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默然)-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了他。徐家哥伫立在帐中竟忘了行礼。一个个就跟刚才营门口士卒一样,直愣愣地盯着上头。我没看错吧?眼花了?这,这,这不

    正当他们手足无措之际,高头老将已经问道:“你三个头一天当兵?”

    没错,这是二叔的声音!不过徐原还不放心,又回头瞧了瞧两个弟弟,见他们都是满面惊讶!这才慌忙行礼道:“卑职徐原,见过可这怎么称呼,居家自然称呼叔父,受事则需尊称职衔,想到无论是传令之官,还是守营之卒,都呼“太尉”莫不是二叔升官了?于是试探道:“见过太尉?”

    身后徐四徐九也跟着效仿,上头徐太尉这才对满帐文武介绍道:“这三个便是前面巩县军中统兵官,徐原、徐胜、徐卫。”

    一时间,本来安安静静的大帐顿时热闹起来。徐原从前是泾原路经略招讨副使。帐中文武大多认得。所以,这些前辈长官们便纷纷夸赞太尉生得好儿子。徐胜徐卫两个不单生得仪表堂堂,更做得如此大事,真可谓虎父无犬子!

    徐彰也不谦逊,止含笑而已。过了片刻,便散去满帐文武,留下子侄三人。

    很明显。三兄弟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老爷子怎么在这?又怎成太尉了?徐彰自然心里明白,不等他们问,便把官家紧急下诏,命自己进官太尉,绕道赶往潢关执掌兵权一事简明抚要地说了一遍。

    听得哥仁惊喜不已。我说嘛,金军头回用数千铁骑,冲垮五路西军。此番又去。却撞了个鼻青脸肿,范致虚一介书生,绝对没这本事。原来,却是咱们老爷子重新出山。真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难怪粘罕慌慌忙忙的退避三舍。

    也没容儿子侄子多问,徐彰直截了当地说道:“今日召你弟兄三人来,便是商议一件事情。粘罕北撤三十里,你们知道吧?”

    “知道。”徐原点;头。

    “彼时他夹在两军之中,惟恐腹背受敌,因此北撤避我锋芒,这在情理之中。但据我估计。金军更是在为渡河北撤做准备。你们可有想法?”徐彰望着三今后辈问道。

    徐原徐胜都沉默,金军南侵,践踏两河,进犯帝阙。现在撤了咱们的目的便达到了。还能有什么想法?慢!老爷子说这个话,绝不会是平白无故,难道,,

    “二叔是想,”徐原欲言又止。

    徐彰盯他一眼。正色道:“金寇狰狞,凡我辈武人,皆与其誓不两立!必有你死我活之心,方敢言胜!女真人长驱直入,简直视我如无物,此等奇耻大辱,如何不思报复?粘罕倒想得美,攻势顺利便战,取胜无望便撤。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天下有这等便宜的事?今天放虎归山,他日终将为患!我意,擒虎不成,也要殴成重伤!”

    

第一百八十五章三道金牌

    7六家父子叔侄都猜测得不罕的确是想罢兵北不得已而为之,首先,如果要跟这河南境内的宋军开打,肯定不会是一场顺风仗。巩县宋军的顽强他已经见识过了。而西军势大,号称二十万,又堵了后路。如果非要打,他倒也要取胜的信心,可打胜了又怎样?两路攻宋,而且东路境况不明,自己再勇也是孤入之师。

    其次,最要命的,便是现在士气低落。那徐卫两颗人头一送,军中谣言四起,有说二大子全军覆没。已经战死云云。尤其是各级将领,大多心生退意,再加上耶律马五苦谏,粘罕斟酌之下,决定撤兵。反正两河已下,东京早晚必克。

    而时隔多年重新出山的徐彰显然不想让粘罕四肢健全地回去,在会同文武以及子侄商量之后,决定趁金军半渡之际发动奇袭,让黄河成为女真人的噩梦。因此,一方面佯装收拾部队,准备向东京靠拢。暗中却集结各军骑兵,挑选最为精锐的部队,最为善战的将领,准备大干一场。都说老楼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在徐彰身上再贴切不过,西军将帅们更是踊跃支持,意图建立这盖世之功。

    二月初,斥候探报,金军一面四处征集船只,同时在河水浅处命士卒涉水而渡。大规模的撤退,耸在半月之内发生。徐彰闻讯大喜,告诫各部将领,此战务求大胜!

    二月初四,所有准备已经完成。徐彰志在必得,只等金军大规模渡河。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这一天,东京飞马传来一道金牌赦令,内容却让将帅们大吃一惊!官家命徐彰速率大军班师回京!

    这眼看粘罕渡河在即,如果能够轻易撤兵?这种战机可遇而不可求,岂能白白浪费?大宋对武臣的控制极为严格,绝不会容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种情况,但徐彰仍旧颇为犹豫。心里盘算着粘罕渡河也就是这几天,拖个几天应该没有大问题。

    可他想错了,次日金牌又至,赵桓在赦令中十万火急地召他回京。徐彰等将帅对金牌自然不陌生。可穿越者徐卫更不陌生。其实,后世中国人,又有哪个不知道“十二道金牌”的典故?岳飞率军已经打到了距离东京几十里的朱仙镇,眼看着就要光复故都,重收中原,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杭州。含冤死在风波亭。

    赵构是怕岳飞进兵神速,怕他收复中原,迎还父兄,继而威胁自己的地位。那赵桓又怕什么?难道是怕十万大军都在徐家手里,担心存在什么变数不成?他是不是也太高看我们徐家了,就现在这局面,我们要是生了异心,恐怕没等举事,就被西军将帅拿去东京请功了。

    没等徐卫想个明白,第三道金牌又至。徐彰仰天长叹,身为武臣的他自然不敢违抗朝廷命令,下令全军立即准备班师入京。为防粘罕探明了真相掉头又来,他留下环庆帅王似故布疑兵,以震慑粘罕,自己则率四路西军以及徐原、徐胜、徐卫的部队连夜班师。

    自斡离不被困滑州后,京城已经解除戒严,但心有余悸的百姓仍旧惶惶不安,城防士卒仍然保持高度戒备。当城头上守卒望见有兵马自西而来时,立即上报,统兵官大为惊恐,下令准备迎敌。

    但当看清来的并不是金军。又看到那杆“忠勇徐卫”的大旗时,无论官兵尽皆雀跃。徐九这一回来,东京无忧矣!徐卫率部作为全军先锋进城时,看到城内剑拔弩张。如临大敌,猜测事情可能不是他想的那

    。

    东京、禁中、讲武殿。

    徐家父子以及西军四路帅臣都着公服,立于殿外。虽然立了战功,但皇帝突然用三道金牌急令班师到底所为何事,现在还不明了,因此武臣们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徐彰为人本严肃,此时一张脸上不见丝毫表情。他至今仍在心痛,本来是有机会重创粘耸的,可惜。可叹郸,,

    而徐卫则不动声色,猜测着赵桓的用意。父亲以及各路大帅刚刚,进抵东京地界,官家派出内侍火速传诏入宫。有这么急?难道是哪个王八蛋在赵桓面前进了我们徐家谗言?与他有着同样的担心,还有徐原徐胜。兄弟三个偶尔目光相接。却都是游离不定。

    “官家明诏,宣徐彰及各路帅臣进见。”这出来传诏的,跟徐卫算是熟人,内侍钱成。

    一众武臣当即整理衣冠,在太尉率领下鱼贯而入,徐卫经过钱成身边时;有意看了他一眼,希望能从他口中得到只言片语的提示。可对方只笑着说了一句“恭喜小官人”。

    殿头上,大宋天子可以说是满脸晦气。这不应该吧,金军两路犯境,一度威胁到东京,现在在一班武臣的拼死反击下,两路威胁都解除了,斡离不的东路甚至成了瓮中之鳖。他怎么还跟倒了大血霉一样?

    入得殿内,徐彰为首,众臣推金山,到玉柱行参拜大礼,高呼万岁。

    “免礼平身!来人,给太尉看座赵桓显得很是焦急,可还是先给徐彰赐座。看来,事情另有蹊跷。

    徐彰何曾享受过如此殊荣,连称不敢,赵桓却摆手道;“联已知徐卿抱病在身。”

    坐定之后,赵桓迫不及待地问道:“诸个爱卿,粘罕大军现在何处?联日前收获军报,徐卿说是已经与徐原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回陛下,粘罕已摔大军北撤三十里,意图渡河北撤。据臣料想,此刻,想已半渡徐彰沉声回答道,语气中掩饰不住惋惜。若能多容我十天半月,金人必然为此次南侵付出惨重代价!东西两路,一路残;一路死!

    可赵桓听罢,大喜过望!猛然起身,双手按着御案,惊喜道:“果真如此?甚好!甚好!卿等于国有大功,联心甚慰!三军有功将士,俱当升赏!”

    徐卫倒有些闹不明白了,既然你这么关心西边战事,为何又心急火燎地召我们回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六章滑州事变

    ……徐卫的疑惑。赵桓很快给出了解答。而这个答案。是讲必凡土班将帅们始料不及的。

    斡离不被徐卫烧了粮草。困守滑州,任谁看都已是穷图末路,兵败那是迟早的事情。起先。折彦质和姚平仲等人率十一万人马将滑州围个水泄不通。后来。粘罕扣河甚急,朝廷命徐原率军赶去增援,带走了本来隶属姚平仲的数万常捷精锐。后来,调虎捷乡军驻守京西,又分兵近万。至此,滑州宋军止余六万左右,而且是清一色的两河溃师以及宗泽所部。

    不管是强兵弱兵,六万人围在城外,至少模样还是唬得住人。韩离不在城里吃光了粮食。甚至开始宰杀战马充饥,士气可以说是降到了极点。更何况,还有汉军万夫长韩庆和父子意图开城投降宋军一事。因此,困守危城,不敢轻举妄动。

    而坐镇滑州指挥的折彦质为了避免宋军无谓的伤亡,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因此决定围而不攻,待城内金军自乱后再行扣城。而且坦白地说,朝廷接连调走滑州之军,就凭他手里利下的河北烂部队和宗泽率领的义军,想打下滑州城,恐怕没那么容易。

    但是赵桓急欲解除东京威胁,几次着枢密院下令给他,让其速速用兵。好在彦质是文臣。连续给朝廷上奏,说明其中原因。赵桓对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青年才俊还是信任的,本来已经采纳他的意见。

    可谁知道后来,范致虚牛气冲天地率领五路西军进京勤王,却在潢关之前遭遇大败。这让大宋君臣慌了神。恰在此时,偏生又有个跟随宗泽来京的沧州知州杜充,因在军中指手划;脚,受到了拆彦质刮斥,由此深恨之。回京之后。参了彦质一本,弹劾他按兵不动,实则别有用心。还捕捉风影地说。现在东京兵力已经掏空,折仲古拥重兵而不扣城,这是有异心的表现。

    这顶帽子扣得可不轻!不管事情是真的有,还是莫须有,他这道奏章在朝堂上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明就里的文臣言官们纷纷上奏,要求罢去折彦质兵权,并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赵桓虽然不相信折彦质有异心,可也架不住文臣们没日没夜的进谏上奏。但要是收了折彦质兵权,又派谁去代替?徐绍推荐说,少保何灌就在京中,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宰执大臣绝大多数都同意,可耿南仲却在此时向赵桓说,如果派出何灌去统兵。那么现在京城四面几十万军队就都在武臣手里。官家莫不是忘了祖宗之事?所谓祖宗之事,就是指的宋太祖当年本来带着大军说要去北上抵抗契丹,结果走到陈桥驿就披上了黄袍,回京夺了皇位。

    赵宋历代君王,对这件事情是最为敏感的。赵桓听了耿南仲的话,也就不用何灌。但朝廷不但严重缺乏将才,连略知兵事的文臣也没几个。挑来挑去,就没一个正经的人选,这时候耿南仲又跳出来,举荐了刚刚回朝的沧州知州杜充。赵桓想到,我用范致虚统五路西军,他就在潢关给我来个大败。我用李回率徐家兄弟驻防巩县,他却来个弃城逃跑。杜充也和他们一样,儒生而已,用他不妥吧?

    耿南仲却说,杜充和其他不懂军事的文臣不同。他任沧州知州时,金人南侵,燕云的汉民很多都南逃归顺,仅侨居在沧州的就有数千人之多。杜充担心他们成为金人的内应,于是下令斩杀。从这点来看,此人不但能文,还能“武”。

    其实你说这叫甚么狗屁道理?敢杀人数,是能“武”?那徐卫他们还用得着蝉精竭虑地苦思破敌之策?但赵桓一来实在挑不出人了,二来也思虑到杜充至少还是有胆气的。现在斡离不困守危城,已是强弩之末,何惧之有?丰走进杜充为“龙图阁直学士”取代折彦质前往滑州。徐绍知道这个消息后。夜闯禁中,直言不可。就算要撤了折彦质,也不可用杜充,磁州知州宗汝霜就在滑州,何不用他?

    赵桓却以宗泽年老为由,不予任用。不过,建议毕竟是徐枢密提出来,徐氏一门,从老到小这两年都在为国家奔波劳碌,尤其是徐卫那几兄弟,转战各处,屡立功勋。为了照顾徐绍面子,便命杜充为正,宗泽为副。

    这下倒好,杜充本来是被折彦质一通刮斥,灰溜溜地滚回东京。现在摇身一变,却成了一方面的统帅。这厮到了滑州之后,先就把折彦质苦心经营的“锁城法。给废了,鹿角拒马,一应工事,拆毁无余。然后命各路大军四面围定,齐鼓并进,意图一举拿下滑州。

    他才行动时,还是把城里吃马肉吃得直反胃的斡离不着实骇了兆六以为末日到当杜充把所有兵力都堵卜来的时候。谓引二太子笑了。

    能不笑么?以前折彦质坐镇,只围不攻,隐藏实力。因此,朝廷两次从滑州调兵走。城内金军一无所知,以为外头还围着十几万大军呢。可杜充这么一搞,斡离不很快就发现,宋军调过兵!进而,他据此判断,如果不是有了变故,南朝不可能从滑州把兵们走。自己好歹是大金国嫡亲皇子,如果非要说还有谁比自己有吸引力,那就是鸟家奴了。

    粘罕既然来了。我又还怕什么?

    因此下令全军。必备典守,以待强援。只要滑州挺住,粘罕一到东京就会赶来相救。到那时,甭说脱身了,就是再打东京也有可能!士气稍稍恢复,宋军就开始扣城了。

    杜充在沧州时,将归降的燕云汉人杀得一个不留,可见其人心情残忍。现在作为一方面统帅,哪管城里还有百姓。拿数千座袍车日夜不停地轰击滑州!虽说杜充是个纸老虎,可那攻城器械却不是纸糊的。一通狂轰下来,城内金军人人胆寒,他们擅长奔毒冲突,可从来没有据城而守的经验。而且,军粮已尽。士卒开始杀马而食,想提起士气何其艰难?

    在开始扣城的第三天。第一个胜利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韩庆和父子死后,斡离不再不用汉人担当万夫长,任命金将完颜蒙适兼管汉军。

    这蒙适性豪勇。精骑射,对韩庆和父子的反叛深恶痛绝。当时,有人说韩家父子作乱与郭药师有关,他就曾建议斩药师之首,以绝汉军异心。现在他兼管汉军。便时常借故侮辱汉军将领,打骂汉军士卒。再加上宋军开始攻城。胞车日夜轰击。辽东万人队的几个千夫长一合计,等下去不被宋军袍车轰死,以后也没好果子吃,不如反了他娘的。于是杀了当初揭发韩家父子的同僚,带着数千汉军趁夜冲击滑州东门,杀守卒,出城投降。

    蒙适闻讯大怒。派兵来追,一直杀到宋军大营不远方才罢手。那几个辽东万人队的千夫长面见杜充。均伏拜请降,并将城内情况一五一十告知,并表示愿为先锋,率先登城。

    杜家人听完之后仰天大笑;众人都以为他是在高兴。结果,笑声一止。他就下令姚平仲。将投降的汉军全部处决!一时间,麾下文武大惊失色,急问原由。杜充冷笑一声,说女真人是秋夷之辈,哪能算计得了我?这些汉军是奉命前来诈降,寻机作女真内应,你当我不知?我当然要早早除掉这个祸患!

    一席话,听得文官武将膛目结舌!

    姚平仲这个人。虽然“志得气满,勇而寡谋”但他好歹是将门出身,征战多年,立功不少。劝杜充,就算你怀疑他们是诈降,解除武装,打散监管也就行了。没有必要全部处死。杜充不听。将投降汉军全部处死后,还将尸体堆到滑州城前示威,并投书上城给斡离不,说“汝诈降之计吾已识破。早降免死!”

    斡离不见宋军统帅竟是这么个草包,有心出战。并对麾下女真兵、契丹兵、奚兵说。看到没有,这就是投敌的下场!想要活命,除了死战别无选择!金军上下,由是同心!

    袍击数日后,杜充急欲破城,令各部挥师而上。城内各族军队已知战也是死,降也是死。因此拼死反击。杜充手里全是两河的残兵败将,别说跟西军比。就是徐卫的虎捷乡军都能打得他们满地找牙。金军反击又猛,打了七八天。就没见一个兵登上过城头。反到让斡离不看出来,攻城的宋军战力低下,怎么,徐卫已经不在滑州了?

    二月初二,龙抬头,经过交锋试探,二太子不仅断定宋军分兵,统帅草包,兵无斗志。更判断宋军一心扣城,毫无防备。于是夜间命完颜蒙适等将率仅剩的三千七百余骑作先锋冲击,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跟随,偷袭宋营。

    杜充将折彦质设置的拒马、鹿角、工事全数拆毁,让女真骑兵得以通行无阻。是夜。连日劳顿的宋军饱食之后,已经酣然入睡,全然不料金军会来摸营。惊慌失措之下。无心恋战,争相奔逃自相践踏。杜充一听到风声,连官袍都不敢穿,冲出帐去,夺匹战马,再往脸上抹两把马粪,仓皇逃窜。姚平仲宗泽等人虽然欲战,可士卒不听指挥,只顾活命。无奈之下,也只能向东京撤退。

    斡离不压抑日久。杀心正盛,如此肯放过他们?挥军掩杀,一路往南,宋军伏尸遍野。损失惨重”(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七章迂回出击

    权桓说罢。满脸都是痛心疾首的模样。不住地吐道!,“穆小班多负联望,思前想后,这行军打仗还是得依靠卿等将门呐。”话说到这份上,意思就很明显了,调徐家父子叔侄回京,就是让他们赶紧去挡住斡离不。

    徐卫心里那个窝火,要不是在宋代,眼前这小白脸是掌天下生杀大权的皇帝,他非得上去狠狠抽他俩大耳刮子不可。我他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折损近万弟兄,好不容易把斡离不逼上绝路,留个软柿子让折彦质去捡。你们这帮王八蛋倒好。兵力两倍于敌,竟让他逃了出来。逃出来就算了,你给打回去吧?就算打不回去,最不济也给揍个半死成吗?居然被他一群粮尽援绝的残兵打得抱头鼠窜!这叫他妈什么破事!我说这小皇帝难道还没吃够文臣统兵的苦?

    你老祖宗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好不容易给你挣下这片江山,现在两河让人搞得稀烂,你就一点也不痛心?我怎么觉你现在这种搞法,很像后世某朝某位那句名言。宁予洋夷,不予家奴?你是宁愿把大好河山拱手送给女真人,也绝不让臣子谋了去?

    徐彰等一班帅臣也是悄诧莫名。这都能让斡离不逃出来?咱家老九容易么?唉,书生误国呀!官家怎就听不进去逆耳忠言?何灌不是在东京么;为什么不派他用?

    其实,帅臣心里恐怕都明白,国策嘛,祖宗家法嘛,崇文抑文嘛,可这打仗凭文臣那张破嘴能把女真人说回去吗?打仗就得靠真刀真枪

    !

    赵桓在上头见武臣们沉默不语,问道:“徐爱卿,你看,是不是立即挥师北上,据说斡离不现在占了紫金山浮桥,把大营扎在黄河北岸。看这样子,好像是意图东京啊。

    徐彰心里虽然也恨,可他恨的和儿子徐卫不同。他是恨文臣只会夸夸其谈。临敌应变是百无一策。思索片玄。即答道:“陛下勿忧,据臣估计,斡离不屯兵河北,是在观望。若粘罕短期之内能到,他就再度渡河而击。反之,必退无疑。陛下遣陕西任何一路西军前往即可退敌。”

    赵桓心想,那杜充率六万大军尚且被斡离不打得兵败如山倒,只一路兵马哪成?还是都去为好。对,尤其是徐卫必须去,斡离不现在恐怕忌惮他几分。

    当他把这个意思说出来时。徐彰虽然觉得实在没必要,但也没有反驳。徐卫本来在想,斡离不虽然逃出滑州,但事情还有挽救的余地。一来,金军没有粮,二来,马也杀得差不多了,斡离不能跑多快?遣一支劲旅,一路北上追杀,估计就算金军逃回燕云,也剩不了几个人。

    但转念一想,赵桓现在被女真人吓怕了,他听不听还得另说;自己也懒得去费那个口舌。等金军一撤,事情一了,赶紧请三叔打点打点,放个外任,给个知县老子都认了。山高皇革远,省愕在东京看着这群撮鸟来气!

    徐彰领诏之后,赵桓估计是也知道武臣们多少有点情绪,故意叹道:“唉,当初枢密使徐绍建议联用何灌掌军,联误信奸馁之言,以致铸成大错,此乃联之过也。拿了杜充,定当严办!”

    严办个鸟!妈的,事情出都出了。你才想起严办!有个屁用!妈的,我就想不通了,从攻辽大败开始,到目前为止,文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