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天涯)-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员和士绅无从下手捞油水,很是不满,自然是要闹腾的。河南的地理位置虽然重要,但是对陈燮来说,把人口弄走就够了。河南那个地方,真心没啥油水。所以,陈燮主动把苏皓宸调来南京,一个是断了别人的心思,一个是免得有人再唧唧歪歪的。虽然对陈燮没啥影响,但是有点讨厌就是了。

随着国内局势的平稳,陈燮没有扩大军队规模的意思。登州营镇守江南,也是一个暂时的计划。为了这个事情,陈燮还在给朱由检的信中特意强调了一些,河南经历过战乱之后,一切都应该以平稳为要。用于赈济的粮食,随着登州营的离开,还是要加强监管的。

陈燮对这个监管完全不报希望,大明的社会结构就是这样,在新的阶级没有大面积滋生之前,这个国家大致就是这样了。实际上真正到了资本主义,你会发现这玩意更狠毒。发展工业,就必须要剪羊毛,农业的羊毛。要不哪来的羊吃人的故事。

整顿军队的目的,不是说抓江南的军权,这是皇帝的意思。通过整军,减少军费开支。军队中的问题太严重了,一点都不比文官的问题少。没有战斗力的军队,还要花银子养着,朱由检觉得冤枉的慌。至于陈燮会不会谋反的问题,老调重弹了,要造反早就造反了。所以这个事情,在朝廷里商议的时候,大臣们都是反对的。就连卢象升和杨廷麟都觉得操之过急,应该等四川的剿贼结束了再说。朱由检却不愿意等了,对陈燮也足够信任,就这么硬着来了。

赵之龙来到总督府求见陈燮,倒是很快就进来了,没有多等。陈燮倒也还算客气道:“来的正好,陛下有明发的旨意,令我整顿江南军务。我拟了个章程,一起商议商议。”

赵之龙一听这话,更加不放心了。整顿江南军务,你把登州营调来干啥?心里这么想,嘴上还得符合道:“好,早该整顿了。卑职才疏学浅,只能帮着敲边鼓。”

陈燮淡淡的看他一眼道:“要整顿,就得从京营下手。我的意思,南京的驻军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陈燮这是话里有话,赵之龙听的明白,却在装傻道:“卑职不明白。”

陈燮冷笑两声道:“你也是位侯爷,这大明的兴衰,关系到你一家今后的荣辱。有的人是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的人是不在其位亦谋其政。南京的京营,到底有多少人,难道你真不知道么?别在我面前装傻子,我既然能杀光左良玉的两万人马,就不在乎多杀一万。说句不好听的,左良玉被杀军纪败坏,肆虐地方,好歹还是能打仗的。南京的京营呢,按照花名册来看,有三成的人马么?就算剩下三成人马,有多少是能拿枪杆子上阵的?一到打仗,就临时抓一些辅兵充数,上了战场一触即溃。这样的军队,要来作甚?别以为有爵位在身,我就奈何你不得。你信不信我现在就斩了你,陛下也不会把我怎么样。跟我这里装傻充愣,你找死!”一番话说的是杀气腾腾,声色俱厉。赵之龙没想到陈燮来的如此直接,当即便吓的软在椅子上,呆呆的看着陈燮。他也是老行伍了,没见过人这么不给面子的。

陈燮见他如此,继续道:“回去以后,把你管的那些烂兵都给我约束好,安心的呆在军营里不要乱动。明日登州营进城接管城防,待我把京营补充、整顿完毕,再还给你来带。以前你们吃空饷喝兵血的事情,我懒得关心。但是现有士兵的欠饷,都给我发齐咯。我给你半个月的时间,把人数给我清点出来。最后在提醒你一句,别给我装神弄鬼,老子是会杀人的。滚!”陈燮一声怒吼,赵之龙屁滚尿流而去。

第五百零九章

第五百零九章永恒的推力

第五百零九章永恒的推力

赵之龙当然不甘心,离开总督府便准备去召集部下,商议对策。还在街道上策马快走的时候,身后听到整齐的脚步声。回头一看,一队士兵正在行军。百余人的队伍,扛着步枪,拍着整齐的队伍,正在街上行军。周边百姓避让两侧,原本繁华的街道上,行人似乎感觉到了冲天的杀气,瞬间安静了下来,注视着这支军队。这是一支完全不同的军队,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洋溢着不可战胜的自信神采。往日里南京城里的军队,跟这支军队一比,很容易就能看出不同来。

“着装统一,步调一致,精神焕发,龙行虎步。不愧为天下第一虎贲!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当的起仁义之师!”茶楼上传来一个人的声音,引得一片附和的叫好声:“好,说的好。柳先生,不如唱一段这个登州营的书吧。”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行军的队伍视周遭如无物,大步往前,滚滚而过。

登州营进城了,看见这一幕,赵之龙眼前一黑。之前陈燮带来的军队,那可是驻扎在城外的,现在直接进城了,这就是要接管城防了。一旦登州营控制了城防,南京城就是砧板上的肉了。可惜就算他明白这一点,也毫无办法来解决。

一干部下纷纷来到侯爵府,赵之龙说了事情,刻意隐瞒了陈燮说的那些狠话。他怕说出来,这帮人都能吓着了。随后一干部下将佐纷纷开骂。

“姓陈的不给大家活路走了。跟他拼了。”

“都回去,安排人手下去,让营内的兄弟闹起来。左右没了生路,不如拼死一搏。”

这个军官将佐都很激动,也没法子不激动。陈燮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断他们的财路。正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些将佐闹腾是必然的,也是赵之龙乐意看见的。他心里打的好算盘,别看陈燮说的杀气腾腾,左良玉能跟南京的京营比么?陈燮敢于斩了左良玉的两万人马。不等于敢在南京城里动手屠杀。那样的后果太严重。

这时候有一名将佐道:“各个城门都被登州兵接管了,嘿嘿,莫要忘了,这一位阁部大人。为了立威对左良玉部大开杀戒的事情。”

就这么一句话。现场立刻安静了下来。赵之龙的脸色也沉了下来。说话的哪一位拱手道:“侯爷,卑职家里还有点事情,先走一步。”说着这位转身就走了。赵之龙默默的看着他不说话,这家伙是徐家的人,自然不会太怵,说走就走了。

魏国公徐弘基虽然被架空了兵权,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军中古旧很有一些。这会纷纷站出来,跟着拱手告辞。这些人不是说有多么的伟光正,不在乎利益什么的。而是他们本身就没从军队中获得多少利益,自然不会为了赵之龙出来冒这个头。非但不会冒险,而且还要拖别人的后腿。这些人与国公府有利益纠葛,自然跟大发钱庄这个庞然大物有利益关系。

赵之龙根本就没想到这点,以为自己在京营之中经营多年,铁板一块了。殊不知在大发钱庄和登州联合商号这两个庞大的经济体面前,所谓的多年经营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早就给渗透的跟筛子似得,浑身都是眼。徐家的人带头,呼啦一下走了一小半,接着就是其他立场居中的人,这批人是最多的。他们看看这个场面,再联系自身的利益,很自然的有了选择。陈燮是什么人?三省总督,手握天下最强的军队,杀人如草芥一般的狠人。跟他作对,有这个必要么?虽然他们多少有些利益在里头,但是比起小命来说,不足为道。再说大明文贵武贱,陈燮现在是文官,他们拿什么来斗。煽动士兵闹饷,这是武将的拿手好戏。但是你也得分人不是,陈燮手里的军队,那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登州营,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就这样,百十个将佐,呼啦一下又走了一堆,剩下的就是二三十人,都是一些跟赵之龙利益攸关的绝对亲信。刚才闹的最凶的,也都是这些人。

侯府之外,百米之外的一个两层楼上,一支望远镜正在盯着大门口看。不断的有人从侧门之中出来,还有人离开之后立刻奔着魏国公府就去了。

国公府内,徐弘基端坐不动,闭目养神。听着几个人在那慢慢的说细节,似乎这个老家伙睡着了,但是谁都知道,老徐家的老不死,那是个什么人物。带兵打仗他们可能没有继承老祖宗的能力,明哲保身的能力则早就锻炼成精了。

这些将佐在这时候过来,无非就是一个目的,煽动老徐出面,重新夺回军队的控制权。但是徐弘基是什么人啊?老朱家的皇帝,对这些勋贵的信任程度他心里很清楚。别看他是名义上南直隶的最高军队指挥官,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每次需要出兵,老徐家人的公爷出来站个台,事情结束了第一件要务,就是交回兵权。真以为皇帝会对这些勋贵放心,也不会有陈燮奉旨整顿江南军务的事情。

人心难测,君心更为难测。徐弘基在听完这些人的抱怨之后,睁眼看看大家道:“我知道了,都回去吧。”一句话他的态度就出来了,就是让大家稍安勿躁。一干将佐虽然不甘心,还是只能无奈的退出来。

徐弘基沉吟一番之后,吩咐人去备车,亲自走一趟总督府。这个时候,首先要搞清楚的还是陈燮的态度,其次在根据陈燮的态度做出选择。徐家看似在南京举足轻重,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要不然也不会南京的兵权实际掌握者是赵之龙。

徐弘基刚出门,陈燮这边就听到消息,忍不住冷笑了几声。这个老不死的,这个时候还惦记着火中取栗。真是服了他!大明朝这些勋贵的祖宗们,个顶个的都是英雄好汉。到了明末,这些后代们沉沦至斯,不怪这些人本身。而是在庙堂的政治风向。比如在北京的英国公,当年的张辅是何等的英豪,历史上最后一代英国公,却被李自成拷掠银子致死。明朝中后期,英宗之后,这些勋贵受到了文臣集团和内廷权阉的长期压制。勋贵得夹着尾巴做人。当然也有自身快速堕落的缘故,历史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趋势,不断的重复罢了。

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是一句典型的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扯淡话。人,还得看自己。

徐弘基这时候肯定不会给陈燮捣乱,甚至不会去惦记兵权。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会在这个敏感的时期,跟陈燮做一笔交易,为徐家今后的富贵争取最大的利益。说到底陈燮不能把徐家怎么地,但是不等于陈燮就会买他的账。如今的陈燮,完全有实力撇开他们,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从江南全盘的改革思路去看待这个问题,陈燮的心里早有一个成熟的想法。

总督府内住着公主,自然不能中门大开。马车停在侧门口,见到了站在门口相迎的陈燮,这就是很给面子的行为了。徐弘基不敢端公爷的架子,今非昔比了。下车来拱手笑道:“冒昧来访,不敢当阁部大人在此相迎。”

陈燮露出虚伪的微笑,上前来做个请的手势道:“公爷不来,在下也是要去登门拜访的。”

江南之事,一味用强不可取。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在赵之龙面前,陈燮可以蛮不讲理的直接碾压过去,但是在徐弘基面前,这么做就没必要了。大明勋贵阶层固然是烂泥一堆,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一个局面。要改变一个这样的局面,依靠蛮力明显是最下乘的手段。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陈燮就有了定论。当初能通过利益杠杆来改变江南的格局,营造出如今的局面。为何不能继续这么做下去?只不过现在的利益方向,不在大明内部,而是对外的延伸罢了。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不变的推力。

一番客气之后,两人落座。朱媺娖没有出现,不是不给老徐面子,就算是嫁给陈燮,朱媺娖还是公主。她出来之后,不免有借君权压人的嫌疑。如果两家比较亲近,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不是泛泛的利益之交么?就是说没到那个情分上。

“老朽倚老卖老,叫一声思华可好?”徐弘基主动开口,陈燮微笑点头道:“老国公德高望重,自当如此。”这是很给面子的说法,不过国公一脉,倒也当的起这个说法。

“思华,登州营入城,各处城门接管下来,不知下一步意欲何为?如今西南战事未消,不可多生事端啊。”老家伙一副语重心长的架势,很像那么一回事,似乎在为陈燮考虑。

陈燮点点头道:“老国公所言极是,燮受命于君父,总督三省,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陛下所忧者,燮之所急也。”这个话说出来,徐弘基还真的不敢不信。陈燮现在的地位和身价,换成别的大臣,早就自己放弃兵权,回家做个富家勋臣。根本就没必要像现在这样,又捏着兵权,又不肯造反。

。。。

第五百一十章要有顺昌逆亡的气势

第五百一十章要有顺昌逆亡的气势

话锋一转,陈燮又道:“有的人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把国家的军队变成了私人牟利的工具,这是陈燮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自今上登基一来,对外这些带兵的人不能抵御外辱,对内不能平息乱局。个别军队,吃空饷吃到了成,再不整治怎么得了啊。”

徐弘基一直在盘算这话里的意思,自打登州营进城,这个事情就已经不可逆转。关键是陈燮要做到哪一步,徐家能从这个事情里得到什么。兵权这个东西,徐弘基是不打算碰的。一旦染了兵权,徐家就是帝王猜忌的对象。

“思华总督三省,整军是分内之事。只是这粮饷从何而来,如果还是跟以前一样,不用几年,京营还得恢复老样子。”徐弘基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一副为陈燮着想的语气。实际上这就是废话,陈燮带了那么久的兵,怎么会不知道粮饷之中的问题。登州营,就没怎么拿过户部的粮饷,甚至都不是在兵部账面上的军队。正儿八经的私人军队。所以说,提到这个事情,对比之前陈燮说的话,多少有点别的意思在内。这个南京的京营,别整顿成登州营了。

陈燮对待这个话,很直接的给出一个答案:“整军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清查,确定各营的实际情况。第二步是根据实际情况,去芜存菁,补充缺额。第三步是建立一个的供应体系,摆脱过去完全依附于文官的后勤体系。”听完这个话,徐弘基立刻如坐针毡,早知道陈燮是这个打算,他就不该来这一趟。这里头水太深了,往里跳就是找死的节奏。有心找一个借口告辞,但一时就没有借口,坐在那里看似镇定,实际上心里已经开了锅。

陈燮这个三步走,真的做到了,就得站在天下文臣的对立面。大明的文臣靠的就是粮饷来压制武将,现在搞一个的后勤系统,直接甩开文臣,这如何得了?徐弘基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大的肩膀来抗这个事情,更后悔自己还想火中取栗的行为。

“哎呀,出门的时候忘记喂八哥了,老夫得赶紧回去。”徐弘基很果断的站起来,决定避开这个漩涡。开什么玩笑,这是跟天下的文官为敌呢。就算是魏国公,也没有那么大勇气做这个事情。这种事情,不论成败,都将给徐家造成遗祸无穷的后果。

陈燮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站起来,也不出言挽留,坐在那里显得很没礼貌,丝毫没有送一下的意思。跟之前到门口迎接,完全是两个意思。徐弘基急急忙忙的往外走,到书房门口的时候,听到身后传来陈燮的声音:“公爷慢走,不送!”

这个时候徐弘基狠狠的犹豫了一下,这一步迈出去的后果,他必须权衡一下了。有心回头解释了一下,最后还是重重的叹息一声道:“我老了。”说完摇摇晃晃的走了,步履蹒跚。

看着这个踉跄的背影,陈燮露出冷笑。作为勋贵的代表,魏国公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彻底的堕、落。他们作为大明生物链的顶层,长期的特权带来的优渥生活,腐蚀了一代又一代的勋贵。对内,他们服从于文臣的压制,对外,没有战斗的勇气。这时候再看看历史不难发现,不论是京师的英国公,还是南京的魏国公,在明末的这段历史中,没有最烂,只有更烂。而这些人,恰恰是大明王朝既得利益者高层。

人都会有私心,没有私心的那是圣人。有私心可以理解,但是像这样为了保住眼前的富贵,不肯为了国家利益作出任何改变,甚至还要去阻挠改变的勋贵文臣,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整个大明的统治阶层都是这样。

这个时候再看看陈燮要做的事情,不难得出一个艰难的结论。但陈燮还是要去做,并且是推动这些人主动去做。徐弘基不敢赌,不等于别的人不敢赌。总是会有人不满足于现状,主动的去做出一些改变。李自成、张献忠都有文人原因投靠,何况陈燮乎?

书房门口出现钱不多小山似得的躯体,看见沉默不语的阁部大人,钱不多上前来小心的低声道:“草民见过阁部大人。”陈燮抬头看了一眼,淡淡道:“少来这一套。”

钱不多这才轻松了下来,坐在边上的椅子上,一副等候指示的态度。陈燮也不跟他客气,淡淡道:“让你来就一个事情,如今大发钱庄的分号,遍布江南各府县。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整个,重新分配利益。回去拟一个计划,把各地的分号全部纳入江南分号的旗下,作为一个整体,重新分配股权。”这话说的钱不多陡然一颤,嘴哆嗦了一下,喉结艰难的动了动。

以前的钱庄如何开分号,有一定固定的套路。就是每到一个地方,肯定要拉上本地的头号实力派,然后大家合伙分润这个分号的股份。现在突然把所有分号都归纳到一个江南分号的大旗之下,也就是说所有人的股份都是江南分号的股份了,而不存在什么苏州分号的股东,扬州分号的股东等等。这么做的后果很简单,就是所有这些股东,在各地分号中的话语权将基本丧失。本来这些股东,就没有多少话语权。

陈燮看出他的不安,又来了一句道:“不必担心,只要利益没有受损,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这个事情很大,根据各地分号的实际情况,进行配股。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事情,一两年做完都是快的。现在我们是强势,在这个重新洗牌的过程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能分的很清楚。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中间派永远是多数。你放心去做好了,出了事情我来解决。”

钱不多的表情就像逼着他去吃屎似得,一阵红白变换之后,低声道:“南京分号里头,勋臣、缙绅混杂,很难一一说服啊。”陈燮陡然眉毛一扬,冷笑道:“我有让你去说服他们么?告诉他们一声就行了,不愿意继续合作的,那就退股好了。老钱,不是我说你,这么些年了,你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你现在是什么身份?江南的钱庄巨子,多少人指望从你的手指缝里漏一点好处。跺跺脚,整个江南都会地震的人物,你还会担心那些勋臣?真是笑话!你要有顺昌逆亡的气势,不要缩手缩脚的。”

钱不多是个商人的出身,长期以来的社会地位都不高,心态上是依附这些大人物吃饭的惯性。突然陈燮来了这么一番话,自然很难扭转。看着陈燮坚定的眼神,突然钱不多觉得心头有点发烫。按照陈燮说的去做,他可能会有什么后果?这个念头在心里一闪而过,另外一个念头很快就战局了主导。不按照陈燮说的去做,会怎样?

结论很快就有了,钱不多深深的呼吸,站起来郑重的拱手道:“小的明白。”尽管陈燮一再强调,不要摆出这么明显的上下之分。但是这个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随着身份的变化,很多东西必然发生变化。对此,陈燮也是无奈的叹息一声道:“你啊,算了,你怎么自在就怎么来吧。”

钱不多告辞而去,不多时陈燮听到轻轻地脚步声,抬头一看,朱媺娖开了,从宫女手里捧着的盘子内端起茶盅道:“夫君最近劳累的有些过了,喝点参茶补一补。”看她一副认真的样子,陈燮忍不住想笑。身体上陈燮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只不过为大明朝的现状感到无奈而已。接过茶杯,陈燮笑道:“多谢公主赏赐。”

朱媺娖听到这话,忍不住微微面色红人,低声道:“事情很棘手么?可惜我是妇道人家,不能干涉政务,也帮不上夫君一点忙。”陈燮听到这话,见她面露忧色,笑道:“谁说你帮不上忙的,血吸虫病专治医院,就需要一个人去做防治的宣传,我看这个人,非你莫属。”

正经大户人家的女人,自然是不肯抛头露面,在这个礼教传统之中,这是很丢人的事情。陈燮希望能做出一些改变,同时给朱媺娖找一些事情做,免得整天闷在家里。

“这个,出去抛头露面,夫君的名声有损。不妥吧?”朱媺娖平时也不怎么出门,听到这话多少有点跃跃欲试,但是有觉得不合适。

陈燮笑着鼓励道:“没什么不妥的,这种病患者在江南何止千万,你去告诉大家,怎么预防,怎么治疗,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不但要自己去做,还要带动其他女人一起去做。宣传疾病防治的同时,你还可以顺便做些善事,这比起在家里吃斋念佛,才是真正的功德。”

大道理跟她说也没用,还是这些很普通的白话有效果。朱媺娖一听这个话,立刻点头道:“那我便去做罢,只是如何去做,还要夫君指点一二。”

陈燮笑道:“这个事情怎么做,还得你自己去想。想不明白也不要紧,先从了解入手,等你对这个事情有了足够的了解,再去想改怎么做就是了。”r115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