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主宰江山(终南)-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埃庑┣酵凡菀欢ɑ嵘銎渌敕ǎ阉欠沤兀也环判模 �
听完顾同的话,萧成渐渐有些明白了为什么至今罗通还坐镇净州,没有南下,原来是防备着那些‘小弟’。
想到这里,萧成脸上不禁有些惭愧,恼恨自己居然没有看出来这一点。
顾同看到萧成的模样,怕他心中生出其他的心思,于是开解道:“不过你也为我打开了一个思路,既然汪古部不能调兵,咱们却可以从兀立特部点兵南下,兀立特部不同于汪古部,现在草原诸部,没有人不知道他们和咱们西京军的关系,如果咱们反抗女真人失败,那么女真人显然是不会放过他们的,唇亡齿寒,孰轻孰重,兀立巴特这厮定然知道,这样吧,给哲别、廖勇强将军带个话,让他们即刻北上恒州,坐镇恒州城,从兀立特部的一万五千骑兵中分出一万人南下,让哲别和兀立巴特带着,火速南下,补充咱们的兵力,早早防备。”
萧成低头领命,出去就将顾同的指令派通讯兵火速带着北上,给留守在大同府的哲别、廖勇强带话。
屋子里张复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过,脑海之中,对于应对眼前的严峻局势也有了一些思路。
看着墙壁上的作战地图,张复亨说道:“主公,诺大个三晋,千里之地,如果真的要派兵驻守各地的话,想必没有十几万的军队是做不到的,现在虽然已经给何先生送去了征兵的诏令,可是新兵的培养总要有一个时间,短促之间,是难以练就可战之兵的;但是眼前的局势,却也没有那么危险,主公请看,咱们的西面是什么?”
顾同一看地图,往张复亨手指的地方一看,不由得一拍脑壳,悔叫道:“我怎么把这里给忘了!”
张复亨笑着说道:“主公,有时候人难免灯下黑啊!”
看着地图之上西边鄜延路几个大字,顾同心中一笑,说道:“真是等下黑了,居然把季常、虎头他们给忘了,哈哈,一直想着让他们潜伏,等着咱们这边动兵之后,再让他们相应,大闹关中,没有想到,现在就要让他们帮咱们解围了。”
张复亨点了点地图,说道:“季常将军的忠心不用怀疑,神武军又是主公的老部下,自然不会有二心,现在西边又正好是他们,所以西边的守卫自然不用派人防守了,面对关中之敌,只需要守住陕州就是,再者,大人不是缺兵嘛,何不让季常将军派人送上五六千过来,呵呵,如此,咱们的手中可就有了一支百战之兵了!”
张复亨说完,顾同想也没想,就按照张复亨所言,立刻致令陈季常,让这颗埋伏在西线的旗子开始启动!
第326章 三(中)
《禹贡》冀州地,即尧舜之都,所谓平阳也《世纪》云:其地在平水(今龙子祠泉水)之阳而名。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为河东郡地。两汉因之。三国魏始置平阳郡。晋因之。永嘉三年,刘渊字元海僭号,建都于此。其后石赵慕容燕及苻、姚之徒,相继有其地。后魏亦为平阳郡,兼置东雍州。太和中罢。孝昌中,改置唐州。建义元年,又改晋州魏收《志》:真君四年,置东雍州。太和十八年罢。孝昌中置唐州,建义初改晋州,后又置总管府于此。东魏、北齐皆为重镇。后周亦曰晋州。隋初改平阳郡为平河郡以阳与杨同音也,三年废郡,而州如故。炀帝改州为临汾郡。义宁二年,复曰平阳郡。唐武德元年,复曰晋州。天宝初,亦曰平阳郡。乾元初复故。五代梁置定昌军节度开平三年,分护国节度置,兼领绛、沁二州,寻又改为建宁军。后唐同光元年,曰建雄军。宋仍为晋州亦曰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政和六年,升为平阳府。金因之河东南路置于此。元曰平阳路。大德九年,改为晋宁路。明初复曰平阳府,领州六、县二十八。
府东连上党,西界黄河,南通汴、洛,北阻晋阳。宰孔所云景、霍以为城景,太也,谓霍山,汾、河、涑、浍以为渊,而子犯所谓表里河山者也。战国时,魏有其地。秦商鞅言于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厄之西,都安邑,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魏必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矣。秦、汉以降,河东多事,平阳尝为战地。曹魏置郡于此,襟带河、汾,翼蔽关、洛,推为雄胜。杜畿云:平阳枕山带河,天下要地。是也。晋室之乱,刘渊窃据其地,纵横肆掠,毒被中原。迄于五胡迭兴,索头继起,平阳居必争之会,未有免于锋镝者也。及周、齐相争,平阳如射的。然齐卢叔虎尝谓其主演曰:今宜立重镇于平阳,与彼蒲州相对,深沟高垒,运粮积甲,彼闭关不出,则稍蚕食其河东地,使日穷蹙。彼若出兵,非十万以上,不足为我敌也。其后周主邕伐齐,乃曰:前出河外先是周主伐齐,出河阳,攻拔其南城,故云,直为拊背,未扼其喉,晋州本高欢所起之地,镇摄要重,今先克之。鼓行而东,足以穷其巢穴矣。及晋州拔齐,遂不可复固。唐起义师,亦先入临汾,及西指关中。柳宗元曰:晋之故封,太行倚之,首阳起之,黄河迤之,大陆靡之大陆,在今直隶巨鹿县境,盖约言封域所届也。盖地大力强,所以制关中之肘腋,临河南之肩背者,常在平阳也。朱温争河中,先取晋、绛,克用遂不能与抗。刘知远自河东定汴、洛,亦自晋、陕而东。及女真、蒙古之祸,平阳皆先受其毒,而后及于关、洛。夫平阳之形胜,顾可忽乎哉?
~~~~~~~~~~~~
~~~~~~~~~~~~
陕州即今三门峡市陕县,东据崤山关连中原腹地,西接潼关、秦川扼东西交通之要道,南承两湖,北对晋地锁南北通商之咽喉,是古来兵家的战略要地。九大雄关居其三,崤山、函谷、雁岭分守三门峡的东、西、南三面,北面,一条天然屏障—黄河蜿蜒东行,晋、陕、豫三地依陕州为界居河而治。
~~~~~~~~~~~~
~~~~~~~~~~~~
孟津,夏属孟涂氏封国;商前期为畿内地;周设平阴、谍城两邑,战国为韩地;秦改邑为郡县,称谍城、平阴县;西汉为谍城、平阴、平县三县辖,隶属河南郡;王莽改平县为治平县,东汉复改治平为平县;三国魏时并平县、平阴、谍城县三县为河阴县,隶属河南郡;晋至南北朝时,归属屡变,但县名未改,东晋置河阴郡;隋并河阴入洛阳县,隶属河南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大基县(治今孟县西),八年省。咸享四年(公元673年)复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更名河清县,属河南府。(唐初划河阴出洛阳跨黄河置大基县,后改为柏崖县、河清县,隶属河南郡);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徙治于白坡镇(今洛阳市吉利区内)。宋时为河清县,隶属河南府;金熙宗天卷三年(1140年)废河清县改县名为孟津,县治从黄河北岸白坡镇迁至孟津渡(会盟镇花园村)。金改河清县为孟津县后,经元、明、清、中华民国至今,县名未改;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黄河水患,县治迁孟津老城;历元、明、清属河南府,治老城不变。金、元、明、清时隶属河南府;1913年属豫西道。民国初隶属河南省河洛道,1925年隶属道尹公署,1927年隶属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长官公署,1933年隶属河南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属洛阳专区。1959年县治由老城迁长华(今城关镇),1968年属洛阳地区。1971年11月由地区划属洛阳市,1976年11月复划属洛阳地区,1983年11月重划属洛阳市。孟津县以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而得名。孟津据《尚书“禹贡》注“孟为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谓之孟津”。
~~~~~~~~~~~~
~~~~~~~~~~~~
晋城古称泽州府、高都郡或凤台县(取自宿凤高台、有凤来栖之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史称“中原屏翰”、“晋南屏翰”、“冀南雄镇”。泽州政区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3年,以后虽历经变化,但管辖范围大体一致。高都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
尧、舜时期,泽州为冀南之域,且属“帝都畿内”。市区东南泽州县金村镇境内有龙门峡,丹河水从中流出。
秦汉时先后在这里置高都县、阳阿县、高都郡。
北魏时属建州,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撤阳阿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因建州在获泽河旁,改为泽州,时境内为丹河。遂隋开皇十八年改为丹川县,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泽州刺史张伯英随汉王杨谅反隋。
晋城唐武德三年(620年)始称凤台县,后数易其名,或称凤台,或称丹川。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河阳节度使派兵马使马继等率2000步骑,到天井关南科斗店讨刘稹;刘稹派薛茂卿率兵抵坑,薛破科斗店,擒马继。
晚唐会昌四年(844年)依李德裕所奏,泽州改隶河阳节度(驻河南孟州)。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河南节度使李罕之占据泽州。唐昭宗光化二年(889年)李克用与朱温(后梁太祖)争夺泽潞。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三月朱温派大将氏叔琮攻李克用,入太行,占天井关昂车镇(今晋城南),攻陷泽州。晚唐哀帝天宝二年(905年)改阳城县为获泽县。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梁太祖朱温抵泽州。后梁末帝龙德三年(923年)梁末帝派董璋为泽州刺史,又命北面行营招讨使王彦章会董璋陷泽州。是年获泽县复改为阳城县。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十二月后周柴荣军过乌岭(今沁水与翼城界),胜北汉帝刘知远从弟刘崇。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三月周世宗柴荣大胜北汉于巴公原(今泽州县北)。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昭义节度使李筠起兵反宋,宋太祖亲征李筠,破泽州。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任凤台县令,推行“乡必有校”,建乡学72所,社学数十所。宋哲宗元九年(1094年)泽州人孔三传首创诸宫调。宋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陷泽州。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金改泽州为南泽州。
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建西关景德桥。金宣宗兴定元年八月(1217年)蒙古太祖以木华黎为太师、国王,率兵南征,陷泽州。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蒙古兵攻泽州天井关。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段直归附蒙古军,被授为泽州长官。金末起兵,筑垒自保,蒙古兵复占泽、潞后归附。
~~~~~~~~~~
~~~~~~~~~~
三晋,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后演变为中国山西省的别称。春秋时期的晋国被战国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所取代,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三晋成为地理名词,指赵、魏、韩三国故地,见于《后汉书》“冯衍列传”:“龙门之阳,三晋之路,西顾酆鄗,周秦之丘,客观之墟,通视千里。”
第327章 三(下)
金章宗完颜璟泰和三年八月的第一天,当西路军陈平所部麾下的将士彻底控制了从关中、南阳方向进入晋地的两扇大门——河中府、陕州之后,诺大个三晋之地,此时此刻,算是彻彻底底的置身在了顾字旗之下。
西路军势如破竹,一路南下,与东路军遥相呼应,分别把控住了从东、南、西三个方向进入晋地的大门之后,身处太原府居中协调的顾同以及一手制定了‘夺晋’计划的张复亨顿时松了口气。
看着南线传回来的战报,张复亨连声向顾同道喜,只是不断的贺喜中,张复亨却发现,顾同的眉宇之间始终有一丝忧虑,难以挥去。
“主公,孟津渡口、陕州、河中府此三地已经我军占领,西面的鄜延路方向,又有季常将军与数万神武军将士为后援策应,东边燕宁刺史带领近万人马守在怀来一线,时刻防备着中都之敌,情势大好,主公缘何忧虑?”
顾同走到悬挂在临时指挥所墙壁上的三晋地图之前,浓浓的叹了口气,说道:“夫为将者,不仅要考虑到一城一地之得失,更重要的是,还要将目光往后面看。”
指着从大同府到太原府再到晋南的平阳府,顾同继续说道:“你来看,晋北之地,接邻草原,乃是战马的培育场所,晋中以太原府为中心的忻州等地,自古以来,便是富庶之地,太原城固若金汤,乃是王霸基业,晋南平阳府,地处汾河谷地,土地肥沃,有无天灾影响,年年风调雨顺,此三地,即是女真朝廷的钱袋,粮仓,又是女真铁骑赖以发展的保证,现在咱们大军出动,虽说是借着平叛的名义,但是此番拿下孟津、陕州、河中等地的防务,就算是最愚钝的人,怕也会看出来其中的蹊跷和非同寻常。”
收回目光,顾同说道:“三晋之地,对于咱们而言乃是南下中原,霸取关中,联络南宋,抵抗蒙古的基地,但是对于女真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心腹之地?现在咱们这一系列的动作,定然将女真人口中的这块肉给撬动了,所以,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女真人接下来定然会对咱们西京军有所行动,只是不知道是军事上的还是政治上的!”
“主公是担心女真人出兵进入晋地?”张复亨此时也隐隐开始担忧。
“何止是出兵迎敌那么简单,我们把控三晋要地,但始终是兵力有限,五万人,与女真铁骑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数字对比,你说说,胜算几何?”顾同再次一叹,可是如果让他重新选择的话,他还是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出兵南下,因为三晋于他而言太过重要了。
正在一旁聆听着的萧成,此时此刻,也被顾同和张复亨的话带入到了思考之中,看着目前形势复杂,萧成也有些感觉有心无力。
无奈之下,萧成指着北边说道:“主公,既然我们手中无兵,何不再次联合汪古诸部的兵马呢?这些草原蛮子,骑术精湛,在战场上对上女真铁骑,丝毫不让,若是能够征调五万部族兵马为我所用,则女真人也不足为虑了!”
一瞬间,顾同差点就点头答应了下来,不过往深处一想,却觉得,不得万不得已的时候,还是不要动用这些蛮子的好,因为这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样,保不准,在炸伤敌人的时候,就把自己给弄死。
“汪古诸部,此时此刻,之所以会臣服我们,不仅仅是因为咱们用粮食、贸易帮助他们度过冰冻雪灾,也不在于咱们西京军打了几个漂亮的仗,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咱们的身后站着女真朝廷,至少在这些附属部族看来,是这样的,所以今天他们能够帮助咱们出兵,可是保不准再看到女真人势大之后,就会毫不犹豫的将咱们出卖,这也是至今我也没有将罗通和他麾下兵马调来南下的原因,他在净州守着北大门,我也就能放心一些。这颗棋子,不到关键时刻,还是不用的好!”
顾同一席话,虽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但是听在萧成耳里,还是觉得有一些惭愧,一想到自己差点出了个馊主意,让全军将士陷入危险,萧成一颗心就羞愧的厉害。
张复亨察言观色,看到了萧成的不自然,于是嘿嘿一笑,解围似的说道:“萧将军的话,我觉得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汪古诸部的兵马用不上,但是却也为我等打开了一个思路,我看主公就下个令,让兀立特部出兵一万,南下帮着咱们巩固这里的局势如何?”
兀立特部?
一想到这个自己一手调教出来,插在草原上的钉子,顾同心思也活泛了起来。
相比于汪古诸部,兀立特部早已经深深地烙上了他顾某人的印子,若是西京军此番行动失败,相信女真人也不会放过兀立特部的,是以唇亡齿寒,兀立特部一定愿意出兵的。
想到这里,顾同点了点头,说道:“速速传令给留守大同府的廖永强将军、哲别将军,让他们即刻启程,奔赴桓州,然后由廖永强将军从兀立特部的族兵之中,抽出来五千防守桓州,再由哲别将军统帅一万兀立特部的兵马,立即南下,对了,将兀立巴特这个混账也给我带下来,听说他在兀立特部内部现在是越来的无法无天了,正好,这次也敲打敲打他,省的他不知道谁才是老大!”
顾同气恼的模样,将张复亨和萧成看的一笑,笑容之后,二人也不敢拖延,立即就把顾同的意思做成军令,向大同府中的哲别和廖勇强送去。
“神武军五千人马,兀立特部一万人马,正在西京战兵买马的何方,半年之后,也能提供出来一支可战之兵,只要运作得当,翻过年,自己手中就能拥有不下十万人的兵马。”
心中暗暗将目前可以调动和潜在的人马细数一番,顾同发现,武力对抗女真人也不是不无可能,况且联络宋廷的人员已经出动,最迟年后也能有消息,只要韩陀胄不想放弃这次机会的话,相信宋兵一定会帮助自己牵扯一部分女真兵马,只要熬过了明年,甚至是只要熬过明年上半年,顾同就有足够的信心,和女真人大干一场。
~~~~~~~~~~
~~~~~~~~~~
当顾同正在调兵遣将,为继续巩固三晋之地积极准备的时候,女真将领之中,也终于有人发现了西京军的异常。
首先是南京路留守、汴梁军节度使完颜按、其次是关陇兵马节度使完颜永浩,加上京兆路都总管完颜伯嘉,这些目光着卓越之辈,在得到西京军所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进入晋地的南大门——孟津、河中、陕州三地之时,立刻觉得事情似乎发展的有些变味了。
联想到三晋之地的重要性,以及顾同汉人出身的现实,三人立刻便上书女真朝廷,将心中忧虑道了出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三晋失守,落入敌手,这样大的罪名,无论是谁,也都承担不起。
是以在接到了三名地方重臣的军报之后,一直都没有将河东两路平叛情况放在心上的完颜匡、完颜襄以及仆散揆这三个代表着女真各大势力的真正掌权者立刻就坐不稳了,前脚才收到战报,后脚便立刻进宫紧急求见完颜璟。
完颜璟正在西华园和宠妃李师儿赏月观舞,此时闻听军政三大臣求见,不免觉得有几分扫兴,可是他也知道,三人能够放下往日的龌龊,联袂前来,定然是有足够重大的事情。
而当完颜璟见到三人,听到从南京路、从关中传回来的消息的时候,一颗心,简直就像是沉入到了冰窖一样,拔凉拔凉的。
完颜璟始终不相信,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晋北侯顾同竟然会有反心,可是比起顾同有可能出现的反意,三晋之地实在是太过重要了,重要到完颜璟都后悔当初怎么就同意将一个汉人放到了西京留守那样的一个位置,更是后悔自己怎么就同意了让顾同领兵南下进入河东两路去平叛这样一着臭棋。
可是后悔有什么用,现在无疑不是后悔的时候。
但是该怎么做呢?
围绕这个问题,完颜匡、完颜襄、仆散揆三人又都吵成一团,完颜襄主张派兵围剿,将反叛扼杀在摇篮之中,而完颜匡、仆散揆则以目前尽是猜测,不能确定顾同到底是何居心为由,提倡稳妥一些,生怕出兵将本无反心的顾同彻底逼反。
完颜匡、仆散揆的话也让完颜璟心中再次担忧了起来,是的,如果人家真没有反心,自己出兵,不正是将手握重兵的顾同逼反吗?
有些感到尾大不掉的完颜璟最终决定,按照完颜匡、仆散揆的建议去做。
心思定下,完颜璟当即做出决断,派出自己东宫之时,伴之左右的经童胥持国之子胥鼎为河东两路经略使、钦差大臣,奔赴太原府观察顾同动向,又暗中选派兵马,从南京路、关中等地,暗中出兵,要是确定了顾同确实造`反的话,就立刻将这些兵马投入到晋地,将顾同以及其麾下的叛军收拾掉。
一时之间,随着晋北侯顾同出兵河东两路,把控各处要地,平静许久的北方,再次动荡不安,乱世将至,一个个有心之人,都开始了自己的算计。
而围绕着三晋,一场战略和战术上的攻防战也即将拉开帷幕!
第328章 大换血
乱世之中,人心思动,量是谁都能看得出来,随着八月份的西京军雷霆万钧之势,接连拿下孟津、陕州、河中,但凡是有识之士,都从其中看到了一丝不同寻常。但是接下来女真人的举动,更是多多少少的让北中国大地之上瞩目三晋的感到不解。
派出钦差大臣,视察西京军平叛情况?
想象中的女真铁骑尽出,将西京军流露出来的异常扼杀在萌芽状态中的军事打击并没有出现,反而是派出来一个钦差大臣,搞什么视察。
女真保守派得知此事之后,坐不住了,立即在朝堂之上向完颜璟发难,要求召回钦差,派出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