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江宁营的军规极其的严格,不管是在酒楼客栈,还是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军士的身影,大街上维持秩序的,都是巡检司的军士,那些巡检司的军士,再也不敢随便穿行于青楼和酒楼之间了,不敢在老百姓的面前发横了,脸上都带着客气的笑容,据说巡检司被大力整顿了,不合格的军士,遭遇了开革,甚至关押进入了大牢里面了。

这样的军队,管辖这样军队的朝廷,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拥护。

很短的时间之内,流离失所的百姓开始返回家乡,过年是必须要回家的,而江宁营在天津和沧州等地的所作所为,也迅速被老百姓传出去了,以至于在整个的北直隶,包括京城里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不要低估这样的影响,这对于苏天成下一步攻陷京城和治理京城,有着巨大的作用。

这一切,也被陈新甲和王道直等人看在眼里,在他们写给家人的信函里面,也透露出来了只言片语,表示了对苏天成的钦佩,告诉家人不要担心,好好的过春节。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大厦将倾

(感谢腊九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nicenine的打赏,谢谢了。)

春节应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最为传统的节日,不管是官家,还是老百姓,都会非同一般注重这个节日的。可崇祯十六年的春节,朱由检内心只剩下了冰凉和苦涩。

局势变化之快,出乎了他的预料,就在春节休沐之前的最后一次早朝,竟然有接近一半的文武大臣告假了,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苏天成拿下了天津,驻守天津的二十余万明军悉数都投降了,陈新甲和王道直一直都没有消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为什么驻守天津的明军会投降,是不是陈新甲和王道直都归顺苏天成了,朱由检曾经想着擒拿陈新甲与王道直的家眷,但最终还是作罢了,已经到了这一步,就是抓住了又能够如何。

京城的百姓,因为在天子脚下,还是较为关心时局的,有关江宁营的诸多消息,漫天都是,到处都在流传,不知道是真是假,锦衣卫和东厂在这个时候也焉了,好像得不到什么准确的情报了。

腊月二十四是小年,这一天皇宫里面必须要清扫,据说是扫去一年的晦气,等待灶王爷的降临,等到皇后安排完毕一切之后,宫女和太监做好准备,快要开始打扫的时候,朱由检突然开口说了,不要打扫了,一切都维持以前的样子,什么地方都不要动,皇上说出来的话就是圣旨,皇宫之内当然就不能够打扫了,就连内阁与六部办公的地方。也没有打扫了。

这是很不妙的情况,证明皇上的心情很是不好。

从腊月二十四开始,朝中大臣也陆续要休沐了,除开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必须要随时等待皇上的召见之外,其余官吏比较平日里轻松很多了,其实朝廷里面的官吏已经非常轻松了。

大晋朝廷占去了大半的江山。朝廷能够管辖到的地方,少的可怜了,而且就是管辖的这些地方,诸多的官吏也是心怀异志,早就开始阳奉阴违了,朝廷能够收到的奏折,就是天津和辽东等地的情况禀报,如今天津也被攻陷了,就剩下顺天府周围和辽东一带了。

接连几天的时间。内阁没有收到任何的奏折,看似平静的朝廷,其实乱成了一锅粥,不少的文武大臣,都是称病不出了,他们也很清楚,京师失陷是迟早的事情,说不定春节期间。苏天成就率领江宁营打过来了,就算是辽东边军。也是难以抵抗的,这等的情况之下,上朝还有多大的意义,特别是朝廷之中,南方的官吏居多,这些人的老家都属于大晋王朝了。若是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对,惹得大晋王朝的皇上苏天成发怒了,家人岂不是要跟着遭殃。

内阁首辅周延儒是能够充分感觉到世态炎凉的,他这个内阁首辅,估计也就是大明朝廷最后一任的首辅了。摊上了这样的名气,谁都感觉到晦气,可命运就是这样,无法避免,这个春节,周延儒注定只能够是在苦涩之中度过了。

周康还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联系到了朱审烜等人,周延儒很清楚,他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朝中不少的官吏,因为老家在南方,都在托付家人,与大晋朝廷联系,希望能够找到后路,来日还是能够进入到大晋朝廷为官,不管怎么说,只要是保住了官职,大明朝廷是不是垮掉了,与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紫禁城里面非常的冷清,以前的繁华,如同过眼烟云,这里面的凄凉,不是亲身经历,是不可能感觉到的。

周延儒叹了一口气,也准备回到府邸去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在过小年,都在吃年夜饭,他这个内阁首辅,却必须守在宫里,随时等候皇上的召见,其实皇上也没有什么必要召见了,马上就要过春节了,从天津方向来的消息,江宁营的军士一样在天津过小年,估计春节之前,不会展开攻击了。

正准备离开的周延儒,看见王承恩过来了,忍不住再次的叹气了,看样子皇上还是有事情要说的,自己暂时不要想着离开。

王承恩的脸色很是不好。

因为秦三德的关系,王承恩与周延儒之间的关系也算是可以了,反正大明朝廷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就算是王承恩与周延儒的关系很好了,也没有多少值得忌讳的事情了。

“王公公,是不是皇上有什么事情需要询问啊。”

王承恩点点头,开口却说到了其他的话题。

“周大人,咱家一辈子在这里长大,陪伴皇上这么多年,咱家还记得,以前的春节,皇上都是厉行节约的,不准铺张浪费,宫里甚至不准修缮,可想不到,这才多长的时间,就落到这个境地了,咱家真的是不明白了,皇上对苏天成如此的恩宠,苏天成确实狼心狗肺,想着造反,如今竟要夺取皇上的江山了,咱家狠自己没有能力啊,若是能够在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人头,咱家一定不会饶过苏天成的。”

王承恩说着话的时候,抬手擦着眼角,极力在周延儒的面前,掩饰自身的情绪。

周延儒叹了一口气,就连王承恩都看清楚了局面,说明确实没有什么出路了,大明王朝的覆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公公,其实朝廷还掌握有京营,还有辽东边军,也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啊,京城的防御是非常稳固的,想必江宁营也不要想着轻易能够攻破的,说不定京营与辽东边军联合起来,能够打败江宁营。”

王承恩的脸上露出了苦笑的神情。

“周大人这等自我安慰的话语,咱家也和皇上说过的,就算是京营和辽东边军联合起来,又能够怎么办啊,苏天成从出兵开始,浙江、福建、南直隶、河南、北直隶,这么多地方,剿灭了多少朝廷的军队啊,刘泽清、左良玉、黄得功、钱谦益、曹化淳、陈新甲、王道直等等,曾经率领的是七十余万的大军啊,可这才多长的时间,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全部都灰飞烟灭了,京营和辽东边军怎么能够抵挡。”

王承恩抬头看着周延儒,继续开口了。

“咱家就不明白了,苏天成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能力,江宁营是不是被妖魔附身了,那么多的军士,就算是压过去,江宁营也无法承受啊,咱家实在想不通啊。”

王承恩的痛惜是有道理的,也是得益于苏天成,大明王朝渐渐开始兴旺起来了,朝廷有了足够的银子,各地的军队也能够领到军饷,流寇被剿灭了,后金鞑子被打的臣服了,如此的情况之下,为什么兴旺起来的王朝不经意之间,就要垮塌了。

周延儒当然明白,朝廷的行为,绝大部分的功劳都是苏天成的,就好比是修建一座大厦,从头到脚都是苏天成负责,这座大厦的优缺点,苏天成是掌握的非常清楚的,人家要是想着掌握这座大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长吁短叹一会之后,王承恩恢复了平静。

“周大人,皇上是想着和你商议辽东的事情,皇上很是犹豫,辽东的局势很不好,多尔衮还在大同虎视眈眈,随时都准备侵扰的,可恨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不愿意讨伐大同的多尔衮,皇上准备惩戒两个部落在京城的继承人,可又下不来决心,此外皇太极的女人和儿子也还在京城,皇上也准备要从他们的身上想办法了。”

听见王承恩这样说,周延儒脸上的颜色有些变化了。

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不愿意征伐多尔衮,这里面肯定有苏天成的原因,其实两个部落如今根本不听朝廷的,听苏天成的,这也难怪,当初打败两个部落、令两个部落规规矩矩的,就是苏天成,如今苏天成建立了大晋王朝,两个部落肯定是臣服大晋王朝的,再说还在京城的庄妃和福临,人家到京城也是几年时间了,孤苦伶仃的,皇太极做出来的一系列的举措,明显就是放弃了庄妃和福临,皇上这个时候对母子两人动手,恐怕惹得众人耻笑的,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继承人,就更是不能够动了,那样两个部落说不定也准备来京城京城了。

如何看待辽东的局势,周延儒内心是矛盾的,苏天成曾经托人传话,辽东必须要保持稳定,至少需要在朝廷的手里,不能够落入到后金鞑子的手里,若是出现了那等的情况,一切的罪责,都是大明朝廷来承担了,可朝廷已经危在旦夕,大厦将倾,这个时候了,还保住辽东有什么作用,无非是留给苏天成一个稳定的辽东。

周延儒无法选择,也没有提出来有关辽东的什么建议,这件事情上面,他始终保持沉默,内阁也一样保持沉默,大概众人都想到了后果,多尔衮擅自离开沧州,一路劫掠到了大同,更是引发了众人对后金鞑子的憎恨,如此的情况下,丢失了辽东,恐怕真的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了。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交心之举

朱由检独自坐在养心殿,已经是腊月二十四了,养心殿空空荡荡的,显得格外冷清,本应该回到后宫去,和皇后等人过小年的,但朱由检还是坐在了这里。

周延儒进入养心殿之后,正准备行礼,可朱由检挥挥手。

“今日过小年,本应该休憩的,朕想到了一些事情,找到爱卿商议,那些礼仪就免去了。”

朱由检的声音显得很是平和,感觉不到什么,看样子应该是在心情稳定的情况之下,说出来这番话的,可周延儒却不是这样的看法。

崇祯二年,周延儒就进入了内阁,之后很快成为了内阁首辅,深得皇上的信任,可以说他是非常了解皇上的,皇上登基之前,根本是没有希望成为皇帝的,要不是先帝的身体不好,加之无后,皇上绝没有机会,也就和其他的藩王一样,最终是到封地去,老老实实过一辈子,恐怕也正是这样的原因,皇上在登基之前,一直都在皇宫里面,日子不是那么好过,那个时候飞横跋扈的魏忠贤,根本没有将皇上看在眼里,后来皇上登基,果断的铲除魏忠贤,在周延儒看来,这其实是之前就埋下的祸根。

皇上在权力漩涡之中多年,登基之前战战兢兢,各方面都非常的注意,多皇宫之中的斗争也是很清楚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认识,有了不同于一般的遭遇,皇上很难真正的信任一个人,所做的很多事情,最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恐怕就是皇上的悲剧了。

在如何对待苏天成的问题上面,这是表现的非常明确的,周延儒猜想。皇上恐怕是想到了万历年间的张居正了,甚至是东汉时期的汉献帝,害怕成为了傀儡,这样的想法没有什么错误,可惜苏天成太优秀了,根本没有给皇上任何动手的机会。

皇上登基之后。一直都很是要强,什么事情都追求完美,对自身的要求也是这样的,缺乏变通,加上难以完全相信他人,这样的性格放在帝王的身上,必然形成悲剧。更何况大明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今日皇上的态度如此的柔和,肯定是有什么大事情。

果然,周延儒刚刚坐下。王承恩就拿着诏书走过来了。

周延儒接过了诏书,刚刚看了开头,身体就开始颤抖了,这竟然是皇上亲自写的罪己诏和退位诏书,皇上准备让太子朱慈烺继承皇位了。

匆匆看完了罪己诏和退位诏书之后,周延儒站起身来,准备跪下说话的时候,朱由检开口了。

“周爱卿。朕已经下定决心了,这么多年以来。朕勤勤恳恳,想不到大明江山,还是要毁在朕的手里,朕对不起列祖列宗,朕没有资格做这个皇帝了,今日就是想着与爱卿商议。朕准备在明日就宣布退位的。”

周延儒跪下了。

“皇上,臣以为不可啊,皇上勤勤恳恳,奈何我大明遭遇这么多的劫难,此并非是皇上之过错。满朝文武大臣是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的,臣恳请皇上收回罪己诏和退位诏书,值此关键时刻,若是皇上发布了退位诏书,恐怕动摇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啊。”

“周爱卿,站起来说话吧。”

朱由检的声音依旧是平和的,但平和之中,带有了一丝的激愤。

“朕不知道该如何做了,南方全部被苏天成占领了,北方也没有多少地方了,唯有这京城四周,尚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恐怕春节之后,这些地方都不会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了,朕没有颜面了,这亡国之君的耻辱,朕是要背定了。”

周延儒低着头,没有开口说话,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了,任何安慰性的话语,都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江宁营占据了天津,恐怕马上就要展开进攻了,这样的时候,除非是能够想到打败江宁营的办法,其余的都是空话。皇上说出来的这些话,令他想到了崇祯初年,那个时候,皇上不过十多岁的年纪,骤然间肩负重任,满腔热血想要振兴大明王朝,十六年时间过去了,皇上步入了中年,却迎来了这样的局面,心中的悲怆是可以想象的。

“朕非亡国之君,可朝廷里面,都是亡国之臣。”

朱由检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周延儒的身体再次颤抖,忍不住跪下了,这句话非常严重了,等同于完全否决了满朝的文武大臣了。这也说明了,皇上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了。

想当初皇上刚刚登基的时候,是想着依靠诸多的文武大臣的,也是给予了很多信赖的,最明显的就是袁崇焕,可后来发生很多的事情,让皇上越来越失望了,特别是朝廷之中的党争和争权夺利,几乎让皇上到了无可奈何的境地,只能够再次开始信任太监和锦衣卫了,这里面透露出来的转变,其实就是王朝衰落的前兆了。

或许是感觉到自己的话语说的太重了,朱由检放缓了语气。

“周爱卿,平身吧,朕不是针对你说的,朕是想到了这么多年的事情。”

过了好一会,朱由检慢慢恢复了情绪,罪己诏和退位诏书的事情,他暂时不提了,其实这也是他发泄内心苦闷的一种方式,皇上就是寡人,没有朋友,高处不胜寒,内心的委屈没有地方诉说,只能够自己承受,到了这样的境地了,面对周延儒发泄一下,也是解脱的方式,他相信周延儒是能够理解和承受的。

“周爱卿,朕想到了辽东边军的事宜,后金鞑子在辽东虎视眈眈,朕心里很清楚,若是全部撤走了辽东边军,关宁锦防线很快就要落入到后金鞑子的手里,京城一样危险了,饮鸩止渴的事情,朕不想做,可朕还能够有什么办法啊。”

说到应对江宁营进攻的事宜,周延儒的注意力开始集中了,其实他早就知道了,皇上面临无法选择的局面,一面是虎视眈眈的后金鞑子,一面是势不可挡的江宁营,两边都是无法应对的,不管哪一边,盯着的都是京城。

“周爱卿,朕想着问问你,可否有其他的解决之道啊。”

周延儒楞了一下,没有及时开口回到。

其实周延儒哪里知道,苏天成放出来的话语,朱由检已经知道了,也就是苏天成拿下京城之后,不会伤害皇家诸多人员的性命,更不会做什么屠城和劫掠的事宜,这本来是一种善意的体现,但在朱由检看来,就是莫大的耻辱了,皇家身份尊贵,岂能遭受如此的羞辱。

朱由检内心的想法,周延儒不得而知,但他觉得,目前的情况之下,能够退一步,或许将来还有机会,迟疑了一下之后,周延儒终于开口了。

“皇上,臣有一个想法,苏天成已经占领了天津,下一步肯定是准备进攻京城了,皇上可派出官吏,与苏天成商谈,苏天成若是愿意退兵,控制南方,朝廷就承认他的大晋王朝,若是苏天成执意要进攻京城,那就只有鱼死网破了。”

周延儒说的很是谨慎,边说边看着皇上的神色,果然他发现皇上的神情变化了。

“周爱卿怎能说出来如此的话语啊,朕乃是顺应天意,继承大统,就算是苏天成造反称帝了,就算是他建立了什么大晋朝廷了,就算是他通知了整个的南方,甚至是中原了,朕岂能认可,朝廷岂能认可,如此的做法,岂不是认为苏天成造反是有道理的,朕可不愿意给列祖列宗脸上抹黑,朕宁愿与苏天成决一死战。。。”

周延儒低着头,不再说话,其实他内心里面想到的,就算是皇上你想着与苏天成决一死战,恐怕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大晋朝廷已经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地区,人家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就算是不马上进攻京城,朝廷也是无法维系的,户部已经拿不出来银子了,秋收季节的时候,苏天成已经占领了南方大部分的地区,而且连续的征伐,消耗了大量的银子,府库里面几乎空了,这个时候不需要苏天成征伐,朝廷收不到赋税,自身就会垮掉了。

周延儒更加的清楚,调动辽东边军,需要大量的银子,至少粮草是需要保证的,朝廷已经拿不出来这些银子了,还能够指望人家拼死厮杀吗。

离开养心殿的时候,周延儒有些糊涂了。

王承恩所言之事,应该是有关辽东边军的调动事宜,可皇上为什么没有直接说到这件事情,难道是知道府库没有银子了,难以维系几十万辽东边军的开销吗,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事情,按说辽东边军暂时是能够维系的,辽饷至少还能够维持几个月的时间,今后的事情就不要考虑了,失去了京城,什么都没有了,还考虑辽东边军的今后干什么。

周延儒虽然有了脚踏两只船的做法,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想着大明王朝兴旺起来的,不管怎么说,两度成为内阁首辅,这等的荣耀,其他人是没有享受过的,拿了俸禄就要做事情,在能够想到办法的基础之上,还是要为朝廷的生存考虑的。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辽东危局

史可法万万没有想到,他就任辽东巡抚,竟然会遭遇到如此的局面,尽管说是以兵部尚书衔就任的,说来完全是重用了,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刚刚来到辽东的时候,局面非常的平静,那个时候,尽管说苏天成造反的迹象已经很是明确了,但后金鞑子的臣服,还是让辽东有了一丝兴旺的局面,多年紧绷的情绪得到了舒缓,不管是身居辽东的汉人,还是内地迁过去的老百姓,都认为能够安安心心过日子了,史可法也乐的放松。

可局面很快就出现变化了,首先是皇上对苏天成的猜忌公开化了,接着就是苏天成的放抗,一旦这种情势开始恶化,最终导致的就是苏天成造反,皇上开始在京城大规模的清洗与苏天成有关系的官吏。

就算是在这段时间之内,史可法也没有多少值得担心的,毕竟他和苏天成之间没有任何的交集,甚至都没有见过面,这类的清洗,自然与他没有关系,但没有关系不代表史可法不关心这些事情,辽东距离京城不远,零零碎碎的情况传到辽东,史可法感觉到这样的做法,最终会出现大问题,这是在毁掉大明王朝的基础,可惜这个时候,无数上奏提出异议的文武大臣,都遭遇了惩戒,身在辽东的史可法,更是不可能提出来什么反对的意见。

苏天成开始出兵浙江和福建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大量朝廷的军队被剿灭,不长的时间之内,南方全部被苏天成占据了,特别是在大晋王朝成立、苏天成称帝之后,局面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了。朝廷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转向了辽东,因为这里有近三十万的辽东边军。

史可法是有苦自己知,朝廷拨付的军饷根本不充足,以前是考虑到江宁营的骁勇、朝廷预防苏天成会造反,故而大规模的扩充辽东边军和大同边军,可惜财力上面的支撑没有能够及时的跟上。好在靖边、安宁堡和广宁的互市,所有的收入都归辽东边军支配,此外还有辽饷,这样算起来也差不多,缺口不是太大,但随着朝廷与苏天成战事的扩大,户部渐渐无法拨付军饷和粮草了,辽东边军开始感受到空前的困难。

朝廷之中曾经有过争论,认为后金鞑子既然臣服了。就可以大规模调动辽东边军,参与到与江宁营的厮杀,毕竟辽东边军还是有着不错战斗力的,可这样的观点,不仅仅是很多的文武大臣不同意,就连到辽东时间不长的史可法都不同意,后金鞑子的野心是非常明确的,一旦辽东空虚。后金鞑子一定会有动作,失去了赖以支撑的关宁锦防线。京城就危险了,说不定不需要苏天成攻打京城,后金鞑子就会直接包围京城了。

在这种观点的支撑之下,辽东边军最终还是没有调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