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公-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巡抚以下布政使等各司这些加起来全配齐的话,暴增五倍的进士够了吧?更何况如今少了那么多省,每科进士的数量本身也大幅减少。”
    杨庆说道。
    进士名额是有考区限制的,当年朱元璋考完一科发现进士居然全是南方人,最终引起北方士子的闹事,后来干脆按比例分配。
    “俸禄得增加多少?”
    张国维说道。
    “朝廷现在缺钱吗?我记得夏税收过之后,今年甚至有结余了。”
    杨庆说道。
    大明朝的税收终于超过支出了。
    按照刚刚完成的夏税推算,全年税收肯定超过支出,不得不说一个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瞬间让大明财政完成逆转。这还只是把南直隶的隐田清查完成是情况下,接着更大规模的隐田清查还在和官田清查同时进行,预计再有两年目前大明朝廷控制区的这项工作全部完成。那时候照杨庆估计税收还得翻翻,不得不说大明朝历代皇帝
    呃,杨庆无权鄙视他们。
    毕竟他是开挂的,换大明朝历代皇帝的话,这时候落水的就不知道得多少个了,哪怕他这个开挂的也导致了南边多出个朝廷,北边的宁可欢迎异族统治,四川的快快乐乐投入流寇怀抱,而他天天在南京和一帮臣士子斗争。
    收士绅税可以彻底解决财政。
    这一点估计大明历代皇帝都很清楚。
    但他们不敢啊!
    他们也怕落水啊!
    大明朝到现在为止,一共十九个皇帝已经落水三个了,还有一个吃红丸的,至于烧死的就不用说了,皇帝也不是好当的,这死因诡异的比例都超过四分之一了。
    “但那是没打仗。”
    张国维说道。
    的确,这一年几乎没打仗,除了朝鲜和赣南那点不值一提的仗,其他所有战线全维持停战,虽然新军整编花钱也很多,但打仗和不打仗花钱那不是一个等级。
    “但朝廷的税收也在继续增加。”
    杨庆说道。
    张国维无言以对。
    他其实知道这些佐贰官全部配齐并形成制度,其实花不了多少钱。
    “这些官职很多都是八品,九品,难道堂堂进士都去当这些芝麻官?进士的尊严何在?”
    徐石麒冷笑道。
    “虞求公,您这话我就不敢苟同了,那进士难道比别人高贵?进士是读书人难道举人秀才就不是读书人?举人可以当佐贰官,那进士就当不得佐贰官?我看如今派下去先锻炼的那些进士也没见比举人做得更好,要不然我让报社把咱俩的话都登出来,让全天下读书人都评评理?”
    杨庆说道。
    “我没这个意思!”
    徐石麒急忙说道。
    这要是登出去,他还不得被那些举人秀才们喷死啊!
    “既然咱们都各执己见,那不如换一种办法,这科举事关天下人,那就像当初咱们推举公主监国时候一样让天下人决定,咱们再搞一个四民大会。这次有充足时间,咱们把四民大会的范围扩大,由锦衣卫派员去各地进行抽签,每县四民各挑一个,最后齐聚南京对此事进行裁定,朝廷负责他们的来回费用及食宿,每人额外发一份补贴。如果四民大会同意我的科举改革方案,那么咱们就这么干,如果四民大会不同意,那么我也没什么话可说。”
    杨庆说道。
    “忠勇侯这个提议倒是不错。”
    水太凉笑着说道。

第二三零章 忠勇侯醉戏柳如是
    水太凉当然支持了。
    不过他不是支持科举改革,那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目前大明格局就是杨庆控制军队,而他们控制着官场。
    科举改革就是杨庆向官场渗透。
    单纯进士先当佐贰官,然后慢慢考核提拔,这个没什么大不了,这些人在翰林院候缺和放到下面先锻炼着都一样,但杂科进士的涌入会让众正盈朝的颜色瞬间改变。哪怕吏部可以玩潜规则,控制着这些杂科进士让他们一辈子屈居下吏也没用,杨庆大不了让锦衣卫罗织罪名,把那些科主官抓走,让杂科佐贰代理。后者会为他欢呼的,东林群贤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要知道这些杂科进士身后也不是没人的,他们后面代表着的是无数中小地主。
    杨庆反而会成为他们的恩人。
    他就是玩狠的来一场大狱,把一个府甚至一个省的主官全下诏狱,那些早就迫不及待的杂科进士也会为他欢呼,然后瞬间补上缺口,民间秩序不会受任何影响。
    可以说只要科举改革完成,这些杂科进士涌入官场,那么东林群贤们也就彻底失去对官场控制了。
    杂科进士让他们失去官场控制。
    皇庄让他们失去基础控制。
    报纸和通信塔让他们失去对舆论的控制。
    什么都没了,那他们还玩个屁!
    所以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这些都是布局问题,就算见效也是以后甚至多年以后,而现在他们就有绝杀的法宝,只要能把皇帝迎到南京,然后挑拨他和杨庆斗法,那么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他们不需要在这些问题上纠缠,他们现在只要保证杨庆能迎皇帝就行了。
    不就是四民大会吗?
    把四民代表从各地挑选并召集起来得多久?目前大明朝廷控制区最远的云南,最远的县距离南京七八千里之遥,既然是全国性的,那自然不能缺了他们,锦衣卫从南京过去然后选出代表并到达南京,这得花多么长的时间?半年是最低的,就是半年还得看路上好不好走呢!东林群贤们只要在这期间把皇帝迎回来就行,就算这段时间迎不回也无所谓,只要最后能迎回来就行。毕竟皇帝来了还可以把四民大会选择的结果否决掉,大明可是皇帝的,四民大会算个屁,皇帝不承认四民大会选择的结果,那四民大会也就是个笑话了。
    所以水太凉很爽快地同意了。
    “牧斋公真是识大体啊!”
    杨庆笑着举杯道。
    水太凉同样笑着举杯,不过他的目光却落在不远处,柳如是正和陈圆圆等一起吹着那台空调的凉风,夏日里这些美女们都是清凉装,一个个薄衣轻衫,好身材尽情展露,看上去也是风韵十足。
    他们此刻在杨庆的侯爵府。
    这是忠勇侯特意邀请刑部尚书及其夫人过来喝酒的。
    至于那空调
    其实是水空调。
    准确说就是用水车把新汲的井水翻进高处的水箱,然后水箱里的凉水通过管道不断流淌在一个装满稻草的木箱中,在木箱另一边是一个木制扇叶的风扇吹稻草,把水的凉气通过稻草间的空格吹到室内,虽然比不上真正空调,但也凑合着能用了。
    至于风扇动力
    那当然是人工了,杨庆又没搞出蒸汽机,再说堂堂忠勇侯雇几个壮汉轮流转带着齿轮组的风扇还有什么大不了的。
    提水肯定也是人工。
    能用得起这套系统的,当然不会在乎雇几个工人,身为罪恶的剥削阶级,有些享受还是要有的,不过这些都在这间大厅的隔壁。在这里的人是看不到那些辛辛苦苦踩踏板转风扇的工人的,这里能看到的只有空调的巨巨大出风口。
    “忠勇侯以为那李自成会送陛下还都否?”
    水太凉说道。
    “这个就看诸位的了!”
    杨庆一边盯着柳如是的背影一边随口答道。
    “若李自成不肯呢?”
    水太凉倒没在意他的目光,话说钱尚书对这个都习惯了,柳如是这样的身份,跟着他到哪里都免不了要被这样的目光盯上,不被盯上那才是不正常呢。
    “那也不关我的事,牧斋公,我是个直性子,不喜欢说假话,说实在的,陛下还都对我来说又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但我受先帝之恩又是定了的驸马,同样也不可能阻止你们。你们尽管安排使者去见驾,最后李自成要是能放人,遂了你们的心意,那我恭迎圣驾,李自成要是不放人,我也不会为此做些什么,难道牧斋公觉得我很喜欢陛下还都?”
    杨庆端着酒杯说道。
    “呃,忠勇侯真是,真是率真!”
    水太凉尴尬地说道。
    说完他赶紧喝了一口酒,化解两人的尴尬局面,然后站起身匆忙结束话题说道:老朽欲小解,不知在何处?
    “啊,带牧斋公去卫生间!”
    杨庆说道。
    旁边一个小婢女赶紧上前,引导着水太凉去卫生间,话说忠勇侯家的卫生间在豪门间也是传说级别,那抽水马桶什么的一应俱全,而且都是在景德镇专门定制的高档品,据说连地面上都铺着瓷板,富丽堂皇使人进去之后尿意全无。
    据说连厕纸都是专用的。
    看着他的背影,杨庆露出一丝深沉的笑容。
    他要是其实就是四民大会。
    李自成那边肯定不会很痛快,因为他得趁着这机会尽可能多的敲诈东林群贤,这可是敲竹杠的好机会,所以朱慈烺就算真能还都也不可能在今年。在这之前四民大会可以完成,并且在四民大会上把一些必要的东西明确下来,并订立一个类似宪法的东西来逼迫朱慈烺接受,如果朱慈烺不接受,那么就用四民大会来对付他。
    用人民来对抗皇权。
    四民大会肯定会支持杨庆。
    必须得明白一点,他的所有改革都是有利于百姓的,无论商人农民工匠全部受益,包括部分中小地主,倒霉的只是大地主,世家豪门,甚至科举改革就连大部分秀才都会支持。
    因为他们有更大机会出头。
    反对的只是那些已经获得举人身份的和那些候缺的进士,因为他们多了竞争者,但过去只有他们发声,别人根本没资格开口。而这一次他让整个大明四民全部有选择权,那么这一小撮科举的既得利益者的声音会被汹涌的四民声音淹没。如果朱慈烺不接受四民大会的决定,那么他就是与天下为敌。这就是杨庆对抗君臣大义的手段,重新用顾炎武那套来解释天下的定义,由一家一姓之天下变成天下人之天下。
    朱慈烺接受四民大会,他就是天下人承认的皇帝。
    他不接受,那他就不是。
    现在杨庆需要的只是把四民代表从各地召集起来而已,只要四民代表齐聚南京,他对付朱慈烺就再也不用担心什么君臣大义了,而没有了这个东西,他对朱慈烺那就是全面的碾压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杨庆举着酒杯自言自语。
    紧接着他站起身,然后走向正在空调旁研究此物的柳如是,同时向她旁边的圆圆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白了他一眼,拉着寇白门悄然离开。
    杨庆径直走到柳如是身旁。
    “河东君在看什么?”
    他低下头说道。
    柳如是惊叫一声,抬头差一点撞在他胸口,很显然被他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紧接着伸出纤纤玉手捂着自己胸口,用嗔怪的目光看了他一眼。
    “忠勇侯,您吓死我了!”
    她说道。
    “啊,是在下唐突了!”
    杨庆笑着说道。
    此时两人的距离很近,近到他都能嗅到柳如是身上的幽香,当然,他身上的气息一样包裹着柳如是,后者也明显感觉这距离不合适,随即向一旁挪步试图拉开距离。但杨庆却同样挪动了一下脚步,继续保持着原本的距离,两人同时站直身子后,这家伙更是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柳如是俏脸一红,赶紧掩住自己胸口,并且转身试图离开,杨庆却挡在她身前。
    “忠,忠勇侯,请让一让!”
    柳如是低声说道。
    “河东君与牧斋公年龄悬殊,还能如此琴瑟和谐,倒是让在下颇为费解啊!”
    杨庆说道。
    “忠勇侯,您醉了!”
    柳如是低声说道。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得赏河东君这朵倾国名花,在下又岂能不迷醉?”
    杨庆说道。
    柳如是红着脸有些焦急地看着四周,但却发现她老公和圆圆等人都不在,这情况明显不妙,杨庆的恶名可是尽人皆知。她有些慌乱地转身,想从杨庆身旁绕过去,后者却再一次拦住她,她下意识地推了杨庆一把,但她的力量明显差距太大,她惊慌地再转身,然后再一次被拦住
    “忠勇侯,妾身是有夫之妇。”
    她用哀求的语气说道。
    “我不介意呀!”
    杨庆很无耻地说。
    柳如是突然猛一推他,想迅速从一旁跑过去,但却一下子被杨庆抓住了手腕。
    她惊叫一声。
    而也就在同时她愣住了。
    从卫生间回来的水太凉同样愣在了门前

第二三一章 大明雷霆
    三个人就这样六目相对,气氛有些凝重。
    圆圆吓得赶紧跑了出来。
    但就在这时候,钱谦益却突然堆起和煦的笑容
    “忠勇侯,贱内身体可有疾病?”
    他捋着胡子说道。
    “没有,河东君身体康健!”
    杨庆笑着放开柳如是的手说道。
    “多谢忠勇侯,若非忠勇侯这个神医,妾身还在疑神疑鬼呢,想来是天热被暑气侵着,还得劳烦忠勇侯开一剂解暑的良药啊!”
    柳如是笑着说。
    话说到底是久经考验的,她的演技丝毫不比水太凉差,当然,发生了什么都心知肚明,但都是成年人,不会为这点小事而搞得不愉快,这样就算皆大欢喜了。毕竟忠勇侯那可是神医,虽然给人诊治得看心情,但他开的药铺所出售的各种成药那可是供不应求,柳如是这样的身份,当然可以得到他的特殊待遇。
    什么?
    刚才他拉着柳如是的手?
    胡说!
    那明明是在诊脉!
    钱夫人最近头晕头痛,疑心自己患了病,趁着上门做客的机会,主动请忠勇侯为其诊治而已!
    话说他都经常给太后诊脉呢!
    难道他也是在调戏太后?
    总之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一笑而过!
    继续喝酒!
    “我这是不是为虎作伥?”
    宾主尽欢散席后,圆圆看着离开的马车,拧着杨庆的腰,咬着牙恨恨地说道。
    “不,你这是急公好义!”
    杨庆很严肃地说。
    “钱谦益都六十多了,怎么可能满足一个虎狼之年的女人,可想而知你的好姐妹这些年受了多少苦,多少次在孤寂中辗转反侧,你这是心疼她得不到性奋,所以想帮她,这怎么能是为虎作伥呢?为了帮她你都甘愿分享自己的男人了,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
    他紧接着说道。
    “你的厚颜无耻简直是我生平仅见!”
    圆圆忍不住感慨道。
    “走,回去我好好奖励你!”
    杨庆搂着她的腰转身,说着和她一起返回自己侯爵府的大门
    台湾,鹿耳门。
    “这是搞什么?”
    郑彩趴在桅杆上举着望远镜,一脸懵逼地看着南边北线尾岛上。
    那里两支列阵的军队正在这座沙洲的盐碱荒草中相对而行。
    从北向南的是陆战队第一营。
    四个哨的步兵前三后一,前三个哨列横阵,全是中间长矛两边火枪,所有步兵就这样排着整齐队形,在前面军官和旗手鼓手带领下整齐向前。在横阵后面剩下一个哨同样以长矛居中列阵跟随,因为脚下都是平坦的沙滩,这些士兵队形相当整齐,看上去颇有气势。
    而他们的对手
    他们的对手几乎一模一样。
    这时候赤坎楼还没修好,那是原本历史上一六五五年建成,现在只有无防御的市镇,而荷兰人在这里的防御以热兰遮城为核心,这座城堡实际上建在同为海岸沙洲的大员岛,或者也叫大鲲身。这样的沙洲从南向北一大串直线排列护住海湾,向南从大到七鲲身甚至落潮都能连成一体,而最主要深水通道就在大鲲身与北线尾之间,也是在热兰遮城的火力覆盖守护的范围。以明军舰队的火力硬攻是不现实的,最大十八磅炮是轰不过棱堡的,黄斌卿和郑彩的选择和郑成功一样,都是趁着潮水通过北线尾和加荖湾沙洲之间的通道也就是鹿耳门,然后进入被称为台江的海湾。
    先夺取易于攻占的赤坎并且以赤坎为基地攻热兰遮城。
    于是核心变成了北线尾这座沙洲。
    这里有一座小堡垒。
    郑成功进攻时候,这座小堡垒已经被台风的风暴潮摧毁,但现在作为前线指挥的郑彩就必须先打开这座小堡垒,他的战术是战舰炮轰再加上海军陆战队登陆,这也是标准的海岸堡垒进攻战术。
    荷兰人同样派出步兵救援。
    双方在北线尾这座沙洲上展开陆上战斗。
    原本历史上也是在这里。
    但那一次与荷兰人战斗并且击退他们的是郑成功的铁人军,而这一次是海军陆战队的步兵。海军陆战队的战术和山地军一样,只是因为运输限制没配备骑兵,更准确说都是古二爷的步兵线列。
    至于荷兰人
    荷兰人是古二爷他老师的。
    这时候的荷兰人肯定是玩莫里斯方阵了。
    所以在明军对面同样也是长矛居中火枪两翼的线列阵型,不过不同的是,荷兰人的阵型更厚,因为明军纵深是六列而荷兰人是十列。双方投入的兵力相差无几,明军一个营是五百多人,荷兰人实际上只有一个团,而一个莫里斯方阵团也是五百,但因为纵深的差别,他们实际上是一个更大的方阵,相比起来明军的看似更单薄。
    但双方都没有伴随的炮兵。
    明军的九斤炮太重,必须得有码头才行,而荷兰人同样也无法把他们的大炮用小艇运到北线尾,就算运到了在北线尾这种沙洲上也寸步难行。
    “这真是有趣啊!”
    郑彩感慨道。
    而此时鹿耳门外海,二十艘明军巡洋舰和数十艘老式战舰改装的运兵船上,所有水兵也在好奇地看着这场规模并不大的战斗。同样他们的战舰上,一门门大炮也在不断发出怒吼并将炮弹射向荷兰人的堡垒,那座不大的连风暴都扛不住的堡垒已经千疮百孔。
    同样北线尾岛上,刚刚登陆的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指挥同知,原本历史和郑成功一起收复台湾的马信,也在饶有兴趣地看着荷兰人。
    “停!”
    他举手喊道。
    旗手的旗帜挥动,整个线列全部停下。
    “准备炮击!”
    他喊道。
    好吧,明军其实是有炮的。
    他们的大炮在后面海滩上,四门二十斤臼炮已经完成架设,伴随他的命令发出,这些小水桶一样短粗的火炮喷射火焰,四枚开花弹拖着烟迹飞出,但都没有击中目标,只有一枚落得比较近,爆炸的弹片打倒两名荷兰士兵。
    不过却造成了荷兰人的小小混乱。
    好在他们也是训练有素,列队整齐的荷兰人继续向前。
    臼炮继续射击。
    但还是没有击中目标。
    这种臼炮本身就没多少精度,原本只是用来轰击城堡的,野战中轰击大集团目标可以,但想击中一个十排的线列就只能拼人品了,更何况这个线列还是在移动的。
    好在马信也没指望它们。
    所有一线的海军陆战队士兵都在迅速检查自己的武器,就在同时十二名步兵上前,在整个阵型前方一字排开,然后举起手中的线膛燧发枪瞄准荷兰人射击。这东西就不一样了,已经相距不足一百五十米的荷兰人随着他们的枪声一下倒下了十二个。
    后者明显被打得慌乱。
    随着他们前方的旗帜挥动,所有荷兰士兵加快速度,而明军散兵没有丝毫犹豫地后撤,他们的子弹不可能装第二轮,他们挤过那些火绳枪手退到后面装弹。
    荷兰人很快进入五十米范围,然后他们同样停下,开始举起同样的火绳枪
    他们也没有燧发枪。
    这时候就连欧洲如英国这样的军队也无法普及燧发枪,澳门的葡萄牙人同样也是火绳枪,荷兰东印度公司很显然也没有给他们守卫台湾的这些佣兵配这个,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候遭遇的燧发枪,那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而且数量也很少。
    但就在荷兰人举枪瞄准时候,明军步兵却开始向前。
    荷兰人首先开火。
    明军步兵开始有人倒下。
    “稳住,继续前进!”
    马信挥刀吼道。
    他耳边一颗子弹呼啸而过。
    身先士卒的将领带来了士气的稳定,那些从福建山民中招募,并且得到了皇庄土地的士兵们压抑着惊恐继续向前。荷兰人继续射击,十排的轮射保证了速度,但火绳枪这种武器的精度决定了它们很难击中目标,尽管他们的枪声中明军不断有人倒下,但数量却并不算多。
    “别乱,临阵脱逃者诛满门!”
    马信吼道。
    一颗子弹扫过他胳膊,鲜血立刻渗出,不过红色军服上很难看清。
    而原本开始有些混乱的士兵们在诛满门的恐惧中继续向前,毕竟他们满门都在皇庄享受在他们看来完全可以说幸福的生活,哪怕就是死在战场上能为家人确保这样的生活也足够。
    中国人最适合排队枪毙战术。
    因为中国人最顾家,最害怕的就是诛全家,只要他们知道自己的死可以换来家人的幸福,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勇敢面对死亡。这一点和西方人有本质区别,当然,要是像过去一样死了之后老婆孩子饿死,那是肯定别指望他们有什么勇气的。但这些刚刚在皇庄过上好日子,并且经过了一年严格训练,知道死了也不会被克扣抚恤金,甚至家人还能免五年租作为补偿的士兵们,勇敢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