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懒散初唐-第4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不容易熬到天色将晚,周围也没有什么可以接待他们的城镇,于是裴行俭命令就地扎营,不一会的功夫,只见一座座简易的营帐就立了起来,随后篝火也被点燃,将士们拿出随身的干粮,直接用头盔烧开水,然后把干粮丢进去煮成糊糊,然后就着坚硬的肉干就是他们今天的晚饭。
  李晋这时也坐在篝火旁边,先是揉了揉自己有些麻木的双腿,又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这才感觉好多了,说起来也多亏了他从小就练习骑射,因此骑术也十分的精湛,不过就算是这样,像这样长时间的策马狂奔也让他有些受不了。
  活动开了身体,李晋这才取下头盔,然后在军营旁边的小河里清洗了一下,这才取水架在篝火上烧水,本来他们骑兵的待遇一向最好,但是这次为了加快速度,所以丢弃了一切不必要的装备,每人身上只带了三天的干粮,不过裴行俭早就计划好了,每三天就会有一个补给点,只要按照行程走,就不用担心没有补给。
  水烧开了,李晋站起来看了看周围,却没有发现裴行俭,估计他又去检查营盘了,毕竟他现在是主将,别的人可以休息,但他却有许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大营的安全,以及晚上巡逻的安排等等,这些都需要他去操心。
  李晋估计裴行俭也快回来了,所以就将他裴行俭的晚饭也一起做了,只见他从旁边的皮筒里拿一个油纸包,里面是一块被压的十分紧实,就像是砖块似的干粮,这种干粮即可以放在锅里煮,也可以直接吃,只不过这种干粮太硬,牙口不好可啃不动。
  当下李晋将两块干粮扔到锅里,不一会的功夫,里面的干粮就成一锅糊糊似的粥,散发出一股咸香之气,对于这种干粮,李晋也并不陌生,因为最初还是裴行俭的妻子,也就是他表姐婉娘发明的,说起来婉娘心灵手巧,又关心裴行俭在军中的衣食住行,所以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比如这种干粮,就是以炒熟的面料,加盐、糖,另外还有鱼肉粉等混合压制而成,一块干粮就足够一个军中的壮汉吃饱,而且婉娘还在李休的指点下开了一些作坊,专门生产这些军中的用品,结果很快在军中大受欢迎,现在已经由朝廷统一采购了。
  不一会的功夫,头盔里的干粮也煮化了,李晋刚把做好的饭提下来,就见裴行俭巡营回来,这让他也急忙招呼道:“将军你来的真巧,饭已经做好了,快点趁热吃吧!”
  军中无亲情,之前李晋不是裴行俭的下属,自然可以以姐夫相称,但是在军中,特别是在行军打仗之时,绝对不能用这种称呼,而是必须以官职相称,对于这点李晋还是十分清楚的。
  裴行俭也是累的不轻,当下一屁股坐到李晋旁边,取过勺子与李晋边吃边聊道:“怎么样,还受得了吗?”
  “累是累了点,不过也学到不少的东西,而且身为军中的将士,这点累也根本不算什么。”李晋这时满不在乎地笑道,他说的也是实话,如果只是为了享福的话,他大可不必来军中,毕竟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在长安做个逍遥自在的纨绔子。
  “哈哈哈~不愧是姑父教出来的,果然没有给燕国公府丢人!”裴行俭听到李晋的话也不由得大笑一声道,他本来还担心李晋从小锦衣玉食吃不了苦,但这段时间他李晋的表现却让他刮目相看,以李晋的年纪,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十分难得了。
  听到裴行俭的夸奖,李晋也不由得有些得意,不过随后他又有些好奇地问道:“将军,咱们不是去平定新罗与百济的之间的争斗吗,可是这段时间我发现咱们却开始转向东南,再往前可就是易州地界了,这可不是去新罗的路线啊?”
  “不错,咱们现在不去新罗了,而是要去登州!”裴行俭当下再次一笑道。
  “登州?”李晋听到裴行俭的回答先是一愣,随后就露出恍然的表情道,“我明白了,原来将军是打算动用登州海军的力量,毕竟新罗靠海,而且海岸线十分漫长,从海上进攻对他们的威胁极大,再加上咱们的海军战船精良,远不是新罗可比,所以从海上也可以减少伤亡,果然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厉害,不愧是军校出身的将官,竟然一眼就看穿了朝廷的打算,不过你的兵法是跟哪个先生学的,一般人可教不出你这样的沉重?”裴行俭听到李晋的话先是大吃一惊,随后又有些好奇的问道,毕竟从海路进军新罗的计划也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前几天接到朝廷传来的文书,他这才知道了朝廷的打算。
  “嘿嘿,苏将军的兵法跟谁学的,我的兵法就是跟谁学的。”李晋这时得意的一笑道。
  “难怪,苏将军是跟随卫公学的兵法,卫公又是你的……”裴行俭听到李晋的话也立刻醒悟过来,不过说到最后时,又想到李靖和李休间尴尬的关系,所以也十分明智的没有说出口。
  “将军,我只听说登州那边的海军装备精良,不知现在到底有多少海军?”李晋这时再次好奇的追问道。
  “现在统领登州海军的是刘仁愿,也是我的知交好友,平时也有些书信往来,据我所知,现在登州海军共有两万余人,战舰五百条,平时主要负责北方沿海的安全,不过他们的实力虽强,但却没什么对手,因此平时也很少有用兵的机会。”裴行俭这时再次开口道。
  “咱们大唐这么广阔的海域,竟然只有两万多海军?”李晋听到裴行俭的话也不由得再次惊讶的问道。
  “这已经不少了,前些年海军从水军中独立出来,攻打高句丽时,海军也立下大功,但是海军的花费颇多,平时又没有太多动用的机会,所以朝廷一些大臣觉得维持太大的海军有些奢侈,结果这些年海军也一直没能扩张,甚至连南方沿海也只由原来的水军维护。”裴行俭倒是从刘仁愿那里知道不少与海军有关的消息,而海军现在的状况也并不怎么好,幸好这次又有了动用海军的机会,倒是可以让刘仁愿身上少一些压力。
  “我倒是听父亲说过,大海是一个大宝库,就看咱们能不能把这座宝库打开了,只可惜朝廷上下对海外并不怎么关系,甚至连军校都没有为海军专门设立一个学科,我真担心日后海军的发展会无以为继!”李晋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露出担心的表情道,他年纪虽小,但从小跟着李休学习,后来又跟着李靖学习兵法,对于天下大势自然有自己的见解。
  “咦?还真是巧了,你的这些话刘仁愿也曾经和我说过,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也和他有同样的见解,等到了登州我帮你们引见一下,他肯定会将你引为知己!”裴行俭这时也不由得惊讶的道。
  “那太好了,我也对海军十分感兴趣,说起来当初我姑姑还没有出嫁时,她房间里就满是造船用的模型,我也经常偷出来玩,据说现在海军用的战舰,还是以姑姑设计的船只为原形改造出来的。”李晋当下也是笑道,如果说起七娘,他和海军还真是有缘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晋跟着裴行俭一路向东南前行,穿过河北之地来到山东,最后也终于直到了登州城,这里不但是海军的驻扎地,而且还是北方最有名的港口,所以这里也是商贾云集,使得登州城也十分的繁华,而在草原呆久了的李晋忽然来到登州,竟然有种重回长安的感觉,当然登州比长安还是有不小的距离。
  不过裴行俭他们有军令在身,也没有时间欣赏登州城的美景,而是立刻赶往海军的驻地,与刘仁愿商议出兵新罗的事宜。


第1329章 海战
  新罗西侧的沿海海域,两支杀气腾腾的舰队相向而行,其中一方打着大唐的旗号,自然是大唐的海军,而另一方却是新罗的水军,只要双方进入到开口的射程之内,一场大战就会立刻爆发。
  李晋站在旗舰的箭垛后面,看着越来越近的新罗战船也不由得感觉热血沸腾,前段时间他随裴行俭来到登州,本来裴行俭的任务是调解新罗和百济之间的矛盾,达到两国息兵的目的,不过现在新罗和百济都已经杀红了眼,光靠口头上的调解根本不起作用,所以李世民才派了裴行俭这么一个即熟悉辽东,又精通兵法的将领前来。
  当然了,裴行俭虽然明知道口头上的调解没用,但来到登州后还是向两国派出使者,要求他们罢兵,特别是新罗打败了百济的大军,占领了不少百济的国土,现在也必须退回去。
  面对大唐的调解,处于弱势的百济自然求之不得,但是占据着优势的新罗自然不肯,特别是他们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战死了无数的将士,好不容易才打败百济,并且占领了不少土地,现在大唐一句话就想让他们退回去,他们自然不愿意,所以也立刻拒绝了大唐的要求。
  裴行俭早就知道新罗不会同意退兵,所以当使者刚把新罗拒绝退兵的消息带回来时,裴行俭也立刻通知刘仁愿尽起海军赶往新罗沿海,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这就是大唐的霸气,不服就打到你服为止!
  面对大军压境的大唐海军,新罗也不甘示弱,竟然也组织起自己的水军,在近海一带准备与唐军展开决战,于是也就有了现在的这一幕。
  “李校尉感觉如何,可看出海战与陆战的区别了?”就在李晋满脸激动的看着越来越近的新罗战船时,忽然只听旁边有一个浑厚的声音笑道。
  李晋闻声看去,只见说话的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将领,这个人正是统率大唐海军的刘仁愿,当初攻打高句丽时,他还只是个都尉,不过后来因功升迁,再加上他又是李世民的亲卫出身,十分受李世民的信任,所以这才能够独立统领海军。
  “骑兵控马,海军操船,只不过控马只需要一人,操船却需要几十上百名将士,战法上肯定也大有不同,不过我没有看过海军的实战,暂时也看不出什么。”李晋这时笑着对刘仁愿道。
  李晋来到登州后,对海军也大感兴趣,特别是与刘仁愿交谈过后,两人也是一见如故,这次出兵新罗,他还特意跟着刘仁愿同乘一船,就是想亲眼看看海军到底是怎么打仗的?
  “哈哈~李校尉你马上就能看到了!”刘仁愿听到李晋的话也是大笑一声,他十分欣赏李晋,并不仅仅因为李晋的身份,更重要的还是李晋的聪慧,如果这个年轻人不是有那么大的来头的话,恐怕他无论如何也要将他留在海军中帮助自己。
  就在刘仁愿的话音刚落,两只舰队也终于进入到射程之内,刘仁愿首先下令攻击,眨眼间无数床弩飞射,冲在最前面的新罗船只立刻被射成一个个大刺猬,但却无还手之力,显然大唐这边的装备精良,武器的射程也在远超新罗人。
  不过床弩的威力有限,而且新罗人的战船也受大唐的影响,建造的十分坚固,光靠弩箭很难将他们射沉,而且随着双方的接近,他们也开始了反击,两只舰队之间弩箭纷飞,等到双方再靠近时,早已经准备好的投石机也立刻发射,灰瓶、巨石、火油四处纷飞。
  李晋这时也目不转睛的盯着这场海战,结果他很快就发现海战与陆战的不同,无论陆战再怎么变化,总归是人与人之间的战斗,但是海战却完全不同,一艘又一艘的战舰其实更像是一座座小小的城池,双方的战斗其实是城池与城池之间的战斗,个人的勇武在这种战斗中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反而是船只的性能,以及武器的精良与否更能影响海战的结果。
  李晋不愧是得到了李靖的真传,一眼就看出了海战与陆战的不同,而且他还发现,大唐海军这边的装备明显比新罗人高出不止一个档次,虽然双方都有床弩和投石机,但大唐这边的武器威力更大,射程更远,落点也更精确,这些都不是新罗人能比的。
  再加上大唐海军的战舰高大坚固,最大的旗舰甚至比新罗人的旗舰大出两倍,如此大的差距下,哪怕大唐的旗舰不用武器,直接撞过去也能把新罗人的战舰撞沉,事实上刘仁愿还真的指挥着旗舰杀进新罗人的舰队,一时间就像是虎入狼群一般,一艘又一艘的新罗战船被旗舰压在身下,最后被碾碎沉没。
  “差距太大了,这根本不是军队之间的战斗,而且国力之间的比拼,所以新罗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李晋看着越来越多沉没的新罗战船,当下也十分冷静的开口道。
  在陆上作战时,双方的装备虽然十分的关键,但是装备精良的一方并不一定能胜过装备差的一方,毕竟还有其它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到战争的结果,可是海战却完全不同,装备在海战中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像现在这场战争,新罗人的战船甚至比大唐多出一倍,人数也不比大唐少,可是在交战时,却被大唐的海军彻底碾压,连一点翻盘的希望都没有。
  新罗水军的败局已定,这时刘仁愿也指挥着旗舰冲出新罗水军,没有再加入战局,而是开始指挥着其它的战舰清剿新罗水军,随后他这才笑着对李晋道:“李校尉感觉如何,可看出海上交战与陆上的不同?”
  “看出来了!”李晋这时重重的点了点头,随后眼睛也流露出一种兴奋的神色道,“不过海战与陆战虽然有所不同,但也有共通之处,若是深入研习的话,倒可以将海战整理出一套兵法,日后说不定还可以让军校也增加海军的学习科目!”


第1330章 拿海军练手
  “晋儿这小子实在太能折腾了,前段时间还在骑兵中厮杀,结果现在倒好,竟然跑去登州刘仁愿的手下去学习操练海军了。”黄渠河边的柳树下,李世民将一份情报递给旁边的李休笑道,这也是他刚刚接到的消息。
  李休接过这份情报看了一下,脸上也露出无奈的表情道:“随他折腾吧,不过我倒是对海军十分看好,只可惜之前刘仁愿等人一直抓不住海军的重点,使得海军只固封于北方沿海,多年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希望晋儿日后能给海军带去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哈哈~说起来当初也是你一力要求,将海军从水军中独立出来,可惜这些年海军却是停滞不前,现在连晋儿也去了海军,看来你们父子还真是和海军有缘啊!”李世民这时却是大笑一声道。
  “陛下,现在咱们大唐在陆地上几乎没有什么敌手,不过海上也同样不能松懈,海军已经成军这么多年,但却一直裹足不前,刘仁愿接管海军后,虽然他也很努力,在海军战法上也做出一些成绩,但是他却缺少长远的目光,所以陛下是不是换个人去掌管海军?”李休这时犹豫了一下终于再次开口道,本来他已经辞官,这些话也不应该由他来说,但他实在不想好不容易才独立出来的海军被毁掉。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刘仁愿这次让晋儿进入海军的目的可不怎么单纯,甚至他也想借这个机会脱身!”只见李世民这时再次大笑一声道,李休想要换掉刘仁愿,恐怕刘仁愿知道后只会感激涕零,这点恐怕李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脱身?难道说刘仁愿不想再掌管海军了?”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也不由得露出吃惊的表情道,本来他还担心自己建议换掉刘仁愿会得罪对方,可是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不错,刘仁愿这些年的确很努力,但就像你说的,他的能力有限,海军在他手中一直发展不起来,而且朝中一些大臣觉得海军花费太大,平时的用途却不多,所以一直提单削减海军的用度,这让刘仁愿身上的压力也很大,早就想换个地方了,所以这次他看到晋儿对海军感兴趣,立刻就倾力培养他,估计是想晋儿成长起来后,替他接管海军。”李世民笑呵呵的开口道,刘仁愿是他的亲卫出身,对这个人他自然也十分的了解。
  “晋儿?这怎么可能,晋儿现在也不过是个小小的校尉,在海军中也是寸功未立,再加上他年纪又小,想要接替刘仁愿的将军之位,恐怕最少也得十几年。”李休听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后就摇了摇头道。
  “怎么不可能?不要忘了现在新罗和百济正在打仗,咱们的海军也参与进去了,只要刘仁愿愿意,很容易就能将一些战功安到晋儿头上,如此一来,晋儿也就有了升迁的理由,再加上以晋儿的能力,很容易就可以在海军中站稳脚根,到时刘仁愿只要再耐心的培养晋儿几年,他就可以顺利的把海军交给晋儿,自己请求调到其它地方了。”李世民再次笑呵呵的道。
  “这……”李休听到这里再次一愣,随后又有些不敢相信的道,“可是就算是这样,晋儿也太年轻了,海军独立成军,麾下足的两万余人,几百条战舰,统领如此庞大的海军,最低也要中郎将才行,就算再过几年,晋儿也不过二十多岁,若是真让他统率海军,恐怕这升迁也太快了吧?”
  大唐于中央设十六卫将军衙门专事天下军马,以大将军统领诸卫,每卫设的将军,将军之下设有中郎将,左右郎将等职,每卫常设兵马也不过才两三万人,可以说海军的编制就相当于一卫,只不过海军毕竟不受重视,所以海军将军的职位并不高,比如刘仁愿就是中郎将,不过以李晋的年纪,二十多岁就成中郎将还是有些太早了。
  “这算什么,霍去病二十多岁就能封侯,晋儿就算比不过冠军侯,但做个中郎将也没什么。”李世民说到这里时,脸上忽然露出几分凝重的表情又道,“更何况现在海军的情况十分不妙,不少大臣都对海军有意见,想要削弱海军的开支,朕也不好一直偏向海军,所以必须让海军做出一些成绩来,晋儿历来大胆,他若是统领海军,日后说不定能让海军起死回生!”
  “这个……”李休这时也终于听出李世民的言外之意了,看样子是朝堂上对海军的质疑声越来越大,李世民也有些支撑不住了,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海军迟早都要裁撤掉,与其让海军这么默默的被裁撤,还不如在海军裁撤之前扔给李晋折腾一下,如果李晋真有本事把海军折腾活了最好,如果折腾不活也没什么,就当给他练手用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禁心生感动,毕竟为了培养李晋,李世民竟然舍得用这么大的手笔,日后无论海军是否能起死回生,对李晋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历练,这种机会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
  “对了,雉奴昨天向我提议,说是想把平安郎从云州调回长安,毕竟他现在接手了许多政务,平时也忙的要命,身边虽然有人辅佐,但他却觉得都不如平安郎。”李世民这时忽然想起一件事,当下再次和李休商量道。
  “平安郎去云州的时间还短,虽然做出一些政绩,但远没有达到他之前给自己立下的要求,另外太子才刚接手政务,正是锻炼他能力的时候,若是平安郎回来帮他,反而不容易让他成长起来,所以我觉得还是再等两年再说吧。”李休考虑了片刻也十分慎重的回答道。
  “有道理,雉奴的确需要快点成长起来,既然如此,那就让平安郎在云州多呆两年,另外丽质和平安郎也不能一直分居两地,所以我想将丽质送到云州去与平安郎团聚。”李世民听到这里点了点头,随后又谈起了两家的家事。
  “让他们夫妻团聚自然是好事,只不过云州那边毕竟是草原,丽质的身体比较弱,我担心她去了云州会不适应当地的水土。”李休这时却有些担心的道。
  “呵呵,你怎么忘了自己的儿子可是孙道长的高徒,他的医术可比一般的大夫强多了,丽质在他身边反而受到的照顾更好,而且这段时间云州发展的很快,确切的说整个漠南都发展的很快,特别是道路修建好之后,漠南已经被咱们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各地的城池也建造起来了,云州靠近西受降城,那里的城池也是第一批建造的,现在估计大体上应该完工了,说起来草原上的风沙大,但却吹不到城中,丽质去了那里也不会受苦。”李世民再次微笑着回答道。
  看到李世民都已经考虑的这么周全了,李休也终于点了点头,随后又开口问道:“陛下,现在草原上的道路已经修到哪里了,什么时候能修到漠北,我可是听说回纥人一直想要把漠北给吞下?”
  “哈哈~吐迷度不是上表请求修建参天可汗大道吗,这条路现在已经修建了将近一半,估计明年入冬之前就可以完工了,到时草原到西域都将处于咱们大军的威慑之内,至于回纥的野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本来朕还想暂时满足他们,不过上次晋儿那么一闹,回纥人也老实了许多,漠北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咱们的掌握之中。”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世民这时忽然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又道:“另外回纥那边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回纥内部马上就要乱起来了!”
  李休听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后就想到之前赵德言曾经告诉过自己,飞奴司已经开始对付回纥,特别是离间吐迷度和乌纥这对叔侄,看样子要不了多久,回纥就会成一团,再也无暇顾及漠北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放下心来,随后又和李世民闲聊了几句,等到天色将晚时,李世民这才收了鱼竿回宫,说起来他这段时间也经常出宫,除了来李休这里,另外也会去书院、南山等地,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