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这次率军出征的副主帅郑和的封赏,却一直没有确定下来。
  虽然朱瞻基想要把他剔除内臣的行列,直接要到海军来,朱棣也答应了下来,却坚决不肯为他封爵,甚至不允许他挂海军都督的职衔。
  从明朝立国开始,内臣与外臣有严格的界限。
  武将负责战争,文臣负责管理国家,内臣负责铸币,经济,海关等一系列管理。
  内臣虽然是臣,也有相应的级别,但是因为是皇室的家臣,所以地位虽然高,自身却不能发展任何势力。
  朱棣不是不相信郑和的能力,他只是担心,开了这个先例,会导致一系列矛盾出现。
  哪怕郑和这次的立功最少也可以封伯,甚至朱瞻基提出了可以用爵位换职位,朱棣都没有同意。
  如果内臣可以脱离皇室的约束,这对整个皇室的根基就会有根本性的影响。
  郑和可以脱离内臣身份了,对目前大明各地近十万的内臣们,人心都不维尔稳了。
  朱棣虽然愿意让有能力的郑和到海军帮忙,却不愿意让郑和变换身份。
  朱瞻基也觉得现在就进行这样的改革,有些冒险了。
  他毕竟是利益既得者,如果这件事影响到了自己的根基,就必须要慎重。
  他想了想后来的清朝是怎么做的,到了清朝的时候,皇室就不再用太监们来管理经济和商业了。
  他们成立了一个内务府,专门管理这些事,为皇室服务。比如鼎鼎大名的织造府,其实就是内务府的一个下属机构。
  但是在如今的明朝,这些事,全部都是太监在管。
  这种涉及到体制的改革,还是应该缓缓推动才可以啊。
  本来答应了郑和,朱瞻基以为自己能做到,现在却是这样一个结果,朱瞻基也有些愧疚。
  所以他还是说服了朱棣,为了表彰郑和的功绩,允许他择一子侄继嗣,以郑为姓,传宗接代。
  虽然他不能直接挂海军都督之职,但是朱瞻基也以海军司令和大都督的名义,调郑和为海军总监,只在自己之下,与海军都督刘江不分上下。
  经过一番衡量,朱瞻基不得不承认,这是如今最好的结果了。
  真要把郑和一下子就变换身份,不仅武将们难以接受,整个内监也不稳了。
  不过,这是他欠郑和的,等到时机成熟,他还是要完成整个内监的改革。
  以后的大明,绝不需要这么多的太监。
  十二月十九,朱瞻基接到了庄敬从日本长崎发回来的情报。他们抵达日本的第一时间,就遭到当地驻军的炮击。
  庄敬本来就是为了立威来的,他们人数虽然少,舰炮却比日本人更强大。
  所以第一时间,庄敬和率军的游击钟豪就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在长崎港,他们击沉了日本商船数十艘。
  随后在晚间,他们利用夜色,用小舟载数百人,每人携带一坛火油,全部倾泻在长崎港,然后点燃了火油。
  这一场大火不仅烧毁了长崎港的数百艘货船,大火更是烧毁了港口的码头,甚至将港口的民宅也烧了一大片。
  点燃了大火之后,他们并没有原地停留,而是驱船直奔室町幕府所在地的京都。
  虽然他们的船队人数太少,不足以攻击京都,但是他们还有一船火油,准备以同样的手段袭击大阪府。
  大阪府是日本目前最大的港口之一,目前的经济远超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江户,也就是后世的东京。
  这里也是京都的门户,只有这里受到袭击,损失惨重,才能真正让整个日本恐慌。
  对于庄敬和钟豪的“疯狂”,朱瞻基当然是乐见其成,只要他们的舰队不受到大的损失,他们给日本的破坏越大越好。
  不过,在给庄敬的命令中,朱瞻基当然不能说的这么直白。他要求庄敬便宜行事,保存自身力量。
  如果势头不对,就立刻撤回对马岛,当地还有郑和率领三万大军驻守,凭日本的海上力量,很难形成真正的威胁。
  不过,他们要是撤回到了对马岛,当然也就要受郑和的节制,那个时候,就不能为所欲为了。
  郑和算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是不会赞同如此的大规模屠杀行为的。
  过了这半年,等出海的时候,还是让郑和继续去西洋宣扬大明国威,这才是真正符和他能力的工作。
  朱瞻基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自己究竟去不去西洋。
  现在他的上面还有皇帝和太子,所以他还相对自由。这也可能是他唯一出海的机会了。
  真的等他登上皇位,以如今的交通条件,他也就最多只能在国内到处浪浪,再也没有机会出海。
  出海的风浪暂且不说,这种长途航行,大部分时间都是沿着海岸线行驶,危险并不大。
  但是这个时代的传染病,实在太吓人了。
  不管是瘟疫,天花,还是痢疾,这个时代都是要人命的疾病。
  欧洲黑死病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散,整个欧洲死去了两千五百万人,差不多是整个欧洲的二分之一人口,想想都有些让人恐惧。
  但是在这个时代,如果不去一次欧洲,朱瞻基总是心有不甘。
  就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朱瞻基迎来了永乐十四年的新年。


第一六七章 产学研一体化
  人与人之间是讲究缘分的,孙娴自小被张氏培养,一心想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孙妃,以后合格的国母。
  但是孙娴的性格天生缺少那种雍容大气,有点小儿女的作态。她天生就是那种小鸟依人类型的女人,能讨男人的喜欢,却没有那种撑得起大场面的风度。
  以前没有比较,张氏对她倒也还认可,可是现在有了比较,胡善祥忠厚善良、天性贞一,虽然在姿色上与孙娴不相伯仲,难分上下,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却比孙娴要大气成熟许多。
  如今后宫中以昭懿贵妃为主,但是实际上,太子妃张氏的势力并不低于昭懿贵妃。
  昭懿贵妃是明日黄花,太子妃却是如日中天。朱瞻基的势力越大,地位越稳固,太子妃张氏的势力也就越稳定。
  所有的太监和宫女都是趋炎附势之辈,在这样的情形下,哪怕昭懿贵妃挂着长辈的名义,也要让张氏三分。
  张氏的喜好,同样影响了一大批人的态度。朱瞻基这些妻妾,不管以后的地位再尊贵,在张氏面前,都要逢迎顺从。
  不要说她们,哪怕就是朱瞻基当了皇帝,在张氏面前同样也要百依百顺。
  这个时代的以孝治国,可不是说说而已。
  后世的婆婆为了儿子,可能会儿媳妇曲意奉承。但是这个时代,哪家的儿媳妇也不敢在婆婆面前高声说话。
  张氏平日里还是秉持一碗水端平的,但是胡善祥的性格就入了她的眼,虽然进宫刚两个月出头,但是张氏却感觉跟胡善祥相处的比相处了六年的孙娴还要投契。
  如果是孙娴先怀孕,这种征兆还不会表现出来,但是现在只有胡善祥先怀孕,张氏自然表现的就对胡善祥更加亲近一些。
  不管吃的,用的,虽然不至于超出孙娴这个正牌太孙妃,但是也不遑多让。
  这些都让孙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朱瞻基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些弄巧成拙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朱瞻基的确是偏爱孙娴,所以会废了胡善祥后位,扶起了孙娴。
  但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历史就已经改变了,他不会对任何女人有偏爱,自然也不会废胡善祥。
  现在说服了朱棣和张氏,立了孙娴为正妃,反而把局势弄的复杂起来了。
  朱瞻基不喜欢这种后宫中的勾心斗角,但是偏偏是他导致了这一切。
  现在想要让局势平和下来,那么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尽快让孙娴也怀孕。
  所以他回宫的这段时间,白天忙着跟海军将领进行军事总结,还要与内监进行新年筹备,然后还要清算今年自己的收入。
  到了晚上,他还要忙着维系后宫各女之间的关系,尽量让整个后宫有些诡异的气氛正常起来。
  他现在只能祈祷,胡善祥这次不要生下儿子,否则的话,这件事可真的难以解决了。
  虽然他不怕出现任何困难和挑战,但是少一事总是好过多一事。
  胡善祥既然已经怀孕,那就不能伺候朱瞻基了。不管是怀孕的女人,还是来了月事的女人,都失去了侍寝的权力。
  像后世那种怀孕了的女人还想躺在男人的怀里撒撒娇,在宫中是不可能的。
  每天,他都要去胡善祥的小院去坐坐,陪她说上一会儿话。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正经的男人,擅长的是调情和调戏。跟这个女人在一起,不知怎么回事总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只能说,这个女人天生就带着强大的气场。
  孙娴的美貌不下于她,却是另一种风格。这种小鸟依人的性格其实是符合大部分男人的乐趣,朱瞻基也不例外。
  但是具体到婚姻方面,她的妻子必须要具有统帅整个后宫的能力,所以孙娴要做的还要更多。
  虽然她从十一岁开始就被教育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孙妃,但是自身的性格限制她在这方面的能力。
  从选妃开始,她就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势力。但是胡善祥的先怀孕,一下子将她努力打造的权力基础变的摇摇欲坠。
  孩子,继承人,这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凭仗。
  如果她不能尽快有孩子,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朱瞻基对她也有一丝怜悯,从十一岁她就被送进宫里,她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获得朱瞻基的欢心,诞生合格的继承人。
  她的亲族的期待,人生的价值都系于朱瞻基一己之身,现在又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所以也算得上是处境艰难。
  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这几日,朱瞻基一直更多地留在她的房中,一方面是证明她的荣宠不减,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她早点怀孕。
  不过,此举却又有些忽视了其他诸女,她们本来陪朱瞻基的时间就少一些,现在朱瞻基偏心了,自然又会有了纷争。
  虽然她们不会因此就责怪朱瞻基,心里自然会对孙娴有些意见,这又不利于后宫稳定了。
  当孙林跟朱瞻基提起此事的时候,朱瞻基也觉得有些头疼了。
  这媳妇多了,麻烦自然也多了,他就是三头六臂,也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
  小年夜的晚上,朱瞻基在兴庆宫摆下了家宴,这次他没有喊朱棣,朱高炽这些长辈。因为宫中家宴也会很快进行,宫中如今都在为此准备。
  这次家宴,是把所有女人都汇聚一堂,他既然在身体上不能满足所有女人的需要,在心灵上也必须让所有人熨帖。
  蓝烟倒依旧是一副傻白甜的模样,这种时候,她这种与世无争的性格,更让朱瞻基满意了。
  而马欣,见了朱瞻基则是亲近中带着一些畏惧。
  她是朱瞻基指进宫中的,如今她的父亲,伯父,哥哥,都在各自的领域给朱瞻基了很大帮助。
  但是她年纪尚幼,朱瞻基临幸了她两次,第一次大出血,第二次隔了大半个月,依旧让她痛苦不已。
  她心思单纯,虽然知道这是夫妻敦伦,人之大义,但是身体单薄,承受不了。
  所以她现在依旧有些矛盾,在心灵上依赖朱瞻基,身体上却有些畏惧。
  胡善祥这个时候就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了,她一副有子万事足的心态,坐看云卷云舒。
  不知道为什么,朱瞻基看到她这副模样就牙痒痒,有一种想要把她摁在腿上打屁股的冲动。
  让这样一个稳重端庄的女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似乎能满足他某方面的邪恶欲望。
  百花争艳的美丽场景,要是以前,朱瞻基会觉得格外满足。
  这几乎是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一群女人,却都为他所有。可是当他要担起这个责任,并且分身乏术的时候,责任和义务让他的心里只感到沉甸甸的。
  她们不是木偶,而是活生生的人,在让她们衣食无忧的时候,也应该让她们感受到生活的美满与希望。
  他需要做的更多。
  让他觉得还算满意的是,因为现在她们的年纪都不大,又都没有后代,所以如今尔虞我诈的情景还不多。
  晚宴的气氛虽然不能说是其乐融融,最少一个个表面上都还维系着和善。
  如果她们都有了下一代,到了为母则强的年纪,到了如狼似虎的年纪,他怕自己更难了。
  孙娴这个时候依旧尽力维系着后宫的稳定,虽然做一个合格的后宫之主会很难,但是她一直在努力。
  第二日,朱瞻基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腰,从马欣的房间里出来。
  他昨晚虽然有心想休息一晚,但是还稚嫩的马欣不知道是不是喝了一点酒大胆了许多,竟然不再怕他,还敢挑逗起他,结果他就又忍不住了。
  这一次好歹没有出现前两次的尴尬局面,两人第一次体验到琴瑟和鸣的舒爽。
  小丫头被开发了出来,别有一番青涩的趣味,结果就是后腰发酸。
  喝了一碗人参汤,朱瞻基感觉自己有些虚火上升。他主要是体质内虚,现在需要固本,而不是外补,所以人参汤的作用不是那么好。
  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面子了,跟见多识广的金阔交代。“去太医院帮我要一副固本的方子,以后给我按方抓药,人参汤就不喝了。”
  等他到了海军总部,龙凤银楼的东家之一,也是宁波有名富商仇和,就登门拜访了。
  昨日宁波市舶司镇守使余先就已经回到了宫里,汇报了隶属于朱瞻基的商业渠道去年的收成。
  龙凤银楼一年的收入虽然不如海贸的利益大,但是胜在稳定。有了来自日本的源源不断的白银,黄金,龙凤银楼的生意根本不愁没有原料供应。
  原本银楼的利益不足两成,主要是赚取一些手工费和损耗费。但是现在,朱瞻基从日本弄来了大量的廉价白银和黄金,让利益超过了四成。
  所以,仇家虽然是龙凤银楼的大东主,但是大部分利益实际上进了朱瞻基的口袋。
  因为从日本进来的金银,朱瞻基花费的成本小,却是按照市价来结算,这一部分利益是全部属于朱瞻基的。
  不过朱瞻基也没有亏待他,如今他们的银楼,虽然分给了朱瞻基大半利益,其他几家的盈利,也比往日要多了许多。
  更主要的是,巴结上了朱瞻基这棵大树,他们再不用担心其他官员卡要勒索。
  永乐十三年,龙凤银楼给朱瞻基贡献了大约十五万两白银的收入。这一部分钱,朱瞻基准备又投入到下马桥的研究院。
  如今的夹江工业区,因为要有着巨大的利益推动,所以进展的比朱瞻基预想的还要快速。
  通过水力的驱动,如今不仅磨面舂米,生产枪管和锻压银元,更带动了水力纺织机的蓬勃发展。
  不仅是这些,工部有工匠就自己研发除了水力电锯,有着这种水力带动的圆片锯,再大的木头也能锯成想要形状。
  而且依靠这种连动装置,安装了砂轮片,这个电锯就变成了一个磨床。
  工业加工环节,许多环节其实都是一门通,门门通。因为许多工具无非就是形状大小的不同,其实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所以如今的夹江工业区成为了京城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根本不需要朱瞻基再去推动,那里的经济发展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动力源。
  去年的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工业,工业有什么用。
  但是今年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应天府的人都知道了,原来取代了人力,甚至是人力都做不到的事情,利用工具来完成,就是工业。
  工业区形成的虹吸效应,吸引了最少数万人在这里工作,并且将以此为生。
  他们这些人虽然现在还很弱小,但是未来肯定能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
  而除了这些普通人,还有不少富商,高门贵族,也都看到了工业取代人力后形成的经济效益,他们都在积极购买专利,投资,甚至想要抢占长江沿岸的便利地方,建立自己家族的工业区。
  对此,朱棣出台了全国河流水利律。要求所有建设工业区的富商贵族,不仅要承担巨额的建设占用费,还要负责用水泥和砂石稳固河道。
  这不仅可以节约朝廷大笔的治理河道费用,也给朝廷开创了一个巨大财源。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光是在应天府下游的河道两边,朝廷收到的占用费就数十万两,另外还卖出了大量的水泥和砂石,获利超十万两。
  朱棣收钱收的眉开眼笑,户部尚书夏元吉更是收钱收的手软。
  虽然整个大明的工业开发还缺少一种统一的规划,但是这个时候却生机勃勃。
  这也是工业发展一开始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朱瞻基并无意插手。
  真要治理,也是以后的事情。
  因为这样一种态势,如今他的钱和精力根本不需要往那里投了,现在,他更需要将研究院这里的研究方向都确定下来。
  工业的发展是有垄断性和惰性的,但是科学技术的研发,却没有止境。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完全把产学研整个联合起来,但是抓住发展的重点,在未来的不久,就能让产学研一体化真正出现在大明的时代。


第一六八章 燧发枪
  朱瞻基所住的兴庆宫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是中宫,但是在行政意义上,属于是后宫,因为有皇族家眷的生活,所以是不能当做办公场地的。
  他不像朱棣有三大殿和武英殿处理公务,也不像朱高炽有个詹士府可以处理公务。
  所以当海军总部建成以后,这里就成为了他处理宫外事务的场所。
  自他凯旋归来,前几日忙过了以后,这几日来海军总部拜访他的人就络绎不绝。
  刚让人送走了仇和,外面就又传来一阵喧闹声,只听见柳升的声音大喊道:“我与殿下关系莫逆,其实你等可以阻拦的,孩儿们,帮我开道!”
  朱瞻基走到了门口一看,忍不住有些恼怒。柳升率领了一帮亲卫,拦住了一帮想要阻拦他们的海军卫兵,自己率领四个抬着大箱子的亲卫闯了进来。
  刚把仇和送到门口的李亮笑着说:“安远侯爷,今日这是唱的什么戏啊?”
  仇和不敢挡道,连忙退往了一边。柳升正要说话,就看到了朱瞻基来到了大殿门口,他来不及说话,只是跟李亮做了一揖,远远地单膝跪拜了下来。“臣柳升拜见殿下。”
  朱瞻基不见喜怒,平静地说道:“海军要地,安远侯这是受了谁的刁难了?”
  柳升虽然备受朱棣宠爱,面对海军卫兵也是咄咄逼人,但是这个时候却谦卑地说道:“殿下明鉴,臣只是心急见到殿下,非受人刁难。难得知道殿下今日有闲暇见客,却不防让一介商户拔了头筹。”
  他恶狠狠地瞪了仇和一眼,又迅速变脸,笑眯眯地看着远处的朱瞻基。
  在别人的眼里,柳升或许是个恃才傲物的悍将,但是朱瞻基一下子明白了过来,这个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表演。
  他是故意用这种方式来跟朱瞻基套近乎,拉近双方的关系。
  在北征之时,原本柳升是很有希望跟朱瞻基套近乎的,但是当时他率领大明的火器不对,根本没有把朱瞻基这个第三代继承人放在眼里。
  可是转过头来,朱瞻基就以飞快地速度崛起,在北征之时与郑亨关系莫逆,甚至还拉拢上了刘江。
  郑亨就不必说了,如今手里掌握着二十万骑兵,在草原上大权在握,手里还控制着大明最大的矿山。
  而刘江原本一个边军的总兵,在大明军队阶层边缘化的人物,却一跃成为大明所有水师的都督。
  虽然他的上面还有一个朱瞻基在掌权,但是水师都督全国仅此一人,可要比他们这些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要有权力的多。
  而张辅现在在交趾剿匪,根据朝廷的动向,以后他分封交趾几乎已经确定下来了。
  除了他们,还有郑和,一介阉人,竟然被朱瞻基要到了海军担任总监,监控整个海军。
  就连黄福那个才25岁的儿子,因为得了朱瞻基的青睐,就已经成为了军队的中层将领守备。
  更别说还有作恶多端的纪纲和庄敬一伙,原本都要被当做废物处理,现在都已经获得了新生。
  所以这个时候,柳升开始向朱瞻基来靠拢,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只是他指定自己已经失去了先机,所以故意反其道而行之,以这种近似冒险的方式来获得朱瞻基的注意,来挑战朱棣的底线。
  朱瞻基若是生气,他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若是惹得朱棣忌讳,说不得他要老老实实窝几年。
  但是只要成功,他柳升,他柳家的未来就有了保证。
  想明白了这些环节,朱瞻基忍不住笑了起来,大手一挥说道:“都退下吧,让安远侯进来。”
  一位海军把总单膝跪拜道:“殿下,非是卑职有意刁难,只是安远侯不愿打开箱子,所以卑职职责在身,不敢放行。”
  朱瞻基看了看被四个亲卫抬着的大箱子,笑道:“你尽职尽责,何罪之有?黄守备,给这位把总记上一功,赏银十两。安远侯,该揭开谜底了吧!”
  柳升这才呵呵一笑,挥了挥手,一帮亲卫都到了他的身后,而那四个抬着箱子的亲卫也放下了大箱子。
  柳升亲自打开了大箱子,拿出了一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