛仁贵一战成名,谁都知道他这个以一敌百的猛将,有些神通广大将军也打听到李休和薛仁贵的关系,于是想从李休手中把薛仁贵要走,当然他们全都被李休给拒绝了,毕竟像薛仁贵这种将帅之才,他可不会轻易的放走。
  “我在洪州的时候,倒是有些人去找我,想要将我招募到军中,不过我当时才刚刚与娘子完婚,而且也早就答应了驸马,所以也没有同意。”薛仁贵这时也开口道。
  薛仁贵和柳氏也算是十分幸运,本来按照规矩,李渊去世后百日之内,民间也是严禁嫁娶的,不过洪州离长安实在太远了,当李渊去世的消息传到洪州时,薛仁贵刚巧与妻子完婚,也算是赶了个巧,否则他就得再等上三个月了。
  “他们的动作倒是挺快,打算的也挺好,不过他们再怎么打算也没用,陛下已经钦点你进入军校中学习,你的武艺箭法已经是顶尖的了,不过这顶多是百人敌,想要做到万人敌,就必须学习兵法,而兵法一向都是将门的不传不秘,你在外界能学习到的很少,不过到了军校之中,却有军中的老将为你们讲解兵法,所以你也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日后封狼居胥也是指日可待!”李休先是轻笑一声,随后又郑重的将后面关于军校的事讲了出来。
  “多谢驸马,在下知道军校的重要性,心中也早就对军校十分向往,刚巧我又刚刚成婚,当初亡母有命,让我先成家后立业,所以我也想趁着在军校学习这段时间,为我薛家延续香火!”薛仁贵这时也十分郑重的回答道,对于这个时代的男人来说,延续香火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因为这家庭传承的基础,只要人还在,以后就会有希望。
  “好,你能这样想最好!”李休听到这里也十分高兴的道,薛仁贵不但武艺好,最难得的是他一个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这也许才是他成功的关键。
  “听说薛小子回来了,刚巧我这里有客人想见你!”就在李休和薛仁贵说话之时,忽然只见马爷与一个人携手而来大笑道,而当李休看清马爷身边的人时,也不由得一愣,因为对方赫然正是秦琼。


第812章 秦琼与薛仁贵
  “马叔、秦将军你们怎么来了?”李休看到马爷和秦琼进来,当下也急忙站起来迎接道,薛仁贵这时也同样站起来行礼,他之前和马爷比试过箭法,自然认得他,至于旁边那个黄脸将军他虽然不认识,但听到李休称对方为秦将军,也立刻猜到了对方的身份,这让他也露出敬重的表情,毕竟相比马爷,秦琼的名气和功劳也更大。
  “呵呵,我闲来无事,就来城外找马兄聊聊天,却没想到听说驸马这里来了贵客,这才冒昧前来相见!”秦琼这时也笑着开口道,说话时的注意力也全都放在客厅中的薛仁贵身上,看向他的眼神中也满是赞许,别的不说,光是薛仁贵这块头放在军中都十分少见。
  几年前秦琼协助李靖灭掉了突厥,也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同时也让他和李世民的关系缓和了许多,而且李世民之前还派他镇守西北,几年前党项人做乱,被秦琼带兵杀得党项人是人头滚滚,一战而让党项人胆寒,这几年党项人也十分的老实。
  不过秦琼年轻时在战场上受伤太多,身体有几处陈年老疾,年轻时还好,可是随着他年纪的增长,这些陈年老疾也时不时的发作,再加上西北苦寒,更让他的病有加重的趋势,李世民体恤他,于是在去年时就让秦琼回长安休养,准备等他养好了身体再说。
  “晚辈薛仁贵,拜见秦将军,马将军!”薛仁贵这时也急忙上前行礼道,面对这两位老将,他这个后辈也是十分的尊敬,而且秦琼还在军校担着职,说不定以后他还要听秦琼讲课。
  “不必客气,你薛仁贵的大名现在可是传遍了军中,一人一马在洪州城将突厥人杀的血流成河,简直就是恶来转世,知节前几天还给我写信,让我无论如何也要把你拉到他军中啊!”秦琼这时认真的打量了一下薛仁贵,然后难得的露出几分笑容道。
  面对秦琼的这顿夸奖,薛仁贵也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不过这时马爷却是上前一把拉住他道:“光说话多没意思,走走走,咱们去校场比试一番,我可早就想看看你和叔宝谁更厉害?”
  “马叔,秦将军现在身体有恙,我看咱们还是坐下来说说话,比试就免了吧?”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急忙开口劝道,虽然他也很想知道秦琼和薛仁贵谁的武力值更高,不过现在秦琼年纪大了,身体又有病,很难再有当年之勇了。
  “无妨,经过这一年的休养,我的身体已经好多了,而且我也想看看薛小兄弟的武艺与箭法!”秦琼这时却是兴致颇高的道,他号称大唐第一勇将,只是大唐平定了天下后,他就难得再遇到什么对手了,现在出现了薛仁贵这么年轻的能将,自然让他有些手痒。
  “这……”李休也没想到秦琼也是人老心不老,非要和薛仁贵比试,这万一要是受了伤的话,那可就糟糕了。
  “你小子放心吧,叔宝可不会那么傻的直接和薛仁贵比武,毕竟我们这些人都老了,力气和筋骨都无法和你们这些年轻人相比,咱们可以文斗,顺便也可以让叔宝指点一下仁贵的武艺,毕竟他虽然神力无穷,武艺也不错,但毕竟对敌的经验太少,在战场上很容易受伤的!”马爷也知道李休担心什么,当下也是开口解释道。
  听到不是真的上马比试,李休也是松了口气,然后又征求了一下薛仁贵的意见,结果薛仁贵自然是求之不得,能够得到秦琼这种老将的单独指点,这对他可是个难得的机会,所以一行四人来到李休家的校场之中。
  “来,先让老夫看看你的箭法!”秦琼这时率先取下一张硬弓和一壶箭,随手扔给薛仁贵道,他早就知道薛仁贵箭法超群,上次马爷和薛仁贵比试,结果在箭法上输得最惨,秦琼虽然以勇猛著称,但是骑射功夫同样也十分超群。
  薛仁贵也没有客气,当下拿将箭壶背在背后,取出一支箭搭在弓上,先是十分普通的射出一箭,结果正中百步外的靶心,随后只见他或蹲或躺,或背弓或反手,一支支长箭被他射出,而且箭箭都中靶心,最后等到一壶箭射完,远处一排靶子上都快被射成刺猬了。
  “好箭法,如此神箭,恐怕也只有古之李广才能与你相比!”秦琼看完薛仁贵的表演后,当下也不由得赞叹道,他虽然自负,但是在箭法一道上,却觉得自己能教给薛仁贵的并不多。
  不过薛仁贵虽然箭法超群,但是秦琼也不是完全没有指点他的地方,当下只见秦琼也亲自下场,不过他仅仅只是用简单的方法射了三箭,虽然也是箭箭射中靶心,但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随后只见秦琼转身看向薛仁贵道:“你看懂了吗?”
  薛仁贵这时却是一脸的迷茫,其实不光他没懂,旁边的李休也同样不懂,毕竟相比之下,还是刚才薛仁贵的箭术表演更加精彩,难度也更高,秦琼这三箭却显得有些平淡无奇了。
  “不懂了吧,仁贵你的箭法超群,但是在战场上,可没时间让你去表演自己的箭法,特别是在混战之中,周围全都是敌人,若是你还是像之前那样射箭,恐怕会被敌人趁机而入,而叔宝教你的则是战场上的箭术,不要多余的动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箭出杀敌!”马爷这时却是笑着帮秦琼解释道。
  “不错,战场上敌人可不会让你从容的放箭,所以射箭的动作越简单越好,另外在射箭之时若是遇到敌人,还要快速的将弓箭切换成自己的武器,这些是平时学不来的,我也只能尽量的教你,一切就要看你的领悟了!”秦琼这时也开口道。
  薛仁贵在武艺箭法上的天赋极高,听到马爷和秦琼的话也立刻明白过来,当下也露出肃穆的表情,随后秦琼又给他讲解了一下战场上骑射的要点,甚至还亲自做了一些演示,而薛仁贵也学得很认真。
  不过李休却感觉很无聊,他不是武将,也用不着上战场,而且对武艺更是一窍不通,如果他再年轻一些可能还会有学武的心思,可是他现在都快三十了,再想学也晚了。
  秦琼和薛仁贵是越聊越投机,两人在演武场上也时不时的演示,连府中的护卫也都吸引过来观看,最后连平阳公主和李晋也都来了。
  “爹,我看秦将军的武艺似乎比薛先生更强,不如您帮我去说说,让我拜秦将军为师吧?”李晋看到秦琼演武的样子,当下也是两眼放光的道,他继承了平阳公主他们家的好武传统,而且相比名气刚起来的薛仁贵,如果他能拜大唐第一勇将的秦琼为师,说出去肯定能吓倒一片纨绔,到时敢和他做对的人可就更少了。
  “你小子还真会见异思迁,秦将军武艺虽好,但他身为朝廷的大将,平时也都镇守在外,这两年身体不好才回来,以后说不定还会被派到外地,哪有时间教你习武?”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白了自己儿子一眼道。
  “那就先教我一段时间好了,反正我又不嫌先生多,而且多学几家,我也能采众家之长,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新一代的大唐第一勇将!”李晋说到最后时,脸上也已经露出一副憧憬的表情,毕竟是个小孩子,偶尔也会做一做天下无敌的美梦。
  “你不是和秦家的那个小子关系不错吗,干脆去找他就行了,秦将军家传的武艺肯定会教给自己的儿子的,你们小兄弟之间切磋一下就是了!”李休这时也是一笑道,李晋虽然年纪小,但性格豪爽大气,在外面结交了不少朋友,当然都是像他一样的贵族子弟,李休也不怎么管他,毕竟身为贵族,这种交际也是必须的。
  “别提了,怀道就比我大一岁,是秦将军最小的儿子,学武也不用心,在我手下根本走不了三招,他几个兄长也都去了军中,我根本找不到切磋的人!”李晋的小脸这时也是露出无奈的表情道。
  “那就没办法了,你要是想向秦将军学习武艺,就自己去他府上多走动一下,只要你虚心求教,我相信秦将军肯定也会指点你一下的!”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其实李晋想向秦琼学艺,只要他开口,秦琼肯定会同意,只不过李休想考验一下儿子的胆量,所以才故意不管,看看李晋有没有胆量去亲自向秦琼开这个口?
  “去就去,怀道还说要把他妹妹许配给我呢,到时说不定我还得管秦将军叫老丈人呢!”李晋看到父亲不帮自己,当下也是赌气道。
  “臭小子没个正经,秦将军的小女儿才五岁,你还真敢说!”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笑骂一声道。
  几天之后,百日守灵期满,也终于到了为李渊举行葬礼的日子了,整个长安也为之素缟,皇宫之中更是一片悲声,而李休一家也提前一天来到停灵殿,准备送李渊最后一程!


第813章 送葬
  天还没有亮,宫中的哀乐就已经奏响,一队队禁军从宫门中排列而出,宽阔无比的朱雀大街也实施了禁严,不过这个禁严却有点特殊,因为朱雀大街只禁严了中间的一部分,两侧还是允许百姓围观,当然在李渊的棺椁通过这时,两侧的百姓全都要跪下相送,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时辰一到,在礼部和钦天监的共同主持下,李渊的棺椁也终于被抬上一架由六匹马拉的灵车,然后上面架上一座由布幔做成的宫殿式帐篷,因为在棺椁下葬之前,是绝对不可以照到太阳的。
  棺椁先出停灵殿,李世民为首的孝子贤孙们紧随其后,再之后就是平阳公主这些女儿们,至于李休这些女婿却不在其中,因为按照规矩,他们这些女婿们反而要在棺椁前,每走一段就要摆下祭品祭祀,听说要九拜九祭才算完成。
  平阳公主在姐妹之中排行第三,而且还是李渊唯一的嫡女,所以李休自然逃不过在路上祭拜的命运,另外还有襄阳公主的丈夫窦诞,以太长广公主的丈夫杨师道,他们两人不但是驸马,而且也都是大唐的重臣,所以他们和李休一起领头,至于其它的驸马,只要是在长安的,也都得跟在他们屁股后面一起跪拜。
  天子驾六,哪怕李渊已经去世了,拉送棺椁的灵车却依然按照天子的规格,李休等人走在灵车之前,等到出了宫门之后,第一次祭拜也就在这里举行,李休他们事先也都跟着礼部的人学习过相关的礼仪,现在倒也做的一板一眼,只不过等到他们跪下并献上祭品后,裴寂这时却要育诵读祭文,而且这祭文也不知道是谁写的,简直又臭又长,不读完李休他们就不能站起来,最后等到他们的腿都跪麻了,这才完成第一次祭拜。
  “还有八次啊!”李休站起来捏了捏发麻的大腿,心中也不由得无奈的想道,如果棺椁里是真的李渊倒也罢了,可是里面明明是个假李渊,自己却还得受这份罪,简直太不值了。
  不过再怎么抱怨也没用,旁边比他还大几岁的窦诞和杨师道两人也都没有任何抱怨,所以这场戏还得演下去,不过李休第一次发现原来朱雀大街不但宽,而且还很长,光是走一遍就已经够累的了,更别说走一段还得跪上好长一段时间。
  直到最后在明德门举行了第九次祭拜后,李休这才感觉有种解脱般的自由,等到送葬的队伍出了城门后,这才登上城门外早就准备好的马车,然后这支超过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转向三原县的皇陵。
  虽然三原县就在长安的旁边,但距离也不近,以前李休从家里赶往三原,都是骑着快马赶路,就这样也需要将近半天的时间才能到,如果光靠腿走的话,恐怕得走上两三天,而送葬的队伍中可有不少的女人和孩子,特别是平阳公主还怀着孕,更不可能长途跋涉的走到三原,所以马车也是必须的。
  不过等到所有人上了马车后,这时也都已经是下午了,毕竟之前的朱雀大街上耽误了太多的时间,而且棺椁下葬一般都是在上午,所以今天别说下葬了,连三原县恐怕都无法赶到,当然这也都在计划之中,真正的下葬时间本来就在明天。
  李休虽然年轻,但被这一通折腾下来,这时也快累瘫了,其实不止是他,和他一起的几个驸马都累的不轻,这时也一个个坐在马车上喝水喘气。
  不过李休这些外戚和平阳公主这些女眷可以上马车,但是李世民和李承乾这些孝子贤孙们却必须出城十里才能上马车,特别是李承乾现在是长孙,手中还必须抱着李渊的牌位,跟在灵车的后面边走边哭,李世民也走在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