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看可以给大军下旨鼓励了,朕期盼陈爱卿再接再励,一举拿下义州、广宁,如此我大明与后金鞑子决战辽河的战略部署,就得以实现了。”

首战告捷,朝廷下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辽东距离京城不远,旨意很快也可以到达,但杨嗣昌有着不同意见。

“皇上,臣以为,这旨意暂时可不下去,边军征战刚刚开始,首战告捷固然值得欣喜,但驻守黑山城池的,只有两千后金鞑子,或许是后金鞑子猝不及防之下,导致我大军进攻的顺利,如此情况下,陈大人应该更加的谨慎,切不可操之过急,若是这个时候下旨了,臣害怕适得其反啊。”

杨嗣昌刚刚说完,唐世济就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这个圣旨是可以颁发的,陈新甲带领大军,首战告捷,次乃是我大明王朝的福音,更是皇上英明睿智的体现,皇上下旨,可以鼓舞士气,促使陈大人获得更大的胜利,至于说谨慎从事,臣以为,皇上在圣旨之中,可专门提及。”

杨嗣昌看了看唐世济,没有反驳,他提出来的不能够颁发圣旨的理由,有些牵强,这也是他内心隐隐的担心,其实是不是颁发圣旨,不是最为主要的,关键是接下来的战役部署,才是最为主要的,杨嗣昌有着感觉,恐怕陈新甲不会满足于拿下义州和广宁,要是真的出现那样的动作,可就不是小事情了。

朱由检点点头。

“首战告捷,朕还是要庆贺一下的,不过杨爱卿所言也是有道理的,辽东的战役,必须要谨慎,不能疏忽大意。。。”

辽东,大凌河城。

洪承畴接到了陈新甲和祖大乐的信函。

其实边军攻击黑山的获胜,他早就知晓了,江宁营斥候,早就侦查到了。

陈新甲的来信之中,没有过多提到攻下黑山的战斗,只是提到在黑山驻扎一万边军,稳固黑山的防守,大凌河城的驻军与黑山的驻军相互照应。

洪承畴只是匆匆看完了陈新甲的信函,注意力就集中到祖大乐的信函上面了。

这是渠清泽的安排,当初渠清泽专门见到了祖大乐,提出了要求,要求祖大乐将每一次战斗的情况,都详细禀报洪承畴,不管是胜利还是失利,实事求是。

看着祖大乐写来的信函,洪承畴脸色变得有些黑了,笑容早就消失了。

边军一个半时辰就攻下了黑山城池,驻守黑山城池的后金鞑子,只有两千人,这太令人奇怪了,按说后金皇太极不会愚蠢到这一步,就算不安排重兵把手黑山城池,至少也有万人以上的后金鞑子固守的,可如今只有两千人,这不大可能啊。

洪承畴在屋里走来走去,开始思索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大军的进攻,与大凌河城、锦州城乃至于关宁锦防线的防御,有着莫大的关系,苏天成在来信中说到了,初期的征战越是激烈残酷,关宁锦防线越是稳固,初期的征战越是轻松,关宁锦防线的压力越大,理由也是简单的,初期的征战轻松,那就是后金鞑子在保存实力,没有放手一搏,可能有着更加大的图谋,初期的征战残酷,那就是后金鞑子下定决心与边军厮杀了,可目前的情况来看,攻打黑山城池的战斗,过于的轻松了。

洪承畴有着自身的分析,没有谁敢小觑后金鞑子的实力,这么多年的较量,谁都清楚,后金鞑子的实力,比流寇强太多了,若是后金鞑子孱弱,当初苏天成来到辽东,也不会如此的谨慎了,攻下了大凌河城之后,完全可以拿下黑山、义州以及广宁等地,但苏天成没有这么做,事实证明,苏天成的决策是正确的,多尔衮带领一万多后金鞑子,在登州和莱州横行无忌,根本就没有军队可以阻拦。

首战告捷,这是好事情,按说不该有多大的担忧,若是能够步步为营,进攻的同时,做好后防,那就不管后金鞑子有着什么图谋,都是无所谓的,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征战的王道,至于说后金鞑子野战能力不一般,训练多年的边军也是不弱的。

但和陈新甲共事一年多时间,洪承畴感觉到,陈新甲恐怕不会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不仅仅是陈新甲,朝廷里面也不会同意这种速度缓慢的征伐,因此接下来,陈新甲肯定会马上攻打义州、广宁,这从陈新甲写来的信函就表现出来了,黑山城池距离大凌河城一百里地,两地想着能够相互照应,这样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况且黑山长期被后金鞑子占据,当地的老百姓,谁是奸细,不可能知道,也不可能进行甄别,驻守大凌河城的将士本来就不多,不可能关注到黑山城池的情况。

陈新甲将黑山城池的安危,寄托到大凌河城,这怎么可能。

第八百三十五章推迟进攻

(感谢k33102219、求乐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5瓦灯泡投出了宝贵的评价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辽东距离登州两千余里地,按照正常的速度,情报到达登州,至少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但辽东马上就要爆发战事,为此渠清泽竭尽全力,要求辽东的情报,必须在三日内到达登州,以便于苏天成及时的掌握情报,做出来分析和判断。

五月四日,苏天成拿到了第一份有关辽东战事的情报。

江宁营五万三千将士,按照五月一日开始进攻的要求,全部都做好了准备,但四月底的时候,苏天成突然提出来了,暂缓进攻,等待下一步的命令,没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原因,但大家也不会去打听,依旧是积极的做着准备。

知道这里面情况的,就是渠清泽和孙传庭两人,知道所有情况的,也就是渠清泽一人,作为请负责情报工作的人员,渠清泽向苏天成提出来了自身的见解,促使了这一次进攻时间的推迟。

渠清泽认为,皇上和朝廷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辽东去了,若是辽东征战顺利,或者皇上的意思,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那么,登州发动进攻的时间,就必须要把握住,在辽东获得胜利的基础上,从旅顺方向,予以后金鞑子沉重的打击,这无异于锦上添花,皇上和朝廷都不会有什么看法,辽东的征战不顺利,甚至出现了溃败,从吸引后金鞑子注意力、分散后金鞑子精力方面,也应该从旅顺发动进攻。这样可以打乱后金鞑子的所有部署,也就是说,不管出于什么情况下,江宁营的进攻都是必须要展开的。

但这里面有一个时间把握的问题,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角度来看,必须要在辽东进攻出现胜负端倪的时候。发动进攻。

登州进攻的时间早了,谁知道陈新甲和钱谦益等人,会不会因为征战的不利,怪罪到江宁营的身上来,说是因为江宁营在登州想旅顺发动进攻,打乱了他们的部署,到时候推卸责任,人家可不会客气的,进攻的时间晚了。辽东的大局已定,损失过于的惨重,皇上和朝廷会有意见,最好的时间,就是在辽东边军出现败绩,或者是可能要失败的消息传来以后,登州的江宁营开始发动进攻,这才是最佳的时机。

当然。计划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那就需要严密分析来自于辽东的情报。做出来精准的判断,否则这个时机是无法掌握的。

渠清泽的分析,苏天成认为很勉强,但想到了朝廷里面的情况,想到了陈新甲和钱谦益在辽东排斥江宁营,甚至到了不顾大局的地步。又觉得渠清泽的分析是有道理的,若是大家做事情,都能够从大局出发,包括皇上也是这样的想法,恐怕这次辽东的征伐。首先想到的就是江宁营,想到的就是自己挂帅,带领江宁营出征。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出人预料的情况,江宁营的征战,也就必须要把握最佳的时机。

从这个方面考虑,苏天成采纳了渠清泽的建议。

令苏天成想不到的是,孙传庭居然也赞成这个建议,认为渠清泽说出来的道理,是完全成立的,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方面,至少让皇上、朝廷、陈新甲和钱谦益无话可说。

出现这样的情况,苏天成一点都不高兴,甚至是有些忧伤的,曾经无比强悍的大明王朝,经历了这么多年,一步步的衰落下来,就是存在这些无法理解的事情,就是因为掌握权力的人,首先想到的是自身的利益。

好在江宁营不是一般的军队,就算是命令出现了改变,各级的军官也是绝对服从,不会去打探原因,更不会发牢骚。

有一些特殊的就是水师副总兵吴三桂了,吴三桂来到登州之后,基本没有什么事情,也没有实际掌握权力,待遇还是不错,拿着不菲的饷银,过着平静的日子,苏天成是了解吴三桂的,知道吴三桂不甘于平庸下去,但对于吴三桂这样的人,不能够彻底降服的时候,就不要想着他能够为你做什么事情。

苏天成看情报的时候,渠清泽和孙传庭等人,在一边等候,作为苏天成的绝对心腹,两人需要和苏天成一起来研究情报。

苏天成看完情报,抬起头的时候,渠清泽首先开口了。

“大人,下官认为,边军行军的速度太慢了,大凌河城距离黑山不过一百里地,居然用三日的时间,这过于的谨慎了,兵贵神速,若是后面的作战,都是这样的行军速度,边军遭遇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领军作战方面,孙传庭显然有着更多的发言权,他的认识,与渠清泽有所不同。

“大人,下官以为,边军刚开始发动进攻,谨慎一些,是有好处的,此举在于试探后金鞑子的战斗力,做出来响应的部署,若是刚开始进攻,速度过快,恐怕遭遇到一些紧急情况,令大军无法应对的。”

苏天成未知可否,提出来另外一个问题。

“你们认为,首战会是什么情况,今日是四日了,想必攻占黑山城池的战斗已经打响了,按照你们的预计,直接说说自身的见解。”

渠清泽首先开口了。

“大人,下官认为,攻打黑山的战斗,一定会异常残酷的,黑山位置特殊,易守难攻,占据了黑山,进可攻打义州、广宁,直逼辽河,从根本上动摇后金鞑子在辽东的势力,最不济也可以占领黑山,慢慢扩大在辽东的影响力,增强实力,皇太极应该是能够明白这一点的,丢失大凌河城之后,后金鞑子在辽东的影响力,已经受到巨大的影响,因此下官认为,皇太极绝不会容忍黑山城池轻易丢失。”

渠清泽说完之后,孙传庭接着开口了。

“下官认为渠大人说的有道理,若是下官驻守黑山,一定竭尽全力,守住黑山城池。”

苏天成笑着点头了。

“其实你们将前后两点结合起来考虑,就可以看出来了,陈新甲在大军开拔之初,采用谨慎的做法,这是可以理解的,黑山的作用很关键,当年我们占据黑山城池,迅速退出来,也是考虑到辽东的建设,不愿意和后金鞑子过早的发生全面冲突,如今陈新甲带领大军,开始攻击后金鞑子,力争占据黑山、义州和广宁,这已经动摇到后金的根本,皇太极绝不会等闲视之,故而黑山城池的争夺战,会非常激烈,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有必要的。”

三天之后,攻下黑山城池的情报来到登州。

苏天成的脸色异常的严峻,渠清泽和孙传庭等人,也是神色凝重,他们的分析出现了问题,陈新甲带领大军,仅用了一个半时辰就拿下了黑山城池,而且驻守黑山城池的后金鞑子,只有区区两千人,这样的结果,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看到这份情报之后,苏天成思索了好半天。

负责分析情报的渠清泽,一时间也拿不出来什么意见建议了。

沈阳方面的情报,也到了登州,根据黄在胜提供的情报来看,皇太极是高度重视这一次的战斗的,已经离开了沈阳,亲自赶赴辽东指挥了,既然如此,黑山城池为什么会这样快就拿下来了,难道后金鞑子真的是畏惧了。

面对重大战役,苏天成也不会轻易下结论,毕竟这不是他亲自指挥的战斗,一切都依靠从辽东传过来的情报,身临其境才会感受更加的深刻。

这一次的讨论,渠清泽和孙传庭都没有否定陈新甲的战绩,毕竟人家率领大军,首战告捷,占领了黑山城池,让边军的占领范围,向前推进了一百里地,这是不小的功绩,不能够随便否定的。

苏天成内心的担忧开始加重了,他不怀疑大军取得的胜利,而是担心陈新甲好大喜功的脾气,拿下了黑山城池,对于大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动,这一战之后,边军或许认为,后金鞑子没有以前那么可怕了,边军的战斗力大大提升了,会不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开始轻视后金鞑子了,开始无所顾忌的进攻了。

苏天成对于皇太极是有些敬畏的,这是一个不一般的对手,睿智聪明,懂得把握好时机,总是能够做出来正确的决定,面对这样的对手,你不要指望着他犯错误,唯有自己计划部署好一切的行动,依靠实力来打败他,才能够真正取得最终的胜利。

谁知道陈新甲是不是有着这种敬畏的心理,是不是有这样的认识。

隐隐的,苏天成感觉到了,这有可能是皇太极做出来的决定,主动放弃了黑山,但皇太极此举的目的在什么地方,难道皇太极就能够那么准确的把握,陈新甲一定会好大喜功,一定会带领大军,不顾一切的展开攻击吗,若是陈新甲能够做到步步为营,计划好每一次的进攻,皇太极不管是计划伏击,还是诱敌深入,都可能要失败。

苏天成确实有些看不懂了。

此外,这一份情报的到来,令渠清泽也无法准确分析江宁营出动的时间了,边军首战告捷,形势大好,如此情况下,登州应该是暂时保持稳定。

第八百三十六章占领义州

皇上的圣旨,在大军开拔一天之后,到达了军中,这样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

接到了圣旨,陈新甲非常的高兴,他主要关注的,还是皇上的态度,至于说圣旨里面提出来的所谓谨慎的要求,他是不会太在意的,大军征战,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况,最终的决定,还是要自己做出来的。

圣旨在千户以上的军官之中宣读,引发了很大的震撼。

大军下一步的行动,是进攻义州。

义州紧邻大凌河修建,距离黑山不足五十里地,距离大凌河城也不过一百五十里,因为其所处的位置,偏向于蒙古方向,战略位置远不如广宁,所以在辽东这个地方,义州一直都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就算是后金占领义州之后,也没有作为军事重镇来建设。

义州与黑山城池有着很大的不同了,黑山城池是后金临时构筑的城池,主要用于军事驻地,城池里面,全部都是驻军,没有居民和商贾,但义州就不同了,这里有居民,也有商贾,与大明内地的普通城池,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陈新甲看来,义州尽管不是军事重镇,但攻下这样的地方,对于后金鞑子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其实在最初的作战部署之中,没有攻打义州的决定,只要拿下了宁远城,义州就不攻自破了,这里没有多少的驻军,丢失了广宁,后金鞑子也不会继续在义州坚持。但陈新甲的认识不同,他认为必须要攻下义州,这样有利于鼓舞士气。

攻下黑山之后,陈新甲还是认真分析了诸多的情况,高兴是肯定的,但也要注意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蹊跷的行为。最终他还是认为,大军能够轻易的拿下黑山城池,源于后金鞑子的疏忽和轻视,下一步攻打义州,可能会面临严峻和残酷的战斗,毕竟战役开始了。后金鞑子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了。

五月初九,大军抵达义州外围。

义州城池不大,但背后紧靠着大凌河,大军只能够从三面包围义州城。

陈新甲照样是严密注视义州城池的防守情况,令他有些高兴的是,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从一天的行军过程中来看,从黑山到义州这段距离,没有遭遇到什么阻拦。看来后金鞑子的确没有重视义州的防守,认为这里是无足轻重的。

义州城池,出来城门紧闭,城墙上面有着一些后金鞑子的军士守候,其余就没有其他的警戒了,义州的城墙不高,目测也就是三米左右,这样的城墙。对于抵抗大军的进攻来说,没有太大的作用。

按照原先的计划。五月初八就要攻打义州城,不过因为皇上的圣旨到达军中,耽误了一天的时间,这也没有多大的问题,辽东的战役已经开始了,不存在保密的问题。加之大军攻下黑山城池之后,休整了足足三天的时间,后金鞑子早就做好了所有的准。

陈新甲很清楚,与后金鞑子的交战,重点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占领城池和地盘,其二是最大限度的剿灭后金鞑子,必须要尽可能多的消灭后金军士,才有可能真正的动摇后金的统治,否则后金鞑子会卷土重来的。

午时,进攻开始了。

和进攻黑山城池的套路完全一样,首先是火炮发威,不过这一次,因为义州的城墙不高,陈新甲采纳了祖大寿的建议,火炮进攻的重点,对准了城墙,若是能够将城墙炸开一条通道出来,那就可以省却很多的事情了。

可惜火炮没有能够炸开城墙,这也是祖大寿不熟悉的地方,义州属于老城池了,城墙经过不断的修缮,虽说不高,但很是坚固,一时半会是轰不垮的,加之炮火的力度,和苏天成当年进攻大凌河城之时,完全不一样,不过炮火的作用还是显著的,义州城墙上面,经历了炮火的洗礼之后,原来插着的战旗,早就不见了踪迹。

步卒的进攻开始了。

一直举着望远镜,观察战局的陈新甲,脸上带着笑容,这一幕与进攻黑山城池的时候,是非常相似的,城墙上面,看不见多少的后金鞑子,他以为,攻下义州也不需要多长的时间,或许几个时辰就拿下来了。

可这一次,他的预判出现了错误。

火炮进攻结束,步卒开始攻城的时候,城墙上面出现了大量的后金鞑子,开始了顽强的抵抗,第一拨进攻的边军,到达城墙下面的时候,遭遇了无数轮的箭雨,伤亡颇大,以至于后面冲锋的边军,情绪都受到一些影响了。

双方开始了残酷的绞杀,一边不断的进攻,一边拼命的防守,燧发枪和弓箭,这个时候发挥出来巨大的作用,进攻的过程中,双方的伤亡开始大量出现了。

一个时辰之后,第二轮的进攻开始了。

依旧是火炮的攻击之后,第二方队开始冲锋。

城墙上面,再次出现大量的后金鞑子,吸取了教训的边军,手里举着盾牌,这样总能够避免被弓箭射中要害部位,但后金鞑子的箭雨非常的刁钻,不断有边军手脚中箭,倒在地上,痛苦不堪,当然了,边军的燧发枪也是厉害的,随着枪声的响起,不断有城墙上面的后金鞑子倒下。

从这个时候开始,边军的进攻异常凌烈了,不顾伤亡,拼命的朝着城墙冲过去。

城墙上面的后金鞑子,显然无法应付了,对抗的力度减弱了。

一直观察着这一幕的陈新甲,不知道为什么,内心反而安宁一些了,若是在进攻义州的过程中,也没有遭遇到什么抵抗,他倒真的要心生疑窦了,难道说这真的是后金鞑子设计出来的计谋,可看见义州攻击的惨烈,他相信,后金鞑子引起了高度重视了。

进攻还在进行的时候,斥候突然来报了。

“大帅,义州城池后面的大凌河,出现了异常情况。”

“出现了什么情况,快说。”

“出现了不少的木船,有大量的人员在这个方向聚集。”

陈新甲的身体颤抖了一下,转身对着身边的唐海泰开口了。

“唐海泰,你马上找到祖大寿,告诉他,就说本帅要求的,加强攻城,用最快的速度拿下义州城,后金鞑子要逃跑了。”

鼓声开始密集起来了,数不清的边军,开始从三个方向,朝着义州城墙涌过来。

陈新甲举着望远镜,一动不动,因为义州靠着大凌河城,无法包围,后金鞑子发现情况不对,从后面撤走,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不过这一举措,也体现出来了,义州不是军事重镇,后金鞑子没有用重兵来守护,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就算是自己来安排,在丢失了黑山城池之后,也不会在义州放置重兵的,义州可守可不守。

或许是为了掩护撤退,城墙上面的后金鞑子,抵抗也开始强劲起来,这一次的厮杀,显得更加的残酷,双方都是势在必得,边军几次有人上了城墙,但很快被打退了。

半个时辰过去了。

陈新甲嘴角咬的都出现血丝了,斥候不断来禀报,已经有好几艘的木船,运送了不少人过了大凌河,折回来继续接人了,可这边迟迟不能够拿下义州城,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后金鞑子,乘坐木船逃走了。

进攻持续到了亥时,转机终于出现了。

在付出了大量伤亡之后,边军将士终于从南面方向取得突破了,部分的边军攻上了城墙,与后金鞑子展开了厮杀,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边军上了城墙,激烈的厮杀开始转移到城墙上面,东西两个方向的边军,也开始功上城墙,城墙上面的边军越来越多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南门被冲上城墙的边军,冒死打开。

大量的边军涌入义州,到了这个时候,义州算是被真正的攻破了。

残酷的厮杀还在继续,攻入义州的边军,在城内开始清剿后金鞑子。

但这样的厮杀,很快就改变了味道,变成了对百姓的杀戮。

义州城内来不及撤走的百姓和商贾,统统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