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懒散初唐-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次结社率刺杀李世民的影响也实在太恶劣了,所以李世民也并没有简单的放过突厥人,比如结社率一家被诛,被他挟裹的贺逻鹘虽然倒霉,但也被李世民贬流放到了岭南,简直比去洪州还要惨,这辈子都别想再回来了。
  除此之外,大唐还收紧了对突厥人的管理,比如以前大唐也有不少突厥官员,甚至可以正常的升迁,但是经过这次的事后,突厥官员再想升迁可就难了,连普通突厥人想要通过正常途径做官,也做得十分困难,甚至连经商、做工都要受到影响,这也使得不少突厥人纷纷想办法改变族籍,哪怕这一代不行,下一代也要更改,否则根本没办法在大唐正常生活。
  随着李世民做出了决定,这场风波终于慢慢的平息下去了,不过李休还有一点想不通,那就是世家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做文章?他们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难道真的像自己猜测的那样,是为了转移朝廷对他们的注意力吗?
  虽然李休不想理会朝堂上的事,但有时还是难免会受到影响,特别是之前柴绍说的那句“天下要乱了”,而柴绍与世家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这让李休也不由得产生了一些联想,另外以李休对世家的了解,他们做事一向都是深谋远虑,这次突厥人的事,很可能是世家计划中的一小部分,后面很可能还会有其它更加长远的计划。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禁感到有些头疼,最后索性甩了甩脑袋,强迫自己不再想这些,不过紧接着他也不由得有些自嘲的一笑,自己说是辞官,但有时还是难以控制自己去想这些事情。
  不过就在李休想不通世家背后的意图时,大唐的边境却又忽然出现了一场危机,这场危机可比李世民遇刺的闹剧要严重多了,甚至让大唐再次卷入到一场战争之中。


第1185章 西域风波
  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其中东部的突厥占据着大唐北方的草原,又被称为草原突厥,多年前被李世民一战而灭,现在草原上几乎已经见不到什么突厥人了,而西部突厥则占据着西域,实力也十分的强大,曾经还与大唐结盟一起对付东部突厥。
  但是自从颉利被大唐消灭后,也许是命运的使然,西突厥也开始了快速的衰退,说起来西突厥衰退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部的战乱,自从当初统护叶可汗死后,整个西突厥内部就征战不休,各个大小可汗拥兵自重,西域也因此乱成了一团。
  在西突厥内乱的情况下,大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因此这些年大唐也一直向西域扩张自己的势力,很多西域小国也转而投靠了大唐,一时间大唐在西域的影响力大增,而西域又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此大唐甚至开始在西域驻兵,进一步蚕食西突厥在西域的地盘。
  面对大唐的进逼,内乱不休的西突厥也根本无力抵挡,甚至他们为了争取到大唐的支持,反而还要刻意与大唐交好,有些小可汗甚至为了一些私利,直接将西突厥原来的地盘让出来,更是助长了大唐的野心,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几年,整个西域都将落入到大唐的手中。
  不过这种情况在今年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来西突厥内部分裂严重,其中有两个最主要的势力,分别是北庭和南庭,而在今年春天时,北庭的乙毗咄陆可汗打败了南庭的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结果使得北庭实力大涨,西突厥内部也有了统一的趋势。
  随着实力的增强,北庭的乙毗咄陆可汗也是自信心暴涨,面对大唐的步步进逼,也不再一味的退让,不过他至少还几分理智,知道自己就算统一了西突厥,面对大唐这种庞然大物也依然没什么优势,所以他自己不敢出面,竟然唆使高昌向大唐挑衅。
  现在的高昌王名叫麴文泰,几年前还曾经访问过大唐,当时他对大唐的态度也不怎么好,不过为了表示自己的度量,李世民也没有太过在意,反而还封赏了对方。
  可惜李世民的这种做法非但没有得到麴文泰的感激,反而让他觉得大唐软弱可欺,更加看不起大唐,而且高昌位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之上,几乎所有商队都要从高昌经过,可是经常有一些商队遇到“强盗”的袭击,据说这些“强盗”训练的素、来去如风,对高昌的地形了解指掌,每次大唐督促高昌清剿这些强盗,麴文泰都是表面答应,但却很少有什么结果。
  当然麴文泰虽然蠢,但也并不是蠢的无可救药,他知道高昌与大唐的差距,所以一般也不会碰触到大唐的底线,而且他也有所依仗,那就是高昌距离大唐遥远,就算大唐想要攻打高昌,也不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随着北庭突厥的强大,高昌也与北庭走的很近,就在今年夏天,北庭的乙毗咄陆可汗引诱麴文泰,双方结盟一起进攻焉耆,而焉耆则是西域与大唐走的很近的小国之一,甚至有意成为大唐的属国,却没想到被北庭突厥和高昌一战而灭,随后焉耆的使节跑到大唐求救。
  其实北庭突厥这次就是在试探大唐的底线,如果大唐对焉耆的灭亡不管不顾,那么接下来肯定会有更多的西域小国被西突厥吞并,到时大唐之前的努力也将化为乌有。
  所以当焉耆求救的使节到达大唐后,朝堂上也是吵成一团,许多人都支持出兵西域,给北庭突厥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西域的主人!
  不过也有一些理智的大臣认为,之前朝廷刚刚出兵灭掉了高句丽,这一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哪怕是现在大唐还没能完全的恢复过来,而且接连对外征战,也会让外界对大唐产生一种好战的印象,这也不利于大唐对周围小国的统治,所以对于出兵西域的事他们也报着十分谨慎的态度。
  这件事不但朝堂上在争吵,读书人之间也同样争吵的厉害,终南书院和南山书院更是大唐年轻读书人的聚集地,因此这里对西域的讨论也更加的热闹,许多年轻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写出长文贴在书院的公告墙上,一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为自己扬名。
  在书院的这种环境下,李休想不知道西域的事都不可能,甚至还有些学生趁着上课时,当面向李休询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这让他根本避不开这件事,索性也就多了解了一些。
  其实对于这件事,李休的看法很简单,那就是必须要出兵,因为西域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哪怕现在大唐的海贸发展的不错,海上的丝绸之路也十分通畅,但是陆上的丝绸之路也同样重要,若是西域丢了,那丝绸之路也就被别人掌握在手中,这将对大唐的商业造成重大的影响,甚至是打击,所以必须要将北庭突厥的气焰给打下去。
  不过现在大唐也的确有顾虑,一方面是刚经过一场大战后,国力没有恢复,另一方面北庭突厥已经有了统一西突厥的趋势,若是现在与对方撕破脸皮,日后万一真的被他统一了西突厥,那将对大唐形成巨大的威胁。
  特别是丝绸之路的后半段也被西突厥掌握在手中,所以若是大唐真的与西突厥撕破脸皮的话,那就必须一击必胜,像之前灭掉颉利那样一举灭掉西突厥,这样才不会影响到丝绸之路的运转,可是现在大唐显然没有这个实力,毕竟西域实在太远了,光是大军的粮草运输就是个大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李休也不禁替李世民感到头疼,无论是出兵还是不出兵,似乎都会让大唐陷入到一些麻烦之中,而现在大唐的内部也有些问题,一时间也更加的难以让人抉择。


第1186章 目标高昌
  “驸马,再过几日末将就要离开长安了,所以特意前来向你辞行啊!”南山别院的客厅之中,苏定方满面春风的向李休辞行道。
  “陛下终于决定要出兵了吗?”李休听到苏定方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道,这段时间为了西域那边的事,朝堂上下也是吵翻了天,本来李休以为李世民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做出决定,却没想到今天苏定方就要向自己辞行,不用问也知道他肯定是要去西域。
  “嘿嘿,驸马猜的不错,本来上次灭掉高句丽后,我以为自己要在长安常住几年了,却没想到西域那边又出了事,这次陛下命侯将军为行军大总管,我为副总管,协助他攻灭高昌!”苏定方这时十分兴奋的道。
  上次灭掉高句丽,苏定方也是立下大功,因此临清县公,本来以苏定方的功劳,封郡公也不为过,只不过李世民现在对爵位把的很严,不再像当初刚立国时,动不动就给人封国公,连皇亲国戚的爵位都降了几等,再加上李世民还想多苏定方几次,如果封的太快,恐怕日后只会面临赏无可赏的局面,所以苏定方的爵位才会被压的这么低。
  按照大唐的惯例,苏定方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所以从高句丽回来后就暂时呆在家中休养,这样做主要是让武将暂时脱离军队,免得他因军功而自大,从而产生什么不应该有的想法,其实就是暂时冷处理一下,等到几年后才会再次派驻在外,只不过却没想到这还不到两年,他就又要上战场了。
  “只攻打高昌?”李休听到苏定方的话却不由得一愣道,这次西域的危机主要还是北庭突厥引起的,高昌顶多只能算是个从犯,所以当他听到李世民命苏定方他们攻灭高昌时,也不由得愣了一下。
  “是啊,陛下昨天晚上将我和侯将军都召进宫中,告诉我们这次的目标就是一战而灭掉高昌,如果西突厥敢救援的话,那就将对方狠狠的打回去!”苏定方当下开口解释道,本来这些都是军事机密,不应该告诉外人,不过李休却是个例外。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李休听到这里也忽然眼睛一亮大声道,以现在大唐的情况,的确不宜与西突厥撕破脸皮,但大唐又不得不出兵,所以李世民才让侯君集他们只攻打高昌,如此一来也可以达到威慑西突厥的目的。
  “呃?驸马明白什么了?”苏定方却是一愣道,他们武将只管打仗,对于国与国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并不怎么关心,而且他也只是侯君集的副手,估计侯君集会明白这些,但他却不太了解。
  “哈哈,这件事说来复杂……”当下李休就将西域的形势给苏定方详细的讲解了一遍,之前苏定方一直呆在辽东,回来后也一直呆在家里,很少与外人接触,主要是免得引起别人的猜忌,所以他对西域那边的情况也不是特别的了解。
  “原来如此,难怪昨天陛下说,我们这次的主要敌人是突厥人,所以在攻打高昌时,也要时刻防备突厥人的偷袭。”苏定方听完后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
  其实李世民决定出兵这件事也十分的突然,苏定方也是昨天被召进宫后,才从李世民那里听到一些消息,只是因为对局势不太了解,所以有些地方也不是很明白,今天他来向李休辞行,其实也有打探消息的原因,别看李休不在朝堂上了,但对局势的分析和了解却远超一般的大臣。
  “防备突厥人是应该的,不过以我看来,突厥人很可能不敢出兵!”李休这时却是笑呵呵的再次开口道。
  “这是为何?”苏定方紧接着也再次追问道。
  “很简单,北庭突厥人虽然打败了南庭,但他们并没有统一西突厥,内部依然处于分裂的状态,而且之前他们也只是攻打焉耆,以此来试探咱们的态度,如果咱们的态度强硬,他们肯定会把伸出的手缩回去,根本没胆子与咱们的大军硬碰硬!”李休笑着解释道,北庭的乙毗咄陆可汗虽然自信心膨胀,但还没有蠢到在这个时候与大唐硬拼,否则颉利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我明白了!”苏定方听到李休的分析也是一拍大腿道,虽然之前听李世民等人讲了许多,但是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原来他们这次出兵是为了杀鸡儆猴,高昌那就是那只待宰的鸡。
  “呵呵,明白就好,这次你去西域也要多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我觉得以现在西突厥的形势,咱们大唐与他们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很大,甚至说不定会像当初对付颉利那样,直接派兵一举灭掉对方!”李休这时向苏定方叮嘱道。
  在原来的历史上,苏定方最大的功劳之一就是攻灭西突厥,使得他在西域一带立下赫赫的威名,西域诸国提到苏定方这个名字时,也是无不畏惧,据说苏定方最远打到碎叶城,也就是诗仙李白出生的地方,那里位于后世的吉尔吉斯斯坦首都附近,也是大唐控制过的最远区域之一。
  苏定方听到李休的话也是眼睛一亮,现在大唐的开国将领老的老、死的死,少数像李绩、程咬金这样的将领也升到顶了,平时轻易不会动用,而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县公,日后还有很大的升迁机会,所以他现在也是野心勃勃,无论如何也要给自己的儿孙们留下一个国公的爵位。
  “多谢驸马的提醒,末将记下了!”苏定方当下也再次向李休道谢,每次来李休这里,他都感到收获巨大,哪怕李休随便的指点他几下,就能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是他喜欢来李休这里的原因之一。
  “定方你就不要和我客气了,你们这次攻打高昌,我倒不担心战事,只不过西域那边环境险恶,你们也要小心啊!”李休这时再次叮嘱道,高昌在西域也算是一个强国,但是和大唐相比根本不够看的,而且侯君集和苏定方又都是精通用兵的名将,他们两人联手,高昌根本没有幸存的可能。
  对于李休的叮嘱,苏定方也是连连点头,随后又和李休聊了一下这次出兵的细节,不过在提到自己的顶头上司侯君集时,苏定方却有些迟疑的道:“驸马,这次我也是第一次担任侯将军的副手,以前在军中虽然和他有过一些交谈,但是听别人说侯将军是个很难相处的人,甚至对下属也十分的苛刻,我也担心这次与他相处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侯君集这个人的确不太好相处,我和他也没有太多的接触,倒是程将军那边和他很相熟,不过据我所知,侯君集这个人在军中十分的霸道,不容许属下和他有不同的意见,所以你若是到了军中,最好不要和他起冲突,另外你也可以去程将军那里请教一下。”李休当下对苏定方指点道,他和侯君集的交集不多,所以能给出的建议也很少。
  “好,那我今天晚上就去拜访程将军!”苏定方当下也是点了点头道,侯君集在军中的名声可不怎么好,特别是在中层将领之中,很多人宁愿跑到边疆驻军,也不愿意在侯君集手下做事,所以他才会如此的担心。
  当下李休和苏定方又聊了一些其它的事情,然后苏定方就准备告辞离开,不过也就在这时,只见他却忽然迟疑了片刻,然后这才一咬牙道:“驸马,有件事我想听一下您的意见!”


第1187章 伸到军中的手
  本来苏定方都要告辞离开了,但是却忽然停下来说有件事要听一下李休的意见,这让李休也不由得露出意外的表情问道:“什么事?”
  “这个……”只见苏定方踌躇了片刻,最后终于再次开口道,“其实这件事本来我不该说出来,但是这件事我实在没什么经验,所以还是想听一下驸马的意见。”
  “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犹豫?”李休听到这里也更加好奇的追问道,苏定方是个领兵的将领,性格也十分的果决,李休实在想不到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变得这么犹豫不决?
  只见苏定方这时再次犹豫了一下,随后终于一咬牙道:“其实是这样的,从辽东回来后,我就在呆在家中休养,平时也很少与外界接触,但是就在前段时间,太子却忽然派人和我接触,刚开始还没什么,可是后来却显露出很明显的招揽之意。”
  李休听到李承乾竟然派人与苏定方这种军中大将接触,而且还私下里招揽,这让他的脸色也不由得一沉,过了片刻这才对苏定方问道:“那定方你是怎么回复的?”
  “我当然是不敢答应,但也不敢真的得罪太子,所以只能和太子派来的人打马虎眼,不过对方并没有气馁,一次不成还有第二次,光是这段时间就去了我那家三次,本来我还头疼该怎么应对他,幸好现在要出兵高昌,暂时不用担心太子的人再找到我,只是等我回来后,恐怕太子还是不会放过我。”苏定方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苦恼的神色。
  “你做的很好,身为武将,千万不要卷进朝堂上的争斗中,特别是这件事还涉及到皇位,更是万万碰不得,否则别说是你了,就连程将军、侯将军这样的开国功臣,也很可能身败名裂!”李休这时十分严肃的对苏定方警告道。
  这可不是李休危言耸听,而是有真实的例子,那就是现在威名赫赫的侯君集,也许在后世的历史上,侯君集的名声不如程咬金、秦琼等人响亮,但是在大唐这个时代,侯君集的功劳和名望可一点也不比程咬金等人差,可是后来他却不自量力的卷入到李承乾夺位案中,结果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连史书都刻意降低了对他的评价,这也导致他在后世时声名不显。
  侯君集现在的声望、功劳都不是苏定方能比的,而且李世民对侯君集也极为宠信,但就算是侯君集,在被卷入太子夺位这件事时,就算李世民再怎么不舍,最后也还是挥泪斩了他,不过李世民倒也算有情有义,侯君集犯的是谋反之罪,本来家人也是要被抄斩的,但李世民却放过了侯家的人,只是让他们迁到岭南居住。
  “驸马放心,我虽然是个武夫,但也知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道理,我现在只忠心于陛下,除非日后太子登基,否则无论太子说什么,我都不会做出任何对不起陛下的事!”苏定方当下也面色郑重的道。
  对于苏定方的性格,李休还是十分了解的,知道他是个忠君爱国之人,李承乾派人去拉拢他,恐怕也是白费心思,只不过凡事都怕万一,所以李休才出言提醒,免得苏定方真的陷进去。
  “对了,除了太子的人外,魏王前段时间也曾经派人去过我那里,只不过魏王的人并没有露出明显的拉拢之意,我也搞不清楚魏王到底是什么意思?”苏定方这时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当下又开口道。
  “李泰吗?”李休听到这里却是露出几分嘲讽的笑容,李承乾拉拢军中武将的事他是第一次知道,但是李泰四处拉拢朝中大臣的事他却早就知道,不过李泰重文轻武,一向都只喜欢拉拢那些文名卓著的大臣,甚至连一些年轻有才的读书人也不放过,因此李泰的手也早就伸到了终南书院里,只要是有点才名的学生,几乎都被请到过魏王府饮宴。
  不过对于李泰竟然派人去苏定方那里,李休还是有些惊讶的,因为李泰这个人十分自傲,又十分的有才学,所以他对武人一向是十分鄙视的,但是现在竟然也开始拉拢苏定方这样的武将,看来李泰也意识到军队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派人与苏定方接触,只不过他现在才意识到这些恐怕也有些晚了。
  苏定方连李承乾的拉拢都没有动心,就更别说李泰了,所以李休也没有多说什么,不过最后还是叮嘱他如果有机会,最好能在外面呆几年,现在长安越来越像是一个是非之地,而苏定方的地位也慢慢的进入到大唐的核心层,若是长时间呆在长安,说不定哪次不小心就会被卷进去,到时不死也得脱层皮。
  对于李休的叮嘱,苏定方也是深以为然,让他领兵打仗他自然是不怕,可是朝堂上的争斗却实在不是他所擅长的,别看朝堂上的争斗往往不见血,但却比战场更加凶险,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躲的远远的。
  聊完了这件事后,苏定方这才起身告辞,李休也亲自将他送出门外,直到看着苏定方骑着马消失在山道上,李休这才转身回到家中,顺便也将今天苏定方带来的信息消化了一下。
  大唐马上又要对高昌用兵了,虽然之前因为灭掉高句丽而消耗的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但是攻灭一个小小的高昌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李休也断定西突厥不敢出兵,所以这一仗唐军面临最大的困难,恐怕也就是西域那边的气候与地形了。
  不过相比对外的战争,李休还是更加担心大唐的内部问题,李承乾和李泰都已经开始将手伸到军中,苏定方虽然拒绝了他们的拉拢,但其它的将领可就难说了,比如说侯君集,他很可能还是会和历史上那样,被李承乾拉拢过去。
  三天之后,侯君集与苏定方出兵高昌的消息也终于传了出来,李休本来打算去给苏定方他们送行,但是还没等大军离开长安,但却传来一个让他大为惊喜的消息:波斯再次派出使节来到大唐!


第1188章 波斯、罗马使团
  “……自然界的闪电和今天咱们用电磁感应发出来的电,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咱们发出来的电压很小,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危害,但是雷雨天的闪电却可以将人电为焦炭,所以在打雷时,你们最好不要站在树下,或是携带宝剑之类的金属的物品,更不要在雷电天气里放风筝、乘坐热汽球等行为,否则后果自负!”
  李休说完上面的这段话后,一边收拾课本一边再次说道:“好了,今天关于电的知识咱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