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懒散初唐-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年苏定方在辽东的战事虽然有些波折,但大体上还是十分顺利的,眼看着天气一天天变冷,辽东那边的战事也进行到了尾声,不过也就在这时,苏定方却忽然有一个十万火急的消息送到长安。
第1065章 泉盖苏文的政变
“荣留王死了,而且还是被泉盖苏文给杀死的!”李休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虽然他知道荣留王和泉盖苏文之间有矛盾,但双方的实力都不差,谁也奈何不了谁,却没想到对方竟然就这么轻易的被泉盖苏文给干掉了。
其实李休对高句丽的历史了解的太少,他并不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荣留王就是死在泉盖苏文的手上,而且还死的特别惨,据说是泉盖苏文亲手杀死了荣留王并且分尸,可怜荣留王死后连个全尸都没有落下。
苏定方送来的情报十分详细,上面讲述了荣留王与泉盖苏文之间的争斗原因,以及荣留王被杀死的经过,这让李休也才了解到这桩高句丽内部的政变。
其实在这几年里,荣留王对泉盖苏文的防备一直没有减少,甚至一直打压着泉盖苏文,虽然泉盖苏文手中掌握着不少军队,但他毕竟是臣子,所以在这两年里,他也慢慢的落到了下风,很多原来依附他的贵族,也慢慢的转投向荣留王,可以说不如意外的话,几年后泉盖苏文必定难逃一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前几年大唐派苏定方一直骚扰高句丽的边境,刚开始高句丽人还拼命的求和,但是大唐根本不理会,于是为了自保,荣留王就开始在国境内修建一条与长城类似的防线,毕竟他也知道随着自己国力的衰弱,迟早有一天会迎来大唐全力进攻,所以他才修筑了这么一条防线,希望日后可以挡住大唐的进攻。
今年苏定方再次攻进高句丽,烧掉了无数宝贵的粮食,这让荣留王也大为震怒,不过他也借着这个机会,再次提出要求加快国内防线的修建,并且还命令泉盖苏文亲自去监督,其实就是找理由将泉盖苏文调离高句丽的权力核心,从而达到消弱对方实力的效果。
面对荣留王的调令,泉盖苏文表面上答应,但其实心中已经有了反叛之心,于是他借着自己离开平壤的机会,请求荣留王为自己送行,说来荣留王也是太大意了,估计是不想落一个迫害重臣的名声,结果他自己虽然没去,但却将朝中的大臣都派了过去,让这些人代自己为泉盖苏文送行,这也说明荣留王对泉盖苏文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防备。
不过让荣留王万万没想到的是,泉盖苏文却比他想像的要心狠手辣得多,在那些大臣为他送行时,泉盖苏文盛情邀请这些人巡视自己的军队,并且还在军中设宴款待这些大臣,却没想到酒才喝到一半,旁边的伏兵就杀了出来,一百多名高句丽大臣,全都死于泉盖苏文之手。
杀死了这些大臣后,泉盖苏文立刻挥兵杀进平壤,攻入王宫亲手杀死了荣留王,并且还十分残忍的将荣留王分尸,而且连葬礼都没有为对方举行。
据苏定方传来的消息,现在泉盖苏文已经立荣留王的侄子高藏为王,并且封自己为“大莫离支”,总领高句丽的军政大权,可以说是高句丽的摄政王,至于高藏则只是他手中的一个傀儡罢了。
“有意思,看来这个泉盖苏文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挡住大唐的进攻,也的确有过人之处啊!”李休看完了这份李世民让人送来的情报,当下也不由得摸着下巴自语道,今天晚上他都准备要睡觉了,却没想到李世民竟然送来这么一份情报,而且还让他明天进宫一趟,看来又是要商议这件事对日后攻打高句丽的影响了。
其实从大唐的角度来看,泉盖苏文杀死荣留王应该是一件好事,而且其中的好处还十分实在,第一就是大唐出兵不怕没有理由了,虽然这几年大唐一直骚扰高句丽,两国间也几乎没有了什么邦交,但是以前高句丽却向大唐称臣,荣留王也得到过大唐的册封,现在荣留王死,大唐自然可以打着为荣留王报仇的旗号出兵。
说起来大唐毕竟是个大国,表面上的文章还是要做的,特别是像这种攻打周围小国这种事,更是需要找一个理由,比如之前攻打吐谷浑,就是因为吐谷浑多次骚扰大唐的边界,虽然大唐的报复狠了点,但别人也不敢说什么,而高句丽这几年却是老实的很,本来李世民还想打着为当初战死辽东的前隋将士收殓尸骨的旗号,不过现在看来是用不着了。
除了出兵的理由外,还有一个十分实在的好处,那就是泉盖苏文虽然杀了荣留王,但是根据之前的情报,荣留王本来占据着上风,哪怕现在他死了,但忠于他的军队还在,再加上泉盖苏文又杀了那么多的大臣,肯定会引起许多高句丽贵族的仇恨。
换句话说,泉盖苏文的这次政变虽然成功了,但却加剧了高句丽内部的分裂与动乱,就算是以他的能力和手腕,想要在短时间内就平息内部的动乱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对于大唐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陛下明天召我入宫,恐怕就是要商量什么时候出兵的事吧?”李休这时再次自语道,以李世民的性格,他绝对不会轻易的放弃这次机会。
不过李休紧接着又想到,泉盖苏文这次发动政变,恐怕也是经过精心的准备,比如他这次发动的时间就十分巧妙,因为现在辽东那边已经入冬了,大唐也根本无法出兵,而他很可能是打算用这一个冬天的时间,来平息高句丽内部的分裂与动乱。
当然一个冬天的时间的确是短了点,不过大唐一般也不会在春夏两季用兵,如此算来,泉盖苏文就有了大半年的时间来平定国内的动乱,这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另外李休还想到,以泉盖苏文的能力,若真的等到他平定了高句丽内部的动乱,然后一致对外的话,到时就算是以大唐的实力,想要灭掉对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让李世民重蹈历史上的覆辙。
第1066章 明年用兵
“朕欲明年对高句丽用兵,为荣留王报仇,你们意下如何?”两仪殿中,李世民对下面的群臣开口询问道,今天朝中的重臣几乎都来了,长孙无忌和李休就不用说了,文臣中的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等,武将中的李靖、秦琼、程咬金等人几乎全都来了。
李世民的话一出口,下面的群臣也是一阵沉默,谁也不敢先开口,刚才李世民已经将泉盖苏文谋杀荣留王的奏折让众人传阅了一遍,随即就说要出兵为荣留王报仇,虽然这是一个攻打高句丽的好机会,但高句丽毕竟不是一般的小国,当初杨广三征辽东都是损兵折将,消耗了巨大的国力,前隋也几乎因此而亡,所以万一失败的话,对大唐的声望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别人可以不开口,但是李休和长孙无忌却不能不开口,所以只见他们两人这时对视一眼,然后李休率先走出来道:“启禀德布四方,高句丽身为我大唐的属国,竟然出现泉盖苏文这种乱臣,臣以为若是不派兵伐之,恐日后有更多的人效仿!”
“燕国公所言极是,臣也赞同起兵讨伐,而且据臣所知,泉盖苏文一向对大唐不满,前段时间更是在我大唐边境大筑城池,为的就是抵挡我大唐天兵,恐其早有不臣之心!”长孙无忌这时也站出来呼应道,他和李休都是李世民最得力的助手,这时自然也要站在李世民这边,而且讨伐高句丽的时机也的确已经成熟了。
不过李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却差点笑出声来,心想他可真够无耻的,在大唐边境修建防线是荣留王的主意,与泉盖苏文可没什么关系。
李休和长孙无忌率先表态,旁边的武将也全都没有顾忌,特别是程咬金第一个跳出来表示支持,其它的武将也纷纷响应,哪怕是一些老的已经不能再上战场的武将,这时也站出来表示支持,毕竟他们上不了战场,但他们以前的部下,甚至是家里的子孙也都需要战场上的军功。
房玄龄等一些文臣虽然有些犹豫和担心,但是他们也看出来了,李世民已经与武将集团达成了一致,甚至连李休和长孙无忌也都支持对高句丽用兵,所以就算他们反对,最后也不会起到什么效果,可以说这件事已经大势所趋,所以房玄龄等人最后也纷纷赞同。
高句丽在国力上的确不能与突厥相比,甚至当初的吐谷浑都比它要强盛一些,不过高句丽却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占据着地利,辽东的冬天苦寒,根本不可能用兵,春天冻土解冻,到处都是泥泞沼泽,也不利于用兵,所以想要攻打高句丽的话,一般都是在夏秋两季,其中夏季又多雨,同样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可以说最适合攻打高句丽的季节就在秋季,但是去过辽东的人都知道,那边的秋季短的要命,有时一场北风下来,直接就从夏天变成冬天了,再加上辽东那边山水险恶,很多地方都是深山老林,行军也极为困难,可以说高句丽已经占据了天时地利,所以攻打高句丽的困难几乎可以与当初攻打突厥时相比。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李世民在决定了明年攻打高句丽后,也立刻做好了部署,房玄龄这些宰相负责调集各种物资,程咬金这些武将则开始操练军队,挑选将官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这可能是大唐最后一次大规模刷战功的机会了,可以说只要能在这一战中立功,那么日后就可保前程无忧。
两仪殿中的朝会结束后,李休也立刻准备回家,毕竟这么大的消息,他也必须马上告诉马爷,这也是马爷最期待的事情,估计他知道后,肯定会兴奋的几天睡不着觉。
不过就在李休的马车刚出一出皇城,就听到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他,当他打开车窗时,刚巧看到秦琼骑着马从后面赶来。
“驸马你这是要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马兄吧,刚巧我也想和马兄聊一聊,咱们可以同路!”只见秦琼这时一脸喜色的向李休笑道,他这辈子有两大心愿,第一个灭掉突厥已经实现,第二个就是灭掉高句丽,为当年死在辽东的兄弟报仇雪恨,现在也马上就要实现了。
“是啊,秦将军快上马车,我也正想和你聊一聊这件事!”李休这时也是笑着点头道,秦琼现在的心情他可以理解,估计他和自己一样,现在最想见的人就是马爷了。
“这个……”听到李休让自己上车,秦琼却露出犹豫的表情,随后扭头看了看人来人往的朱雀大街,最后却开口拒绝道,“算了,我还是骑马吧,毕竟武将坐车说不定会惹人闲话。”
李休听到秦琼的话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他的顾虑,当下也不由得心中一酸,秦琼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而且他年轻时受伤颇多,身体本来就有暗疾,哪怕经过孙思邈的调养,也依然留下一些隐患,所以这几年他也刻意的保养身体,平时连酒都快戒了。
而秦琼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等大唐攻打高句丽的这一天,现在这个愿望终于要实现了,今天李世民并没有公布攻打高句丽要带去的将领,秦琼虽然退出军中,但这次恐怕也要争上一争,而武将骑马则是惯例,若是让人知道他舍马乘车,说不定会被人说他年老无用,连马都骑不了,更别说上战场了。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为了能够参加这次对高句丽的作战,秦琼也不得不注意,这让李休也不由得在心中暗叹一声,特别是看到秦琼两鬓花白的头发时,更是感觉心中一酸。
当下李休与秦琼一起出了城,径直来到马爷的家中,结果却是扑了空,马府的下人说马爷今天一早就出门钓鱼去了,马爷钓鱼的地点李休知道,于是又带着秦琼来到黄渠河边,果然看到马爷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旁边还放着一壶茶,一边钓鱼一边品着茶水。
“马叔,好消息!”李休来到马爷的身边,当即大喊一声道。
“吵什么吵,把我的鱼都给吓跑了!”马爷也被李休给吓了一跳,当下白了他一眼道,不过随即就看到了旁边的秦琼,这让他也不由得转而笑道,“叔宝你怎么来了?”
“马兄,好消息,陛下已经决定明年要攻打高句丽了!”秦琼这时也十分激动的道,作为当初一起在高句丽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也最期待与马爷分享这个好消息。
“什么!”马爷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由得全身一颤,手中的钓竿也一下子掉到了河水里,不过他这时也顾不得什么钓鱼了,当下上前两步一把抓住秦琼激动的道,“这个消息是真的?”
“不错,刚才两仪殿议事时,陛下已经定下来了,文武大臣也都在为这件事做准备,咱们终于可以迎回当年的那些老兄弟了!”秦琼这时也是两眼含泪的道,多年的夙愿终于要实现了,他心中除了激动之外,也实在找不出什么其它的情绪。
“太好了!”马爷听到这里也是兴奋的直拍秦琼的肩膀,脸上都快笑开花了,随后他就向李休吩咐道,“走,咱们去你家,你小子得亲自下厨做几样好菜,我和叔宝要好好的喝上两杯!”
“那是当然,不过马叔您可得悠着点,喝多了我也没办法向郡主交待。”李休当即答应道,不过却事先劝马爷少喝点,毕竟他的身体可不怎么好。
“大喜的日子不要说这些话,你只管做菜就行了,其它的我们心里有数!”马爷却是再次白了李休一眼道,平时他就没少听光华郡主的唠叨,现在可不想接着听李休的唠叨。
看到马爷的样子,李休也是无奈的一笑,当下领着他们老哥俩来到自己家中,他也换上一身便服,然后亲自下厨做了几道马爷喜欢的菜肴,说起来他这两年实在太忙了,平时也难得下厨,偶尔也就是给几个孩子做点东西吃,也只有像马爷和秦琼才能让他真正的下一次厨房。
菜做好了,李休亲自端上来,然后又让人打开了一坛好酒,不过考虑到马爷和秦琼现在都不宜喝太多的酒,所以喝的酒度数也不高,马爷尝了一口就皱起眉头,毕竟以前喝惯了烈酒,现在他可不喜欢这种淡酒。
秦琼看到马爷的样子,却是笑呵呵的劝道:“马兄,今天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喝什么酒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老兄弟好好的聊一聊!”
“秦将军说的对,马叔您就少喝点,咱们多聊聊天才对!”李休这时也立刻附和道,他还真怕马爷喝多伤了身体,到时光华郡主非得和他拼命不可。
“好吧,酒可以少喝,不过我有个条件!”马爷难得的讲了次道理,不过却忽然又转向李休说道,脸上也带上几分不怀好意的笑容。
第1067章 马爷也要去?
好不容易说动马爷让他少喝酒,却没想到他最后竟然又提出一个条件,而当看到马爷脸上那种不怀好意的笑容时,李休也不由得苦笑一声,因为他知道马爷要提什么要求,所以他这时也十分无奈的道:“马叔,您就别去了,实在不行我替您跑一趟怎么样?”
“我又不是老的不能动,为什么不能去?”马爷听到李休的话却是气的吹胡子瞪眼道,他和秦琼一样,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杀回辽东,虽然现在他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但却还没到走不动的地步,所以自然也想跟着一起去。
“马叔您就别难为我了,辽东那边的情况您比我清楚,别的不说,光是那边的气候就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所以我看您还是在家休息,到时有我和秦将军就行了。”李休再次苦笑一声劝说道,他们可是去高句丽打仗的,根本没精力去照顾马爷这么一个老人。
“不行,叔宝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马爷却是十分倔强的道,他是个不服老的性子,哪怕现在的身体真的不行了,但依然不愿意承认。
“马兄,你就别难为驸马了,你的心思我都知道,到时我会帮你把咱们的老兄弟都带回来了!”秦琼这时也开口劝说道,他比马爷年轻许多,但就算这样依然感觉有些吃力,更别说这两年马爷时不时生病,身体已经垮了,根本无法像年轻时那样骑马打仗了。
“我不是难为你们,只不过想到当初留在辽东的老兄弟,我心里憋着一股气,必须要亲自把他们带回来,所以辽东我必须要去!”马爷说到这里时,再次看向李休又道,“你如果不帮我的话,那我就自己去找陛下,哪怕舍下这张老脸,我也要求他带我一起去!”
“马叔你这……”李休听到这里也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求助的看向旁边的秦琼,可惜秦琼对劝人这种事也不怎么擅长,而且他了解马爷的脾气,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九头牛也别想拉回来,所以他这时也只能露出一个无奈的苦笑。
看到秦琼也没有办法,李休也是苦笑一声,不过这时他倒是忽然想到一件事,当即也是一笑道:“马叔,您要是真想去的话,我可以帮您向陛下求个情,不过这件事您是不是要先和郡主商量一下?”
“对对对!马兄你最好还是和嫂子商量一下,毕竟这么大的事情,如果嫂子不同意的话,我还就还是算了吧!”秦琼听到李休的话也是眼睛一亮,当即也开口劝道。
别看马爷在外面说一不二,但自从他与光化郡主成亲后,却最听光化郡主的话,这倒不是说马爷怕妻子,而是对妻子的敬重与喜爱,比如他前段时间生病不让吃肉,如果没有光化郡主的话,恐怕马爷根本不会当做一回事,该怎么吃还怎么吃,不过现在家里有光化郡主看着,他想要吃肉也只能偷偷摸摸的找李休。
听到李休让自己和妻子商量一下,马爷也一下子哑了火,以他对光化郡主的了解,对方肯定不会同意。其实马爷自己也知道,以他现在的身体情况,如果去了辽东的话,说不定就回不来了。
“马叔,其实这次陛下是铁了心的要灭掉高句丽,我估计明年冬天时,咱们的大军就能开到平壤城去,到时整个高句丽都是咱们的了,等到开春天气暖和之后,我再亲自把您接过去,然后和您一起收殓那些战死辽东的将士尸骨,您看这样行不行?”李休这时又提出一个办法道,到时打下了高句丽,再接马爷过去就没什么问题了。
“马兄,我觉得驸马的这个办法好,到时仗也打完了,我也清闲下来了,咱们再慢慢的找当初兄弟们的尸骨!”秦琼这时也点头赞同道。
听到李休和秦琼都这么说,而且考虑到自己的妻子也不会同意,最终马爷也不由得长叹一声道:“这件事我再考虑一下再说吧。”
虽然马爷没有当场答应不去辽东,但他的语气已经软化下来,这让李休和秦琼都是心中一喜,因为熟悉马爷性格的他们都知道,他这么说其实只是面子上下不来,心里已经有了放弃的打算。
“叔宝,你现在的身体怎么样,以前的那些老毛病还犯吗?”马爷这时沉默了片刻,然后扭头向秦琼开口问道,他不能去了,自然希望秦琼这个老兄弟能代自己去,只是秦琼的身体也让他十分担心。
“马兄放心吧,这几年我把酒都戒了,平时也按照孙道长的叮嘱保养,身体一点问题也没有,要是真打起来,家里的那帮小子就算一起上,也不是我的对手,至于以前的那些老毛病是治不好了,不过倒也减轻了许多,所以你也不担心!”秦琼这时却是大笑道,休养多年,他就是为这一天准备的。
“没问题就好,没问题就好啊!”马爷这时也颇为羡慕的低语道,不过说到这里时,只见他忽然沉默了一下,随后再次开口道,“叔宝,你可还记得当初咱们第一次攻打高句丽时,结果被敌军包围,兄弟们都战死了,要不是你把我从死人堆里背出来,恐怕我也早就化成一堆枯骨了。”
“当然记得,而且我现在还记得那些兄弟们战死时的情景,那也是我第一次参加那么残酷的大战,可恨当初我年纪太小,否则一定能带兄弟们杀出重围!”秦琼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虎目含泪道,他十几岁就参军成为马爷的部下,当时马爷等人看他年纪小,对他也颇为照顾,却没想到一战之后,除了他和马爷外,其它人全都战死在辽东,有时他也会在梦中见到当初那些照顾过自己的兄弟。
“记得就好,那些老兄弟在辽东已经等的太久了,这次我们一定要带他们回家!”马爷这时也是眼圈微红的道,男儿有泪不轻撞,只是未到伤心处,特别是人老了之后,就越容易回想起当年的人和事。
就在李休与马爷三人正在说话之时,忽然只见有下人飞奔而来禀报道:“启禀老爷,薛校尉求见!”
第1068章 薛仁贵的机遇
李休与马爷、秦琼三人正大聊着辽东的事时,忽然有一个名叫“薛校尉”的人求见,这个薛校尉不是别人,正是李休从山西带回来的薛仁贵,他刚来到长安时在李休家中担任李晋等几个孩子的习武教头,后来又去了军校中学习,今年才刚刚从军校毕业,因为成绩优秀,再加上他以前在赵德言那里帮助平定突厥人的叛乱有功,所以在禁军中担任校尉一职。
唐朝军制规定,十人为什、五什为伙、三伙为队、五队为营,而每营的将官就被称为校尉,掌管着七百五十人整,看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