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政客(失落)-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绝不是偶然的情况。
多尔衮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这一点皇太极是非常清楚的,一直以来,他对多尔衮都是非常信任的,多尔衮不仅仅是手握军权,而且是朝廷里面的满人吏部尚书,大清国的六部,有些奇特,有满人和汉人之分,譬如说吏部尚书,有满人和汉人,但真正掌握权力的,还是满人,多尔衮身为吏部尚书,实际上掌握了人事权力,既掌握了官吏,又掌握了军队,这是很少见的情况。
皇太极态度的变化,还是在那一次昏迷之后,昏迷的几天时间里面,大清国高层出现的事情,令皇太极开始反思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加之范文程一些相关的分析,令皇太极感觉到了,人的权力是需要抑制的,就算是这人无论怎么的突出,都不能够直接威胁到皇帝,包括准备接任皇帝位置的人。
偏偏在这个方面,多尔衮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是原则性的问题。
从这之后,皇太极开始改变做法,注意抑制多尔衮的权力了,虽然多尔衮依旧是吏部尚书,但有关官员的任命,大部分都是皇太极亲自决定了,而且在军队的调整方面,也经过了仔细考虑,譬如说这次到草原去征伐,多尔衮应该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但皇太极要求豪格去,没有要求多尔衮去。
皇太极已经感觉到,他若是不能够安排好身后的事情,大清国可能要遭遇到重大的危机,一旦满人高层因为皇位争夺的问题,出现了内讧,大清国将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垮塌。
经历过权力斗争的皇太极,非常清楚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军队的安排方面,皇太极也开始注意了,除开牢牢的掌握了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也顺势掌握了镶红旗,镶蓝旗也是支持他的,到如今,重新组建的正红旗,也是在皇太极的掌握之中,可以说,军队力量的对比方面,多尔衮处于绝对的劣势。
继任者的问题,是皇太极最为头疼的问题。
按照他的年纪,早就到了确立皇太子人选的时候了,可皇太极迟迟不愿意公布人选,他是有些担心,自己的儿子中间,最佳人选,只有豪格。
可惜豪格缺乏心机,缺乏准确的判断能力,更为缺乏的是怀柔的心理。
这也不能够完全怪豪格。
豪格的年纪,比多尔衮都大一些,也是从小就跟随作战,很少接触到权力争斗方面的事宜,而且还成为过他人攻击的目标,再说豪格自小在军营里面长大,性格也是豪爽和倾向于暴躁的,战功方面是不用说的。
随着身体日渐的衰弱,皇太极迫切感受到,必须要立皇太子了,这件事情,不能够推迟了,否则自己突然出现什么意外,大清国难以稳定。
想要坐稳皇帝的位置,首先是军队的支持,皇太极可以保证,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是绝对支持自己的,一旦自己确立了皇太子的人选,他们也是完全支持的,但其余的就不好说了,也有可能出现变故,譬如说代善,有可能不参与到争斗之中,济尔哈朗的态度,不一定完全的明朗,要是那样的条件下,豪格不一定能够坐稳皇帝的位置。
其次是能力和军功,这两个方面,多尔衮都是在豪格之上的,至少大清国的权贵是这样认识的,这就是豪格最大的劣势所在了,也是皇太极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之所以要求豪格出征草原,皇太极就是想着,能够让豪格建立更多的功劳,将来能够更加的服众。
一方面,皇太极想着立豪格为皇太子,另外一个方面,皇太极需要利用多尔衮的勇猛,为大清国立下功劳,这两方面是有些矛盾的,睿智的皇太极,也感觉到为难了。
皇太极曾经调侃大明朝的皇位继承,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个时候,他自己感受到了,才明白这件事情,绝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皇太极甚至出现过好笑的想法,要是苏天成是自己的儿子,那么继承皇位,那是没有说的,不管是谁,都是服气的,可惜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都说人才难得,这个时候,皇太极是真正的明白了。
不管怎么说,皇太极必须要安排好继任者的事宜,他这一辈子,几乎都是成功的,绝不能够在最大的事情上面失误,必须要做的漂亮。
如何更好的确立继任者,已经成为大清国最大的事情了。
第九百八十四章明确的态度
(感谢中旅小竺投出了宝贵的月票,谢谢了。)
代善、豪格与范文程同时接到了皇太极的信函,要求他们迅速返回沈阳,有重大的事情商议,代善与豪格简单商议之后,决定带领大军回到沈阳,根据侦查到的情报,江宁营已经回到河套草原去了,短时间之内,草原勉强算是平定下来了,不过代善也有些奇怪,他临走的时候,皇太极曾经吩咐,一旦战事缓和下来,就要带着豪格去见一见诸多部落的首领,清楚皇太极心意的代善认为,这也是很大的事情了,难道说还有比这件事情还重要的事情。
代善已经下定决定,支持皇太极做出的任何决定了,大清国的情况,他还是清楚的,皇太极依靠着卓绝的能力,将大清国建设的铁桶一般,但这个铁桶,也会遭遇到腐蚀,一旦皇太极龙御归天,问题就可能集中爆发出来的。
皇太极做出来决定,用黑山、耿仲明和尚可喜两人来交换他,这样的恩典,代善不会忘记,不管皇太极是怎么想的,做出来这样的决定,就很不简单了。
从大明京城回到沈阳之后,代善就很是注意豪格了,要说豪格作战是不用说的,颇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风范,但豪格的确没有多少的心机,做事情还是粗糙了一些。严格说来,豪格不是最好的继承人,比不上多尔衮。
但皇太极绝没有想着让多尔衮继承皇位。
代善、豪格与范文程三人,速度要快一些,先于大军回到了沈阳。
进入沈阳城的时候,豪格建议首先回到府邸去整理一下,代善却说首先到崇政殿,向皇太极禀报。他们已经回到了沈阳。
三人来到了皇宫外面,很快有侍卫来通报了,请代善首先到崇政殿,豪格与范文程在外面稍微等候。
代善进入到崇政殿,偌大的崇政殿里面,只有皇太极一个人。
代善正好行礼。皇太极开口了。
“二哥不要多礼了,这次到草原去征伐,一路辛苦,这么快又要回到沈阳。”
“皇上,此次草原征伐,未能取得胜利,臣有愧啊。”
“二哥不要这么说了,江宁营的凶悍,朕是清楚的。正蓝旗和镶红旗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损失,这就是胜利,朕想过了,接下来,就要倾尽全力去对付这个苏天成了。”
皇太极的脸色有些苍白,代善看见了,其实代善的年纪比皇太极大很多的,只不过代善没有操心那么多的事情。有些需要操心的事情,也不去想那么多。身体反而好了很多。
“皇上脸色不是很好,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大清国离不开皇上的操持啊。”
“二哥,人吃五谷杂粮,哪里可能不生病啊,朕已经感觉到了。最近一段时间,身体越来越虚弱了,恐怕大限的时间也不远了。”
代善的脸上出现了痛苦的表情,作为满人权贵,而且是其中的顶尖者。代善清楚大清国的一切情况,知道一个睿智的皇帝,对于大清国的重要,若是皇太极龙御归天了,对于大清国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大明是慢慢的恢复了,变得极其难以对付了,这样的关键时刻,皇太极必须要撑住。
“皇上,臣以为,有很多的事情,皇上就不用想那么多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保住了身体,一切都好说啊。”
代善没有说什么奉承的话语,而是明确表现出来了担心,这是真正关心的体现。
“朕也知道,这几年的事情太多了,时常感觉到喘不过气来,总想着清闲一下,可总是没有机会啊,朕最担心的,还是我大清国的未来,若是不能够团结汉人,充分利用汉人的聪明才智,我大清国难以实现壮大的目标啊。”
代善点点头。
“皇上说的极是,臣也感触到了,尽管说汉人之间,习惯于内部的争斗,可他们的才智还是突出的,我大清国的满人不多,要做好很多的事情,要达到目的,的确需要汉人的帮助。”
皇太极看了看代善,满意的点头,自己的这个二哥,变化很大,特别是被江宁营打败之后,好像明白了很多的事情,没有了以前的固执。
“二哥,朕这次叫你们回来,就是因为身体不适啊。”
代善的神情很是平静,换做一般人,皇太极说出来这样的话语,脸色早就发生变化了,皇上在大臣的面前说出来这样的话,意思就是要安排身后的事情了,这是绝对信任的表示。代善早就预料到这种可能了,进入崇政殿,看见皇太极的脸色,他就明白了。
“皇上但有什么吩咐,臣一定竭力支持,完全拥护的。”
皇太极努力扶着椅子的把手,站起来了。
看见皇太极两鬓的白发,瘦弱的身躯,苍白的面容,代善一时间感慨万千,皇太极曾经是生龙活虎,亲率大军征伐,这才几年的时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看样子当皇帝,也的确不是什么享受的事情。
皇太极走下御辇的时候,代善伸出手,扶住了皇太极。
皇太极看着代善苦笑。
“二哥,你比朕大很多啊,朕这幅身板,自己都想不到啊。”
“皇上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臣不能够比较啊。”
被代善扶着走了几步路,皇太极好了很多,脸上也出现了红润的表情,他和代善之间的每一次对话和交谈,都感觉到很是舒心,两人之间既是君臣,又是兄弟,不过代善每一次都将兄弟之情带进了谈话里面。
皇太极可以明确的感受到,代善是没有称帝思想的,而且时时刻刻考虑到大清国的未来,从大明京师回来之后,一切都是以大清国的利益为重,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代善没有为了个人的前途着想,交谈的过程中,态度自然是真诚平和的。
“二哥,朕这些时间,也想明白了,父皇开创了后金,一生打了那么多的胜仗,可最终还是故去了,小的时候,朕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父皇会离我们远去,阴阳相隔,这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人都喊皇帝万岁,谁有可能活到万岁啊,有些事情,朕必须要考虑了。”
代善点点头,很自然的开口了。
“皇上说的是,立皇太子的事情,的确要进行了。”
皇太极扭头看着代善,好半天的时间。
代善没有回避皇太极的眼神,两人就这么看着。
沉默了一会,皇太极笑了。
“二哥看来早就想到这件事情了,也罢,二哥能否给朕提出来一些建议啊。”
代善的神情也变得严肃了。
“皇上说到了这件事情,臣也就实话实说了,臣不敢说提出来什么建议,只能够说说自身的感觉,臣以为,豫亲王豪格是最佳的人选,从年纪上面来说,豫亲王过了而立之年,有着足够的经验和认识,从功劳方面来说,豫亲王于大清国是有着巨大战功的,豫亲王熟悉我大清国的所有事宜,也是能够很好的协助皇上管理大清国的。”
代善说的很是流利,说出来的道理,也是无懈可击的。
但皇太极想到听到的,不是这样的话语。
“二哥,你的意思朕明白了,二哥年岁比朕大很多,经历丰富,能否说说,豪格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说是不足的地方,甚至是缺陷。”
代善出现了犹豫的神情,皇太极的心思,他是明白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豪格成为皇太子,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豪格的确存在不足,这也是很多人都知晓的,皇太极更是清楚的,要求自己开口说出来,没有这个必要。
代善稍微思索了一下,缓缓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人无完人,豫亲王是不能够和皇上比较的,不过这也是因为豫亲王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大清国重大的事宜,都是按照皇上的要求来办事的,一旦豫亲王身处高位,就一定会从全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加之皇上的言传身教,一定是能够很好辅佐皇上的。”
皇太极微微点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朕知道,豪格有很多的不足,尚需磨砺,可大清国面临的局面很是紧迫,朕很难做出来决定啊。”
皇太极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焦虑,看见这一切的代善,内心也不是滋味,因为江宁营的崛起,因为大明出了一个苏天成,导致大清国遭遇了危局,这样的情况下,大清国确实需要皇太极这等睿智的皇上来把握,做出正确的决策。
可皇帝的位置,不是人人都能够坐的。
好一会,皇太极恢复了平静。
“二哥回到了沈阳,好好歇息几日,朕已经召集在外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都回到沈阳了,确立皇太子的事宜,的确不能够耽误了。”
代善离开崇政殿的时候,额头上出现了汗珠。
确立皇太子人选的事宜,的确是大清国最大的事情了,可从大清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旦确立了皇太子,多尔衮等人,会是什么想法,会不会服从豪格的领导,这是皇太极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牵涉到大清国稳定的最大事情,皇太极早就应该确立皇太子人选,留在皇宫,开始处理大清国的重大事宜,在皇太极的帮助之下,确立威信,便于将来领导整个的大清国。至于说面临的问题,就需要一步一步来化解了。
第九百八十五章大清国的皇太子
作为汉人,范文程是没有资格参与到大清国确立皇太子事宜的,但皇太极还是找到了范文程,代善离开崇政殿之后,范文程进入了崇政殿。
皇太极已经下定了决定,不过严格说起来,他是大清国的第一任皇帝,在确立皇太子的事情上面,非常谨慎,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为了大清国后续的发展,确立了皇太子之后,他想着征求意见,让自己更加的坚定,不产生任何的犹豫,这是人的本能反应。
之所以和范文程谈到皇太子的事情,皇太极的主要目的,还是让范文程很好的辅佐豪格,在关键的事情上面、关键的时候,能够尽力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
范文程准备跪下行礼的时候,皇太极阻止了,他依旧站在原地,扶住了范文程,这令范文程感激涕零,能够得到如此的信任和礼遇,谁都会感动的。
皇太极说的很是直接,告诉范文程,自己已经做出来决定,立豪格为大清国的皇太子,希望范文程能够很好的辅佐豪格,皇太极直言不讳的说到了豪格的缺点,包括豪格的脾气有些暴躁,考虑问题往往趋向于简单,不喜欢思考复杂的问题,缺乏一定的协调能力等等,不过这些不足,都有时间改正。
皇太极说完之后,范文程还是跪下了。
皇太极说到的这些话语,颇有托孤的意思了,也就是让范文程成为辅政大臣的意思,对于一个汉人来说,能够得到皇太极如此高的信任和嘱托,那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了,想想大明王朝。每一任的托孤大臣,都是蛮身海内外的,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也是皇上最为信任的大臣,而且大明王朝的辅政大臣,悉数都是汉人。不可能又异族人的出现。
大清国毕竟是满人的大清国,一个汉人,能够成为辅政大臣,这恐怕是开天辟地的奇迹。
想到了这些,范文程不可能不感动,他哽咽着开口了,表示一定尽心竭力的辅佐皇太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范文程离开之后,豪格进入了崇政殿。
这一次。皇太极要求豪格跪下了,他的神情非常的严肃,看了豪格好一会。
“豪格,朕已经做出来决定,立你为我大清国的皇太子。”
跪在地上的豪格,身体颤抖了一下,尽管说早有这样的想法,但事情真正来临的时候。他还是难以控制自身的情绪。
看见身体颤抖的豪格,皇太极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也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不满的表情,谁遇见这样的事情,都是会有激动的表现,何况大清国的满人,很少有隐藏自身情绪的,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大都表现在了脸上。
“豪格,做皇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朕有很多话,想着和你说说,不过朕改变主意了。你的年纪不小了,有了很多认识,有些认识,已经固定下来了,朕说了,恐怕也没有多大的作用,但朕要告诫你两点,让你知晓,这左皇帝,并非是为所欲为的。”
“第一点,你必须要能够经受委屈,你肩负的是大清国兴旺的重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要有全面的思考,要能够听得进去好的意见建议,尽管有些时候,这些建议可能会刺伤你的自尊,特别是我大清国有些满人权贵,瞧不起汉人,认为汉人是满人的奴隶,他们不会明白,凭着几十万的满人,怎么可能振兴我大清国,你的脾气不好,朕非常担心这一点,害怕你不能够忍受委屈,导致听不进去意见建议。”
“第二点,慎用权力。很多人都认为,做皇帝,就是掌握了生杀大权,可以随便取人性命,其实那是误解,朕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就算是要处置某人,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绝不会轻易做出来决定,朕很清楚,每做出来一个决定,就有很多人看着朕,看朕是不是秉公处理了,若是朕有太多的地方没有做好,失去的就是一大层人的支持。”
“朕就想着告诉你这两点,其余的事情,你自己去领悟,一旦朕立你为皇太子,你就不能够亲自参与征伐了,除非是特殊的情况,你需要在皇宫里面,协助朕处理诸多的事宜,你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来适应。”
“朕希望你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处理好朝廷的事宜,处理好大清国的事宜。”
“朕特别提醒你,要知人善任,要得到绝大部分人的支持,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处理好朝廷里面的事情,范文程的能力,你是知道的,朕已经专门嘱托了范文程,多多协助你,你也要多征求意见,不要以为范文程是汉人,从个人能力来说,汉人在署理政务方面的能力,是强于不少满人的。”
崇德七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召集大臣,正式册立皇太子。
时间是那么的巧合,七年前的今天,也就是崇祯九年的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正式称帝,改元崇德,建立了大清国。
七年时间过去,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大清国没有像皇太极想象的那样强盛起来,入主中原更是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想了,满八旗几次与江宁营交手,皇太极和苏天成之间,也出现了好几次的对决,基本都是苏天成取得了胜利。
这样的情况,不能够继续持续下去了。
皇太极觉得,册立了皇太子,就能够稳固大清国的根本,借用这样的契机,一定能够让大清国得到巨大的发展。
册立皇太极的仪式,并不是很复杂。
皇太极不是特别的注重形式,他更看重的是实际。
代善引领众多的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给豪格行跪拜礼,范文程带领诸多的汉人大臣,给豪格行跪拜礼。
豪格很好的控制了自身的情绪,没有表现出来得意忘形的神态。
整个仪式进行的过程中,皇太极特别注意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等人的神情,看到的情形,令他不是很满意,甚至产生了担忧。
多尔衮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看不出情绪,多铎的脸上,有着一丝不服气的神情,至于说阿济格,不仅仅是不服气,甚至还有着愤怒的情绪。
这可不是什么好的情况,多尔衮的能力是不一般的,而且在满人权贵之中,也是有着不少人支持的,特别是多铎,掌控了镶白旗,能够给予多尔衮最大的支持,若是豪格不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控制朝廷,改正自身的缺陷,就算是在皇太极龙御归天之后,登上了皇位,也不一定能够稳住大清国的局面。
册立豪格为皇太子,这件事情,皇太极没有同多尔衮商议,远在大明京城的济尔哈朗,都知晓了这件事情,皇太极专门给济尔哈朗送信去了,济尔哈朗也是完全表示支持的,表示会不遗余力的辅佐豪格。
皇太极也曾经想着和多尔衮商议,但多尔衮的某些违背原则的做法,令皇太极寒心,不想和多尔衮交换如此重大的意见了。
身体不好的皇太极,只能够乞求上天保佑,自己能够多活几年,指导豪格好好的署理朝政,让豪格尽快熟悉朝廷里面所有的事情。
册立皇太子的仪式,还包括豪格去拜见皇后娘娘。
豪格的母亲是皇太极的继妃乌喇纳喇氏,并非是皇后娘娘,这里面也牵涉到了后宫的事宜,将来豪格继任皇位之后,如何对待皇后娘娘的事宜,让豪格去拜见皇后娘娘,其实也是让豪格取得后宫的支持,豪格被册立为皇太子,乌喇纳喇氏的地位肯定是有巨大改变的,母以子贵,不管是大明朝,还是大清国,都是一样的道理。
册立皇太子的仪式,一共持续了半天的时间。
皇太极没有可以的大肆宣传,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面,宣布了保密,当然,豪格成为了皇太子,这个消息,迟早是要宣扬的,但不是现在,因为济尔哈朗还在大明朝的京师,这样的消息泄露出去了,恐怕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当然,皇太极也是掌握了时间的,其实三月份就可以进行册立皇太极的仪式,但那个时候,大清国与大明朝的谈判,还没有到结束的时间,一直到四月初,所有谈判的事宜都结束了,济尔哈朗很快就要离开大明京城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