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懒散初唐-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使节此次前来的目的我已经了解了,听说你们已经见过陛下了,不知陛下可有什么答复?”李休最后再次开口问道。
“皇帝陛下的确召见了我们,也听了我们的请求,不过陛下并没有给我们准确的答复,只是让我们先休息几天,顺便也在长安转一转,体会一下大唐的风土人情。”扎马斯这时也苦笑着回答道,他的汉语是巴赫拉教的,也听他讲了不少大唐的情况,但毕竟是第一次来大唐,对大唐朝廷也不了解,自然也猜不到李世民的想法,这也是他来拜访李休的原因。
“哈哈~陛下没有给你们准确的回复,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当初陛下既然能给罗马皇帝陛下写信,这也已经代表了我们大唐的态度!”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回答道,其实扎马斯他们的那些请求对大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李世民肯定也会答应,只不过却不能让对方觉得太过轻易的拿到想要的东西,否则就会显得大唐的善意太过廉价了。
扎马斯是个有名的学者,自然也是个聪明人,听到李休的话也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当下也稍微的放下心,而旁边的福卡斯还是太年轻,汉语又太差,根本听不明白李休在说什么,但又不敢多问,只能坐在那里不安的看着扎马斯,然后从扎马斯的表情变化判断李休话中的意思,说起来也真难为他了。
时间已经不早了,扎马斯也从李休这里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所以也准备告辞,而李休也想起之前萧瑀交待给自己的事,于是就邀请扎马斯等人去终南书院,结果扎马斯也十分的感兴趣,当下也是一口就答应下来,并且还约定在三天之后,到时他会带领使节中的学者前去书院拜访。
第1191章 东西论道(上)
三天之后,波斯与罗马使团中的学者也依约来到终南书院访问,萧瑀这边也早就放出了消息,书院里的学生听到远在极西之地的学者前来,而且还是汉书中记载过的古国,一个个也都是倍感兴趣,所以在这天来临之时,不但终南书院的学生来了,连不是书院的读书人也纷纷赶来。
本来在萧瑀原来的打算中,只是想请波斯和罗马的学者来书院,给学生们讲几节课,但却没想到竟然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来的人也太多了。不过细想一下也不奇怪,毕竟书院里的学生都是年轻人,好奇心也比较旺盛,再加上各自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子,所以这个消息传出去后,才会吸引了这么多人前来。
书院本来就有上千学生,又有其它的读书人赶来,最后最人数估计得有两三千人,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根本不可能实行讲课的形式,而且书院也没有这么大的教室供这些人听课,最后有人提议干脆不再讲课,而是以论道的形式大家坐在一起,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
当然了,大唐这边来的人太多了,自然不可能让人人都参与讨论,所以最后还是由书院挑选出一些人与对方讨论,本来按照萧瑀的意思,是只从书院的先生中挑选,但是后来经过李休的建议,又增加了几个学生中的优秀人物,以他们来代表学生们的观战。
论道的地点就选在书院的后山,那里有一片十分宽阔的空地,而且刚好还有一条溪流经过,书院和使团的学者分别坐在溪流的两侧,周围的空地上也密密麻麻坐满了前来听讲的人,虽然人数很多,但却没有人敢大声喧哗,除了潺潺的溪流声外,再也没有其它的杂响。
所谓论道,讨论的并不是道家的那个道,而是老子的那个道,也就是那个包含世间万物、不可明说的那个道,可以是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等,而且这将是东西方思想最直接的碰撞,无论结果如何,李休相信这件事都将被载入史册。
“驸马,人都来的差不多了,你也与我一起上去吧!”眼看着时间也不早了,论道的双方都已经坐定,马上就要开始正式的讨论,这时萧瑀也向李休邀请道,毕竟李休可是书院中最博学的人,所以在萧瑀看来,这次论道自然少不了李休。
“萧公不必客气了,您和其它人上去就行了,我就不必了!”李休这时却出人意料的推辞道。
“先生您怎么能不上去,如果没有您,这个论道大会可是会失色不少!”李休的话音刚落,只见旁边的李治就抢着开口道,这么盛大的集会,而且又是东西方思想的第一次碰撞,所以李休也把家里的孩子都带来了,毕竟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了解到东西方思想的差异,自然也不能错过。
“雉奴不要乱说,这次无论是书院还是使团那边,都是三国中最顶尖的学者,哪一个都不比我差,而且台上的人已经足够了,我就不上去凑热闹了!”李休当下瞪了一眼李治道,虽然他自负在博学方面无人能及,但也不能这么直白的当着萧瑀的面说出来。
“驸马你就不要谦虚了,晋王殿下的话也没错,若是你不上台,恐怕会让不少学生失望啊!”萧瑀这时再次劝说道,这次论道李休也出了不少的力,而且他也是书院中人气最高的先生之一,于情于理他都应该上台。
当然萧瑀还有一层想法没有明说,那就是这次论道虽然不算是比试,但毕竟是东西方在学识方面的比拼,如果某一方被对方驳倒的话,恐怕也会失了面子,因此萧瑀也不想输给罗马和波斯的学者,而李休却是博学多才,若是他上台,自己这边也就更放心了。
“萧公不必再劝,我真的不想上台,这个机会您还是留给其它人吧!”李休这时却向萧瑀行了一礼道,其实李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上台,因为之所以促成这次盛会,主要是想看看古代东西方智慧碰撞产生的火花,如果他自己上去,以他从后世带来的知识,简直是在欺负这些古代的学者,而且这也有违他的初衷,所以他才决定不上台。
看到李休的态度坚决,萧瑀也不由得露出为难的表情,过了片刻也只能叹了口气道:“好吧,既然你不愿意上台,那我也就不勉强了。”
不过萧瑀说到这里时,忽然将目光转向了李休身边的李治等人,这些孩子都是李休的亲传弟子,别看他们年纪小,但在博学方面说不定连自己都比不上,这让他也不由得转而一笑道:“驸马你既然不愿意上台,但台上还缺一个人,我看不如就从你的这些学生中挑出一个,这下总可以吧?”
“这……”李休也没想到萧瑀会看上李治这些孩子,这让他也有些哭笑不得,而且看李治他们一个个跃跃欲试的样子,他也不好再拒绝,最后只能无奈的对李治道,“好吧,那你们谁愿意上台?”
“我……我……我……”李休的话音刚落,只见李治、狄仁杰、武明空等人也纷纷叫嚷起来,李休的教育方式以鼓励为主,平时也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所以他们遇到这样的场合也丝毫不露怯,连武明空和丽质、苏雅这些女孩子也是争先恐后。
不过萧瑀却是个传统的儒生,一般这种人都有些共同的缺点,比如重男轻女,所以他对武明空这些女孩子根本连看都没看,反而在李治、狄仁杰和平安郎这三个男孩子身上打量了几眼,本来李休的学生中还有李晋、王方翼等男孩,但他们要么去了军校,轻易出不来,要么就是不在李休的身边。
“萧公选我吧,如果我能在台上将罗马和波斯的使节辩倒,父皇肯定会十分高兴的!”李治这时毛遂自荐的抢先道,本来在李休的学生之中,最深得李休真传的是武明空,她平时都可以代替李休给其它学生上课了,但既然萧瑀看不起女子,这让李治也立刻看到了希望。
第1192章 东西论道(下)
李休不愿意上台,萧瑀就准备挑个李休的学生上去,反正台上也有几个书院里的学生,结果这让李治大为兴奋,本来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但是在李休的刻意培养下,使得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懂得为自己争取了。
看到李治兴奋的样子,萧瑀犹豫了一下却转向了平安郎,毕竟李治的年纪太小了,相比之下,平安郎却已经是个少年的模样,而且气度也更加沉稳,再加上他又是李休的儿子,从小就接受李休的教育,肯定要比一般的学生强。
想到上面这些,萧瑀当下伸手一指平安郎道:“我看平安郎不错,上次驸马不是还说想让平安郎来书院读书吗,我看现在就让他上台,提前代表书院里的学生吧!”
“为什么不选我?”李治看到萧瑀竟然没选自己,当下也十分失望的道,不过萧瑀却没理他,别人在乎李治皇子的身份,但是萧瑀却不在乎,特别是书院里还是他的地盘。
李休看到萧瑀选平安郎上台,当下也没有阻拦,倒是平安郎安慰了李治几句,随后这才跟着萧瑀大步上台,而这时双方的学者也都已经坐定,周围数千人的观众也围拢着这些学者而坐,整个场地也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等候着这场论道的开始。
只见萧瑀上台之后,当下率先站起来向对面的扎马斯和福卡斯这些异国学者拱了拱手道:“在下是终南书院的山长萧瑀,对面的各位都是罗马和波斯有名的学者,这次我们坐而论道,不论何种题目都可以讨论,正所谓远来是客,所以第一个讨论的题目由你们来出!”
这些波斯和罗马的学者并不是人人都像扎马斯那样精通汉语,所以李休也给他们找了一些翻译,大都是居住的大唐的波斯人甚至是罗马人,这些人的精通两国语言,一点也不比巴赫拉差。
看到大唐这边让自己先出讨论的题目,只见扎马斯等学者也都商量了一下,随后只见扎马斯第一个站起来道:“既然大唐的各位将第一个题目交给我们,那我们也不客气了,在下是波斯使节扎马斯,在史学方面颇为擅长,所以我对中原的历史十分感兴趣,不知哪位大唐的学者可以为我讲述一下?”
史学也是儒学最擅长的科目之一,而且中原一向都有修史的习惯,在儒家出现之前就有了史书,而且历朝历代都没有断绝,这在整个人类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中原的史料之丰富,远非其它区域的文明可比。
根本不用萧瑀开口,立刻就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站了起来,当下从三皇五帝开始讲起,历数夏商周三朝,随后这才转入春秋战国,而且还特意讲解了一下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生平,最后从秦到两晋,前隋以及大唐的建立等等,虽然这个老者已经尽量的简略,但还是讲了将近大半个时辰。
等到大唐这边讲完,作为回应,扎马斯也亲自讲解了一下波斯的历史,随后又有罗马的学者讲解罗马的历史,相比其它史学算是各国比较独立的学科,并没有什么好争执的,而且大唐这边还讲述了一下中原史书对波斯和罗马的记录,这让扎马斯等人也十分震惊,他们的史书可没有这么详细的记录,更不知道远在大唐的汉朝时,双方就曾经有过来往。
等到史学方面的问题讨论过后,开始由大唐这边出题目,这次站出来的是李休的老熟人,也就是那个帮他写《李公子算术》的李淳风,他在书院负责传授天文和算学,而他这次选择的题目则是天文学,这也是他最擅长的。
罗马和波斯在天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比如早在集古罗马天文学之大成的托勒密,他出生在公元85年,也就是中原历史上的东汉时期,更加巧合的是,汉朝最有名的天文学家张衡,仅仅比托勒密早出生七年,两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天文学家,却又出生在同一时期,而且在对天文的认识上,两人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人类对于天空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因此无论是在中原还是罗马和波斯,天文学都是一个热点,当下双方的学者也是各抒己见,相比没有什么争论点的史学,天文学中却有太多可以争论的地方,哪怕是大的方向相同,但是细节上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因此一时间场上的辩论气氛十分浓烈。
罗马和波斯距离很近,哪怕是信仰不同,但是在文化交流上却十分频繁,而在天文学上大都是以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为主,而在托勒密的观点中,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地心说,也就是地球位于宇宙的中间固定不同,其它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转动。
虽然地心说是亚里士多德的首创,但却被托勒密发扬光大,罗马和波斯的学者也都持着这种学说,本来中原这边也有类似的观点,但是随着李休对天文学的普及,包括李淳风在内的天文学家,都已经明白了地球并不是固定不动,而是围绕着太阳转动,太阳也同样在运动,远不是宇宙的中心。
结果围绕着地球是不是固定不同的看法,双方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虽然大唐这边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在这个时代毕竟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所以双方争辩了半天,最后天都暗下来了,可也没能争辩出什么结果。
不过最后李淳风邀请罗马和波斯的天文学家,晚上可以去学院的观星台,那里有一架特制的望远镜,可以观察天体,当然这个天文望远镜远不如后世的天文望远镜,否则倒是可以证明地球也是在运转之中。
天色将晚,第一天的辩论主要也集中在天文学上,可惜双方并没有辩论出一个结果,不过这也并不影响双方高涨的情绪,当天晚上,扎马斯这些人就住在学院中,事实整个论道大会恐怕需要花费数天,甚至是十数天的时间,毕竟双方有着太多异同点,根本不是短短一两天就能讨论完的。
第二天一早,这场论道大会继续昨天的议题,不过对于天文学上的争辩,双方昨天都已经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哪怕昨天李淳风请罗马和波斯的学者用望远镜观看星空,也依然无法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观点,特别是罗马的学者,更是表现的十分顽固。
事实上地心说对于罗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天文学说,更与他们的宗教有关,东罗马帝国属于东正教的范围,虽然与天主教有些差异,但本质上还是相同的,所以他们也和天主教一样,一直柄持着地心说,要知道后来布鲁诺因为反对地心说,结果被教会活活的烧死了,现在自然也不会轻易的相信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学说。
所以双方再次辩论了一上午,最后谁都说服不了谁,而且这个题目也争辩的太久了,所以在萧瑀的扎马斯的主持下,双方停止了辩论,并且还交换了礼物,大唐送给对方的是李休所画的太阳系九大行星图,而罗马送给大唐的却是托勒密的十一昨天图,也就是以地球为中心,向外依次为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等等,虽然这是张错误的星图,但在西方的影响却是极大。
天文学的辩论暂时告以段落,随后双方又以地理、医学、哲学等等学说进行了讨论,整个论道大会一直持续了大半个月,而在这个期间,不断有慕名而来的学者加入其中,同时也吸引了无数听众,甚至最后连一向与终南书院不和的南山书院也派人前来,加入到这场难得的东西方思想大碰撞的讨论之中。
李休从始至终都一直没有上台,不过他却从头看到尾,特别是在讨论到医学这方面时,平安郎也是踊跃发言,将中医的理论讲述一番,甚至在第二天还将孙思邈也请了过来,因为罗马和波斯在医学上也有十分独道的见解,特别是罗马十分擅长医治眼病,这也引起了孙思邈的兴趣,多次虚心向对方请教。
而波斯和罗马的学者也亲眼见识到大唐医术的神奇,因为孙思邈当场出手,为他们每人诊治了一番,将他们身体上的一些问题一一道出,这让这些人也都对孙思邈敬为天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论道大会虽然十分精彩,但最后也终于到了尾声,毕竟波斯和罗马这次来的学者有限,而且他们出使大唐也有自己的任务,不可能一直辩论下去,不过通过这些天的辩论,已经足以让双方认识到彼此的文明与成就。
不过也就在论道大会快要结束之时,却在某一天的晚上,那个波斯使节扎马斯忽然来到李休家中再次求见,而李休也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因为上次的见面还有许多的事情没有说明白,特别是关于巴赫拉的,所以他也早就猜到扎马斯肯定会再次来见自己。
第1193章 功高震主
依然是上次的那个客厅,扎马斯在进来后也立刻向李休行了一礼道:“多谢国公殿下能为我们提供与大唐学者交流的机会,经过这段时间的交流,我与其它人也都觉得受益匪浅啊!”
“扎马斯你太客气了,这次你们的前来,我同样开阔我们中原学者的眼界,希望日后咱们三国间再多举行一些这样的交流!”李休这时也笑着开口道,论道大会已经进行到最后,这两天辩论的与人类的道德行为有关,这点双方因为习俗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道德行为自然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也爆发出激烈的冲突,辩论的也十分热闹。
听到李休的话,扎马斯当下也是连声赞同,然后又和他客气了几句,随后这才沉吟了片刻又道:“国公殿下,想必您也已经知道,巴赫拉其实是我的学生,我这次之所以能够出使大唐,也多亏了他的极力推荐?”
“不错,巴赫拉的信上给我介绍了你的身份,而且也向我讲述了一些他在波斯的情况,我也没想到他现在竟然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成为波斯的英雄了。”李休当下点了点头道,同时嘴角也露出几分了解的微笑,他就知道扎马斯来见自己肯定和巴赫拉有关。
李休的话音刚落,只见对面的扎马斯却是面色凝重的再次道:“国公殿下说的不错,巴赫拉的确是我们波斯的英雄,而且现在他在波斯的地位也十分的特殊,这也是他派我出使大唐的主要原因之一。”
“哦?巴赫拉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李休听到扎马斯的话也不由得再次惊讶的问道,信上巴赫拉虽然说的很多,但唯独对于他自身现在的详细情况语焉不详,只是从一些字句的描述中,使得李休有一些猜测,但也无法肯定。
“我这次前来见国公殿下,就是为了巴赫拉的事前来,而要说到他的情况,就要从他的身份变化开始,本来他只是我们波斯派到国外的优秀使节,不但出使了大唐,而且还出使了罗马,从而让我们波斯与罗马结盟,成为我们波斯的英雄……”
当下扎马斯将巴赫拉在说服罗马与波斯结盟后,回到波斯的情况详细了讲了一遍。
原来巴赫拉在立下军功后,被波斯的实际掌权者卡瓦德授予了一支军队的指挥权,驻守在波斯首都泰西封附近,本来这支军队并不算什么精锐,而且驻地离前线也很远,一般来说也根本轮不到他上战场,所以这个军队的指挥权对巴赫拉来说也只是一种荣誉。
但是巴赫拉并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他在短短两年内,凭借着自己家族的支持,很快将手下的军队训练成一支强军,并且在随后大食人攻打波斯的战争中屡立奇功,这也使得巴赫拉成为波斯战场上的一面旗帜,无论战场上的情况再怎么险恶,但是只要听到巴赫拉的名字,波斯人就会精神百倍,而巴赫拉所到之处,大食人也是纷纷败退,这也让接连战败的波斯人看到几分光明。
随着巴赫拉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战败的波斯军队也纷纷投靠到他的旗下,如此一来,他手中的军队就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后竟然有数万之众,而且他也有着出色的军事头脑,在他的指挥下,也多次打退大食人的进攻,甚至在一次战役中设伏,一举消灭了上万大食军队,如此一来,他的名望也就更高了。
“巴赫拉的名望越来越高,这是个好事也是个坏事,好事就是给我们波斯人树立了抵抗的信心,只要巴赫拉不倒,我们波斯人就不会屈服,但是坏事也很明显,以国公殿下的智慧,恐怕也能猜的出来吧?”扎马斯说到最后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无奈的苦笑。
“功高震主!”李休听到这里也是淡定的一笑道,太阳底下无新事,哪怕国情不同,但是人性都是想通的,所以他在听完扎马斯的这些讲述,再结合之前巴赫拉的那封信,也立刻猜到了巴赫拉现在的处境。
“国公殿下果然料事如神,当初巴赫拉教我汉语时,就给我解释过‘功高震主’这个成语,他说这个成语简直就是对他现在处境最好的描述!”扎马斯听到李休的话也是再次点头道。
“那现在巴赫拉和那个卡瓦德是什么情况,两人有没有公开决裂?”李休这时再次追问道,巴赫拉的功劳太大,已经威胁到卡瓦德将军的地位,现在李休最担心的还是两人因此而发生冲突,从而导致波斯人无法一致对外,若是被大食人抓住机会,恐怕会一举灭掉波斯,那到时自己之前的努力可全都白费了。
“决裂倒还没有,不过卡瓦德将军已经开始对巴赫拉抱有戒心,而且还处处打压巴赫拉,只不过外面有大食人这个威胁,卡瓦德和巴赫拉也都是聪明人,知道在这个时候若是内斗起来,最后只会便宜大食人,所以他们也知道节制,特别是巴赫拉念在当初卡瓦德的恩情上,处处忍让对方,所以这才没有对波斯的战局造成太大的影响。”扎马斯当下再次解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