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公-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启相说道。
    “诸位,我还有另外一位证人!”
    王夫之说道。
    紧接着那名上尉走进来。
    “这位上尉是参谋总部的,唐王对他有厚恩,之前他就因为唐王和黔国公的遭遇而不平,故此曾经向我提供了一些东西。”
    王夫之说道。
    “锦衣卫已经秘密逮捕了姜希辙而且调查出陛下与建奴合作,由后者将倭奴运输到雁门关,只不过被楚公阻止了继续调查,但姜希辙依然被关在北衙。另外在这两名犯人到达凤阳后,锦衣卫凤阳站曾经给楚公送来两份报告,一份是审讯报告,但另一份不知道是什么,被楚公紧接着就锁了起来。”
    上尉说道。
    “你确定没有撒谎?”
    一名代表问道。
    “事关楚公,我岂敢撒谎!”
    上尉说道。
    “这还用问什么,皇帝从在长安时候就已经与建奴勾结,回来后不过是顺理成章而已,他为了对付楚公已经不择手段。但楚公仍然在为皇帝遮掩,哪怕已经拿到了皇帝勾结建奴与建奴结盟的确凿证据,也宁可把这东西藏起来。皇帝为此甚至不惜把唐王和黔国公烧死,与这个薄情寡义的昏君相比,楚公真是仁至义尽。朱慈烺为君不忠于国家,不忠于人民,为朱氏子孙忘太祖立国之本,忘先帝切齿之仇,杀戮尊长,是为不孝。不顾楚公对朱家再造之恩,护佑先帝,迎其南归之功,处心积虑欲害之,是为不仁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者何可为君?
    我等为天下百姓之代表,当代天下百姓而行事,今我等当效周厉王故事,君无道,则天下共逐之,在此我以四民大会常设代表身份,正式向诸位提出,”
    王夫之说着环顾四周。
    “废黜此昏君,另立贤能!”
    他紧接着说道。
    “废黜昏君!”
    “先帝之子又不是就他一个,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何须再留,让他滚下去!”
    ……
    四周一片吼声。
    “诸位,岂有臣废君者!”
    一名代表突然站起来说道。
    “对,陛下纵然有错,那也不是我们能废的,再说陛下为一国之君就算与建奴有过交往,也不能说就是有罪,他是一国之君,自然有权和他国结盟……”
    另一名代表说。
    “和建奴结盟吗?”
    王夫之冷笑道。
    “呃?!”
    那代表也不敢回答这个问题了。
    毕竟这样很容易被骂汉奸,和建奴之间的关系,是崇祯时候就已经定下的,然后又经过杨庆执政期间的不断渲染,任何与建奴的和平都属于汉奸嫌疑的。而且他们也不被认为是敌对的国家,而是大明的叛乱分子,是叛奴,是原本受大明庇护的建奴不顾大明累世之恩,背叛大明妄图分裂大明,并且在辽东及关內屠杀无数大明百姓,其罪行永远不能赦免,必须将其彻底剿灭。任何违背这个原则的都可以视为有汉奸嫌疑,所以与建奴结盟这种事情本身就是汉奸罪。
    哪怕是皇帝也不行。
    这是朱慈烺他爹定的,他作为儿子违背他爹确立的原则,那一个忤逆不孝是跑不了的。
    所以这个论点不行。
    而且这些反对的代表也不敢,一个汉奸嫌疑就吓死人了,他们就算为皇帝说话,也得考虑一下后果。
    “但人臣岂能废君?”
    那个代表回到最初的论点。
    “四民代表何时成陛下之臣?四民大会代表天下万民,乃天下万民所推以监督朝廷者,朱氏以太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功为万民所推为天下之主,四民大会正为监督朱氏者,朱氏子孙有不肖者,四民大会代表天下人废之有何不可?”
    王夫之说道。
    “对,这可是当初皇帝以圣旨昭告天下的!”
    一名代表说道。
    “四民大会之设,正为今日!”
    王夫之说道。
    “但陛下勾结建奴之事,并无真正的实证!”
    那代表说道。
    “若有实证呢?”
    王夫之问道。
    “若有实证则四民大会所有常设代表全部出席,并将皇帝带到此处连同其他人犯共同对峙,以此决定其是否犯有叛国罪。若其有罪则共同以投票表决,若多数赞同废黜皇帝,则废黜并另于先帝诸子中择贤能者,若多数仍旧愿保留其位则保留之。但断不能如此草率决定皇帝废立,无论他做过何事,他此时终究是一国之君,大明之主。”
    那代表说道。
    “诸位代表以为如何?”
    王夫之问其他那些代表。
    后者议论纷纷,然后纷纷举手赞同如此处置,很显然这样比较正规一些,这终究是废立一个皇帝,的确不能如此草率,至少也得给他一个开口的机会。
    “那么……”
    王夫之再次环顾四周。
    “立刻请楚国公至此接受质询!”
    他说道。

第三九八章 我有罪,我对不起人民!
    四民大会堂。
    “楚公,请你回答我的问题,锦衣卫是否从丁启相身上,搜出了陛下与建奴结盟的正式盟约?”
    王夫之问道。
    “楚公,请回答!”
    “楚公,到底有没有盟约?”
    ……
    四民代表们群情激愤,一个个挥舞着手臂朝杨庆喊道。
    而后者则低着头站在中间,却只是一言不发。
    虽然那些朝廷官员经常被拎过来接受质询,但杨庆遭受这样的待遇还是第一次,而四民大会堂并不是封闭的,除非特殊情况,谁都可以在安检后过来旁听。实际上这里都快成了外地人来南京必到的地方,就算没有四民代表开会,平常这里也一样是游客不绝的,那些天南地北的商旅都喜欢到这个地方感受一下属于他们的民权……
    如果质询官员就更喜闻乐见了。
    至于楚国公这种第一次受质询的更是在老百姓中间引起轰动,这时候过道里都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甚至还有些胆子大的,直接跑到上两层那些空着的座位上。
    所有人看着以沉默应对的楚公……
    “楚公,不要再包庇皇帝了!”
    王夫之说道。
    “我们有证人可以证明,这份盟约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就交给了锦衣卫并送到了你那里!”
    他接着说道。
    “我证明,盟约就是从我身上搜走的,然后我看着那些秦藩的商人把它交给了锦衣卫!”
    丁启相说道。
    哪怕他知道严武的真实身份,这时候也不可能说了,这一点丁启睿早就已经嘱咐好了,既然剧本是这样写的,那就必须遵照剧本,让楚国公满意才是丁家逃过这一劫的关键。至于刘楗,他同样也得到了警告,老老实实闭嘴,不该说的别说,说不定到时候给他争取个痛快,而且以后收复北方后,刘家还能多留几条命,否则就准备好凌迟吧!
    所以刘楗同样闭嘴了。
    严武等人的身份不会改变,他们都是秦藩的商人。
    “我证明,锦衣卫当晚送到参谋总部的情报有两份,其中一份直接被楚公拿走并锁起,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内容,不出意外那就是从丁启相身上搜出的盟约!”
    那上尉说道。
    “楚公,请恕卑职以国家为重,这也是楚公平日的教诲!”
    然后他一脸庄严地向杨庆行礼说道。
    “楚公,在情与法之间一时难以做出取舍并不奇怪,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先帝对你有栽培之恩,公主与你已订婚,陛下与你也算亲人,知道他犯罪想为他隐瞒也是人之常情。然陛下犯的乃是叛国罪,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叛国罪乃锦衣卫职责所在,楚公就必须以国家为重,这是你的职责你不能回避,更不能包庇。若你继续包庇陛下,那等于你与陛下同谋,你同样也犯了叛国罪,如此不知楚公何颜面对天下人,何以面对孝陵?”
    王夫之义正言辞地说道。
    所有代表,还有会堂內所有旁听的百姓,全都盯着杨庆。
    后者抬起头。
    他一脸苦涩地长叹一声。
    “既然王代表以天下人责庆,庆又何敢隐瞒,的确,陛下与多尔衮有一份盟约,这份盟约也在我手中,就像他们所说的,锦衣卫很早就把这份盟约交给了我,但却被我因一己之私而藏了起来!”
    他说道。
    四民大会堂內一片哗然。
    “叛国罪!”
    “皇帝叛国罪证据确凿!”
    “废黜他,让他滚下台!”
    “砍头,砍了这个昏君,英国人能砍那个查理,咱们为何不能砍了这个昏君?”
    ……
    紧接着群情激愤,就连那些看热闹的老百姓都跟着高喊,看上去颇有大航海时代欧洲法庭的风采,甚至绝大多数人脸上,明显还带着幸灾乐祸的开心……
    好吧,是真开心!
    平常刑场砍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娱乐,何况是砍一个皇帝的脑袋,尤其是这个皇帝的死可以说皆大欢喜。南京百姓这段时间都跟在阴云下一样,天天胡思乱想就怕楚国公哪天太感情用事,真得把权力交给皇帝,谁都不敢想象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话说这些天楚公的确表现得很清闲,就跟准备好了退休一样,时不时带着公主游山玩水,摆出一副就等皇帝来接班的架势,搞得城里人心惶惶。
    真得害怕啊!
    刚过了几年好日子,都已经基本上实现丰衣足食,就连义务教育都普及的南京百姓,真不敢想象没有楚国公,回到朱家皇帝统治的日子啊!可以说这城里除了最后依旧坚守的不足两万秀才,剩下超过两百万人口,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不欢迎皇帝。
    超过百分之六十巴不得他暴毙。
    但可惜自从皇帝南归以来,情况一次次让他们失望,无数人心里在高喊他怎么还不死,恨不能去霍邱把他直接掐死,而现在终于拨云见日了,眼前的一切豁然开朗。
    叛国罪!
    皇帝背叛国家!
    皇帝背叛人民!
    废黜他,砍他的脑袋,以法律名义审判他,以法律名义处死他!
    王夫之举手示意肃静。
    “那么对于倭奴的调查呢?”
    他接着问道。
    “也存在。”
    杨庆语气沉痛地说:“锦衣卫北都站早就知道那些倭奴是经建奴手送到雁门关,而且知道与建奴联络的人是大同社的姜希辙。随后锦衣卫北镇抚司逮捕了姜希辙,并且得到了他关于此事的完整口供,然后通过对倭奴的审讯确认。但上报到我这里之后同样被我隐瞒下来,至今姜希辙依然被关在北衙,如果诸位代表需要,我可以派人把他带来。至于盟约就在我的保险柜里,这里是保险柜的钥匙,请诸位代表派人带着钥匙过去,史德威会给你们打开保险柜,把盟约拿到这里交给四民大会。我有罪,我为徇私罔顾国法试图为陛下掩盖叛国罪行,我对不起人民,我愿意接受法律的惩罚!”
    杨庆低着头说道。
    “但我认为,陛下只是被奸人所惑一时糊涂,或许并非其本意,不能因此就说陛下叛国!”
    然后他说道。
    紧接着立刻一片原谅他的声音。
    楚公这只是太重感情,毕竟他也是先帝托孤之臣,虽然这样说有些夸张,但先帝驾崩之前,的确是单独把他叫到身边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他相当于顾命大臣,而且还是公主的未婚夫,皇帝是他事实上的大舅哥,在没有其他亲人的楚国公眼中,这就是自己的亲人。
    绝对的亲人。
    否则怎么可能费尽周折迎驾?
    他就是不迎驾,别人又能把他怎么样?他终究还是太重感情,不但宁愿交出权力迎驾,而且在知道皇上犯了叛国罪后,不但没有利用此事废黜皇帝继续独揽大权,还冒着自己也犯法的危险,想方设法为他隐瞒。
    这是多么的有情有义啊!
    看看楚国公!
    再看看皇帝。
    还没回来就想害死自己恩人,为了夺权连勾结敌人都干,为了权力不惜出卖国家,不惜割地献媚敌人,这不仅仅是对国家不忠,而且还对祖宗不孝,可以说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和有情有义的楚公相比,简直就是死不足惜!
    “陛下是否叛国,当由法司审讯定罪,你我皆无权决断,但大明目前法司皆陛下之臣,人臣无审讯君主之权!在此我以四民大会常设代表之身份提议,由四民大会投票推选一个专门的法庭,并带陛下至此,在四民大会监督下进行审讯!”
    王夫之环顾四周说道。
    他说的是对的,在大明的国家构成解释中,皇帝是因为太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功,被老百姓推举世袭的国家统治者,他任命大臣管理这个国家,后者都是他的臣属。但四民大会是代表天下百姓,专门监督他和他的朝廷,避免像过去一样,被昏君和奸臣搞乱国家的。
    所以朝廷无权审问皇帝。
    但四民大会可以。
    四民大会的职责就是对朝廷进行监督的,同样也包括对皇帝监督,自然有权对皇帝进行审问。
    “同意!”
    “同意!”
    ……
    那些常设代表们纷纷举手同意。
    包括那些有心维护皇帝,也同意以这种方式解决,毕竟无论怎样都得先让皇帝有说话的机会,否则这边以目前情况,直接投票的结果肯定是废黜皇帝,如果公开的审讯,说不定还能借着民意,给皇帝争取到一线生机。
    其实群臣废立皇帝没什么大不了!
    历朝历代都有。
    哪怕维护皇帝的,对于废黜他其实也没有什么真不可接受的,他们只是想尽量争取而已。
    然而他们却忘了,历朝历代那些被群臣废立的皇帝,从来没有受到过公开的审判,而他们的投票结果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法律可以对皇帝进行审判的时代,一个真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时代,一个可以用叛国罪起诉一国之君的时代。
    古老的君主时代崩塌了!
    “那么,诸位,是否同意立刻逮捕皇帝?”
    王夫之继续问道。
    “同意!”
    “立刻逮捕皇帝!”
    ……

第三九九章 洪水猛兽
    逮捕皇帝……
    这个还需要解决一些程序问题。
    主要是军队,锦衣卫,司法机构都没有逮捕皇帝的资格,因为理论上他们仍旧是臣,他们仍旧是朱慈烺的属下,人臣无废黜皇帝之权,同样人臣也无逮捕皇帝之权。
    呃,人民有!
    “人民们,国家需要你们!”
    四民大会堂前的台基上,王夫之带着亢奋振臂高呼。
    真得亢奋啊。
    不仅仅是他,此刻四民大会堂前广场上,所有人都陷入亢奋,逮捕皇帝,审判皇帝,甚至以法律名义处决皇帝,曾经被视为至高无上主宰者的皇帝将在他们面前俯首。不是以篡位的权臣,不是以造反者,不是以异族入侵者,而是以国家的主人,以法律的捍卫者身份,以国家的名义,以法律的名义,以人民的名义……
    “走啊,去霍邱!”
    一个人站出来高喊着。
    然后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很快数以千计的青壮年,就在广场上排列成队伍。
    “我们需要武器!”
    王夫之喊道。
    “我的铺子里还有一批张献忠订购的胸甲!”
    一个铁器商喊道。
    “我那里有刀!”
    “我那里还有五百张给台湾民兵造的手弩!”
    ……
    好吧,武器就这样配齐。
    包括火绳枪。
    大明民间只禁燧发枪,事实上也不是真能禁住,一些好的钢铁作坊自己也一样能造出来,尤其是那些捕鲸船,商船,都会购买一些,哪怕民间也偷偷摸摸有不少持有的。而火绳枪那真没法禁了,几乎是个钢铁作坊都能大量制造,甚至明军过去也从民间钢铁作坊采购火绳枪。在明军开始淘汰这东西后,那些原本靠军方订单发展起来的民间钢铁作坊,很多没卖出的火绳枪都卖给了民间。至于手弩就更不用说了,台湾,黄河沿线,云贵湘西那些皇庄家家户户都有,而且主要就是女人在用,南京一带是这种东西的主要产地。
    但威力不比手枪差。
    普通的链甲根本挡不住那弩箭的近距离直射,因为不用担心下雨,所以在台湾这种多雨的拓荒地区那是极受欢迎,不少土人惨死在那些垦荒的女人手中。
    盔甲更不用说了。
    张献忠和李自成那里,都在大量从南方采购新式板甲,后者倒不是说自己不能产,而是自己生产的成本太高……
    李自成又不缺银子!
    与其浪费宝贵的人力制造,然后再用粮食养活这些工人,还不如直接从南方购买,即可以节省人口用于农业生产,又不用额外消耗粮食养活一个非农业人口。多尔衮那里军工始终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余粮养活非农业的工人,毕竟无论挖矿还是炼铁的工人都不但不能提供粮食,反而得消耗粮食。不要以为工业化那么简单,没有支撑工业人口的余粮玩啥都是扯淡,杨庆傲视各方的关键只在于他有余粮可以支撑工商业人口,而李自成那里也一样要面对这种问题,所以现在工业品能买的都是尽量买……
    有钱!
    任性!
    所以尽管军队不能提供,南京市民们仍旧在极短时间里,集结起了一支两千人的民兵……
    也不能说是民兵。
    民兵在大明指的是预备役。
    是皇庄那些直属大都督府,归各地民兵旅指挥的皇庄成年男丁,他们和现役构成大明的军队,但军队是皇帝的军队,仍旧是皇帝的臣属,所以不论现役还是预备役的民兵都无权逮捕皇帝。
    而这是武装平民。
    纯粹由市民组成的义勇队,由四民大会召集,人民为了行使自己权力而临时组建,接受四民大会指挥的武装平民。
    他们不是皇帝的臣属。
    “去霍邱,逮捕皇帝,把他带到这里来进行审讯!”
    王夫之向西北一指吼道。
    总计两千人的武装平民,立刻向着城外前进,而在街道的两旁,是不计其数地送行者,夹道向着他们发出欢呼,甚至还不断有人自己武装起来加入这支队伍……
    “楚公,你就不怕有一天他们也用这种方式对你?你明明还有很多可以实现目标的手段,甚至都比这更简单更容易,那么你为何非要选择这种可以说遗害无穷的手段?以你的智慧应该不可能不明白这样的后果,当他们学会这样做,以国家的主人自居并学会以法律审判君主后,当以后他们对新的君主不满意的时候,也会用同样手段对付他!或许你不怕,你的确有能力压制他们,但难道你就不为自己的后代着想?如果有一天你的后代激怒他们,他们也会像逮捕朱家皇帝一样逮捕他,审判他,甚至砍下他的头颅。
    这是洪水猛兽!
    你释放了洪水猛兽,你让百姓尝到了权力的甜头,那么他们就不会再想着放弃了,对于一个帝王来说难道不是更想自己统治的百姓都柔顺听话?
    你不喜欢儒家。
    但你必须明白,儒家是对于维护统治最好的学说,百家争鸣,最终独尊儒术是必然的选择,其他流派统统消亡不是因为它们比儒家差,而是因为帝王不需要它们,只有儒家才是最适合帝王的。愚民之术虽不好听,但愚民之术是对帝王最有利的,这是历朝历代血的教训,那么我很想知道你为何反其道而行,你为何要自掘坟墓?
    你让他们觉醒了!
    但你同样也让一头猛兽觉醒了!
    它的确为你吞噬了对手,但放出它来就别想再让它沉睡了,那么小心有一天,它会连你也吞噬!”
    张国维看着狂欢般的街道,看着那些全副武装的平民,对同样看着这一幕的杨庆说道。
    “那就喂饱它!”
    杨庆说道。
    “它喂不饱,它太大了,你让它觉醒了,它会发现自己也有尖牙利爪有资格要更多,然后它会向你不停地要权力,更多的权力。今天他们可以审判一个虚名的皇帝,明天他们就可以审判一个实权的,小心有一天他们也会审判你!如果你不给他们想要的权力,他们早晚会这样对你,如果你给了,他们就会再要,一次次不停地要。你给它一,它就会要二,你给它二,它就会要三,如果你不给,那么他们就会审判你!
    你只能这样一步步走向审判席。
    即便不是你,也肯定是你的子孙后代,终有一天,你会因为放出这头猛兽而遗祸子孙!
    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
    张国维说道。
    “您的确是个智者,我承认这些都可能会发生的,您猜的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可是,如果这些事情真得发生了,那么……”
    杨庆顿了一下说道:“就让它发生好了!”
    “包括他们不要帝王?”
    张国维冷笑道。
    “他们如果真不想要什么皇帝,那就不要好了,帝国总会灭亡的,无一例外!只要华夏民族不会灭亡就行了!但愚民那套是真会让华夏民族走向灭亡的,这个世界很多民族都在觉醒,不觉醒的最后都会沦为鱼肉。当英国人砍下国王头颅,当荷兰人建立起共和国的时候,我们不想着早一点开启民智继续领先于别人,反而继续愚民的话,不出两百年欧洲人的舰队就会开到南京城外。他们会逼迫着我们割地赔款,然后所有那些因为开启民智而崛起的国家,就像狼群般一拥而上撕咬我们。”
    杨庆说道。
    两百年后一鸦都打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