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天涯)-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不是说明朝的读书人都这个水准,不过这个水准的基数最大而已。

会议首先由陈燮训话,表彰了之前番薯收割的表现,并且兑现了承诺的奖励。之后才是讨论麦收的组织问题。讨论的过程用畅所欲言来形容,先制定一个大概的计划作为骨架,然后慢慢的补充完善血肉。

张瑶在这个会议上显得很安静,一直在观察这些与会者。负责抓总的是陈燮,下面两个丫鬟分别负责后勤准备和运输、存储,这个显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大家都没有任何的异议。

“根据上一次的经验总结来看,麦收在人力上的投入比较充沛。我认为重点还是运输、晾晒和储存这三个环节,一定要快,预防天气有变。为此,事先必须准备不少于五十辆四轮马车,而我们现在的马车可以调动数量是一百三十五辆。由此可以做出一个调整,加大投入一线收割的人数。”玉竹侃侃而谈,张瑶觉得很玄幻,这还是家里那个小丫鬟么?

“可以把团练营都投入进一线收割,辎重队负责运输。”陈燮拍板,玉竹坐下,雨荨熟练的记录。

“运输队保证不会耽误事,小的可以用脑袋担保。”站起说话的是猛,这个当初被陈燮救下性命的小伙,在陈燮身边跟班了半年左右,就被调到团练营辎重队做队官。

“人手的问题,小的负责安排妥当,出了问题,老爷只管责罚。”接着站起的是小萱的亲爹古三,虽然他不识字,但是组织能力还是有的,配个识字的半大小伙当助手的事情。说白了陈燮缺人才,只能这么干。

大致的框架出来了,然后陈燮就请张瑶一起去书房喝茶等着,其他的细节有这个草台班团队自己去商议补充。张瑶捧着茶杯,看着陈燮不慌不忙的表情,感慨道:“思华,教导有方啊,这些人的变化太大了。”

陈燮笑着摇摇头:“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正确的引导,有组织的计划,做到人人心里有数,事先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一回生,二回熟,能力自然就上来了。我要做的就是让他(她)们明白一个道理,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合作紧密的团队才是成功的保证。同样的道理,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

张瑶犹豫了一下问:“思华,你的团练也是这样么?”

陈燮理所当然的点头:“军队从来就不是个人武勇占主导地位的地方,三国里头的赵龙是小说家言。战友是可以把后背交给他的人,团队的力量在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配合下,就是一台高效率的杀人机器。”

张瑶没有在问,起身:“我去休息了。”

麦收开始了,一场仪式后,拿把镰刀装模做样的割了几刀,然后就开溜了。马车给陈燮送到了龙山脚下,因为要经常要拿**炸石头,这里取代了小岛成为炮队的秘密训练基地。这个事情说起来有点搞笑,在小岛上火药经常因为潮湿而无法使用。尝试了几次之后,陈燮做出了改变。

营地在山脚下,门钢铸线膛炮和两门12磅炮是这个炮队的全部火炮。实践证明,拿破仑磅炮和十二磅炮,在明朝的道路上,就运输便捷而言,跟眼前这一款钢铸线膛炮相比,那就是渣渣。

1500米的最大射程,或许不是这个时代打的最远的火炮,但一定是这个时代最轻便的火炮,熟练的炮手加上定装药包,每两分钟五发的射速,绝对是这个时代射速最快的火炮。

这种火炮也是存在缺陷的,一是不能发霰弹,二是不能直接发射铅球,只能发射底部凹陷的铅结构弹丸,后面有一个软木塞。如果不是考虑到射程和准确压制的问题,线膛炮对滑膛炮毫无优势而言。这个时代的杀伤主力,其实是霰弹,就是拿丝绸包住一堆小铅球。这一次回去,陈燮主要是解决这两个问题。一个是线膛炮的炮管加长,可以打更远一点,同时现有线膛炮的基础上,不画膛线,缩短炮管,一个是订购生产特殊铅球的模。这样将来就会形成远处有线膛炮压制,近处用霰弹杀伤的相对合理的炮火结构。

打的准的问题,暂时陈燮没有要求,但是打的快是必须的。虽然知道过分依赖现代的钢铸炮不是长久之计,但是目前的陈燮没有选择。铸炮根本就不是陈燮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钱不多提供的铁匠里头,有不少是南直隶军器局的高手,他们倒是会铸造一些虎尊炮。考虑到自己铸炮会带来一些麻烦,陈燮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只是弄了一个炼钢炉,找了几个识字的年轻人给老铁匠们当助手,一起研究怎么解决炼出来的铁太脆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现代技术资料显示是因为煤的硫含量高,还有就是铁矿石里含的硫、和磷的成分没去除。实际上这个问题,后来也在困扰着明朝的技术官僚孙元化,他的办法就是加厚,这也导致孙元化铸的炮死沉死沉的。

闲话不提,排队队官翁正清带着他的一百手下,展示了训练成果。近代军队战斗力的保障之一,就是后勤压力。这一点在炮队的上显得更为明显。定员120人的炮兵队,半数人员要消耗在运输保障上。

炮队的行进演练是第一步,翁正清指挥他的部下,给陈燮展示了一次五公里快速行军。明朝的铁匠在一点都不差,陈燮要求的弹药车和火炮一体行军的构想得到了实现。两个轮的弹药车,在挂钩帮助下与火炮的支架相连,行军是并称一个四轮跑车。两匹挽马拉着走,两匹挽马作为备用,就算是在明朝的乡村土路上,也能保证每小时五公里的最低时速。

进入预设阵地后,在后勤部队还拖在后面的前提下,弹药车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仅仅五分钟就完成了射击准备。

红旗举起,落下,指令下达后,门炮依次射击,将山坡上的预定射击目标打的尘土飞扬,虽然首发的命率为零,但是陈燮还是对炮手们熟练的操作和密切的配合深感满意。

往炮膛里倒水,然后刷几下,这个过程复位的工作也在同时进行。可以说很流畅,短暂的调整之后,第二轮射击就不一样了,发炮弹命两发。第三轮射击,名四弹。

不错了,成绩很好了,这原本就是一支草台班。整个炮队,之前唯一有实弹经验的,就是一名从登州水师营挖来的炮手。这哥们玩的还是所谓的大将军炮,红衣大炮这么高档的货色,他都没见过。

炮队进行三轮射击后,立刻停止了射击,快速进行阵地转移。这个训练科目是陈燮要求必须有的,很简单,担心存在一种射程更远的火炮,在一个阵地上呆久了肯定有危险。

三人拖着火炮,两人拖着弹药车,一人负责指挥,速度很快的完成了阵地转移之后,陈燮认为这个演习没有必要看下去了。这就是自己信心的来源!如果张可大是个识趣的家伙,陈燮不介意用银让他睁一眼闭一眼,如果他不识趣,陈燮也不介意出动那些干脏活的家伙。万一真的出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就只能扯旗造反了。谁来都给他揍回去就是了。

仓库里储备的24门青铜炮和5000支米尼线膛枪,就是陈燮最大的底气,最大的信心来源。就像水浒里说的那样,“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当然这是最后的手段。

陈燮不认为张可大会脑残到毫无征兆的对登州著名乡绅陈燮下黑手,毕竟他是个武将。登莱兵巡道王廷试,才是目前登州最高长官,登州还有知府萧鱼。这两位从联合商号拿的银可不少,张可大很难过他们这一关。

只能说陈燮过于小心了!

麦收的过程很顺利,一切都跟以前一样平静,一直到十一月十八日的黄昏,张可大带着几名随从悄悄的来到张家庄,“求见”陈燮。没错,就是求见!

第一百章节操掉尽

陈燮做足了礼数,亲立门外相迎。张可大也没拿架,客气寒暄两句,做神秘态低声道:“思华神医,可否寻个方便处说话?”

陈燮立刻请他去了书房,下人退出后才道:“张大人,到底是什么事情?”

张可大站起拱手,面露畏惧道:“思华神医,张某特来求救!”

这个转转有点神奇,陈燮站起惊道:“张大人这是何意?”

张可大一声叹息道:“思华神医有所不知,建奴出了喜峰口,陷遵化等多地,如今已经杀到了北京城下,朝廷有旨意,登州镇派兵勤王。”

这事情陈燮倒是早就知道的,更知道山东官兵就是一群扶不上墙的烂泥。当然了,这个时代的明军,能跟清军打几下的也就是一个关宁军。

“张大人,燮不过是一介团练大使,你跟我说这作甚?”陈燮听出点意思来了,坐下之后冷下脸。心里在盘算,这家伙是不是想玩什么花样?

“思华神医,兵巡道王大人接了京城的命令,腿疾发作,出兵一事由在下负责。实不相瞒,登州账面上有千战兵,实际上各营人马加起来不足五千,其去掉老弱,不过三千。即便这三千人马,也都长期疏于操练,做个样还行。真正能打仗的,是张某人养的百余家丁。”张可大说完,可怜巴巴的看着陈燮,言下之意很明显了。

陈燮心说我去年买了表,登州是军镇啊,你们都敢这么玩。这事情还是不能搀和。手下的人还是少了,一个营的人马五个队,全部拉出去也才不到一千人。关键还是登州这一堆产业,兵马拉走了,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情。

“张大人。此事与在下无关。陈某办团练,为的是看家护院。”陈燮越说脸越黑,心里对张可大的鄙夷之心更甚。

张可大见状面露无奈之色道:“思华神医,当今天下各个军镇,无不如此。不是登州营一家,整个大明都这样。登州说是每年二十余万饷银。自户部到登州,上下其手,可大一介武夫,又能如何?真的按照千余人的名册来练兵,怕是连百余家丁都养不起。”

有的话说明白了就没意思了。张可大说到这里,见陈燮还是不肯松脸,站起长揖道:“思华神医,袁督师能斩了毛龙,免了孙国桢,杀一个张某副总兵不过碾死一个蚂蚁似的。登州营就算想在路上拖延时间都不敢啊!可是按期抵达,必须加快行军速度,万一遇上了建奴。张某这条命怕是保不住了。”

陈燮冷笑了起来,打定主意,任你怎么说。不要惦记我的团练。不曾想剧情发生了重大转折,堂堂副总兵张可大,竟然噗通一下跪了下来,口称:“张某也是老带兵的,见识过神医的团练之精锐,这些日也派人探查。知道神医的团练还有轻便大炮一队。请思华神医一定救一救可大,日后可大一定惟神医之命是从。”

历史上的登州营是怎么勤王的。陈燮不得而知。反正他知道就算去的慢一点也没事,因为那个作死的袁崇焕自己把自己玩死了。眼前这个张可大。畏惧于袁崇焕的心狠手辣,不得不出兵,这个不难理解。但是给自己跪下这个举动,真是让陈燮毫无思想准备。

陈燮赶紧伸手扶起,张可大不可起来,口称:“神医不答应,张某就不起来。”陈燮托着他的双臂,一使劲道:“你给我起来吧!”张可大面露惊骇之色,就算全身力气都用上了,都没能挡住陈燮的抬起之色。

“神医神力!”张可大下意识的赞了一句,陈燮给他按回位置上,没好气道:“让我想想,别啰嗦。”摸着下巴,陈燮脑里琢磨了起来,嗯,只要不是张可大调虎离山,出兵也不是不行。当兵的不见点血,那不能叫兵。而且看这意思,要不答应,就算是把张可大得罪死了。今后虽说谈不上怕一个武将,但是架不住被人惦记。

这个时候陈燮倒是很果断的下了决心,反正袁崇焕是死定了,半路上没准就被朱由检拿下了。到时候再慢慢走就是,就当一次长途拉练好了。

“张大人,不止出兵的钱粮可有着落?”陈燮这么一说,张可大先是一喜,随即又一脸苦色道:“神医,登州营哪来的钱粮?王大人和萧知府,拨了五百石高粱米,一百两银。”

这一下陈燮直接就乐了,呵呵呵的就笑出声来,这些官真是太他妈的混蛋了。你让一群士兵去打仗,连饭都吃不上,一天两顿高粱面都没着落,你还指望人家打仗?正是这一次的勤王行动,一个叫李鸿基的下岗公务员(驿卒),经过一段时间的剿匪之后做了把总,正跟着一个叫王国的参将东征,走到金县,实在是饿的厉害,向知县所饷。其实就是要顿饭吃,没有!然后这些兵就不干了,杀了王国,兵变了。

明朝真不缺银,大量的欧洲白银,通过贸易流入国。这些银,最后很多都便宜了“我大清”。这是后话不提。

“行了,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不帮忙都不行。”陈燮没有拿张可大什么惟命是从的话当真,这家伙估计是走投无路才如此作态。要不是看在他在孔有德叛乱破登州的时候,还知道以死殉国,陈燮都懒得看到他。

张可大脸上一喜,正色拱手道:“如此,请神医示下。”陈燮心说我示下你妹啊,都不知道你要出兵多少,走哪条路线。“示下不敢说,你我商议着来。”

不管怎么说,相互之间总算都愿意加深交流了。陈燮让人取来地图,现代社会的电版打印出来的明朝地图,摆桌上就把张可大看花了眼。再看陈燮的时候,就不是之前的敬畏了,而是一种崇敬为主要因素的目光。

神医同志再次展示了自己神奇后,指着地图道:“沿着运河走是最正常的行军路线,道路也相对要好走很多。张家庄团练出兵:五个步兵队,一个斥候队,一个辎重队,一个炮队,一个卫生队。总数一千人左右,登州营能出兵多少?”

张可大想了想道:“战兵一千,辅兵一千。钱粮太少了,只能出兵这么多。”

“这就是两千人,按照每人每天消耗三斤口粮计算,一天就是千斤的消耗量。算了,你让人把高粱米拉张家装来喂猪吧,那东西也就能喂猪了。”陈燮一点都不客气,张可大面色尴尬,但是他也没啥脾气。陈燮有的是银,这是登州城的共识了。其实来这里,还是王廷试给他出的主意,登州府未必拿不出更多的钱粮。

出门招呼一声,一干下人都进来了,陈燮也不理张可大惊愕的眼神,几个下人也都各自拉开阵势。陈燮很自然的口述:“计算一下,按照修路的劳力为标准,两千人一个月正常的作战口粮。需要多少大车来运输,还有牲口的草料也要考虑进去。每人再给发一双鞋吧,制衣厂里还有多少棉衣?够的话,一人一套。”

进来的是雨荨、玉竹、长生、猛,都是陈燮亲手带出来的最信任的人。四个人很快做了分工,啪啪啪的算盘一顿响动,张可大见状怯怯的走到陈燮身边,低声问:“神医,这是?”

陈燮递给他一支烟道:“既然要出兵,粮草的问题就要计算清楚,一个月是最少的。现在算的是登州营的,团练的不用那么麻烦,早就算过并记录在案,直接调阅就行。”

张可大彻底的没脾气了,感觉除了服气还是服气。

不到十分钟,四个人把各自的数字一凑,最后由雨荨记录归总。

“老爷,两千人的棉衣、鞋,明天就可以领取。一个劳力每月消耗为20斤小米,番薯丝25斤,罐头10个。合计9万斤粮食,2万个罐头。用四轮马车运输,把牲口的嚼谷算进去,需要大概120辆才能满足需要。”

陈燮抽了抽腮帮,看着张可大道:“张总兵辛苦一趟,连夜回去,跟王大人和萧知府说一声,陈某的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下不为例!再者,此次出兵出粮,总要给个说法。不然都成什么了?战兵不动,出兵的是团练,这能说的过去么?知道的是张总兵奉命连夜来此哀求,不知道的还以为这登州城是陈某人家里开的商号。”

张可大被陈燮说破了玄机,半点尴尬之色都没有,之前好像下跪的人不是他。武官的膝盖不值钱,就他这个副总兵,见到萧鱼这个知府都得跪下说话。求人办事,让人出钱粮出兵,跪几下又不要钱。节操这个东西,武将就不该有。

“来之前,王大人和萧大人都有交代,奇山千户所的位置一直空着……。”

“不行,如果仅仅出点钱粮,我也就认了,加上团练出兵,得再来一个黄县守备。”

第一百零一章黑幕

第一百零一章黑幕

被人算计了!陈燮再傻都知道这个结果了。张可大把脸揣在裤裆里的作法,真是让人无法理解。堂堂的副总兵,没人的时候给自己下跪,逼自己就范。估计也是无路可走了。

符合逻辑的推断有二,一是张可大知道自己的兵不能打,叫上陈燮多一个保命的手段。二是王廷试和萧鱼这两个官不要脸,节操掉尽的给张可大支招讨要钱粮。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交易,在陈燮看来,大明朝都是这样的官员,还有个蛋的希望。

事情太大,陈燮也没装什么高深了,连夜跟着张可大一起进城。半夜敲张府的门,张瑶见了陈燮,吃惊不小。问清楚缘由后不由叹息道:“王、萧二位,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着两年的大旱,府库早就空了。虽说刚收的秋粮,不能为了这次出兵勤王就不过日了。”

张瑶是当过官的,自然明白其的道道。接着又道:“思华,这个结果未必是坏事。不过今后再有需要起劝捐钱粮的时候,两府衙门都得拿你当头号冤大头了。”

“不就是些许钱粮么?能用银解决的事情,都不是问题。”陈燮倒是想通了,很干脆的表示自己是个土豪了。张瑶听了呵呵一笑道:“这话在理,当今大明我算是看清楚了,有银就没有办不沉的事情。就拿你来说吧,不管团练规模多大,只要你不造反,一切都好说。”

陈燮心里一惊,看看张瑶似笑非笑的表情,面不改色道:“要不是家业太大,我何苦给自己找累受。”张瑶也有点看不明白陈燮,但也没去深究,觉得不造反就行。

张可大夜入兵巡道府,王廷试和萧鱼都在等着他,本来就是商量好的事情。听到门报信时,王廷试和萧鱼不免惊讶的互相看看,本以为不到半夜回不来,现在座钟上显示的时间不过是晚上十一点,时刚到而已。

张瑶的判断出现了一点误差,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这两位联手,一帮官僚给府库里的钱粮瓜分的七七八八,实在是支撑不起出兵打仗的钱粮。这才有了两人勾结,让张可大去求陈燮的想法。加之张可大自己也知道登州营的官兵不能打仗,惦记求陈燮帮忙出团练,这才有了张家庄之行。

实际上一开始,两人的想法不过是由陈燮出头,召集登州的商号出钱出粮。张可大则另有居心,这才有了在张家庄的那一幕。

见了这两位官,张可大的说辞又是另外一番。

“陈思华倒是愿意出几万斤粮食,不过他要奇山千户所和黄县守备的位置。卑职估摸着,奇山千户所有进万亩地,黄县则不知道有什么东西被他看上了。卑职趁机要挟,让他出点团练作为辅兵,联合商号有的是马车,如此可以省下一笔雇佣牲口的开销。陈思华没有多想,答应了下来。只是他要二位大人给个说法。”

王廷试和萧鱼面露惊喜,事情顺利的有点不真实。仔细一想也不奇怪了,陈某人今年大丰收了,几万斤粮食能拿的出来。出点辅兵这个事情倒是意外之喜,张可大的心思他们清楚。陈燮的团练虽说没有披甲,但是登州无人不知训练有素。拉出来战斗力不在登州步营之下,估计张可大能解决甲胄的事情,他们就不提这个了。

“你为何不提饷银的事情?两千战兵,一人二两也是四千两,这可不是小数目。陈思华有的是银,为何不干脆让他连这笔银也出了?”知府萧鱼阴森森的来了一句,这话真多有点过分了。张可大不敢接,低着头不搭话。

王廷试也觉得他过分了,不过萧鱼的过分不是对陈燮有成见,而是因为他是元年上任,联合商号的买卖他没机会插足,等他站稳了脚跟,想找人搞商号插足也晚了。看着上下的官员都躺在联合商号上发财,他不过每月收八十两的孝敬定额,不眼红都是怪事。

王廷试知道自己必须说话了,这事情不能这么办,真这么搞得罪的人就海了。现在的陈燮,不是刚到登州的陈燮了。登州府治下,大大小小两三百个有头有脸士绅,都跟着陈燮有说不清楚的利益关系。不是在联合商号有代理,就是在陈燮开的作坊里有股份。得罪一个陈燮,就等于得罪一大片人。

“饷银一事,不妨明日由本道出面,邀请本地贤达一聚。不能都指望一个陈思华。”王廷试这话,有点警告的意思。你萧鱼才来了几天?就敢对陈燮动歪念头。真当本道不知道你的心思么?怪也只能怪你来的晚了,再说人家每年怎么也得肖敬你上千两银吧?拿了人家的银,你还惦记歪脑筋?也不看看这是啥地方。

萧鱼其实也就是一个试探,其实他很清楚,不算王廷试的兵巡道了,就算是他的知府这一套班,上下的官员谁都不会同意他打陈燮的主意。同知贾明杰,通判岳士望,推官王应麟,这些人都是在登州呆了好多年的官。他们都有家人在登州经商,都靠着联合商号的货物每个月进项不小。更不要说下面的各级官员和小吏,更是离不开联合商号为首的这些大富商的汤汤水水。这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了,登州可是有码头的,这几年海商云集,不都是因为联合商号的美洲货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