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崛起(天涯)-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为大明工作十年作为惩罚。十年后自由了,想要继续工作可以获得一份不错的报酬。为了安抚这些俘虏。每隔十天,就会安排一次减压安抚的休息日,一些表现出色的人提拔为工头,还能得到一个年轻女人作为生活助理。在谁抢谁的游戏中,殖民者抓到了大量的女性,这些女性中三十岁以上的都被挑选出来组成一个女子服务营,平时做点杂活,休息日的时候负责安抚那些奴隶的生理需要。运气好的怀上孩子后,可以得到优待,不用继续从事服务营的安抚工作。
豆蔻梢头二月初,下关码头上官员扎堆。自山东出发的陈燮没有走运河,而是沿着金浦路乘火车南下,虽然铁路大桥没修好,却不妨碍他沿着这条线过了黄河后,继续乘火车到浦口。长江之上现在最醒目的是轮渡,蒸汽机的轰鸣声刺耳,汽笛如怪兽一般嘶鸣。
轮渡的出现大大的改变了渡江难的情况,长江天险的难度被大大的降低。巨大的包铁踏板在绞盘的作用下,狠狠的砸在水泥的斜坡上。尽管这只是一艘木制钢铁龙骨船,却已经能胜任这个时代的马车轮渡工作。
陈燮没有留在马车上,而是大步往前走,迎着一众官员走过来。年近六十的王启年依旧龙行虎步,正准备行礼时,被陈燮拦住,给了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当着众人的面,这个拥抱的价值让王启年鼻子一酸,后退一步,正色拱手:“王启年恭迎老爷驾临秦淮。”
应天知府夏允彝狠狠的回头瞪了一眼自家的小子,低声道:“不得失礼!”
夏完淳当面恭敬,扭过头就做了个鬼脸。好不容易等到了陈公爷当面,必须要请他老人家做主。这不,父亲不让来,他偷偷跟着来了,结果被发现了,又拽到跟前盯着。
前方一干官员一一见过,正在走来的陈燮笑道:“彝仲兄,一向可好?”
夏允彝赶紧拱手道:“见过公爷,此乃小犬完淳。”当爹的都一个尿性,一边说不让儿子失礼,一边不忘给陈燮介绍儿子。看着正色行礼的夏完淳,陈燮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如果不是历史被改变,这小子可是个名人啊。眼下正在京师谋求首辅位子的洪承畴,可是被这小子当面损的体无完肤来着。
“存古贤侄,我与你父乃知交,托大了。”陈燮笑眯眯的说话,显得有点不着调,毫无国公的威严。这个举动使得周围人等将羡慕的眼神投向了夏完淳。“这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也不知道怎么就对了公爷的眼。”不少人心里这么想,现在把儿子带来的官员也不少,可惜没有一个能得到这份随意的待遇,更别奢望陈燮道一声“贤侄!”
夏完淳也有点迷糊了,他绝对是个聪明人,却怎么都想不明白,怎么国公爷对自己如此随意亲和,不像之前对待别家的公子,也就是随意的点头而已。想到这里,夏完淳鼓足勇气道:“公爷,完淳有一事请公爷做主。”、
陈燮很明显的楞了一下,无视夏允彝气急败坏的表情,一抬手挡住他要骂人的节奏,笑道:“好,只要不违背国法,陈某替你做这个主。”夏完淳听了喜出望外道:“君子一言!”
“小畜生,……。”夏允彝急眼了,这小子要造反啊,骂了一声抬手要打。陈燮笑嘻嘻的伸手,拦住这个暴跳的父亲,转头笑道:“快马一鞭!来,击掌为誓!”这一下,周围的人眼珠子都红了,这小子真是撞大运了!夏完淳倒也坦然,伸手与陈燮一拍便道:“公爷,小侄欲往北美拓荒,家父屡次阻挠,去年小侄就没走成,今年说什么也要走一趟。”
陈燮不免吃惊了,要知道眼下的美洲那就是蛮夷之地,哪里能比的了江南的花花世界。年轻气盛的夏完淳,不留恋秦淮河上的歌声,却要跑到万里之外的美洲。难道真的是历史名人不管历史如何改变,总是要发出耀眼光芒的么?
“嗯,说说你的理由。”陈燮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说不行,反问了一句。夏完淳正色道:“回公爷,完淳读过《美洲指南》,故而知道美洲之大,不在大明之下。今大明周边四夷威服,朝野上下一门心思休养生息,我辈欲建功立业为朝廷开疆拓土而不得其门。是故欲往美洲一行,搏一个万里封侯青史留名。”
陈燮听罢,眉毛一挑道:“怎么,跟你一样想法的人很多么?”夏完淳笑道:“多也不多,不过十余同学,都在格物学院上学。晚辈也在学堂就读,去岁刚毕业,回乡做了个中学教师。”
江南文风最盛,自崇祯五年办《明报》起,陈燮一直在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影响读书人。格物学院开学后,在紫金山设天文台一座,只要是个读书人,都可以花10文钱去观天象。夏完淳就去看过,知道宇宙的面目,根本就不是古书里说的那样。读书的时候,深受陈某人的民族思想影响,一帮年轻人激扬文字挥斥方遒,都觉得自己没赶上好时代,做不成卫、班了。等到美洲探险队组成的时候,同学里面有一个李家的弟子去了美洲,一石激起千层浪。
年轻人嘛,谁没有万里宏图之志?
夏完淳联络了一帮同学,决定大家凑一个探险团队,跟着下一波去北美的船队走,他们甚至凑了一笔巨款,用来租一条船和招募探险队员。这个事情夏允彝死活不答应,这小子就在陈燮这里告了老子的状,要陈国公给他做主。
第八百二十三章若个书生万户侯(上)
第八百二十三章若个书生万户侯(上)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一个人的成就高低,主要是由眼界决定的。”陈燮微笑着看看夏允彝,言下之意很明白了。即便对孩子再不舍得,夏允彝也只好把一口气撒在儿子身上,抬脚给夏完淳的小腿上轻轻的来了一下,叹息道:“自找苦吃,将来别抱怨。”
夏完淳恭恭敬敬的冲父亲行礼道:“孩儿欲效仿先贤,为大明,为华夏,为夏家,同时也为自己,挣一个万户侯回来。”话音刚落,陈燮便笑道:“北美地大物博,本地土著一千多万人口,你若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这个万户侯也未必不能挣下。”
“请君且上凌霄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不知人群中哪个喊了一嗓子,顿时引来一片符合声。抬眼看去,一干青衫少年,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夏完淳身后,人人面带激动,想来便是夏完淳的那些青年同学。
下关码头的一番热血激荡之后,翌日,夏完淳的文章“若个书生万户侯”刊登在《明报》头版,一时间点着了江南学子赴异域开疆拓土的豪情壮志。第一批赴北美的人员被称为探险队或者先遣队,第二批赴美者则有了另外一个称号大明北美“开拓队”。
北美殖民计划由陈燮发起,民间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宣传,按照陈燮的想法,总的发现了大批的黄金才好大肆宣传一番。就像澳大利亚,发现金矿之后,根本就不用政府多宣传,民间的船队蜂拥而去。
借着南京之行的机会,陈燮接受《明报》记者的专访,郑重的强调,北美大陆已经有欧洲人在殖民,大明现在去已经有点晚了,但是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同时指出,所有殖民者赴美之后。必须服从总督府的管理,同时也可以从总督府得到一块属于私人的领地。
这话就看你怎么理解了,聪明人看看南洋的殖民就知道,只要你有本事。能抢到土地或者资源,殖民政府都会承认并且给予保护。至于当地的土著的态度,谁去关心?情报部门在爪哇统计出一个大概的数字,大约有五百万当地土著,死于大明的殖民过程中。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土著死亡数字。这个事情跟陈燮下达的一条口头秘密军令有关,“凡我华人者,土著伤害一人,则必取其千人性命为报复。”这个军令是不会对外公布的,属于潜规则的东西。但是各地的驻军从来不敢违背这一条,但凡有人不作为,轻则降职,重则罢官,提前回家养老。更有甚者,上军事法庭审判后。根据情节轻重处罚,枪毙的都有。
窗外是细雨霏霏的春天,华亭新区偌大的政府会议室内坐满了人。居中者自然是陈燮,参加会议的则是官方代表和海军方面的五位舰长,以及民间代表十余人。夏完淳作为青年学子的代表,有幸列席旁听。
“夏威夷方面回来了一条飞剪船,带回来一条消息,先遣队已经成功立足北美。不管有么有发现金矿,联盟都必须给以强有力的支持。我们既然到了美洲,就不要有做客的想法。要有主人翁的精神。当地的土著科技水平非常落后,还在大量使用石器和骨质武器。并且证实了,曾经有过欧洲人抵达那里,但是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我们已经慢了一步。所以要加快步伐。大明北美开拓队的规模,海军方面还是五条战舰护航,主要任务是替换先遣舰队。开拓队会同先遣队之后,要尽快的在当地建立军政一体的殖民政府。北美大陆有其特殊性,所以我的要求是全民皆兵。任何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者,不得踏足北美大陆。”
说到这里。陈燮点了夏完淳的名道:“存古,你会开枪么?”夏完淳立刻站起道:“回公爷,学生在格物学院就读之时,接受过军训,可以熟练使用新式后装步枪。”
“这就好,你们这些年轻人,到了北美都是要做地方官员的,不单单要会打枪,还要会骑马。出则可为将,入则能为相,这是我对你们的要求。将来北美殖民地拓展到一定程度了,功劳积累到一定程度者,朝廷都可以封侯。”陈燮提的是朝廷,不是海外联盟。这不是空口白话,而是与皇帝、朝廷达成了协议,海外联盟有一定的封侯名额。当然,这是要花银子买的,向谁买呢?当然是朱慈烺这个皇帝了。不过这个名额有限就是了,而且确确实实要跟功绩挂钩。一旦有爵位了,退出军政领域之后,自动成为上院的议员。单单这一条,就能让野心勃勃之辈发狂了。相比之下,人在国内干的再好,也不可能得到爵位,这是写进宪法的规则,自建新元宪法颁布之日起执行。不论文臣武将,能够为大明开拓疆域者,都可酌情封爵。
这次会议,其实就是一个计划的阐述,这个计划是陈燮亲自指挥制定的,军方是无条件执行,民间则是自愿加入。总的原则就是一句话,想要北美的土地,自己去抢。如果抢下来的地方够大,每年上缴地方政府的税收达到一个数字,北美总督自然会上报联盟总部。衡量这个功劳不仅仅是军功和税收,还有总督府对官员能力的评价。
总而言之,海外联盟有一个自己的评定体系,但又是大明皇帝承认的体系。因为新的政治体制的出现,内阁就算对皇帝封爵有意见,也说不出任何理由来阻止。现在的皇帝不能干涉内阁的执政权利,这叫宪政。但是皇帝可以通过宣传管理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上院的贵族,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是大明这个怪胎才会出现的宪政模式,皇权固然不能对政权指手画脚,但是内阁也不能像隆庆、万历年间那样,要求皇帝被当成猪来养。议会成为了皇权、政权、法制三方的角力场,兵部和军方则自成体系,每年的军费都得议会审定。好在大明的兵部和军方,暂时不用为海军的开销发愁,不然能穷死兵部。
该计划的规模要远远大于先遣队的规模,计划招募民间团队为二十艘武装商船,民间团队自筹资金,招募人员。抵达北美后,可以自行发展,成立地方小政府。大致意思就是,一个团队假定为一艘武装商船的人,抵达北美之后,这一船的人可以自己去抢地方,抢下来可以自己成立一个镇政府之类的机构,经总督府确定属地无误之后,承认该政府的合法性。
这个规则的本质,就是鼓励民间的野心家自己掏钱,带着一帮人去北美,然后抢钱抢粮抢地盘,过一把“哥是镇长”的瘾。万一不小心混到了一个县长,治下的在册人口达到十万,那么恭喜你,你可以上报总督府,申请一个最低级别的男爵了。
先遣队那帮人,现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出台的规则,要等开拓队带去消息之后,大家都有奋斗目标了。就总督李恒而言,治下人口十万,他就能得一个男爵,五十万则可封子爵,百万人口可封伯爵,五百万人口可封侯爵,如果达到一千万,恭喜你,公爵到手。当然,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评定选项,地方政府的税收还得达到一个标准,达不到标准就算治下的人口达到线了,照样无法通过联盟议会的认可。
对于夏完淳这样的年轻人而言,听了一个大概的规则后就已经热血沸腾了。迷迷糊糊的从会场出来时,面对他的同伴们才反应过来,然后把自己记住的内容说出来后,会场外面的百余青年全都面红耳赤的。封爵啊,谁不想啊。
“男儿何不带吴钩!”人群中再次抑制不住的有人喊了一嗓子!随即引起共鸣和众人的齐声高呼:“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且上凌霄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能够进格物学院的年轻人,还能顺利毕业的,在江南之地都是一时俊杰。而且这些人的身家都不差,百余人凑一起,各自带上合心意的家仆,一条武装商船承载的人员就凑齐了。一群年轻人热血上头,商量到半夜,发起者夏完淳很自然的被众人推举出来,约好他领头,明日一起去宁园求见陈燮,求一个团队的名字回来。
次日一早,众人汇聚一处,乘马车赶到宁园时,陈燮刚刚起来。还在梳洗的时候,下人通报上来,陈燮闻讯稍稍思索便吩咐:“让人去酒家叫些早餐来,一干年轻人肯定没吃早餐。”交代之后,陈燮出来,面见众人。
兴奋的夏完淳站在人群前面,拱手鞠躬道:“公爷,完淳不才,蒙诸君不弃代言。恳请公爷为我等团队取一个名字。”陈燮一听这话便暗暗叫苦,取名字这种东西向来不擅长。
当即正色道:“年轻人要脚踏实地,不可投机取巧。”一句话先把楼歪了,说的众人面红耳赤之后,这才话锋一转道:“名字不能帮你们取,免得有人说你们狐假虎威。这样吧,为了表彰你们这些年轻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本公特批一批军火给你们。”
众人正在沮丧之际,不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顿时一片欢呼,名字什么都是虚的,军火是结结实实的好处。一群人兴奋的又蹦又跳,陈燮微笑着看了一会才抬起双手道:“大家切听我说,这批军火可不好白拿哦。”
第八百二十四章若各书生万户(下)
第八百二十四章若各书生万户(下)
“你们是这个国家的精英,对于大明来说,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资源。所以,我不希望你们怀着一腔热血,盲目的踏上未知的旅途。今天大家从这里回去后,好好的想一想是不是要放弃这一次北美之旅。时间为十天,想好后再到我这里来时,每个人都要上交一份文字材料。这份材料的内容要求不高,主要有两个意思,为什么要去,怎么才能平安抵达。”
陈燮一番话,给这群热血上头的年轻人浇了一盆冷水。陈燮是不希望这些年轻人一股脑的往北美去的,都是一群读书人,尽管不是以前那种教育制度下诞生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但是客观的来说,这些人中间的很多人留在大明会有更好的发展,对这个国家的作用更大。归根结底,大明才是华人世界的根本。再有一点,就是这些人在各自的家庭中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合适往北美去的。
“公爷,为什么?”夏完淳问出了大家的心声,都是一群被“万里觅封侯”冲晕脑袋的年轻人,哪里想的那么周全?陈燮收起笑容,严肃正色道:“这个问题很好,但我不打算回答。因为这是你们需要自己想明白的问题。人生在世,有的事情决定要做的时候,必须想清楚。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我不希望将来你们老的时候,功成名就之时却在为年轻的孟浪之举而暗暗悔恨。”
一群兴致勃勃的年轻人乘兴而来,走的时候不免各自脸上带着沉思。陈燮提出的问题很现实,谁都不是活在真空中。夏完淳上有父母,下有妻小,此去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父母希望儿子成才,妻小希望家人生活在一起。这个时代的长途旅行本身就是一次冒险,所谓人离乡贱,包含了很多因素。
“公爷,既然鼓励年轻人去北美闯荡。又何必设置障碍?”陈子龙已经是海外联盟行政上的实际第一人,对陈燮的这个做法,还是要问上一句。发展海外殖民地,最大的问题就是移民。这也是陈燮煞费苦心的弄出一个“万里觅封侯”计划的原因。尤其在江南这个地方人才荟萃,更是计划的重点地区。
背着手漫步在林间的石径上,陈燮没有立刻回答问题,走了一段抬眼看看满园春色,驻足笑道:“北美大陆处在荒蛮时代。如果这些年轻人出发前连生存问题都不考虑,到了那边能坚持下来的最终能剩下几个?”
陈子龙被问住了,仔细一想计划中的诸多要求,凡去美洲者需熟练掌握基础的军事技能,单单是这一条就足以让诸多读书人望而却步了。封侯不过是个远景,最现实的问题还是生存。
离开华亭新区后,夏完淳直接回家了,妻子钱氏相迎之时面带愁色。这才有所顿悟,心内不免愧疚,此番举动并未与妻子商量。想必是看了报纸后妻子都知道了。
“相公欲往北美为大明建功立业,好男儿志在四方,妾身不敢阻拦。只是有些话不吐不快!”钱氏伺候更衣之时,低声软语一番,夏完淳正色作揖道:“夫人,你我本是一体,无不可言者。”见他如此,钱氏心中暖了些许,柔声道:“此去北美,万里之遥。妾闻北美蛮荒。不比家中。相公文武双全不假,届时身边没个人伺候,总不能叫人放心。”
“夫人所言极是,这也是为夫要与贤妻好好一番长谈之所在。……。”
夫妻间头一回长谈,这一说就是两个时辰过去了,天色渐晚之际,夕阳挥洒,下人来请晚饭之时,这才停下。书桌上一叠白纸。都是夫妻俩商谈的结果,不是要阻拦他去美洲,而是把该准备的事情都准备下来。其中最要紧的事情,两人一致认为是花上三天,尽量多的了解海外之事。然后才是各种准备,这才有的放矢。
此番北美开拓之旅,诸生情况各有不同,但是主要成分还是一些在家中待遇不高的年轻人组成。江南之地,诸多大家族,子女众多,资源却是有限的。一些年轻人留在家中很难得到发展,去北美就不一样了。家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总是愿意大力扶持。单就这是陈公爷看重的事业这一条,就足以让诸多大家族趋之若鹜。
为什么会这么讲,道理很简单,江南多少家族因为海外开拓而大发其财。说到底还是一个利益的问题,陈燮的口碑摆在那里,切切实实的利益摆在那里。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大家族,怎么可能会错过类似的投资机会?一些在家中得不到重用的年轻人,留在家里容易滋生矛盾,生出事端来,去北美闯荡有个人志向,又是家族的长期投资,何乐不为?
至于陈燮设下的十天期限,说起来是障碍,实际不是那么一回事。无非是让这些年轻人回去,跟家里好好商议一番,争取更多的资源倾斜罢了。其中确实有一些人想的多了生出退却之心,但是更多的人投身进来,规模上反而扩大了许多。
待到十日之后,汇聚华亭的年轻人就不是之前的百余人了,而是上千来自大江南北的年轻人,更有甚者还是来自江西、两湖之地的年轻人。华亭新区的办事处设有报名处,每天都排着长龙,报名之后还未必能被选中,要参加个人素质考核通过才行。
夏完淳等人再聚宁园大门之外时,也不是之前百余人的规模了,少了一些老面孔,多了很多新面孔。一群年轻人站在宁园外的空地上,拍着队伍,交上一份个人的答卷。
陈燮不可能一一去读这些答卷,办公室安排人手,挑了几份陈燮点名的答卷交上去。其中就有夏完淳的答卷,抽出来打开仔细阅读,陈燮露出满意的微笑。这一次的答卷,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只有一些仔细的准备。就夏完淳而言,这十天的功夫,组建了一个私人的小武装,人数不多只有十六人,但是涵盖面较广。首先是以年轻人为主,年长者也不过四十岁,还是个新军的退伍老兵。其余人等,有账房、有各行工匠,还带了一个伙夫。各种物资也准备周全,大项的物资为铁器、衣物和布匹。所有人特点为身体健康,有海上生活经验。
这个共同点让陈燮忍不住笑容灿烂,这才是一个合理的搭配。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怎么生存,建功立业放一边,一个很实际的北美开拓前期的计划。陈燮喜欢做事有计划的人,在格物学院内学习过的人,都有这方面的习惯。凡事有计划,把最坏的情况想到了,做好应对预案。这样的人到了北美,不敢说一定能成功,但是肯定会比别人活的好。夏完淳的计划最后,还有一条让陈燮深有感触,他居然提到了三年之后,接妻小往北美。
三成的年轻人审核没有通过,理由各有不同。北美开拓,是一次建功立业的冒险行动,更是一个大规模的投资行为。不能清楚的认知,就无法通过华亭新区办事处的审核。
最终通过审核的年轻人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