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乐歌-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尚摇了摇头,轻叹道:“为父只是吩咐了陆柏一声,让他带人去给陆信父子助助阵,表明一下为父对他父子的支持。”说着他自嘲的一笑道:“没想到人家父子手眼通天,居然从皇家搬来了救兵。”
  陆修点了点头,为自己父亲的厚脸皮,不由一阵汗颜。
  “其实为父也可以帮他,但这跟目前示弱的调子不谐。”陆尚却毫无自觉道:“不过,陆信能自己解决最好,这把刀越锋利,到时候用处也就越大!”说着他深深看一眼自己的长子道:“有他为你在前面披荆斩棘,为父才好顺利将你送上下任阀主的宝座!”
  陆修神情复杂的看着自己的父亲,感觉十分陌生。
  ……
  华夏地域辽阔,南北何止万里,洛都城里仍然赤日炎炎,辽东却已是暑气尽消。
  位于海边的辽东太平城内,百姓都已换穿了秋装,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漫漫长冬忙碌着。看起来,这座十万人规模的城市,与大玄其他州郡并无区别,但其实太平城并不在大玄的版图上。
  统治这座城市的,是位于太平城中央,那座如宫殿般宏大,却又朴素古拙、丝毫不见华丽的黑色道观!
  这便是太平道的总坛所在了。
  一只通体雪白的信鸽飞越千山万水,来到太平城上空,看到那黑色的道观,那疲惫的信鸽便俯冲而下,落在它出生长大的鸽舍之中。
  照看鸽舍的老道,赶忙接住那只信鸽,解下绑在它腿上的小竹筒。然后将信鸽交给一旁的小道士,命其好生照料。他则紧握着竹筒,离开了千百只信鸽咕咕作响的鸽舍,快步向位于道观中央的三清殿走去。
  三清殿前,孙元朗一身葛衣,头系丝绦,正神态安详的看着一名身穿锦袍的年轻人,在殿前大坪上演练剑法。
  只见那年轻人岁数与陆云相仿,剑法却凌厉无匹,将几名陪练的持剑道士,逼的左支右绌、狼狈不堪。
  年轻人却似乎仍有余力,余光瞥见那老道送信过来,他便断喝一声:“破!”声音却嘶哑无比,就如声带被火灼烧过一般,与他美如冠玉的相貌极不相称!
  伴着这一声,年轻人手中长剑,陡然生出龙吟虎啸之声,化作一片灼人的烈焰,将对手笼罩其中!
  ‘啊!啊!’惨叫声中,几名陪练的道士几乎同时被击中了要害。若非那长剑无锋,他们怕是都已经没命了。饶是如此,几人依然难免筋折骨断、口吐鲜血,痛苦不堪的委顿余地。
  年轻人面无表情的把练习用的铁剑随手一丢,毫不理睬那几个陪练,径直向孙元朗走去。
  孙元朗已经看完了消息,见年轻人过来,他抬起头道:“龙儿,你下手太重了。”
  “义父曾教导孩儿,武功是用来杀人的。”被叫做龙儿的年轻人却不以为意道:“所以孩儿以为,就算是练习,也该全力以赴,这样将来对敌时,才不会因大意饮恨!”
  “……”孙元朗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命人将那几名道士抬下去好生医治,这才对年轻人道:“你师姐来信说,玉玺很可能就在京城。”
  听到京城二字,年轻人眼中透出冲天的恨意,咬牙切齿道:“义父,让孩儿进京去帮助师姐,夺回玉玺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太平城
  两百年前,正是汉人最暗无天日的一段光景。太平道的前辈,为了在胡人的屠刀下,保全汉家的血脉,率领十万北方汉人跋涉千里,穿过深山密林,来到这远离中原的辽东之地,建立了这座名为太平的伟大城池。
  在随后的百余年间,太平城是走投无路的汉家百姓心中,可以保他们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太平之地。不知多少汉人携家带口,不远万里来投。最鼎盛时,太平城人口达到了几十万,规模甚至超过胡人政权的一国之都。
  自然,关内的胡人政权,以及曾经窃居辽东的高丽人,都将太平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无不意欲除之而后快。太平城的汉家百姓为了保护这最后的家园,在太平道的领导下,借助关外恶劣的气候和广阔的天地,与胡人和高丽人展开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百年苦战。
  百年间,他们的鲜血洒满这片辽阔的黑土地,数次击败了胡人政权派出的远征军,十几次击溃高丽王朝的军队,终于建立起一支令异族闻风丧胆的铁血强军,始终捍卫着这座伟大的城池屹立不倒!
  最终,他们撑到了八阀出关中、汉人复兴的年代,高祖皇帝亲至太平城,与太平道上任教主寇仙之会盟,极力赞赏太平城在乱世中保全汉家衣冠,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并与寇仙之约为兄弟,发誓永不兴兵辽东,并许诺在将来平定天下后,将燕云之地赐予太平道永为屏障!
  于是,寇仙之尽起精兵数万挥师南下,与大玄两面夹击,消灭了占据幽燕山东的胡人东齐政权。之后,太平道又继续追随高祖南征北战,为大玄王朝恢复中华、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天下平定后,寇仙之便将太平道总坛移到了位于燕云的蓟州渔阳郡,并数度致函朝廷,希望高祖皇帝如约交割燕云。高祖皇帝邀请他入京一晤,说要在京城举行隆重的仪式,来感谢太平道的功绩。寇仙之不知有诈,欣然赴约,谁知等待他的,却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鸿门宴!
  之前,高祖仅有关中,没有占据中原之地,为了得到强援,他自然可以随意许诺。如今大玄已入主中原,燕云居高临下,为中原屏障,高祖终于感到切肤之痛,是绝不会把燕云交出去的。
  而且比起拥护皇权、坚持走上层路线的天师道,素来不服王化,在百姓中威信极高的太平道,始终是让人寝食不安的危险因素。现在高祖已是天下之主,岂容太平道继续兴风作浪?于是,他在天师道的协助下,密谋了这场对太平道的大清洗。
  寇仙之一入洛都便惨遭暗算,被高祖皇帝软禁在紫薇城中。同时,在天师道的全力配合下,朝廷军队对渔阳郡发动了突袭,捣毁了太平道新建的总坛。此役,太平道损失惨重,高手死伤过半,幸亏孙元朗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这才使太平道逃出了包围,退回关外老巢。
  但太平教几样镇教之宝,被寇仙之藏在机关重重的秘库之中。危急之下,孙元朗也无法带走。
  后来高祖皇帝用十万斤炸药,将秘库炸开,得到了里头的宝贝,其中就有《太平经》的最后一卷,玄之又玄的《癸卷》!
  太平教退回关外后,高祖皇帝命裴阀阀主、太尉裴邱,率五万大军同天师道一起追击。然而太平教在关外经营百年,所有教徒、将士的家园都在此处,加之凛冬早至、天寒地冻,结果朝廷大军遭遇惨败,不得不狼狈退回关内。
  翌年,裴邱再次卷土重来。这次他选择温暖的春夏之交,军队也增加到十万,还联合了高丽政权的军队。然而,同仇敌忾的太平教上下,在孙元朗的领导下坚壁清野,利用关外的广阔天地,和敌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游击战,最终朝廷军队粮草不济,只能再次退兵。
  高祖皇帝见数次用兵关外都无功而返,考虑到彼时天下方定,长江以南的前朝势力仍十分强大,就连北方中原地区的地方豪族也依然桀骜不驯,便命裴邱不再出关作战。让他率十万民夫,在前朝关城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座北倚重山、南临大海的雄关,名曰镇北关。
  自此,在大玄朝廷眼中,镇北关一线边墙,便是大玄的国境线。虽未言明镇北关以北不属于大玄,但显然已将关外视为王化之外的蛮荒之地了。
  十几年过去了,镇北关一直波澜不惊,朝廷再也没有对关外用兵,裴邱也早已回到京城。太平道在关外恢复了元气,而且通过海路绕过镇北关,不断派遣骨干重新回到中原,联络潜伏下来的教徒,再次发展壮大起来。但一天不攻克镇北关,他们就一天不敢有大的动作。
  ……
  虽然裴邱已经回京,但镇北关和燕云一带还是由裴阀镇守,所以孙元朗十分重视这次和裴阀的谈判,命苏盈袖随时向自己汇报进展。
  但当那年轻人向他请求要进京帮助苏盈袖时,孙元朗却断然拒绝。
  “不行。”孙元朗想也不想,便沉声道:“时机还不成熟,你这时回京用处不大,反而会引起皇帝和夏侯阀的警惕!”
  “他们……”年轻人嘶声说道:“认不出孩儿的!”
  “他们是认不出你来,可你满心仇恨、杀气冲天,瞒不过那些老奸巨猾之辈的。”孙元朗沉声道:“龙儿你要以大局为重,断不能在此时出了岔子!”
  “义父……”年轻人知道,说什么都没用了,满心不甘的别过头去。
  “放心,”孙元朗轻声安慰他一句道:“为父苦心孤诣、谋划十载,还不是都为了你?再耐心等一等,你重回京城的日子不远了……”
  “是!”年轻人感激的点点头,嘶声道:“义父的再造之恩,孩儿永远也无法报答!”
  “好了,这段时间安心练功,争取再进一步,”孙元朗满目期许的鼓励他一句道:“待为师回来,便让你和高丽王之女成亲,一扫我太平道后顾之忧!”
  “义父要南下?”年轻人吃惊的看一眼孙元朗。
  “为父要亲自走一趟。”孙元朗自嘲的笑笑道:“空手套白狼总不是办法,还是早日把玉玺拿回来的好。”
  “那定可手到擒来了!”年轻人恭维一声。
  “没那么简单,洛都城藏龙卧虎,为师一旦暴露,就寸步难行了。”孙元朗却没那么乐观,他长长叹了口气道:“这次去洛都,还要设法找回《癸卷》,争取晋级先天的一线希望,那样才是天下大可去得。”
  “癸卷……”年轻人轻轻重复一声,赶紧低下头,唯恐被孙元朗看出他眼中那一抹异芒。
  ……
  洛都紫薇城,长乐宫中。
  看完了陆云的文章,初始帝龙颜大悦道:“这小子没给寡人丢脸,不枉老杜你亲自走一趟。”
  “是。”杜晦轻声禀报道:“陆云没有杞人忧天,陆阀内部似乎斗得不可开交,若非陛下出面,他恐怕就要成为斗争的牺牲品了。”
  “要是各家都像陆阀,寡人还有什么好愁的?”初始帝哂笑一声,不再理会陆阀的内部纠纷。“高广宁的案子进展如何?”
  “进展十分有限,”杜晦轻声答道:“原先的堤坝已经被冲毁淹没,账务上又查不出问题。大理寺至今还没有找到工部、都水监贪渎的确凿证据。”
  “那些作证的灾民呢?”初始帝问道。
  “大理寺认定灾民的说法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不足为据……”杜晦轻声说道。
  “是夏侯霸这么认为吧?”初始帝冷冷说道。
  “夏侯阀确实给了各方面不小的压力。”杜晦点点头。
  “早知道会如此,让左延庆来一趟!”初始帝冷笑一声,沉声吩咐道:“该是下一步的时候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陆仙
  自从那日胜出之后,陆云便成了陆阀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族人们也看明白了,他和陆信父子俩,是注定要一飞冲天,谁也压不住的。
  陆云家中,再次宾客盈门,但这次深受打击的陆向老爷子,没有像以前那样,咋咋呼呼的宴请宾朋,似乎被人情冷暖伤透了心。
  陆云这边,每天都会收到一堆请帖,除了本阀的长辈兄弟,甚至还有来自其他家族的邀请。显然,他已经进入了众人的视线,安安静静的日子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陆云想要推辞不去,可那样又太得罪人,对即将到来的九品官人评级不利。幸好,这时阀中下令,命他和陆柏三人自即日起,每日到陆坊接受长辈的指导,全力备战数月后的大比。
  陆云这才不用烦恼,婉拒了那些邀请,轻轻松松去陆坊报道。
  早上出门时,他却见陆信也和自己同路,而且没有穿官袍。
  “父亲不用去衙门?”行在路上,陆云奇怪问道。
  “正好衙门里的事也告一段落了,为父便告了长假,奉阀主之令,要为族中效力一段时间。”陆信微笑答道。在世家子弟眼中,家族的事情比朝廷的差事重要的多,因此因私废公是常有的事。
  “高广宁的案子有结果了?”陆云轻声问道。
  陆信点点头,低声答道:“昨日寺卿大人和都察院、刑部议到半夜,认定河道设计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但工部并无贪污渎职,因此建议朝廷将都水监正撤职,至于高广宁则定为失察,罚俸一年。”
  “还真是……”陆云略略有些惊讶,没想到夏侯阀的化骨绵掌如此厉害,初始帝煞费心机的大造声势,一副不杀高广宁不足以平民愤的架势,就这样被夏侯阀轻飘飘的化解掉了。
  “你才知道夏侯阀的厉害?”陆信却理所当然道:“不过也是因为,这次皇帝不只是针对夏侯阀,还想敲打其他各阀,所以各家都顺着夏侯阀的意思办罢了。”
  “同气连枝,一损俱损,还真是名不虚传。”陆云讥讽的笑一声道:“不过他们这回可失算了,皇甫彧还有后招儿没出呢。”
  “谁知道呢。”陆信有些兴致缺缺道:“就算拿下高广宁又能怎样,丝毫动摇不了夏侯阀的根基。”
  “慢慢来嘛。”陆云笑笑,眼看洛水桥到了,便没有再说话。
  ……
  陆信父子到了陆坊,进了三畏堂,便见陆柏三人已经到了。看到陆云,陆松、陆林朝他挤了挤眼,却没有上前打招呼。
  因为在场的还有阀中两位执事,陆仪和武卫执事陆伟。
  陆仪一脸严肃,看到陆信父子,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陆伟却满面笑容的跟陆信见礼,又使劲拍了拍陆云的肩膀,笑道:“好小子,希望你的武功,跟文章一样出色!”
  “都到齐了,去拜见阀主吧。”陆仪轻咳一声,不待众人说话,他便转身就走。
  “走吧,我老爹要见见你们。”陆伟招呼一声陆云等四名后辈,和陆信并肩走在陆仪身后。
  陆柏三人这才走到陆云身边,陆松和陆侠把他夹在中间,小声说道:“往后几个月,咱们得见天在一起了。”
  “求之不得。”陆云对这三个同龄人印象很好,其实陆阀中,好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只是坏蛋总会特别扎眼而已。
  “安静点。”陆柏瞪一眼陆松和陆林,小声道:“不要把陆云也带坏了。”
  “把我们说成什么人了。”陆松不禁苦笑,不过三人还是依言住口,肃容跟在三位长辈身后,来到了阀主院中。
  通禀一声,七人进了阀主房中,便见除了陆尚和大执事陆修,还有一位身材瘦削的中年人,坐在陆尚身旁的蒲团上。只见他长发披肩、面如金纸,双目微闭、形容愁苦,似乎在思索什么深奥的难题一般。受他的影响,房间里的空气似乎也凝滞起来,让人呼吸困难、透不过气。
  一看到此人,陆仪三人忍不住满脸惊讶,陆柏三人更是呆滞当场,一时间竟忘了向阀主行礼。
  陆云虽不认识此人,但能察觉到那压抑无比的感觉,就是此人传递给自己的。而对方根本没有刻意针对谁,完全是自然而然,就让一屋子人全都喘不过气来!
  ‘大宗师!’陆云心中猛地蹦出三个字,已经猜到了对方的身份——陆阀的唯一大宗师,副宗主陆仙!
  陆修对他们的反应倒是习以为常,心中不禁无比羡慕陆仙。说起来,自己还比他大上半岁,但人家乃天阶,自己不过是地阶,便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自己也是天阶,又何苦让老父如此难做……
  “还不拜见宗主、副宗主!”陆修沉声说道。
  众人赶紧俯身行礼,陆尚微笑颔首道:“好好,都坐下吧。”陆仙却毫无反应,依然在那里神游,却绝对不会有人认为他失礼。
  待众人跪坐下来,陆尚便看看陆云四人,微笑问道:“这四个孩子,就是你们选出来的?”
  “回阀主,是。”陆仪忙恭声答道:“陆柏三个阀主都认识,”说着一指陆云道:“这是陆信的儿子陆云。”
  “好好,”陆尚对陆云也很感兴趣,仔细端详他一会儿道:“果然是一表人才。”
  陆云忙恭敬地再次行礼。
  “不用太拘束,往后你的一应待遇,都和那三个小子一样。”陆尚慈祥的向陆云笑笑,又柔声对四人说道:“你们四个,是本阀千挑万选出来的,肩负着数月后的大比中,为本阀争取荣誉的重任。”
  顿一顿,他看看一旁的陆仙道:“老夫和副宗主商量着,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全力帮助你们提高水平,争取让你们再上一层楼。”
  在陆尚面前,陆松和陆林都成了乖宝宝,更别说陆柏这种严肃谨慎的家伙了,全都诚惶诚恐的聆听阀主的训话。
  “大比会分试文武。文章方面,由四执事来负责教导。武功方面,有五执事来负责。”陆尚看一眼陆信道:“另外,你们十叔的文章,曾经在大比中夺魁,又是地阶宗师。所以老夫安排他协助两位执事,共同教导你们。”
  “是。”四人赶忙拜见三位长辈,阀主的安排让他们受宠若惊,足见族中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了。
  “还有……”陆尚却又语出惊人道:“副宗主也破例同意,会偶尔指点一下你们的武功。”
  “啊!真的吗?!”陆林闻言不禁失声叫了起来!陆松和陆柏也是满脸惊喜,他们完全没想到,素来不理俗务的副宗主,居然会破例教导他们这些小辈。
  “这帮家伙。”陆伟见状笑骂一声。却也十分理解他们的心情。过去的十多年里,陆仙就没有指点过任何人,不然陆阀的地阶宗师,也不会两只手就能数过来。
  “多谢副宗主,我等一定悉心请教,绝不枉费副宗主一番苦心!”陆柏四人兴奋地拜谢陆仙。
  陆仙终于睁开眼睛,用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看了看四人,淡淡道:“每隔三天,日落之前,半个时辰。”
  “是!”陆松等人微微失望,但转念一想,能让副宗主破例,就已是天大的机缘了,便又重新兴高采烈起来。
  “堂哥,”陆伟笑嘻嘻的插话,半真半假问陆仙道:“能不能也给我们开开小灶,哪怕五天半个时辰也成。”
  “没空。”陆仙却一口回绝。


第一百一十四章 操练
  从第二天起,陆云四个便开始接受陆阀的魔鬼特训。翌日天不亮,他便随陆信赶往洛水桥,与住在洛北的陆柏三人会合,然后一起赶往三畏堂北面,专门为他们腾出来的习武场,开始一天的晨练。
  这时,陆伟早就等在习武场上了。
  这位武卫执事,已经负责教导阀中子弟习武多年,有的是法子折腾这四个可怜的小子。
  习武场上,摆着四对石锁,每只都有五十斤。热身之后,陆伟便命他们如寻常习武之人一般,一人握住一对石锁,扎好马步,然后双手平举。
  这对陆云来说,自然轻而易举。即使陆柏三人,也根本不把这一百斤的重量放在眼里。只见四人神态自若的平举着石锁,一炷香时间过去,依然纹丝不动。
  “看来我还小瞧你们了。”陆伟呵呵一笑,挥了挥手道:“换八十斤的。”
  马上有护卫上来,给四人换成了大一号的石锁,这样又坚持了一炷香的时间,陆松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双臂也开始微微颤抖。
  陆伟也不理会咬牙坚持的陆松,见另外三人依然神色如常,便又吩咐道:“给他们三个换成一百斤的。”
  这时,陆松已经颓然丢下了铁锁,揉着酸痛的手臂苦笑不已。不过他的长处不在武功,倒也不觉得有多丢人。
  只见护卫将陆云三人手中的石锁换成了铁锁。这下没到一炷香的时间,陆柏也有些吃不消了。勉强又坚持了片刻,也丢下了铁锁,退到一旁默默调息起来。让陆伟没想到的是,陆云居然仍若无其事,而且看起来比孔武有力的陆林还要轻松。
  “听说令公子把谢添揍得满地找牙,这下我信了。”陆伟见状,一脸震惊的对一旁的陆信道:“果然有玄阶的实力。”
  陆信点了点头,没说话。
  若是换成没有练出真气的寻常武人,就算把全身的赘肉都练成肌肉,能瞬间举起几百斤的重物。但练不出真气,就无法持久,用不了一时半刻,就会肌肉酸痛,无法支撑。只有达到黄阶练出真气,才能将真气藏于中节,用的是暗劲而不是明劲,是真气而不是肌肉,才能长时间支撑负重。
  但黄阶不会收敛控制元气之法,是以双臂举重的同时,全身真气都在不由自主的同步消耗。自然事倍功半,白白浪费太多真气,不会太久便贼去楼空,再也无法坚持,陆松就是这种情况。
  只有晋升到玄阶,真气可以在全身经脉中收放自如、运转随心,才能控制双臂之外的真气不被消耗。每当双臂吃不消时,便将别处的真气调集一部分支援双臂,这样自然极大的降低了无谓的消耗,坚持时间大大增长。
  至于能坚持多久,就要看体内真气的总量,和对真气控制的熟练程度了。对于玄阶来说,将真气彻底耗光的一刻总会到来。只有打通了任督二脉,体内真气源源不绝,才能坚持到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直到体内储存的能量彻底耗光,再也无法生出真气为止……以这种程度的消耗,地阶宗师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