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公-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一名士兵驾驶着马车驶向旁边岔道,远处的沣河岸边一艘船已经在等待,接下来陈贞慧和他叔叔将被押往北岸的皇庄。而那名军官带着他的部下,迅速把路上的痕迹清扫干净,并且重新把三道绊马索给埋好,然后所有人以最快速度退回草丛中隐藏起来。就在陈贞慧被粗暴地扔进船舱时候,天空中的热气球上那名信号兵再一次挥动旗帜。
还能隐约看见他的陈贞慧,若有所思地看着这点红色。
但紧接着一张席子就盖在了他们头顶……
南京。
“看报,看报!秦藩壮士怒擒汉奸,建奴奸细落网霍邱!”
一个报童高喊着。
“停!”
他旁边驶过的马车里,正准备出城的黄宗羲喝道。
马车立刻停下。
“拿一份!”
他从车窗伸手递出钞票说道。
那报童接过钞票,紧接着把一份还带着油墨香味的报纸递给他,这些报纸都是铅活字,只不过因为技术限制,目前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只能使用一些简单的机械辅助。不过好在因为出版业的繁荣,这些机械的改进始终不断,已经几乎达到手工印刷的极限了,至于什么时候出现真正的蒸汽印刷机,这个得先等杨庆的蒸汽机正在成熟以后。
至少目前还不行。
“怎么了?”
坐在黄宗羲对面的蔡仲光说道。
看着报纸的黄宗羲一言不发,表情阴沉得吓人,俩眼紧紧盯着上面的两个名字。
丁启相。
刘楗。
然后还有那个刺目的霍邱。
他突然爆发般怒嚎一声,然后狠狠把这份报纸摔了出去,好脾气的蔡仲光被他吓了一跳,赶紧捡起这份报纸打开,看着上面的内容他脸色也立刻变了。丁魁楚的侄子,多尔衮的新科进士,霍邱行在,三个名字合在一起,隐藏的内容立刻明了,稍微有点头脑的都能猜到。
皇帝陛下在联络多尔衮。
皇帝陛下在借兵,或者用更直接的说法他在引建奴入侵。
“毛大可!”
黄宗羲几乎咬着牙说道。
“他毁了一切,他太贪了,总想着自己一个人独擅权柄,把我们都抛开在外,他自己操纵一切,把所有人当成给他配戏的,现在好了,他把戏演砸了,他自己蠢不要紧,还把咱们苦心经营的一切都毁了。都开始私下联络建奴了,从霍邱离开的,这是已经跟皇帝谈妥了,他们为什么就不跟咱们说一声,为什么就把咱们排斥在外?是怕咱们抢了他毛大可的功劳遮盖了他大明擎天柱的光辉吧?我倒想看看他现在是什么神情!”
黄宗羲怒极反笑地说。
的确,他真得气坏了,这之前他就已经对毛奇龄不满,大同社内部也一样勾心斗角,尤其是一向冲在前面的毛奇龄并不服他。这个家伙仗着自己一直在皇帝身边,把他这个大同社的真正老大排斥在外当跑腿的。
他忍了。
毕竟目前大局为重。
可居然连这样大的事情都瞒着他就真忍无可忍了。
那建奴能沾吗?
姜希辙送倭奴北上,他都得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试图找多尔衮借兵,杨庆对内斗的原则是能不杀的尽量不杀,但他对沾上汉奸罪的,从来都是能杀的绝不留。单纯支持皇帝跟他斗,就算失败了,也有很大可能仅仅是流放,甚至家族也不是没有保住的可能。毕竟有南京勋贵们的例子在那里,那可真正跟杨庆来了一场喋血皇城的,结果都仅仅流放,甚至爵位都没废除。
但沾上汉奸罪的唯一结果就是孝陵的凌迟架。
这个请看孙之獬。
他们为什么敢跟杨庆斗,而且越挫越勇,始终不停地斗?就是因为杨庆有这个底线,只要不越过他的这个底线,那最坏也只是流放。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毛奇龄居然这么大胆,身为大同社在皇帝身边的代表,居然瞒着大同社的首领和几乎所有人,搞出这样灭门的事情。
你死不要紧!
可你别拖着我们一起啊!
你代表的是整个大同社,你做的就是我们做的啊!
“或许情况还没那么坏,看这报纸上说的,似乎锦衣卫还没真抓到陛下的把柄,丁刘二人应该还没出卖陛下,否则杨庆恐怕已经动手,不会到现在南京还如此平静!”
蔡仲光说道。
“现在没有,早晚会有,一旦进了狼穴,还有谁能扛得住?”
黄宗羲说道。
“去码头!”
他紧接着对外面的车夫喊道。
“你想怎样?”
蔡仲光疑惑地说。
“去霍邱,丁魁楚手下的倭奴有几个枪法好的,按照报纸上所说,他俩不是直接送南京,而是先送合肥安庆过江一路示众而来。这样咱们还有时间,让丁魁楚调几个倭奴咱们安排送出埋伏,看看能不能在半路上把他们打死,正好去看看毛大可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他们自己惹下的祸就得自己解决!”
黄宗羲冷笑道。
说话间他的马车出城,沿着外环路直奔下关码头……
第三八八章 衍圣公总是这样机智
黄宗羲紧接着登船渡江,从浦口沿着公路狂奔,开始他那自投罗网的旅程……
此时丁刘二人也离开凤阳。
押送他们的两辆囚车,在一个哨的明军骑兵护送下,并没有向南直奔南京,而是转向了合肥。按照报纸上公开的行程,他们将沿着合肥,安庆再转长江南岸,沿公路一直展览到南京……
这样就足够了。
足够杨庆有充足的钓鱼时间了。
而就在同时,应天日报在各地的分部,也开始大肆宣传这一事件。
话说已经很久没有建奴奸细被抓的事情发生了,倒不是说因为锦衣卫无能,而是根本就没有,就连多尔衮的那个军机处衙门都在两年前就被锦衣卫给炸了,毕竟他们的存在是对锦衣卫荣誉的挑衅,锦衣卫特勤队不会容忍这样的存在,军机处的几个主要官员都被锦衣卫暗杀。多尔衮手下也找不出合适的人手了,尤其是前线以南各地几乎完全皇庄化之后,就算他派人过来也是自取其辱,那些民兵的警惕性可是很高,他们根本无法通过这片缓冲区。
丁启相二人是两年来,在战区以外被抓住的第一批奸细,他们的展览迅速引发轰动,尤其是在他俩的出身公开后,更是引发无数联想……
尤其是丁启相。
话说他伯父可是皇帝身边的大学士啊!这就很值得发人深思了。
“没有!”
杨庆很干脆地摇了摇头。
“蕺山先生,我可以向您保证,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向我报告光三公与他侄子之间有这种关系!”
他对刘宗周说道。
“但他们是从霍邱离开的。”
刘宗周继续试探着说。
“这不能证明什么,若丁启相早就被建奴收买,以他与光三公之间的关系,带刘楗这样的奸细潜入霍邱伺机行刺陛下,这也是完全可能。而且根据那些秦藩商人所说,他们在霍邱还有内应,目前锦衣卫正在霍邱城内调查此事。也就是说此事蓄谋已久,但他俩为何离开,这个还得接下来继续审讯,总之我相信陛下不会做这种叛国通敌的事情。先帝与建奴之仇不共戴天,陛下作为先帝之子,又岂能使安陵不安,但若陛下真要做了这种事,那他也就没有资格继承先帝留下的大明江山。”
杨庆说道。
“楚公,这样就过了吧?毕竟咱们做臣子的,没有这样的权力。”
衍圣公小心翼翼地说。
“不,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君者为天下所推以治天下者也,若其有道则天下共尊之,若其无道则天下共废之!古时候周厉王失政,还国人共逐之呢!陛下也一样,哪怕我受先帝知遇之恩,公主更是与陛下为兄妹至亲,只要陛下犯了叛国之罪,我也绝对不会因私废公!”
杨庆大义凛然地说。
“但是,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陛下与建奴勾结,那么我也绝不容许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此事诋毁陛下的声誉,栽赃诬陷使陛下不安!”
紧接着他说道。
“也就是说一切看证据。”
刘宗周说道。
“对,必须有确凿证据,比如密信之类东西,能够从书面上证实陛下的确犯了这种罪行。”
杨庆说道。
刘宗周点了点头。
“那老朽告退了!”
他紧接着拉着衍圣公走了。
“立刻去找黄太冲!”
出门后他对自己的仆人说道。
“老爷,黄公子昨天就已经离开了南都,听他家仆人说,是乘船去了浦口,不是去凤阳就是霍邱。”
那仆人说道。
“该死!”
刘宗周阴沉着脸说道。
“蕺山兄?”
衍圣公说道。
“杨庆手中肯定有证据,他只是在造势,用这两人的示众挑起民间对此事的情绪,甚至故意诱导民间怀疑陛下,他再故意压制这种怀疑,把势造起来,让民间都指向陛下的时候再突然拿出证据,顺理成章地以叛国罪废陛下。”
刘宗周说道。
话说到底是一代宗师,大明儒学目前的真正第一人,他一眼就看穿了杨庆的险恶用心。
“那得立刻通知陛下!”
衍圣公说道。
说完他没有再多废话,紧接着登上自己的马车,然后和刘宗周拱手作别,以最快速度向城外驶去。
刘宗周在后面静静地看着他,直到他的马车消失在视野,这才对那仆人说道:“立刻去找张考夫,让他通知大同社在南都的所有人都不准再去霍邱,最好都赶紧离开南都,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再挣扎也是徒劳,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说完他长叹一声。
“希望还能来得及!”
他黯然说道。
来不及了。
因为就在这时候,张履祥和几个大同社的核心,也已经在浦口登上了前往霍邱的马车。黄宗羲走得匆忙没来得及通知他们,留在南都的就是张履祥为首,他没找到黄宗羲后就自己召集大同社的成员开会,然后迅速明白了目前形势,这种情况下当然要先去霍邱。
他终究不是刘宗周这种老狐狸。
不过……
“停下!”
聚宝门外衍圣公突然喊道。
他的车夫立刻把马车赶到了路边的树荫下,衍圣公孔胤桢坐在马车里回过头看着南京城,脸上却露出一丝冷笑。
“这个老狐狸,还真以为我会那么蠢吗?调头,回衢州!”
他紧接着说道。
然后他的马车迅速开动,在前面十字路口转向南,沿着公路狂奔而逃回家去也!好吧,衍圣公总是这么机智,他又不傻,杨庆手中既然有证据那皇帝指定完蛋,留在南京等着挨杨庆暴捶吗?他可是迎驾会会首,至于迎驾会剩下那些……
他管他们死活去!
衍圣公就这样,第一个跑路逃离了战场。
而这时候第一批落网的名单也已经送到了杨庆手中。
“陈于泰?”
杨庆意外地说。
他还真没想到第一个落网的居然是陈于泰。
“陈于泰以状元身份,在家废弃十余年,应该是急不可耐,想着凭借此事复出了。”
史德威说道。
“哼!”
杨庆冷笑一声。
冤枉啊,我明明是想替你去当内鬼探听情报,然后回来告密的啊!秘密监狱里陈于泰仰天长啸,当然,楚国公是听不到他心声的,所以他还得继续在里面待着。不过也怨不得楚国公误会他,毕竟他宜兴陈家一门三进士,他一个状元,陈贞慧他爹当到都御史,陈于鼎也是进士,这样一个世代簪缨的家族怎么看也不像会和楚国公一心的。
“瞿式耜居然也去了?”
杨庆紧接着看第二个名字。
瞿式耜虽然最近情绪不高,但终究还是去了,也可能他是真得对大明忠心耿耿,毕竟也是为大明走到最后的。不过杨庆并不能因此而对他怎么样,因为他是礼部右侍郎,负责皇陵修缮的负责人之一,他要有什么公务去见皇帝也无可厚非。
不过既然去了就先关着吧!
这时候只要是去的,都可以算作皇帝同党,叛国罪嫌疑人之一。
“这第一天没什么像样的啊!”
杨庆对着名单颇为不满。
“楚公,衍圣公跑了!”
徐平突然进来说道。
“跑了?”
杨庆愕然地说。
“是的,他和刘蕺山一起出去后不知道说了些什么,随后他就匆忙单独离开,连衍圣公府都没回,直接出城向南匆忙而去,估计是直接回衢州老家了!”
徐平说道。
“呃,衍圣公颇有祖风!”
杨庆哑然失笑。
跑了就跑了吧,衢州孔家也没什么恶心人的事情,无非就是比较懂事而已,至少没有曲阜孔家那份八荒咸歌盛世的雄文。对他们杨庆没有太大兴趣,衍圣公这个封号以后慢慢找个理由废掉就行,总之对他们家没必要像对曲阜孔家一样。
“刘宗周应该猜到了,他估计是被吓得,不用管他们,接下来你放出人手,在市井之间造势,把舆论往皇帝身上引,搞得越大越好。再让巡警拘留那些无端怀疑陛下的刁民,同时散播消息,就说我碍于公主故意包庇陛下,隐瞒陛下通敌叛国的事实,让那些咱们控制的小报再加入,安排几个人在路上拦我的马车!”
杨庆说道。
这种组合拳得他亲自教导。
虽然徐平这些特务头子们这些年成长不少,但有些过于高端的,还是得楚国公耳提面命才行。
先散播皇帝叛国的消息,再让警察抓造谣的,于是就算真谣言也都变真的了,不辟谣,只抓造谣的,那结果还不是谣言疯传?估计这样用不了几天皇帝叛国就确凿了,只是楚国公碍于亲戚关系,故意隐瞒事实包庇皇帝,然后找几个人拦截马车质问彻底引爆这件事。他再继续徒劳地为皇帝掩盖罪行,最终结果就是四民大会介入,甚至不用特别安排,四民大会有的是对皇帝不爽的,他们肯定会借此机会收拾皇帝。
最后楚国公终于掩盖不住了。
然后他就不得不大义灭亲,经过内心激烈的斗争后,选择了站在人民一边,怀着痛苦的心情,拿出盟约亲自揭发自己的大舅哥。
这都是套路啊!
第三八九章 我大明言论自由啊!
南京。
“皇上身边的大学士,皇上身边最得宠的人,他的侄子,和建奴的新科进士,建奴的伪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儿子,一起从皇上的行在离开。
而且还是一起从北边来的。
而且那丁启相四个月前还在霍邱呢!
这里面有什么道道?”
一座酒馆的大堂里,一个正在喝酒的人,一边夹着花生米一边故作高深地装逼。
同桌的两人一起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大堂內其他桌上喝酒的人也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
然后他闭嘴了。
“到底有什么道道,你快说呀!”
一个喝酒的忍无可忍地说道。
那家伙端着他面前空了的碟子示意了一下,问话的明显是急性子,毫不犹豫地站起来,端着自己桌上一碟菜重重地放到他面前,然后一挽袖子用威胁的目光看着他,同时把拳头在他面前展示了一下。而这个看打扮应该是某商号伙计的家伙,心满意足地吃了口菜,这才看了看四周那些明显不爽的目光……
“这道道很简单,有人在和建奴勾结?”
他低声说道。
“谁?”
他身旁的家伙说道。
“这我可不敢说名字,这事情明摆着的,丁启相先听命令离开霍邱北上偷偷去北都,跟建奴谈妥了,再带着刘楗这个建奴的使者到霍邱,最后确认无误了,他俩再一起返回北都,刘楗向多尔衮复命,要不然多尔衮也不知道丁启相是真是假。
至于他们密谋什么?
那个,你还得再请我一碟花生米!”
那人说道。
“拳头大的花生米你吃不吃?”
急性子晃了晃拳头说道。
四周同样一片不满的鼓噪,那人赶紧换上笑脸说道:“他们还能密谋什么?都到霍邱快半年了,至今还不敢来南都,不就是害怕嘛!不就是手中没兵,怕来了也没用嘛!既然就那么两千倭奴的确势单力孤不敢来,那要是换成多尔衮的二十万建奴一起不就敢了吗?”
“可这是通敌叛国了吧?”
急性子有点明显不敢面对现实地说。
“通敌叛国?自古争位的什么样没有?父子相残,手足厮杀,都是不值一提的,朱友珪带兵去杀他爹时候还在后面理直气壮地高喊着把老贼碎尸万段呢!就咱们大明朝而言,成祖的皇位可是从侄子手中抢的,这谁是谁非咱们不好说,可这事实的确就是如此啊,和这些都直接骨肉相残的比起来,一个通敌叛国算什么?成功了就君临天下,把旧的统统杀光然后编史书时候找个好理由,过个几十年谁还会管这些旧事,只是又苦了咱们老百姓啊!刚刚享了几天福,跟着楚公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如今又要面对这兵灾了,真要是建奴南下,咱们这边内乱,李自成这些人再趁火打劫,咱们这喝酒的好日子恐怕就真有没几天了!”
那人叹息着说道。
“不至于到如此地步吧?楚国公可是不死神仙!”
另一桌上一个人说道。
那人不屑地说道:“神仙又能如何?他终究还是大明之臣,难道楚国公还能杀到霍邱城,要说楚国公也是太忠心了,皇上都这样处心积虑要对付他了,他还当什么都没发生。虽说他对公主感情深,可这自古以来到他这地步的,有哪个忠臣最后能得着好结果,远了不说,就是当年张居正一死不也差一点被鞭尸……”
“就是他!”
突然间他的话被打断。
紧接着外面走进几个巡警,其中一个指着他说道:“就是他,就是他昨天在茶馆胡说八道,散播谣言诋毁圣上,简直是无法无天,那圣上也是你敢说的?带回所里去,先拘留他七天再说!”
那人吓得面如土色。
他旁边那个急性子以最快速度回到自己的桌上。
紧接着两个巡警上前,亮出手铐给他戴上,然后直接拖向外面,那人边走边挣扎尖叫着:“你们干什么,咱们大明有言论自由,你们不能以言罪人,我到底犯了什么法了!你们放开我!咱们大明言论自由……”
酒馆內剩下的人面面相觑。
“都放聪明点,有些话不该说的别胡乱说,小心一个扰乱治安,让你们都进去蹲七天!”
一名巡警呵斥道。
说完他转身走了。
“这是真的了!”
他走后一个喝酒的幽幽说道。
不过这次没人敢接茬了,都在那里用目光交流着,这都抓人堵嘴了那肯定是真的了,要不然哪还怕别人说啊!这几年因为楚公宽容,民间谈论国事根本不会被禁止,就是在报纸上公然指责朝廷施政,甚至骂楚公心怀不轨,都没有禁止的,更别说这样直接抓人了!
这是心虚了。
楚公还是太忠心,不想让老百姓知道皇帝叛国的事实。
酒店掌柜赶紧拿着个莫谈国事的纸条贴上,然后满脸堆笑地说道:“诸位客官,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怕什么,不就是蹲七天吗?”
那急性子说道。
不过他们终究还是没敢再继续这个话题,而刚才那人这时候已经被押进了外面的囚车,四周聚集了数百名看热闹的老百姓,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他被抓的原因。他还在继续扯他那句咱大明言论自由,但很快就有人开始扒出他被抓是原因,然后这个话题以极快速度传播开,尤其是还有人拿着报纸,对着上面采访严武的文章进行剖析。因为勇擒建奴奸细,应天日报对他进行了专访,他详细介绍了自己遇上这两人的整个过程,只要稍微有点思考能力,从这份专访一眼就能明了发生了什么。
而眼前这个倒霉的,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这一点。
然后这件事就泛滥开。
关于皇帝叛国的讨论,以极快速度蔓延到南京街头巷尾,各处酒馆茶馆码头工厂,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场讨论,甚至还开始演义化。
同样警察也不断拘留类似的人。
而罪名是扰乱治安,毕竟大明法律没有针对这个的内容,除非那些说这件事的公然提皇帝的名字,否则他们大可以说自己说的是丁魁楚,而丁魁楚理论上连官员都不算,只是皇帝私人聘用的顾问,那么他们说一下又有何罪?
我大明可从不以言罪人。
最多也就是扰乱治安拘留而已。
这个堵是没用的,更何况警察那是堵吗?明明是推波助澜,无非就是拘留七天而已,家里有门路的活动一下,基本上紧接着就放了。就算真拘留谁还怕那七天,这时候虽然大明监狱制度还说不上人道,事实上杨庆并不关心监狱的人道问题,设立监狱难不成是给人养老的?但无论怎样七天拘留都不是很可怕,出于这种心理愈来愈多人加入这个问题的讨论,这种事情越压越泛滥,很快就成了一个全民的话题。
然后必不可免的事情也出现了。
“皇帝叛国与庶民同罪!”
湖广会馆內,一名湖广籍四民代表义愤填膺地说道。
“对,皇帝怎么了?那英国是怎么砍了国王的头,不就是因为国王叛国吗?百姓承认他,他才是皇帝,百姓不承认他,他就得下台,犯了罪他就得治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