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偷香_墨武-第4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协似也有些意外,沉吟道:“华侍中博学多才,不知是否知晓贵霜国?”
  有一老臣越众而出道:“陛下,据老臣所知,贵霜国应是当年草原月氏人之后。武帝之时,曾想派张骞联络月氏合攻匈奴,不想月氏早被匈奴人迫向西南而遁。月氏久安之下,再不思祖上的耻辱,拒绝了和武帝联军的要求。那些月氏人后来似建立了一个国度,就是贵霜。”
  众人均有恍然。
  单飞暗想这时代的人消息不通、地域观念狭窄,能够有这般认识的人的确可以称得上博学多才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多望了那老臣一眼。
  那老臣一直留意着单飞,见状立即自我介绍道:“单统领,老夫华歆、字子鱼,久仰单统领大名,今日得见,幸会幸会。”
  群臣见状,均是神色有些不自在。华歆身为侍中,若论官衔,比什么摸金校尉的统领要高上许多,可华歆这般模样,明显是有点讨好单飞之意。群臣听闻单飞假节钺行事,知道此人在曹操心目中的份量,亦知道交好单飞,无疑是在讨好曹操。众人虽有心如华歆这般,但终究碍于忠君的脸面,不好表现的这般谄媚,于是心中暗骂华歆无耻。
  单飞一听华歆之名,记得历史上此人是汉末名士、曹魏重臣,此人既然是曹魏重臣,那多半是提前和曹家表过忠心,因此他对华歆的举动并不意外,客气道:“在下亦久仰华侍中大名,幸会幸会。”
  华歆心中喜悦,暗想单飞对天子都是不假颜色,对老夫如此态度,想必是知道大伙是自己人的。
  他早年曾为豫章太守,很得民心。孙策破刘繇后,他举豫章投降,被孙策奉为上宾。孙策不死,他倒是觉得天下胜负难知,毕竟孙策的潜力不可限量,但孙策一死,他感觉天下迟早要归曹操之手。正逢曹操知他华歆的名声,让朝廷下诏调他前往许昌任职,他遂归于曹操的手下。
  人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却是身在汉室心念曹,时时刻刻为曹操留意着朝廷的动静,见单飞一来气场不弱,华歆主动表明身份,随即沉吟道:“单统领,不知一偏远小国贵霜突然来朝,有什么用意?”
  殿中突有一人道:“华侍中此言差矣。”
  众人转目望过去,见到说话的正是杨修。杨修虽被赵达临阵免职,不过还是跟随众人一路到了宫中。
  心中对单飞着实有些敌意,又见华歆这般谄媚,杨修虽同在曹营,还是忍不住出言反对。
  华歆含笑道:“不知杨主簿有何高见?”他对杨修所言有些不满,暗想大家是一伙的,何必内讧?以他为人的老练,早知道杨修目的何在。不过姜是老的辣,他并不急于反驳,而是盘算着你小子仗着父亲杨彪的声望、自认揣摩点儿司空的心意,就有点找不到北的样子,我让你神气一些,最好和单飞打起来。可你以为能搞倒单飞,那可是大错特错。
  杨修的确是有点儿看不惯华歆对单飞亲热的态度,立即道:“陛下,据臣所知,当今世上有汉、安息、大秦、贵霜四个国度,均是相若的地域,贵霜最近锋头极劲,甚至将偌大的佛教之国身毒都是纳入国土。如此想来,贵霜就绝非什么偏远小国。”
  刘协缓缓点头道:“看来杨主簿的见识,竟不在华大夫之下。”
  杨修微微一笑道:“圣上过誉了,臣下所知如何能与华大夫相提并论呢?”看向单飞,杨修似笑非笑道:“单统领,不才知道你是历经奇事,但很多事情,绝难一一经历,还需有渊博的见识才好。”
  单飞点点头道:“杨主簿说的不差。”
  杨修明里谦恭、暗自狂傲道:“在下特意提及此事,就是请陛下、单统领要小心在意,如此一个国度,蓦地来使,只怕其意值得揣摩一二。”
  单飞看了杨修半晌,喃喃道:“多谢杨主簿提醒,若非是你,我还真的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呢。”


第一千零二章 各国来朝
  单飞说的声音不高,杨修将将听到。感觉单飞似有嘲弄之意,杨修故作淡然道:“单统领说的不错,这世上的确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人坐井观天,终不知道天之广博,远超他的想象。”
  杨修虽知单飞很有本事,不过他杨修出身名门,自幼博览群书,到如今正是才华溢满之时,暗想单飞再是有本事,可见识这东西终究还是欠缺。
  刘协双目放光,一旁道:“两位爱卿均是见识出众,却不知道可猜得出贵霜使臣前来的用意?”
  殿中顿静。
  众人中知道贵霜国的都是不多,又如何知道贵霜遣使的来意?杨修不过从史书、西域商贾口中知晓贵霜国的来历,对于贵霜国主都是一无所知,又如何想得明白使臣的用意。听刘协这般问,杨修却不慌张,顺势道:“单统领可是知晓?”
  单飞摇摇头道:“不知。他们使臣就在宫外,招入问问不就明白?”他心中略有奇怪,暗想中原战乱连连,诸侯各路割据,这种时候贵霜遣使不远万里前来,不太像两国简单的互通往来。
  杨修问话时,心中已在盘算单飞的答案,单飞若是有所猜测,他就可借力用力的锦上添花,单飞若是不晓,他杨修更不算跌份。听单飞这般回答,杨修忍不住笑道:“单统领高见。”
  群臣多是微笑,听出杨修的嘲讽之意。
  刘协似没有听出杨修对单飞的讽刺,沉吟道:“不错,单爱卿高见。张常侍,宣贵霜使者承光殿晋见。”他言罢回归龙椅,内心很有期待。对他而言,本没有更糟的情况,任何变数都可能是转机的到来。
  群臣肃立两侧,营造君明臣忠的景象,暗想大伙窝里斗无妨,但只要是个中原人,有点羞耻心的,就不能把脸丢到国外去了。
  不多时,随张滂走进三人。其中两人着实雄壮,看起来和小山般的体格,不过众人望见那二人,均感觉这两人是奴仆的角色,目光不由落在最前那人的身上。
  最前那人如豹子般剽悍,走入殿中,目光一转就落在了单飞的身上,惊喜道:“单公子,你真在此间?”
  一言落,众人怔住。
  群臣均在揣摩贵霜使臣开口会说什么,做梦也没有想到过这贵霜使臣一入大殿,居然先和单飞打了个招呼。
  贵霜使臣怎么会认识单飞?
  单飞倒没什么意外,他早认出来使正是贵霜王韦苏提婆的副手苏拉,见苏拉热情洋溢,单飞微有点头,心中却是奇怪,暗想苏拉这般说,来中原竟是要找他单飞的?
  看龙椅上的刘协诧异莫名,单飞提醒道:“不知道副王苏拉来见天子有何用意?”
  苏拉这才转头望向龙椅上的刘协,躬身施礼道:“贵霜王知传国玉玺归汉,特遣副王苏拉前来恭贺。更望中原、贵霜共结盟好、永世不变。”
  中原人多是有些自持,对异域外国多少带着点儿有色的眼光,认定除中原外,其余国度都是弹丸小国。虽听杨修说贵霜疆域和中原相若,可终究还是有点儿瞧不起贵霜国,不过听苏拉说的客气,众人又是微有点头,暗有自豪心涌现。
  苏拉说完,手一招,身后的汉子递上个羊皮卷轴,苏拉道:“贵霜王为恭贺玉玺归汉,略备薄礼,不成敬意。此乃礼单,至于礼物,部分已至许都带到宫城,还有部分正在路上。”
  刘协闻言微有喜意,示意张滂接过那礼单。
  张滂只怕那羊皮卷藏着匕首的模样,接过先行浏览遍,神色微有异样,转呈刘协。刘协看了几眼后微有动容,随即道:“张常侍,念出来。”张滂展开礼单,大声道:“贵霜王知传国玉玺归汉、愿与中原共结盟好、永世不变。为表诚心,特呈礼单如下,明珠千斛,珊瑚千株……汗血宝马十匹……”
  他一路念下去,说的均是异域特产,等提及汗血宝马时,众人一阵哗然。要知道当年汉武帝为求西域的汗血宝马,不惜劳师动众,派李广利两次远征万里,死伤难数,由此可见汗血宝马的珍贵。贵霜所送明珠、珊瑚之流均算特产,并非稀有,可贵霜王能将汗血宝马送至中原,足见心意之诚。
  刘协听闻亦是脸色微变。这时殿外又有侍卫抬来数个箱子,掀开一看,承光殿顿时珠光宝气,满殿辉光。
  众人虽是见过世面的庙堂人物,可望到箱子中的珍玩无不是少闻少见,更有数尺高的珊瑚精美绝伦,映得箱旁之人身带辉光,不由啧啧称奇,再看苏拉的目光已是大不相同。
  刘协、群臣虽是自诩泱泱大国中人,但这些年中原战乱连连,奇珍异宝多是付之一炬,十多年前有人更是连饭都吃不上,贵霜国却是安定多年,占据中西要道、汇聚了东西两地的精粹,如今国力强盛,若论经济规模,着实已在汉室之上。
  眼见贵霜王如此手笔,在众人心中,已知贵霜国并不简单。
  刘协总算定下了心神,试探道:“贵霜王如此厚礼……”按照常理,送礼都是有送有还,可刘协自知没有太多拿得上台面的礼物回馈,询问道:“不知道贵霜王……”
  苏拉闻音知意道:“陛下,实不相瞒,贵霜王的确另有目的,贵霜王说若有机缘,还想请单公子前往贵霜一叙。”
  众人又是哗然,纷纷看向单飞,不解这小子如何会和贵霜王扯上关系。听贵霜使臣的意思,贵霜王竟是极为器重单飞的模样。
  刘协早看出苏拉和单飞有旧,不由问道:“贵霜使者,朕有一事不明,你如何会认得单统领的?”
  苏拉大声道:“单公子当年身在贵霜之时,正逢贵霜国内乱,幸得单公子仗义出手,救贵霜于危难。贵霜王和单公子,实则等同兄弟般,当年单公子突然离去,贵霜王很是惦念,打听到单公子曾为中原摸金校尉统领,这才派遣在下前来。贵霜王派遣在下前来中原,一方面是希望和中原永结盟好,亦希望能寻到单公子,以叙想念。”
  数言说完,承光殿静寂无声。
  众人不由向杨修看了眼,暗想杨修这次可是看走了眼,你小子以为读万卷书知晓天下事,却不知道人家单飞行万里路,交情都结到贵霜去了。你小子适才在单飞面前夸夸其谈,好像对贵霜事无巨细、悉数知晓,如今呢?
  杨修的脸上火辣辣的发热,目光游离,不敢对视众人的目光。
  龙椅上的刘协愕然半晌,他再是傻的也听得出来,原来贵霜国要和中原永结盟好是因为单飞,而不是因为他这个天子。
  脸上也有些发热,刘协不等再说什么,又有宫人急匆匆的入殿,在张滂耳边低语几句。张滂讶然片刻,大声道:“陛下,安息国遣使求见。”
  群臣耸动,搞不懂为何传国玉玺归汉时,竟然让安息国也派来了使臣。
  刘协不由向单飞望去,虚心道:“单爱卿,安息使臣莫非也是为了你而来?”刘协如果是不久前说了这话,群臣自是哂笑认为是绝无可能之事,可如今听刘协这般说,内心倒觉得并非没有可能。
  不久前,众人又如何想得到堂堂贵霜王会和单飞称兄道弟?众人中本有人觉得曹操突然给单飞假节钺的权利有些唐突,如今才发现曹操才是真正的老谋深算。
  单飞哑然失笑,“陛下说笑了。我和安息国主素不相识的。”他虽是这般说,内心却已察觉到问题所在。
  苏拉说的看似没有问题,可单飞却注意到一个很是关键的事实——苏拉知道传国玉玺归汉一事,贵霜、中原相隔万里,消息往来动辄用年来计算。韦苏提婆若非早有准备,仓促间绝难有这般豪阔的出手。
  韦苏提婆是听命女修的?!
  安息、贵霜和中原都是相距万里,同一日赶来朝贺,岂是巧合?他们同时遣使今日前来,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单飞转念间,刘协却忍不住好奇之心,已让张滂带安息使臣入殿,不多时,有一人随张滂进入承光殿。
  众人见到那人时微有哗然。那人卷发碧眼、高鼻凹目,正是标准西方人的模样。群臣虽不认识那人,可却发现那人身上似泛着微薄的明光,看起来着实奇异无比。
  单飞心中微震,立即认出那人是哪个。
  大明王!
  那人竟是大明王!
  可大明王不是被鬼丰附体后死去,那如今来的这个大明王,究竟是哪个?是鬼丰?还是另有文章?
  单飞凛然间,大明王向单飞微微一笑道:“单统领,一别数年,我一直心忧你的安危,如今得见单统领无恙,心中倒是喜悦非常。”
  他一言落,群臣虽想装作肃穆的样子,却还是和炸锅了一样。他们不想这个安息使者居然也是认识单飞的!
  这事儿实在有点儿离奇,想贵霜、安息和中原远隔万里,常人毕生都是难得往来一次,这个单飞如何会和贵霜王称兄道弟,又和安息使者很是熟络?
  有人忍不住的怀疑——这莫非是曹操的计策?故意找异域人提高单飞的威信来行不可告人的秘密?如非这般,刘协不知使者突来还说得过去,安息、贵霜使臣前来,曹操如何会一无所知?


第一千零三章 清场
  单飞思绪纷沓,心中的疑惑实在不比群臣要少许多。他想贵霜、安息两国使臣同日而至,绝非巧合可言。眼下正逢乱世,使者求见,未见得如盛世般要预先约访、择日相见,可总要先有些交涉才能到了宫中,能突然让这两国使者到了宫外,又先后将使者放入宫中,恐怕只有曹操才有这般能力!
  曹操究竟在想着什么?
  单飞感觉自己还是看不懂曹操,身为阿瞒时,曹操的确很让人同情,但作为大权在握的司空,曹操究竟想要怎样,没谁能够确定。
  不过单飞眼下暂时无暇多想曹操一事,望向大明王道:“阁下可是……大明王?”
  众人神色异样,杨修更是双眉微扬,听出问题所在。使者认识单飞,单飞居然不认识这使者?
  大明王微微一笑,“单统领,我知道你心中奇怪,不过我的确还是大明王!”
  众人面面相觑,实在不懂大明王和单飞在说什么。
  大明王微笑又道:“此事说来话长,若有闲暇,我必定和单大人详细叙说。不过眼下……本王自然先要见过汉室天子。”
  向刘协施了一礼,大明王道:“安息国君王听闻传国玉玺归汉,特遣护国明王前来道贺。”
  这个护国明王显然没有贵霜国的使者来的客气,亦没有送什么礼物的打算,刘协却不介意,微笑道:“多谢安息国君王的恭贺。”
  大明王随即进入正题道:“敝国君主除了恭贺玉玺归汉一事,实则尚有些旁的事情协商。”
  刘协不由道:“贵国君王莫非亦想找单统领前往安息国不成?”他言罢,自己先有丝微笑,群臣亦忍不住的笑。
  有人心中已确定这是曹操故弄的玄虚,暗想这作假的性质也太明显了些,哪怕天子刘协都开始质疑起来。
  大明王似没听出刘协的调侃,摇头道:“非也,不过敝国君王所请之事,的确和单大人有关。”
  “哦?”刘协微有扬眉,“不知明王的意思是?”
  大明王转望单飞道:“单大人,你自然还记得楼兰一事?”
  “大明王是指?”单飞反问道,他想楼兰发生的事情着实繁多,不知道大明王说的又是哪件?
  杨修闻言不由脸露微笑。他身为曹操手下的主簿,各地往来的公文均是经他之手处理,偏偏他根本不知这两个使者的任何消息,这自然是大有问题。可他亦深信,能够让这两使者同时来朝之人,唯有司空可以做到。
  世上本没什么天衣无缝的计划,司空将这等大事突然交给单飞处理,单飞经验不足,终于还是露出点儿破绽,二人的台词根本无法对上。
  杨修自认看出这些问题,却是微笑不语,偷望群臣的脸色,倒感觉其中聪明的人物,多半会有这般的想法。
  大明王微笑道:“当年匈奴联合西域十数国的兵马,齐攻楼兰。单统领仗义出手,率地方百姓齐抗匈奴联军,击退匈奴兵,暂保了楼兰百姓的平安。”
  群臣议论纷纷,都怀疑此事的真实性。当年西域交战虽是激烈,可许都和西域隔的太远,中间又有马腾韩遂的势力,群臣对此倒是少有知晓。
  单飞略皱眉头,不解大明王重提往事的用意。
  “匈奴、西域各国兵退,可惜楼兰城转瞬就毁,幸得百姓提前离开,不然只怕死伤极为惨重。”大明王又道。
  “大明王究竟要说什么?”单飞不由问道。
  大明王盯着单飞道:“楼兰城毁,你我均到了这世上不可思议的奇地,亦从中知晓这场战事的起源,单大人对这些事情,自然并没有忘记?”
  单飞心中微凛,想到楼兰交锋看似是楼兰国和西域诸国、匈奴的冲突,实则是巫咸要事先清场的缘故。
  “那又如何?”单飞凝重道。
  大明王笑容中带着神秘道:“当年我前往西域数次遭难,幸得单统领不计前嫌的出手相救,内心对单统领着实感激。”
  群臣听大明王说的煞有其事的样子,倒是将信将疑。杨修却是冷笑,暗想你们继续编,可你们难道不知道编的越多,漏洞越多的道理?到时候若被人揭穿,下不来台可是自找的。
  单飞感觉这个大明王的确不像是鬼丰,缓缓道:“大明王千里迢迢来此,自然不是为了叙说什么感激?”
  大明王并未径直回答,“我对鬼丰亦是心存感谢。我千里迢迢赶到这里,就是因为对鬼丰和单大人的感激。”
  单飞更是奇怪。
  大明王又道:“敝国君王听说楼兰之事,不揣冒昧,特遣我前往中原找单大人商议。西域匈奴人不知死活,可西域毕竟有太多无辜的百姓,单大人一定会为他们着想,因此敝国君王想和单大人联手,先行平定西域匈奴异端,方便日后的行事。”
  群臣哗然。
  大明王一番云里雾里的话让众人听的糊涂,哪怕华歆这般人物,亦是不明所以,但听到这里时,华歆忍不住道:“明王的意思是——安息是要和汉室联手,合击匈奴吗?”
  “差不多如此。”大明王立即道。
  群臣又是喧哗,有一老者不由摇头,低声道:“胡闹,胡闹!”
  大明王冷望那摇头之人,淡然道:“不知道阁下认为本王所言,有何问题?”
  摇头的老者一怔,倒不想大明王向他质疑,可他并不畏惧,立即道:“想当年武帝之时,曾要联手月氏合击匈奴,却因兴兵远征、劳民伤财,虽得西域、亦复失去,武帝不能之事,旁人如何能够做到?”
  他没说的言下之意就是,武帝刘彻雄才伟略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如今怎有人能够做到?再说眼下中原内乱不休,又有什么精力去管西域的事情?
  单飞感觉这人说的也有道理,不由问了句,“不知道老先生高姓大名?”
  那老者看了单飞一眼,只是冷哼一声,却不回答。
  华歆一旁道:“单统领,此乃孔融孔文举,太中大夫,孔子的二十世孙。”说罢向单飞眨眨眼睛,又摇摇头。
  他这般举动多少有点奇怪,单飞一听孔融之名,却已明白华歆是在暗示他——孔融并非和他们是一个阵营的。
  单飞知道孔融是哪个,后世均因孔融让梨的典故知晓古时有这么个人,不过此人后来的事迹均被让梨的锋芒掩盖,倒是少为人知。单飞却知道此人素来和曹操不对付,因此对他单飞这般态度倒是不足为奇。
  “孔大人所言不过是腐生言论罢了。”大明王毫不客气道。
  孔融双眉微挑,讽刺道:“倒要听听安息使的高见!”
  大明王对单飞客客气气的,却不意味着他是好脾气。他本是安息护国明王,在安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下更是信徒无数,孔融虽有些名气,如何会被他放在眼中?
  “武帝远征西域,不过逞一己私欲,霸道之师,终有穷尽之时。如今我和单大人所言之事,却是关系天下百姓的安危,孔大夫空迷权威,不思进取,不问究竟的一口否定此事,若是先人孔夫子亦是如此见地,未免让我等大失所望。”
  孔融听大明王开口就有质疑他先祖孔子之意,如何能不怒,“老夫倒要听听,安息使和单统领所行之事,如何会关系到天下百姓的安危?”
  大明王微微一笑,“这种事情,不需腐生愚儒知晓。”
  孔融怒极反笑道:“安息使自号明王,看起来却是着实糊涂。要知道兴兵远征一事绝非寻常小事,我汉室君主知晓、必定要和臣下商议,才能决定此事。阁下故作神秘,难道亦不准备将这件事和陛下提及吗?”
  不想大明王只是笑笑,“本王的确不准备和中原天子提及此事,此事只需单大人知晓就好。”
  群臣哗然。
  杨修更是摇头,心道你们这般做戏实在有点儿离谱滑稽,不要说眼下这种情况,汉室出兵远征西域一事绝无可能,哪怕就算可行,单飞又能决定什么?
  孔融不由大笑道:“既然如此,阁下和单大人私下商量中原、安息如何联手平定西域匈奴就好,此事若成,倒要烦劳安息使加以知会,也让老夫知晓这世上的确有不可思议的事情会发生。”
  群臣和刘协暗笑,听出孔融的嘲弄之意。
  单飞却是一丝笑容都没有,他知道大明王如果不是神经错乱,这般说定有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