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乐歌-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诡异的是,她就这样收起了哨子,选了一处隐蔽的地方,静静等待起来。过了没多会儿,一辆马车便从前方缓缓驶来,白发车夫微眯双眼,状若打盹儿。一个丫鬟模样的少女,头探出车来,像是在找寻什么人。
  “我在这里。”蒙面女子从隐蔽处出来,车夫和丫鬟同时望过来,后者惊喜的跳下车,赶紧迎了上去。
  片刻之后,马车缓缓行驶在北上的官道上,车里却没有什么蒙面女子,只有个秀丽病弱的官小姐。但丫鬟还是那个丫鬟,她凑在女子耳畔,小心翼翼问道:“小姐,得手了吗?”
  “那当然。”那官小姐自然就是蒙面女子。虽然扮作娇弱,但听到丫鬟的问话,她清秀的面庞还是忍不住神采飞扬,拍了拍手边的金盒道:“本小姐出马,自然手到擒来!”
  “小姐就是厉害!”丫鬟崇拜的两眼放光,忍不住小声央求道:“能让婢子瞧一眼吗?”
  “就瞧一眼。”女子自己也好奇的紧,得手之后光顾着逃跑,还没瞧一眼那玉玺长什么样呢。
  小丫鬟点头如捣蒜,便见自家小姐将那雕龙盘凤的金匣缓缓托起。
  “哇,好美的盒子呀!”小丫鬟激动的双手捧心。
  “瞧里面!”女子献宝似的按一下盖子上的机括,笑吟吟看着丫鬟,等着看她夸张十倍的表情。
  丫鬟目不转睛盯着匣子,盖子一打开,她登时两眼圆瞪,眼珠子都差点掉下来。
  ‘果然够夸张,不过怎么跟见了鬼似的?’女子有些扫兴。
  “小,小姐……”丫鬟伸手指着盒子里,结结巴巴道:“你跟婢子开玩笑的吧?”
  女子一愣,赶忙低头一看,登时全身血液凝固了一般,手中金盒落在地上,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从里头骨碌碌滚出来,识趣的钻到了座位底下……
  见自家小姐石化了一般,丫鬟吞了吞口水,畏惧的抱住了头,仿佛有什么恐怖的事情将要发生。
  车厢内,片刻死寂之后,渐渐响起喘气声,那声音越来越大,简直就是……喘粗气。
  听到那声音,正在打盹儿的车夫也赶紧捂住耳朵。
  “你给我出来!”下一刻,一声尖锐高亢的怒吼,险些把车顶棚给掀飞,紧接着一阵砰砰作响,还伴着一个女子的怒骂声:“乖乖出来受死吧!”
  车厢里,丫鬟想要拉住暴怒失去理智的自家小姐,阻止她将车座拆掉。可哪里能阻拦的住,只见她一把掀翻了固定在车底的矮座,恶狠狠的盯着……那块石头,狞笑道:“你以为能躲得过去吗?!”
  “去死吧!”说完,她一把捡起那石头,抡圆了胳膊,用全身力气丢出车窗!
  看一眼流星般消失在远方的石头,车夫无奈摇头。要是让那些教徒知道,他们高贵从容、慈爱优雅的圣女大人,居然深藏着这样幼稚粗鲁的内心,不知会不会悲伤成河……
  发作一通,那女子终于冷静下来,坐在丫鬟的位子上,开始复盘起之前种种。转眼她就明白了,咬碎银牙道:“肯定是让那小子掉包了!”
  ……
  “那东西就在我手里。”陆云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样事物,托在手中给保叔看。
  保叔眼珠子都要瞪下来了,赶忙使劲揉了揉双目,见不是自己看花了眼。这才颤抖着伸手,指着那东西,张嘴结舌道:“这,这,这……这是什么?!”
  只见陆云掌中那物方圆四寸,色绿如蓝,温润而泽。其上纽交五龙,仿成龙、鸟、鱼、蛇形状,其下则四四方方,显然是一块大印。
  “这不会是……乾朝的玉玺吧?!”保叔当年可是大内侍卫统领,自然是识货之人,他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颤声说道:“那可是……”余下四个字,他竟不敢开口,仿佛怕遭来天谴一般。
  陆云的眼中,也闪着激动的神采,重重点头道:“就是传国玉玺!”说着他缓缓将玉玺提起,露出玺面上阴刻的八个篆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且那玺印左上残缺一角,以黄金补之。正符合乾朝太祖篡魏时,传国玉玺被魏太后砸坏的传说。
  “真的,真的是传国玉玺!”保叔激动的快要背过气去,这下什么都明白了!怪不得夏侯阀会如此兴师动众攻打柏柳庄,还费尽心机避开皇帝的耳目!原来是为了传国玉玺啊!
  传国玉玺,最初乃始皇大帝所有,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始皇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被视为‘气数已尽’!
  自从北方胡人作乱,乾朝衣冠南渡,传国玉玺自然也归于南方。至此数百年间,南朝凭此玉玺,一直被世人视为正统。而北方英雄兵起,称帝者不知几凡,统一北方、兵临天下者亦不乏其人。却都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本朝高祖皇帝攻占乾朝国都之后,全军上下头等大事,便是寻找传国玉玺!然而遍寻金陵,拷遍南朝公卿,却一无所获。无奈,高祖皇帝只能自制玉玺登基。哪怕他挟重造神州之功登临天下,却仍然免不了被人说三道四,认为大玄并没有得到上天的认可……
  没有传国玉玺,成了这位雄才伟略、大功大德的开国帝王平生最大的憾事!随后数年里,他依然不断派人找寻,却始终没有找到这该死的传国玉玺!几年后居然郁郁而终……
  ……
  激动了好一阵,保叔才抑制住怦怦的心跳,赶紧示意陆云将玉玺收回去,然后后退三步,俯身大礼跪拜,颤声垂泪道:“微臣恭喜殿下、贺喜殿下,玉玺在手,天命所归啊!”
  陆云却有些哭笑不得,看着四周一片荒林,除了他和保叔,连个活物都没有,不由苦笑道:“叔,别瞎说。这东西对咱们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是个大麻烦!”他十分清楚,夏侯阀、皇家乃至天下所有人,都会疯狂找寻这玉玺的下落。自己做得虽隐秘,却难免会留下一点蛛丝马迹,万一要是被人顺着找到自己,那乐子可就大了!
  “只是暂时没用,将来殿下要重夺皇位,这东西用处可就大了!”保叔却依然兴奋无比,絮絮叨叨的好一阵,才想起一事,不解问道:“公子是如何拿到这东西的?”
  “就在被人打飞的时候……”陆云微微笑道:“之前,我故意用力,将包袱扯开个口子,一是看看里头有何物,二是……这样偷梁换柱比较方便。”
  保叔恍然大悟:“难怪公子轻易就被他们打飞,我还奇怪公子怎么大失水准呢。”
  “借着俯身在地,我装作捂着腹部,打开盒子拿出了里头的玉玺,又随手捡了块石头放进去。”陆云笑道:“这时,她叫我把包袱丢过去,我便照做了……”
  他难得露出如此欢快的笑容,不知是因为得到玉玺、坑了夏侯阀?还是因为扳回了一局,终于出了井底被踩的那口恶气?
  似乎……后者的成分要远远大于前者。


第二十三章 太平道
  听了陆云的话,保叔奇怪问道:“既然已经得手,公子为何不赶紧离开?”
  “那样,他们就知道,玉玺被我拿走了。”陆云笑道:“所以我又追了一路,看看能不能再坑她一把。虽然过程出乎意料,但结果还不赖……”
  “确实完美!”保叔重重点头,开心道:“公子得了东西,那女子却担了嫌疑,还暴露了身份!现在夏侯阀八成以为,我们也是太平道的人吧!哈哈!”他越说越高兴,抚掌笑道:“太平道,妙!妙!太平道肯定不屑于解释清楚,反正夏侯阀也奈何不了他们!”
  “叔,你想的太美了……”陆云却没那么乐观,他不相信那些门阀巨头,会如此轻易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不过这些话,没必要说给保叔。一边赶路,一边换个话题问道:“为何看到那……鲁班翼,他们就会认出是太平道?”
  “鲁班翼乃是鲁班门为当年北朝东齐所制,”保叔为陆云讲解道:“当时东齐皇帝异想天开,幻想让自己的士兵飞天遁地,便命鲁班门制作飞翼。鲁班门制作了一百种各式各样的装具,东齐皇帝命死囚使用这些装置,从皇宫最高处跳下来,最后只有一人平安落地。而那人所用的装具便是鲁班翼了。”
  “既然已经研制成功,为何鲁班翼又销声匿迹?”陆云不解问道。
  “一是太贵,据说生产一副鲁班翼要耗黄金千两。二是用处不大,只能从高处往下滑翔而已,并不能真正飞起。”保叔说道:“所以东齐皇帝失去兴趣,没有下令生产。仅存的那副鲁班翼,收在皇宫中成了玩物。后来东齐被高祖所灭,当时还是太平道舵主的孙元朗,趁机率教徒劫掠宫中,抢走了天下唯一的鲁班翼。”
  “怪不得……”陆云明白了,为何夏侯阀的人,一眼就认出是太平道的人。
  “鲁班翼真正扬名天下,其实是在孙元朗手中,他凭此物数次逃脱险境……”保叔有些悠然神往道:“后来他晋升天阶,才不再需要这东西……”
  “这么说,那女子八成是孙元朗的嫡传了?”陆云抓住重点,阻止保叔继续讲古。
  “那是自然。”保叔深以为然,说完又恨恨道:“夏侯阀果然早有篡位之心,只要我们将这件事散播出去,就不信那狗皇帝连这都能忍!”
  “不用我们操心。”陆云却笃定道:“太平道肯定会这么干的!”
  ……
  女子的马车在官道上走了一天,傍晚时入义兴城。这里是扬州义兴郡的郡治所在,官兵守备颇严,但看到那马车,问都不问便直接放行。
  马车入城到了郡守府,看门的官差赶紧打开府门,放马车入内。
  院中,郡守夫妇含笑看着丫鬟扶女子下了马车。她仿佛弱不禁风,浅浅的福了福,柔柔问安道:“父亲,母亲,女儿回来了……”这下连声音都与从前判若两人了。
  “好好。”郡守夫妇老怀甚慰道:“外面风大,赶紧进屋。”
  丫鬟便扶着她缓缓进了房间。
  进屋之前,这一家人还并无异常。可房门一关,郡守夫妇竟匍匐于地,诚惶诚恐道:“属下拜见圣女,圣女万福金安。”
  “免礼平身。”圣女大人那张清秀的脸上,浮现出圣洁的光辉,她的声音仿佛能抚平人心一般,哪怕说着毫不相干的话题,依然让周遭众人感到无比幸福。“我师傅到了吗?”
  “道宗刚到,正在静室打坐。”郡守千恩万谢起身,顿一顿又小声道:“左护法也来了。”
  “嗯……”圣女点点头,便丢下众人,到后院的静室与师尊相见。
  静室中,除了三个蒲团一炉香,便再无它物。两名道士相对盘膝打坐,圣女进来也没有睁眼。
  圣女无声无息坐在下首的蒲团上,也闭目调息起来。
  过了许久,年长一些的道士悠悠开口道:“知道夏侯阀的目的了?”
  “知道。”圣女点头,便将事情的始末,简单讲给二人知道。她的语气十分平静,仿佛在说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
  “什么?传国玉玺?!”听她说到传国玉玺,那道士惊叫起来。另一个道士也猛然睁开双眼,正是太平道掌教孙元朗!
  十年岁月并未在孙元朗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还是当初那样剑眉星目,面容清绝,三缕长须飘飘若仙。
  但还惊喜完,旋即又听她说到,唾手可得的传国玉玺被人抢走。那老道脸色登时乌黑一片,怒道:“你太操之过急了!为什么不等我们到了再动手!”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圣女淡淡道:“何况,护法真的认为,你和师傅能把玉玺,从夏侯阀手中硬抢过来?”
  “那也比你擅自动手把握大!”老道有些着恼,转向孙元朗,闷声道:“道宗,圣女肆意妄为,坏我大事,你看该如何处置?!”
  孙元朗虽然一脸惋惜,却并未动怒。他微微一笑,对老道温声道:“师兄息怒。若非盈袖察觉到夏侯阀的阴谋,也不会有今日此局。玉玺乃是天道圣物,岂是轻易可得?非人之过,实乃机缘不到。”
  “道宗,你就袒护她吧!”老道乃是太平道左护法澹台北斗,有天阶的实力,原本在教中地位仅次于孙元朗。但这一二年,孙元朗宣称眼前这个女弟子,乃是太平圣女转世,将来要建立人道乐土为太平女皇。一下子就让这小丫头成了教徒眼中,堪比教主的存在。
  更可恨的是,这小丫头也以圣女自居,根本不把自己这个天阶护法放在眼里。是以澹台北斗早就满腹怨气,找到机会就跟她过不去。“这次她没捉到狐狸,反惹了一身骚,朝廷和夏侯阀肯定要对我们穷追猛打了!”
  “无所谓,他们绞杀我们多少年,太平道不还是太平道?”孙元朗不以为意的笑道:“何况,我和师兄的看法恰恰相反,这是我们改善局面,大展拳脚的天赐良机!”
  “哦?”澹台北斗愣了一下。“道宗何出此言?”
  “盈袖,”孙元朗却看向圣女道:“你确定夏侯阀认准了玉玺被你抢走?”
  “是。”圣女点点头,双目闪过一丝恼火道:“除非那小子被他们抓住,或者他不打自招!但应该都不可能……”
  “如此甚好!”孙元朗这才转向老道,缓缓吩咐道:“师兄,你将消息散布出去,就说太平道拿到了玉玺!”顿一顿,他又对一脸呆滞的澹台北斗说了句:“然后,再暗中给皇甫家,夏侯家,还有那六家传个话,只要他们愿意出价,一切都好商量……”
  “啊!”老道这才恍然,一拍大腿道:“他们本来就貌合神离,要是知道夏侯阀图谋玉玺,肯定会彻底撕破脸!哪顾得上对付咱们?”顿一顿,又兴奋不已道:“皇帝想要玉玺,夏侯阀也想要玉玺!还有那六家,也不是省油的灯,知道咱们肯把玉玺让出,巴结咱们还来不及,谁还敢得罪咱们?”
  “不错。”孙元朗颔首微笑。
  “可是……”老道突然想到个关键的问题,怒视着圣女道:“咱们把玉玺弄丢了!”
  “那不重要。”孙元朗捻须一笑道:“只要他们相信在我们手里就足够了。”
  “我会找到的。”这时圣女沉声道:“虽然不确定。但我感觉,抢到玉玺之人,就是那日刺杀夏侯雷的人!”
  “哦?”澹台北斗惊喜道:“这倒是条线索!”
  “而行刺夏侯雷的那人,”圣女没理会他,接着说道:“功法似乎与《太平经》同出一脉。”
  澹台北斗不以为意道:“那倒不稀奇,他用的是哪门功法?”《太平经》乃太平道立教之本,共十部一百四十二卷,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仅修炼的法门便有七八十种之多!且太平道信徒无数、有教无类,不知多少人学到过上头的功法,又流传出去。
  圣女便伸出青葱般的手指捏了个印诀,与陆云那日在船上的姿势一模一样,如同亲见。
  “这是……”澹台北斗有些傻眼,他竟然不认识这印诀。便转头望向孙元朗,心说这位太平道五百年来的第一天才,肯定能说出个一二来。
  谁知孙元朗居然也摇头道:“我也没见过。”
  “圣女认错了吧?”澹台北斗有些不悦道:“这分明不是《太平经》上的功夫!”
  “这就奇怪了……”圣女秀眉微蹙道:“可那人打出这印诀时,就是《太平经》上‘元气守道、乃生万物’的意蕴!”
  “是么?”孙元朗不禁皱眉苦思起来,良久方想到一种可能道:“莫非出自被夺走的癸卷?”癸卷乃《太平经》最后一卷,也是《太平经》中的至高宝典,向来只有太平道教主可以拜读。
  可惜二十年前,上任教主被皇甫氏所害,癸卷也被皇甫氏夺走,就连孙元朗也没见过。
  但这个猜想实在匪夷所思,就连他自己也不信,摇头笑道:“不可能的。这些年,我已经通过玄朝宗师,把癸卷上的功法补全了。除了那门无人能修炼的太上洞玄功……”
  “那门功法早就随着乾明皇后葬身火场了……”澹台北斗也笑起来,揶揄圣女道:“看来,确实是你错了。”
  圣女低头不再说话,但眼中的疑惑却没有消失……
  “无论如何,”这时孙元朗收住话题,沉声下令道:“都要在白猿社之前找到那个人!”
  “遵命!”圣女和左护法肃容领命。


第二十四章 洛都
  夏侯阀命陆信率军,协助他们搜了一天一夜的山。还调动了当地军队,在大小道路上设卡盘查,甚至连太湖水军都被派到湖上搜查。
  但不过是白忙一场,连根人毛都没找到……
  当陆信接到撤回的命令,带着疲惫欲死的部下返回柏柳庄时,夏侯阀的一众高手已经不见了踪影。
  不过在搜山时,他曾和夏侯不败照过面。对方居然还记得他这个小角色,更让陆信吃惊的是,夏侯不败还向他微微点头,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哎,也不知陆云到底有没有平安回来?’陆信真怕那小子会控制不住,去找夏侯不败报仇。
  不知不觉到了钦差驻地,陆信赶忙收起纷乱的思绪,进去向夏侯雷复命。
  屋里头,夏侯不破也在,两天没合眼,他的气色很差,咳嗽声也重了许多。
  “坐吧。”夏侯雷像斗败了的公鸡垂头丧气,如果这次一切顺利,不会有人追究他在西湖上发生的事情。可如今功败垂成,阀主肯定怒不可遏!回去后,等待自己的肯定是家法伺候……
  陆信道一声谢,在下首跪坐。
  屋里一阵沉默,夏侯不破才苦笑说道:“人算不如天算,想不到竟是这种局面。”说着他看一眼陆信道:“老弟不是外人,实话跟你说,这下我们夏侯阀,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说起挫败,夏侯不破才是最受打击的一个。他向来自负才智,这次行动便是他一手策划的。原本计划里,夏侯阀拿到玉玺便将所有人灭口,皇帝就算有所怀疑,没有证据也发作不得。
  但两个没想到,让夏侯不破的算计落了空。一是没想到对方居然还藏着个天阶大宗师!要知道,天下的大宗师可是数的过来的,夏侯阀算定了对方只有一个周煌,所以派出了两位大宗师,还有十位宗师!按说是足够了,可谁成想,竟然又蹦出一个桓道济!
  第二个没想到,便是那太平道!虽然太平道在大江南北的信徒无数,可夏侯阀这次行事已经无比小心,行动又十分突然,就算孙元朗第一时间察觉,也来不及杀到了……怎么就让他们横插一杠?!
  这下可好,玉玺被人夺走,而且是被夏侯阀也无可奈何的太平道夺走,还如何保守秘密?
  甚至于,眼下找回玉玺已经不是头等大事,而是要先设法过去皇帝那一关,然后再跟各阀沟通,稳住京城的局面再说!
  真是偷鸡不成反被捉,夏侯阀的脸都被丢光了!
  压下心头的烦闷,夏侯不破咳嗽两声,看着陆信道:“老弟,你是否愿意与我夏侯阀同舟共济,度过眼前这关?”
  夏侯雷也死死盯着陆信,陆信面不改色道:“夏侯兄何出此言,陆某早就表明过心迹了,莫非还不相信?”
  “好!”夏侯不破激赏道:“是我多此一问了!”说完正色吩咐陆信道:“劳烦老弟率军将周家一干要犯押送京城。进京后,定然会有人向你询问事情始末……”
  陆信闻弦歌而知雅意道:“在下会按照钦差大人的吩咐,一口咬定是我发现的线索!”
  “好!”夏侯不破和夏侯雷重重点头,后者宽慰他道:“放心,你是我们夏侯阀的人,没人敢难为你!”顿一顿道:“完事儿之后,你就留在京城,不用再回来了!”
  夏侯不破也点了点头,显然这都是商量好的……
  陆信忙满脸感激,道谢不迭。
  夏侯雷拢着胡须,哈哈大笑道:“夏侯阀绝不亏待功臣!”
  待陆信千恩万谢退下,夏侯叔侄脸上笑容荡然无存。
  “想不到,我们行事如此隐秘,还是被太平道盯上了……”夏侯雷哭丧着脸道。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夏侯不破苦笑道:“赶紧回京等候发落吧……”
  ……
  陆信回到军营,一进自己的营帐,就看见陆云已经回来了。
  陆信长松了口气,坐下连喝了几杯水,才稍解胸中燥热,沉声问道:“有什么收获?”
  陆云一边给父亲倒水,一边轻声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讲给他听。听得陆信目瞪口呆,上下打量陆云半晌,方长叹一声道:“天意啊……”说完,他又满脸担心道:“不会被人查出来吧?”
  “应该不会。”陆云已经将经过反复推敲,相信任谁想象力再丰富,也不会想到吴郡郡尉的小儿子,居然能干出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那就好。”陆信相信陆云的能耐,但还是不放心的叮嘱道:“一定要绝对保密,不能泄露丝毫!”
  “孩儿晓得轻重。”陆云郑重的点点头。
  待彻底消化传国玉玺给自己带来的震惊,陆信才想起正事儿,对陆云道:“为父不能回余杭了,夏侯阀命我将周家人押往京城受审。”顿一顿,他神情复杂的叹息道:“你回去后,可以作搬家的准备了,以免到时手忙脚乱。”
  “父亲……”陆云一时竟说不出话来。他也没想到这天会来的这么快,自己计划的第一步,就这样实现了!
  “京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