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默然)-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给乌延蒲卢浑和盏盏晖下了死命令,我不要求你们取得多么辉煌的战功,只需把土地给我守住,尤其是东京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旦南朝收复东京故都,那对大金国的影响就太坏了。

    八月下旬,蒲卢浑和赤盏晖两人合兵五万余,在迫退了岳飞之后,bī向正攻蔡州的折郡王。不难想象,折彦质有多恼火,因为何蓟根本就没有把他的命令放在眼里,否则,这么大规模的援兵是怎么过来的?

    此时,折彦质兵不满四万。如果是上回兀术亲率大军的情况下,他肯定会避让,但这一次他不打算这样做。首先,兀术归回,金军的jīng锐肯定也回去不少,留守中原的兵力非但不多,战力也无法比拟,折家军有一战的必要;其次,正如赵谌所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听闻皇帝许诺“兼管荆湖,并何灌之军”后,折郡王确实动心了。江南西路地xiǎo,且不如荆湖富饶,如果能够兼管荆湖,那日子就好过了。荆湖,包括荆湖北路,荆湖南路,从名字上很容易看出,这个地方,大致就是后世的湖南湖北两地。能执掌后世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部分地区,这还是很yòu人的。

    正因如此,折郡王决定二战确山,希望折家军能重演上次确山击退赤盏晖的局面。

    两军相遇于确山,蒲卢浑亲率游骑窥视,观折家军军容鼎盛,布列得法,心知是场恶战。尽管兵力占优势,但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为了先声夺人,他命士卒拖木扬尘,一时间只见半边天都被尘土笼罩,在这片巨大的烟尘映衬下,金军如cháo而进。

    折家将士见此,认为金军势大,多少都有些心生畏惧。及至两军对阵,蒲卢浑命赤盏晖去亲自统率骑兵,他自己指挥步军,向折家军发动了进攻。

    折家镇守府州数百年,与党项人,契丹人,打过无数场仗。不论城池攻防,野战争雄,都非常熟稔。见金军步卒蜂拥而来,他下令全军不动,先依靠强弓劲弩轮番shè杀,金军进攻的先锋部分,大半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剩下的,又被折军步军截住厮杀!

    蒲卢浑眼睛都不眨一下,又增派一波步兵前去进攻。如此反复三次,不禁让折家军疑惑,这厮有多少兵力,竟敢如此铺张?折郡王也是惊疑不定,为了试探,他命前阵反击!金军三波步兵本来打得极其艰苦,冒着箭雨,九死一生地冲到宋军阵前,却怎么也啃不动。一旦宋军反攻,立时溃退。

    这部分溃退着倒回去的金兵,如洪cháo一般冲击着金军主阵。紧接着,折郡王最愿意看到的一幕出现了,金军主阵被溃兵冲luàn!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能逮住机会,就能建立奇功!折彦质一声令下,折家军全线出击!看到胜利有望,将士们争先恐后,高声啸叫着冲向了金贼!在宋军强大压力下,兵力占优势的金军抵挡不住,大阵越发散luàn,排在两翼的拐子马也没有及时出面阻击,最后的结果,便是金军全线溃败。

    马军见主阵已散,竟然不掩护撤退,而是自己掉头就跑!马军一跑,步军根本没有任何留下的理由,纷纷留给宋军一个个伟岸的背影,互推挤着向西奔逃!

    “掩杀!掩杀!”激动的折郡王挥刀大呼!

    滑稽的一幕在蔡州地界上演,五万多金军,被三万余宋军追得漫野逃跑。兵器、铠甲、旌旗,扔得满地都是。这可是累坏了折家将士们,又要追杀逃敌,又要抢夺战利。追出十余里,将士们因为抢夺物资分了心,没能给金军以致命打击。前方,突然出现一片隆起的地势,并不高,至多三四丈。金军步卒们惊慌失措地往上爬,因为人数太多,速度自然慢了下来。折家军将士们一看,又加把劲撵上前去。

    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那些奔上高处的金军士兵,竟然分散到两旁,让中间空出一大段来。急于追击的宋军士兵根本没多想,一股脑子地往上窜!突然!那高处出现一排马头,眨眼之间,骑兵已经越过有高处,俯冲下来!

    他们人马俱被重甲,甚至连骑士的脸都看不到,正是兀术十分倚重的甲骑具装,铁浮屠!当一支军队没有密集的阵形,没有弓弩的支援,面对俯冲而下的重骑兵时,尽管对方只有数百骑,但他们也只有一个选择,跑!

    但已经来不及了!最前头的士兵们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铁浮屠已经挟万钧之力,以泰山压顶之势袭来!人和马的重量,加上甲骑和具装的重量,再加上奔跑的惯xìng,那力道足以撞塌墙壁!何况区区血ròu之躯?

    或许只有“势如破竹”能形容此时的景象。如cháo般的宋军士兵无法退避,硬生生被铁浮屠冲得七零八落!但凡被重骑撞上的士兵,非死即伤!惊吼声,惨叫声,军官们的呼喝声,都被淹没在铁蹄践踏大地的所发出的巨响之中!

    数百骑的铁浮屠,于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以摧枯拉朽之势扫dàng着折家军!

    灾难还在后头!铁浮屠尚未透过人海,金军拐子马又从高岗上俯冲而下!而金军步兵,紧紧跟随在骑兵后面,再次掉过头来,以刀枪作镰,收割人头……

    折家军的惨状无法形容,士兵们在遭受骑兵冲击的同时,还互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远在后头的折郡王看到一幕,他没空去想以后会面对什么样的境况,他只能考虑一件事情,如果使损失降到最低。

    折彦野,这位折家军中头号悍将,再次扮演了重要角sè。他本该率领自己麾下的骑兵掩杀敌人,但因为事发得太突然,步军蜂拥追击逃敌,又一路抢夺战利,结果让骑兵根本无法施展。

    当铁浮屠冲下来时,这位悍将指挥他的骑兵部队冲出人cháo去,也根本顾不得会践踏到同袍。正是因为这个,他的部队没有被铁浮屠踩扁。当金军重骑势如破竹地往前冲时,他就率领着骑兵在旁边追赶。

    等铁浮屠完全冲出人海后,还没有来得及停下,就被折彦野赶上。折家马军截住了铁浮屠,使其无法回头再冲。重骑兵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冲阵,如果跟轻骑格斗,显然不占优势。

    可折彦野能截击铁浮屠,却无法顾及到拐子马。就在他们追击铁浮屠之时,背后,已经军败如山倒。方才发生在金军身上的事,如今转到了宋军,士兵们丢弃了战利品,甚至扔旧了自己手中沉重的器械,和身上碍事的铠甲,全力逃命。

    折彦文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急劝折郡王赶紧撤离战场。作为主帅,折彦质深知此败他该负的责任,也不忍抛弃同袍,但场面已然无法收拾,在兄弟们的苦劝下,他只带着数百亲兵往淮河奔逃。他一走,折家军群龙无首,根本无法组织抵抗,纷纷溃逃。金军一路追击,所向披靡,只有折彦若和折彦野两人,引三千马军掩护在后,以使折家军免于灭顶之灾。

    一直追到真阳县,因为彦若彦野两兄弟的断后,也因为不知道宋军虚实,更因为兀术守土为上的策略,金军放弃了继续追击。

    折家军损失巨大,接近四万马步军,逃到淮河边的,不到两万千人,军需物资,武器装备,更是遗弃殆尽!折郡王不敢停留,指挥残军火速通过淮河。当过河之后,有人建议一把火烧了浮桥,以断绝金人进攻淮西之路。

    所幸,折郡王没有被失败冲昏头,拒绝了这个建议。从当天晚上,到第二天,陆续有部队归建,最后统计兵力,得两万七千,也就是说,此役,折家军阵亡、失踪、被俘,达一万余众!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更不用说物资装备几乎全部折掉!折家军这回,真折了。

    大败之后,军心浮动,人无固志,折彦质为防淮西遭到进攻,遂在淮河边布置防务。但金军似乎并没有进攻淮西之意,打扫了战场之后,便在蔡州扎了下来。

    此时,一个严峻的形式摆在折郡王面前。怎么jiāo待?怎么向朝廷jiāo待?怎么向赵官家jiāo待?

    试想,天子此次绕过朝臣,直接向他发布北伐命令,可见天子期望之高,同时,也不难想象朝臣们的态度。当他们听到前线战败的消息,那将会引发何其激烈的争执!天子势必陷于被动,大臣们势必群起而攻!一旦追究起责任来,天子是不会有错的,错的只能是大臣!

    这个责任,谁来负?当然是折郡王!几乎可以预见,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他!

    此时,折彦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必须马上拿出对策来!但光是想想,都觉得头痛,因为他好像没有什么借口可以找。此战的失利,不在于金军有多强,计谋有多yīn,而在于折郡王的轻敌和大意,他应该负主要责任。

    就在折郡王准备要自解行在请罪时,他的一位幕僚,一名干办公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是这次战败的责任,你一丁点都不能往自己身上拉,你必须得让别人去垫背!这个人是谁?神武后军都统制何蓟!

    本来郡王你命令他七月底,八月初出兵,他到此刻还没来。正是因为他贻误军机,才使得金人调集重兵来攻,所以追击战败的责任,首先就是严办他!

    另外,你也不能对朝廷说战败了,北伐玩完了。你一方面奏报失利的消息,一方面还要请求朝廷拨发粮饷军械,集结部队,以备再战。咱不管江西还剩下多少部队,但这个姿态一定要作足。尽管皇帝和大臣都绝对不会再同意继续北伐,但这个姿态,你一定要作足。朝中没几个懂军事的,所以,你不能让他们感觉到北伐破产了。

    这个办法,虽然不算光明磊落,但折郡王却感觉拨云见日。重赏了这名干事,马上依照他的建议,上奏朝廷。除了报告失利的消息以外,又狠狠告了何蓟一状,指责他违背节制,贻误军机,导致神武前军孤师奋战,铸成大败。同时,请求朝廷再拨军械物资,准备再次北伐。

    九月,杭州行在。

    大臣们“罢工”的luàn象,在皇帝和宰相们的努力下,渐渐平复,大部分朝臣已经回到各司各衙理事。只有少部分人仍旧揪着不放,继续吵着要休兵罢战,以免惹上祸事。不用说,言官跳得最欢,其中又以罗汝楫为最!

    赵谌终于忍无可忍,让朱胜非下令,宣布罗汝楫“诽谤君上”的罪状,免去其一切差遣,jiāo大理寺论罪。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官员犯罪,必由大理寺审核定猷。

    罗汝楫被抓到大理寺关押,顿时在朝中再掀波澜。首先发难的,就是他所在的台谏的同僚们。能作言官的,一般比较正直,刚烈,敢说话。为了营救因言获罪的罗汝楫,言官们纷纷替他开脱。但罗汝楫诽谤皇帝,证据确凿,想给他作无罪辩护,显然不可能。

    于是言官们另辟蹊径,上奏请求,将罗汝楫从大理寺提出来,关到“乌台”就行。乌台,就是御史台,因为汉代的御史台外,遍植柏树,很多乌鸦在树上筑巢,因此得名。宋神宗元丰年间,曾经发生过一起,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东坡先生当时属于跟变法派对立的保守派,他在给皇帝的上奏中,讥讽被王安石新近提拔起来的帮助变法的官员。结果惹恼了这些人,遂指责他诽谤新法,又从他过去的文章里逐字逐句搜索,断章取义,证明苏东坡一贯是坏分子。于是乎,这位名震千古的大宗师,被抓进御史台,关了四个月,天天被人bī着jiāo待问题,写材料。

    现在,台谏的官员请求把罗汝楫从大理寺转到御史台,就是借用这个曲故。因为,他们认为罗汝楫这是标准的因言获罪,应该由御史台内部先处理。

    显然,赵谌不可能答应。于是乎,罗汝楫被关在大理寺,也是天天有人bī着他jiāo待问题,让他写为什么要诽谤君父。如果说,罗汝楫能大义凛然,坚持到底,拒绝认罪。那么,不管他的做法对错,正少这个人还是有些硬骨头的。

    可罗汝楫一旦被捕,就失了分寸。他根本没想到自己身为言官,就批评了皇帝几句,虽然是当着太上皇的面,但竟然落到了这么一个下场。一进大理寺,新任大理寺卿何铸,对他还算客气,没扔进大牢里,让他住在一间杂房中,每日好酒好饭招待。但惊慌失措的罗汝楫茶饭不思,终日惶惶。

    被抓进去第二天,就认罪了。老老实实地jiāo待自己出言无状,诽谤君父,实是有罪。何铸见他认罪,也不为难,综合考虑之后,判了罗汝楫一个“广州安置”,安置,就是监视居住。是大宋针对犯了过错的官员的一种处罚。

    但审判结果报到皇帝面前,赵谌大为不满。他认为何铸判得太轻,罗汝楫的罪过,怎么可能只是“诽谤君上”,他还有更严重的问题!什么问题?赵谌亲自给他定xìng,挑拨两宫!

第六百五十三章 宰相救火

    挑拨两宫,换言之,就是挑拨太上皇和皇帝的父子关系。这个罪名,放在哪一朝哪一代都绝对轻不了,哪怕是以政治开明著称的宋代!赵谌将这么大一顶帽子扣在罗汝楫脑袋上,显然是一辈子再不想见到这个人。

    何铸得到上意之后,心惊不已!因为如果按照这个罪名来判,罗汝楫莫说仕途毁于一旦,他这一生差不多也就只能凄凄惨惨戚戚了。他看到罗汝楫那副怂样,感觉这个人其实就是个没脑子的大嘴巴,没什么险恶的用心。思来想去,就向皇帝求情,说不至于。

    但赵谌铁了心,认定罗汝楫居心叵测,要求大理寺依法办理。何铸还真算个热心肠,见皇帝这里走不通,又去跟首相朱胜非打招呼,希望他帮着劝劝,给罗汝楫nòng个“免职安置”就成了。朱胜非成天在皇帝跟前,哪能不知天子的心思,劝何铸说,这事你就甭掺和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何铸眼见如此,没奈何,只能依皇帝的意思,重判罗汝楫。最后的判决结果,除名,吉阳军编管。除名,就是取消罗汝楫原来的官员身份,贬为庶民;编管,就是羁押,安置的话,你只是受到监视,在安置地,你想干嘛就干嘛,还可以邀朋会友,接见访客。但编管,却要受到管制,你的任何行为都要得到当地官府的允许;吉阳军,就是后世的海南三亚。可在宋代,那里并非旅游圣地。

    为了贯彻皇帝的意思,判决结果一出来,罗汝楫就被火速押解出行在,送往海南。以至于御史台的同僚相见他一面,替他送行都没有机会。此事暂时还没有引起激烈的反弹,但不满的情绪却在朝中蔓延,只有有一点火星子溅出来,很快就会引燃。

    而这点火星,已经从淮西溅到了行在。

    本来以为金军退兵,宋金停战以后,自己能轻松一点。但却又碰上皇帝绕过朝廷,直接下诏北伐,徐六作为主管军务的副相,仍旧每日忙碌cào劳着。在四个正副宰相里,只有他对军事有一定见解,没劳他劳谁?

    不过,徐良却觉得,累一点也值。因为前线不断传回捷报,振奋人心!先是李显忠破淮南东路的重镇宿州治下两县,紧接着,折郡王也报捷,称在蔡州治下的确山县击败金军。再后,淮西安抚使刘光国上报,称淮西军已经攻破宿州,正在淮南东路扩大战果。

    至少,到目前为止,北伐还是相当顺利的,这禁让人看到了北定中原的希望!

    这一天,已经到了黄昏时分,政事堂里,首相次相和另一个副相都已经下值回家了。他却还在办公堂里埋头批阅公文。他自己能定的,直接批复,不能定的,也要在公文上注明,转呈哪司哪衙哪位长官审阅。

    光线越来越暗,他抬起头来,眨了眨又干又涩的眼睛,向外头喊道:“把灯掌上。”喊过之后,外头却没有反应,料想是佐吏开xiǎo差去了。不得已,自己起身点上烛火,借着光继续看。

    不一阵,听到外头有脚步声,因为同僚下属都回家了,所以政事堂里格外寂静,听得非常清楚。那脚步声估计是到了政事堂正厅以后停下,又过片刻,听见有人喃喃道:“坏了。”

    徐六因为专mén审阅公文,也没有在意,直到外头那人可能是看到了灯光,喊话道:“敢问还有长官在么?”

    “谁?”徐良抬起头来问道。

    一个身影闪进他的办公堂,也看不仔细,只觉身材高大而已。那人进来以后,也不敢靠前,只在原地行礼道:“下官折知常有礼,没请教相公……”

    徐良也没回答他的话,直接问道:“你有事?”

    那折知常往前一步,答道:“下官奉都督江西、淮西、荆湖诸路兵马折郡王钧旨,赴行在报告军情。方才进城不久,虽知已过时辰,但因为事情急切,因此唐突。”

    一听是折郡王派来的人,徐良来了jīng神,他起身端上烛台绕出案桌,只见来者二十多岁,面黑,无须,双目在烛光映照下显得有些闪烁。抬头看了徐良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去。

    “你刚才说你叫什么?你是折家子弟?”徐六持烛问道。

    “下官折知常,汾阳郡王乃家父。”折知常再次回答道。

    徐良大感意外,笑道:“原来是折郡王之子,来来来,坐下说。”既是折郡王儿子,那自然就不一样了。

    折知常却不敢坐,沉声道:“下官有紧急军情禀报,需得见中书长官。”

    徐六自己坐下,将烛台放在茶几上,笑道:“我是参政徐良。”

    折知常大吃一惊!他因为没到过政事堂,也没见过徐六,所以并不晓得。一旦听清,才知面前的是清河郡王徐绍之子,参知政事徐良。遂以子侄之礼,大礼参拜!

    徐六骇了一跳,这文官之间见面,哪怕是品级相差悬殊,也不必下跪的,于是问道:“你这是作甚?”

    “昔年徐枢密与下官之父并肩作战,当是下官长辈,而相公乃徐枢密之兄,下官执子侄礼,理所应当。”折知常朗声说道。他这里说的徐枢密,自然就是指徐九。

    徐良笑呵呵道:“不必多礼,起来说话。”他如果知道折知常即将报告的消息,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折知常起身后,仍不肯坐,在身上摸索着,一阵之后,取出一物,双手呈到徐良面前,道:“此折郡王亲笔所写奏本,遣下官送来行在。”

    “哦,可是前线又战胜了?”徐六一边问,一边接过。折知常默然无语。

    徐六的笑容还保持在脸上,翻开了折郡王的本子,他每日所看奏本少说也得数十件,因此根本不管排头这些,直接看实质内容。瞄了没几眼,脸上笑容凝结,很快,笑意全无,面上yīn云密布。看到最后,一双眼睛瞪圆,面上已是冷若冰霜!当合上本子时,已是全无表情!

    战败!大败!折郡王的部队在蔡州确山为金军击溃,现在已经撤过淮河,屯驻于光州。折郡王的本子里,除了上报战败消息以外,并没有详细的损失数据。更多的是,则是指出失败的原因,就在于神武后军违背节制,失期不至,导致神武前军孤师奋战,终究不敌!

    这还不算,折郡王请求朝廷再拨粮饷军械,要再集结部队,继续北伐。这一点,如果是旁人看,或者还能蒙混过去,可徐六本就身在行伍之家,而且在东京留守司、陕西宣抚司、川陕宣抚处置司呆过多年,你怎么可能瞒得过他?

    都被金军击溃主力,打得退过了淮河,还谈什么继续北伐?你都在要求再拨粮草军械了,也就是说,你原本的物资都丢干净了吧。败成这模样,还怎么打?

    徐六的副相不是白当的,他看完之后,首先考虑的不是前线局势的变化。而是这一消息一旦公开,会在朝中引起怎样的反应!

    平地一声雷!肯定是这样!山崩海啸,轩然,一片哗然,群情激愤……

    徐良突然感觉太阳xùe炸裂一般的疼痛,他虎口,用一只手róu着脑袋,冷声问道:“到底折损了多少士卒,丢掉了多少物资?”

    折知常见他神情有异,倍加xiǎo心道:“这个,具体的……”

    徐良一拍茶几,指着自己的鼻子厉声道:“xiǎo子,你应该我的背景!本相是因为走的科举,要不然,现在正跟我家兄弟们带兵打仗!休要拿假话来诓骗!”

    折知常被震住了,一阵沉默后,xiǎo声道:“将士阵亡、失踪、被俘,计一万两千余人。军械物资损失,极大……”

    徐六听得心痛,摆摆手道:“你,先去歇着,此事容本相细加思量。”

    折知常本想借着其父和徐九这层关系,求徐六周全则个,但看他现在这副模样,话是怎么也不敢说出口的,遂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退出堂去。

    他一走,徐六盯着折郡王的奏本,忍不住沉重地叹息。折郡王啊折郡王,你本是功盖当代,名震四海的军队统帅,此番却败得太不是时候!老实说,败一仗,损失万余将士,丢弃些粮饷军械,放在从前,不说不算个事,至少不算是捅天大事。但问题在于,此次官家冒着风险,绕过朝廷直接下诏,简直就像是在豪赌。朝中不知多少苟且,在等着看笑话。更有,此番是宋军首度反攻北伐,其意义之重大,就不多说了,你这一败,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