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天涯)-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U馐侵齑葻R坚持的事情,内阁反对强烈,朱慈烺意外的强硬,御前会议上拍案曰:宁可今年不要庶吉士,也不要一群到了地方任上抓瞎的翰林。

小皇帝初露峥嵘,内阁被迫让步。最终选出庶吉士十六人,原因是题目太难,只有这么十六人达到了六十分。官员要不要懂格物和算学的事情,在京师引起了轩然大波。士林议论纷纷的焦点就是陈燮,说这家伙带坏了皇帝,丢弃了老祖宗的好东西。

骂皇帝,骂陈贼,奏折雪片一般的飞进宫内的景象没有出现,新的舆论手段出现了。报纸上发稿子开喷,才是这些年流行的招数,效果比上奏折好多了。有人骂皇帝年幼无知。陈燮蒙蔽圣听,就有人站出来喷回去。反方的观点比较单一,就是点名道姓的说陈燮祸乱朝纲,皇帝是个听信贼人的昏君。这是一贯的手法,搬出所谓的大义,然后各种文字堆砌。正方的反击就详实多了,用事实说话。从朱元璋那会算起,大谈官员通才的重要性。举了无数的例子。证明大明在二百年来,因为官员的学识单一,给国家造成的各种危害。

不管怎么吵,朱慈烺不为所动。再次下旨以邸报的形式发出,要求吏部安排新科进士和庶吉士到地方实习半年,根据实习成绩来决定今后的安排。这个实习成绩怎么来呢?实习所在地的官员评语。这一下又炸了窝了,再起引起新一轮的争吵。

这一次的焦点话题,引起了内阁和在京官员的全体反对,不是反对实习,而是反对朱慈烺在没有事先征求内阁意见的前提下,就发布了这一诏令。内阁、六部、六科,意外的团结。奏折如雪片一般进宫,要求朱慈烺收回诏令,需经御前会议达成一致。才能认可。

朱慈烺继续强硬,御前会议上扬言自己没有做错,之后拂袖而去。次日,甚至连御前会议都不参加了,这一下京师的官员都毛了,更多的奏章砸了过来。朱慈烺的任性直接影响到对新科进士的任用问题。甚至连吏部的京查都受到了影响而停滞。百官就跟打了鸡血似得,非要在这个问题上讨一个说法。

远在华亭的陈燮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可谓吃惊不小。这个事情本质上是君权和臣权的一次碰撞,朱由检在位期间,这种碰撞非常的少,就君权而言,朱由检做到了接近朱元璋的地步。但是随后的历史进程,证明了朱由检在连连碰壁之后,接受了陈燮的意见,开始进行改良,缓和了君臣关系,同时也让君权之间回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现在朱慈烺这么做,看上去有点胡闹,实际上这是你任何一个皇帝都会露出的獠牙。问题的核心是权利,就算是朱慈烺这个小皇帝,对权利的掌控欲也不可小觑。那么,有没有人教他这么做呢?毫无疑问,是有的。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来彰显君权的特殊性。

年轻的朱慈烺,已经开始跃跃欲试,试图掌握这个国家的一切权利。朱慈烺不像明朝的多数皇帝,一辈子都生活在深宫后院之中,他有机会出来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生出所谓实习的念头。这个字眼,还是从陈燮这里学到的。

陈燮正在想着怎么面对这个问题,不至于让朱慈烺感觉到势单力孤,又能阻止他的胡闹时,门子来报,周太监自京师快马而来,正在门口等候。陈燮听到禀报,叹息一声,让人领老周进来。今非昔比,对太监这个群体,陈燮依旧没有歧视,但不会像对待曹化淳和王承恩那么客气,司礼监既然取消了,那就绝对不能让这个畸形的产物死灰复燃。

老周这一路辛苦的够呛,却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京师里已经开锅了,百官和士林都站在了朱慈烺的对立面。小皇帝要说不慌,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给朱慈烺出馊主意的老周,也吓的魂不附体,不然怎么可能一路不停的往南跑,每天只休息五个小时。累的都快散架了,还是坚持进来给陈燮行大礼,跪地道:“奴婢见过国公爷,陛下有信让奴婢带来,还请国公爷尽快回复。”

陈燮接过信,仔细的看了起来,老周跪在地上,不断的用眼角的余光审视陈燮的反应。这个事情怎么说呢?司礼监取消后,太监是最大的受害者。就算是太监,对权利也是有强烈最求的,这些太监只能私下里画小圈圈诅咒陈燮。

因为庶吉士的考试问题,朱慈烺和内阁闹了矛盾,心里很不爽这些文官。跟着陈燮学习的一段时间,他认识到大明的取士体系有很大的问题,官员能力不足,在位期间基本依靠师爷来解决政务的问题。这也是科举改革的根源。于是提出来庶吉士考试的改革,结果内阁不干,朱慈烺只好威胁停止,最终内阁妥协了。这个事情给了朱慈烺甜头,觉得内阁办事拖沓,有的事情完全可以不用他们来废话,自己就能做决定的。

加之老周在边上撺掇,庶吉士一案尚可用罢式来威胁内阁,今后不能什么事情都这么干。长此以往,万岁爷还有什么话语权可言?觉得权利在手很爽的朱慈烺,热血沸腾,干脆做了这么一个事情,直接给内阁绕过了。

没想到的是群臣反应如此激烈,就算是姜逢元也不站在他一边的时候,朱慈烺才慌张了。赶紧给陈燮写信,这时候也只能指望陈燮了。朱慈烺在信里把事情经过说的很清楚,把自己这么做的理由也说的很清楚。陈燮看完之后,瞥了一眼老周,淡淡道:“你先下去休息,让我仔细想想再说。”

老周忐忑不安的下去了,陈燮不动声色,搞的他很慌张。说实话,陈燮很讨厌这种形式的斗争,一直以来他都是暴利破解的典范,但那是非常时期,现在是和平时期了,过去的一套不适用了。一个国家,也不能老这么干,一个人说了算,那还能行?

权利需要制衡,就算是君权,也不能为所欲为,这才是陈燮想要的大明。姑且不论是非对错,单单是朱慈烺这么做,就不值得鼓励。但是陈燮又不能说的太过直接,一面疏离了两者直接的关系,要知道朱慈烺这个年龄,逆反心理还是很强烈的。

无奈的陈燮,只好先把其他人都打发了,义务教育的事情也只好先放一放,把这个问题应对了再说。郁闷的是,这个问题还不能找人商量,只好自己来想法子。

如何让朱慈烺保持颜面,又能收回这种错误的做法,陈燮想了整整一个下午,如落西山都没有察觉,还在书房内踱步。帘子打开,露出叶纤云风韵十足成熟妇人的俏脸,还有一句打趣的话:“老爷在书房里闷了一个下午,我还当是这里凉爽的紧,没曾想进来一探,也没见有多少凉风,您这额头上的汗,也不知道擦一擦。身边的人是怎么照顾的?欠收拾。”

陈燮这才从思索中出来,苦笑摇头道:“这屋子里没狐狸精,你也别四处找了,也不怕变成斜眼。准备温热水,我要洗一洗。”一句话就把叶纤云的小心思给戳穿了,这女子哼哼两声,发现真的没有别人,是自己误会了,闹了一个大红脸,上前给陈燮打扇,让丫鬟去准备温热水,陈燮坐在椅子上享受服务,这才发现衣服都被汉水湿了也没察觉。

你还真别说,这风扇了几下,陈燮突然一拍脑门,走回桌子前,拿起笔来动手写信。

信中陈燮先肯定了朱慈烺的想法是对的,这么做很有必要性,然后才笔锋一转道:“然,国家大事,不可无规矩,陛下为万民典范,带头破坏规矩,不妥。陛下要表达自己的意志,这说明陛下有想治理好国家的*,这是好事。但是臣以为,要表达陛下的意志,还是要在规则内达成为上。陛下仔细想想,在御前会议上,滔滔不绝,说服群臣,岂不美哉?”

洋洋洒洒的写了三千多字才收笔,陈燮换了一个角度,以提醒朱慈烺要讲究斗争的艺术入手,然后达成自己的意志,让群臣口服心服这一角度入手,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最后表示,希望能给朱慈烺一些帮助。(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七章权利需要制衡

第六百七十七章权利需要制衡

钱谦益很不客气的把自己摆在了盟友的位子上,称呼语气可谓变化莫测。陈燮可不是张溥,钱谦益也不是周延儒,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称呼而发生变化,面子上而已。

心情愉快的钱谦益走了,朱由检时期他毫无出头的机会,现在给他等到了。朱慈烺继位之后,朝野有不少呼声,要求他重新出山。可惜,朱慈烺根本就在装着看不到,说到底还是看不上他,或者说没有人能说服朱慈烺。

京师里恩科开始了,二千适龄举子汇聚,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考试模式。前后一个月的时间,二百新科进士同进士诞生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科的庶吉士考试,居然完全不考八股,单单考算学和格物学。这是朱慈烺坚持的事情,内阁反对强烈,朱慈烺意外的强硬,御前会议上拍案曰:宁可今年不要庶吉士,也不要一群到了地方任上抓瞎的翰林。

小皇帝初露峥嵘,内阁被迫让步。最终选出庶吉士十六人,原因是题目太难,只有这么十六人达到了六十分。官员要不要懂格物和算学的事情,在京师引起了轩然大波。士林议论纷纷的焦点就是陈燮,说这家伙带坏了皇帝,丢弃了老祖宗的好东西。

骂皇帝,骂!陈贼,奏折雪片一般的飞进宫内的景象没有出现,新的舆论手段出现了,报纸上发稿子开喷,才是这些年流行的招数,效果比上奏折好多了。有人骂皇帝年幼无知,陈燮蒙蔽圣听,就有人站出来喷回去。反方的观点比较单一。就是点名道姓的说陈燮祸乱朝纲,皇帝是个听信贼人的昏君。这是一贯的手法,搬出所谓的大义,然后各种文字堆砌。正方的反击就详实多了,用事实说话,从朱元璋那会算起。大谈官员通才的重要性。举了无数的例子,证明大明在二百年来,因为官员的学识单一,给国家造成的各种危害。

不管怎么吵,朱慈烺不为所动,再次下旨以邸报的形式发出,要求吏部安排新科进士和庶吉士到地方实习半年,根据实习成绩来决定今后的安排。这个实习成绩怎么来呢?实习所在地的官员评语。这一下又炸了窝了,再起引起新一轮的争吵。

这一次的焦点话题。引起了内阁和在京官员的全体反对,不是反对实习,而是反对朱慈烺在没有事先征求内阁意见的前提下,就发布了这一诏令。内阁、六部、六科,意外的团结,奏折如雪片一般进宫,要求朱慈烺收回诏令,需经御前会议达成一致。才能认可。

朱慈烺继续强硬,御前会议上扬言自己没有做错。之后拂袖而去。次日,甚至连御前会议都不参加了,这一下京师的官员都毛了,更多的奏章砸了过来。朱慈烺的任性直接影响到对新科进士的任用问题,甚至连吏部的京查都受到了影响而停滞。百官就跟打了鸡血似得,非要在这个问题上讨一个说法。

远在华亭的陈燮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可谓吃惊不小。这个事情本质上是君权和臣权的一次碰撞,朱由检在位期间,这种碰撞非常的少,就君权而言,朱由检做到了接近朱元璋的地步。但是随后的历史进程。证明了朱由检在连连碰壁之后,接受了陈燮的意见,开始进行改良,缓和了君臣关系,同时也让君权之间回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现在朱慈烺这么做,看上去有点胡闹,实际上这是你任何一个皇帝都会露出的獠牙。问题的核心是权利,就算是朱慈烺这个小皇帝,对权利的掌控欲也不可小觑。那么,有没有人教他这么做呢?毫无疑问,是有的。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来彰显君权的特殊性。

年轻的朱慈烺,已经开始跃跃欲试,试图掌握这个国家的一切权利。朱慈烺不像明朝的多数皇帝,一辈子都生活在深宫后院之中,他有机会出来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生出所谓实习的念头。这个字眼,还是从陈燮这里学到的。

陈燮正在想着怎么面对这个问题,不至于让朱慈烺感觉到势单力孤,又能阻止他的胡闹时,门子来报,周太监自京师快马而来,正在门口等候。陈燮听到禀报,叹息一声,让人领老周进来。今非昔比,对太监这个群体,陈燮依旧没有歧视,但不会像对待曹化淳和王承恩那么客气,司礼监既然取消了,那就绝对不能让这个畸形的产物死灰复燃。

老周这一路辛苦的够呛,却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京师里已经开锅了,百官和士林都站在了朱慈烺的对立面。小皇帝要说不慌,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给朱慈烺出馊主意的老周,也吓的魂不附体,不然怎么可能一路不停的往南跑,每天只休息五个小时。累的都快散架了,还是坚持进来给陈燮行大礼,跪地道:“奴婢见过国公爷,陛下有信让奴婢带来,还请国公爷尽快回复。”

陈燮接过信,仔细的看了起来,老周跪在地上,不断的用眼角的余光审视陈燮的反应。这个事情怎么说呢?司礼监取消后,太监是最大的受害者。就算是太监,对权利也是有强烈最求的,这些太监只能私下里画小圈圈诅咒陈燮。

因为庶吉士的考试问题,朱慈烺和内阁闹了矛盾,心里很不爽这些文官。跟着陈燮学习的一段时间,他认识到大明的取士体系有很大的问题,官员能力不足,在位期间基本依靠师爷来解决政务的问题。这也是科举改革的根源。于是提出来庶吉士考试的改革,结果内阁不干,朱慈烺只好威胁停止,最终内阁妥协了。这个事情给了朱慈烺甜头,觉得内阁办事拖沓,有的事情完全可以不用他们来废话,自己就能做决定的。

加之老周在边上撺掇,庶吉士一案尚可用罢式来威胁内阁,今后不能什么事情都这么干。长此以往,万岁爷还有什么话语权可言?觉得权利在手很爽的朱慈烺,热血沸腾,干脆做了这么一个事情,直接给内阁绕过了。

没想到的是群臣反应如此激烈,就算是姜逢元也不站在他一边的时候,朱慈烺才慌张了。赶紧给陈燮写信,这时候也只能指望陈燮了。朱慈烺在信里把事情经过说的很清楚,把自己这么做的理由也说的很清楚。陈燮看完之后,瞥了一眼老周,淡淡道:“你先下去休息,让我仔细想想再说。”

老周忐忑不安的下去了,陈燮不动声色,搞的他很慌张。说实话,陈燮很讨厌这种形式的斗争,一直以来他都是暴利破解的典范,但那是非常时期,现在是和平时期了,过去的一套不适用了。一个国家,也不能老这么干,一个人说了算,那还能行?

权利需要制衡,就算是君权,也不能为所欲为,这才是陈燮想要的大明。姑且不论是非对错,单单是朱慈烺这么做,就不值得鼓励。但是陈燮又不能说的太过直接,一面疏离了两者直接的关系,要知道朱慈烺这个年龄,逆反心理还是很强烈的。

无奈的陈燮,只好先把其他人都打发了,义务教育的事情也只好先放一放,把这个问题应对了再说。郁闷的是,这个问题还不能找人商量,只好自己来想法子。

如何让朱慈烺保持颜面,又能收回这种错误的做法,陈燮想了整整一个下午,如落西山都没有察觉,还在书房内踱步。帘子打开,露出叶纤云风韵十足成熟妇人的俏脸,还有一句打趣的话:“老爷在书房里闷了一个下午,我还当是这里凉爽的紧,没曾想进来一探,也没见有多少凉风,您这额头上的汗,也不知道擦一擦。身边的人是怎么照顾的?欠收拾。”

陈燮这才从思索中出来,苦笑摇头道:“这屋子里没狐狸精,你也别四处找了,也不怕变成斜眼。准备温热水,我要洗一洗。”一句话就把叶纤云的小心思给戳穿了,这女子哼哼两声,发现真的没有别人,是自己误会了,闹了一个大红脸,上前给陈燮打扇,让丫鬟去准备温热水,陈燮坐在椅子上享受服务,这才发现衣服都被汉水湿了也没察觉。

你还真别说,这风扇了几下,陈燮突然一拍脑门,走回桌子前,拿起笔来动手写信。

信中陈燮先肯定了朱慈烺的想法是对的,这么做很有必要性,然后才笔锋一转道:“然,国家大事,不可无规矩,陛下为万民典范,带头破坏规矩,不妥。陛下要表达自己的意志,这说明陛下有想治理好国家的**,这是好事。但是臣以为,要表达陛下的意志,还是要在规则内达成为上。陛下仔细想想,在御前会议上,滔滔不绝,说服群臣,岂不美哉?”

洋洋洒洒的写了三千多字才收笔,陈燮换了一个角度,以提醒朱慈烺要讲究斗争的艺术入手,然后达成自己的意志,让群臣口服心服这一角度入手,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最后表示,希望能给朱慈烺一些帮助。

。。。

第六百七十八章推荐

第六百七十八章推荐

兜了一个大圈子,陈燮可谓煞费苦心。保全君王的颜面,还得教会他斗争的艺术。这个老师不好当,真是不好当。老周得了回信,正欲告辞就走,陈燮叫住他道:“身为天家奴才,就该为陛下的江山社稷着想。伺候好陛下,就是你们最大的功劳。”

一句话不轻不重的敲打,吓的老周当是就给跪下了。陈燮不是大明那些文臣,他要明着弄死老周,朱慈烺顶多就是抱怨几句。至于暗地里,那手段多了去了。挥挥手,陈燮打发了老周,出来时老周见钱谦益带着一个年轻人进来,匆匆拱手,狼狈而去。出来才发现,浑身汗都湿透了,大热天的出的全是冷汗,可见吓的不轻。别人不知道陈燮,老周是比较了解的。就算他是陛下的亲信,跟陈燮也没法比。心里虽然怨恨,却不敢有半点报复之心。这可是有兴废之力的大臣,真以为老周不知道朱慈烺这个大明皇帝是怎么来的么?没有陈燮,朱慈烺在太子时期,搞不好就丢了位子。

“学生郑森,见过阁部。”年轻人上前来拱手行礼,陈燮这才反应过来,老钱带来的这个儒生打扮的家伙,居然是国姓爷郑成功。没想到,现在穿上了青衫方巾。

“飞黄兄尚安?”陈燮面带微笑,还算客``气的问了一句。郑森立刻正色拱手,陈燮这是在问候郑芝龙呢,直呼其字,非常看的起的意思。“家父身体尚好,劳阁部大人挂念了。”

陈燮笑道:“当年与飞黄兄并肩打击荷兰人,仿佛就在昨日啊。”这就更给面子了,等于白给郑芝龙脸上贴金的意思。陈燮这么说,没人敢说没这个事情。就算是郑芝龙自己,听到这个话,还得笑眯眯的来一句:“国公爷念旧啊!抬举郑某了,当年不过给公爷打个下手。”

郑森的经历没有太大的变化,拜在钱谦益门下学习。十五年乡试,因生活奢靡,为副提学郭之奇所恶,不使中举,还昧了他廪生的资格。后迟迟不能中举,恩科乡试,郑森终于得偿所愿,科场得名。因京师恩科重算学和格物,特来南京。求见钱谦益,希望能进格物学堂读书。要是以前嘛,钱谦益是不好带他来的,也没那个面子推荐郑森。现在不一样了,他得到了陈燮的认同,未来的内阁大臣在向他招手的时候,觉得这就是个小事情了。

没曾想介绍了郑森之后,陈燮露出来的态度意外的亲切。真是令人惊喜不已。感情,郑芝龙和陈阁部。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里面。这个真是钱谦益误会了,郑芝龙自己都不敢这么想。无非就是陈燮看在这些年郑芝龙虽然跑海贸大发财了,但是本质上还是推动了海上贸易的快速发展,并且还多次和陈燮的人组团跑印度,最近正在谋划组团去欧洲呢。

陈燮觉得应该给点鼓励,这才对郑森和颜悦色。抬举了一把他老爹。搞的钱谦益误会,心说这个郑家的家教不错了,明明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内,还转托自己来引路。

郑森顺势提出要进南京格物学堂学习的请求,陈燮听了当即拿起笔来。亲笔写了一份推荐信,交给郑森道:“格物学是推动大明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但是道德文章也不能落下了。世界上有四大古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华,其他三个文明都灭绝了,而未余我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至今,这与先贤圣人的教诲是离不开的。”

陈燮这话不是瞎说的,现代社会的中国,社会道德沦丧的速度,很大程度上跟老祖宗的好东西没有被重视有关。经济要发展,社会道德体系和构架,也不能轻易摒弃。

格物学堂是个很奇怪的地方,一方面传统士林对她深恶痛绝,口诛笔伐。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带来的现实需求,格物学堂现在是整个南京城里最难进的学堂。这里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进去读书的地方,真的要有本事往里靠才行,真正有资格往里头推荐学生的人,都是陈燮体系内的大佬。这么说吧,就算你是个举人,想进去读书,你就得参加考试。别扯什么老子连举人都考下来的屁话,在那不管用。而且这地方还缺德,每年的招生名额是死的。初秋招生前三个月,就把名额向社会公布,告诉大家收多少学生,收满就不招生了。

话说一开始很多人还打算看学堂的笑话,江南这块地界上,啥时候轮到格物学来出头了。谁曾想,第一届招生就人满为患,多是一些商户人家的子弟来报考,少数秀才也夹在里头。发展到现在,每一届招生不过一千人,学制三年。崇祯十五年至今,这个学堂从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