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瞻基并没有贸然跟他拉关系,他今年才六岁,还不到发展自己势力的时候。如果因为自己的举动,影响到了他以后的七下西洋,朱瞻基也不会原谅自己。
  除了太监,宫中另一股大势力就是宫女。不过宫女系统虽然也庞大无比,却不像太监能贯通内外,只是被局限在宫中,所以对朱瞻基这个皇孙来说,没有利用之处。
  将自己所在的环境了解清楚以后,他也跟宫中各界人士混了脸熟,收了一大批礼物。
  他也每天把郑和送他的一柄小木刀挂在腰间,一是代表他对郑和的礼物很喜欢,也是向朱棣表达他的尚武之心。
  接下来,就到了增强自己本身实力的时候。
  外界的力量再强大,能被自己用才是自己的力量,不能被自己所用,就不是自己的力量。
  前世的周游就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他真正信任的,永远是自己的力量。
  他在前世所学混杂,瑜伽,泰拳,柔道,自由搏击,军队的一招制敌术,然后还被他将跑酷也融入了自己的武学里面。
  后来,他跟蔡阿九学了内家拳铁线拳,并且学了蔡阿九偶然得到的松溪派大鹏顺气功。
  因为练习大鹏顺气功,蔡阿九肺脉受伤,困扰他几十年。
  导致了周游后来对大鹏顺气功一直有些畏惧,只学了皮毛,没有敢深入研究。
  但是现在,朱瞻基却决定从大鹏顺气功开始练习。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鹏顺气功属于是真正的导引术,二是内家炼气术,现在不用在乎身体的弱小。
  他今年刚满五周岁,身体的骨头都还没有长硬,泰拳,自由搏击这些当然不能练。
  而昆达利尼瑜伽他已经练了两辈子,极限在哪里他已经很清楚了。
  所以这一世,他准备以大鹏顺气功为主,昆达利尼瑜伽为辅,想要看看这两种炼气术,能不能融合在一起。
  待到十五六岁,身体发育成熟了,其他的技巧术再练习也不晚。
  不过,想要练功,可不是他想练就能练的。
  他的身边时时刻刻都有无数的目光盯着,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由头。
  所以,他首先缠着张氏要习武,张氏不敢做主,又告知了朱高炽和徐皇后,最后这件事被朱棣知道。
  朱高炽是体弱多病,对习武没有兴趣,他更想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样学儒。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没有决定权。
  朱棣获知朱瞻基想要习武,乐的抱着他连说了几声“吾孙肖吾。”然后说他:“你年岁还小,骨头还没长成,现在习武尚早,不过你也到了该识字的年纪,我会给你找一个好老师。”
  朱瞻基反驳说道:“孙儿闻听道家有炼气术,能增进体质,孙儿想学。”
  最近一段时间,他在宫中逮着人就让对方给他讲故事,其中不少是神话故事和战争故事,所以他说道家炼气术,并没有让朱棣疑心。
  朱棣尚武,一身功夫都是从小打杀出来的,虽然知道道家有炼气术,却也没有练习过。
  不过想想炼气术只是呼吸法门,不像外家功夫需要磨练身体,所以朱瞻基虽然才五周岁,想学倒也不算早。
  而且据说炼气术都是越早修炼越好,所以朱棣也就应允了。“回头我就安排纪纲为你请回道家高人,教你练功。不过,你也要先学会认字……”
  “孙儿已经习得数千字,能帮皇爷爷看公文了。”
  朱棣却是不信。“你才六岁,如何识得数千字?”
  朱瞻基立即反驳说道:“孙儿已经学了三百千,岂能没有数千字?”
  “此言当真?”这句话朱棣却不是问的朱瞻基,而是望向了一直跟在朱瞻基身边的付典衣。
  付典衣立即跪下俯首答道:“世子殿下聪慧,三百千除少数生僻字,基本都能识得。只是还没有开始练字,所以目前还不能写。”
  即便是这样,朱棣也是大喜,立即让人拿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让朱瞻基读。
  朱瞻基不要说中文了,就是英文,西班牙文也能读会写。不过他现在才六岁,不能表现的太妖孽了,所以故意认错了几个字。
  朱棣乐的哈哈大笑:“吾孙真乃神童也,明天我就给你安排老师,以后不仅要识字,更要明白书中大义。”
  朱瞻基倒不反对学习,他在现代能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但是毛笔字却一直差劲。而且现在许多公文都是文言文,对他这个半文盲来说,给他一篇文章,他也只能连蒙带猜才能知道大概意思。
  所以,学习文言文,练习毛笔字,是这个时代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他点了点头说道:“孙儿以后只上午学儒可好?”
  朱棣对这个孙子喜欢到了极点,并没有认为他是畏难。闻言问道:“为何只是上午学儒?”
  “因为早上孙儿要习武,下午要陪皇祖母,母妃,还要出去玩,不能变成书呆子。”
  “书呆子。说的好。”朱棣大手在他头顶摩挲着说道:“基儿以后是当皇帝的人,岂能为一家之言所迷惑。你以后可不要像你父王一样,变成一个书呆子。”


第六章 学文
  在朱棣看来,自己的孙子是神童,自然也要安排一个神童当老师。
  虽然是蒙师,但是朱瞻基是皇孙,所以内阁首辅解缙,这个曾经的著名神童成为了朱瞻基的老师。
  当然,这个时候的内阁首辅可不是什么高官,没有半分实权,只是皇帝的参谋,内阁首辅也才五品。
  到了后来,内阁才逐渐操持了朝政,并且兼任六部官员,才变成了二品,一品。
  朱瞻基对解缙的大名还是有些了解的,因为他是《永乐大典》的总编辑,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不过这个人虽然博学多才,却是个情商极其低下的二愣子,口无遮拦,得罪了太多人。
  朱瞻基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死因,竟然是被灌醉后埋进雪堆冻死的。
  有一个这样的老师,朱瞻基也不知道是祸是福。
  他当老师的好处是他擅长书法,博学多才。坏处当然是他拉仇恨的能力太强,以后说不得要帮他这个二愣子擦屁股。
  想到以后为了他要跟朱高煦,纪纲这样的狠人打擂台,朱瞻基就觉得头疼。
  永乐元年,朱棣忙着清除建文帝余孽。
  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
  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显得合法,他不得不善待读书人,并且提拔了一大批原建文帝时期没有政治偏向的文人,帮他吹嘘扬名。
  崖山之后,蒙元入主中原百年,有气节的文人世家几乎被清除一空。
  从朱元璋时期开始,文人就只是皇帝的应声虫而已。
  朱棣夺取了侄儿的江山,也唯有一个清流方孝孺刚正不阿。
  何谓清流,也就是嘴炮而已,办不了半点实事,于国于民没有半点贡献。
  天下太平之时,清流可以作为平衡朝堂的工具,乱世之时,清流就是拖后腿的废物。
  朱棣就是看出了方孝孺一心博名,却没有半点能耐,干脆地一杀了之。
  对文人,他虽然利用,却从来没把他们当回事。而且文人他也只用具有实干之才之人,嘴炮在他这里是没有市场的。
  他虽然不重视文人,对于实干之人却非常重视。在他上任之初,提拔的所有文人无不是当世之大才。
  永乐元年,他就提拔了解缙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组建文渊阁内阁。再加上后来的杨溥、蹇义、夏原吉,于谦等等,全部都是明朝中兴时期最具政治手腕的文人。
  虽然后世他的名声不算好,但是纵观五千年历史,在当皇帝这个职业上,能够与朱棣相比的皇帝,最多也不过三五人。
  至于被后世吹上天的仁宣之治,康乾盛世,跟他相比就是渣。
  朝堂风云变化,这些跟现在才六岁的朱瞻基都没有关系。为了让朱瞻基蒙学,朱棣亲自下令,在金陵给他的两个叔叔修建王府,腾出了文渊阁。
  朱高煦本来就不喜欢皇宫,他性喜渔色,在皇宫规矩大,不仅约束多,也失去了腾挪的空间。
  要知道,皇宫可算是朱高炽的主场,他的目标是跟自己的哥哥争夺皇位,在皇宫里,他没有半点优势。
  只有离开皇宫,以退为进,在皇宫外发展自己的势力,才能有机会跟自己的哥哥来掰手腕。
  朱高燧可就不情愿了,把文渊阁腾出来组建内阁也就算了。但是朱棣竟然是为了让朱瞻基学习方便,就让他搬出皇宫,这就未免太对不起他这个儿子了。
  一个黄毛小儿,半点功劳未建,现在却一下子越过了他们这两个在战场上屡建大功的儿子,如何让人心服。
  不过他为人本就阴鸷,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暗地里却加快了与两个哥哥相争的步伐。
  文渊阁也就是明朝内阁的雏形,如今解缙身为首辅,却也只是个三品官员。
  他们相当于是皇帝的秘书,朝堂大事每日一汇总,他们这些秘书要针对每一奏折给出处理意见,然后把奏折和初步处理意见汇总到朱棣那里去。
  除了这些公务,解缙每天早上还要负责给六岁的朱瞻基讲一个时辰的课,然后布置课堂任务才去上班。
  到中午时分,他会检查一番朱瞻基的功课,并且告知朱瞻基哪里对了,哪里错了,等朱瞻基彻底明白,这一天的功课才算结束。
  经历过后世的填鸭式教育,现在的这种教育方式对朱瞻基来说,根本没有半点压力。
  后世的小学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轮番交替,语文的广博,数学的精深,彻底开发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
  而这种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的精英教育,学的还只有语文一科,所以这些对朱瞻基来说,学的非常轻松。
  唯一不算轻松的,就是每日一百个大字了。
  朱瞻基算是领略到了这个时代的人对于书法的重视了。在后世的人看来,写字只是工具,只是途径,但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把书法看的比文采还要重要。
  他年龄还小,每天只需要写一百个大字,但是这每个字都必须工工整整,一点错误不能出,哪怕字上面多了一个墨点,都需要重写。
  前世的周游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但是每天写这一百个毛笔字,真的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
  不过他也没有半点抱怨,而是把写字当做了磨练心境的方法。
  他却不知道,解缙虽然每天只是简单地赞赏两句,但是他的字早已在内阁以及朱棣那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能够用毛笔把字工工整整写出来就很不错了。这个时候,只是临摹,根本没有书法可言。
  但是朱瞻基不仅仅是朱瞻基,他还是周游。
  周游在现代社会中小学是个落后生,二流子。这样的学生在上学期间为了出风头,往往会写一手好字。
  周游的硬笔书法就写的很不错,楷书仿了几年庞中华,拥有了一点基础之后又向行书方向发展,再到草书阶段,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他现在虽然只有六岁,刚开始练字,但是前世的风格却影响到了现在。
  所以他的毛笔书法虽然基础差,但是整体的框架结构与风格都在,让他的书法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并且他的书法风格不是那种华美优雅,自带一种冷峻与凌厉,非常具有气势。
  这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解缙在他面前不会无底线地夸他,但是在内阁的一帮同仁,包括皇帝面前,只差把他夸成圣人了。
  这也让一帮同仁无不羡慕异常,能为世子师。并且还是一个未来极有可能当皇帝的老师,这可是解家三代兴旺之势啊!
  朱棣也从朱瞻基的书法中看出了杀伐果断之气势,对这个肖己的孙子越发中意。
  严令世子书法绝不可出文渊阁,对于一个才六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书法风格实在有些太超前了。
  朱瞻基对此一无所知,他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放在熟悉环境方面,外面的风风雨雨,跟他现在还无关。
  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次参政,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永乐元年五月初一,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平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河南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
  此奏章一出,立刻引起朝堂上下议论纷纷。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此举乃是逢迎朱棣之心,也是朱棣对朝堂的一次试探。
  朱棣迁都之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但是如今的金陵可谓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口逾百万。
  江浙一带又是著名鱼米之乡,经济发达,将首都迁往现在只是一座小城的北平,朝堂阻力非常之大。
  朱棣即使有难得的霸主之势,也不能直接逆势而为,想要迁都,也要讲究方法。
  第一步是将北平列为陪都,时机成熟,再宣布迁都。
  内阁众人也对此举意见不一,为了此事争执了数日,都没有一个结果。
  在文渊阁读书的朱瞻基原本对此事一无所知,他读书在文渊阁与藏书库天一阁之间的侧殿,与大堂尚有一段距离。
  侧殿有五间,有一单独小院,并且直通内宫,可直接到他居住文华殿,本仁殿。
  而文渊阁依托皇宫城墙而建,在皇宫的最南侧,进入宫门可以直接入文渊阁,想要进入内宫却还要经过门禁。
  他年龄太小,与外臣接触过多,并不是一件好事。为了避嫌,朱瞻基一般很少进入文渊阁。
  不过这一日午时已过,解缙还未到来,加上他也难免对明朝初建的内阁有些好奇,索性带着金阔和余先来找解缙。
  从来文渊阁读书,他的身边除了付典衣和薛掌闱,又增添了两个朱棣派到他身边的长随。
  长随在明朝太监等级中算是中层干部,却没有多大的实权。但是现在跟了朱瞻基,也算是有了盼头。
  金阔祖籍扬州,木讷少语,但是忠厚稳重。
  余先祖籍湖广行省兴国路,朱瞻基问过才知,所谓的兴国路就是后世的咸宁。
  余先同样话不多,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做事一板一眼。
  朱瞻基年龄还小,朱棣也是特意选了两个这样的太监安排在他身边,也算是用心良苦。
  付典衣她们不能跟着朱瞻基接触外臣,但是金阔他们就没有这个顾忌了。所以现在,反倒他们跟在朱瞻基身边的时候更多。


第七章 迁都
  胡惟庸之后,朱元璋撤销了丞相一职。相当于一个国家只有各部委,没有总理了。
  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再大,也不可能忙的完所有事情。朱元璋什么事都喜欢亲力亲为,朱棣却没有他那么足的精神,所以现在又弄了一个内阁,也就是秘书处。
  在皇帝霸道的时候,内阁初创,没有实权,也还不具备后来的权势。
  解缙今年才三十四岁,他这个内阁首辅,不过也只是相当于一个大秘书。
  整个内阁也才不到百人,除了七个内阁成员,办事人员总共不到百人。
  文渊阁面积虽然不算大,但是也足够将他们容纳进来了。
  朱瞻基自灵魂变成周游之后,不喜欢让人抱,距离近的时候,也不愿意坐轿子。
  整天喜欢腰里挎着郑和送的小木刀,到处逛游,权当锻炼身体了。
  一路行来,所有人见到他哪怕不认识他,看到他的身后跟着两个长随,四个小太监,也都知道他是谁,纷纷俯身问好。
  进了文渊阁,朱瞻基就看到了朱棣的御驾仪仗队在院子驻守,登时知道了为何解缙没有去宣布他放学。
  拿着今天学习的课堂作业,朱瞻基才不管里面在谈什么国家大事,就直接闯了进去。
  几个守卫想拦不敢拦,只能大声行礼。“见过世子殿下。”
  他年龄还小,有些事需要忌讳,却不必太多计较。
  朱棣如果没有来,他还会让人通传一声,单独见一见解缙就好了。
  但是现在朱棣来了,他这个当孙子的首先应该表现出来的是欢喜之情,而不是避讳。
  小小年纪就因为避讳而疏远朱棣,这不是好事,更会落一个心思深沉的评价。
  他敢大摇大摆往里面闯,几个太监却不敢跟进去,在外面干跺脚。
  文渊阁大厅里,听到侍卫通传的声音,一个声音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五则北平土地贫瘠,迁都至此,需要南方粮食源源不断运往京师,增加民负。六则……”
  这个时候,朱棣大声喝道:“孙爱卿不必多言,陪都非国都,朕今时尚无迁都之意。”
  “迁都,为何迁都?”
  众人都纷纷惊诧地看向了刚进来像个小大人一样手扶刀柄,大摇大摆的朱瞻基。
  皇帝讲话之时,无人敢打断他的话,这恐怕也是朱棣当皇帝后第一次说话被人打断。
  不过面对朱瞻基,他却并没有生气,而是温和笑道:“基儿为何不返内宫,你皇祖母怕是还要等你一同进餐。”
  朱瞻基穿过了诸位大臣,向着朱棣走去,大太监王彦伸手来扶,被他轻轻摆手制止。来到朱棣面前,他长揖到底,直起身来才说道:“见过皇祖父,一餐不食尚得过,一法错却万民不得过。”
  朱棣笑问:“何言对错?”
  “有利万民是对,民不聊生是错。”
  “那迁都到底是对是错?”
  朱瞻基面对众人大声说道:“立陪都是对,立国都是错。”
  朱棣脸上的笑容有些尴尬了,因为几乎没有人赞成迁都,所以他才采用迂回战术先立陪都。但是到了自己孙子这里,竟然也说迁都是错。
  他轻咳了一声,问道:“难道基儿舍不得应天府繁华?所以不赞成迁都?”
  朱瞻基上了两级台阶,靠在了朱棣的大腿上,望着他说道:“孙儿生于北平燕王府,自小在那里长大。来应天后也一直在宫中,不曾去过市井。所以哪里繁华孙儿并不知。”
  “那为何不赞成迁都?”
  朱瞻基大声说道:“孙儿前段日子学习三字经,看过我大明地图。自古以来,中原大地朝代更迭,除蒙元入侵百年期间,立都北方,再没有其他朝代将国都偏离中原。吾虽生于北平,那里是吾故乡,却也知道,那里不适合当国都。”
  在这个时代,再也没有谁能比他清楚定都北平的错误。
  污染和人口爆炸带来的压力现在还不需要考虑,仅仅一个粮食问题,就给明清两代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一个人口超过百万人的消费型城市,仿佛是一个巨型吸血虫,吸收着京城周边的资源。
  在北方粮食都不能自给自足的时代,一个北方都城,消耗的资源太大了。
  而且,北平还缺水,人少的时候不觉得,人多的时候……
  其次,定都北平虽然在历史上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高评价,但是实际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是弊大于利。
  历史赞成派对永乐迁都的意见认为,由于首都距离长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
  朱棣本人就曾以北平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北平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
  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例如土木堡之变、平军覆灭之后,明朝坚决地组织了北平保卫战,而不是像西晋、北宋一样放弃北方。
  而历史反对派则认为,一方面迁都北平给明朝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北平地位陡然提升,令整个北方防线在向内收缩的同时也向北平集中,反而破坏了明太祖时北方边防的均衡配置。
  历史上的朱瞻基放弃开平等三卫后,长城以外明军再无据点,令北平暴露了两翼,也失去了战略纵深,使京师长期处于外敌的直接威胁下,同时也是明中期蒙古在大漠、明后期女真在辽东坐大的重要原因。
  对于永乐迁都,如果不是今天恰逢其会,朱瞻基根本就不会想起这件事,所以完全没有准备。
  但是这件事关系太大,甚至影响了到了今后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想要让一心迁都的朱棣改变主意,朱瞻基必须要拿出合适的理由。
  他如果是个大人,可以随便夸夸其谈,但是他现在只是一个六岁的孩子,想要说服朱棣,难度就倍增了。
  朱棣笑着看着自己的孙子,想听听这个六岁的小家伙有什么正当的理由。
  朱瞻基也感觉自己亚历山大了,这件事不该是他应该掺和的。但是既然适逢其会了,自己如果不改变历史,那算什么穿越者呢!
  所以他只是想了一下,就说道:“孙儿在北平冬天需要穿五层衣裳,到了应天,只需要四层。北平亩产不到三石,但是应天却亩产四石以上,北平粮食不足。还有,修建新的皇宫需要耗费无数的人力和物力,让百姓生活更苦。”
  朱棣笑问:“没有其他理由了吗?”
  如果自己是二十六岁,哪怕只有十六岁,也能有理有据地讲道理摆事实,但是这个年龄,实在太尴尬了。
  他只能摇了摇头。
  朱棣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但是国都在北方,就能靠近草原,打败蒙人啊!”
  朱瞻基叫道:“那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