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天涯)-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这里了,去,把雄鹿叫来,我们准备一下。”路达倒是非常果断,联合纳瓦霍人去打夏延人,战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利益。

雄鹿办事很利索,很快就把长老们都带来了,交流过程有点痛苦,不过总的来说连画图带比划,这些土著还是弄明白了作战计划的大概意思,不过能不能执行的好,就得看老天爷了。路达也不指望能毫无差错的执行,能达成一半的计划就躲起来笑了。

就在路达谋划着打击夏延人部落的时候,夏延人部落内也在商议怎么对付纳瓦霍人。上一次偷袭的行动,其实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附近一个村子里的夏延人,发现了纳瓦霍人的主力离开了,本意外有个四五百人就能打进山谷好好赚一笔,没想到纳瓦霍人的主力杀回来了,被反包围之后歼灭,最终讨回来的人不过十几个。

北美大陆上的印第安人相互之间的仇杀不断,两个部落之间也算是血海深仇了,这个仇肯定要报,而且要尽快的动手。夏延人进行原始的动员,纠集两千人左右的骑兵,在部落首领的指挥下,准备杀上门去。

就在夏延部落集结人马的时候,路达带着一个陆战队连已经抵达了预定战场。这一路走了整整一天,来到了距离夏延人老窝不足十公里的地方。与此同时,雄鹿带着部落内所有的骑兵,在夏延人老窝附近游动。因为这一代地形平坦,很容易被对手发现的雄鹿小心翼翼的行动没有太多的收获,连续游动了三天,一共也才打掉了十几个仇家,抓了八个出来打猎的。

这个举动,很快就被夏延人发现并掌握他们所在的位置。一日上午,爬上一颗树的雄鹿看见远方的骑兵群,立刻从树上跳了下来,招呼手下的兄弟上马跑路。这时候双方距离不过五百米,夏延人不肯放过这些家伙,立刻追了上去。两者之间在草原上你追我赶,绝对优势一方的夏延人追的很急,丝毫没有注意到这帮仇家过了一条河之后,在某个隆起的土坡之后,一群士兵正在列队准备战斗。

小河并不宽,涉水也只要一分钟就能登岸,三分之二的夏延人骑兵过河之后,土坡后面隐蔽的陆战连列队完毕。完成诱敌任务的雄鹿,得意洋洋的来找路达邀功,得到了一顶军帽后,乐的一嘴白牙。带上帽子的雄鹿,立刻带上骑兵往上游运动,从另外一个地方过河,绕行敌侧后,准备等这边战斗结束后,发起追击。尽量多的消灭敌人的骑兵,然后才是部落主力围剿老冤家夏延人。

计划进行的很顺利,渡河之后的夏延人继续追击的时候,两门75山炮开火了。凶猛的炮火中,夏延人乱作一团,同时也发现了正在列队的陆战连。勇悍的夏延人跟欧洲人打过交道,面对炮火并没有像纳瓦霍人那样立刻就崩溃了,而是调转马头朝土坡上冲来。

不过五百米的距离,正常情况骑兵转瞬而至,夏延人还在憧憬用斧子砍死这些不知道从哪来的帮凶,割掉他们的头皮时,排枪砰砰砰的响了。

这个时候想停下来的可能性完全没有,只能继续往前冲,从来不知铁丝网为何物的夏延人骑兵,一头撞上铁丝网的时候,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五十米外的陆战队,从容的开火,雨点一般的射击,一个接一个的掀翻土著骑兵。两门75山炮也在不断的射击,一直到炮管打红了,汗珠滴在上面立刻化作水蒸气的时候才停止。

这是一场夏延人无法理解的战斗,对手是谁,从哪来的,他们一无所知。两千骑兵伤亡过半的时候,夏延人发现不对了,开始掉头跑路才发现,原本浅浅的河水,上涨了不少水位。轻松涉水而过的来路,变成了艰难的跋涉。

陆战队离开了土坡,踩着军官口哨发出的节奏,列队严整的开始前压。战场上到处都是死尸和失去主人的战马,排枪不断的响起,不断的将试图涉水而逃的土著打下马来。这条无名的小河,河水被血染红了。

更为绝望的是,侧后出现了纳瓦霍人的骑兵,虽然不多,但是足以让溃不成军的夏延人彻底的覆灭。整个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过短短两个小时。战场上抓到的夏延人不多,只有区区三百多人,而且个个带伤。

逃过河的骑兵,最终没有能逃过雄鹿和他的伙伴们的追杀,装了木柄的砍刀成为了夏延人的噩梦,追上去就是一刀剁下去,锋利的砍刀轻易的斩断了夏延人简陋的武器。



第八百零六章金光耀眼

第八百零六章金光耀眼

损失了主力的夏延部落覆灭成为定局,纳瓦霍人联合另外一个大部落科隆马人一道,联手把夏延人一网打尽。青壮男子两个可以换一把砍刀或者一个铁锅,女子价格减半,老人和孩子十个才能换一把铁器。

这么操蛋的事情,交易双方买卖做的不亦乐乎,短短半个月,周边百里之内就剩下两个部落。这样一来,买卖就有点做不下去了,实力更强大的科隆马部落,居然把脑筋动到了纳瓦霍人的头上,两家发生了几次冲突后,吃了一点小亏的纳瓦霍人长老找到海边来,要求“神”派兵去灭了科隆马人。

李恒和戴志远获悉详情后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帮人脑子里都是豆腐渣么?咱们是侵略者啊,能不能有点警惕性啊。本着兔子不吃窝边草,本着地区和平长治久安的宗旨,探险队把两个部落的长老都叫来,招待一顿之后,李恒提出调停两家矛盾,戴志远则提出两家合伙去抢别的部落的人口这一阴毒的建议。

旧金山三面环水,海湾对面就是更辽阔的大陆不说,南边也有不少部落。为什么要局促于一个小小的旧金山呢?完全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做没本钱的买卖嘛。

你还真别说,这两个部落商议之后,都接受了这个建议。唯一的提议就是,需要探险队提供更多的铁制武器。这一趟出来,整个船队带来了一万多把砍刀,还有五千多个铁锅。剿灭夏延人部落后,获得人口五千多,马匹一千余,粮食无数。交换出去的铁器,就算给个优惠加上友情赠送,也才不到三千件。可想而知,这帮孙子有多黑心了。

达成协议之后,科隆马人吃饱喝足。心满意足的走了。这个部落比起纳瓦霍要大将近一倍,纳瓦霍人在瓜分夏延人之后,实力得到了长足的增长,地盘也有所增加。但是依旧不敢正面刚科隆马部落。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准备过冬的季节,按照事先的计划,路达带着一个连在纳瓦霍人居住山谷附近扎营,一个是做前哨战,另外一个是准备沿着河流勘察。寻找金矿。

人口买卖大大的缓解了殖民点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些奴隶中的年轻男子,投入到修建码头、修路上、烧窑等工作中,青壮女子则需要去烧荒开垦土地、晒盐,老人负责后勤,孩子则得到了优待,每天都得到一个简陋的学堂里学习。

考虑到这些奴隶都是宝贵的劳动力,除了没有自由之外,生活上的条件并不差。住的是烧地龙的木棚子,虽然是大通铺。比起土著自己住的茅屋来,冬天要暖和的多了。吃的方面,探险队和陆战队看见就吐的午餐肉存货很多,这玩意最大的优点就是保存和运输方便,所以出发的时候后勤方面是尽量多带一点,现在全都便宜这些土著了。殖民地的大明人,宁愿钻山沟去打猎,累个半死回来都不愿意吃午餐肉加压缩饼干的组合。

经过一个月多月的磨合后,这些土著意外的发现这里的生活不错,当然也有不间断的逃跑和闹事的人。但是每次都被抓回来,吊死在树干上风干示众。冬天来临前,探险队也没闲着,他们需要去打猎。储存足够的咸肉过冬,顺便看看能不能发现金矿。

第一场雪落下来之前,一条通往码头的道路修好了,探险队和勘测队依旧没有找到金矿。这个对于整个殖民点来说,打击不能说不大。当然也有好消息,下雪之后。整个奴隶群体变得比较好管理了。冬天逃离殖民地的下场,不是冻死就是喂了荒野上的狼。

因为没有找到金矿,殖民点的不满情绪日渐浓厚,陆战队还好一点,探险队中低落的情绪比较严重。作为整个殖民点的前哨站,路达带着一个连居住在一个半山腰上。越过这个山坡,就是一个相对平坦的面积不太大的草原,半天的时间穿过这一片草原,就是科隆马人的地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殖民后,渐渐的搞清楚一个事情,夏延人并不是本地的常驻局面,他们其实是十年前从海湾对面过来的部落。而且这个部落不过是夏延部落的一部分,因为在领地争夺中失败了,不得不进行一次迁徙。沿着海岸线,一路来到了旧金山这一代活动,因为战斗力比较强大,侵吞了本地纳瓦霍人不少地盘。科隆马那边因为实力更强大,夏延人招惹了几次没捞到好处,两边议和了。当初打算去抢殖民点的时候,纳瓦霍人拉上的是科隆马人。因为炮火太过凶残,吓坏了纳瓦霍人,吓跑了科隆马人,不然整个殖民点的麻烦更多。

正午,太阳照在雪地上,草原上顽强的枯草挣脱雪的束缚,探出头来,在寒风中萧瑟。

一支马队沿着结冰的河流,不紧不慢的往克隆人的地盘而去。前面开路的是已经能够进行简单汉语对话的雄鹿,这个家伙带着十几个铁杆兄弟,已经彻底的投入了殖民者的怀抱。在这里,吃的好,穿的好,下雪之后住在烧了火龙的木屋内,对这些来自东方的“神”,现在土著已经发现他们其实也是人,只是更为强大的掌握了神的知识力量,比较讲道理而已。

半个月前,雄鹿接了一趟活,二十个小伙伴骑着马,带着路达和一个排的兵力,沿着河流一路往南探寻,这是今年最后一次勘测了。如果还是找不到金矿,就得等明年了,不然再下一场雪,草原上就看不到草了,河面也彻底的上冻了。

“路,快到科隆马人的地盘了,他们的,不友好。”雄鹿调转马头,找到正在马背上颠簸的路达,进行善意的提醒。科隆马人比起纳瓦霍人来说,确实不太友好。大概是没吃过亏,加上整个部落单单战士就有六千多人,在这一片土地上一直都是老大,所以他们比较跋扈。上一次被吓跑之后,科隆马人收敛了一点,开始了人口买卖之后,残忍霸道的天性有所暴露。

相比之下,纳瓦霍人就好多了,冬天来临之前,医疗队进驻山谷之后,治好了很多病人,殖民者彻底的获得了纳瓦霍人的友谊。尤其在殖民者自己的资源都很紧张的前提下,帮助他们用青砖和陶管盘了火炕,大大的改善了纳瓦霍人过冬的困难。

路达点点头表示接受建议,科隆马人在交易的时候越来越不安分,尤其是他们尝到了高粱烧的味道后,每个月都要拿一些“不值钱”的货物去换酒喝。这些货物只要是皮毛,还有一些野味。在美洲大陆,这些货物确实不值钱,但是经过处理后运回大明,不敢说一本万利,百倍的利润肯是有的。刚开始的时候,科隆马人拿皮毛和野味换取食盐和烈酒,态度还算比较好,第一场雪下来后,科隆马人的态度便的有所恶劣。尤其在高粱烧库存不多,殖民点决定停止交易烈酒之后,科隆马人显得极为不满,好几次差点发生了冲突。

根据雄鹿的记忆,他和伙伴们就是在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发现的狗头金,因为喜欢金闪闪的东西,拿绳子串起来准备挂着当饰品。河流的交汇处附近,是一大片山区森林,这地方属于科隆马人的势力范围。

“看来我们要快一点了,不然天黑前很难赶到宿营地。大家简单的在马背上吃点干粮,中午就不休息了。”看了看手表,路达喊了一嗓子,得到众人的回应后,整个马队继续上路。出门在外搞勘测很辛苦,但是为了发财,大家都忍了。下雪之后,道路难行,确实增加了不少难度,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就怕找不到黄金。

“快看,这里是河流交汇处,过了这个地方,上游的河流比较湍急没有结冰,一直延伸要森林中。”路达指着前方喊了一句,雄鹿发出了一声欢呼,时间已经不早了,按照预定的计划,要在山脚下宿营。正常情况下,至少要花两个小时准备宿营地。确定宿营之后,雄鹿可以跟着去打猎,这个时候他可以有机会使用神的武器。

沿着河流继续往前,山脚下找到一片平地,这里是森林的外围,地势也不低,就地取材也比较方便,绝佳的宿营地。下马之后,众人开始忙活,先给马喂一点炒熟的黄豆,喂马的同时,用毛巾被马擦汗,这地方马比人金贵,没马的话大家要走回去很难很难。

河面上闪烁着金光,看着阳光下的河流明显要流速更快,再看看附近的地形,路达的第一感觉是这里可以修一个水力机构,磨坊或者水利锤。可惜,这里现在是科隆马人的地盘。明年春天,从夏威夷来的补给船到来之前,殖民地都没打算收拾科隆马人。

“雄鹿,让你的人去找柴火,你,带上几个人去打猎,还有你,去砍一些树回来,你们几个,跟我去河边,还有你……。”一番命令之后,几十号人分工明确,有人负责马匹,有人清理营地,有人开始挖行军灶和排水沟等等。

拎着两个水桶,路达走到河边取水,其他几个人要装几袋子鹅卵石回去,烧热之后的鹅卵石铺在地上,盖上土踩结实了作为帐篷的地基,晚上寒气会少很多。

站在河边,看着清澈的河水,洗了一把脸之后,擦干水的瞬间,一道金光山东,瞬间路达的眼珠子就不会转了,金光来自河底,阳光折射后反射的格外耀眼。

第八百零七章风雪来临

第八百零七章风雪来临

相比于李恒仅仅是因为重视爵位才来到北美这个陌生的大陆,戴志远则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开荒的生活。抛开一旦在北美大陆建立一个殖民点能带来的功勋,戴志远更喜欢这种在一片荒芜之地,看着一个城市在自己手里诞生的感觉。

戴志远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更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豪感。别人来美洲,都是来发财的,而他来美洲的目的,真的是想做这个时代海上的班定远。开疆拓土是过去的说法,改社为党的复兴党,党章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为中华民族拓展生存空间为使命”的字样。

大多数党员心怀使命感,但肯定不是全部。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每一个党员都相信,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列。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恪尽职守,但是戴志远肯定是其中之一。每一天都会早早的起来,工作到很晚才睡。他并不喜欢李恒带了女仆过来伺候生活,但是也不反对李恒这么做,因为李恒没有违反纪律。正常情况下,战舰上绝对不允许有女人出现,但这一次是例外,因为李恒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北美大陆第一块殖民地的总督,原则上是允许带家属的。李恒没带家属,就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毕竟要在这片大陆上任职不少于十年。

这一日,戴志远如同往常一样,早早起来,上上下下每一个地方都走一遍,最后来到码头时,看着在海湾里延伸的栈桥,戴志远的心情很好。这个临时的码头对于整个殖民点来说很重要,没有码头的话,就得用小船一趟一趟的往岸上运物资。

有了临时码头,战舰和武装商船上携带的物资。可以直接走栈桥,用小推车运到岸上,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尽管如此,戴志远还是不满足。眼下的栈桥是木制的,承受能力有限,还得想法子弄一个水泥码头,最好还能有一条铁轨,就算没有车头。用马匹运输也比现在的效率要高不少。看着正在用小推车往岸上运物资的土著,戴志远的脑海中想到的是将来,这个码头上必将会出现的沸腾景象。

回去的时候特意绕了个弯,走在简易道路上,马蹄踩着残雪,看着一片一片平整出来的农田,虽然不算很多,只有一千多亩,至少能保证明年有收获了,这意味着大大的减少对海运物资的依赖。深翻后的农田盖上一场雪。地里的虫子在冬天里无所遁形。农家出身的戴志远读过农学,深知这样做的好处。

冬天的田野上一片平静,偶尔有成片的飞鸟落在田间觅食,一切都是如此的宁静祥和,丝毫想不到这片土地上,曾经渗透过厚厚的血迹。当当当的钟声响的很突然,野地上腾起一片贴地的乌云,飞鸟受惊后慌乱的远遁。马背上的戴志远却脸色一变,挥鞭一指营地:“出事了,快回去。”塔塔塔的马蹄声响起。在残雪未消的土路上不敢跑的太快。

接近营地的时候,戴志远听到了欢呼声,紧张的心情顿时松弛了,回头看看身后紧跟而至的两个警卫。笑道:“看样子是好事,不用着急了。”

路达在营门口被包围了,就像是个凯旋而跪的英雄,在人群的欢呼声和簇拥下往营门挪动。虽然是冬天了,殖民者们并没有松懈,都在营地外趁着天没到最冷的时候。尽量的多做一些过冬的准备。这一路上看见一个人,路达都会高高举起手里的一块黄金,让太阳折射的金光闪耀每一个人的眼睛。都不用说话,每一个探险队的成员看一眼就疯了,丢下手里的一切,跟着归来的勘测队,一边跑一边欢呼。沿途警戒的哨所敲响了原本用于戒备的钟声,似乎不这样就无法发下内心的喜悦。

戴志远也仅仅是看了一眼高举的金子,脸上就露出难以克制的喜悦。这不是单纯的为了黄金,明年只要有一艘满载黄金的船回到大明,就可以预见未来的十年内,这个殖民点将迎来蜂拥而至的人群。海上贸易开启了大明沿海的视野,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早就了一大批野心勃勃的冒险者。这些人中的成功者仅仅是少数,更多的失意着依旧执着。他们将成为这片大陆上移民的重要来源,有了人口才有未来。

夕阳下的天边彤云密布,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明天没准是个坏天气。不过这个时候的殖民点内,没人去关心这个。戴志远却不得不让告诫自己保持冷静,没有加入欢呼的人群中,径直去了指挥部,找到李恒便道:“明天可能要变天,说句扫兴的话,不能不提前做些准备。”

正在阳台上看着众人疯癫的李恒,听到这话脸色也是一阵肃然。尽管已经做了很多准备,看上去非常的充分,但这毕竟是在北美大陆上渡过的第一个冬天。鉴于这些年大明的气候异常,不难联系到今年冬天北美大陆的第一场雪虽然不大,但是来的有点早的事实。

暴风雪一来,不做好防范那绝对是要死很多人的。李恒丝毫不敢大意,立刻下令着急所有军官和管事开会。探险队执行军事化管理,一声令下,连长一级的军官和管理全部都得停止欢呼,二话不说就往指挥部跑。

除了外出不能到场者,半个小时内所有人军官都汇聚在会议室内,李恒和戴志远最后到场,面对百余人的军官和管理团队,极为严肃道:“不好意思,打断了大家的狂欢,理由很简单,你们在欢呼的时候,参谋长发现了天气可能会出现的变化。北美大陆殖民点的第一个冬天才刚刚开始,现在还不到高兴的时候。就算发现了黄金,你们也可能在冬季寒冷的条件下采集,人为财死的蠢事不能干,下面请参谋长讲话。”

简短的开场白之后,李恒转移了话语权,戴志远当仁不让的站起道:“如何顺利的渡过这个冬天,各级单位都有预案,我这里就不重复了。唯一要讲的就是大家绝对不能有松懈情绪,根据上级下发的资料显示,北美大陆的冬天暴风雪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的人不能出事,那些奴隶也尽量避免出现伤亡。从现在开始,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暴风雪天气,我要求各级单位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就算暴风雪不来,我们也要做好一切应对的准备。”

会议开的很剪短,天已经黑了,各级主官却没法子轻松下来。狂欢不要想了,所有人都得动起来,检查过冬需要的一切物资,加固临时搭建的木屋,避免奴隶在风雪中有损失。成立应急小分队,随时准备处理险情等等,诸多事务忙起来,一直到深夜依旧到处是火把。

李恒和戴志远也熬到了深夜,抬头看看没有一颗星星的夜空,还有呜呜的寒风入耳,两人的表情都很严肃,看来天气真的可能会变化。出发前下发了大量的资料,其中就有《看云识天气》这么一个东西。应该说把能想到的资料都准备上了,《赤脚医生手册》这种大杀器,每个队员都发了一本。探险队要求人人都得识字,有这本书在手的话,可以避免很多比必要的损失。说的不好听一点,只要认真的读完这本书,就能对付一些简单的疾病。

天明时分,阴云密布,雪虽然没开始下,风已经吹起来了。整个殖民地再次忙碌了起来,加上奴隶小八千人的殖民地,过冬的食物、取暖的木柴、冬衣等等,无疑是一个海量的数字。各级官员也没心思为发现金矿而继续高兴了,到处都是走动的人群,尽量多的往殖民点内搬运干草在内的各种物质。

李恒和戴志远分头行动,全面检查应对准备。老天爷还算给面子,一直到天黑之前,才开始往下掉大风卷着的雪花。回到指挥部内,冲着结霜的玻璃窗户,李恒和戴志远交换了一个眼神,心有余悸。要不是戴志远及时发现,提前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