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默然)-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家已经言明,明日朝堂上百官商议,你如何咄咄逼人,胁迫官家?”刘凤娘拉长着脸问道。

    徐良听到这话,也不免吃惊,慌忙伏拜下去:“臣一时情急,出言无状,请圣上恕罪!”

    赵谨皱了皱眉:“贤卿也是为国为朝计,朕不介意,平身。”

    “谢圣上!”徐良又一拜,方才起身。

    刘凤娘站在皇帝身旁,冷眼盯着徐六道:“圣上已有明示,你等还不退下?”

    徐良此时回过神来,让她这句话一激,往日种种涌上心头,不禁顶回去道:“要摒退臣等,自有圣上发话。”

    这话便是指责刘凤娘越俎代庖,皇后听了,顿时火起,怒道:“好你个徐良!你想着为自己争名,便要草率启动战端!甚至逼迫人主!被本宫喝止,竟敢顶撞!这就是你为臣之礼么!”

    徐良估计也是气急,顾不得许多,抬起头来正色道:“祖宗家法,后宫不得干预朝政!圣上与臣等在此商议军国大事,娘娘请回避!”

    刘凤娘大概作梦也不会想到,徐良居然让她滚蛋!一时惊得瞪大眼睛,合不拢嘴!片刻之后,突然发作!指着徐良鼻子道:“官家,这侫臣目无国母,出言顶撞!已失大臣之礼,官家难道不管么!”

    徐良寸让不让:“臣为朝廷次相,政府首脑,首要之务,便是辅佐人主,匡扶朝政!容不得朝纲半点败坏!”

    这话无疑是捅了马蜂窝!刘皇后厉声道:“你说什么?你是说本宫败坏朝纲?你,你……”

    赵谨终究是感觉闹得不像话,喝道:“都消停些!”

    徐良一俯首,不再言语,倒是刘凤娘不依不饶:“本宫乃后宫之主,这宫里哪处去不得!本宫挂念圣上,来此问安又怎地?这勤政堂又不是前朝!”

    徐良听了,心中暗笑,前朝你还去得少么?

    赵谨不胜其烦,挥手道:“卿等暂且退下,此事明日朝会再议。”

    徐良遂与两位参知政事拜辞而去,他们一走,刘凤娘便到皇帝身旁,扯着衣襟哭道:“官家!你看徐良今日言行,早已不把臣妾放在眼里。他当着官家的面,就敢训斥,足见其目无君上之野心!”

    “唉,他是朝廷的宰相,你也太不分轻重了!这种地方,你也能露面?莫说是他,你简直让朕都下不来台!这事,就此打住,不要再说了!”赵谨懊恼道。

    见皇帝这态度,刘凤娘收住了哭声,拿出小女儿姿态,柔声道:“臣妾是听说官家早膳没用多少,因此挂念着,便想来勤政堂问安。恰好碰到徐良逼迫官家,一时情急……”

    皇帝又叹一声:“朕知道,又没怪你。只是他到底是政府首脑,对宰相,莫说是你,便是朕,也要礼让。祖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你万不可再这般无状。”

    刘皇后却不再争辩,只拿出娇媚的样儿来,连声称是,消了皇帝心头之气。

    却说这一头,徐良从勤政堂出来,朱倬和李若朴两个都说他今日不该与皇后起争执。纵使皇后不对,也不该当着陛下的面顶撞。徐良此时也消了气,仔细一想,亦觉不妥,心中不禁有些追悔。但事情已经发生,奈何不得。

    想到明日要在朝堂上讨论,他就有些发怵。不一阵回到中书,他路过折彦质的办公堂时停下了脚步,最后,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居然踏了进去。

    时麟王正与范同议事,见他进来,两人都有些愕然。范同见状,行个礼,便自行退了出去,折彦质起身道:“这倒是怪了,想我自入中书,徐相从不踏进我门槛一步,今天是怎么了?”

    徐良面无表情,也不说话,就站在那里,半天开不了口。折彦质一见,心下狐疑,便道:“徐相你这是……”

    “女真人和契丹人要开战了。”徐良道。

    折彦质头一侧:“嗯?你如何得知?太原王报的?怎么回事?”本来这中书里的事,该由他和徐六共同处理,徐卫的本子也应该让折彦质过了目,才到皇帝跟前。只是两位宰相互相争斗,把这些规矩都坏了。

    徐良当即把事情说了一遍,折彦质听罢,叹道:“契丹人到底还是念念不忘复国啊。”

    “他复不复国我不管,这是天赐良机,不容错过。我打算,借此机会,挥师北上,夺取河北,彻底解除金人的威胁。圣上打算明日朝会时,将此事提出来百官讨论。所以,我先来向麟王讨教,不知大王意下如何?”徐良语气生硬道。

    折彦质却没有直接回答,他坐了回去,若有所思。徐相见他这模样,趁机道:“这不是哪一家的私事,我只愿麟王为江山社稷计,促成此事,时不可失啊。”

    折彦质仍旧不语,徐良见状,又道:“进军河北,少不得要倚重神武前军,大王岂无意乎?”就是说,打河北,肯定是你折家军当主力,到时拿下来,也少不了你折家的功劳。

    “这确实是个机会。”好半晌,折彦质才表态道。

    听他如此说,徐六心中一喜,却也不敢大意,试探着问道:“这么说来,麟王是同意了?”

    折彦质直视着他:“我同意也没用。”

    “什么意思?”徐良变色道。

    “这么说吧,我是带兵的人,我知道此时挥师北上有多少胜算。但是,即使我同意,朝中也会有不少人反对。”折彦质道。

    “那不用管,只要你我都持此议,圣上必定会慎重考虑的。折相,这事关国家荣辱!马虎不得!河北百姓南望王师多年,若错过这个机会,又不知要等到几时!”徐良恳切道。

    折彦质看他一眼,笑道:“徐相为此事谋划已久,若得成功,相公足可称中兴贤相!”

    徐六知道他言下之意,并不避讳道:“确实如此,所以,我想和折相联手促成此事,青史上,共留佳名!我今日踏进你这里,便是念着,无论你我政见是否相合,但我相信,功盖一代的麟王,想必也是盼着洗雪国耻,一统江山的!”

    他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折彦质也就不再冷言冷语,点头道:“罢!明日朝会,我便与你联名上奏,望能促成此事吧。”

    徐良闻言大喜,面上却不露分毫,只一拱手:“多谢。”

    “不必。”折彦质也没有多余的。

    徐六转身身,便要朝外走去,到门槛时,忽又停住脚步,见外头无人,回过头来,轻声问道:“仲古兄,听说过驱虎吞狼么?”

    折彦质一愣,随即道:“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徐良笑笑,径直去了。其实折仲古哪能不明白?对方的意思是说,皇帝扶持自己起来,就是针对他徐良的,驱自己这头虎,吞徐良这头狼。一旦这头狼被吞了,没有谁愿意养头虎放在自己身边。所谓驱虎吞狼,就是这个意思。

    但折彦质却不这么认为,徐家的实力急剧膨胀。在朝中,徐良独相,总揽朝政。在地方,徐家子弟手握西军兵权,控制着川陕两地,朝野一相响应,大有权倾朝野之势,这搁在谁身上,也不会放心。扶起折家来对抗,才能达到平衡。这便是皇帝的主张。我既无心吞你徐良,皇帝也没心要打我这头虎,只要我们俩斗着,赵官家便能高枕无忧。所以,我不会吞掉你,你也不能拱倒我,日子,就要这么过。

    除非哪一天,战争真的远离了,我们这些大家才有可能被削掉。但以如今天下的局势看,这一天还没有到来。而且退一万步讲,真到了那一天,可能,也削不掉了。折彦质这么想着,轻笑一声,继续埋头处理他的公务。

    但他却忘了一点,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旁人是不是这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第八百三十三章

    第八百三十三章

    靖安二年,辽金之间剑拔弩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萧朵鲁不开始在贺兰山以北的省嵬城集结部队,不到一个月即集合骑兵七万人,准备从此地出发,直接向东推进,奔向河清军一带。

    而金军西线的统帅仆散忠义因此前辽军战败,为防其报复,也加强了河西诸地的防务。为避免刺激西军,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他没有在宁边州增派部队,而是在河清军和金肃军两地进驻三万余步骑。

    金辽边境上,各族杂居,情况非常复杂。两国的间谍细作往来奔走,互相传递着消息。在萧朵鲁不集兵之初,就有人向金军报告,仆散忠义预感辽军此来,必然不会仅仅是为了报一箭之仇,很可能想谋夺黄河以西的诸州军。因此一面布置防务,一面向朝廷报告。

    完颜亮收到军报,给他下的命令是,尽力固守,小心徐卫。大金皇帝下这样的命令,并不完全是因为忌惮太原王,甚至他也不惧契丹人,反而是担心,万一西线战事一发不可收拾,那么南边会不会趁此机会,挥师北上夺取河北?甚至直逼燕云?不要以为这是玩笑,如今的大宋,若倾举国之兵,还真有这能力!

    为了稳住南朝,完颜亮下了血本。今年四月,是大宋皇帝赵谨的生日。在南朝,皇帝的生日虽然也要庆祝,但只限于朝廷内部,不像金国。金太宗完颜晟的生日,叫作“天清节”,东昏王完颜亶的生日叫作“万寿节”,这两位皇帝在位时,每逢这两个节日,都要大肆庆祝,接受外国使节的朝贺。

    完颜亮才篡了位,当然还来不及把自己的生日弄个什么名堂出来。不过他推己及人,认为大宋皇帝的生日,理当要隆重一些才好。有鉴于些,他在三月初就提前向大宋打招呼,要派遣使臣南下,贺皇兄寿诞。在派谁为使的问题上,他很费了一番心思,最后选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他的堂弟,女真名叫乌禄,汉名叫完颜褒。他的父亲完颜宗辅,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三子,完颜亮的父亲完颜宗干,是金太祖的庶长子,所以两个人,又是一对亲亲的堂兄弟。

    不过完颜亮就是通过搞掉他的堂兄自己作了皇帝,所以,他对这个堂弟也不太放心。而且完颜褒也实在有让人不放心的理由。他长得高大魁伟,性格却又沉静明达,且非常擅长骑射。年少时,每次出猎,许多老人就跟了去看,赞赏他的骑射技术到什么地步?“国人推为第一”,也就是说大金国上下,没有比他强的了。

    这还不算,在完颜亮即位之前,他这个堂弟就经常跟随叔伯们南征北战,因为为人宽厚,又有本事,很得将士们的推崇。此外,他的母亲李氏,出身于辽阳的渤海大族,现在迁到河北的渤海人里,就有她许多的族人。

    而最为完颜亮所不喜的是,“东昏王”在位时滥杀大臣宗室,却对这个完颜褒很好,封了“葛王”。综上所述,完颜亮篡位后,虽然没有杀这个堂弟,但对他也是怎么也喜欢不起来的。所以,他一登即,就将完颜褒的王爵削掉,降为曹国公,监视居住。

    这次,完颜亮选定这个堂弟为使臣,一是考虑到他宗室的身份,足以彰显他这个“皇弟”对大宋“皇兄”的尊重,我派我堂弟来给你贺寿,够给面子吧?其次,完颜褒外表魁伟,性格又沉稳,既不会唐突生事,也不会太丢大金国的份儿。综合考虑,数他最合适。

    不过,完颜亮还是加了一个小心,派了他的心腹萧裕为副使,陪同完颜褒一道,带着厚礼南下。

    完颜褒和萧裕一行抵达江南之际,正是杭州行朝里为是否出兵河北争得不可开交之时。徐良极力主张出兵,而且得到了首相折彦质的赞同,按说朝廷首相次相都持此议,皇帝也该没说的才是。

    但,首先是皇帝立场不坚定。徐良当初给他一鼓动,他有些动心,觉得如果有必胜把握,收了河北也是好事。可后来朝中有大臣反对,说成事在天,战场上没有必胜一说,倘若战败,损兵折将,空费钱粮不说,还主动撕毁了和约,逼急了女真人,这大好的形势就茫然无存了。赵谨一听,也有道理,遂有些犹豫不决。此时,开府仪同三司,御营使秦桧等人也明确表示反对出兵,非但如此,他更极力游说折彦质放弃主张。他一语道破徐良的用心,称徐六此举,是希望通过对外作战的胜利,要巩固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麟王你是明白人,怎么吃他的**汤?

    折彦质到底是一代名将,又是朝野享有崇高威望的功臣,本不为秦桧所动。奈何此时,金国贺大宋皇帝寿诞的使团到了,其规格之高,前所未有。那金国正使完颜褒,与大臣们会面时,谈吐不俗,举止风雅,在拜见赵官家时,又执礼甚恭,他以金国宗室,大金太祖之孙的身份给赵谨行跪拜礼,那一幕,差点没让大宋朝臣们“热泪盈眶”。

    赵谨非常受用,在内廷设宴,携皇后亲自款待完颜褒,倒像是一家人。此后几日,赵谨一见大臣,便向他们称赞完颜褒。折彦质见此情形,心知皇帝对出兵河北已经没有了兴趣了。他若是与徐良联手,共同坚持,或许能迫使皇帝改变主意。但折彦质到底没有这样作,不过,他也倒没有对徐良反戈一击,此后无论是朝议还是皇帝接见,他及他的追随者们,集体失声……

    徐良震惊之余,更加懊恼,竟想凭一己之力推动此事。结果,可想而知,当皇帝委婉地表示,不宜出兵,此事作罢之时,徐良大失所望。

    五月,兴元府。

    徐卫这日正在接见川陕两地的财神爷们。四川都转运使虞祺,陕西都转运使刘子羽,以及两地辖下各路的转运使都齐聚一堂,一则向宣抚处置司汇报去年财务工作,二则徐卫也想通过他们,了解一下川陕两地赋税财政情况。

    四川经济繁荣那是不用说的,特别是近年来,老百姓负担减轻,经济恢复较快,已经回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陕西虽然仍旧在“百万级”徘徊,但七百多万的财政收入,较之往年,已有明显的提升。徐卫与各路财神相谈甚欢,又尤其是他的老部下刘子羽。

    “来来来,彦修,坐坐坐,许久不见你,我甚是想念。在衙门里,都说些公事,今日这宴,咱们只敘旧情,不谈公事!”在太原郡王府的厅上,徐卫谈笑风生,拉着刘子羽的手便要入席。

    刘子羽大徐卫将近十岁,这么多年过去,徐卫的老朋友老部下们,不是腆了肚,就是垮了脸。独这刘子羽除了额头上多两条纹路,皮黑了些之外,竟一如往年风采。因此徐郡王看了他,分外亲切。

    旁边张庆笑道:“彦修兄,大王平日一般不召我们来府上吃酒,今日倒是沾了你的光。足见,大王对你,可是另眼相看啊。”

    “你不必聒噪,我这里的酒你还少喝了?彦修难得来一趟,当年一班老兄弟,如今死的死,调的调,很难聚在一处了。”徐卫坐下道。

    刘子羽对这话感同身受,叹道:“是啊,想当年,大王、晋卿兄,子充兄,还有张宪、吴璘、杨彦……唉,罢罢罢,看来是老了,总是念旧。”

    “哈哈,闲话休说,先喝三碗!”张庆替他两个满上酒,大声说道。

    此议,徐刘二人都极力赞同,一口菜不吃,硬生生三碗酒喝下肚了,都叫一声痛快。张三一抹嘴,道:“大王恕罪,我说一句公事。去岁,陕西七百万缗,较之往年,大有增长。这都是彦修兄的功劳,该敬一碗。”

    刘子羽却有些不安:“辜负大王的期望了。”

    “这话怎么说的?陕西财政虽然无法和四川相提并论,但要知道,陕西重建能有今日之局面,那是多少政策在扶持的?大王时常跟我们谈起,对陕西不能要求太高,只要不向四川伸手要钱就是了。”张庆笑道。

    “扯完了啊,愣你一碗!”徐卫道。

    “谢大王赐酒!”张庆白话一句,自己把一碗喝了下去。

    徐卫也陪着抿了一大口,看着刘子羽问道:“彦修,你在陕西都转运使任上多年了,不是我忘了你,而是陕西那一摊子事确实离你不得。”刘子羽的父亲刘赣,当年就曾经作过陕西都转运使,善于理财。而陕西又是徐卫的根据,财政大事,不能假手外人,所以才把刘子羽放在陕西都转运使的位置上这么多年。

    “哎,说好了不谈公事,大王你这得罚一碗!不对,明知故犯,多罚一碗!”张庆突然叫起来。

    “怎样?我官比你大,规矩又是我定的,你说罚就罚?”徐卫瞄他一眼,嘿嘿笑道。

第八百三十四章

    说笑一阵,真是大杯喝酒,大口吃肉,三人兴致都还不错。人都有这么一点,越站得高,有时反而越想往下看,看看原来曾经走过的路。席间,三人都回忆当年在陕西艰苦奋斗的岁月,怀念那些老兄弟们。说起了马泰,说起了吴玠,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但话又说回来,人可以怀旧。但是,你既然这么想念“当初”那让你回到原来去,你肯么?所以,酒席撤走,徐卫邀他二人到书房去品茶,自然就要说些正事了。

    酒都没少喝,人人红着个脸,喝了好一会子茶,徐卫才开口道:“彦修,这次召你到兴元来,一是过问一下陕西财政。二是有件事要和你商量。”

    听他说得这么客气,刘子羽放下茶杯,坐正身子道:“大王有事但请吩咐。”

    徐卫右手按着太阳穴,左手摆了摆:“不必如此,莫拘谨。”

    “就是,又不是在衙门里,随意些好。”张庆在旁边也说道。

    刘子羽这才松了下来,重新端起了茶杯。一阵之后,只见徐郡王睁开眼睛,看着他道:“当初把你从宣抚处置司派到陕西去,是形势所迫。如今陕西渐渐起色了,我便考虑着让你回来。”

    刘子羽听罢,一时不作声,片刻之后道:“但凭大王安排,卑职无不从命。”

    徐卫估计是真喝得有点多了,又摆手道:“张庆,你说。”

    庆应一声,放下杯子,把袍摆一抖,翘着腿道:“彦修兄,大王的意思是,你在陕西也这么久了。不能总把你放在原来的位置上搁着,陕西渐有起色,转运使的位置大王打算安排其他人。你呢,便回宣抚处置司来勾当。”

    刘子羽本来就是从宣抚处置司出去的,对本司的人事编制很清楚。现在宣抚司的幕僚中,符合他级别的,参谋参议都有人了,宣抚副使和宣抚判官轮不到他,现在徐郡王要他回来,该不会作个干办公事之类吧?要不然,把主管机宜交给自己,那也算是降级啊。

    因此他没有说话,等着下文。张庆喝口茶,继续道:“当然,你不用担心。你的级别在那里,大王不会亏待你。等宣抚处置司把新转运使的任命一宣布,你就先回来,大王自有安排。”

    刘子羽笑笑,应了一声:“好。”

    徐卫在旁边看着,不觉好笑,遂道:“你还是给他全说了好,不然今晚上彦修可睡不着。”

    刘子羽一听,忙道:“大王说哪里话,大王用得着卑职,自当效命。”

    “我听着这话言不由衷。要是让你回来作个干办公事,你愿意?”张庆笑了起来。“罢了,实话告诉你吧。本司,有大王主事,有判官协理政务,参谋参议协理军务,但是财政一项没有分管的官员。宣抚司的编制本是满了,但因加‘处置’二字,便多了一个位置。之前因为赵开的原因,这个位置一直不设。多年来,川陕财政一直就没分清过,四川的钱粮时常要往陕西输送,一来二往,两个转运司都很麻烦。大王近来打算把这个缺补上,没旁人,就是你了。”

    刘子羽听到此处,方才想起,宣抚处置司的编制里,确实有一个位置一直是空缺的。那便是“总领财赋所”其长官称“总领”负责措办军用钱粮并干预军政,级别上与参谋参议持平。而参谋参议都没有自己的机构,反而是总领有一个设置在宣抚处置司之下的“总领财赋所”又称“财司”“饷司”。

    总领跟转运使的区别在于,转运使管一路的财政,而总领是专门措置“军用钱粮”听起来好像是总后勤官,但多了“干预军政”四字,也就等于是高级幕僚了。

    “我打算任命你为‘总领川陕财赋”在本司下设置‘总领财赋所”财政这一块,我就交给你了。”徐卫正色道。

    刘子羽赶紧起身执礼道:“卑职多谢大王栽培提携。”

    “什么栽培不栽培,是我要倚重你。你呢,这两天就回去陕西去准备一下,到时候新的转运使去了,你尽快交割完毕,便回来上任。还有,如果陕西有合适的人,你自己带来,总领财赋所有几个编制你也清楚,多的我就不说了。”徐卫道。他这可是对刘子羽给予了极大的信任,不但让他总领两路财政,甚至让他自己组建班子。刘子羽的欣喜和感激,可想而知。

    徐卫是不是脑袋发热?突然间想起,便把多年都不设置的“总领”弄出来?实则不然,观近来朝中局势,他有理由相信,早早晚晚,会有人对徐家开刀,对他徐卫开刀。现在,兵权他是绝对控制着的;陕西的政权,他也大致掌控,四川要差一些,但几个重要位置还都是他的人。独独财权上,陕西不用说,四川都转运使虞祺,是道君政和年间的进士,又是四川本地人,不好说话,再加上四川其他下属的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