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乐歌-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还不相信我的本事吗?”崔宁儿朝崔夫人撒娇一笑,又转向那小侍女邀功道:“小姐,我表现的还不错吧?完全把那天女给蒙过去了。”
  原来苏盈袖假扮成崔宁儿时,真正的崔宁儿便假扮成她的小侍女。这次为了将天女蒙混过去,两人再次互换了身份,真正的崔宁儿以本尊出场,苏盈袖则扮演起小侍女,真真假假让天女无功而返。
  苏盈袖在铜镜前坐下,拿起眉笔淡扫蛾眉,一边化妆一边淡淡道:“起先演的还不错,但最后一节演砸了。”
  “啊?”崔宁儿惊讶的张着小嘴,不知自己哪里搞砸了。
  “你这位崔阀嫡孙小姐,不该轻易息事宁人,这样好相与,可不是理直气壮的样子。”苏盈袖又以粉饰面,点染朱唇道:“你至少该让她当众赔礼道歉,然后再和她拉拉关系,将这事儿消弭掉,才是大家小姐的正常行事。”
  “呃……我是太怕被她看穿了。”崔宁儿苦着小脸道:“她说要去找爷爷道歉,我就慌了,当时只想着赶紧送走这瘟神,哪想这么细啊!”
  “就是平时太宠你,什么都不懂,这下麻烦了吧!”帮苏盈袖梳头的崔夫人,狠狠瞪女儿一眼,又对圣女软语道:“这丫头打小就在江南长大,我们两口子也没教过她高门大户的那些鬼名堂,想来那天女也不会觉得太奇怪吧?”
  “那天女是我见过直觉最准的人,大比时我看了她一眼,她就能猜测到我的身份。”圣女将花钿贴在额上,便从素面朝天的小丫鬟,变成了高贵精致的豪门贵女。
  “那可怎么办啊?”已经卸妆成小丫鬟的崔宁儿,眼泪都快下来了。
  苏盈袖缓缓站起身来,伸手弹了她脑门一下。“还能怎么办?提高警惕呗,最近不要出门了。”
  “反正最近在风口浪尖上,在家躲躲风头也好。”崔宁儿吐吐舌头,朝苏盈袖娇笑道:“小姐,咱可说好了,天地我可以替你拜,洞房我可不能替你入。”
  “死丫头,瞎说什么呢!”崔夫人拧一把女儿的胳膊,瞪她一眼道:“一点规矩都没有!”
  “放心,这婚一时半会儿结不了。”苏盈袖好气又好笑的又作势要弹她脑门,崔宁儿赶忙躲到崔夫人身后。
  “圣女是说,此中还有变数?”崔夫人沉声问道。
  “这是自然,你公公这次给了夏侯霸一次难堪,一段时间内,还不得夹起尾巴做人?”苏盈袖微笑道:“怎么可能着急上杆子,风风光光办婚事呢?”
  “那倒是,估计老太师消气前,公公是不会有动作了。”崔夫人认同的点点头,又有些担心的问道:“那圣女的计划,会不会受到影响?”
  “不,这正是我计划中的一环。”苏盈袖那双美目中,放射出强烈的自信。“这门婚事一来是我用来阻止那臭小子入赘夏侯阀。二来是给他脖子上下个套,既然是套索,那当然是远远的拉着绳子最好不过,贴到一起反而会很麻烦。”
  “圣女算无遗策,此番定然可以得偿所愿!”崔夫人心悦诚服的赞叹道。
  “唉,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我师父这一南下,还不知会出什么幺蛾子呢?”苏盈袖苦恼的支颐噘嘴,眼中的光芒黯淡了不少。


第三百九十章 出关
  当中原冬雪初降,两千里外的关外大地上,早已是银装素裹、滴水成冰了。
  辽东的黑土地、茂密的原始深林,乃至宽阔浩荡的辽河尽数覆盖上了厚厚的洁白雪被。茫茫雪原、千里天地一片万籁俱寂,仿佛时光在这里冻结了一般。
  然而,就在这生命禁区般的冰天雪地中,忽然一声声嘹亮的号子,打破了这仿佛亘古不变的寂静。那是一群群身穿着整张兽皮缝制的厚厚皮袄、头戴着遮耳的皮帽的汉子们,在热火朝天的号子声中,齐心协力将一株株参天大树砍倒。
  大树轰然倒地,溅起雪沫四飞。伐木者们一拥而上,奋力挥舞着手中的斧锯,将其分解成一段一段,运送到森林外那一个个简陋的烧炭窑旁。那里,有老人妇孺将木材接力投入窑中,然后将烧好的木炭装进竹篓,肩抗手抬到数里外的辽河边,最后用雪橇顺着冰封的河面运到太平城,供城中几十万教众御寒所用。
  太平城中的教众们也一样不能闲着,无论男女老少,都被分配了繁重的劳动。在这中原人无法想象的恶劣的环境中,所有人都必须拼尽全力,才能勉强生存下去。
  而太平道和它的几十万教众,就在这种绝地中,硬生生在这里生根发芽一百年,顽强的繁衍了数代人!
  “太苦了,实在太苦了……”
  站在太平城中央,那座如宫殿般宏大,却处处透着粗粝简陋的黑色道观中,俯瞰蚁群般忙忙碌碌的教众,暂摄教务的左护法澹台北斗,发出悲凉的感叹。“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却一天只能吃一餐,他们已经多久不知肉味了?”
  站在一旁的右护法公冶天府闻言,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是啊,其它季节还好说,教众们分散在各地渔猎种田,总算可以度日。一到了这个季节,几十万教徒全都聚拢回城内,这么漫长的凛冬,能不饿死人就已经是奇迹了……这还多亏了教主英明,和高丽联姻,与裴阀讲和,不然此刻又要上演往年那样的饿殍满地了。”
  “那此地也不宜久留,咱们还是要早日南归,回幽燕去才有好日子过!”左护法当年奉命驻守幽燕,结果被大玄偷袭,两个月不到,便丢掉了燕云十六州。若非孙元朗及时带兵杀回,护送教众逃回太平城,太平道的香火,可能就断在十七年前了。
  这已经成了左护法的心魔,这些年他一直念念不忘,就是杀回幽燕,报仇雪恨……
  “这次道宗在洛都得了机缘,一掌击败徐玄机,大涨我太平道声威。”右护法与有荣焉道:“若是这回道宗闭关能顺利成功,问道先天的话,反攻幽燕易如反掌。”
  “但愿如此吧。”左护法露出恹恹的神情道:“可就连老恩师和张玄一都做不到的事,道宗这么短时间,能做到吗?”
  “说不准,到了那一步,刹那悟道,也不是不可能的。”右护法笑着说道。
  两人正在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头戴紫金冠、身穿赭黄袍的龙儿快步过来,朝两位护法点点头,嘶声道:“二位护法,师尊要出关了。”
  “哦?”两人忙打住话头,齐声问道:“成了吗?”
  “不知道,刚听到草庐响钟,还没见师父的人。”龙儿摇摇头。
  “好,快去迎驾!”两位护法振奋精神,赶忙跟着龙儿出了三清观,来到观后的一处湖泊旁。
  湖上烟雾缭绕,湖水微波荡漾,未曾结冰,盖因湖下有一热泉眼,常年有沸水涌出。
  湖边有一蜿蜒竹桥,一直通往湖心的小岛。小岛上,便是孙元朗闭关的草庐所在了。此刻小岛、草庐和大半竹桥都被烟雾笼罩其中,影影绰绰,看不真切。
  左右护法和龙儿便在湖畔桥头立定,目不转瞬看着如烟似雾的浓浓水汽中,一名身材高大的道长,缓缓踏步而出。
  三人忙一揖到底,异口同声道:“恭迎道宗出关!”
  “平身吧。”那道长自然是太平道教主孙元朗,从洛都返回后他便闭关了整整一个月。此刻已是内伤痊愈,神完气足。他手持拂尘站在烟雾缭绕的桥头,抹布道袍无风自动,大有飘飘欲仙之感。
  “恭喜道宗得道矣!”右护法公冶天府同样是成名已久的大宗师,此刻却看不清孙元朗的境界高低,大有仙凡两别之感,不由大喜、惊呼起来。
  “唉,近道容易得道难!”孙元朗却惋惜的摇了摇头,一甩拂尘,环绕诸人周遭的迷雾便倏然散去。
  “本座明明已经知道就在眼前,可偏偏怎么也迈不出这最后一步。”
  随着孙元朗的话语声,那被短暂驱散的白雾又悄无声息笼罩回来,再度遮掩住诸人周遭。
  左右护法闻言若有所思,一时都陷入沉默。
  倒是龙儿境界不够,不受孙元朗的感怀干扰,懵懂问道:“那师父到底是什么境界了?”
  “什么境界?不上不下半中央。”孙元朗缓缓走下桥来,身形再度真切起来。“美其名曰,算是半步先天吧。”
  “半步先天?”龙儿一听大喜道:“那也远胜一般大宗师了,师父是不是可以战胜张玄一那厮了?”
  “那得比过才知道。”孙元朗清矍的面容上,罕见流露出跃跃欲试之色,语气疏懒道:“估计那老王八多年前,就已经是半步先天了,但只要境界相同,本座怕他个球!”
  “道宗,万万不要冲动啊!”右护法这才从刹那失神中清醒过来,赶忙苦劝起来。
  “是啊,道宗,要以大业为重,不能因私废公啊!”左护法也劝说起来,只是这话不太中听。
  “这是什么话?”孙元朗缓步向三清殿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冷声道:“本座这次南下,根本不用上太室山,只要那东西一亮出来,必然会招来张玄一。这一战,在所难免!”
  “是。”左护法赶忙缩缩头,歉声道:“是属下执念了。”
  “那东西做好了吗?”孙元朗也不跟他一般见识,又沉声问道。
  “回道宗,已经做好了,就保管在三清殿里。”右护法赶忙禀报道。
  “走,瞧瞧去。”孙元朗来了兴致,脚步也加快了几分。


第三百九十一章 讲法
  太平城,三清殿。
  孙元朗沐浴更衣,穿上洁白的鹤氅,头戴白羽道冠,整个人愈发仙气逼人,妙不可言。
  右护法双手将一个精致的檀木方匣奉上。
  孙元朗打开木匣,拿出里面一样方形玉器,仔细定睛端详起来。
  只见其方圆四寸,用蓝田白玉雕琢而成,上纽交五龙,以大篆雕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其中一角有缺,以黄金补之,那样子,居然跟他在洛水河畔毁掉的玉玺,别无二致!
  “唔,完全一样,至少本座看不出区别来。”孙元朗赞许的点了点头。
  “本教有从东齐府库中得到的玉玺详细图绘,完全按照图绘仿制,就连道宗这样把玩过真品的人都看不出真假,那别人就更加无从分辨了。”右护法自信满满道。
  “不错,只要不碰到真玉玺,这玩意儿绝对不会穿帮。”孙元朗掂量着手中的赝品,却似乎不是很珍惜。
  “这,道宗不是说,真的已经被你毁掉了吗?”左护法听出孙元朗话里有话,不由皱眉问道:“为何又出此言?”
  “本座也是看到这玩意儿,才猛然醒悟到,既然我能仿造出来。那姓陆的小子为什么不能?”孙元朗眼中闪过一抹寒芒,冷声道:“他手里有真玉玺,依葫芦画瓢就是了!”
  “还真有这种可能!”左右护法和龙儿,齐齐倒吸了口冷气。他们本想说,那小子不会那么大胆吧?可转念一想,那姓陆小子连玉玺都敢抢,这天下还有什么他不敢干的事儿?
  “看来这次南下,就算拼着对上陆仙,也得再抓住那小子盘问个明白了。”孙元朗将玉玺丢回匣中,沉声问道:“本座闭关这段时间,洛都城又有什么新动向?”
  “回道宗,洛都城可是永远都不消停。”左护法忙将圣女传来的情报,言简意赅禀报给孙元朗。
  “哦,那姓陆的小子居然得了圣品?看来皇甫彧是下定决心要跟夏侯霸开战了。”孙元朗对局势洞若观火。虽然初始帝还没干别的事情,但他从其这一小小的举动中,就察觉到了皇帝的决心。
  “真的要开战了吗?”龙儿闻言神情一振,嘶声道:“师父,这次可一定要带我去!”
  “还不是时候。”孙元朗却断然摇头道:“这次我南下,是拿玉玺和各阀勾兑,将洛都搅个天翻地覆。把戏台子搭好,你这正主才能粉墨登场。”
  “是……”龙儿只得心有不甘的低下头。
  “道宗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左护法沉声问道。
  “事不宜迟,本座明天就走。”孙元朗淡淡道。
  “这么着急?”左护法不由吃了一惊。
  “此番回来闭关,已经耽误了太长时间,必须要抓紧了。”孙元朗长长一叹,他狡猾如狐,焉能不知自己打了徐玄机,伤了天师道的颜面,肯定会把张玄一给招来,所以才会第一时间就回来闭关。
  在孙元朗看来,张玄一再嚣张,也不敢来这太平城放肆。
  但现在他也是半步先天,自觉不怕张玄一了,自然要迫不及待重新南下了。
  “那请道宗在离开前,务必要开一次法坛。”右护法忙建议道:“让教众瞻仰下道宗的仙姿,提振下大家的士气,好熬过这寒冬。”
  “是啊。”见右护法开了口,左护法也只好附和道:“教众们太苦了,需要道宗给他们鼓鼓劲儿。”
  “这是应该的。”孙元朗点点头,允了。
  ……
  当天晚上,忙碌一天的教众们聚集在城中各处道馆作晚课时,便听到道长们宣布,明日未时,道宗要开坛讲道的天大好消息。
  教众们的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就连满身的饥寒劳累,似乎也一下子不翼而飞。所有人夜里都激动的睡不着觉,天不亮便纷纷起床,找出最体面的道袍穿戴整齐,便迫不及待的出门,赶到三清观大门外排队,想尽量能排的靠前些。这样才有可能进去三清观,不然晚了就只能在观外聆听玉音了。
  虽然道宗法力无边,可以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可瞻仰不到道宗的仙容,损失就实在太大了。
  距离卯时还有足足两刻钟,三清观外便聚集了足足三十万人。乌压压、黑黢黢的三十万人在观外排队,呼出的白气连在一起,现场就像起了雾一般。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三十万人居然没有一个随便说话的,就连咳嗽声都尽量压得极低。
  直到卯时钟响,三清观大门吱呀呀缓缓敞开,才打破了这一鸦雀无声的场面。但教众们依然肃穆安定,按照排队的顺序依次鱼贯进观。
  小半个时辰后,三清殿前偌大的广场上,已是水泄不通,挤满了足足十万教众。其余人等看到观门前竖起蓝旗,便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然后哗啦啦席地而坐。没有拥挤、更没有踩踏……
  卯时三刻,随着一声磬响,道士们奏响了悠扬的道乐,教徒们便齐声念诵《太平经》首卷来。
  ‘天地开辟,淳风稍远,皇平气隐,灾厉横流。上皇之后,三五以来,兵疫水火,更互竞兴,皆由亿兆,心邪形伪,破坏五德,争任六情,肆凶逞暴,更相侵凌,尊卑长少,贵贱乱离,致二仪失序,七曜违经,三才变异……’
  随着教徒们万众一声的诵念,三清殿前那肃穆悲凉的气氛越来越浓郁。
  这时,三十六名身穿杏黄袍的道士,擎着各色灵幡宝幡。又有七十二名身穿紫色道袍的道士,捧着云篆灵符,各式法器。缓缓走出三清殿,在殿外扎起的高台下整齐列队。
  那三丈高台上,安放着洞案供桌,分列着镇信香花,供桌前有一蒲团,蒲团后有珠玉罗伞,这便是太平道宗开坛讲道的法座了。
  待到诵经声停,一声钟响,将教众们唤回心神,所有人齐刷刷抬头望去,便见道宗孙元朗,已经身穿鹤氅,头戴玉冠,手持拂尘,端坐在高台蒲团之上了。
  “拜见道宗!”所有人齐刷刷下拜,万众一声。
  孙元朗微微抬手,教众们便肃容端坐,静听道宗讲法。


第三百九十二章 王对王
  孙元朗讲的自然是《太平经》,今天所授的乃戊卷一部。
  他清亮悠扬的声音,在殿前,在观中,在观外回荡着,不分远近,每个教徒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天地自有神宝,悉自有神有精光,随五行为色,随四时之气兴衰,为天地使,以成人民万物也。夫天地阴阳之间,莫不被其德化而生焉。得其意者,立可睹;不得其大要意,无门户知。能大开通用者大吉,可除天地之间、人所病苦邪恶之属;不知其大法者,神亦不可得妄空致,妄得空使也……”
  诵一段经,他又释一段经义,孙元朗口才极佳,学识渊博,对道家经典的涉猎更是天下无双。自然可以讲得深入浅出、天花乱坠,教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涕泪横流,只觉被当场洗髓易筋,焕然重生一般。
  “哼!”
  正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浓浓的玄妙意境中不可自拔时,忽然一声冷笑在每个教众的心头炸响,眨眼间,就把所有人的心神都从孙元朗的控制住抽离出来,茫然的看着左右,不知发生了何事?
  孙元朗却已经霍然起身,目光凛然的锁定了三清殿顶,那个身材高大、样貌古朴的老道身上。
  那殿脊上铺着弧形的琉璃瓦,上头还有积雪,普通人别说站上去了,趴在上头都会滑下来。老道却稳稳的立在上头,就像站在平地上一般。
  “张!玄!一!”孙元朗双目喷火,一字一顿的道出了那老道的身份。
  来者居然是天下第一高手、天师道的唯一领袖,不二真人张玄一!
  左右护法两位大宗师赶忙跃上高台,站在孙元朗左右,满脸警惕的看着傲立殿顶的张玄一。
  教徒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丰富的表情,他们定定看着张玄一,有人愤恨,有人惊恐,更多的人是满脸不可思议。
  这里可是远离中原的太平城,城内清一色全是太平道的人,这张玄一到底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只身闯到这龙潭虎穴里来?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到底是怎么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声无息闯进来了?莫非会飞不成?
  “呵呵,孙教主,别来无恙。”张玄一睥睨着脚下的高台,朝孙元朗打个稽首,淡淡道:“本来老道还想听听贵教的经义有何独到之处,却没想到尽是妖言惑众、教人造反的老一套,这才忍不住打断了孙教主的传法,真是失礼了。”
  “少来这套,你们天师道整天给人洗脑,让老百姓安贫乐道,甘心给八大家族当牛做马,那才是真正的数典忘祖、其心可诛!”孙元朗别的不敢说,论起口才来,三个张玄一绑一块,他也不放在眼里。
  “老道今天不是来跟孙教主论道的。”张玄一也很清楚自己说不过孙元朗,自然要扬长避短,靠拳头说话了。“你应该知道老道所为何来。”
  “知道,不就是打了小的,引来老的吗?”孙元朗哈哈大笑道:“你来的正好,本座正准备上太室山,跟你新仇旧账一起算呢!”
  “那咱们,可算是不谋而合了。”张玄一也放声笑起来,他朝着孙元朗招招手道:“那孙教主还等什么,上来啊。”
  “哈哈,你这老道太可笑!”这时候,龙儿带着一班弓弩手赶到高台前支援。“我们这里有几十万人,凭什么跟你单挑?”
  说着他朝弓弩手一挥手,嘶声吼道:“大家一起上!”
  弓弩手纷纷举起弓矢,瞄向了殿顶的张玄一。
  “你们都退下!”孙元朗却出声喝止了龙儿一帮人。且不说从下头往上射箭,怎可能伤到堂堂天第一人?单说对方千里远来、只身入城,在十万教众面前挑战自己。那就是孙元朗绝对不能回避的!
  不然,还有何锐气可言?凭什么去抢他天下第一人的名头?
  “师父……”
  龙儿还想再说话,却见孙元朗已从高台腾空跃起数丈,然后如叶片般飘然落在殿脊之上,与张玄一分立两端,遥相对峙!
  “这一战,谁都插不上手。”左护法轻叹一声,对龙儿道:“太一,还是静观其变吧。”
  ……
  三清殿下,十万教众仰头看着高高在上的孙元朗和张玄一。他们这才忽然发现,早晨时还只是阴沉的天色,忽然变得铅沉沉、黑蒙蒙。
  “要下雪了……”右护法看看天色,喃喃自语。
  北风也呼啸而起,吹得那些幡儿、旗儿的猎猎作响,打旗的小道士东倒西歪,几乎要站立不住。
  殿顶的两位绝世高手却丝毫不受影响,非但身子纹丝不动立在殿脊上,就连他们的衣角也柔顺的低垂着,仿佛狂风特意避开两人一般。
  这是因为两人的真气已然外放,别说风了,就是强弓劲弩也无法穿透到他们身前一尺之地。
  两人的气机还在不断攀升,互相纠缠锁定,仿佛天地间只有对方一人而已。他们的目光越来越凌厉,眼睛里已经没有凡人的感情。
  殿下众人距离虽远,却依然被两人的气机所影响,感觉本就冰冷的天气,陡然又冷了十分。教徒们一个个紧裹着道袍,牙齿咯咯打颤,却依然目不转瞬的盯着殿顶,唯恐错过这场旷古之战的任何一个场面。
  终于,两人的气机攀升到了极致,那浓稠的云层似乎也被两大奇人的气机所牵引,低得几乎要压到殿顶一般。
  “一别经年,你终于有点长进了。”张玄一忽然开口说话了。
  “多蒙成全,大仇一日不敢忘!”孙元朗双目赤红的盯着张玄一,双手不知何时已经被耀目的真气所包裹。
  “人生几多风雨,旧事何必重提?”张玄一闻言,忽然露出萧索的神情道:“算了,只要你立誓不再踏足中原一步,老道便饶过你这一次。”
  “哈哈,好大的口气!”孙元朗气极反笑,双拳轰然挥出,一明一暗两团光球便朝着张玄一飞射而去!
  “开始了!”大殿下所有人,不由自主低喝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