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懒散初唐-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联合各个部落发兵数十万,攻打当时已经附属大唐的突厥人,若是大唐放任不管,薛延陀很可能借此一统草原。
  面对薛延陀的威胁,已经去到半路的李世民也不得不返回长安,然后调兵迎战薛延陀,而且这次李世民也是发了狠,派出李绩、李大亮、张士贵等名将联合出击,一举将薛延陀人打的大败,俘虏了五万多人。
  逃回漠北的薛延陀人又遇到雪灾,导致薛延陀也是损失惨重,人畜冻死大半,从此一蹶不振,三年后更是被大唐直接灭掉,正所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薛延陀的下场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的意思。
  听到李休的提醒,李世民也不由得一愣,随后却有些怀疑的道:“李休你是不是想的太多了,咱们才刚刚打下高昌,西突厥派去的援军也主动投降我大唐,这让西突厥的威望也大受打击,恐怕也没胆子再出兵,至于薛延陀,以前虽然有过异心,但经过咱们的打压后,这几年也十分的老实,甚至每年都派人前来进贡,你真的觉得他们会这么大的胆子?”
  “陛下,他们有没有这个胆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这个实力!”李休这时却再次开口道,“无论是西突厥还是薛延陀,都能动员十万以上的兵力,而且他们现在恭顺,只是因为我们大唐太过强大,他们明知不是对手,所以才不敢反抗,但若是让他们找到机会,恐怕随时都会反咬我们一口,这点陛下也不得不提防!”
  “陛下,臣觉得驸马的担心还是很有道理的,而且这次封禅对陛下来说十分重要,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若是因为这些边疆的事务被打断,不但会影响到封禅,甚至日后还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正在这时,只见长孙无忌也开口劝道,一般只要不涉及到切身的利益,他和李休一向都是共进退,更何况这次李休的意见他也十分赞同。
  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最后的那句话也是露出沉思的表情,虽然他没有说明白,但以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了解,自然也能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这次李世民想要去封禅,主要就是想要消除掉他得位不正的污点,可若是封禅被打断,肯定会落人话柄,甚至让人觉得上天都不愿意他洗刷掉身上的污点,这将对他的名望造成更大的打击。
  一想到上面这些,李世民也不由得露出凝重的表情,这次封禅之事的确不容有任何的闪失,至于西突厥和薛延陀,就像是李休说的那样,关键在于他们有威胁大唐的实力,所以也必须做好防备。
  “李休你的这个提醒朕明白了,等下朕就将李绩等人召集过来,商量一下西突厥等势力的防备之事。”李世民最终向李休点了点头道。
  看到李世民接受了自己的建议,李休也终于放下心来,接下来又与李世民商量了却下封禅的事宜,这么大的事情,李休自然也要参加,事实上他对封禅这种事也十分的好奇,毕竟哪怕是皇帝,有资格封禅的也只是少数。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宋朝的宋真宗假借天意强行去泰山封禅,闹出一出“天书从天而降”的闹剧,从那之后,泰山封禅的历史也就戛然而止,后世的皇帝估计也不想再做第二个宋真宗被人嘲笑,所以去泰山只举行祭祀仪式,不再进行封禅。
  等到聊完了封禅的事,这时天色也不早了,李休正准备告辞离开,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李世民犹豫了片刻,随即这才再次开口道:“李休,侯君集的事你应该听说了吧?”


第1228章 赵德言又要离开
  李休本来都打算要告辞离开了,其实也是怕李世民询问自己关于侯君集的事,毕竟这可是件麻烦事,若是说依法严惩,李世民肯定不忍心,若是说放了侯君集,又有违朝廷的法度,而且李休现在已经辞官了,所以他可不想再掺和进这趟混水,可惜最后还是没能躲过去。
  “这个……”听到李世民的询问,李休也露出为难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十分滑头的开口道,“启禀陛下,臣对此事虽然听说了一些内情,但因为不在朝堂,所以知道的也不多,实在不好妄加议论!”
  看到李休找理由推脱,这让李世民也有些无奈,其实他也知道这件事十分的麻烦,所以才想听一听李休的意见,却没想到他根本不愿意在这件事发表看法。
  “算了,你既然不愿意说,那朕也就不勉强了,不过这段时间你准备一下,到时随朕一起去泰山封禅!”李世民当下摆了摆手,最后又再次叮嘱道,不但李休要去,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全都要去,毕竟大唐能有今天的盛世,也与这些大臣们的辅佐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多谢陛下!”看到李世民没有再追问,李休也不由得松了口气,当即向对方行礼道。
  天色不早了,李休也就告辞离开,长孙无忌这时也没什么事了,于是就和李休一起告辞离开,等到一出殿门,长孙无忌就忽然微笑着问道:“驸马,现在陛下不在,你能不能实话实说,对于侯君集这件事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陛下是不会忍心杀了他的,估计最后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李休倒也没有转圈子,直接就将自己的看法讲了出来,事实上在原来的历史上,李世民的确没有杀侯君集,但也正因为这件事,才使得侯君集对李世民心生怨恨,从而与李承乾彻底的勾结在一起。
  可是李休虽然明知道不杀侯君集会增强李承乾的反叛之心,但却没有任何的办法,他总不能直接劝说李世民,让他杀了侯君集,并且告诉他若是不杀侯君集的话,日后对方会和李承乾一起反叛吧?
  “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也是这么看的,只是陛下现在也十分的为难,若是不处罚侯君集,肯定不符合朝廷的法度,而且朝堂上的一些大臣也不会答应,但若是按照法度处罚,以侯君集犯下的罪行,那可是死罪一条,陛下也肯定不舍得,以我的估计,陛下肯定会拖上一段时间,等到风头过去了,就会把侯君集放出来。”长孙无忌这时也是笑呵呵的道。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休也深表赞同的点了点头,长孙无忌不愧是李世民多年的好友,一眼就看穿了对方的想法,甚至连对侯君集的处置方式都猜到了,这点也是自己不如长孙无忌的地方。
  “对了,侯君集这次一倒霉,倒是给苏定方换来一个机会,现在他独领大军在高昌,而陛下又准备将安西都护府设立在那里,以西域的情况,恐怕苏定方这支大军短时间内不会回来了,这对他来说是个大展拳脚的好时机。”忽然只听长孙无忌再次开口道。
  听到长孙无忌提到苏定方,李休也不由得心生警觉,当下十分谨慎的道:“定方这次的确捡了个便宜,不过他为人方正,而且也不喜欢敛财,以前打仗哪怕收缴了财物,也全都分给了下属,这次跟着侯君集也是受了不少委屈,甚至之前侯君集还逼他收下一些财物,幸好他能守住本心,悄悄的把这些财物上交,这才逃过了一劫,否则他恐怕也要受到牵连。”
  “哈哈~驸马不必多心,我只是单纯的感到羡慕而已,苏定方当初只是一个囚犯,却没想到驸马慧眼识珠,竟然从牢狱之中找到这么一个英才,以苏定方现在的势头,恐怕迟早都会成为一个与程咬金等人平起平坐的名将啊!”长孙无忌也感觉到李休的戒心,当下却是大笑一声道,他和李休的关系十分奇特,说是朋友,但却又多了一些防备,说是对手,但却没有什么争斗,这种关系连他自己有时都说不明白。
  “长孙兄客气了,苏定方能有今天,也是他自己的本事,我只不过是给了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罢了。”李休分不清长孙无忌话中的真假,当下也是含糊一声说道。
  说话之时,两人也来到马车停靠的地方,于是两人告辞后上了马车,然后一前一后离开了皇宫,李休并没有在城中停留,而是直接回到家中,却没想到马爷和赵德言竟然已经在家里等着他了。
  “听说陛下把你召进宫了?”李休刚一见到马爷,对方就立刻开口问道。
  “是啊,陛下想要去泰山封禅,所以召我前去商议。”估计明天李世民就会在朝会上宣布,所以李休倒也没有隐瞒。
  “封禅?”旁边的赵德言听到后也露出惊讶的神色,不过很快就点了点头道,“以陛下的功绩,倒也达到了封禅的条件,到时驸马肯定也要一起去吧?”
  “是啊,陛下打算率领百官一起前去泰山,估计这也将是一次百年难遇的盛事!”李休点了点头道,封禅这种事几百年也遇不到一次,现在能够亲眼目睹,这让李休也不禁十分的期待。
  “可惜啊,我和德言肯定去不了了!”不过就在李休的话音刚落,只见马爷这时却是叹了口气道。
  “为什么?”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不由得一愣道,赵德言去不去暂时两说,但是马爷却是两朝重臣,哪怕只凭他掌管飞奴司的功劳,也足以一起去泰山了。
  “你也不看看我的年纪,哪有精力再跟着陛下去泰山?另外德言也要去高昌那边,日后飞奴司的重心也将向西域倾斜,而我则需要坐镇长安,根本没有时间去泰山。”马爷这时再次一笑道,到了他这种年纪,很多事情都看开了,去不去泰山他也不是很在意。
  听到赵德言要去高昌,这让李休也大为惊讶的追问道:“德言兄怎么忽然要离开,难道飞奴司这边已经整顿完毕了?”


第1229章 珠娘拜师(上)
  赵德言来到长安才没多久,就算他能力过人,但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把飞奴司给整顿好吧?所以当李休听到对方要离开长安去高昌时,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
  “整顿飞奴司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段时间倒是从司中揪出几个大蛀虫,不过马将军离开飞奴司太久,地方上的飞奴司肯定还有更多的小蛀虫,这些都需要时间,不过这段时间陛下急着将目光投向西域,我们飞奴司现在也必须做出点成绩来,所以我决定亲自去西域一趟,不过不会去太久,顶多大半年也就会回来。”赵德言这时开口解释道。
  “这次也是辛苦德言了,我重新接管飞奴司,虽然陛下对我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但我也想在短时间内做出点功绩来,而西域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所以他才想亲自去西域一趟,把那边的事情安排妥当了再回来。”马爷这时也颇为感慨地说道,有时候人不服老是不行的,现在的他虽然还能把握飞奴司的大方向,但具体的事情却大都是由赵德言去做的。
  “原来是这样,既然德言兄你要去高昌,那我就给苏定方写封信,让他尽量的给你提供一些方便!”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随后就再次说道,高昌现在是苏定方说了算,有他帮助的话,赵德言做事也会更加顺利一些。
  “哈哈~我等的就是驸马的这句话,不过在我离开长安之前,还有件事想要求驸马帮个忙!”赵德言听到李休的话也是大笑一声,随后就又开口道。
  “你还和我客气什么,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李休看到赵德言这么客气,当下也同样笑道,他和赵德言虽然多年未见,但交情却比一般的朋友要深,所以只要赵德言有什么事,他也一定会帮忙。
  “这个……”只见赵德言这时犹豫了一下,随后就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驸马你也知道我有一对儿女,最大的已经七岁,小的也三岁多了,都到了读书的年纪了,虽然家里也给他们请了先生,但我总感觉不放心,而要说到教育孩子,恐怕没有人能与驸马相比,所以我想请驸马收下我的两个孩子为弟子!”
  “哈哈哈哈~我还当什么事呢,原来只是想给我送学生,没问题,我也一直想见一见你的儿女们,可惜这段时间你太忙了,整天见不到人影,也没办法让你带他们来一趟。”李休当下也是大笑一声道,对于赵德言的儿女们,他的确很想见一见,因为以前通信时,赵德言经常用大篇的文字来介绍儿女们的事,由此可看得出来,他对儿女们的感情很深。
  看到李休答应,赵德言也不由得露出高兴的表情道:“多谢驸马,其实我也一直想带儿女们来府上一趟,只不过这段时间一来没有时间,二来我妻子她与祖母多年未见,这段时间也一直呆在那边,甚至我晚上有时都见不到孩子。”
  一提到儿女们,赵德言也是兴致高涨,当下与李休聊起了儿女们的事,马爷现在也是孙子孙女都有了,大点的也同样在李休这里求学,对此李休自然是不会推辞。
  第二天一早,赵德言就带着妻子儿女们亲自登门,而且还准备好了拜师礼,杨氏自然由平阳公主她们招待,而赵德言则带着儿女们来到大厅,准备向李休行拜师礼。
  不过还没等拜师礼开始,只见赵德言的长女珠娘却忽然向李休道:“李叔父,我听父亲经常提起您,而且还夸您是天下第一的聪明人,那我能不能向您请教几个问题?”
  “珠娘不要胡闹!”听到女儿的话,赵德言也不由得吓了一跳,当下急忙训斥道,不过这时他才忽然想起来,当初来的路上时,珠娘就说要考一考李休,如果李休达不到她的要求,她可不会拜师,本来他以为这只是女儿的一时戏言,并没有放在心上,却没想到她这时竟然真的要考李休。
  “哈哈~德言兄不必阻止,孩子有自己的疑问其实也是好事,这说明她喜欢思考,对于喜欢思考的孩子,咱们也要多多鼓励才对!”李休这时却是大笑一声,随后扭头又对珠娘道,“珠娘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不过我也不敢保证能不能回答出来。”
  看到李休的态度这么和蔼,这让珠娘心中对李休的抵触也小了许多,当下看了看父亲,终于还是开口道:“启禀叔父,珠娘前段时间在学《女诫》,只不过越学越感觉不对劲,为什么女诫中处处都让女子居于下位,男子居于上位,难道说女子天生就不如男子吗?”
  “胡闹,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珠娘的话音刚落,只见赵德言就再次开口怒斥道,因为珠娘的问题已经触及到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哪怕是出于一个女童之口,也依然无法被世人所容。
  不过李休听到珠娘的话却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他也没想到一个小女孩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因为正是因为珠娘的年纪小,受到世俗伦理的影响也小,再加上她又聪明,所以才会觉得男尊女卑的社会规则不正常、不公平。
  “德言兄不要骂珠娘,能够有这样的想法,足以说明珠娘聪慧过人,而且既然你想将她送到我这里学习,那我也把话说到前面,珠娘在我这里不但会学到一些学识,另外还可能会养成一些不同于一般女子的性格,这些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李休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凝重的表情。
  李休的思想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容,哪怕他精心的伪装自己,使得自己在这个时代看起来游刃有余,但内在的他其实从来没有变过,而他教出来的学生受他的影响,自然也与众不同,特别是女孩子,比如七娘、恨儿、婉娘、明空等,每个都不是传统的女子,这点也要与赵德言先说清楚。


第1230章 珠娘拜师(下)
  赵德言听到李休的话也同样是一愣,这点他还真没想过,不过很快他就毫不在意的一笑道:“驸马你言重了,我相信你无论把珠娘她们教成什么样子,都不会比普通的女子差,这点我绝对的相信你!”
  对于赵德言的信任,李休也是无奈的一笑,他们两人虽然是朋友,但并不能无视思想上的代沟,对方估计根本没有明白他话中的意思,不过他也没有再解释,否则就可能会让赵德言误会,从而辜负了他对自己的信任了,而且李休也有自信,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肯定不会比一般人差。
  “李叔父,您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正在这时,忽然只见作为今天主角的珠娘再次开口道,不过这时她对李休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甚至用上了“您”这个尊称,这让李休和赵德言也是相视而笑。
  “好吧,你既然真的想听,那我就说一下我的意见!”李休当下沉吟了片刻,随后这才继续道,“女诫这本书中的确提到了男为尊,女为卑的思想,但是这也要结合当时的环境来看,这本书的作者为汉朝的班昭所写,班昭出身名门,兄长班固、班超皆是一时之人杰……”
  女诫这本书是古代女子的启蒙读物,而且书中也的确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也导致后来很多人批判此书是封建思想中的毒瘤,但是后来有人却提出,若是从这本书的成书环境来看,作者班昭其实是用心良苦,甚至她未必同意自己书中的观点,但却依然写成了女诫一书。
  之所以造成上面这种情况,主要还是与班昭的经历有关,她出身名门,十四岁就嫁给了丈夫曹世叔,而且她因为家庭的关系,再加上个人在史学上的成就,于是经常被召到宫里教导宫中的女眷,甚至被宫中女眷尊称为“大姑”。
  而在班昭所处的那个时代,西汉的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外戚和宫中的女眷干政,熟读史书的班昭自然知道,外戚和女眷干政已经是亡国之兆,事实上后世人评价汉朝灭亡,也都认同汉朝亡于外戚之手,而身处那个时代的班昭却已经预先感觉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班昭虽然身为女子,但也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于是她就借着进宫教导女眷的机会,写成了《女诫》这本书,刻意的压低女子的地位,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教育,使得宫中的女子能够遵守妇德不再干政,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虽然她的努力并没有阻止汉朝灭亡,但一个女子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尽自己的一份力,也十分值得让人尊敬。
  “原来如此,没想到班昭写《女诫》竟然还有这样的隐情!”等到李休的话音刚落,珠娘还没有开口,旁边的赵德言却是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道,他也是个读书人,特别是这几年呆在洪州,几乎每天都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对女诫也十分的熟悉,但他却从来没有从李休说的这个角度来理解女诫。
  “父亲不要插话,我还没说呢!”珠娘这时却有些不满的道,不过说完之后却又转向李休道,“多谢李叔父为我解惑,现在我终于知道女诫成书的原因了,只不过我还是想不明白,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男尊女卑很正常,那么是不是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呢?”
  “这个问题我可没办法回答你,因为这个根本没办法比较,比如你让女子和男子比力气,那女子肯定不占优势,但你若是让男子和女子比女红,恐怕男子也会一败涂地,所以在我看来,男女也只能说各有所长,不能说谁就一定尊贵,当然我说的只是一般情况,有些也会有特例,比如就像是写女诫的班昭,她的史学和文才就不是一般的男子可比!”对于珠娘的追问,李休当下大笑一声回答道。
  听到李休的回答,珠娘也不由得眼睛一亮,随后拍着小胸脯自信满满的道:“我就知道女子肯定不比男子差,以后我就要做一个能够与班昭相比的女子,让后世的人也经常提到我的名字!”
  “哈哈哈哈~有志气,做我的学生就要有这样的胸襟抱负,日后只要你愿意努力,我相信肯定不会比班昭差!”看到珠娘的样子,李休也不由得再次大笑一声,而旁边的赵德言却是摇头苦笑,虽然他十分溺爱自己的儿女,但也不相信她真有这样的本事。
  李休的回答也终于折服了心高气傲的珠娘,当下她和弟弟洪宝也立刻向李休行了拜师礼,相比她这个姐姐,洪宝这个孩子倒是十分的老实,从头到尾都没有插话,父亲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年纪小的原因。
  当天下午,李休也在家中调宴款待赵德言一家,顺便也将家里的孩子介绍给珠娘和洪宝两个孩子,结果一帮孩子很快就打成一片,宴会上嘻嘻哈哈的好不热闹,这也让赵德言更加的放心。
  几天之后,赵德言也终于做好了准备,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离开了长安,走的时候,只有李休和马爷两人前去相送,因为他这次身负着在西域打造飞奴司据点的重任,也不宜对外宣扬,所以这次离开也只有李休和马爷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也就在赵德言离开长安的第二天,对于侯君集的处置也终于做出了决定,之前侯君集被上官仪用囚车押回长安,当时不少人都认为侯君集这次就算不死,恐怕也难保爵位,但是当结果出来时,却让人无数人惊掉了眼球。
  李世民的确不舍得杀侯君集,甚至连处罚都轻的让人怀疑,最后仅仅只是收回侯君集贪污掉的那些财物,并且罚他在家闭门思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处罚,这种处罚之轻微,简直和没有处罚一样,所以不少大臣知道后,也是在第一时间纷纷上书反对,要求加大对侯君集的处罚,但是却被李世民给强压了下来,由此也能看出李世民对侯君集的偏爱。
  不过李世民偏向侯君集也带来了一些反面的影响,比如不少人都对他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