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默然)-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谨看着他,脸上已经lu出不悦的神sè,问道:“陈卿,何谓疥癣之疾?又何谓心腹大患?”

    陈康伯那张布满沧桑的脸上看不出来丝毫表情,所谓喜怒不形于sè,面对着皇帝的诘问,同僚的质疑,他镇定自若道:“辽人扰边,非为其他。乃是朝廷禁绝边贸,其受累甚重,借此施压而已。只须开放边境,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此,所谓疥癣之疾是也。而女真人,狼子野心路人皆知,虽三尺孩童亦知其转面无恩,全没信义!且不说女真人至今窃占我疆土,若是结联北方,倘若将来兵戈相见,焉保契丹不趁火打劫?若果行此事,国朝便全然没有了退路!此所谓,心腹大患!”

    折彦质听了,心里除了感ji还是感ji。陈康伯跟他共事多年,对他是了解的,此时,正是把他不便说,不敢说的话说了出来!得罪人的事,他去干了,却保全了自己。

    果然!陈康伯言论一发,皇帝还没表态,秦桧先怒了,手叉陈康伯道:“陈参政!事情到了如此地步!你居然还敢出此媚外的言论!你是何居心!辽人屡屡生事,欺人太甚!如今竟造成血案,杀我边军!你居然还替契丹人讲话,要重开边境?你这话,叫战死疆场的忠hun何以安息?”

    范同一见秦桧发难,立即跳出来帮腔道:“陈参政,你素来不轻易发言。怎今日一开口,便是这等胡言?契丹将国朝之隐忍视作软弱,若不还击,国威何在?军威何在?你怎么还能替契丹人说话……”

    他还没说完,秦桧好像还不解气,又道:“今日之局面,表面看是因为朝廷禁绝了边贸,其根源,实则在徐卫身上!当年,若非是他极力引辽军东进,何以有今日之事!这跟当年海上之盟,如出一辙!”

    秦桧此言之歹毒,令人sè变!若徐卫在场,只怕要扇他俩大嘴巴!只可惜,徐九不在,他的堂兄也早已不是执政者,这殿中大臣,没有一个替他说话的。

    陈康伯受了两人轮番训斥,仍旧面sè不改,只是也不加反驳。皇帝在上头听了,也很生气,不悦道:“陈康伯,你还有何话说?”

    陈参政俯首一礼:“圣上,若还容臣说,臣便有话要说。”

    赵谨眉头一皱:“国朝自开创以来,广开言路,从无防口之说。便是那下了死囚牢的,也还要容他分辨喊冤。何况你堂堂宰执?有话直说。”

    “谢圣上。”陈康伯道。此时,折彦质回过头来。直朝他使眼sè。示意他别倔,该服软的时候要服软。

    陈康伯只当没看见,正sè道:“圣上,当年徐卫引辽人东归。其意,是在结辽以抗金。此举也是行之有效。自宋辽结盟之后,女真人数度刹羽,连西夏也随之灰飞烟灭。这一点。臣相信所有人都清楚。至今日宋辽反目。原因何在,臣相信,所有人也清楚。若将此事赖在徐卫身上,未免不公。”

    秦桧又要发言,皇帝制止下来,耐着xing子解释道:“朕并没有说要拿此事让徐卫负责。朕也一再说过。他已经去职了,就不要再牵扯。现在不说徐卫。你只说若不结连女真,又如之奈何?难道真要开了边界,向契丹人低头么?”

    范同仗着他特殊的背景,此时又插一句:“陈参政,在下实在不明白,你何以对欠下血债的契丹人如此亲善?”

    陈康伯被这句话ji怒了,当殿喝道:“臣更想不通!为何对滋扰边境,挑衅生事的契丹人咬牙切齿?却对杀我无数百姓,掳我无数金银,占我千里河山的女真人如此亲善!”

    折彦质只觉这话如晴天霹雳一般!震得他一时半会儿回不过神来!此番,祸事了!

    殿上陡然之间沉寂下来!但仅仅片刻之后,秦桧的咆哮声响彻垂拱殿:“陈康伯!你胆敢影射人主!”

    范同也指着陈康伯鼻子道:“陈参政,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殿上的赵谨,脸sè更是难看!陈康伯此言,便是在指责他忘记了国耻,反而与仇人相亲!这叫皇帝怎么下得来台?正气极时,只见陈康伯自己摘了幞头,跪将下去,将官帽放在一旁,伏地待罪,再不说话了。

    “圣上!陈康伯出言无状,已失大臣礼仪,臣等不屑与他共立朝堂!”秦桧怒道。不约而同的,范同等人异口声,都是这般话。折彦质虽然急得不行,却也不能出来替陈康伯辩解,只能暗暗叫苦。

    赵谨铁青着脸,好半晌才从嘴里嘣出两个字来:“下去!”

    陈康伯再三拜了,自捡起幞头抱在手中,躬身退出了垂拱殿。在场不少人都在心里暗道,你这一出去,恐怕今后是进不了宫门了。唉,何苦来着?都知道你是麟王提拔上来的,你今日为保麟王,把自己搭进去,值当么?

    陈康伯走后,赵谨并没有马上宣布对他的处理,生了一会儿气,终究还是挂念着边事,问道:“除秦卿建议以外,诸卿还有其他看法么?”

    这都撵出去一个参知政事了,谁还敢有看法?首相?得了吧,你看他样,屁都不放一个,连他的亲信遭围攻,他也不发一言,显然是妥协退让了。

    皇帝连问两遍,都没人答话,见状,他道:“既如此,秦卿,你有何计划?详细说来朕听。”

    秦桧心知今日风朝他吹,因此抖擞了精神,开口道:“回圣上,前时金国赵王出使,便已提及了联手制辽。只因种种,我朝婉拒。”说到这儿,他还故意停一下,让所有人都思考这“种种”指的是什么。不就是说折彦质当初极力反对么?

    “然如今事发,我朝须得女真援手方才妥当,这就不得不将话说得软些。依臣之见,莫若同北朝一般,派遣使节前往,拜见金帝,与之相商。金人本有此意,当不会拒绝。”秦桧道。

    赵谨听了,有些作难:“话虽是如此,但这出尔反尔,总归……”

    秦桧似乎没有这个心理负担:“事关重大,也就顾不得许多了。再者,近年来,北朝一直致力于改善同我朝关系,圣上乃金帝之皇兄,想必金帝不会在意这此许。”

    赵谨听他这么说,便有心成全了。但是,陈康伯方才的话总在他耳边萦绕,疥癣之疾,心腹大患,万一真让折彦质和陈康伯说中了,岂非因小失大?

    当下拿不定主意,见折彦质一直少言寡语,又想着他到底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又是正经的进士出身,见识自非常人可比。他先前yu言又止,肯定是事出有因,所以还是问道:“折卿,你不必有任何顾忌,只将你心中所想说出来。无论如何,朕不怪你。你难道忘了朕常跟你说的那个典故?包拯唾沫飞溅,仁宗尚且以袖拂之,耐心听完,且并不见责。朕难道还会让你因言获罪吗?你只管说罢!”

    皇帝是这种态度,秦桧等人也就不好再讽刺挖苦或者威胁,满殿都静下来,只想听听大宋首相到底有什么高见。

    折彦质这时候有些恨自己了,往年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从容镇定,当机立断!绝无这般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哪知作个劳什子首相,逼得人畏畏缩缩,瞻前顾后,这般出息!!。bxwx。org

    bxwx。org

第八百六十三章

    第八百六十三章

    殿上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宁静,皇帝大臣各怀心思,都想听听折彦质稍后会说出什么来。秦桧显得很轻松,因为,无论折彦质说什么,他都掌控了局面。如果麟王附议,那自然是好,这是我秦某人一力主导的政策,你就算附议也只是替我帮腔而已。这一局,便是我占了先机。

    如果对方反对,那更好。已经撵出去一个了,别看你是折彦质,是首相,是军队统帅,是名震天下的中兴大将,你若在这关头继续坚持立场,那么只能是自绝于朝廷。如果折仲古够聪明,应该不会这样作。

    折彦质英气不再的脸上竟透着一丝落寞,在天子和殿中同僚的注视之下,这位昔日叱咤疆场的统帅将眼一闭:“臣,无话可说!”

    赵谨怔住了,秦会也愣了,其他大臣都傻了,这赞成就赞成,反对就反对,什么叫无话可说?你对谁无话可说?

    秦桧最会抓人语病,当即皱眉道:“圣上垂询,折相对圣上无话可说?这……”

    赵谨也吃了一惊,怎么对朕还没什么好说的?若非折彦质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心知其本意绝不是字面,只怕皇帝当场就要发作!

    折彦质也意识到了自己言辞不妥,立即纠正道:“臣是无言以对,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赵谨有些不快。“朕不是说了么?你心里怎么想,嘴上便怎么说,怎会该说什么好?罢罢罢,你既不愿说,朕来问你!”看来皇帝恼了。其他大臣也听出来皇帝口气不太对,因此都正面朝前,不敢多造次。

    “这联金制辽,现在有大臣提出来了。你不要顾忌朕怎么想,也不要管同僚怎么想,只问你,此议,从眼下看,从长远看,是利大,还是弊大?朕记得当日完颜褒来使时,你有过奏对。指出联金后患无穷,那么现在,情况已有改变,是否还是这样?”皇帝耐着性子道。

    折彦质不敢轻易回答,皇帝在问利弊,而他自己首先就得权衡一下自己的利弊。契丹人在边境酿成血案,地方上舆情汹汹,军队里一片喊打,朝中立场虽各有不同,但更多的人受此事刺激,倾向于示之强硬。倘若自己再三坚持大局,坚持隐忍,则是逆潮流而动。

    但是,如果联结女真人,着实是后患无穷。大宋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辽金双方都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尽量把契丹这滩祸水往女真人身上引,让他们去拼个你死我活。所以,大宋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和契丹开战。因为这,绝对是女真人最乐于见到的!

    可话虽如此,现在契丹人把局面搞僵了,逼得大家都没退路。若不开放边境,重置榷场,契丹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而大宋,也不可能毫无底线地一味隐忍下去。若主张重开边境,以现在朝中的局势,显然是通不过的。

    若想不开边境,又能让契丹人消停,办法倒是有一个。那就是让徐卫重新出山,契丹人对他颇为忌惮,倘若他出面,萧朵鲁不说不定要敬畏三分。但这办法也是行不通的,打击徐家膨胀的势力,是朝廷的既定方针,现在仍在执行之中,若召徐卫出来,便是前功尽弃!

    思前想后,这已然是个死局,无解。可是,一旦联金制辽,恐怕就上了女真人的当了。

    就在折彦质冥思苦想之际,按捺住不悦的赵谨突然想起一个人来。谁?徐良!至于为什么想起徐良,皇帝也不知道。

    折彦质终于开口了:“启禀圣上,事到如今,已然没有退路了。”这话怎么听都像是一语双关,不知道是在说大宋,还是说他自己?

    秦桧听到这一句,嘴角上扬,不经意间露出一抹笑意。他显然是听出了麟王话中之意。在朝堂上立足,最要紧的便是审时度势,顺潮流而动。立场这个东西,没有固定的,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折彦质此人文武双全,名震天下,可惜,就是没有悟通这个道理。或者他悟透了,却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坚持而放不下他的架子。这样到头来,结果只有一个,上,你上不去,下,又不下来。麟王啊麟王,在朝堂上厮混,可比你带兵打仗难得多!

    萧朵鲁不的急躁,终究还是坏了事。契丹人一再的逼迫,终究还是激起了大宋朝廷的愤怒。自柳泊岭血案的消息传到杭州行朝以后,大宋君臣经商议决定,联金制辽!对于这个异常凶险的举措,大宋朝廷内部反对的声音并不多见。是因为大宋朝廷养了一班吃闲饭的?不是,朝中并不乏有识之士,比如被秦桧剥夺兵部侍郎职务,闲居在京的胡铨,就激烈反对联金。他在给皇帝的上书中,痛骂持此议者为国贼!又言,今日为一时之利而联金,异日,宣和旧事必将重演!到时悔之晚矣!他请求皇帝,将主张联金的宰执大臣革职,并妥善处理与契丹人的关系,如有必要,可请徐太尉出山!在上书的最后,他还威胁皇帝,如果不答应,他就要去跳西湖!

    他这一本上去,那威力不亚于扔了一颗震天雷!皇帝都给吓着了,他倒不是怕胡铨说的异日之祸,而是真怕这个直言敢谏,宁折不弯的家伙去跳湖!胡放炮在朝中的名号那不是吹出来的!

    赵谨把秦桧找来,说你看看,胡铨要朕将你们革职,不然就要跳西湖,怎么办?秦桧看了本子,恨得牙氧,向皇帝进言说,胡铨此人缺乏作为大臣的礼仪和修养,狂妄至极,这种人留在朝堂上,简直是给大宋抹黑!不如将他贬出朝廷去,到地方编管,监视居住。

    赵谨虽然听着,却没有答应。他认为,胡铨虽然放爱炮,有时言辞激烈,不顾及影响,但难得其人不畏权贵,忠直敢言,不必为了言论而受如此之重的处罚。但是他这一本太有“分量”了,若没有个表示,也说不过去。

    想来想去,皇帝下了一道旨意,即日起,将胡铨禁足,非得天子诏,不得出家门一步。这样作,一来是有让他闭门思过的意思,二来也是怕他真去跳湖,索性连门也不让他出。

    除胡铨以外,亦有极少数大臣对此事持反对意见,只是像他这样公开激烈地表达诉求的只此一家。但是他们的声音,已经被秦桧等人所鼓噪起来的一片“主战”声所淹没。

    有时候世事就是这么无常,似折彦质、陈康伯、胡铨等人,本是坚定的对金“主战”派,可这一回面对契丹人,他们却“主和”。

    跟着秦桧上窜下跳那一拨人,原来不少是对金“主和”派,或者根本没立场的骑墙党,这一次却跟着秦桧摇旗呐喊,坚决主张反击。

    他们这就这么闹哄哄地,送走了大宋朝廷派出的使团。这次出使金国,谁是正使?郑仲熊。领的什么任务?肯定不是主线任务,而是代表大宋皇帝,朝廷,前往金国,提议联手制辽。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方向,具体的措施,还有待两朝具体商议。

    当日在垂拱殿直言不讳的陈康伯,为他的言行付出了代价。被免去参知政事的差遣,外放陈州。他这些日子在副位的位置上,没有任何建树,但是临去之时,却一鸣惊人。折彦质唏嘘不已,处境被动。

    朝中有人攻击他,说如果不是他当日坚决反对完颜褒的提议,说不定边境上就不会出这么多事。作为首相,应该要负起责任来。这种议论,让他很无奈。

    而此次联金,成了秦桧一力主导,从准备到挑选使节,诸般事务都将他排除在外。这又让他很愤怒。

    陈康伯一走,他在中书顿显孤单!这些日子,他已经看出来了,秦桧搭上了范同,搭上了刘家,对他已经没有了从前尊敬,并且开始反目。此人,真真小人也!

    作为与徐卫齐名的宋军统帅,甚至排名还在徐卫之前,折彦质应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可现在他分明感觉到,自己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他曾经很清醒,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进入权力核心,担任首相。不过就是为了掣肘徐良,所以他上任以后,事事顺着皇帝的心意来办,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折彦质毕竟折彦质,成不了秦桧。

    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又特别是关系到大宋安危的问题上,他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立场。恰恰就是这种坚持和立场“害”了他。说句难听的,既然想当娼妇,你就不要再想着立贞节牌。要当坏人,你就一定要坏到底,否则,你得罪了好人,又斗不过比你坏得更彻底的人,到头来,你就里外不是人。

    麟王现在就处于这么一种尴尬的境地,他并不想作一个高风亮节,让后世景仰的,完璧无瑕的大英雄。他也希望有权力,有实力,名利双收。但是,他也不想作一个毫无立场,见风转舵的小人。

    就么这地,把自己绕进去了。

第八百六十四章

    第八百六十四章

    四川,梓州,射洪

    近来,这县城涪江岸边的百姓大多都已经知道,江心小岛鹭屿洲上,住着一户特殊的人家。从哪来,干什么的都不清楚,基本连几口人也不知道。倒是整日地看见一个汉子,没事便在江边垂钓。遇到过往的渔夫船家,他倒也和颜悦色而对,你若跟他打声招呼,他也点点头笑一笑,并没有多的话。还有人时常看到一个少年,在那院坝里打拳,耍枪弄棒,这在本地十分少见。因此都说他们是外乡来的。bxwx。org

    反正,这一家人仿佛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他们家似乎从来不会离开鹭屿洲,日常采买最先是一个仆妇,操一口浓重的外地腔,后来才换了一个本地口音的妇人。有些好事的问她,却什么也问不出来。

    倒是这家的女主人,是个好心肠的菩萨,三月三的时候,金华山上道观作法会,这位夫人添了很多的香油钱,还向附近赶来乞讨的叫花子们布施了食物。可是,连观里的道长们也不清楚,她究竟是什么来头,只称“徐夫人”而已。

    于是,根据有些零碎的线索,有人猜测着,这家怕是外来的富户,说不定是吃了官司或者惹了什么祸事,才专门避居到我们这里来。不过,即使打听也好,猜测也罢,这家人的到来并没有让射洪这座宁静而淡泊的江边小城起多大的涟漪,不过就是给百姓添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可这种日子,在大宋靖安五年的五月,有所改变了。

    五月十五,在四川称为大端阳,反而是五月初五被称为小端阳。习俗也很特别,家家户户在门庭上挂艾草,然后和面蒸包子,不似江南包粽子。而且这包子蒸来不仅是自己吃,邻里乡亲还要互相馈赠。

    那县城里,到了中午时分,家家户户都摆开了饭菜,桌中间无一例外放着热气腾腾的包子,过端阳节。再加上四川天气热,所以街市上少有行人。偶有几个贩卖瓜果的小贩,也是躲在阴凉处,无精打采,慵懒地用篾扇驱赶着虫子。

    此时,突然有人看见打北面来了一支队伍。前头几个穿黑衣戴纱帽的汉子举着牌,不知道写的是甚,顶着毒日头一丝不苟地走。又近些,才发现在他们之后,是一溜滑杆,上头坐着的人好气派。无一例外都穿青衣,或许因为热,没戴幞头,但翘的脚上却穿着缎面的靴子。都不拿正眼瞧人的,个个靠在椅背上,随着那滑杆一颤一颠。

    当这支队伍通过街市时,小贩行人们早躲到街边去了,此时他们才发现,队伍后头还跟着挎刀执枪的军士,整整齐齐两列,怕是有百十人之多。

    “县翁出巡咱们见过,上头的太守下来咱们也见过,可都没这般气派。”几个小贩聚作一处谈论道。

    “这是投哪处去?”

    “没看到么?这是往县衙去的。”

    升斗小民们从没见过这等阵仗,议论纷纷,却见那支队伍果然投县衙去了。再一看,咦,段知县几时出来的?正跟那儿打拱作揖呢。

    射洪段知县此时一身公服,收拾得整齐,正率领全班人马立在衙门口台阶下,拱手对那滑杆上的人道:“天使莅临射洪,实是荣光。本县谨以……”

    结果,那滑杆上的人也不下来,中有一个年轻些的,估计也就二十多岁,生得干干净净,唇红齿白,手里捏块方巾,正不住地擦着额头和脖子上的汗,尖声细气地对段知县道:“你还是闲话休说,这天热得不行,快叫人备了冷茶来止止渴是要紧!”

    段知县见对方如此托大,已然不悦,再听如此口气,竟像是使唤下人一般,心里便来了气。但说实在的,这些人虽然狗屁都不是,毕竟在御前当差,轻易不能得罪。遂客气道:“诸位若是热了渴了,不妨先下来,到衙门里凉快一阵,吃杯茶再去也不迟。”

    那人听了,便不快道:“你拿出来不就行了吗?非要我们进去?”

    这段知县除了当年考中进士,受皇帝赐见时见过内侍以外,从来没有目睹过这些人的“风采”,因此这会称听他不阴不阳的语气,大热天身上也起一层鸡皮疙瘩。正要说话时,忽听前头一人道:“罢了,是段知县吧?”

    段知县忙上前去,只见说话那人年纪大些,估计该有个三十来岁,肤色要深些,除了没胡子以外,倒是十足的男人,说话也不扭捏。段知县一上前,就发现他腰里的金带。

    宋代对各级别官员的区别,不像后代的明清那样,有补子可以区分。它主要是依靠官服的颜色,以及腰里系的束带形质重量来区别。比如徐卫,他是三品以上高官,所以穿紫色,又因作到了武臣的极致,所以系武臣最贵重的二十五两御仙花金带。

    因此,遇到来路不清的官员,先看服色再看带子,基本上就能判断出级别,虽不中,亦不远。只因来的是内侍中官,段知县不太清楚服色的区别,所以就一眼看在了金带上。但仔细一瞅,那又不是“真金带”,而是“涂金带”,所谓“涂金带”,就是在“银带”上面涂了一层金。初时看不太出来,但如果使用得久了,有些磨损,还是能一眼看出端倪的。

    既然是涂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