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强笑道:“火枪的威慑远远大于实际杀伤。只要把敌人的心打怕了,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建在河边的唐林城,一边是湖,一边是河,只有偏北方才有敌人。但是如今河流,湖泊上冻,守城的人马也不敢疏忽大意,只能全面防守。
  挨着河道的两排拒马被拉开,五十个全副武装的火枪手骑着马,沿着敌人最少的区域,冲向了敌人身后。
  五十人,对一支人数超过万人的军队来说不值一提,但是这五十人插入,让敌人的进攻势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火枪在这个时代,是根本没有任何武器可以媲美的。
  他们一直游离在战场的外侧,不与敌人进行缠斗,更不让自己被靠近。他们牵制的敌人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几十倍,也让敌人不敢再肆无忌惮地进攻。
  但是,毛延亮身上的压力却更大了,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一方必须要做出应对,这样才能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果自己一方不作出应对,一直被动防御,这五十个人,就不能成为改变战场的力量。
  相反,如果他们被纠缠上,被消灭,那影响也就更大了,因为林三也在其中。
  虽然在唐林城,林三这个人的作用还不如唐赛儿,但是他毕竟是所有人的牵头人。
  在朝廷的军队没有抵达之前,他的安全不容有失。
  所以在林三他们冲出去的第一时间,城内的郝云中他们也动了。
  木制的拒马和城墙挡不住火攻,一直被动防守并不是一个好策略。
  如果等对方发动了火攻,他们就会更加被动。
  两千装备了大刀长矛的重型盾甲兵,在高羊儿的带领下,经过了略显忙乱的编阵,准备迎敌。
  这两千人是他们这群乌合之众的最重要力量,大部分都是原本跟高羊儿占山为王的悍匪。
  高羊儿虽然一直有私心,但是面对强劲的敌人,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保存实力的想法。
  他跟林三有着共同的敌人,如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为了便于指挥,他们没有骑马,而是组成了盾甲阵型,长枪阵来迎战。
  大明对金帐汗国这边的渗透不够,这里距离大明太远了,即便有一些暗探被派了出去,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何况,来这里将近半年,他们与周边的黄种人小部落关系不好,对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了解就更少了。
  而这一时期,却正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最辉煌的时期。
  如今的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一世·德米特里耶维奇任期很长,他到现在为止,已经上任了三十二年。
  他在任期间,金帐汗国继续衰弱,他任内的公国能够保持稳定,并用重金收买蒙古贵族和蒙古大汗,使他们同意把尼什哥罗德大公国并入莫斯科。
  洪武三十一年,瓦西里一世进军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夺取了它的大片地区,在诺夫哥罗德驻军。
  这让莫斯科公国已经从三股势力化作了一个大型势力,成为了他们腾飞的开端。
  而瓦西里一世也在永乐六年,成为了诺夫哥罗德的王公,统一了三方势力,共同应对西方的立陶宛大公。
  来自东正教会的主权问题是目前莫斯科公国最大的问题,因为他和立陶宛大公同时任命了教会的首领,但最后拜占庭大主教决定以瓦西里一世任命的为正宗。
  林三他们刚到唐林城的时候,瓦西里一世就知道了一帮大明人占据了乌拉尔山南麓的一片湖泊和一条河。
  但是当时他正跟立陶宛大公为了东正教斗的你死我活,一直到了入冬,才跟立陶宛大公暂时停战。
  然后,他就趁着冬季天寒地冻,发动了对唐林城的攻击,想要将这四千人一举消灭。
  大明人没有他们这些人抗冻,到了冬天就龟缩不出。在这个季节发动攻击,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寒冷的天气可以让大明那些弓箭失去优势。
  林三他们这五千人虽然只是领到了五十支火枪,但是在其他兵器物资上,朝廷却没有亏待他们。
  可以防弓箭的棉甲,各种轻重冷兵器,因为大明正规军的淘汰,数量都非常充足。
  论起武器装备,林三他们虽然是杂牌军,但是武器远超诺夫哥罗德人。
  即使没有火枪,几千支长短弓对他们这些人来说,依旧是无法力敌的武器,他们的手里虽然也有弓箭,但是远远不如大明的。
  弓箭的弓弦是用牛筋,六胶(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胶)煮制,加以丝线。
  严寒可以让弓弦失去弹性,威力大减。
  所以,他们才会这个季节进行进攻。
  但是,敌人小瞧了他们这些乌合之众的韧性,更不懂得攻心之术。他们这些人在原本的历史中,就敢杀官造反,如今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远赴万里在这里落脚生根。
  这里虽然天气寒冷,但是也能种一些粮食,而且到处都是森林,矿产,还有数不清的猎物。
  如今宝地,林三他们当然舍不得放弃,而且敌人一开始就摆出了阵势,想要全歼他们,一点活路都不给,让这些人的心也变的心齐了。
  当他们这些人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再多的敌人,也无非一拼。
  何况,他们也知道对方的人数仅有自己的两倍,这里民族混杂,蒙元人已经被打的心寒,他们始终心念东方,而且大部分部落投靠了大明,现在自然不会跟大明作对。
  光靠这些白帐部落,他们自己也损失不起。死的人多了,他们压制不了周边的其他部落,就会失势。
  两千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前面是盾甲阵,随后是长枪阵,加上城寨上面弓箭手辅助,他们迅速与扑上来敌人战斗在了一起。
  虽然大明士兵的体力略逊对方,但是整齐的军阵弥补了这一点差距,更加犀利的武器将无数敌人砍杀在阵前。
  战斗从下午持续到了天黑,占不到丝毫便宜,丢下了数百具尸体的敌人终于退下。
  而林三他们也顺利地沿着大明人打通的通道,返回了营寨。他们虽然只有五十人,但是没有一个受伤,杀伤的敌人却远超他们人数的数倍。
  而大明的健儿也受伤了三百有余,超过一百人永远闭上了眼睛。
  虽然打赢了,但是营寨内的气氛十分低沉,这些都是他们的父老乡亲,兄弟,为了更好的生活,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而在距离他们还有数百公里的南方,陈诚坐在一辆轻便马车里,看着不少乌兹别克族的勇士冒着风雪艰难前行,心里忧虑无比。
  “希望你们能撑到我过去,千万不要放弃了唐林城。”


第一一六章 敌退
  陈诚比林三他们更早来到极西,不过他一直没有来北方,而是留在了河中地区合纵纵连。
  金帐汗国的政治中心在南方,北方只有森林和漫长的冬季,绝对不适合人类生存。
  在唐林城,也就是后世的叶卡捷琳堡周边,这里生活着数十万的巴什基尔人。
  巴什基尔人也可以说是一个苦逼的民族,他们早年雄霸一方,曾经欺负的保加利亚人不敢东来。但是遇到蒙元西进,被蒙元人杀的只敢分散在森林中生活。
  他们复杂的信仰和民族成分让他们之间心并不齐,最终逐渐衰落。
  蒙元人衰落之后,他们又轮番被比尔姆人,诺夫哥罗德人剥削,南方的乌兹别克人更是将他们当做了后勤基地。
  不过正是因为复杂的局势,巴什基尔人的软弱,给他们留下了喘息之机。从一百年前,巴什基尔城这个原本建在白河边的最大城市,反倒成为了周边大型势力的贸易中心,还逐渐发展了起来。
  巴什基尔城在唐林城西南大约一千里处,这里是巴什基尔人生活的中心。但是就在唐林城南方四百里处,也有一处巴什基尔人的聚居地,这也是后世的车里雅宾斯克。
  林三他们抵达唐林城,侵犯的正是巴什基尔人的利益,他们也曾经想要驱逐走林三他们,但是却被击退,只能默许了林三他们的存在。
  陈诚通过周边的部落,早已经知道林三他们的存在。但是因为冬季的到来,他对他们的安全并不担心。
  因为到了冬季,天气寒冷,补给困难。虽然突厥人和斯拉夫人矛盾重重,战争不断。但是这里已经超过一百年,从来没有在冬季发生过战争。
  听到莫斯科大公逼着诺夫哥罗德公国和比尔姆公国组成了联军,反而趁着冬季想要把林三他们一网打尽,陈诚就急了。
  不要奇怪,尽在咫尺的林三他们完全没有当地的情报网。但是陈诚现在已经把那些黄皮肤的蒙元人,乌兹别克人,甚至包括那些突厥人都变成了大明的盟友。
  现在郑亨他们还优哉游哉地在碎叶城享受当地的美人,只是偶尔才出去训练一番,靠的就是陈诚提前几个月过来的功劳。
  蒙元人已经被大明人打怕了,大明的火枪在如今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对手,任谁也不愿意面对。
  而且,跟大明人相比,那些浑身散发着恶臭的异教徒,才是蒙元人更恨的。
  金帐汗国的衰落已经有近百年了,那些臭人今天从他们身上咬一口,明天从他们身上咬一口,早就让金帐汗国的一帮长老们恨之入骨。
  就在前几年,自称为斯拉夫人的臭人们差点就攻进了金帐汗国的首都拔都萨莱,逼着一帮突厥人和蒙元人让出了伏尔加河东岸(喀山)周边大片的肥沃土地。
  南方的大明在对付他们的仇敌西察哈台汗国,现在北方又开始对付那些臭人,不管是东察哈台汗国,还是金帐汗国,大部分人都是支持的。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大明在五年前教会他们的棉花种植。
  河中地区有大片的良田,牧场,但是更多的却是戈壁滩。棉花虽然对土地也有要求,对水的需求也很大,但是河中地区最不缺的就是河流与土地。
  在后世,这里都是著名的棉花产区,现在朱瞻基只是把这件事给提前了几百年。
  不需要再去抢劫,大明的商人们就会主动送过来各种精美的布料,丝绸,茶叶,瓷器。
  大部分部落长老们都组织了自己的车队,开始做起了运输生意。也是因为有了他们,大明这次筹备了三年的粮草,才得以运到河中来。
  而且,原本准备的是足够三十万大军,两三年的粮食,现在人数少了一半,等于有一半的粮食大明主动给了他们,只要他们把剩下的一半运到碎叶城周边。
  这种利益关系比任何结盟更加稳定,特别是那些已经投靠大明,将大明看做是宗主国的部落,得到的好处更多。
  陈诚现在能在河中混的风生水起,甚至把原本跟大明仇视的乌兹别克人都拉拢住了,主要靠的还是这种利益输送。
  没有利益,乌兹别克人怎么舍得派出超过五千骑兵,去帮他打一场仗。
  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而除了现在最苦的乌兹别克人,其他部落也各有所求,他也才能凑出这支人数达到一万的大军。
  可惜的是,一开始没有计划,也没有接到命令,他不敢跟郑亨借兵。
  否则的话,只需要五千大明的火枪手,陈诚就能有信心击退斯拉夫人联军。
  他很清楚朱瞻基对林三他们的布局,也知道朱瞻基对汉人在这极西之地落脚的重视。
  但是再重视,林三他们也不过是一帮平民,要是因为他们,问郑亨借兵而误了皇上的大事,就连朱瞻基都保不住他。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郑亨直接将他赶出去。
  连他现在跟这些部落的承诺,都还是没有汇报就自作主张。
  他也知道少做少错,多做多错,但是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林三他们被团灭。
  现在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林三他们能撑住袭击,否则的话,就只能等到攻下了撒马尔罕,然后才能给他们报仇了。
  西北地域辽阔,他得到消息的时候是在大清湖的乌兹别克人部落,而大清湖距离唐林城足有五千里。
  这还只是地图上的距离,实际上,许多地方还要渡河,绕路,行程更加艰难。
  哪怕他们都是骑兵,一天的行程也不能超过三百里。他现在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但是局势比他想的更加乐观,林三他们虽然只是百姓,但是全部都是身体强壮的青壮,而且大部分原本就是土匪,山贼。
  这些人平时可能会贪生怕死,但是在这毫无依靠的地方,只能抱成一团,共同抗御。
  而斯拉夫人虽然耐寒,也只是相对而言,他们也是人,也需要充足的补给,在没有东西吃的时候,他们也会被饿死,冻死。
  被围攻半个多月以来,虽然数次他们几乎都要攻进了营寨,木制的围墙和拒马都烧毁了一大段。
  但是这种时候,所有人都会万众一心,共同杀敌。
  他们不知道敌人的数量有多少,都是那些部落来的。但是他们知道,只要被攻破防御,他们这些人都活不了。
  这不是个人的私仇,这是不同民族为了活命,为了地盘的斗争,必须以一方被消灭结束。
  而这里的严寒也让所有人畏惧,如果没有稳定的事务供应,他们就是跑了出去,也绝对活不了。
  何况,那个毛师爷已经将所有的马匹控制了起来,任何人不能骑乘。
  他们现在就指望敌人的补给有限,支持不了多长时间。来这里几个月了,他们很清楚周边的部落都是苦哈哈,没有那个部落能长期供应上万人的食物来作战。
  他们也派了人向南方求援,只是他们也不知道,派出去的四个人,能不能活着走出森林。
  虽然局势紧张,但是多日的拉锯战,其实林三他们的损失并不大。
  一个是他们个个身强力壮,以逸待劳。其次是他们的武器先进,不管是长矛还是长刀,都比敌人锋利。
  最后是他们身上的棉甲防御坚实,一般的弓箭射不穿,敌人的刀剑也不过是划个口子,要不了命。
  而面对的敌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没有棉衣的,他们缺少布料,只能用兽皮裹着棉花取暖。
  面对大明的刀枪,他们只要受伤就会失去战斗力。
  零散他们出发的时候,是整整五千人,有四百多年轻女人。这几个月经历了几次战斗,损失了三百多人,又派了四五百人回去,还有四千两百人。
  他们加上朝廷各部派来的随员,能够战斗的力量勉强有四千四百人。
  就连女人们,这些时日也全部动员了起来,烧火做饭,救治伤员。
  他们这半个月已经死了一百多人,受伤的也有三百多人。
  但是敌人更惨,这些时日损失的人数超过了两千。
  这多亏了他们手里有五十支火枪。
  因为寒冷,弓箭威力不足,但是火枪却不会因为气温就降低了威力。
  而且这种火枪大部分时候直接打不死人,却会让对方重伤。一个人受伤,最少需要两个人来救治这也消耗了他们不少力量。
  而这种铅弹可不是好受的,没有专门的草药,只要中弹,就会伤口恶化,几乎都会受尽折磨而死。
  这些人的死亡,带给敌人更大的恐惧,士气越发低落。
  这种此消彼长的士气,很是影响敌人的进攻势头。而且从敌人的装扮,毛延亮也看出了敌人并不是一个部落。
  这些时日,他安排火枪手专门针对一个人数较少的部落射击,造成敌人的军心动摇。
  虽然缺少情报,不能了解敌军阵营的关系。但是,光凭前几日有一个部落想走,他们自相残杀起来,就能知道,敌人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了。
  但是,所有人依旧忧心忡忡,因为敌人的大部分兵力未动,他们能作战的人不到四千,还有几百女人,想要依靠这些人击退敌人,希望依旧渺茫。
  虽然派了两个羽林卫学的士兵前往南方去寻找援军,但是援军什么时候能到,会不会到,依旧不可预测。
  这一日,天上下起了大雪,天地之间更显肃杀。
  寒冷的天气让敌人也不敢再到阵前晃悠,除了进攻的时候,他们也退回到了五里之外的大营。
  毛延亮派人观察过敌人的阵营,他们有着足够的兽皮和帐篷,虽然没有唐林城这些城里的木屋暖和,但是这些人一个个非常抗冻。
  不了解对方的底细,人数又处于劣势。毛延亮也不敢安排晚上袭营,不逼到最后一步,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待在营寨里面更安全。
  也就在这一日,探子回报,敌人似乎要撤军了。
  毛延亮一开始还不敢相信,连续派了几队人马出去,得到的消息都是如此。
  高羊儿他们亲自去看过,终于确定敌人是真的撤军了。
  如果是正规的军人,这个时候就会知道事出有因,然后会安排一队人跟着他们,一队人马扩大搜索范围,确定原因。
  但是他们不敢,只能茫然地回到了营寨。这个时候,就是毛延亮也无法指挥他们。
  一直到了晚上,数不清的骑兵沿着河南出现在众人面前。整个寨子的人全部都惊慌失措。
  开始的敌人虽然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步兵,更像是游兵散勇。
  但是现在,在雪色的映照下,数不清的骑兵沿着已经上冻的河面过来,这种恐惧更加让人绝望。
  一支火箭升起,照亮了一片天地,四个被派出去的羽林卫学士兵,骑着马走在了最前面。“通知毛师爷,陈郎中带着乌兹别克人来救我们了。”
  营寨里面登时沸腾了起来,所有人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毛延亮看了看有些惊异的侯强,自己站上了墙头问道:“才派出你们数日,相隔数千里,如何找来援军?陈郎中又是何人?这些援军来自何方?”
  “陈郎中早就知道了对方的攻打计划,只是路途遥远,走了半个月才到我们这里。毛师爷,我们并非投降敌军,陈郎中可是殿下心腹啊!”
  毛延亮心中一愣,能被称作殿下心腹的陈郎中,他的印象里就只有工部郎中陈诚。此人虽然只是五品郎中,却因为替殿下掌控着下马桥农庄,京城无人不知。
  这个时候,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了冰面上,陈诚在几个护卫的火把照射下出了马车。
  陈诚朗声笑道:“毛总旗,这天寒地冻的,还不快让打开寨门,让我们喝口热汤。”
  看清楚了来人,毛延亮登时大喜,再也没有一点怀疑。“打开寨门,迎接陈郎中。”
  毛延亮不过是锦衣卫一个小小的总旗,却也有幸见过陈诚几次,陈诚这个朱瞻基面前的红人出现,让他彻底有了一种逃出生天的感觉。
  待得城门大开,他小跑着迎了出来。“陈郎中,卑职这条命差点就丢这里了啊!”
  陈诚呵呵笑道:“这帮斯拉夫臭人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敢对你们动手。如今朝廷抽不出人手来对付他们,待到明年夏天,看我不让人烧了他们的莫斯科不可!”


第一一七章 报复
  陈诚有这方面的自信,是因为他在大明管理的是科技前沿下马桥农庄,很了解如今的大明科技发展已经到了哪个阶段。
  在他看来,大明早就是一个文明国家,如今又大力推动科技兴国。而这帮野人还处于野蛮时期,信奉神大于王,愚昧不堪。
  虽然他们曾经在武力方面超过大明,但是在大明大力发展军马养殖以后,这种差距就已经抹平。
  当火枪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明的力量对比,在大明充足的人力对比下,所有的西域国家都不再是威胁。
  甚至陈诚认为,只要策略得当,大明占领整个西域,让所有部落臣服,也只是时间问题。
  从朱瞻基派他来西域,他就一直在谋划此事。按说,当郑亨的大军抵达,各大国家都派出了骑兵帮助大明西征,他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
  他还留在西域这里,目的就是为了借助郑亨大军的威慑,将所有部落纳入大明的统治。
  这件事不能急,如今的西域各国依旧兵强马壮。而大明距离此地太过于遥远,如果只是武力逼压,还会引发不必要的反弹。
  从朱棣和朱瞻基派温和派的郑亨统率北路军,陈诚就已经看出了朱瞻基的心思,如果不借助这个机会将整个西域纳入大明,他才真的愚蠢了。
  如今的西域各国,吐鲁番,火州、柳城因为距离大明最近,如今已经彻底脱离了东察哈台汗国的统治,偏向了大明。
  而东察哈台汗国的各部落,如今也是人心不定。
  他们虽然大部分都认可大明的实力,但是更多想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只是借用大明的力量对付他们最大的敌人西察哈台汗国。
  对付他们必须要讲究策略,陈诚已经看到了经济控制对他们的影响。
  只要以后让他们的经济离不开大明的扶持,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倒向大明。
  另外的金帐汗国各部落,他们的成分更加复杂,经济也更差,距离大明也更远。想要控制他们,更多需要武力威慑。
  所以,只要打败了帖木儿国,然后大明在河中地区驻军,一手握刀,一手拿糖,怎怕他们不听话。
  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候,他不仅不能离开西域,更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的以后立下不世之功。
  他身为一个文官,对封疆海外没有什么兴趣,更想借助这个功劳,能直接进入朝廷中枢。
  而郑亨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