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阀(默然)-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洪心知他有话没有说出来,也不去追问,点头道:?我也是这般设想,这次打的就是一个措手不及,出其不意,必须要速战速决。方才本帅大略看了一下夏州城外的两座大寨,摆设而已。待我鄜延军安顿下来,下午即起砲轰击,拆了这两座寨子如何??
?如此最好!?徐成使劲点头。?平了这两座寨,便可近前攻城!?
?鄜延军上前拔寨,就有劳泾原弟兄们把住侧面,勿使敌扰。?徐洪道。
?理当如此,请经略相公放心。?徐成满口答应。
当下议定战术方略,泾原和鄜延两司的文武官员们都去了,只有徐洪徐成两叔侄留在帐内。徐洪是个不喜欢拐弯抹角的人,当即问道:?你方才想说什么??
?五叔信得过刘光世??徐成问道。
?何意??徐洪反问道。
?侄儿的主力都在此处,只在威州等前沿布置了防线。一旦辽军集中兵力突袭,撕破我外围,那就等于入了无人之境!泾原危矣!秦凤张经略确实是作为泾原的预备,但是,倘若事发,而刘光世又不下令秦凤军入援,如之奈何??徐成这才道出担忧来。
徐洪一捋须,摇头道:?当不至于。刘光世虽说是受朝廷之命执掌川陕,统率西军。但是,他恐怕也不敢拿我两军数万将士的身家性命玩笑,更不敢拿泾原要害之地戏耍。?
徐成虽然叫徐洪一声五叔,但两人的年纪其实差得并不远。听五叔这般说,心知这位叔父是个实诚人,对如今险恶之局势认识不深。因此道:?五叔,刘光世是什么人?若说打仗,我算是个晚辈,也瞧不上他。此人专好空言,临战则畏畏缩缩,斤斤计较。他如今作了川陕长官,侄儿看,他只干一件事!当初九叔怎么作的,他就反着作!王彦是追随九叔多年的老将了,结果如何?刘光世说并军就并军,愣把几万人马收到他自己麾下!?
?刘光世这企图还不明显?他就是要打击我们徐家!吞并王彦的部队只是第一步,这第二步,便要应我叔侄二人身上。此次出征,他指派我两司进军,若胜,功劳是他最大,若败,损失的是我们徐家。侄儿猜度,他是极有可能在泾原遇险时,迁延不救的!?
?到时,我们泾原鄜延两军被截断退路,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若受创,杨经略和张经略恐怕就是下一个目标。熙河姚经略虽说多少年来一直听从九叔节制,但如今九叔不在位上,他会怎么样不得而知。到好时,西军还有我们徐家立足之地么??
徐洪听到此处,已是震惊不已,沉声道:?果真如此,得意的,怕不是朝廷。而是契丹人,女真人。?
?谁说不是?九叔是把这点看透了的。所以,侄儿方才在众将面前声言猛攻,其实,我们必须得随时提防着,一旦泾原有变,立即回师!不用等刘光世命令!金军是绝计不会来的!?徐成断然道。
徐洪黑着一脸,一声不吭。
徐成见状,猜测五叔是在担心擅自退兵,罪过不小,立即道:?五叔,我们一退,金军又不至,朝中势必大震!而辽军见此形状,岂有善罢甘休之理?到那时??就不用侄儿说了吧??
徐洪深思良久,摇头叹道:?其实,朝廷何必这般折腾?这闹来闹去,干的尽是亲痛仇快的勾当!若真如你所言,这回女真人该笑了。?
?这便叫树欲静而风不止,没奈何的事。?徐成苦笑道。
当日下午,鄜延军在安顿下来以后,即尽起威远巨砲,准备轰击辽军大寨。而泾原军则在旁保护策应,徐成的骑兵精锐尽出,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迅速反应。
那大寨中的辽军眼见西军架起砲车,急报城内。萧合达上午时见鄜延赶到,已是忧心忡忡,此时听闻宋军准备进攻,便亲上城头察看。
?统军你看,这边是上午过来的宋军,那一头是泾原军。看这模样,是鄜延军主攻,泾原军策应。统军再看最前沿,宋军片刻之间,已经架起十余座砲。这砲有些名堂!?夏州副统军向萧合达介绍着前沿情况。
萧合达展目望去,且不说宋军声势浩大,单只那砲车就足够骇人了。它并不是当世常风的那种靠人力拉扯的梢砲,这砲形状奇特。并无一线梢绳,巨大的底盘砲架上,架着一根砲杆,朝向城池这一面,系着巨大的物件,此时被高高吊起。乍眼一看,还不太明白这砲到底是何作用。
宋军的巨砲仍在一座一座地增加,看其位置,是要轰击昨夜刚刚被劫的东寨!再看旁边,泾原军的骑兵虎视眈眈,若想袭击鄜延军的砲阵,并不容易。
?传言,西军火器至为精良,有砲名威远,能打千步!砲起火发,声如惊雷!虽高楼巨厦,亦为之轰塌!不知,可是此物??萧合达自言自语道。
?统军,怕是传言不实。若西军的砲能打千步,他何至于推得如此近?所谓砲起火发,声如惊雷,恐也是民间军中杜撰谣传之语,信不得。?部将们都道。
萧合达缓缓摇头:?徐宣抚能纵横南北,所赖着,兵精、将勇、器械精良而已。传我将领,让东西两寨待命,随时准备回撤入城!?
此言一出,诸将大惊!这尚未正式开战,哪有回撤的道理?再者,石州两万兵撤来,城中兵力已经太多!一旦都撤进来,可就完全陷于被动了!
萧合达见诸将不语,直身侧首,怒道:?没听见我的军令么??
鄜延军阵中,徐洪坐于马背上,神情阴鸷地注视着紧张准备的砲阵。忽见前头奔来一小将,勒停坐骑之后,大声报道:?大帅!前沿发现辽军寨中有异常动静!望楼栅栏上的敌兵都已下去,寨内也是一片混乱!?
徐洪一听,只沉默了一瞬间,即大声吼道:?发砲!?
命令飞快传达到砲阵,操砲手们一听,撬开木箱,于干草之间抱起硕大的铁壳震天雷,置于砲杆的皮套之中。砲车旁立着的指挥使,手执令旗,高高举起!一见准备就绪,手中令旗猛然向下一挥!
火种引燃了药线,砲手迅速斩断系在铁扣上的绳索!另一端,网在网中的巨石迅速下沉!引得砲杆猛力弹起,震天雷呼啸而出!
第一砲发出,紧接着,鄜延军砲阵中腾起数十个黑点,飞至半空力尽,全朝辽军东寨落去!操砲手们来不及去听声响,已紧张而熟练地准备发第二砲!第二砲尚未就绪,巨大而连续的爆炸声已经接接踵传来!再看辽军大寨时,已经腾起团团硝烟!
这一幕,惊得夏州城头上的萧合达等人瞠目结舌!西军竟有如此利器!再俯身望那寨中,士卒奔走呼号,多处已经火起!入眼俱是一片混乱!没等回过神来,西军第二轮砲已在半空!萧合达回过神来,狂吼着下令道:?撤!全部撤进城中!快!?
身后的部将们一哄而散,嘹亮的号角声顿时大作!夏州城两门洞开!拥挤的士卒争先恐后都往城中奔逃!
萧合达一拳击在城墙上,知道这回祸事了。似这等利器,莫说木制的营寨,便是这石筑的城池恐怕也禁不起几番轰击!射程如此之远,我军几乎无法反制!除了出城突袭!可现在全军撤入城中,再想出去,谈何容易?
这些念头,只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现在紧要的是,如何面对西军即将发起的攻城?
西寨为之一空,东寨大火熊熊,撤入城中的辽军士卒惊魂未定!这是什么器械?这般厉害?跟打雷一般!若说是砲,何以打得如此之远?又有如此之威力?西军有这器械,什么城攻不下来?今番苦也!
辽军迅速撤退,这让徐洪徐成叔侄两个好不失望!萧合达反应倒快,一见势力不头即下令撤退。也亏得他撤得快,倘若迟一阵,只怕伤亡不小!
两座大寨已经拔掉,接下来,便是要扣城了。然而此时,鄜延泾原两位徐大帅,其志,已经不在夏州城。所以,西军的速度顿时慢了下来。城外并没有出现萧合达想像中的那般景象。
倒是临近黄昏时,从鄜延军营中奔出三骑,打着旗向城池靠近。萧合达闻讯,火速命令城上不得轻举妄动,而他自己,颇有些不顾身份,随后赶至城头。
他上城时,正好听见城下向城上喊话,城头上的值守官见他来了,便道:?统军,来的是鄜延军官,说是奉了徐大帅钧旨,要请你说话。?
萧合达听了,略一迟疑,上得前去,凭城往下张望。只见护城壕前,三名宋军军官,也看不太清容貌,只见中间那个执着旗,都朝上张望。而身旁的将士们,全都扣箭在弦。
?放下。?萧合达命令道。随即,他朝城下喊道:?城下鄜延军官,徐大帅遣你等来,所为何事??
?敢问是萧合达萧统军么??那执旗的军官问道。
?正是。?萧合达应了一声。
?我奉鄜延经略安抚使徐大帅之命,前来知会萧统军及夏州将士。这夏、石、银三州,本已是我大宋疆土,当年我们徐宣抚相公念在统军你无立足之地,便借予你以为根据。可有此事么??那军官嗓门极大,声传四方。
萧合达不答。
对方见了,也不再问,继续道:?本来这土地城池,我们没想要讨要。奈何,贵军这两年来接连在边境生事,挑衅,并杀死我巡边官兵!天子震怒,命西军讨伐!今我大军兵临城下,旦夕之间,便可破城!只是念在往日旧情上,徐经略命我来转达一个意思!?
第八百七十三章
第八百七十三章
?夏州,我军志在必得!我们长官知道,这城中军民,多是党项人,而此番征战缘起,皆因契丹之故!虽说征战难免死伤,但我军也不愿靠这无谓的杀孽。只要你们肯献城归顺,我军保证不杀!这一条,今日之内有效,但凡今日没有回音,明天一早,大军扣城,到时绝不留情!?
军官这话说得极大,简直视城中数万军队如无物!可如此托大的话说出去,城上一众将佐竟无一人出言喝斥,包括萧合达在内。萧合达本是辽臣,送公主下嫁西夏而被留在了夏境,一直作到夏州统军。所以,他麾下的将士大多都是党项人。党项人已经经历了亡国之痛,如今被坚执锐,披挂上阵,早已没有了保家卫国的理由,不过是迫不得已,为求生计而已。
西军的手段他们已经见识过了,对守住夏州并不抱多大的期望。宋军使者将话一传,不敢说动心吧,但动摇是肯定的。
萧合达也算是沙场老将,如今听不出来弦外之音?宋军劝降是假,动摇军心,打击士气是真!若不扳回这一局,城守起来只怕万分艰难!一念至此,他在城上大声说道:?你回去告诉徐五经略,还有泾原的徐少帅!夏、石、银三州,当初确系徐宣抚借予我!我萧合达平生从不服人,但对徐宣抚相公,我是敬服的!?
?但是,我问一句,徐宣抚如今何在?我听说,虎帅早已被你们朝廷算计了,丢了爵,丢了官,还丢了兵权!只怕到时连命也丢掉!这地盘,是徐宣抚相公借予我的,要讨,也该徐宣抚来讨!你那两位长官,虽说一个是徐宣抚之兄,一个是徐宣抚之侄,恐怕也不能代他作主吧??
他这话说出来,下面三位宋军军官竟无言以对。而城上的辽军将士则被完全吸引过来。
萧合达见状,胆气复生,继续洪声道:?再说这挑衅一事。两年来,贵我两军在边境上确实屡有摩擦。但真要率起是非来,我只怕大宋脸上挂不住!远的海上之盟我就不提了,单说徐宣抚几次三番,促成宋辽结盟,可结果呢?大宋再次言而无信,背约叛盟!这叫转面无恩,乃是小人行径!如今,你等居然还有脸来大放厥词,讨要土地??
?你西军兵多将广,器械精良,我这夏州城也是固若金汤!若能文争,也不须武斗,你等闲话休说,回去备战是紧要!此外,我奉劝西军弟兄一句,徐宣抚都不在了,你们还打什么仗?他这等人物,都落得如此下场,更遑论尔等?倒是我大辽,如今兵强马壮,国势日隆!我萧太后与少主,志在复国,早早晚晚是要回归东土的!此用人之际,你们若是在陕西呆不下去,只管来投!我大辽勤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必同等待之!萧某言尽于此,何去何从,望西军弟兄自己思量!?
话音方落,他的部将们抢先喝起彩来!军官一带头,城上守卒欢呼雷动!
底下三个宋军使者一见,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也不打声招呼,径直打马调头往大营奔去,背后,辽军呼声愈隆!
且不说夏州城下剑拔弩张,宋辽交战,作为辽军在夏境的统帅,萧朵鲁不在作甚?
其实,在徐洪的鄜延军往石州推进时,萧朵鲁不就已经收到消息。一旦得知西军进攻,这位萧总管气得在一众文武面前破口大骂!骂大宋没有信义,骂赵官家鼠目寸光,骂大宋朝廷都是一群废物!可在同一天,他又收到了西军麟府安抚司所部,攻陷了金肃军,正进逼河清军的消息!
萧朵鲁不出离愤怒,倒不完全是因为上面这些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心里也明白,宋辽兵戎相见,也就说明,契丹人复国的梦想,更加遥远了??
远在西域的大辽朝廷决意东归,关键人物就是徐卫,而主要的原因便是?宋辽同盟?。女真人再强大,你双拳难敌四手,我两个打你一个还不成?但是现在,宋辽同盟不但破裂了,双方更走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如果一来,大辽非但没有了盟友,更多了一个敌人!这真真叫作?此消彼长?!
更可怕的是,多出来的这一个敌人,还极有可能跟另外一个敌人站在一起!原本是我们跟大宋联手打女真,现在倒有可能变成他双方联手打我!在此情况下,就不说复国了,你能不能在夏境呆下去都是未知之数!
你想,萧朵鲁不怎能不痛心疾首?老实说,萧总管并不想把局势弄到这步田地!但是大宋确实作得太过分,太绝,太不留余地!如今,说什么都迟了,在向辽廷报告请罪之前,如何化解面前的险情才是关键。
徐洪徐成两叔侄联手进攻萧合达,凭萧合达的兵力,是绝对抵挡不住的。如果不救,萧合达就会完蛋。但如果去救,西军出动了两个帅司的部队,辽军就必须将南线的主力都压上,否则没有取胜的把握!但即使将南线的所有部队都投入,也未必就能击败这叔侄俩。到时,南线一旦迟迟不见结果,而东面女真人又趁势渡河,两面作战,凶多吉少!后果,有可能就是辽军退出夏境,甚至退出河西走廊,回到西域。
如果一来,就不要再谈复国了。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但凡有得选择,不是万不得已,绝不能这么干??
兴元府,川陕宣抚司。
战端一开,这川陕最高权力机关的衙署就异常热闹,从早到晚都有大大小小的官员进进出出,报战况的,拿批文的,请指示的,络绎不绝。
刘光世一上任,光想着并军了,并没有自己的执政团队,所以到了这时候,就不得不借重徐卫的旧底班,很多事务都要假手张庆、马扩等人。而他自己,也没有闲工夫来处理这些繁琐的事务,他只关心一样,那就是战果如何。
泾原军在三岔口击败辽军阻击部队,捷报传来,刘宣抚十分高兴,立即就向朝廷报了捷。鄜延军拿下银州,他更高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又一纸捷报捅往了江南。到眼下为止,西军进展顺利,看来,灭了萧合达还是不在话下的。
得得的蹄声方听时还在远处,片刻便至眼前,一骑飞驰于门前停住,马背上的骑士跳将下来,顾不得满头大汗,取下背上的银牌双手捧定,边走边喊道:?前线军报!?
衙门口的卫兵上前接过,转身就往里头跑,一路送主管机宜吴拱面前。
?禀吴机宜,前线军报送抵!?
吴拱接过,点点头,卫兵自去。取下银牌,拆了袋子,拿出军报来一看,只短短几句。鄜延泾原两司,已会师于夏州,扣城正急,虑虏兵效围魏之举,乞宣抚司发秦凤军北上。
吴拱看罢,将军报执在手中想了半晌,折起来揣在袖子里,出了房,径投参议军事张庆处。示之以军报,询问处置。
张三一手拿着军服,一手在案桌上缓慢而有节奏地敲击着,一阵之后,他交军报交还吴拱,朝一个方向晃了晃头。后者会意,当即回去将军报装好,来到了刘光世签房。
?宣抚相公,前线有军报传回。?吴拱站在门口报道。
刘光世一抬头,道:?进来吧。?
吴拱这才入内,将军报置于他案头,在旁边听候示下。刘光世见状,挥了挥手,吴拱随即退出。他一走,刘太尉便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看到鄜延泾原两军围城进攻时,面露喜色,当看到请发秦凤军北上协防泾原时,微微蹙了一下眉。看罢,将军报放还桌上,坐了只片刻,又起身踱步,时而俯首,里面仰头,沉思许久。
虽并得王彦几万人马,但如今西军中执掌兵权的,仍大多都是徐卫旧部。如今出征的这两个,一个是徐卫堂兄,一个是徐卫堂侄。这回若打胜了,功劳自然自己最大,但是徐家叔侄挟战功,便越发不好收拾。
以裁撤环庆,宣抚司直属为由,兼并王彦所部,尚算是师出有名。可剩下几个都是经略安抚司,轻易动不得。而那几位大帅,又都是在抗金战场上赫赫有名,互相之间,又同气连枝,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可倘若是不发张宪的秦凤军,万一辽军真不救萧合达,转而行围魏救赵之举,进攻泾原。此时徐成带着泾原主力在前线,怕是抵挡不住辽军全力一击。到时不止泾原有危险,这两军的退路也被截断。如此一来,倒是消耗了徐家的力量,可道理上说不过去啊。这不仅仅是见死不救,而且追究起来,自己是要负责任的。再者,假辽之手,排斥异己,传出去以后也不好带队伍。这倒是个两难的抉择。
左思右想,不得要领,刘光世又回到座位后,方要落座,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他不由得拊了一下掌,匆匆往外去,到门口,唤道:?升堂,议事。?
宣抚司堂上,自宣抚使以下,幕僚们都到,一个不缺。刘光世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出原委,询问意见。
?这自然是要发兵的,倘若泾原有失,战局恐将崩坏。再者,秦凤军本也是作为泾原预备而集结的。?张庆也没一句多余的话。
?此乃理所当然,宣抚相公又何必问我等??马扩道。
刘光世听了,环视众官一言,问道:?都是这个意见??
旁人都无异议,见状,他即点头道:?我意,也是如此,总要保后方无虞,前线将士才能安心作战。罢,就此决定吧。吴机宜,你即刻以本司名义起草奏本,向朝廷请示,望朝廷尽快批准。?
张庆、马扩、吴拱等人闻声侧目!干什么?请示朝廷?这泾原正等着秦凤军北上协防,你要去请示朝廷?这一来一往,少说一月时间!一个月,在战争期间是什么概念?完全可以改变战局!左右胜败!
初听时还震惊,但一瞬之间,所有人都想清楚了刘光世的用意。这是借故拖延!欲置泾原鄜延两军于险境!挑明了,就是想假辽军之手,排斥异己!手段之卑鄙,拙劣,实在令人不齿!
马扩当即发难:?刘宣抚,此是何意??
刘光世装着不明白,皱眉道:?马参谋,你这是何意??
?作战计划,已经报朝廷批准,在这紧要关头,还请个什么示?相公欲置两司部队于险地么??马扩不客气地揭穿道。
刘光世脸一拉:?参谋官人说话要想清楚。我为西军统帅,怎作得如此勾当?作战计划,是朝廷批准。但我调动秦凤数万兵马,难道不需要朝廷点头么?这事,只有徐宣抚在任时才作得,我却作不得!?他这话,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自己不像徐卫那样有处置大权,二是指自己也不像徐卫那样擅权专断。
马扩顿时火起,冷笑道:?卑职在军中多年,只听说方略调整要报朝廷,还不曾见过十万火急之时,调兵救援还要先问过朝廷意见。宣抚相公要开这先例??
刘光世亦还之以?嗤笑:?我亦在军中多年,深感西军之积弊。武臣,手握兵柄,当知有朝廷!?
张庆听到此处,插了一句:?宣抚相公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数万弟兄的生死?如此这般,如何带兵??
?哈哈。?刘光世笑了起来。?张参议,我出身将家,未及弱冠便效力军前,还不用你来教我怎么带兵吧?再说,鄜延泾原两司,出动正军、番兵、弓箭手、乡勇等近十万人马,兵精粮足,器械锐利,怎能不堪一击?这两司的部队,可是前任徐宣抚着力培养的,不至于吧??
马扩长身而起,手指顶上道:?刘宣抚,天日昭昭!?
刘光世面色不改:?我自问俯仰无愧于天地,无愧于朝廷,子充不必拿这话来压。?
?哼!人作天看,有见分晓的时候!?马扩说完这句,一屁股坐下去,看也不看对方一眼。
刘光世却不放:?你倒跟我说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