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行(千斤顶)-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公,是这样的。”虽然和庞刚成了亲,陈圆圆还是有些不习惯坐在丈夫的大腿上,微红着俏脸说道:“相公,柳姐姐要回去了,你能不能帮我劝劝她。”
“嗯,你柳姐姐要回去啦?”庞刚惊讶的问道。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如是要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如是要走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这句话就是柳如是名字的由来()。
对于柳如是这位后世号称秦淮八艳之首的名姬庞刚着实有些头疼,他虽然钦佩她的文采和民族气节,但柳如是对于庞刚却像是天生八字不合,总是处处看他不顺眼,而庞刚呢,也对柳如是总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横加指责而恼火。
其实庞刚也知道,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柳如是是个绝对的大明死忠份子,看看后世对柳如是的平价就知道了。她能在满清占领了整个中原后还一直联络并资助台湾的郑成功和明朝的残余势力,不停的为反清复明而奔走,一直到被夫家人逼死都没忘记这个目标。用后世游戏里的说法就是对明朝的忠心值已经到满值一百了。
而庞刚呢,从后世而来的他却绝不会愿意陪着大明这条破船一起沉海的,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柳如是是个聪慧的女子,他来到青州以后从庞刚的所作所为里就已经看到了这点。在青州这块地面上,皇帝的圣旨恐怕都不如庞刚的一句话好使,老百姓,特别是近两年招收来的数十万军户对庞刚的拥护度那不是一般的高。
因为老百姓就认准了一个很质朴的道理,那就是既然是庞大人给了他们现在的一切,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听那位他们一辈子都不知道长啥样的皇帝的话呢()。
看到这样的情景,庞刚在柳如是的心里立马就上升到乱臣贼子的行列里,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柳如是一直没有离开青州,今天陈圆圆突然告诉庞刚柳如是要走了,这倒是让庞刚惊愕了好一会。
呆了半晌,庞刚才问道:“圆圆,柳姑娘今天就要走么,怎么这么突然?”
“贱妾也不知道。”陈圆圆也是迷惑的摇着头,轻轻的把皓首伏在丈夫的怀里说道:“柳姐姐向来很有主见,有些事情贱妾也不敢多问。”
“嗯,这倒是!”
庞刚大为赞同,柳如是这个小娘皮确实是当代少有的性格坚毅的女子,这点和后世那些女强人很像,不过对此庞刚并不喜欢,你说你一个姑娘家的,学学我们家圆圆不是很好吗?白天在家里弹弹琴、跳跳舞,再谱谱曲子,晚上和相公一起滚床单,这才是标准的相夫教子的华夏传统女子嘛!
不过她就是再离谱也不关庞刚的事,庞刚也不会博爱到关心所有世人的地步,那是上帝才能干的事。
庞刚想了想才说道:“好吧,柳姑娘想走就让她走吧,去之前你多拿些盘缠给她,为夫这就派条船送她回苏州。”
“嗯,那贱妾先回去了,老爷先忙!”陈圆圆站了起来,轻轻的在庞刚脸上吻了一口后就离开了书房,只是柔润的香唇合着淡淡的香气仿佛印到了庞刚的心里。
“哎,还是我家圆圆好啊,既乖巧听话又会伺候男人,比起她那个姐妹不知好了多少倍。”庞刚感叹了这么一句话后,又重新拿起了笔准备写他的扩军计划。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二十日,离新的一年已经不远,今年招收流民的计划也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青州、莱州、登州三地已经陆续安置了二十六七万的流民,比起庞刚的预期还多出了几万,好在庞刚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粮食、临时住所也都准备完毕,因此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既然人口增加了,那庞刚的扩军计划也要实行了,庞刚打算在这数十万的流民里招收两万青壮,其中六千分配给水师,剩下的分给陆军。这样一来等到这些新兵训练完毕后青州就能有两万六千人的陆军和一万二千人的水师,再配上现今的武器装备,这样的势力不敢说横扫全国,但起码把山东控制在手里还是不成问题的。
就在庞刚为扩军计划而绞尽脑汁的时候,紫禁城里的崇祯也在大发脾气。
“什么,那个乱臣贼子真的是这么说的?他想让他的岳父当上山东巡抚?”
刚回到京城的马公公跪在地上,吓得身子乱抖,哆哆嗦嗦的说道:“回万岁爷的话,那庞刚就是这么说的,他说。。。。。。。。他说这天下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凭什么银子都得他出啊,这天底下官当得比他的大的人多得去了,怎么朝廷就把所有的事都让他抗啊。”
马公公的声音不大,同时声音也在发颤,但却能让暖心阁内的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暖心阁内静得针落可闻,没有人敢出声,就连原本端坐在一旁的杨嗣昌、温体仁和刚被释放回京的兵部右侍郎陈新甲也闭上了眼睛,额头上渗出了滴滴汗珠。
庞刚这样的话在他们看来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属于那种可以不经审判直接拉出去大卸八块的那种罪行。
崇祯的牙齿咬得咯咯响,铁青着脸再次问道:“他还说什么?”
马公公的身子抖得像猛烈摇晃的簸箕,带着哭腔道:“万岁,奴婢。。。。。。奴婢不敢说。”
如雷般的声音在殿内响起,“说!不说朕诛你九族!”
“奴婢说,奴婢说()!”崇祯的声音是如此可怕,马公公早已吓得面无人色,“庞刚说,若要马儿跑得快就得给马喂草,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他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朝廷只有答应了他的要求他才会交银子,否则他又不是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凭什么辽东的饷银和百官的俸禄都摊到他的头上啊。”
。。。。。。”崇祯指着跪在地上不停发抖的马公公身子开始晃个不停,眼看着就要倒下去。
“皇上,皇上,保重龙体啊!”一直伺候在崇祯身后的王承恩一看不妙,赶紧抢上前几步扶住了崇祯,左手慢慢的拍打着崇祯的后背好让他顺顺气,还对着前面喊道:“你们这些个该死的奴才,还不赶紧过来几个喘气的扶万岁爷坐下。”
随着王承恩的话音刚落,旁边赶紧过来了几个太监把崇祯扶到了龙椅上做好,另一位也手忙脚乱的端来而来一碗参茶。
崇祯闭上了眼睛喘着粗气,喝了两口参茶后好不容易才把情绪平静下来,崇祯放在扶手上的手臂微微的颤动,深着声音问道:“那个逆贼真的是这么说的?”
“回皇上,奴婢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皇上!”
马公公跪在地上已经一会了,可是崇祯没叫他起来他,他就得一直跪在那,听到崇祯怀疑他的话后,把头磕得梆梆响。
暖心殿里,五六盆熊熊燃烧的贡炭发出幽蓝色的火苗,把整个大殿烤得温暖如春,但在崇祯下面坐着的三位朝廷大臣依旧觉得后背凉丝丝的,马公公的回答使让他们意识到了一个无论是他们还是统治者都不愿意提及的话题,那就是地方军队势力开踞割地方据不听皇命了,眼前这个庞刚就是最好的例子。
陈新甲被庞刚放回来后,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不过有些东西是永远也不会变的,比如在痛恨庞刚这点,“决不能让这个乱臣贼子这么猖獗下去了,皇上,请您派兵镇压吧,否则若等到贼子势大,咱们再收拾他就晚了()!”
温体仁和杨嗣昌同时翻了翻白眼,杨嗣昌心里都有些腻味了,心说我从前怎么没发觉这个家伙是个白痴呢?
崇祯揉了揉眼睛,疲惫的问道:“陈爱卿以为该调动哪里的兵马好呢?”
陈新甲想了想说道:“皇上您可以命卢象升为帅,下旨把宣府的兵马调来,再调来河南、河北等地兵马,调集五万大军进入山东,则可一举平叛。想拿庞刚不过万余兵马,如何敢于朝廷数万王师对峙,想必那庞刚必然会出城投降吧!”说到最后,陈新甲的语气不由得兴奋起来,却没有看到崇祯那越来越阴沉的脸色。
了!”
崇祯再也听不下去了,猛的一拍扶手大喝道:“你这个蠢材,调集宣府兵马来平叛还不算,连河南、河北等地的大军也要尽数调集过来,你到底想干什么!”
崇祯的怒火发陈新甲给惊醒了,他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哭泣道:“皇上只是看不惯庞刚那个乱臣贼子,想要为皇上出口气而已。”
吗?”崇祯却是冷冷的盯着他道:“你敢保证你的话都出于公心而不是出于私愤吗?”
。。。。。。”陈新甲说不下去了,被人家抓住后又关进了牢房过了半个月的非人生活,若是说他对庞刚没有私愤鬼才信呐。
自从陈新甲回京后就一直憋着劲要怎么弄死庞刚呢,今天正好被崇祯招来暖心阁议事,这位对庞刚恨之入骨的兵部右侍郎自然是要扔下几块石头的,可没曾想石头刚仍出手就被老板给臭骂了一顿。
今日第二更,昨天阿顶已经码好了,上传后却忘了发布,今天早上才发现的,罪过罪过,俺的全勤啊!
正文 第二百七十四章 给他吧
第二百七十四章 给他吧
看着一脸不满的崇祯,原本内心塞满了愤恨的陈新甲这才醒悟过来,懊恼的几乎就要捶自己一拳()。
看看自己这出的都是什么馊主意啊,宣府的兵那是能随便动的吗?要是把宣府的兵调走蒙古人来了怎么办?河南、河北的兵正在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的带领下围剿流寇,你要是把他的兵马给调走了他能干吗?自己还真是猪啊,竟然出了这么一个损人不利己的臭主意!
看着额头上满是汗水的陈新甲,崇祯的目光更冷了,嘴里轻轻的说道:“因私废公、因私废公啊!”
“轰。。。。。。。。”
即便是最笨的人也知道,若是被皇上看成了一个因私废公的人会是什么下场()。陈新甲的脑子里仿佛引爆了一颗爆竹似的,脑子全蒙了,哆哆嗦嗦的跪在地上颤声道:“皇上。。。。。。”
“你不用说了,退下去吧!”崇祯厌恶的看了陈新甲一眼,把袖子一摆,向赶苍蝇似的挥了挥就不再看他一眼了。
此时的陈新甲已经眼泪鼻涕哭成了一团,他怎么也没想到,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就断送了自己的仕途,这可真是祸从口出患从口入啊!
陈新甲颤巍巍的看了一眼正扭着头看望别处的崇祯皇帝和那两位正眼观鼻鼻观心做打坐状的首辅温体仁和自己的顶头上司杨嗣昌,心里已经凉了半截,他朝崇祯磕了三个响头后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颤巍巍的向外走了出去,他知道,若是没有什么意外自己用不了多久就得致仕回自己的四川长寿老家了。
杨嗣昌的余光瞄了眼正在向外走的陈新甲,随即又把目光转了回来,虽然陈新甲是他的直属下属,但并非他的心腹,他犯不着在这事上触怒皇上。
这时,崇祯略带讥讽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两位爱卿,陈侍郎已经说了他的看法,你们两位也说说自己的高见吧。”
剩下的两位大佬相互对视了一眼,但目光只是微微一碰就分开了。
“怎么。。。。。。。难道你们想让朕把这事拿到朝堂上去进行公议吗?”崇祯的的声音很快就拔高了三分。
看着杨嗣昌和温体仁沉默的样子,崇祯心中既悲哀又愤怒,“这就是朕依为干城的我朝栋梁吗?遇到事情就相互推诿,抢功的话倒是比谁都快。若是将此事拿到朝堂公议的话还不知会引起多大的喧哗,那些整天吃饱没事干的言官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乱子呢()。”
就在崇祯心中愈来愈悲愤的时候,身为首辅的温体仁终于慢吞吞的说话了:“皇上,臣倒是以为那庞刚说的颇有几分道理。”
“嗯?”崇祯一听,眉毛开始慢慢的竖了起来。
温体仁仿佛没有听到似的,慢慢的说道:“皇上您先别动雷霆之怒,您仔细想想,难道那庞刚说的不对么?想我偌大的朝廷,文武百官何止上万,可临了却把整个朝廷都挑不了的重担压在一名武将的头上,这事难道不荒唐么?”
“你。。。。。。。”
听到这里,即便是愤怒之下的崇祯脸上也感到有些火辣辣的,说起来这事自己确实做得不地道,人家上次已经给自己送来了一百万两银子了,可自己把他花光了之后却再次打起了人家的主意,这事摊到谁的头上也得发火啊。怎么,合着朝廷是我家开的,啥事都赖上我了。
可崇祯这也是没办法,人家都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皇帝要是穷起来更可怕,诺大的国家诸多大事全都压在他头上,做臣子的若是不爽可以辞官回家,可皇帝若是不爽了难道还真能把祖宗的江山社稷丢下不管吗?
“这么说为辽东筹饷倒是朕的不是啰。”崇祯面无表情的问道。
杨嗣昌一看不好,他知道崇祯若是露出了这样的神情那就表示有人要倒霉了,为了不牵连到自己,他赶紧站了出来道:“皇上,臣以为温大人所言虽然有些偏激,却也有些道理道理。”
“嗯!”崇祯这回不止是面无表情,连脸色都有些发黑了。
杨嗣昌赶紧说道:“当然了,庞刚这么做确实是大逆不道,但是皇上您也应该看到此时朝廷确实无力顾及山东,因此受点委屈也是在所难免的。”
说道这里,杨嗣昌偷偷打量了一下崇祯的脸色,看到对方依然是面无表情后紧接着说道:“皇上您想啊,庞刚前两个月刚送来了一百万两银子,还没过几个月呢,咱又派人前去索取,别说庞刚了,就算是菩萨也得发火啊,这不是把人当冤大头来宰么?”
“哼,巧言吝啬()!”听到杨嗣昌难得的冒出了一句俏皮话,即便是满腔怒火的崇祯脸色也缓了缓,随即板着脸骂了一句。
“臣不敢,臣只是说了句实话而已。”杨嗣昌微微一笑谦虚的拱了拱手。
经过杨嗣昌的打岔,崇祯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情绪也平静了一些,叹了口气后问道:“那依杨爱卿之见又该如何呢。”
杨嗣昌一听皇上又恢复了昔日的称呼,就知道崇祯已经恢复了理性,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皇上,倾听微臣细细道来。”
“说!”崇祯不耐烦的指了指一旁的凳子说道:“你坐着说,真看不惯你站着说话的样子。”
“谢皇上!”杨嗣昌缓缓坐下后才开口道:“皇上,臣以为若论起目前我大明最大之敌人其一乃流寇、其二就是关外的满清,流寇不除我大明则不宁。”
杨嗣昌刚说到这,一旁的温体仁就摇头道:“杨尚书此言差亦,老夫以为我大明最大之敌乃关外之满清鞑子,流寇还得算到第二。”
“非也非也。”杨嗣昌摇头辩驳道:“关外的满清只能算是皮肉痛,他们所求者无非是我大明的财帛人口,而那些流寇要的却是我大明的整个江山!”
“哼,杨尚书这话老夫不赞同,那些流寇最多也就是在关内流窜,若是我大明能够腾出手来调集山海关以及宣府精兵入中原,则流寇挥手可平,反倒是满清鞑子却屡屡犯我边境,掳我百姓,若不除之日后占我大明江山者必是满清!”温体仁扯着嗓子和杨嗣昌在殿上争了起来。
“天啊,又来了()。”一看到这样的情景崇祯和周围的太监全都做了一个共同的动作,那就是低下了头,看他们那熟练的动作,估计这两人平日里没少干这事。
可双方并没有给皇上面子,声音反而越来越大。
“你无知!”
“你无耻!”
“你放肆!”
俩人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吵架,最后话题竟然上升到了人身攻击的地步。
“够了!”很快一个更大的声音在两人身旁响了起来,“朕现在是问你们如何处置青州之事,不是让你们讨论流寇和鞑子的问题!”
崇祯腾的站了起来,来到两人面前,看了看像斗鸡般相互瞪着的俩人一眼,叹了口气,硬是把两人摁到了座位上菜说道:“好了,两位爱卿不要再争执了,别忘了今天的话题。”
“是,臣遵旨!”杨嗣昌、温体仁悻悻的瞪了对方一眼,各自坐回了位子。
吵了一架后后,杨嗣昌说话也干脆了许多,“皇上,臣就直说了。虽然臣和温首辅对于鞑子于流寇之争有分歧,但那只限于鞑子和流寇而已,臣和温首辅从来就不认为那庞刚能于那两者相提并论,况且从以往之事来看此人所图谋者无外乎升官发财。臣以为只要咱们牢牢把握着了这两点那就容易对付他了!”
“你是说让朕答应那贼子的要求?”崇祯的眉头皱了起来,现在他对于这位屡屡敢威胁他的定国将军那是非常厌恶的,屡屡和朝廷对着干不说,还敢经常对他这位天子提条件,这贼子的眼里分明是没有他这个皇上啊!
杨嗣昌吞了吞唾液,“皇上每一百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若能用巡抚一个虚名换来一百万两银子,咱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哼,巡抚、虚名,那巡抚真的只是一个虚名吗?”崇祯缓缓的看向了另一旁的杨嗣昌,脸上的怒气表露无遗()。
好像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和杨嗣昌争吵上,此时的温体仁仿佛没有精神,他慢慢的叹了口气点头道:“皇上,若庞刚只是要一个巡抚,咱们也不妨给他,反正一届巡抚任期也只有四年,四年后的考核咱找个由头把他的岳父换下来也就是了,等咱们平息了流寇之乱后难道还对付不了区区一个巡抚吗?”
温体仁的话里充满着森森的阴霾之意,可见他对庞刚的感官也不是很好。
“四年。。。。。。四年啊!”崇祯抬着头想了想,用一届巡抚换来一百万两银子,这样子看来朝廷似乎也不吃亏啊,这是若是就这么答应了庞刚的请求似乎又太便宜他了。
“难道就这么便宜这小子了?”崇祯的语气松动了些,虽然还有些迟疑,但显然已经不像刚才那么坚决了。
“皇上,只要有了银子,您还怕那庞刚飞出您的手掌心吗?”这时,一旁的杨嗣昌又加了把火。
“罢了罢了!”崇祯心里暗暗叹气道:“等朕腾出了手,再把那个庞刚收拾掉。”
崇祯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人,这点从他对待袁崇焕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昔日袁崇焕虽然犯了不少错,但毕竟守辽还是有功的,但是就是因为被崇祯所猜忌,立马就落了个千刀万剐的下场,连死后的血肉都要被京城的百姓分食,由此可见其人心性。
下定了决心的崇祯抬起了头对杨嗣昌和温体仁说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朕就暂且答应下来,日后在收拾他也不迟!”
“皇上圣明!”温体仁杨嗣昌齐声恭贺,就这样,明天开春后山东巡抚的人选就这样定了下来,只是崇祯和杨嗣昌等人的用虚衔换银子换时间的想法真的能实现么?
就在崇祯定下了山东巡抚人选,正紧急命适才被吓得几乎失禁的马公公再次前往山东的时候,大败而归的郑森和郑芝豹也回到了泉州()。
泉州 郑家府邸里,郑芝龙和众将们都齐聚在大厅里,郑森和郑芝豹正规规矩矩的垂首站在中央,和他们一样,众将的脸色也失去了以往的轻松,一个个显得异常阴沉。
“说吧,这次的战败是怎么回事?”坐在首位的郑芝龙率先开口了。
郑森前线一步道,“爹爹,此事是孩儿之过,就让孩儿来向您说吧。”
“大哥,我身为森儿的四叔,此战理之败应由我来承担。”没等郑森说完,郑芝豹就上前把郑森拦在身后,想要担下此次战败的罪责。
“好了,老四你别护着森儿,此次出战他是主帅,理应由他来承担此次战败之责。”郑芝龙却没有袒护他的儿子,而是指着郑森问道:“森儿,你来说,咱们郑家赏罚分明,该是你的责任就是你的,你别想推脱。”
“是,爹爹!”郑森上前一步,把前几日的战况一五一十的道了出来,最后才说道:“父亲,诸位叔伯,森儿以为此次森儿和四叔战败就是因为轻估了青州水师的战力,也没能及时弄清他们的实力,总以为他们只有那十艘大福船,直到开战后才知道其实人家竟然多出了三十艘快船和三艘大战船,这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诸位叔伯,森儿这么说并非为自己开脱,而是想请诸位叔伯记住,日后若是遇到青州水师切记不可轻敌大意。他们作战的经验技巧或许不如咱们,但他们却很好的用自己火器来弥补了这一点,使得咱们虽然船比他们多,但却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青州水师日后必然是咱们郑家的心腹大患,而且森儿也相信,经过此役,他们已经和咱们撕破了脸皮,日后必然会找咱们寻仇的!”
郑森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让在座的众人心中心中不由自主的一凛。
正文 第二百七十五章 总结经验
第二百七十五章 总结经验
郑森的话使得众人的心都有些微微一惊,这些靠抢劫掳掠起家的人都知道,若是与人结怨而不能立即消灭对方的话将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且不说必然将会招致对方的报复,就算是对方不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