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公-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这种盟约肯定得盖玉玺,但朱慈烺手中的确没玉玺,只是签字按手印没有什么用,玉玺才是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
    “既然如此,丁卿就代朕主持此事吧!”
    朱慈烺说道。
    “呃,陛下,建奴使者要看着陛下签名,使者刘楗,乃前四川巡抚刘汉儒之子,在北都时候也曾蒙恩见过陛下几次!”
    丁魁楚说道。
    “哼,又是一个背恩之辈!”
    朱慈烺冷笑一声说道。
    也不知道他是说刘汉儒投降多尔衮还是丁魁楚不肯给他背锅,但很显然不论找人代签还是找个人假冒他来签都不可能了,他倒不是说在乎签这个名,事实上这对他来说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他当然明白自己处境,自己终究和杨庆得做个了断,他不先下手杨庆也得解决他,这一点几乎可以说毫无悬念,至今杨庆还没下手只是因为这家伙不急。他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了,他可以用时间来解决很多问题而不需要着急,现在他就已经快成功熬死李自成了。他就是维持目前状态,和朱慈烺多熬几年,找个机会下个毒一样可以悄无声息地解决,毕竟朱慈烺虽然年轻,但也不可能和他一样百病不生。
    不得不说一个好身体很重要。
    但如果这份盟约不慎落在了杨庆的手中,那他就有足够理由可以公然废立了。
    朱慈烺怕的只是这个。
    他不签,可以多当几年汉献帝。
    死是肯定要死,只是多在这里苟几年而已。
    他签,这个成功送出,多尔衮南下他搏一把成事在天,输了被杨庆弄死赢了真正成就大业,但这个被杨庆中途截获,那他肯定被废幽禁然后哪天喝毒酒……
    这个选择题不太好做啊!
    他想君临天下,可他也不想二十多岁就被人弄死,他有雄心壮志,但他又害怕失败,他知道杨庆早晚得弄死他,可他又幻想一种当长久傀儡天子的可能。毕竟汉献帝就很成功,而且他还有个妹妹,总之此刻的他在这种人生重大转折时刻,表现得倒是真和他爹一样。甚至还不如他爹,好歹他爹还成熟得多,而他距离这个词明显更加遥远。
    说到底他也就才二十出头。
    和他爹当年被衮衮诸公当猴耍的时候差不多。
    “陛下,若陛下不能决断,臣请就此别过,臣破家以追随陛下,终不能随陛下在此坐以待毙,臣还有几亩薄田,就此归隐山林,想来那杨庆还不至于对臣斩尽杀绝。臣追随陛下是为了大明江山永固,是为了大明盛世长存,臣等明知杨逆势大,与之为敌凶多吉少,然依旧追随陛下者,正以天地间自有浩然正气,欲追寻先贤以这颗头颅致君尧舜上。然陛下尚不以江山为念,苟且偷安而坐视太祖基业沦丧,那臣又何必自寻死路?”
    毛奇龄愤然说道。
    “老臣亦请就此相别,老臣年逾六旬,不惜破家相随者,无非以先帝知遇之恩,能佐君至此亦足以见先帝于九泉了。”
    水太凉带着一丝悲凉说道。
    “陛下,臣亦如此!”
    丁魁楚说道。
    “诸卿何必苦苦相逼,朕也是怕另宗庙蒙羞啊!”
    朱慈烺两眼泪汪汪地说道。
    这些家伙就是逼他,可他还真就没办法,这些人是他唯一的依靠,如果这些人撒手不干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现在去南京找自己妹妹,哭着表明心迹。告诉杨庆这辈子自己就当汉献帝,你要我当傀儡我就当傀儡,你要我禅让我就禅让,总之看在我妹妹的面子上,你就饶了我这条命吧!然后让杨庆给自己修的小宫殿,四周把墙都垒得高一点,最好是连鸟都飞不进去,这辈子我就在里面不出来了。
    或许还能保住命!
    当然,也或许不能!
    但无论哪一种情况,他都只能是任其宰割,就是哪天杨庆要他出来跳舞娱乐,他也一样只好跑出来很雀跃地高喊着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
    “陛下,非臣等相逼,实在是那杨逆步步紧逼,臣等为大明江山计,除此也别无他法啊!”
    水太凉感情充沛地嚎叫着。
    “你们容朕再想想!”
    朱慈烺说道。
    “陛下,还想什么!”
    毛奇龄说道。
    “要不,咱们占卜一下?”
    齐王弱弱地说。
    话说这倒是个好建议,朱慈烺也明显有些意动。
    “事在不疑,卜之何益!”
    丁魁楚说道。
    “陛下,杨庆发报问唐王和黔国公可曾康复,大都督府对他们有新的任命要他们回南都,若他们还未康复就接去南都治疗,呃,陛下,你们这是干什么?”
    突然进来的吕留良愕然地看着里面这一幕。
    他紧接着走到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和水太凉等人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眼看着和皇帝关系最好的他就像习惯的那样走过去,然后低下头看着桌子上的盟约……
    “这是通敌叛国,你们这是害了陛下!”
    他看着盟约怒道。
    “陛下,不能签,杨庆最恨的就是这个,内斗他几乎不杀人,斗得再狠也不过流放,但沾上这个他会动凌迟大刑的,签了就再无转机!”
    他紧接着对朱慈烺说道。
    “来人!”
    丁魁楚向后面一招手用粤语说道。
    紧接着一队倭奴走进来。
    “带出去,关起来!”
    丁魁楚指着吕留良说道。
    那些倭奴在朱慈烺的愕然中直接走过去,迅速拿下了吕留良,吕留良还想挣扎,一名倭奴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枪托,吕留良立刻晕过去,紧接着四名倭奴抬着他向外走。
    “丁卿,你这是欲何为?”
    这时候朱慈烺才怒道。
    “陛下,此事必须保密,吕留良既然反对,就有可能泄密,一旦泄密必然会危及陛下,为保万全不得不如此,事后再放了他就是!杨庆突然召唐王,定然是有所怀疑,若他强行检查我们难以阻挡,干脆就让唐王二人病故好了,否则留着他们终究是个麻烦!”
    丁魁楚说道。
    唐王若落入杨庆手中,他们当初挟持皇帝的事就暴露了。
    “唐王忠心耿耿……”
    朱慈烺怒道。
    “陛下,生死之际,顾不了那么多了!”
    丁魁楚说道。
    其他人没有说话的,包括毛奇龄都对自己好朋友被打晕抬走的一幕保持沉默,丁魁楚的当机立断并没什么不对,生死之际顾不了那么多了,哪怕吕留良是好朋友,需要牺牲也就只好牺牲了。无论私通建奴还是挟持朱慈烺,这些罪行只要被杨庆知道,那么皇帝或许还有可以推脱的,他们是全都得抄家的,所以让唐王和沐天波病死,这个更加符合他们的利益。反正死无对证,都已经说他们病了几个月了,那么病死也是正常,就算杨庆验尸又能如何,难道他还能说皇上你怎么杀自己曾曾叔祖啊!
    “陛下,此时的确顾不上这些琐事,陛下还是先把盟约签了。”
    水太凉说道。
    目前最重要是把皇帝拉下水,只有让皇帝签了盟约,才能保证皇帝不会卖他们,如果之前忽悠朱慈烺是为了利益,现在则是生死存亡了。
    “朕不签又如何,尔等是否也让朕病故?”
    朱慈烺阴沉着脸说道。
    “陛下,臣等皆先帝之臣,大明江山非陛下之江山,乃列祖列宗,乃先帝之江山,陛下置江山于不顾,臣等又何颜见先帝于九泉,纵然获罪于陛下,亦不能愧对先帝。若能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日后纵然陛下问罪于臣,臣亦甘领陛下斧钺,然此刻臣终不能坐视陛下自弃江山。”
    丁魁楚说道。
    说话间外面的那些倭奴随着他的手势纷纷涌入。
    “光三公,你这是何意?”
    齐王愕然道。
    “陛下,臣等为陛下南归,花了一千五百万两,若加上那些倭奴之费更可谓破家为国,而且为了陛下也被杨庆视同仇敌。臣等为陛下做了这么多,今日陛下却临阵退缩,陛下不想要大明江山,臣等还不想被杨庆抄家灭门呢!今日陛下这份盟约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您签了咱们君臣一心共诛杨庆,您不签的话……”
    毛奇龄趴在那里,突然直起腰冷笑道:“那咱们君臣共赴黄泉吧!”

第三八四章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尔等与那杨庆有何区别?”
    朱慈烺怒道。
    “陛下,臣等所为皆为大明,待事成之后陛下垂拱于上,臣等治事于下,则大明江山千秋万代,陛下子孙福祚永继。若杨庆得志,陛下观历代帝王失国者有几人幸免?”
    丁魁楚说道。
    “陛下,臣叩请陛下以社稷为重!”
    水太凉继续扮演他的忠臣。
    “臣等为陛下做了那么多,今日就请陛下为臣等签了这份盟约,臣等已无退路,那陛下也就别留退路,咱们君臣同心搏这一回!”
    毛奇龄继续威胁。
    “朕不签!”
    朱慈烺一拍桌子断然说道。
    不过他的手却下意识般避开了那两份就摊在桌子上的盟约,丁魁楚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冷笑,紧接着向旁边一招手。那些习惯了听从他命令实际上本身就是原本桂军雇佣兵的倭奴立刻上前,迅速控制住了并没反抗的朱慈烺。就在同时刘楗也被倭奴带了进来,他愕然地看着这一幕,不过倒也没表现得太震惊,很显然也是见过大世面的。
    “陛下,一别五年,不想今日复睹天颜!”
    他行礼说道。
    “尔父子先背叛大明,后背叛李自成,亦不过三姓家奴,还有何面目见朕!”
    朱慈烺在两名倭奴控制下说道。
    “先帝自弃北都,非臣父子背叛大明,至于那李自成,不过是流寇而已,臣父子虚与委蛇,正是蛰伏以待圣主,再说臣父子就算三姓家奴,陛下难道就不是任人宰割?往事不堪回首,臣觉得陛下也罢,臣等也罢,此刻不如向前看,臣等北方遗民在摄政王治下也算安享太平,倒是陛下辗转于流寇和逆臣依旧漂泊,既然如此何必固执?摄政王让臣转告陛下,他真得很有诚意,他要的已得到,入关旗人不过几十万而已,填不满一个顺天府,北直隶已经足够,不可能奢望更多。以后陛下主南,他主北,如南北朝般留河南之地为分隔,则长久之太平可保,宋金不也保了百年太平?
    陛下不肯结盟,难道还有别人可以帮您?
    谁都知道杨庆势大。
    谁都知道自己无法与之相抗。
    李自成也罢,张献忠也罢,桂王也罢统统都清楚这点,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希望,但他们同样也不会做第一个动手的傻子,所有人都在等第一个动手的傻子。
    没有这样的人都宁可不动。
    现在摄政王主动提出,由他来做这个傻子,而向陛下要的,仅仅是一份书面保证,这样的好事陛下居然拒绝,臣都觉得疑惑啊!陛下,您是不是有些过于迂腐了?您签上个名字就能得到一个盛世啊!您签上一个名字就能夺回原本属于您的一切啊!这样的好事您都拒绝?”
    刘楗说道。
    “朕终不能令太祖蒙羞!”
    朱慈烺愤然说道。
    “那臣就无话可说了!”
    刘楗后退一步。
    毛奇龄紧接着从地上爬起来,然后直接走到朱慈烺身旁,从桌子上拿起毛笔塞进他手中,朱慈烺对着他怒目而视。毛奇龄毫不客气地拔出旁边倭奴腰上的短刀,然后直接架到了朱慈烺脖子上,后者悲愤地看了他一眼紧接着开始写自己名字……
    整个房间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默默看着这一幕,看着刀架脖子上的皇帝在盟约上签字。
    很快朱慈烺写完名字。
    毛奇龄拿过印泥盒,然后用目光示意着。
    皇帝赶紧按手印。
    而且很自觉地盖章。
    看得出皇帝虽然嘴上说不要,但这身体也是很诚实的,他其实就是在做戏,这份盟约他也想签,只不过被这些乱臣贼子原形毕露气得,另外也是留条后路,万一失败了他就说自己是被威胁,这是刀架脖子上不得不签的,他要真不想签……
    这座行宫又不大。
    他在这里嚎一嗓子,外面的王应熊,朱舜水这些人谁还听不到啊!
    随着朱慈烺的私章在盟约的自己名字上盖印,结盟的手续完成,毛奇龄把刀扔给倭奴,然后拿起盟约对着水太凉等人展示,他身旁的朱慈烺一脸无可奈何……
    “陛下圣明!”
    水太凉激动地说。
    终于把皇帝拉下水了,有这份东西他们就不怕皇帝不听话了。
    至于以后……
    “陛下病了,请陛下歇息!”
    毛奇龄说道。
    丁魁楚一挥手,那些倭奴立刻把朱慈烺带走,皇帝也没反抗,老老实实地跟他们走向内室,紧接着那内室的房门关闭。
    “以后怎么办?”
    水太凉问丁魁楚。
    “什么怎么办?陛下病了,暂时不见任何人,陛下久居长安,于淮南水土不服,这病有些严重,南都一切事务继续交监国,至于再以后,陛下又不是没兄弟!”
    丁魁楚冷笑道。
    他们当然没准备都这么对皇帝了以后还能君臣和睦,他们要的只是这份盟约,只是多尔衮出兵而已,多尔衮出兵以后,大不了逼着皇帝继续称病而已。反正朱慈烺也不会搞事,无非就是真得装病配合他们,以此稳住杨庆,然后他们自己私下联络李自成等人。只要多尔衮大举进攻,这些人就有动手的可能,因为这是解决杨庆的唯一机会,他们不可能继续坐以待毙等着被杨庆这样慢慢玩死。剩下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如果他们能够获胜,朱慈烺能够解决杨庆,那无非就是皇帝陛下突然驾崩,反正倭奴控制在手,想做什么都是一句话而已。
    皇帝驾崩,再把定王从长安花点钱买来继续当傀儡。
    他们也没准备让朱慈烺活。
    朱慈烺真要夺权成功,又怎么会容忍一群刀架着自己脖子,逼自己听话的大臣,他们这些人一样是要抄家的。这都是些老奸巨猾的,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从上次挟持朱慈烺离开襄阳,他们就已经准备好了在必要时候弄死皇帝。
    所以他们才如此大胆。
    什么假传圣旨,威胁皇帝,拿刀子逼他签字,做得完全无所顾忌,完全就是一副日暮途穷的疯狂,说白了原因很简单,这个皇帝在他们计划中本来就是个过渡品,用完之后本来就是要弄死的。
    他们又不是没备用的。
    没有杨庆这个绊脚石,一堆备用的供他们挑选。
    “也只好如此了,但杨庆那里成败还是难说啊!”
    水太凉感慨道。
    “咱们还有退路吗?从咱们去长安开始,就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想被杨庆抄家就豁出去跟他一搏,我就不信他杨庆真就是杀不死!火药我已经准备好了,等各方都动手了,咱们这边就以皇帝名义召他过来,然后堆上一百斤火药炸他个粉身碎骨!”
    毛奇龄冷笑道。
    这才是他们的真正计划,这些人还没真指望杨庆会把李张这些人的军队放过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们的计划很简单,多尔衮首先发动进攻,皇帝以圣旨召李自成和张献忠,后者出兵威胁杨庆在各个方向的驻军。在僵持不下的时候,皇帝召杨庆到这里,名义上君臣谈判对权力分配做一个最后了断,但实际上在行宫埋火药,把进宫的杨庆炸死。只要杨庆被炸死,就用多尔衮和李自成等外部威胁,逼迫那些忠于杨庆的军队在顾全大局情况下,在保证他们利益的前提下,最终接受这个皇帝,毕竟不接受皇帝就是内乱,内乱的结果就是目前的大明被这些饿狼瓜分。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杨庆至今没有儿子,他没有继承人,这些杨庆的手下没有可以拥戴的。
    而他们内部也有派系问题。
    这些派系问题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自己再推一个首领,就算继续拥戴公主,结果也是有人做权臣,其他人不可能服这个权臣。黎玉田是目前杨庆手下头号,但他为首的话,马士英第一个不服,宋权同样不鸟他,郑芝龙更不会听话。
    那么皇帝成了平衡各派系利益的最好选择,只要保证他们利益,他们会在外部威胁下接受的。
    这才是真正的计划。
    当然,这个计划成功的时刻,同样也是皇帝驾崩的时刻,比如皇帝过长江时候落水淹死,然后李自成如果愿意送定王过来继位,那么就稍稍花点迎回定王,如果李自成要价太高那就福王好了。
    宗室藩王一大堆备用的呢!
    至于多尔衮的进攻……
    那个不值一提,这时候的明军又不是过去,黄河线六个军就能把他压得死死的,他就算进攻也不过是自取其辱,或者新皇登基后,干脆来一场北伐,既收复北都又可以消耗这些原本忠于杨庆的精锐。
    这样就完美无缺了。
    真以为这些家伙的计划就那么天真呀,这都是老狐狸,他们都很清楚该怎么玩!
    “刘兄!”
    毛奇龄把盟约递给刘楗说道。
    他们刚才的话可没避刘楗,后者的头脑应该能联想些什么。
    “牧斋公,光三公,我们要的只是北方维持目前不变,你们就是把多尔衮的二十万八旗杀光,我们也只会在后面为你们鼓掌,我们对养一群吃白食的可没什么兴趣!”
    刘楗接过盟约笑着说。

第三八五章 俺的心都碎了啊
    刘楗才不会关心这个局是不是连多尔衮也算计进去呢!
    八旗死光了更好!
    只要不是列好了汉奸名单,就等着清算的杨庆,换成同样士绅控制的明军北伐,就算要抵抗那也是多尔衮的事。他能保住北方,实力大损后也无非更听话,上次要不是在山东被教做人,他还不至于那么痛快接受了包税制呢!他保不住北方,北方士绅大不了喜迎王师,甚至为王师前驱清洗八旗,话说这些年八旗的王公贵族也多多少少积攒起点家业,正适合跟着去抢一波。
    说到底北方士绅也是被逼的。
    如果不是杨庆那个丧心病狂的汉奸罪始终压在头顶,他们也不想养着多尔衮那群吃白食的啊!
    这不是没办法嘛!
    这些吃白食的至少能打,二十万八旗可以替他们挡在杨庆,否则就凭那汉奸罪,一个个就得跟孙之獬一样上凌迟架千刀万剐。但现在的局势是八旗也挡不住杨庆,如果不趁机搏一把解决这个恶魔,估计明年真就得洗干净脖子,等着他上门下刀了。上一次北伐明显就是杨庆放水,没有继续向前进攻,但这一次不会了,山东的地瓜已经大面积推广,连山区都吃上地瓜面煎饼了。
    他已经不用再大批运粮救济了。
    而且无论运河还是海运全都已经理顺,前线各地持续囤积了三年的物资,完全具备了打到北都的能力。
    最多就是明年了。
    这一点北方士绅同样看得很清楚。
    他们只有这一年的时间,这一年解决不了杨庆,或者不把南方搞乱让杨庆无力向外,那么明年春天运河解冻后,他们的末日就可以开始倒计时了。他们必须搏一把,这也可以说是所有那些反杨势力,最后的拯救自己的机会,若这一次成功,那么立刻雨散云开,若失败……
    那就只剩下等死了。
    真得等死。
    谁也挡不住几十万明军的平推。
    而且这时候北方老百姓对明军的期盼都可以说望眼欲穿,只要杨庆开始北伐,瞬间整个北方就会陷入造反的狂潮就像当年一样。任何抵抗几乎都是徒劳,北方除了那些纯属用做梦麻zui自己的,但凡有点理智的士绅都明白这一点。这时候就连一些八旗汉军和朝鲜的将领,都在偷偷联络明军想争取宽大,连平西王姜瓖都在对锦衣卫在其境内的行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
    连他都如此,凭什么指望其他那些汉军和朝鲜将领?
    这就是北方的现实。
    这是北方士绅的最后一搏。
    拿到了盟约的刘楗没敢耽搁,紧接着就启程返回,而同行的还是丁启相,为了确保安全出城,他们依旧去找那位严专员。之前后者就跟他们说了,要在霍邱停留两天,再继续赶路去扬州,既然这样就找他一起出城先同去扬州。从之前一路的检查看,带着这份东西走原路很危险,还不如去扬州再到松江,在那里由毛奇龄负责联系荷兰人走海路返回,这样就算在渤海上被水师抓住,这东西也很容易毁掉……
    这一点很重要。
    于是就这样他俩又返回旅店。
    严专员喜出望外地欢迎了他们的归来……
    好吧,其实这个词不足以形容。
    可以说带着天上掉馅饼的,甚至就连这个老特务都有点抑制不住的那种惊喜,严武欢迎了他们,并带着他们顺利出了霍邱城。就在城门处亲自查看的毛奇龄心满意足地离开后,这个欺骗了丁启相两人感情的家伙露出了真面目……
    “严兄,你这是何意?”
    丁启相愕然地看着抓住自己双臂的两个所谓严专员随从。
    “你们身上此时应该多了什么好东西吧?”
    严武揽着他脖子说道。
    “兄弟倒是带了点私货,只是得到扬州才接,严兄放心,咱们是兄弟我们岂会独享,兄弟就是准备到时候和严兄分享的。”
    丁启相陪着笑脸说。
    李自成的这些商社社员,从这边带私货是惯例,尤其是那些李自成禁止普通商社经营,但黑市很受欢迎的奢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