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懒散初唐-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算时间,明空她们也的确该回来了,不过并州那边山高路远,路上十分的不好走,你的信也不一定能送到,就算明空收到了信给你回信,也可能信还在路上,所以你也不要着急,这两天我让人打听一下消息!”李休听到儿子问起武明空的情况,当下沉思了片刻回答道。
  “那好吧,可惜明空不在这里,没办法让她知道我去军校的事!”李晋听到李休的话,当下有些失望的道,说完又向李休打听了一下军校的情况,这才高兴的跑去玩了。
  看到儿子离开后,李休的脸色却慢慢的变得凝重起来,其实从过年后,李休就想到了武明空,毕竟她们母女一去半年,而且同去的还有武元庆、武元爽兄弟,这两人可不是什么好鸟,历史上把武氏母女直接赶出家门,否则武明空也不会进宫做一个小小的才人。
  当然现在情况有些不一样,武明空是自己的学生,在长安时,武氏兄弟也不敢太过欺负她,不过现在他们去了并州,那可就不好说了,而且武明空虽然聪明,但毕竟是个没成年的孩子,对自己两个无赖哥哥恐怕也没什么办法。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休在前段时间就托人打探并州那边的消息,甚至还想直接派人去并州,不过考虑到山高水远,光是路上就要走几个月,还不如从并州来的人那边打听,毕竟武家在并州也是首屈一指的大贵族,应该有人知道一些消息。
  不过让李休失望的是,这段时间虽然打听到一些武家的消息,但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比如武士彟的葬礼如何豪华,修建的墓地如何奢侈等等,至于武明空母女的消息,却是一点也没打听到,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一般人也见不到武明空母女。
  虽然没有打听到武明空的消息,但是李休却打听到一些关于武氏兄弟的消息,毕竟他们是男子,武士彟的葬礼也一直是由他们出面,所以倒是有许多人见过他们,而且这两人在葬礼过后也经常出门,接触到的人也更多。
  说起来武氏兄弟回到并州后,刚开始还是十分安分的,主要就是处理他们父亲的葬礼,不过等到武士彟安葬过后,这两人对并州也慢慢的熟悉了,结果很快就原形毕露,在并州那边横行霸道做下了不少的恶事,并州刺吏也不敢管,结果一时间两人的恶名也是传遍了并州,成为当地的一霸。
  李休得知武氏兄弟在并州胡做非为的消息后,心中也是十分的恼火,因为他们两个之所以敢这么做,无非也就是仗着武士彟留下的福泽,本来这种福泽是让他们有个更高的起点,从而报效朝廷之用,可是现在他们却将这种福泽用于满足自己的私利上,这迟早会将武士彟的名声败坏殆尽,福泽也会消耗一空,到时武明空也会跟着受连累。
  更何况武士彟生前还是李休的半个朋友,所以对于武氏兄弟的作为,他也更加的恼火,不过武氏兄弟都已经成年,甚至比李休也小不了几岁,性格也早已经成型,根本不可能改变,李休想帮也无从下手。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为武士彟感到不值,枉他努力了一辈子,好不容易从一个商家子变成大唐的开国功臣,却没想到遇到两个败家的儿子,将他的一世英名都败坏了,幸好还有武明空这个女儿,在原来的历史上做了皇帝,这才重振了武家,不过在这一世,由于李休的到来,武明空还能再像历史上那样做皇帝吗?


第941章 平安郎要学医
  离军校的下次招生还有几个月,不过李晋却已经开始为进入军校做准备了,比如每天早上跟着平阳公主习武,上午射箭下午看书,不仅仅是兵法,另外还有天文地理等等,看他努力的样子,似乎真的想成为一位无敌的统帅。
  难得看到儿子这么努力,李休对此也感到十分的欣慰,不过就算如此,李晋还是时不时的念叨武明空为何还不回来的事,李休虽然也暗自担心,但却只能劝李晋放心,自己正在派人打探消息,只不过暂时没有打听到有用的消息罢了。
  其实在上次李晋问起武明空的事情后,李休就加派人手打听消息,甚至还请马爷找了他以前在飞奴司中的老部下,托他们也帮忙打听,不过因为时间太短,所以暂时还没有打听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对此李休也只能暗自着急。
  李治和兕子自从来过李休家里玩过一次后,竟然像是上瘾了似的,只要有空就跑来李休家里,李世民估计是出于没有时间照顾儿女的愧疚,也放任他们兄妹来玩,毕竟李休也不是外人,以前李承乾和李泰也经常去李休那里,而且李治和兕子又有丽质陪着,倒也不用担心,至于长孙皇后也乐得儿女们有玩伴,特别是兕子,每次去李休家里都是胃口大开,比在宫里多吃半碗饭,所以她也没有反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治还真的向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请求做李休的学生,对此他们夫妇也都同意了,毕竟他两个哥哥都是李休的学生,也不差他这一个,只不过李休现在很忙,很少有时间给孩子们讲课,平时都是由七娘或婉娘等人代讲。
  李治做了李休的学生,一向喜欢跟在李治屁股后面的兕子自然也吵着要学,每当李治上课时,她也跟着坐在那里听,不过她太小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听懂,不过也没关系,不懂的自然有丽质帮她辅导。
  当然李休也并不是放任不管,只要有时间,他也会尽量的给孩子讲一讲课,毕竟相比七娘和婉娘,他懂得更多,讲课的经验也更丰富,许多枯燥的课程从他口中讲出来,立刻变得趣味十足,所以李治和兕子他们也都喜欢听他讲课。
  这天又是旬日,李治和兕子自然不会错过,早早的跟着丽质来到李休家中,今天李休并没有枯燥的讲课,而是带着一群孩子出门郊游,因为今天主要讲生物自然,所以在野外遇到什么他就讲什么,比如花朵的作用、虫儿的复苏等等,孩子们也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李休也尽量从合理的角度做了回答,这也幸亏是他,否则换成另外一个人的话,恐怕根本应付不过来这些古怪又充满童真的问题。
  午饭也是在野外吃的,就当是在外野餐,而且还是带来食材和炊具自己做,当然李休可不敢让李治和兕子这么小的孩子靠近火,主要是他和七娘、婉娘做,剩下的孩子负责打打下手就行了。
  吃过午饭后,李休让孩子们自由活动,同时也消一消食,毕竟这帮孩子可太能吃了,一个个都是肚子溜圆,不活动一下说不定会积食。
  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平安郎走到李休的面前道:“父亲,我有件事想要和您商量!”
  “哦?什么事情?”李休听到这里也有些惊讶的问道,相比不省心的李晋,仅仅大一岁的平安郎却是个老实规矩的孩子,平时绝对不会主动惹祸,只不过也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使得他的话也不多,很少像现在这样主动找李休聊天。
  “二弟要去军校了,这几天我也一直在考虑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而这两天我也终于考虑清楚了!”只见平安郎一脸认真的回答道,老实孩子并不意味着笨,事实上平安郎只是性格有些内向,平时更喜欢独自思考,论聪明程度他可不比李晋差,而且做事很有主见,是那种特别早熟的孩子。
  “那可太好了,你是打算学武还是从文?”李休听到平安郎的话也不由得有些惊喜的问道,他虽然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沉稳有主见,但却没想到他竟然已经开始考虑起日后的人生道路了,小小年纪就如此的目光长远,日后的成就肯定不会太差。
  “这个……”只见平安郎这时却是露出犹豫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开口道,“恐怕要让父亲失望了,我即不想习武也不想学文,而是想学医!”
  “学医?”李休听到儿子的话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虽然平时他也会教一些医学方面的常识,平安郎似乎对这方面的确很感兴趣,但他却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打算真的学医。
  “父亲不要惊讶,您也知道,我从小就对医学方面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之前也经常向孙道长请教一些医学方面的问题,而且据我所知,天下有相当一部分人正承受着病痛之苦,比如丽质和兕子就是其中之一,连孙道长和您都治不好她们的病,我希望自己能够将医学发扬光大,有朝一日能够治好像丽质她们这样的病人。”只见平安郎十分郑重的开口道。
  “你……真的这样想?”李休听到这里却有些怀疑的道,自己这个儿子平时和丽质的感情最好,他不会是仅仅想治好丽质的病,所以才想要学医吧?
  “我说的都是我的真实想法,只不过相比二弟去军校走武将之路,学医却显得有些不务正业,所以还请父亲谅解!”只见平安郎再次郑重的开口道,说到最后还向李休行了一礼。
  毕竟这个时代学医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哪怕是孙思邈这样的神医,社会地位也并不是很高,医学更是属于杂学之列,只有一些平民子弟才可能去学医,而像平安郎这样的贵族子弟,去学医肯定会遭到一些人的耻笑。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犹豫的表情,虽然他知道医学也十分的重要,但他并不想让自己儿子选择一条注定十分崎岖的道路,另外别的不说,光是家里的阻力就足够让人头疼的。


第942章 药观见闻
  “你可要想好了,若是真的去学医的话,光是你母亲那一关就过不了!”李休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抬头对平安郎道,孩子们都已经懂事了,所以他尊重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只不过一些必要的话还是要说的。
  “母亲那里我也已经想好了说辞,学医是我的兴趣,就像是琴棋书画一样,比如父亲您不也懂得医学吗,至于平时的课程我也不会落下的,这样就算母亲反对,只要父亲您帮着劝说一下,肯定能让母亲同意的!”只见平安郎这时却是狡猾的一笑道,甚至还拿李休当挡箭牌。
  “你这个小子,竟然什么事情都考虑到了,那你准备向谁学习,不会是和孙道长吧?”李休听到儿子的话也有些哭笑不得,随后再次开口问道。
  “嘿嘿,父亲您不是说过吗,这个世上没有谁的医术比孙道长更加高明了,而且我已经找过孙道长,他也很喜欢我,甚至还答应我只要得到父亲您的同意,他就收下我这个弟子,反正他那边已经有好几个学生了,也不差我一个!”平安郎说到这里时,也不由得露出得意的表情,他可不像李晋那么冒失,做什么事情事都要先筹划一番。
  “连孙道长都被你说动了,我还能说什么?”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拍了一下平安郎的脑瓜道,平时看着平安郎不声不响的,却没想到做起事情来滴水不漏,这点倒是和自己一模一样,看来自己这些年的教育总算没有白费。
  看到父亲答应,平安郎也露出欣喜的表情,当下向李休道谢过后,立刻跑出去将正在照顾兕子的丽质拉到一边,两个人叽叽喳喳的说了半天,丽质看样子也在替他高兴,不过平安郎比较稳重,这件事他也只告诉了丽质,并没有大肆宣扬,毕竟还有他母亲衣娘那一关要过。
  晚饭的时候,李休也一直思考着怎么把平安郎的事告诉衣娘,吃饭的时候都有点漫不经心,相比之下,平安郎却是丝毫不受影响,这让李休也不由得感叹,自己这个儿子简直太像自己了,甩完锅就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反正事情都交给李休这个老爹了。
  吃过晚饭后,衣娘本来像往常一样与月婵到平阳公主那里聊天,不过李休却将她单独叫到自己的书房,结果她一进来,就面带惊讶地问道:“夫君怎么把我一个人叫到书房来,难道有什么事情?”
  “这个……的确是有件事要和你商量。”李休迟疑了一下,这才继续开口道,“今天平安郎和我说,他对医学很感兴趣,所以想跟着孙道长学一些医术傍身,我觉得这并没有坏处,所以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学医?”果然,衣娘听到儿子想要学医,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哪怕李休尽量的避重就轻,但她依然有些排挤,过了片刻她这才开口道,“平安郎怎么会想到学医?”
  “孩子的兴趣谁也控制不了,比如七娘就喜欢造船,而且学点医术也没什么不好,比如我自己就懂医术,当然没办法和孙道长相比,而且当初若不是孙道长,平安郎还生不下来呢。”李休这时也开口劝说道,他已经尽量的将平安郎学医的事说成一种爱好,而不是当成主业来发展。
  “可是这会不会耽误平安郎的学业?”衣娘这时却还是有些担心的道,现在平安郎和晋儿已经大了,而且他们身为男孩子,身上的责任也更重,所以平时除了跟着李休学习外,家里还请了几个先生教他们学习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毕竟儒家依然占据着社会的主流,日后平安郎和晋儿想要立业,就必须懂得这些东西。
  “这有什么耽误不耽误的,咱们的儿子身上都有爵位,难道你还真想让他们和普通的读书人去争那几个进士吗,说出去恐怕会让人骂的?”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再次笑了笑道,科举本来就竞争激烈,特别是大唐进士的录取人数极少,一般的勋贵子弟很少走科举的路,毕竟光是他们父辈就为他们铺平了道路。
  “进士什么我就不想了,只不过多读点书总还是好的,学医毕竟不是个正经事,我担心他把精力分散了。”衣娘这时再次犹豫的开口道。
  “艺多不压身,而且学点医术在关键时刻也能保命,而且平安郎可向我保证了,绝对不会耽误正常的学业,咱们的儿子你也知道,虽然不太喜欢说话,但是读书的聪明劲却一点也不差,而且孩子难得有点爱好,我看不如就由着他,这就和琴棋书画没什么两样。”李休依然微笑着劝说道。
  听到李休这么说,衣娘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当下只见她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学医可以,但是绝对不能耽误正常的学业,否则我可以随时禁止他学医!”
  “行,没问题,我相信平安郎知道轻重,绝对不会让咱们失望的!”看到衣娘终于答应,李休也不由得松了口气道,平安郎是个稳重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达成目标,所以他若是想要学医的话,肯定也会努力达成衣娘的要求,这点根本不用他说。
  当下李休又让人把平安郎叫来,然后当着衣娘的面,告诉他可以让他去跟着孙思邈学医,这让平安郎也高兴的差点跳起来,毕竟他再怎么稳重,也还是个孩子,不过衣娘却再次不放心的叮嘱了半天,无非就是让他分清主次,绝对不能耽误正常的学业等等。
  拜师可是大事情,而且孙思邈还是李休的老朋友,虽然因为僧道录司的事,道教对李休也颇有微词,不过孙思邈却是个懂得大事大非的人,从来没有因此怪过他,甚至有些道教的人想托他的关系向李休求个人情,希望可以给道教放宽一点条件,却也都被他给拒绝了。
  也正是因为上面这些,所以李休对孙思邈也更加敬重了,因此他特意让人挑了个好日子,然后又向理财监请了一天的假,带着拜师的礼物,携着平安郎亲自来到孙思邈居住的药观拜师,不过离着药观还有很远,就已经看到一条长长的队伍。
  “这些人都是干嘛的?”李休远远的看着这条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药观的大门前,当下也有些惊讶的问道,从去年他就开始忙,所以好长时间也没来过药观了,现在猛然看到这么多人,当下也十分吃惊,毕竟他以前来的时候,药观这里可是十分的清静。
  “父亲您好长时间没来了,恐怕还不知道这件事,以前孙道长四处行医,不过他喜欢清静,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不过前两年他不是收了几个弟子吗,为了让这些弟子积累行医的经验,孙道长特意让人知道自己在药观居住,并且接受上门求诊的病人,所以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病人跑来求医,据说还有些人是从洛阳或太原那边赶来的。”平安郎这时笑着解释道。
  “原来是求医的人,难怪排这么长的队伍!”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点了点头道,说话之时,他们的马车也来到药观的山脚下,虽然这座小山不高,但道路却被求医的人给堵住了,无奈他们只能弃车步行,一路上也见到各式各样的病人,有些人还以为他们也是求医的,但却没有排除,一个个也是怒目而视,让李休感觉好不尴尬。
  最后好不容易来到药观门前,守门的小道士认得他和平安郎,当下也急忙请他们进去,结果又是引得不少守在门外的病人抱怨,直接小道士解释李休是孙思邈的朋友,而不是来求医的,这才平息病人的怨言。
  其实在半山腰的时候,李休就闻到一股熟悉的药味,而当他进到药观时,发现观中的药味比以前更浓了,不过这种药味并不怎么刺鼻,反而还带着几分清香,闻久了反而觉得很舒服,远比后世医院的消毒水味好闻多了,李休以前每次进医院,都会被消毒水味冲的头疼,若是让他长时间呆在医院里,恐怕没病也冲出病来。
  当李休见到孙思邈时,发现他正在给一个中年妇人诊治,这个妇人衣着华贵,似乎是富贵人家出身,但却面色蜡黄,腹涨如鼓,看起来像是孕妇,却没有半点孕妇的风采,孙思邈为她诊治时也是眉头微皱,李休知道孙思邈露出这样的表情,肯定是遇到难解的疑难杂症了,所以他和平安郎也没有贸然打扰,而是静静的站在门外等候。
  门外可不仅仅只有李休父子在等候,另外还有个中年男子也在等候,而且看他时不时探头往里看样的焦急模样,估计是里面看病妇人的丈夫,李休看对方太过着急,当下也不禁安慰道:“这位兄台不必着急,孙道长医术高明,一般的疑难杂症应该难不倒他。”
  听到李休的话,中年男子当下也有些惊讶的打量了李休一眼,随后也十分客气的道:“听兄台的意思,您是不是认识孙道长?”
  “不错,我与孙道长算是朋友,今天特意前来拜访他,不知兄台如何称呼?”李休也笑呵呵的再次问道。本来他只是好心的安慰对方,并没有其它的意思,不过当得知对方的身份时,却不由得大喜过望。


第943章 周参军
  “在下周韦,现任并州司户参军一职,不知兄台如何称呼?”中年人听到李休的询问,当下也报上自己的姓名,而且他也看出来李休气度不凡,应该和他一样都是官场中人,所以才特意点明自己的职务。
  “并州?周兄竟然是从并州来的?”李休听到对方的身份也不由得眼睛一亮,随后大喜过望地叫道,他正愁打听不到武明空那边的情况,却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一个并州来的官员,虽然司户参军的职位不是很高,但却是个实权职位,应该可以接触到武家的消息。
  “怎么?兄台也去过并州?”看到李休高兴的样子,这位周参军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
  “这倒没有,只是我有个认识的人去年回到并州,但却一直没有消息,我心中有些担心,所以想向周参军你打听一下!”李休笑着开口道。
  “哦?不知兄台想打听什么人?”周参军听到这里也忘了问李休的身份,当下好奇的追问道,不过他也在心中奇怪,毕竟并州的人口虽然比不上长安,但也不算少,自己认识的也只是少数,恐怕对方打听的人他也根本没听说过。
  “周参军应该知道应国公武家吧,我与应国公算是有旧,去年他去世回到并州安葬,我也十分的挂心,不知现在武家的情况如何了?”李休当下开口打探道,武士彟绝对属于并州的名人,而且武家兄弟去了并州后,又做下那么多的恶事,眼前这位周参军不可能没听说过。
  果然,一听到李休打听武家的事,周韦脸上的也立刻露出凝重的表情,特别是当他听到李休竟然与武士彟有旧时,更是心中一惊,要知道武士彟可是贵为国公,能够和他有交情的人,肯定也不是普通人,这让他对李休的态度也更加恭敬了。
  当然只见周参军回想了一下,随后这才小心的回答道:“去年应国公的灵柩运到并州后,就安葬在武家的祖坟之中,我还曾经去参加过葬礼,当时真的是人山人海……”
  “葬礼的事就不要说了,这些我都打听清楚了,不过我听说应国公安葬后,武氏一家就住在并州,一直也没有回来,但是当初我曾经答应过应国公,会照顾他的妻子儿女,按说他们应该回长安才是,为何却一直不见回来?”没等周参军把话说完,李休就打断他问道。
  听到李休上面的话,周参军更是吓了一跳,敢说照顾应国公妻子儿女的人,在身份上肯定不比应国公低才对,这让他甚至感到有些拘束,谁能想到自己只是带妻子前来看病,竟然会遇到这样的大人物?
  想到上面这些,周参军也更加不敢隐瞒,当下想了想再次回答道:“这件事我倒是知道一些内情,据说在安葬过应国公后,那位杨夫人本来是准备要回长安的,不过可能因为长途跋涉,再加上葬礼时杨夫人伤心过度,结果竟然一下子病倒了,根本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