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公-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期间不可能不出现打土豪之类情况,基本上广州城内除了那些锦衣卫划出名单,明确禁止工人动的,其他也都被扫荡干净。那些乡贤们可以说损失惨重,就连桂王府也没能幸免于难,不过因为帝国银行广州分行的特殊地位,所以他们存在银行的财产是没受影响。包括广州城内的私营钱庄也在锦衣卫保护下,这样算算桂王和乡贤们的损失终究还是有限,不会让他们伤筋动骨,至于他们的工厂损失的货物不值一提。
    另外就是在广州的那些欧洲商号同样损失惨重,甚至还死了一百多外国人,但他们的损失就更没什么人搭理了。
    然而工人们却并没有因为杨庆的宽大而表现出多么的心情舒畅……
    “有什么问题吗?”
    杨庆问道。
    那些工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看上去年纪稍大的,在人们的让路中走上前向他跪倒磕头。
    “起来,女皇陛下有旨,以后大明人民只跪天地君亲师,无需跪拜其他任何人。”
    杨庆说道。
    那人犹豫了一下才站起。
    “护国公,并不是小的们不相信您和女皇陛下,只是这广州可以说天高皇帝远,您和女皇陛下隔着几千里又都国事繁忙,不可能只盯着这广州一处。您走后这广州还是官老爷们说了算的,那些乡贤们是什么人小的们都知道,要说经过了此事之后,他们不想着报复也是不可能的。他们都是有钱有势,官场是都亲戚朋友,想和官老爷们合伙弄死我们,那无非举手之劳。护国公您和女皇陛下也不可能知道我们在这里遭遇什么,他们官官相护把我们往大牢一扔,半夜闷死就报个暴毙,甚至报都不用报。更何况就是不用和官老爷合伙,事后雇人把我们沉珠江,难道我们还能指望那些官老爷给我们申冤?”
    他说道。
    “对,护国公,我们相信您和女皇陛下,您和女皇陛下都是爱护百姓的,可我们不相信那些官老爷,他们都是和那些乡贤一伙的。他们欺上瞒下勾结在一起蒙蔽圣听都最平常不过的,纵然如太祖体恤百姓,不也一样有盗粮案,空印案吗?”
    另一个人说道。
    这个很显然就是读过书的了。
    “还有,以后那些工厂主回来也肯定不会用我们了,就算现在有护国公在,他们答应不跟我们算账,但事后就不一样了,您一走这里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又一个工人说道。
    然后那些工人们纷纷发言。
    他们都很明白,这件事是不可能善了的,那些工厂主死了人,而且还死了不少,丢了大笔的财产,双方这仇已经结下,他们怎么可能善罢甘休?护国公的处理再好也没用,因为他不可能留在这里天天盯着,他一走像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那完全就是乡贤的天下。换朝廷的官也没用,朝廷的官也只能和乡贤们一伙,他们不可能和穷人一伙,到时候肯定官绅勾结,除非他们逃出广东否则都逃不出人家的手掌心。女皇和护国公也不可能知道这几千里外的事,人家安排完就不会管这里了,作为一个君主能安排到这份上已经是圣主明君。
    但圣主明君也得通过官员管理这里,官员们不向他们报告他们能知道什么?
    锦衣卫?
    锦衣卫就不能收钱吗?
    以前这里不属于朝廷,锦衣卫才会帮他们,这里属于朝廷了,锦衣卫和乡贤们也就是一家了!
    人家才不会管这些穷鬼呢!
    单单圣主明君没用,以朱元璋之强力,剥皮实草都没用呢,那些官员合起伙想糊弄皇帝还不容易?杨嗣昌都能忽悠崇祯,加税是为了抑制兼并减轻贫民负担呢!崇祯还不照样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老百姓比圣主明君更清楚这天下官员是什么货色,青天大老爷那就是凤毛麟角啊!
    “那你们想如何?”
    杨庆饶有兴趣地问道。
    “小的不敢求别的,只求护国公和女皇陛下可怜可怜小的。”
    那年纪大的又跪下磕头哀求。
    然后周围那些工人纷纷跪下,一起向着杨庆跪下磕头,请护国公给他们指条明路。其实他们都想的是让护国公把他们收为皇庄,这样他们多多少少有点庇护。否则真要是交出广州恢复朝廷的管理,等杨庆一走过了这阵子风头,他们就等着那些乡贤们的拿他们开刀吧!
    这珠江里这些年因为得罪乡贤们被沉了的根本就没数。
    “这样啊!”
    杨庆想了想说道:“我倒的确是有一个解决办法,既然你们并不是不相信我和女皇陛下,只是不相信那些之后为朝廷接管广州的官员,那么就干脆不派官员了。”
    “不派官员?”
    那些工人们一片茫然。
    “对,朝廷不派官员,当然,只是广州的官员,但广东布政使司,其他各地官员还是要派的,只是广州府城所在的南海,番禺二县,朝廷不再任命官员,但广州府衙,广东巡抚及各司依然驻此。而南海和番禺二县合并为广州公社,继续由四民大会推选广州公社委员管理,你们可以自己任命警察局维持治安,除了必须缴纳朝廷的税收外你们自己收税自己养各机构。同样你们也可以组建自己的法庭审理案件,但必须依据朝廷法律,总之你们向朝廷缴纳必须缴纳的税并遵守朝廷法律,然后你们就可以自治了”
    杨庆解释道。
    “这样也可以?”
    那个明显读过书的工人愕然道。

第四九五章 人民政权
    “这样当然可以。”
    杨庆看了看那工人笑着说道。
    “既然我们大明如今是以四民大会为尊,就连女皇陛下都是四民大会推举才得以继位,那么四民大会为何不能在需要的时候,直接推选一个地方政府呢?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我看你们自己管理的广州就秩序井然,而且荷兰人也早就已经这样自己管理自己城市了。
    你们不相信那些官员。
    你们害怕交出广州后会遭到官绅勾结的打击报复。
    那我和女皇陛下就必须为你们解决这个问题,毕竟这广州是广州人民的,你们才是此地的主人,那么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吗?你们不想要朝廷派来的官员,那朝廷就不派,你们怕乡贤们以后报复,那就由你们来管着他们。你们推选这里的管理者,治安维护者,司法官员,他们想官绅勾结陷害你们没用,因为审理案件的法官是你们推选的。他们雇佣奸人暗害你们也没用,因为维护这座城市治安的警察是你们推选的,同样他们以后也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压榨你们,因为你们可以给他们制定各种制度。
    你们可以规定劳动时间。
    每天十八小时的确令人发指,但每天十小时总可以了吧?
    你们可以规定最低工资。
    连地瓜都吃不饱的工资同样的确是太低了,那就以目前的米价,能养活一家四口的工资应该可以了吧?
    你们可以规定不能鞭打工人,不能随意辞退工人,不能使用童工,工人因工受伤必须给补偿,甚至你们还可以规定工人老了,无力再继续工作了,工厂必须给养老金等等。总之你们可以给他们制定各种制度,就像给牛套上笼头,让他们听你们的,工厂主的确都是以赚钱为第一位,为了赚钱他们会不择手段压榨工人。
    那你们就用制度来约束他们!”
    杨庆接着说道。
    “可,可那样工厂主赚不到钱关了厂子我们不也要失业?”
    那年纪大的工人说道。
    “那就得看你们和工厂主怎么互相妥协了,工厂主要赚钱,你们要尽可能好的生活,但你们的要求只能让他们多付出成本。当成本超过他们的赢利线时候,工厂主就不会干了,他们是开工厂又不是开善堂,而他不干了你们就失业了。所以你们和他们其实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们想要继续赚钱,你们想要在不失业的情况下尽量得到更多工钱,那你们就得坐下来谈。谈到双方都能接受,谈到一个工厂主可以赚钱,你们也能过好日子的结果,最终把它变成书面的,互相签字的东西,以后双方就遵照这份协议。
    为了确保这一点,你们还可以在每个工厂成立工会。
    工人推选工会会长。
    以后由他代表你们监督工厂主并和他保持沟通,以此避免再发生之前这样的悲剧,如果工厂主一意孤行那么工会可以去告他,告他不遵守之前的协议。
    由公社来惩罚他。
    相反如果工人违反协议,那么公社一样就得站在工厂主一边了,毕竟协议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你们如果有不合理要求也是不对的。”
    杨庆说道。
    其实他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首先工厂主的利润极高,还有极大的让步余地,毕竟他们都是以出口为主,而且还是几乎没有外国竞争者的出口,以后他们肯定还会引进蒸汽机,海运成本也在不断下降,因此而带来的出口成本下降,让广州的工厂主有足够让步余地。其次工人们其实是很容易满足的,毕竟他们之前的日子,江浙工厂的情况做对比,只要差不多绝大多数工人都会接受,少数还想要更多的工人改变不了结果。所以双方谈判得到一个互相妥协的协议并不难,不过之后工厂主肯定会想法向广州以外转移工厂的。
    但这就不关杨庆的事了。
    而且广东的发展全都挤在广州并不符合朝廷利益,如果那些工厂主向广州以外转移工厂,这个对于朝廷来说是有利的。
    不过转移也有限。
    毕竟广州的特殊条件决定了这里肯定是广东的工商业中心。
    杨庆担心的是广东的资本家们向殖民地转移,甚至向爪哇岛这些荷兰人的地盘转移,尤其是去爪哇岛在荷兰人欢迎下搞蔗糖业。这种事情他们肯定能做出来,原本历史上东南亚包括爪哇岛糖业都是华人移民。暹罗糖业是郑信那批潮州人,越南和柬埔寨制糖是陈上川,莫玖这些抗清失败的大明孤臣,爪哇岛上糖业同样是华人发展起来的。红溪惨案之前,爪哇岛上九成甘蔗种植园都是华人的,红溪惨案过后,荷兰人玩不了还是把华人又请回去,一直到近代发展出黄家这样的糖业巨头,美国报纸评出的世界第十四大富豪。
    这一点是目前杨庆必须尽量避免的。
    而且不只是蔗糖。
    甚至包括茶种,纺织技术,陶瓷技术都有可能,对于那些资本家的节操不能高估,当本土没有工业奴隶可以压榨的情况下,他们不排除转移阵地。
    反正荷兰人会欢迎他们的。
    不过这个是以后的,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就算真出现了,那也无非就是去拿大炮轰,大明又不是没有这方面制度,连殖民地工业的管制都有呢!实际上不仅仅大明,这时候欧洲人都懂这个,英国应该已经颁布的航海条例,甚至都规定了不准在殖民地搞搞工业,不准殖民地自己生产纺织品。这也是那帮乱臣贼子背叛大英帝国的主要原因之一,英国人很清醒地意识到,殖民地就是生产原料然后倾销商品的。
    让殖民地搞工业是自掘坟墓。
    事实证明他们很睿智,虽然他们能力没实现这个原则,但不代表他们这个原则是错误的。
    那些工人们议论纷纷。
    不过看得出他们明显愉快了很多。
    对于这些普通工人来说,他们其实想不了更长远的,他们只知道护国公的确解决了他们最担心的,他们担心的无非就是以后朝廷官员过来和乡贤们官绅勾结,然后乡贤们对他们展开事后报复。而他们自己推选官员管理广州,就真得可以彻底避免了,他们不用再担心以后遭报复。
    “那么你们还有其他要求吗?”
    杨庆问道。
    “护国公,那以后广东其他地方还搞不搞皇庄了?”
    一个工人问。
    这一点也是他们关心的。
    广州目前百万工人实际上是严重过剩的,尤其是那些码头苦力,多数更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他们世世代代劳作的土地上。
    “当然搞,不过暂时不会像南边一样全面土改,而是先在广东进行人口和田地的清查,清查完成之后首先将官田改为皇庄。我知道你们都想回去种地,但你们也得给我一点时间去完成这些事情,如果你们在广州的确没有工作,我建议你们去台湾,带着你们的家人。朝廷对于台湾的垦荒者有各种扶持,不但为你们提供种子和农具及一年口粮,十年的免租权,还额外送给你们一名建奴干活,同样你们在台湾也纳入皇庄。”
    杨庆说道。
    他不会让这些人反流农村的。
    与其让他们回到广东各地的山区继续种地瓜,还不如让他们去台湾种水稻呢!更何况广东的经济作物是赚钱的,同样也是广州的工厂原料,他们回去只能种粮食,他们本来就是工业发展挤出来的多余人口,回去只能造成工业的后退。
    再说广东也没多少土地。
    必须得明白一点,虽然一提到广东就是富裕的代名词,但事实上那只限于珠三角。
    出了珠三角有的是穷山恶水啊!
    去台湾就不一样了。
    那里依然有足够的平原荒地可以开垦为良田。
    与其让他们回那些已经种植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的山区,重新种少量水稻然后啃地瓜,同时还与目前留在那里的,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民争夺有限土地,还减少经济作物面积导致广州的出口减少,哪比得上让他们去台湾垦荒皆大欢喜啊!台湾西部平原区,目前情况下养活五百万人口毫无压力,而现在整个台湾的移民加起来还不到三十万,广州这些赤贫的苦力们至少可以让那里再增加二十万的移民。
    至于赠品……
    好吧,护国公已经解决手术问题。
    实际上这是小手术,原本历史上一八九四年美国人做的,目的是治疗前列腺疾病,但给动物做的是在一八二三年,这个无非就是找准位置割个小口切一点剩下拿丝线一扎,过程简单的很,就是消毒问题。在经过了这些年的研究后,第一批专业人员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并且对之前投降的那些建奴进行了大规模手术。实践证明死亡率极低,而且丝毫不影响其劳动能力,那些建奴纷纷表示,护国公的仁慈手术让他们从此免受部分疾病困扰,可以更好地为大明建设贡献力量……

第四九六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
    工人们……
    工人们还能做什么?
    人家护国公和女皇陛下都已经如此宽容大度,如此为他们着想了,他们还能有什么不满的?说到底他们也没想要太多,只是想要一个丰衣足食的生活。
    而护国公已经给了他们。
    剩下就是城内工人代表和那些工厂主之间的谈判了,这个肯定得需要点时间,毕竟后者也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实际上就连军方的将领也不是很喜欢这种处理方式,在他们看来吊死几百工人是最起码的了。不过那些将领们肯定没胆量反对杨庆的,总之广州之变至此结束,随着杨庆在那些工人簇拥中,亲自打开大南门瓮城的城门,这座城市终于结束之前的封闭状态恢复了自由出入。
    不过桂王和他任命的那些官员……
    尤其是咨议局。
    他们已经没有资格再继续管理这座城市了,在新的广州公社委员会正式履行职责前,由护国公以桂王府为行辕,亲自对广东实施军管。
    然后……
    “诸位,我不偏向任何人!”
    杨庆对着一帮召集起来的工厂主们说道。
    他也得和这些人沟通。
    毕竟作为一个统治者,他也不能只管那些工人,这些资本家们同样是大明人民。
    “但是,你们请看一看锦衣卫这些年的统计数字,然后告诉我,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你们都是读圣贤书的,还有信佛的,另外居然还有信雅威的,那么请你们告诉我,你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他趴在一个老乡贤面前,在后者很不适应地躲闪中,保持着不足半尺的距离继续说道:“仁义,慈悲还有博爱,你们的行为符合哪两个字?广州城内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百分之五十,十个小孩五个活不过五岁,进入工厂的成年人,三年內死亡率百分之四十。童工的最低年龄是八岁,八岁啊,你们让一群八岁的小孩给你们干活,你们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我们又不是不给钱!”
    老乡贤弱弱地抗议着。
    “啊,你们是给钱,一个童工最低一天的工钱十五文,广州米价二两,朝廷定的是千文一两,一两半石糙米,七十五斤乘零点零一五,一斤多点。你们让一个儿童,每天就靠一斤多点糙米来活命,而且还得给你们工作最多达到十五小时,干不好还得吊起来打,你们还有脸跟我说给钱了?”
    杨庆拍着桌子喝道。
    那老乡贤赶紧闭上嘴陪着笑脸。
    广州的童工工钱的确有点低,话说我大英帝国一八零三年,童工的均价还能到一周三先令,按照大明目前的价也就是六钱银子,这时候英国的一克朗也就是五先令银币是三十四克。那么一八零三年英国的童工平均也就是一个月二两多点,他们的工资标准是按年龄的,八岁的拿成年人工资的八分之一……
    难道你们以为大明资本家和英国资本家都一样,把八岁作为童工的最低年龄标准?
    错了!
    十九世纪初英国童工的最低年龄其实是四岁。
    四岁啊!
    大英帝国不但对殖民地人民心狠手辣,他们对自己人也一样够狠!
    当然,物价水平也不一样。
    英国一八零三年一磅掺满锯末和沙子的面包一点五便士,折合二十多文,比这时候广州的糙米还贵,那鬼东西恐怕只有一半算粮食,毕竟黑面包掺一半锯末是很正常。也就是说一周工资能买二十四磅这种面包,但也就是十二磅粮食,而大明的童工一周是十点五磅……
    资本家都是一样的啊!
    不过英国的童工很多还要支付房租,每天通常也是一点五便士,大明的资本家倒是都管住……
    毕竟在广州这个很好解决。
    而雾都就必须得弄一间真正不会冻死人的房子了。
    不过每天十五文的工钱还是有些低得令人发指了,如果在南都生活的话,这个工钱是能吃饱饭的,在杨庆的持续努力下,目前南都米价已经到了六钱,也就是说一个月能换大半石米。虽然大半石米仍旧不算多,但一个八岁小孩也够了,但在广州二两的米价下,这点钱也就只能是去吃地瓜了,而且吃地瓜也最多只能吃个半饥半饱。但这些童工不但要工作普遍十五小时,干不好还是最容易遭到殴打的,就是像咱大英帝国一样吊起来拿木炭烫这种事情,这些乡贤们的监工也不是干不出来的。
    此外还有疾病。
    肺结核在纺织工业中几乎就是普遍的疾病,童工尤其严重,本来就抵抗力差,再加上长期营养不良,染上就是几乎必死的。
    “学徒有工钱就不错了,要赶过去还得交师傅钱呢!我们中午还管一顿饭呢,十五文不少了,再说又不是全十五文,干得好的还有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呢!我们又不是开善堂,做生意当然得赚钱,我们也不容易!”
    另一个乡贤低声说。
    其他几个乡贤虽然没说话,但脸上表情都深以为然。
    “然后呢?”
    杨庆冷笑道:“然后就是广州城内四分之一的工厂主被工人打死。”
    “这些刁民!”
    一个工厂主咬牙切齿地说。
    “就是,好好日子不过,非得闹到如此地步,要不是女皇陛下和护国公仁慈,这次非得砍他一堆人头,让他们都知道造反作乱的下场。不就是干活累点,吃的差点,都是卖力气糊口的,哪有那么娇贵,下田干活还不是一样汗珠摔八瓣?他们都是没地种的流民,要不是我们给他们工作,他们都得到街上去要饭,都是些忘恩负义的狗东西!”
    另一个乡贤同样切齿。
    然后就是一帮乡贤们同仇敌忾般控诉工人的罪行。
    “诸位,我不得不告诉你们一个可能不太让你们愉快的消息。”
    杨庆说道。
    乡贤们纷纷抬头看着他。
    “我决定将广州府城的南海和番禺二县合并,名称就继续沿用广州公社,而朝廷不会向广州公社派遣官员管理地方了。而是继续以广州公社四民大会来推选公社委员会,并且推选一个会首,以此代替朝廷管理广州公社的地方事务,所以……”
    杨庆带着开心的笑容,看了看这些死不悔改的家伙。
    “你们以后归人民管了!”
    他在一片瞠目结舌中说道。
    说完他没有再和这些家伙浪费时间,紧接着站起身扬长而去,就在他出门的瞬间,身后传来一片哀嚎和暴怒的咆哮……
    护国公才没功夫和他们扯淡。
    想让他们转变思想是不可能,资本家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总是会不择手段去追求更多利润,所以不能指望他们良心发现,必须以强力来约束规范他们。没有强力的约束规范,他们完全是放开笼子的饿狼,然后在贪婪驱使下,一次次挑战道德的底线,尽管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代表了原本历史上真正的未来。但杨庆却代表了未来之后的未来,无论是个人审美上还是对自由资本主义野蛮生长的后果的预防上,他都必须给这些家伙关上这个笼门。
    接下来的杨庆还有很多事。
    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